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聽南懷瑾講經:最樸素的人生真理 陳南

聽南懷瑾講經:最樸素的人生真理 陳南

第二章:掃淨心塵,遠離煩躁

[日期:2011-03-17]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陳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二章:掃淨心塵,遠離煩躁

南懷瑾先生說:“人的心塵煩惱就好似秋天的落葉,有時看似掃淨,不久又飄下,所以不僅要掃,還要掃之又掃。心乾淨了,才會活得瀟灑自在。”

不要自尋煩惱

假使乾草積同須彌,投火於中,如芥子許,必皆燒盡。何以故?火能燒故。於如來所種少善根亦復如是,必能燒盡一切煩惱。

——《華嚴經》

【譯文】:假如把乾草堆積得像須彌山那麼大,投一點點像芥子那麼大的火種在裡面,一定會將乾草燒盡。為什麼呢?因為一點點火也能燃燒。眾生對佛所種的一點點善根也是如此,一定能燒儘自己身心的一切煩惱。

南懷瑾先生認為,七情六慾和喜怒哀樂,是人人避免不了的,因而人類必然存在煩惱,“煩惱”是生命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其實,人生旅途中的每個人都曾有過煩惱或正在經歷煩惱,而且大多數煩惱都是自找的,或許本來就沒有煩惱,或者說原本根本就不是煩惱。例如,當了幾年縣長之後就想當市長,結果提了一個資歷比自己差很多的人上去了,你肯定不高興,其實你所處的位置不知有多少人羨慕著。再說市長有市長的煩惱,而且市長的煩惱未必少。還有的人為錢而煩惱,有了一萬想兩萬,有了二萬想五萬……還是煩惱,可惜你除了想過錢多的得意,有沒有想過錢多的煩惱?錢少的人或許沒有有錢人那麼神氣,但也沒有有錢人那麼多的擔憂,平民小戶沒有大戶人家對盜賊綁架的擔心,恐怕也少有為爭奪家產使兄弟反目,甚至相殘的悲哀。

由於每個人對待煩惱的態度不同,所以煩惱對人的影響也​​不同。通常人們所說的樂天派與多愁善感型就是明顯的例子。樂天派的人一般很少自找煩惱,而且善於淡化煩惱,所以活得輕鬆、瀟灑;而多愁善感的人則喜歡自尋煩惱,一旦有了煩惱,憂愁萬千,牽腸掛肚,離不開,扔不掉,活得有些窩囊。

著名的“揚州八怪” 鄭燮,名板橋,以詩、書、畫“三絕”為後人稱道。他寫的詩歌,自然流暢,大都來自真情實感,不矯揉造作。他的書法融隸、楷、行、草為一體,蒼勁有力,自成一家。他的畫富於靈性,栩栩如生。他最擅長畫蘭和竹,所畫竹子,挺拔瀟灑,疏落有致;所畫蘭花,含蓄秀氣,蘭蕊如蝶。

乾隆元年,鄭板橋考中進士,做了縣令。他剛直不阿、清正廉明,對人民的苦難生活深感同情,並且不滿於那些殘害人民的官僚,終因得罪達官顯貴被貶回鄉。回到揚州後他心靜如水,並在心底深深渴望著,企望從中感受大自然賦予自己的愜意和安詳,體悟生命的樂趣。這種曠達超然的人生態度,不僅表現在他一生的情感和行為中,尤其體現在著名的《範縣署中寄舍弟墨第四書》中:“吾弟所買宅,嚴緊密栗,處家最宜,只是天井太小,見天不大。愚兄心思曠遠,不樂居耳。是宅北至鸚鵡橋不過百步,鸚鵡橋至杏花樓不過三十步,其左右頗多隙地,幼時飲酒其旁,見一片荒城,半堤衰柳,斷橋流水,破屋叢花,心竊樂之……清晨日尚未出,望東海一片紅霞,薄暮斜陽滿樹。立院中高處,便見煙水平橋。家中宴客,牆外人亦望見燈火。南至汝家百三十步,東至小園僅一水,實為恆便。或曰:此等宅居甚適。只是怕盜賊。不知盜賊亦窮民耳,開門延入,商量分惠,有什麼便拿什麼去;若一無所有,便王獻之青氈,亦可攜取質百錢救急也。吾弟當留心此地,為狂兄娛老之資,不知可能遂願否?”

綜觀人間世事,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鄭板橋被罷官後過得卻是清靜幽雅的生活。可有些人想不通這層理兒,這就會給人帶來莫名其妙的煩惱,難以言狀的痛苦,排解不掉的憂愁。

美國心理治療專家比爾•立特爾經過研究,認​​為一個人若有以下心理或做法,必定會促使其自尋煩惱:做不可能實現的夢;無事生非,把別人的問題攬到自己身上;製造隔閡;盯著消極面;滾雪球式地擴大事態。

人世間雜染的苦果,假如它是實實在在的,固定不變,那的確是一件很令人煩惱的事,可現在以智慧觀照,苦的存在並非是固定不變的,換一句話說:同樣一種境界,你用煩惱心態對待,可以是痛苦不堪的;假如你用智慧觀照,也可以處處泰然。就像別人罵你、傷害你,你要是在意、執著,才會煩惱;如果不在意,不執著,你還會煩惱嗎?因此人生倘若缺乏智慧觀照,沒有絲毫的菩提,則處處只有煩惱;如果有了智慧觀照,時時都是菩提,就不會有煩惱。

快樂與痛苦都不是永恆的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心經》

【譯文】:觀自在菩薩進入般若深觀狀態時,照見五蘊諸法皆空無自性,因而度脫一切痛苦與災難。

南懷瑾先生指出,佛陀的出世,是以解脫人類痛苦為目的的,學佛修行的目的就是為了離苦得樂。人生有苦也有樂,人類的行為大多處在逃避痛苦、追逐快樂之中。

那麼如何去解脫人生的痛苦呢?佛法的方法是,明白了有情痛苦現狀之後,首先去發現痛苦的根源。人類的痛苦固然與外在環境有關係,但主要還是根源於有情生命的內在,即對“有”(存在)的迷惑和執著。

《心經》的照見五蘊皆空,就是針對人們對“有”的錯誤認識說的。人們執“有”為實在​​,這“有”就成了實在有,然而,世間的一切生滅現象並非實有,而是空的。當然,空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說五蘊的“有”,並非有如人們所執的實在性,“有”是假有。因此,空,是對“有”的實質的透視;空,是破除人們對“有”的錯誤執著。倘能照見五蘊皆空,人類自然能夠度脫一切煩惱痛苦。

東漢大臣孟敏,年輕的時候曾賣過甑。

有一天,他的擔子掉在地上,甑被摔碎了,他頭也不回地徑自離去。

這時,有人問他:“甑摔壞了多可惜啊,你為什麼都不回頭看一看呢?”

孟敏十分坦然地回答:“甑既然已經破了,再疼惜它也沒有什麼好處了。”

是的,甑再珍貴,再值錢,再與自己的生計息息相關,可它被摔破,已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你為之感到可惜心疼,顧之再三,又有什麼益處呢?

世間沒有永遠的快樂,就像這世間沒有永遠的白天。世間也沒有永遠的痛苦,好似這世間沒有永遠的黑夜。生活中,快樂田田,也不乏痛苦連連。快樂時無須大喜,因為快樂的長度並不長;痛苦時亦無須大悲,因為痛苦的長度也不長。

大千世界,五色雜呈,貧民有貧民的快樂,貴族有貴族的痛苦。學會怎樣的去擁有一份快樂,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事。快樂的時候,就要笑,就不要想痛苦的事。但是,痛苦的時候,一定要記得想快樂的事。

一朵美麗的花朵,你可以欣賞它於萬花叢中,你也可以欣賞它的一枝獨秀……這是你與這朵花之間最完美的快樂。怎麼樣去欣賞都應是你的快樂!

