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叮嚀:聖嚴法師談天下事 聖嚴法師著

叮嚀:聖嚴法師談天下事 聖嚴法師著

負心

[日期:2016-07-01]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負心
  
  負心是指人家對你那麼真誠、對你照顧得無微不至、對你寄望很高、對你恩深如海;但你為了自己的前途、自己的名望、自己的地位和財利,而不想相對地付出、不想給人家回饋,也不想繼續負責任、擔義務,所以,拋棄了有恩於己、有情於己的人。
  
  有人說:「最難消受美人恩」,如果一個年輕女孩愛上了你,你不知道那還情有可原,如果你根本就知道,也接受了她的關懷或真誠的愛情,最後卻把她丟下不管,這叫作負心漢、薄情郎。
  
  這些類似的事,如果仔細檢討,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曾負心過,有的愧疚於己,有的對不起人。有些事自己知道,別人也知道;有些事別人知道,自己卻沒感覺到。
  
  為什麼有些人感覺不到?因為他負心慣了,他覺得:「活該,誰叫他對我這麼好,我也沒叫他對我這麼好。」這種人沒感覺到自己的負心。
  
  有些人則覺得自己是負心的。他會想:「人家曾經對我這麼好,當時我沒有要他對我這麼好,可是,他待我很真誠,我卻沒有盡到應有的關懷和應給的照顧責任,我真對不起他。」像這種人雖然負心,卻是好心。
  
  也有另外一種人,對別人好,也沒期待人家回饋自己,這種情形就不是負心。在別人要自己幫忙時,盡心盡力幫了忙,而且並不存有要對方回饋自己的心。這樣 的情況下,人家沒對我有所表示、有所回饋,他也不算是負心,因為他知道我不需要。他自己成長之後,對社會有所貢獻,照顧其他人去了,這就是回饋。
  
  可見,負心的意義,一定是雙方的。其中一方在付出時,有所求、有所期待、有所依賴;另外一方知道他有期待、曉得他有目的,而他接受了,接受之後為了他自己另外自私的原因,不顧別人的付出,這才是負心。
  
  遇到這種事,很難論斷孰是孰非。
  
  作為一個凡夫,總還是要為自己打算,不能連自己的身分立場和生存的立足點都沒有。有的人在當初心甘情願地對你付出時,沒有講什麼條件,沒有表示他要什 麼,你也沒有存心要欺騙他什麼,結果他卻要你的一切,包括要你的生命,要你為他去死,否則,就指你是負心人。我想,若到這種程度,負心也是對的,因為對方 要求太多,不合情理。連人家的命都要,叫人家連站的地方、活的權利都沒有了,這就太過分了。
  
  以付出者的立場而言,待人好的時候,不要存有太多幻想,不要有太多要求。「真正的愛心是純粹的付出,不是交換,更不是佔有」,不論把這句話放在那裡,都是對的,施不望報,才是做了好事。
  
  站在公平的立場而言,父母對兒女的愛是親情的關懷,不是投資;男女之間的愛是互惠的感情,不是投保。付出的一方應該想:我的付出便是我的目的,就是我 的愛;我的愛心的付出,就是我的心靈的收穫。他能接受我的關懷,我已經很滿意了,至於他能不能回饋我,那是對方的事,我不必寄望太高,否則,將來失望也會 很大。
  
  站在受恩者的立場,必須知道不能隨便接受人家的恩惠,不得已要受恩惠時,也要感恩、要回饋。如果對方不需要回饋,那我可以轉回饋給另外需要幫忙的人身上,那我也不算是負心人。
  
  以夫妻感情的事來講,相處是雙方同意的事,一個願意給,一個願意要。對方願意接受,你應該感謝他,你的目的已達到;如果是用條件來交換,那是最痛苦的事。
  
  把別人當作負心人,往往是自己製造出來的,一個是自己負了別人,一個是自己製造別人變成負心人。自己如果少一點期待,比較不痛苦,也不會覺得對方是個十惡不赦的大壞人,是要被打到十八層地獄去的人,這樣就能少製造一些負心的人。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賄選
第3頁:藝術品義賣 第4頁:二二八事件
第5頁:婚姻暴力 第6頁:青少年自殺
第7頁:如何避免婦人之仁 第8頁:頂客族
第9頁:禪對企業的影響 第10頁:大的包容小的,小的諒解大的
第11頁:女人外遇 第12頁:明星熱
第13頁:負心 第14頁:同性戀
第15頁:超度 第16頁:用平常心應試
第17頁:廢止死刑 第18頁:如何處理是非
第19頁:紅包文化 第20頁:讀書風氣
第21頁:功德會 第22頁:修行與明師
第23頁:核能發電 第24頁:佛教選舉觀
第25頁:父母同意後再出家 第26頁:無婚生子
第27頁:現代人的飲食觀 第28頁:為什麼要結婚?
第29頁:原諒背後說壞話的朋友 第30頁:照顧老人精神重於物質
第31頁:地府、天堂都是海巿蜃樓 第32頁:慎用催眠術治病
第33頁:父母離異,孩子該跟誰? 第34頁:通用語和地方語並行不悖
第35頁:正視飆車少年的問題 第36頁:年輕人應慎選學校科系
第37頁:當碰到交通阻塞時 第38頁:做個有國際觀的現代人
第39頁:絕症病人的心理建設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2)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2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6-6-10 6:03:11
我觉得你很傻逼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4-4-5 1:44:31
請修改聖嚴法師對於通性戀的觀點,
我想法師在經過多年的修行與悟道之後,
也做了不同的回應.

這也是出自于您們網站的資訊,
請參考:

http://www.dharmaschool.com/sharing580.html

感恩
願大善 大智慧 讓這世界更美好

李政諺 敬上
回复 支持 (12) 反对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