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學佛文集 暢懷法師

學佛文集 暢懷法師

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6.三論宗大義

[日期:2011-02-2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暢懷法師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三論宗大義

  此宗依《中論》、《百論》、《十二門論》而開宗,其教義大都依於《般若 經》,故亦稱般若宗,又其所顯是畢竟空義,亦稱大乘空宗。佛滅後約六七百年,龍樹菩薩依摩訶般若造論,顯一切無所得之中道,是為《中論》。於《中論》內, 擇其精玄,成十二略觀門,開示般若正觀,是為《十二門論》。其弟子提婆論師,復演二十品一百偈,正破外道,兼破內道之執,是為《百論》。

  於東晉姚秦弘始三年,三藏鳩摩羅什法師來到中國長安,盡譯三論,是為此三論之始祖。羅什弟子三千,其中有上足弟子十人,號什門十哲。經五傳後,至隋嘉祥大師,始將三論發揚光大,與其同時,有明勝大師,在北地傳弘四論。除三論外,另加《大智度論》。

  《中論》,是破一切虛妄偏邪,而顯中道實相。其實,中道實相,非中非不中,無名相法,為眾生故,強名相說,欲令因此而悟無名,是故說中以顯不中。《中論》,亦名《中觀論》,中謂十方三世諸佛菩薩所行之道,故前明中,由此中道,發生諸佛菩薩正觀,故亦名《中觀論》。

  此宗以空無所得為教義,以有所得為妄見。《中論》是正破小乘,旁破外道,而 顯大乘空義。《百論》是正破外道,旁破一切,而顯大乘空義。《十二門論》,是並破小乘外道,而顯大乘甚深空義。《三論玄義》說︰「論雖有三,義唯二轍,一 曰破邪,二曰顯正。」可見此宗,唯在破顯二門。

  破邪略言有四︰一破斥執有實我之外道。二破斥執我為無,而法為有之毗曇宗。 三破斥執空見為正理之成實宗。四破斥墮於有所得見之大乘。如是無論內道、外道、大乘、小乘,苟有所得,通皆破遣。言顯正者,一切皆破,無有所得,所得既 無,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破邪之外,並無正顯,破邪之處,即是顯正。

  大小諸宗,多明二諦。《中論》云︰「諸佛常依二諦,為眾生說法。」《大品般 若經》云︰「菩薩住二諦中,為眾生說法。」是故諸經皆說,佛隨順眾生故說於二諦,隨凡說有名俗諦,隨聖說空名真諦。《中論疏》說,有四重二諦。初以有為俗 諦,空為真諦,是為一重二諦。次以有空為俗諦,非有非空為真諦,是為二重二諦。三以前二重二諦為俗諦,以非二非不二為真諦,是為三重二諦。四以前三重為俗 諦,言亡慮絕為真諦,是為四重二諦。

  此宗立有八不中道。二諦總攝一切佛法,然二諦由八不而正,不悟八不,即不識 二諦。故《中論》卷首便說︰「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生若有實,則不應藉因緣。先既無生,何得有滅,故說不生亦不滅。既藉因 緣,所以不常,既非先有,何得有斷,故說不常亦不斷。一身有差別相故不一,雖有差別相,唯一人身故不異。時法無來故不來,動作無去故不去,故說不來亦不 去。

  此宗立有四種中道。以上二諦八不,是顯中道實相。從因緣品,推求諸法,有亦無,無亦無,有無亦無,非有非無亦無,是名諸法實相。

  四種中道者︰一是對偏中,唯是對治大小學人,有無斷常偏病,故說中道。二是 盡偏中,以上所說,偏病若除,即名中道。三是絕待中,本對偏病,說有中道,偏病既除,中亦不立,非中非偏,故稱為絕待中。四是成假中,正道未曾有無,為化 眾生,假說有無,故以有無為假,非有非無為中,如此之中,為成於假,故稱為成假中。可見此宗,所說中道,非有非空,空中非不中之無相法,為引導眾生,寄中 以言之。

【書籍目錄】
第1頁:導言 第2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1.佛教是否迷信
第3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2.宗教徒有三分呆 第4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3.從信解行證修學佛法
第5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4.甚麼是四大皆空 第6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5.略解六根清淨
第7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6.漫談忍辱道 第8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7.拜佛的真義
第9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8.皈依三寶身心安泰 第10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9.為初機學佛者進言
第11頁:卷貳、人生與佛教 -- 1.佛教的人生觀 第12頁:卷貳、人生與佛教 -- 2.福慧與人生
第13頁:卷貳、人生與佛教 -- 3.福慧與善惡 第14頁:卷貳、人生與佛教 -- 4.煩惱與痛苦
第15頁:卷貳、人生與佛教 -- 5.談苦與空 第16頁:卷貳、人生與佛教 -- 6.人間之樂不宜求
第17頁:卷貳、人生與佛教 -- 7.世出世間法 第18頁:卷貳、人生與佛教 -- 8.宇宙萬有從何而來
第19頁:卷糺、佛教的慈悲觀 -- 1.護生的真義 第20頁:卷糺、佛教的慈悲觀 -- 2.戒殺與放生
第21頁:卷糺、佛教的慈悲觀 -- 3.人為何要戒殺放生 第22頁:卷糺、佛教的慈悲觀 -- 4.持齋與吃素有甚麼不同
第23頁:卷糺、佛教的慈悲觀 -- 5.持八關齋戒的利益 第24頁:卷糺、佛教的慈悲觀 -- 6.論短期出家所得的功德
第25頁:卷糺、佛教的慈悲觀 -- 7.受菩薩戒之功德 第26頁:卷肆、佛教的前途與社會 -- 1.佛教的命運和前途
第27頁:卷肆、佛教的前途與社會 -- 2.佛教何以式微 第28頁:卷肆、佛教的前途與社會 -- 3.以佛教儀式舉行婚禮的益害
第29頁:卷肆、佛教的前途與社會 -- 4.宗教對社會的貢獻 第30頁:卷肆、佛教的前途與社會 -- 5.對青少年犯罪的看法
第31頁:卷肆、佛教的前途與社會 -- 6.觀感四則 第32頁:卷伍、僧伽談 -- 1.僧伽趕經懺對佛教之影響
第33頁:卷伍、僧伽談 -- 2.對僧伽革新問題有感 第34頁:卷伍、僧伽談 -- 3.僧伽是否消極者
第35頁:卷陸、佛菩薩與眾生 -- 1.釋迦牟尼佛與浴佛節 第36頁:卷陸、佛菩薩與眾生 -- 2.觀世音菩薩成道
第37頁:卷陸、佛菩薩與眾生 -- 3.藥師佛與眾生 第38頁:卷陸、佛菩薩與眾生 -- 4.阿彌陀佛與極樂世界
第39頁:卷陸、佛菩薩與眾生 -- 5.盂蘭盆節的由來 第40頁:卷柒、人物誌 -- 1.覺光會長德高望重
第41頁:卷柒、人物誌 -- 2.追悼倓虛長老 第42頁:卷柒、人物誌 -- 3.記道源長老蒞港弘法功勳
第43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1.八宗緣起 第44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2.天台宗大義
第45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3.華嚴宗大義 第46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4.禪宗大義
第47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5.淨土宗大義 第48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6.三論宗大義
第49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7.唯識宗大義 第50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8.密宗大義
第51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9.律宗大義 第52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法師歷年活動年表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呱呱 发表于 2014-3-23 21:02:29
請問我想要引用《學佛文集》這本書的一些內容做學術研究,請問這本書的出版年跟出版社、出版的縣市是什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