得意之時莫忘形

陽子曰:“弟子記之,行賢而去自賢之行,安往而不愛哉!”

——《莊子》

【譯文】:陽子說:“弟子們記住,品行賢德而又能去掉自以為賢的想法,哪裡會不受愛戴呢?”

南懷瑾先生對此進行了闡發:人在得意之時,往往容易迷失本性,樂而忘形。他們會張揚自己,放縱自己,殊不知,得意至極時,便是危險至極時,如果頭腦不夠冷靜,表現失常,便很容易由巔峰跌到谷底。

南懷瑾先生指出,在現實生活中經常能看到許多具有驕矜之氣的人,他們大多自以為能力很強,很了不起,做事比別人強,看不起他人。而且由於自大、驕傲,往往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做事專橫,輕視有才能的人,看不到別人的長處。驕矜對人、對事的危害性是很大的。

《勸忍百箴》中對於驕矜這個問題這樣說:“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諸侯驕人則失其國,大夫驕人則失其家。魏侯受田子方之教,不敢以富貴而自多。蓋惡終之釁,兆於驕誇;死亡之期,定於驕奢。先哲之言,如不聽何!昔賈思伯傾身禮士,客怪其謙。答以四字,驕至便衰。斯言有味,噫,可不忍歟!”

確實是這樣。千罪百惡都產生於驕傲自大。驕橫自大的人,不肯屈就於人,不能忍讓於他人。做領導的過於驕橫,則不可能很好地指揮下屬,做下屬的過於驕傲則會不服從領導。做兒子的過於驕矜,眼裡就沒有父母,自然不會孝順。

驕矜的對立面是謙恭、禮讓。要忍耐驕矜之態,必須是不居功自傲,能夠自我約束,克制驕傲的產生,常常考慮到自己的問題和錯誤,虛心地向他人請教學習。

易經講:君子終日乾乾,就是說人一天到晚,都要保持本分,保持常態,永遠這樣。不但如此,到了晚上,還要警惕自己,不可放鬆,就像白天一樣的小心。即使是人到了中年做事得意的時候,做人做事也還是需要隨時隨地都要小心,乃至到了晚年都不能放鬆。

清朝雍正皇帝在沒有繼位之前,川陝總督年羹堯是他最得力的親信。當時,諸皇子為了皇位互相攻擊,年羹堯堅定地站在時為雍親王的胤禛一邊。

胤禛當上皇帝后,對有大功的年羹堯視為恩人,封他高官顯爵,還動情地說:“年羹堯忠勇無人能比,我不僅不能辜負他,而且我的子孫也要銘記他。如有人做不到這一點,他就不是我朝的臣民了。”

年羹堯受到皇帝這樣推崇,趨炎附勢的人於是加緊了對他的恭維和“孝敬”,許多人攜帶重金去賄賂他。

年羹堯來者不拒,提拔了很多不稱職的人,有人便勸他說:“皇上厚待你,是因為你從前為國建功。現在你的這些行為,對國家有害,皇上知道了一定不滿,你應該保持清名,不讓皇上對你的看法改變啊。”

年羹堯說:“這是我權力範圍內的事,皇上不會怪罪我的。皇上對我特殊優待,我還擔心什麼呢?”

年羹堯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漸漸驕橫跋扈起來。他外出的時候,連總督和巡撫都要跪道迎送,畢恭畢敬。

一次,年羹堯進宮看望身為雍正皇妃的妹妹,妹妹對他說:“聽說你在外面十分招搖,引起不少議論,這是不明智的。無論你有多麼大的功勞,終是臣子,以後做事還要講究分寸的好。”

年羹堯對誰的話都聽不進去,他仍是恃功自傲,雍正皇帝開始猜疑和嫉恨他了。

不久,雍正皇帝嚴詞警告他,說:“你是國家的功臣,更應該遵紀守法,做群臣的表率。現在許多人對你是敢怒而不敢言,難道你是有心讓我為難嗎?”

年羹堯的心腹看出了苗頭不對,勸他說:“皇上這樣指責你,看來他是早有不滿之心了。你要馬上上書自責,也許這樣還能挽回不利的局面。”

年羹堯不肯謝罪,他說:“皇上把我看做恩人,哪能這麼快就翻臉呢?我若認罪,其他人正好落井下石,我是不能自毀前程的。”

雍正皇帝見他死不悔改,於是解除了他的撫遠大將軍之職,降他為杭州將軍。年羹堯的心腹這時又勸他說:“皇上動怒,日後群臣必定會群起而彈劾你。現在不比從前,你必須馬上放下身段,謝罪求得皇上的原諒了。如果你還是抗拒到底,事情就會更糟。”

年羹堯自覺受了委屈,他不但不承認自己的錯誤,還口出怨言,說雍正皇帝對他不講情義。他不厭其煩地對人講述自己從前的功勞,暗指雍正皇帝忘了他這個大功臣了。

雍正皇帝聽到這些消息,更加惱怒。他公佈了年羹堯的92條大罪,令他自殺。

年羹堯得志猖狂,失勢後不思悔過,他的心態沒有絲毫調整,這使他一再犯錯,最後走上了絕路。

這個故事闡釋的道理是不言自明的:人要有能上能下的心胸,在上位不要仗勢欺人,處下位不能怨氣沖天。人生在世一切都是可能的,什麼也沒有比不惹禍事重要。

這樣,人們就會銘記,得意時切忌忘形,因為成功永遠是相對的。在成功之時,危機並不是被永遠消滅了,而是潛藏起來了。看不到這些隱患,高枕無憂地大肆行樂,隱患便會悄悄增長,直到有一天浮出水面。促使成功的奮鬥精神和積極力量一旦消退,導致失敗的各種要素就要強勁反彈,把成功化為烏有。人在得意時,總認為快樂可以長長久久,其實這不過是錯覺而已,得意過頭時,危機也就要來了。

回看中國歷史的漢朝、唐朝,看西方歷史的羅馬時代,鼎盛過後,就衰敗下去。家庭也是一樣,興旺的時候,兒女媳婦都驕貴起來了,太驕貴就是泰到極點,否就來了,否到極點泰就來了。不但人是如此,歷史也是一樣,社會發展也是一樣。

看通了人生,如此而已。

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無味之中

沙門夜誦迦葉佛遺教經,其聲悲緊,思悔欲退。佛問之曰:“汝昔在家,曾為何業?”對曰:“愛彈琴。”佛言:“弦緩如何?”對曰:“不鳴矣。”“弦急如何?”對曰:“聲絕矣。”“急緩得中如何?”對曰:“諾音普矣。”佛言:“沙門學道亦然,心若調適,道可得矣。於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惱,意若生惱,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淨安示,道不失矣。”

——《四十二章經》

【譯文】:一個僧人夜晚誦讀迦葉佛遺教經,聲音悲切緊張,產生了後悔不想繼續修行之心,佛問他:你過去在家裡,曾作過什麼事?回答說:喜歡彈琴。佛問:琴弦如果太鬆了怎樣?回答說:發不出聲音。佛又問:弦太緊了怎樣?回答說:弦斷聲絕。佛再問:如果弦不鬆不緊正適中怎樣?回答說:各種聲音都諧調具備了。佛說:出家人學道也是如此,心意如果調整適宜,道就可得了。在修道過程中如果一味地急躁冒進,身體就會疲倦。如果身體疲倦了,心意就會惱恨,惱恨如果產生了,自然會後悔而不願繼續修行。修行一旦悔退,罪業必定會增加。只有心身清淨安樂,道就不會失去了。

南懷瑾先生的觀點是,只要身心清淨安樂,就能享受人生真正的快樂。

但在現實生活中,卻很少有人能做到這點。人們要么嫉妒別人,看不得別人比自己強;要么心生怨恨,很在意別人的說法、看法,一旦這些說法、看法和自己不一樣,就生氣、發火;要么在為錢為財蠅營狗苟,貪得無厭,很少能達到無欲無求的境地。因此,近代高僧印光法師就告誡人們:“瞋心一起,於人無益,於己有損;輕亦心意煩躁,重則肝目受傷。須令心中常有一團太和元氣,則疾病消滅,福壽增崇矣。”“今既知有損無益,宜一切事當前,皆以海闊天空之量容納之”。

戰國初始,晉大夫智伯曾聯合趙國、魏國、韓國消滅了強敵中行氏,並佔領了他的領地。但事後智伯很不滿足,認為,主意是他出的,仗是他打的,可是自己得到的少,而趙、魏、韓三國受益大,覺得不公平。

於是,智伯便先向韓國索要土地。韓國惹不起他,為息事寧人,便割給他一塊土地。

知伯嚐到甜頭,又照方拿藥向魏國伸手。魏國看韓國給了,也給了他一塊土地。

知伯這時有點忘乎所以,又再次向趙國提出割地要求。但這次他碰了釘子,趙襄王不答應。

這下智伯惱羞成怒,就糾集韓、魏兩家攻打趙國。趙襄王只好退守到晉陽,與智伯抗衡。

兩家打了三年之久。這時有人向趙襄王報糧草告急,情急之下,趙襄王只好派孟談去遊說魏、韓兩國。魏國和韓國也認為智伯終將是心腹大患,於是同意倒戈。

一天夜裡趙襄王出兵,裡應外合擊敗了智伯,智伯被趙襄王所殺。

這個故事發生在兩千多年前,智伯的愚蠢盡遭恥笑。但可悲的是,人們往往謹記“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古訓,卻會輕易忘記貪得無厭的故事。其實貪心是一種非常負面的、消極的、有害的心態。造假行騙是因為貪,受騙上當是因為貪。圈套、陷阱、籠子都是為貪得無厭者而設。如果不加以適宜的引導和製約,小則害人害己,大則害國害民。醫學家指出,貪得無厭者往往是極其虛偽的人,自欺欺人,從而長期使自己的精神處於緊張狀態、處於焦慮不安和煩惱中,加重了身心的負擔。長此以往,就會造成機體生化代謝和神經調節功能的紊亂,造成內傷,損害健康,損福折壽。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因此,“大”不可貪,“小”亦不可貪,貪小則失大。微軟中國研究院前院長李開復就曾勸告人們:不要貪小便宜,如用學校或公司的電話打私人長途,多報銷出租車票等等。也許有人認為,這只是一些細節、小事,然而,正是這些所謂的“小事”,成為塑造人格和積累誠信的關鍵。貪小便宜、耍小聰明的行為,只會把自己定性為一個貪圖小利、沒有出息的人的形象,最終因小失大。中國有“勿以惡小而為之”的古訓,很值得記取。

除了貪念,嫉妒也是一種負面的、消極的、有害的心態,而且是一種心理疾病。嫉妒心越強,說明其心理越脆弱。他不能確定自己的位置和目標,總是把自己同別人相比,只要別人過得比自己好,心裡就難​​過。因此,常常處在壓抑、焦慮不安、怨恨煩惱、患得患失的心境中,得不到片刻祥和、寧靜。因此,嫉妒就像一把雙刃刀,使別人受到傷害和痛苦,也使自己處在頻繁的心理刺激和壓力下。

那麼如何根治呢?最根本的就是要轉貪欲、欺騙、嫉妒為誠信、布施,方能自利利他。所謂施捨之手比乞求之手貴;所謂好施捨的,必得豐裕;滋潤人的,必得滋潤。在心態上還要人得如己得,隨喜功德——恭喜、祝賀超過自己的人,進而見賢思齊,取長補短。這樣,豈不皆大歡喜?關鍵是要有真誠的愛心。愛是恆久忍耐,是心懷慈悲;愛是不嫉妒,不做害人的事;愛是但願你過得比我好,愛使灰冷的心田溫暖,使無望的沙漠中開放出一片希望的綠洲;愛是付出,也是得到。愛護眾生的人有福了,慈悲的人也就有福了。

少一點私心雜念就會活得更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經》

【譯文】: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則隨遇自在可以作為法則。

南懷瑾先生根據釋義解釋說,人類的痛苦、煩惱似乎永遠也沒有盡頭,一下成功,一下失敗,時而悲傷,時而喜樂,在生活里人們東突西竄,找不到一條出路。用老子的話說就是:道就是道,不生不滅,慾望太多的人就無法看透迷茫的前途,而平心靜氣,卻能夠靈敏活潑地勇往直前,這才合乎大地所具有的德性。人只有去除貪婪、無知和狂妄,學習大道包容萬物的胸襟,才會過得逍遙自在,無所為而又無所不為。人生在世,人們離不開名利這些身外之物,但也不能為它們而活,了解這點你才能受人尊敬,並成就一番事業。

慾望與生俱來。生命開始之時,慾望隨之誕生。餓了要吃飯,冷了要穿衣,這是人的本能。僅從生命科學而言,人類綿延不斷生息不絕,可以說慾望是生命的動力。生命停止,慾望則消失。從某種意義上講,有效地節制慾望,是構建和昇華生命內涵、延伸和拓展生命長度的必由之路。這就不得不讓人們想起了性情淡泊,道法自然的莊子。

有一天,秋高氣爽,太陽已爬在半空,莊子還長臥未醒。忽然,門外車馬滾滾,喧囂非凡,隨後有人輕輕叩門。

原來是楚威王久仰莊周大名,欲將他招進宮中,輔佐自己完成圖霸天下的事業。

楚威王便派了幾位大夫充當使者,抬著豬羊美酒,攜帶黃金千兩,駕著駟馬高車,鄭重地來請莊周去楚國當卿相。

半個時辰過後,莊子才睡眼惺忪開門出來。

使者拱手作揖,說明來意,呈上禮單。

不料莊子連禮單瞟也不瞟一眼,仰天大笑,說了一套令眾使者大跌眼鏡的話:

“免了!千金是重利,卿相是尊位,請轉告威王,感謝他的厚愛。”

“諸位難道沒有看見過君王祭祀天地時充作犧牲的那頭牛嗎?想當初,它在田野裡自由自在,一旦作為祭品被選入宮中,給予很好的照料,生活條件是好多了,可是這牛想不當祭品,還有可能嗎?還來得及嗎?”

“去朝廷做官,與這頭牛有什麼差別呢?天下的君主,在他勢單力孤、天下未定時,往往招攬海內英才,禮賢下士。一旦奪得天下,便為所欲為,視民如草芥,視功臣為敵手,真所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你們說,去做官又有什麼好結果?放著大自然的清風明月、荷色菊香不去觀賞消受,偏偏費盡心機去爭名奪利,豈不是太無聊了嗎?”

使者見莊子對於世情功名的洞察如此深刻,也不好再說什麼,只得怏怏告退。

其中一位使者還如臨當頭一棒,看破數十年做官迷夢,決定回朝後上奏威王告老還鄉。

其後,莊周仍然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登山臨水,笑傲煙霞,尋訪故跡,契合自然,抒發感情,盤膝靜坐,冥思苦想,在貧窮中享受人生的快樂和尊嚴。

老子說得好:“見欲而止為德。”邪生於無禁,欲生於無度。當官掌權忘記了世界觀改造,忘記了清正廉潔,忘記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難免產生邪心惡念,而“疾小不加診,浸淫將遍身”,到頭來必然出大事,栽大跟頭,為人民所唾棄。

清代陳伯崖寫的對聯中有這樣一句,“人到無求品自高。”這裡說的“無求”,不是對學問的漫不經心和對事業的不求進取,而是告誡人們要擺脫功名利祿的羈絆和低級趣味的困擾,去迎接新的、高尚的事業。有所不求才能有所求,無求與自強是不可分割的。這正是這句對聯所反映的辯證法思想。人生在世,不能離開名利等。但對這些身外之物,必須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保持一定的警覺。一個人只有拋開私心雜念,砸掉套在腳上的鐐銬,心地才能寬闊,步履才能輕鬆,才能卓有成效地干一番事業。提倡“人到無求品自高”,不是讓人們去過那種清貧的生活,而是為了清除社會上的腐敗現象,以使那些追名逐利者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思想道德上的純潔。

內心的踏實來自於長久努力奮鬥的沉澱。慾望是無止境的,人們為滿足慾望想出了許多手段,賭博、詐騙、搶劫,還有出賣靈魂肉體。慾望滿足的結果並不能讓心寧靜。

無欲則靜,多數人不能做到如出家高僧。在這樣一個市場經濟社會裡,清心寡欲也變得很難。付出不圖回報,但必有回報,儘管並非得如所付。盡心盡力地勞動也許不能暴富,總比出賣靈魂肉體來得踏實。

人的心理有個潛在的平衡,慾望過少缺少動力,慾望太多心煩意亂。你所要做的就是把握你的心,它的跳動是有規律的。

視富貴為浮雲,視憂辱為輕風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道德經》

【譯文】:得寵與受辱一樣,都是對身心安寧的驚擾;重視大患等同於對身家的珍重。為什麼說得寵也是像受辱一樣使人驚擾呢?因為就其對人的驚擾程度而言,得寵更為下劣,得到它的時候為之驚喜難安,失去它的時候又為之驚慌恐懼,所以說得寵與受辱一樣都是對身心安寧的驚擾。

南懷瑾先生對此作了通俗易懂的闡述:尊貴的地位,誰都想得到,得到了便高興,失去了便憂慮;卑下的地位誰都不想要,得到了就憂慮,失去了就高興。

其實,得寵與受辱,不論是喜還是憂,都會引起情感的劇烈變化,而這種變化往往激烈得讓人難以承受。

東漢的隱士申屠蟠少時家貧,受人僱用做漆工,他辛苦工作之餘,刻苦讀書,從不間斷。同郡人蔡邕對他十分看重,在州府徵召時,他便極力推薦申屠蟠,上書說:“俗人為小利奔忙,看似聰明卻無大志,於國並無幫助。申屠蟠少小志大,即使身陷困境,亦能發憤苦讀,可見他乃不俗之人。他父親去世,申屠蟠的孝心動天,幾乎毀形滅身。他體察道理,保持自然本性,不因外界改變自己的形體,也不因窮困和顯達而改變自己的節操,這絕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朝廷於是徵召申屠蟠為陳留郡的主簿,申屠蟠的親友聞訊都來向他表示祝賀,申屠蟠卻對眾人說:“為朝廷做事,本來是每個臣民應該盡到的責任,可是我自愧德識不夠,擔不起大的責任,所以我是不想應召赴任的。”

眾人聞言大驚失色,紛紛勸申屠蟠改變主意,有的還責備他說:“徵召為官,這是多少人羨慕的事啊,你怎麼能輕易放棄呢?一為官吏,身份立即顯貴起來,利益也多了,這是無論如何都不該放棄的。你讀書修習,苦熬多年,為的還不就是這一天嗎?你太讓人莫名其妙了!”

申屠蟠為了避開眾人的騷擾,索性隱居起來,繼續學習。他的好友一次和他懇談,舊事重提,申屠蟠意味深長地說:“我看天下已有亂象,朝廷又是昏暗腐朽,這才醉心治學,以避其禍。人們只看到當官為吏多好處,卻不知身處官場的風險,這些急功近利的人又怎麼能理解我呢?從古到今,不明曉這一點的人,又有幾個能保全自己的呢?我不便當眾說明,只怕他們的誤解是永難消除了。”

太尉黃瓊徵召申屠蟠到京師做官,他一口回絕,但當黃瓊死後遺體運回江夏郡埋葬,申屠蟠感其知遇之恩,便來弔唁以示敬意。當時參加喪禮的名豪富紳有六七千人之多,只有一個南郡的儒生肯與申屠蟠攀談。但當申屠蟠告辭的時候,那個儒生卻說:“你沒有被聘請,卻來祭吊太尉,想不到卻讓我們有緣相會,希望下次還能見到你。”

申屠蟠聞言色變,馬上說:“我不屑與俗人交往這才和你交談。想不到你貌似不俗,卻也是個拘於禮教、喜歡攀附權貴的人。”

他就此對家人感慨說:“讓人迷失本性,利實在是害人的東西。人們都想從中撈取實惠,卻不知不覺把自己的人格和尊嚴都賠進去了。到頭來他們又能得到什麼呢?我真是無法理解啊。”

在京師遊學的汝南郡人范滂非議朝政,名聲大振,一時人人效仿。很多公卿不惜降低身份居於他的門下,太學生對他也是極力推崇。有人就此事對申屠蟠說:“時下崇尚學問,文章將興,先生何不彷效范滂呢?這是有百利而無一弊的好事,切不可錯過了。”

申屠蟠卻哀嘆一聲,緩緩道:“今日之利未必是他日之福。如果目光短淺,隨波逐流,又怎保無失無損呢?戰國時代,文士議論無忌,爭鳴不斷,各國君王為己之利,都恭敬待之。最後,坑殺儒生,焚燒書籍的禍患卻發生了,依我看,這樣的事不久就要重演了。”

人們都笑他不識時務,出言譏諷,申屠蟠於是隱居在梁國碭縣一帶。兩年之後,范滂等人紛紛遭禍,被處死和下獄的有幾百人之多,人們這時想起申屠蟠的話才深深嘆服於他的先見之明。

申屠蟠的寵辱觀,表明的其實就是他對待外物的態度。身外之物看得輕了,也就不會有患得患失的驚擾了。那麼為什麼人們總是對身外之物看得這樣重,而使得自己寵辱若驚呢?這是因為人們把自己的這副臭皮囊看得太重了,把自己的各種慾望看得太重了。人們總以為如果不這樣看重外物,就是不符合這個社會的潛規則,就不容易在社會上生存。例如學歷、財富、汽車、樓房,如果沒有這些平常人都認為是有用的東西,那么生活就不會快活。可是社會終究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它的運行也是符合“道”的,因此真正能順“道”而行的人,也就不會在真正意義上背叛了社會的潛規則。一個人若是把外物看得太重了,就難免被外物所役,而忘記自身本來是應該役使外物的。這就像人們平常所說的,某個人愛財如命,結果就成了守財奴。其實金錢只有在流通的時候才有意義,將金錢囤積起來是葛朗台的做法,是既可笑又可悲的。

世俗之人對於眼前的利益看得太重,所以當有尊寵利益降臨的時候,便迫不及待地迎上去,哪怕因趨炎附勢丟掉自己的尊嚴也在所不惜。因為有寵與辱的利害關係,所以人們就會對上級表現為溜鬚拍馬、吹捧頌揚。然而從長遠來看,這是不可取的。當人們為了這些利益而寵辱若驚的時候,就已經失掉了平常心,也就看不清事物運行的方向了,當然也就不能夠規避禍患了。所以真的不必因為顧忌世俗的眼光而把自己安排進一場場爭名逐利的鬧劇裡去,相比之下保持心的清靜才是更重要的。

清除妄念,逍遙一生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壇經》

【譯文】:人的覺悟本性並不像一棵菩提樹,先天純潔清淨的心也並不如同鏡子,原本就是一種沒有形體的東西,又怎麼可能在哪裡沾染上塵埃呢!

南懷瑾先生說,六祖慧能禪師的這首詩偈是在聽了神秀所作“身是菩提樹”之偈有感而發的。他認為,慧能稱“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基主旨主要在於打破修持中對身心的執著。在慧能看來,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染淨、聖凡關鍵在於自心一念,心生善端即為善,也即人心性自然,本來清淨,故可云“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人的頭腦猶如一個大容器,裝進什麼樣的信息就儲存什麼樣的信息。如果人通過各種信息渠道得到的都是暴力、色情、拜金主義以及現實社會中的利益爭鬥,那麼這些不良信息就會在人們的大腦中產生各種妄念。例如,人們早晨睜眼,腦筋裡不斷想事情,種種念頭、種種幻想、公事私事、人我是非、歷年的陳年往事,就會像過電影一樣一幕一幕地過去,又像奔流不息的瀑布,沒有一分一秒停止。這些妄念不會自生自滅,經過一段時間之後逐漸形成固定的觀念,從而長久地佔據人們的大腦。

佛陀帶領眾弟子云遊四方十年後,回到了山上寺院前的一塊草地上。佛陀說:“十年雲遊,你們一定增長了許多見識。現在師傅給你們上最後一課。你們看,曠野裡有什麼?”

眾弟子一聽,都笑了。齊聲說:“曠野里長滿雜草。”

佛陀又問:“你們該怎樣除掉這些雜草?”

弟子們很驚訝,他們沒想到師傅會問這麼簡單的問題。

第一個弟子說:“師傅,只要有一把鏟子就夠了。”佛陀點點頭。

第二個弟子說:“師傅,用火燒。”佛陀笑了一下。

第三個弟子說:“師傅,在草上撒上石灰。”

第四個弟子說:“把草根挖出來,斬草除根就行了。”

待所有弟子們都說完了,佛陀告訴大家:“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裡。明天你們下山,按照你們自己的說法去除草。一年後再回來。”

一年後,弟子們都回來了。不過原來他們坐的地方已經不是雜草叢生,它變成了一片長滿莊稼的田地。

這時,佛陀說:今天我給你們補上這最後一課。要想除掉雜草,方法只有一種:那就是在上面種上莊稼。

“要想讓心靈不荒蕪,唯一的方法就是修養自己的美德。”清除妄念的最好方法就是大量接受真誠、善良、寬容等良性信息,以人的正念取代腦中的妄念。如果心中有很多割捨不下的事或物,那麼這些妄念就很難被清除,其他任何人為的強制方法也難以消除。

對待妄念,人們要記住兩個詞:一個是“不忘”,另一個為“不起”。不忘“見宗自相光明”,不起“遮遣、成立、取捨”等心,這是最最重要的。這樣,妄念突起時,不壓制它、不隨它跑,不產生任何愛憎、取捨之心,就能感悟到逍遙人生。

正如慧能禪師所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人們不必將那些不現實的妄念掛於心間,讓“妄念”自心生,隨心滅吧。

煩心瑣事皆拋開,找回迷失的自我

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壇經》

【譯文】:惠能在講經期間,偶然有一陣風吹過,旗幡隨風飄動起來,這引起僧人們的議論。一位僧人說:“這是風在動。”另一位僧人不同意這種觀點,說:“不是風動,而是旗幡在動。”兩人意見不統一,爭論不休。惠能聽到議​​論,走上前去說:“既不是風在動,也不是旗幡在動,是諸位的心在動。”

南懷瑾先生認為,《壇經》中慧能禪師能一語道破“風動”與“幡動”的原因皆為“心動”,正是因為大師內心空明、能不被外界所擾之故這既是坐禪者應該達到的基本境界,也是人們行事處世的快樂之本。南懷瑾先生還引用佛眼禪師做過的另一首名為《無題》的詩偈,進一步詮釋慧能禪師的意思。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南懷瑾先生說,此偈的前兩句描寫了大自然的景緻,即春花秋月,夏風冬雪,皆是人間勝景,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後兩句禪師則將話鋒一轉,說世間偏偏有人不能欣賞當下擁有的美好,而是怨春悲秋,厭夏畏冬,或者是夏天裡渴望冬日的白雪,而在冬日里又嚮往夏天的麗日,永無順心遂意的時候。

人世中,有些人總是因為有“閒事掛心頭”,糾纏於瑣碎的塵事,從而迷失了自我。其實只要放下一切,學會欣賞四季獨具的情趣和韻味,善用敏銳的心去感悟體會,不讓煩惱和成見亙住心頭,那就可隨時隨地體悟到“人間好時節”的佳境禪趣。

有一位成功的商人,雖然賺了幾百萬美元,但他似乎從來不曾輕鬆過。

他下班回到家裡,便踏入餐廳中。餐廳中的家具都是胡桃木做的,十分華麗,有一張大餐桌和六張椅子,但他根本沒去注意它們。他在餐桌前坐下來,但心情十分煩躁不安,於是他又站了起來,在房間裡走來走去。他心不在焉地敲敲桌面,差點被椅子絆倒。

他的妻子這時候走了進來,在餐桌前坐下。他說聲你好,一面用手敲桌面,直到一個僕人把晚餐端上來為止。他很快地把東西一一吞下,他的兩隻手就像兩把鏟子,不斷把眼前的晚餐一一鏟進口中。

吃過晚餐,他立刻起身走進起居室。起居室裝飾得富麗堂皇:意大利真皮大沙發,地板鋪著土耳其的手織地毯,牆上掛著名畫。他把自己投進一張椅子中,幾乎在同一時刻拿起一份報紙。他匆忙地翻了幾頁,急急瞄了瞄大字標題,然後,把報紙丟到地上,拿起一根雪茄。他一口咬掉雪茄的頭部,點燃後吸了兩口,便把它放到煙灰缸中去。

他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他突然跳了起來,走到電視機前,打開電視機。等到畫面出現時,又很不耐煩地把它關掉。

他大步走到客廳的衣架前,抓起他的帽子和外衣,走到屋外散步。

他持續這樣的動作已有好幾百次了。

這位商人在事業上雖然十分成功,但卻一直未學會如何放鬆自己。他是位緊張的生意人,並且常常放不下公司裡的那些瑣碎事情。他沒有經濟上的問題,他的家是室內裝飾師的夢想,他擁有四部汽車,但他卻無法放鬆自己。為了爭取成功與地位,他已經付出了自己全部的時間去獲得物質上的成就,然而,在他拼命工作、拼命賺錢的過程中,卻迷失了自己。

這個小故事充分說明了只要人們正在經歷生活,就免不了會有一些事情佔據在心間揮灑不去,讓人們吃不下、睡不著。然而這些事情卻並非那麼重要而讓人們非裝著不可,在本質上只是人們庸人自擾罷了。假如人們能夠適時地將心中的那些煩心瑣事拋開,解放迷茫的內心世界,就能找回迷失的自我。

人生在世,不能脫離這個社會而獨立存在。投入生活,就會受到諸多煩惱的干擾,它們常常讓人們身心疲憊、痛苦不堪,然而心病還需心藥醫。其實只要人們能從內心擺脫這些煩惱的束縛,將它們全部拋開,就能讓心靈得到真正的輕鬆。

若能一切隨他去,便是世間自在人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陲,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

——《心經》

【譯文】:修行之人,依法修持,待到功德圓滿,機緣成熟,心態穩定之後,自然也就沒有絲毫虛妄雜念,也就沒有對所謂的凡塵俗事、心魔障礙、生死困惑的牽掛了。只要心中沒有牽掛,沒有障礙,也就不會有對凡塵俗事的操心。遠離虛幻夢想,達到大超脫的境界。

南懷瑾先生對此闡明:《心經》從照見五蘊皆空,到無苦集滅道,都是針對人們對“有”的錯誤認識及執著,其目的就是要人去放棄錯誤的認識,同時也放棄對它的執著,也就是要像《金剛經》所說的“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那樣去生活。

正是因為許多人對“有”的認識不足,總是在有所得的心態下生活,從而對於人生的一切都生起執著。比如一個人擁有了財富,他會害怕財富的失去,想法子如何保存它;擁有地位,害怕別人窺視他的權位;擁有色身,害怕死亡的到來;穿上一件漂亮的衣服,怕弄髒了;談戀愛,害怕失戀;擁有嬌妻,害怕被別人拐去或跟誰跑了;黑夜走路,害怕別人暗算;在大眾場合說話,害怕說錯了丟面子。總之,對擁有的執著——執著地位、執著財富、執著事業、執著信仰、執著情感、執著家庭、執著生存的環境、執著擁有的知識、執著人際關係、執著自身的見解、執著技能所長,使得人們終日生活在恐怖之中。由於執著的關係,使人對人生的一切都產生了強烈的佔有、戀戀不捨的心態,結果恰是這種執著給自己的人生帶來了種種煩惱。

在唐朝有位叫懶殘的禪者,由於他修行上的造詣遠近聞名,有一天,皇上派了使者來請他。此時禪師正在山洞中烤芋頭吃,使者宣讀了皇上的聖旨,禪師睬也不睬。時值冬天,天氣很冷,禪師凍得流著鼻涕。使者見狀,勸禪師擦去鼻涕。禪師說:我沒有工夫給俗人揩鼻涕。

禪師有首寫照自己生活的詩,可見他的瀟灑自在。

世事悠悠,不如山丘。

青松蔽日,碧澗長流。

山雲當幕,夜月為鉤。

臥藤蘿下,塊石枕頭。

不朝天子,豈羨王侯。

生死無慮,更複何憂。

水月無形,我常只寧。

萬法皆爾,本自無生。

兀然無事坐,春來草自青。

禪者隱居山林之中,面對青山綠水,一瓶一缽,了無牽掛。對於他們來說,生死都已不成問題了,還有什麼可以值得他們操心呢?

執著給人生帶來煩惱,而慾望又是滋生妄想的溫床。人生存在世界上總有許許多多的想法,這些想法大多基於個人慾望的需要:當人們肚子餓的時候,就想找飯吃;覺得吃的太單調了,就想換口味;感到冷的時候,就想找衣服穿……覺得活得不夠風光,就有了對權力的要求;覺得一個人太孤單,就有了談情成家的願望;覺得精神生活貧乏,於是就有了藝術宗教的信仰;閒得無以消遣,於是就有了電視等各種娛樂用品的出現。總之,人類有什麼慾望,就會有什麼妄想;有什麼妄想,這世界就會出現什麼現象。

但妄想又使人們在人生旅途上疲於奔命。在現實社會中,人人都有執著,因為執著不同,那麼各人妄想的傾向也不一樣。老鼠為蓄藏過夜糧而奮鬥;雞在為一把米而奮鬥;鳥兒為過冬而奮鬥;學生為升學而奮鬥;政客為最高權力桂冠而奮鬥;商人為經營而奮鬥;知識分子為職稱而奮鬥;工人為月薪而奮鬥。在這世界上,每個人都在為實現自己的妄想而奮鬥。妄想小,奮鬥也小;妄想大,奮鬥也大。妄想使得人生奮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真是“天久地久有盡時,妄想綿綿無絕期”。

妄想也給人生帶來種種煩惱。一個老年人回憶過去美好的往事,使他無法面對現實;一個學者因為把自己想得太高了,總覺得人家不夠尊重他,為此苦惱不已;一個企業家整天想著如何搞好經營,吃不香,睡不好;一個小伙子看上一位美貌的姑娘,而對方又注意不到或不領情,飽嚐相思的痛苦;一個小姑娘因為羨慕人家的豪華生活,想有朝一日也能過上這種日子,可經濟條件又不允許,痛苦不堪……妄想使人精神渙散,心神不寧,無所事事,思想不集中,幹事效率低。

總之,妄想導致了人生的各種禍患。因此,聖者在《心經》中告訴人們要遠離顛倒的夢想。至於如何遠離,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許多人打坐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妄想總是不絕如縷的。你越是克制,似乎它越洶湧,心更難平靜下來,因而為此苦惱不已。怎麼辦? 《心經》有對付妄想的絕招,那就是:從照見五蘊皆空認識到一切都如夢幻泡影,不住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相,無智無得,心無牽掛,妄想自然就不會有了。

坦然面對一切,就能超越生死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金剛經》

【譯文】:沒有無明,也沒有無明的消失;沒有老死,也沒有老死的消失。

南懷瑾先生對此話的認識是:人生的問題很多,但如果予以高度概括,那便不外“生死”二字了。通常人們關心生活,然而,生活只是生的一部分。哲學、宗教重視探討生的來源及死的歸宿。佛教作為生命的科學,人生的智慧,對於有情生死問題,不但有深刻的研究,還有解決的方法。

禪宗還有句名言:“大死一番,再活現成。”倘若不以身體作為死亡的依據,人的一生當中,總是要面臨無數次死亡與重生的體驗。

死對人來說,是無法迴避的,生的末端便是死。誰不想長命百歲?但人活百歲終要死,世上沒有長生不老藥。當然,對死亡懷有恐懼並不奇怪,人一死,便會失去生活給他的各種美好事物。但一個人,如果你經歷過人世滄桑,活著時盡職盡責地工作,沒有虛度時光,那麼應該死而無憾了。死亡是人生的終結,如同旅途的一個驛站。正像英國作家雨果臨終前說的那樣:“生命的旅行,總有結束的時候,我該休息了。”

莊子妻死,惠子弔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

惠子曰:“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莊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概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人且偃然寢於巨室,而我噭噭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故止也。”《莊子•至樂》

大多數的人,終其一生,費盡心思追尋的是得不到的財富、不確定的愛情、過眼雲煙的名利,卻很少有人能夠停下來想一想,要如何正視終鬚麵對的死亡生死其實是同一件事的兩面,悲慟、號啕與怨天尤人都於事無補,唯有坦然接受。

前生已逝,未來未到,這都不是人們可以掌握的,唯有每一個現在,人們可以把握得住。因此,人們不必因為終將死亡而變得消極虛無,也不必因為今生的不美滿而寄望來世。把握“當下”的生活態度,其實就已決定人們的幸福與悲哀了。

孔子的學生季路問孔子:“敢問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也許,在了解死亡的意義之前,要先知道怎麼活。

在現實的世界裡,不必以生死命題來鑽牛角尖,也毋須在虛幻中迷失自己。因為,人生是永遠的捨棄和永遠的追求。人們無法預知死亡,唯一所能做的就是——活在現在、活在當下。

讓心回到最初的澄澈

水之性,不雜則清,莫動則平;鬱閉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像也。故曰:純粹而不雜,靜一而不變,淡而無為,動而天行,此養神之道也。

——《莊子》

【譯文】:水的本性,不混雜就會清澈,不攪動就會平靜,閉塞不流動也就不會純清,這是自然本質的現象。所以說,純淨精粹而不混雜,靜寂持守而不改變,恬淡而又無為,運動則順應自然而行,這就是養神的道理。

對於莊子的這段話,南懷瑾先生是這樣理解的:水的本性是清澈平和的,如果攪動它就會變得混濁,如果堵塞住不讓它流動,它也就不會純清了。這和人心是一致的。人心的本初都是清靜明澈如水一樣的,但是流落於世,漸漸被慾望所迷惑,就像是往水中丟進了泥沙一樣,也就漸漸變得混濁起來。只有懂得順應天道的人,才能使自己的心重回當初的澄澈。

其實名利富貴這些慾望就是人心的雜質。人心重回當初的澄澈,也就是視名利若浮雲,名利最多也只是投映在水面的影子,而觸不到他們內心一分一毫。

清朝時,出身於農家的於成龍少有大志,自幼過著耕讀生活,受到較正規的儒家教育。

順治十八年,已44歲的於成龍,不顧親朋的阻攔,拋妻別子,懷著“此行絕不以溫飽為志,誓勿昧無理良心”的抱負,接受清廷委任,到遙遠的邊荒之地——廣西羅城為縣令。

羅城新隸於清統治下不到兩年,由於局勢未穩,兩任知縣一死一逃。於成龍到羅城時,這裡遍地荒草,城內只有居民六家,茅屋數間,縣衙窮得連門牆都沒有,只有三間破草房,他只得寄居於關帝廟中。於成龍從山西老家帶來的一位僕人忍受不了這樣的清苦,就對於成龍說:“當官如果是這個樣子,還有谁愿意當官呢?你應該請求調離此地,否則還不如回老家呢。”

於成龍說:“我本來就是個農家子弟,現在能當上知縣,為百姓做事,還有什麼不滿足呢?和這的百姓相比,我們並不算清苦,你就不要抱怨了。”

於成龍知足常樂,為百姓的事到處奔忙。他那個僕人見勸不動他,又不甘心跟著他吃苦,竟然偷偷逃跑了。

羅城的百姓見於成龍是真心為他們辦事,便自發地前來看望他,有的還給他帶來了一點錢物。於成龍說:“我一個人用不了多少錢,你們的心意我領了。錢物我絕不能收下,這是我做人的準則啊!”

羅城百廢待舉,於是,於成龍一邊著手消除內憂外患、安定社會,另一方面又開始招募流民,以恢復生產。三年之間,就使羅城擺脫混亂,得到治理,出現了百姓安居樂業的新氣象。

康熙六年,於成龍被兩廣總督蘆光祖舉薦為廣西省唯一“卓異”,併升任四川合州知州。離羅城時,他連赴任的路資也沒有,出現了百姓“遮道呼號:'公今去,我儕無天矣!'追送數十里,哭而還”的感人情景。

後來於成龍昇湖廣下江陸道道員,駐地湖北新州。在湖北期間,無論地位和環境都有很大改善,但他仍然心清如水,保持了異於常人的艱苦生活作風。

康熙十七年,於成龍昇福建按察使離湖北時,依然一捆行囊,兩袖清風,沿途以蘿蔔為乾糧。

於成龍在20餘年的宦海生涯中,歷任知縣、知州、知府、道員、按察使、布政使、巡撫和總督、加兵部尚書、大學士等職,雖然官階越升越高,但他的心卻沒有被宦海中的各色慾望所腐蝕,仍然是那樣清澈,沒有混雜,始終活潑地流動著,充滿了盎然生機。

人們通常認為,一個人在官場上,最開始時的那片清正廉明之氣是很難保持長久的,是很容易就被官場上的一些惡習所污染的。其實這是因為他們的心不夠清淨,如果都能像於成龍那樣,心如流水一般的清澈,便是有泥沙傾倒下來,不過是晃上幾晃,泥沙盡可沉底,水質仍是一片清明。所以環境的惡劣混濁並不是理由,一個人若是真正想要堅持內心的原則,任何外界的東西都是動搖不了他的。

現代生活中處處可見名聞利揚,不一定要做官,也一樣可以接觸到那些“泥沙”。但是我們可以禀持自己內心的清正,讓自己如流水一樣澄澈明淨,不被混染。雖然我們不可能生活在真空社會裡,但是卻可以讓所有塵埃都沉到水底,只留水本質的清靜,從而自由自在地生活。

做自己的精神主宰

芴漠無形,變化無常,死與生與?天地並與?神明往與?芒乎何之?忽乎何適?萬物畢羅,莫足以歸。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莊周聞其風而悅之。以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時恣縱而不儻,不以■見之也。以天下為沈濁,不可與莊語。以卮言為曼衍,以重言為真,以寓言為廣。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於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

——《莊子》

【譯文】:道寂靜無聲而沒有形跡,變化萬端而沒有常規,它與生死相依,與天地並存,與神明同往!它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它包羅萬物,不知歸宿,古代的道術有屬於這方面的。莊周聽說道術就喜好它。他以悠遠的論說,廣大的言論,無拘無束的言辭,常放任而不偏執,不持一端之見。他認為天下沉濁,不能講嚴正的話,用無心之言來敷衍,引用格言使人覺得真實,運用寓言來推廣道理。獨自和天地精神往來而不傲視萬物,不拘泥是非,與世俗之人和睦相處。

對於莊子的道學,南懷瑾先生認為他多了一點神秘色彩。南懷瑾大師的理解是:要把握住造化之主,才能夠超然於物外,超出萬物的範圍之外,所以莊子告訴我們“物化”的自在。莊子同時也在這個觀念裡告訴我們,人也是萬物之一,人可以“自化”,我們這個有限的生命也可以轉化成無限的生命,有限的功能可以變化成無限的功能。

人們不必去論莊子是唯物還是唯心,他“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境界卻值得欣賞。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說要做一個偉岸不群的世外高人,而是保持精神獨立,順應天地之道,在有為無為之間,順其自然,平和地看待萬事萬物,清不喜、濁不嫌,不去責備世間的是是非非,不怨天、不尤人,寵辱不驚,不受世俗左右,也不排斥世俗,以便能與大眾融洽地相處,身在紅塵之中,心遊天地之外。一個人達到了這種境界,他的心靈就獲得了大自由、大自在。

宋神宗熙寧七年秋天,蘇東坡調任密州知州。當時密州因連年收成不好,到處都是盜賊,吃的東西十分缺乏,蘇東坡身為知州,還時常挖野菜做口糧。人們都認為東坡先生過得肯定很苦,不快樂。

誰知蘇東坡在這裡過了一年後,不但長胖了,已有的白頭髮有的也變黑了。這是為什麼呢?

蘇東坡說,我很喜歡這裡淳厚的風俗,而這裡的官員和百姓也都樂於接受我的管理。於是我有閒自己整理花園,清掃庭院,修整破漏的房屋。在我家園子的北面,有一個舊亭台,稍加修補後,我時常登高望遠,放任自己的思緒,作無窮遐想。我還可以自己搞園子裡的蔬菜瓜果,捕池塘里的魚兒,釀高粱酒,煮糙米飯吃,真是樂在其中。

我之所以能每時每刻都很快樂,關鍵在於不受物慾的主宰,而能遊於物外。我過的是老子所說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的生活。

那麼如何才能達到“獨與天地精神往來”這種境界呢?南懷瑾先生的觀點是:

第一,以平等心態看待每一個人。中國有過數千年專制統治,人們習慣於用高低貴賤來看待人,都想做人上人,這就難免經常心態失衡。所以,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 “不要做人上人,不要做人下人,不要做人外人,要做人中人。”只要把自己放在與眾人平等的地位,就可能保持平和的心態。

但是,人處在社會上,財富地位不均衡,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如何能獲得平等的心態呢?

人生也是這樣啊!有時候,這撥人浮上來,那撥人沉下去;有時候,那撥人浮上來,這撥人又沉下去。社會是動態的,人生是動態的,其實,無論這隻紅薯浮上來,還是沉下去,都是一隻紅薯,大同小異;無論這個人地位高低,都是人中人,人格平等。想通了這個問題,你就會真正獲得平等的心態。

第二,寵辱不驚,淡然處之。每個人的修養不同,有的人修養好,那是他的福分;有的人修養不好,那是他的不幸。在修養好的人面前,你可能得到友善對待;在修養不好的人面前,你可能得到粗暴對待。為此沾沾自喜或憤憤不平,毫無必要。一個人只要確定自己所言所行沒有過錯,不論別人的態度如何,都不妨淡然處之。

第三,不執著於對和錯。一件不好的事情發生後,人們習慣於爭論誰對誰錯。有時候,這種爭論只會錯上加錯。所以,與其執著於對錯,不如考慮如何改正錯誤。只要能使事情好轉,即使一言不發又有何妨?

第四,保持內心的平靜快樂,不受外界“境遇說”左右。人生有順有逆,把它們看成自然之事就可以了,用不著順境時得意洋洋,逆境時垂頭喪氣。

如果一個人能像蘇東坡說的“遊於物外”,官大官小不繫於心,錢多錢少毫不在意,有名無名也不在乎,貧富得失淡然處之,怎麼會不快樂呢?

不苦不樂就是極樂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捶。

——《心經》

【譯文】:舍利子啊,正因為一切皆空,所以無所謂誕生與消亡,無所謂污穢與潔淨,也無所謂增加與減少。所以真空妙明之心無聲色,無自受想行識,沒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沒有色、聲、香、昧、觸、法六塵。沒有眼睛能看到的一切,也沒有心裡能想到的一切。沒有愚昧,也無所謂破除。沒有老死,也沒有生命終結。沒有薔諦、集諦、滅諦、道潘等種種佛法,也沒有智慧和得失。正因為喜破得失,頓悟佛境,發願普度眾生出離苦海。

南懷瑾先生對此進行了總結:認為不能流淚,我們就微笑!一般人都在苦、樂、憂、喜的感受中……舍,都把它空掉,若能把苦、樂、憂、喜的感受都空掉,那不苦不樂就是極樂。

有人說:人生像一杯苦酒!這樣的說法太悲觀了。要知道,酒有美酒、甜酒、醇酒、清酒、酸酒、苦酒,關鍵看釀造者的功夫。如果一個人老是喝到苦酒,恐怕是他的釀造方法出了問題。有的人把人生釀成了一杯苦酒,是因為太想喝到甜酒了,卻又沒有水平來做。

快樂不可以勉強去追求。強求的快樂,終歸於無奈的失落。因為世界上的事物總是向相反的方向運動,潮漲起來了就會落下去,天氣熱了就會變冷。不起不落,水面平靜如鏡,其實是大海最好的狀態;不冷不熱,到處枝繁葉茂,其實是天氣最好的狀態。

同樣的道理,高興得心跳加速,不是真正的快樂;緊張得屏住呼吸,不是真正的快樂;心情一如既往的平靜,才是真正的快樂。

所以,追求快樂,要從平靜中求。讓心靈無起落無冷熱,你就已經得到了人間極樂。

娜拉在一家大公司當打字員。有一次,主管將她打的一封長信退給她,讓她重打一遍,因為裡面有不少錯字。娜拉說,只要把錯字糾正過來就可以了,用不著重打。主管堅持要她重打,還說這是為了提醒她,如果不把工作做到合乎要求,可能付出更多的勞動。

娜拉氣壞了,心想:這不是刁難我嗎?她賭氣說:“我願意糾正錯別字,但我決不重打!”

主管冷笑道:“沒關係!如果你不願意重打的話,我可以找一個願意重打的人來打。”

娜拉心裡既惱火又難過,想到自己辛辛苦苦賺薪水,還要遭到無禮的對待,恨不得立即辭職不干了。但她左思右想,還是決定重打這封信。她心煩意亂,字也打不好了,不時出錯。這使她的心情變得更糟糕,恨不得把信撕個粉碎,把電腦從窗台扔出去。

忽然,她心裡閃過一個念頭:“我這是怎麼啦?不過是打一封信而已,我卻差點被自己的想法逼瘋了!都是打字,難道打這封信跟別的一封信有什麼不同嗎?沒有!我為什麼不好好享受這件事,而要受它的折磨呢?”

於是,娜拉開始從好的方面來看待這樁“苦差”:它能改變我和主管的關係,能讓我保住工作,能給我帶來薪水——而我多麼需要錢陪我的孩子去做一次旅行。為了海邊的日光浴和叢林的露營,忍受一點點兒的不適是完全值得的……當娜拉這樣想的時候,她彷彿已經看到了她的孩子們在海邊嬉戲時的快活樣子。於是,她的心情越來越好,越乾越輕鬆,很快就將信打完了,比平時快了一倍。她由此發現,從好的方面看問題,對工作和自己的心情都有好處。

有了這一次的經驗,娜拉學會瞭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她每天開開心心地享受著工作的樂趣,她的效率,她的收入,她受到的尊重都跟以​​前不一樣了!

你瞧,要得到一個好心情,其實就這麼簡單。無論你現在的心是一顆“潮濕的心”,還是一顆“灰暗的心”,只需小小調整一下,一切就都變好了。

南懷瑾大師總結了擁有人間極樂的路徑:

一要看透世情少抱怨。世人就是這樣一群不完美的人,世界就是這樣一個不完美的世界,只要我們看得慣、想得通,心情就會變得平靜起來,快樂起來。

其次,不能流淚就微笑。德國女革命家盧森堡說:“不管怎樣的事情,都請安靜地愉快吧!這是人生。我們要依樣地接受人生,勇敢地、大膽地,而且永遠地微笑著。”“莫斯科不相信眼淚” ,北京、東京、華盛頓等等地方都不相信眼淚,那又何必在不可逆轉的結局面前痛哭流淚呢?何不微笑面對未來呢?

很多事情我們無法控制,只能控制自己。遇到不愉快的事情,首先讓自己笑起來吧!當你露出天使般的微笑,上帝也會為你祝福。

年羹尧不肯谢罪,他说:“皇上把我看做恩人,哪能这么快就翻脸呢我若认罪,其他人正好落井下石,我是不能自毁前程的?”。
   
雍正皇帝见他死不悔改,于是解除了他的抚远大将军之职,降他为杭州将军年羹尧的心腹这时又劝他说:。“皇上动怒,日后群臣必定会群起而弹劾你。现在不比从前,你必须马上放下身段,谢罪求得皇上的原谅了。如果你还是抗拒到底,事情就会更糟。“
   
年羹尧自觉受了委屈,他不但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还口出怨言,说雍正皇帝对他不讲情义。他不厌其烦地对人讲述自己从前的功劳,暗指雍正皇帝忘了他这个大功臣了。
   
雍正皇帝听到这些消息,更加恼怒。他公布了年羹尧的92条大罪,令他自杀。
   
年羹尧得志猖狂,失势后不思悔过,他的心态没有丝毫调整,这使他一再犯错,最后走上了绝路。
   
这个故事阐释的道理是不言自明的:人要有能上能下的心胸,在上位不要仗势欺人,处下位不能怨气冲天人生在世一切都是可能的,什么也没有比不惹祸事重要。。
   
这样,人们就会铭记,得意时切忌忘形,因为成功永远是相对的。在成功之时,危机并不是被永远消灭了,而是潜藏起来了。看不到这些隐患,高枕无忧地大肆行乐,隐患便会悄悄增长,直到有一天浮出水面。促使成功的奋斗精神和积极力量一旦消退,导致失败的各种要素就要强劲反弹,把成功化为乌有。人在得意时,总认为快乐可以长长久久,其实这不过是错觉而已,得意过头时,危机也就要来了。
   
回看中国历史的汉朝,唐朝,看西方历史的罗马时代,鼎盛过后,就衰败下去。家庭也是一样,兴旺的时候,儿女媳妇都骄贵起来了,太骄贵就是泰到极点,否就来了,否到极点泰就来了。不但人是如此,历史也是一样,社会发展也是一样。
   
看通了人生,如此而已。
【書籍目錄】
第1頁:編輯推薦 第2頁:內容簡介
第3頁:作者簡介 第4頁:前言
第5頁:目錄 第6頁:第一章:學習在先,立業在後
第7頁:第二章:掃淨心塵,遠離煩躁 第8頁:第三章:事所以成,是相信能
第9頁:第四章:寡欲是幸,知足是福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