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學佛文集 暢懷法師

學佛文集 暢懷法師

卷糺、佛教的慈悲觀 -- 5.持八關齋戒的利益

[日期:2011-02-2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暢懷法師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持八關齋戒的利益

  八關齋戒,或稱八分齋戒,或稱八支淨戒,或稱八支齋法,或稱八戒,名雖異而 實同。依《俱舍論》則有八條︰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非梵行(不婬)。四、不虛誑語。五、不飲諸酒。六、不著華鬘、不香油塗身、不觀聽歌舞。七、不 眠坐高廣大床。八、不非時食。若依《薩婆多論》,則將華鬘塗香與觀聽歌舞分為二種,便成九條,前八為戒,後一為齋,合起來名為八關齋戒。關是關閉眾生生命 之門,齋是身口意三業清淨之義。此九條戒,唯缺沙彌戒之第十條之不捉持生像金銀寶物,可說是分日受持沙彌十戒之前九條。由於世人終日忙碌,不暇受持十戒, 過出世清凈生活,佛開方便之門,僅於六齋日,一日一夜受持八關齋戒,亦可種出世正因。

  八關齋戒內容如下︰

  一、不殺生

  受八戒後,應生慈悲心,拯救眾生痛苦,不單不可殺人,即使豬、馬、牛、羊、雞、鴨以及蒼蠅、螞蟻等諸小生物,凡有生命者,皆不可故意殺害,若故意殺生者,即犯此戒。

  二、不偷盜

  不單不可偷取他人財物,就是騙取、竊取、強奪、霸佔、吞沒、走私、逃稅、賣假藥等,皆犯盜戒。

  三、非梵行(不婬)

  梵是清淨之義,能斷婬欲之法,名為梵行。能修梵行,則生梵天,即四禪與四無色界天。此戒不同五戒之不邪婬,是要向佛看齊,身不犯婬行,口不說婬詞,心不念婬意,若起一念欲樂之心,便不清淨。

  四、不虛誑語

  違背事實而說謊話,是為妄語。若未證聖果,而說已證,未見諸佛菩薩,而說已見,未有神通,而說有神通,此皆犯大妄語。或知言不知,不知言知,見言不見,不見言見,是犯小妄語。或教他人妄語,現相妄語,諸如默認、暗示,或以手勢暗中表示等,此皆是犯方便妄語。

  五、不飲諸酒

  酒之本身,並非罪惡,飲酒能造罪惡,因為酒能亂性,令神志迷亂,以致無惡不作。以上殺盜婬妄為性戒,無論受戒與否,社會法律上亦不容許。第五不飲酒是遮戒,已受戒者,飲則犯戒,未受戒者,飲則未算犯戒。唯過量飲酒,終會產生種種毛病。

  佛陀為辯意長者子說受持五戒之利益:

  一、不殺生會得長壽、無病,以至得解脫。

  二、不偷盜得大富貴,錢財寶物自然而來。

  三、男女不婬欲,身體清潔,所生常得端正莊嚴。

  四、不講妄語,口氣放香,所出言語,無不奉行。

  五、不飲諸酒,無有亂意,所生之處,天人侍奉。

  八關齋戒之前五戒,唯將第三不邪婬戒,改為「非梵行」之外,其餘則與五戒相同。至於後三戒與過午不食,亦皆為了戒婬而訂。

  六、不著華鬘、不香油塗身、不觀聽歌舞

  此是印度美化裝飾品,用香花結成花冠,綴成花圈,或用金銀寶物連綴而成,戴 在頭上,掛在身上,如現在女人身上掛著頸鍊、頸圈、耳環、手鐲、鑽戒、指環等,男人戴手錶、金戒、領帶上有種種裝飾品等,皆屬於同一性質,甚至包括穿著色 彩華美之衣服。出家人應穿壞色衣,在家居土既受八支戒法,要過出家生活,當然衣服亦要以樸素為宜。佛在世時,有一次,有位富貴婦人,名叫毗舍佉母,她去拜 見佛陀,走到祗園精舍門口,發覺自己掛著華鬘瓔珞,去見佛不該如此,但又不便回家,於是將瓔珞除下放在樹下,很樸素地去拜見佛陀。由此可知,受過八關齋戒 的人,不可穿著華美鮮艷的衣服。至於香油塗身,亦是印度之習俗。因為印度天氣炎熱,皮膚需要經常潤滑,故有塗油之習慣。出家弟子如有疾病,佛亦准許塗油, 無病則不許可。如今所用之香水、雪花膏、牛奶皂、香粉、香油、擦胭脂、塗口紅等,受八戒後,不可使用。

  不觀聽歌舞即歌唱跳舞之娛樂,或自歌唱跳舞,或教他人歌唱跳舞,或自觀聽, 如現在的收音機、電視機等,皆屬此一類形,若受八戒,即不能歌唱跳舞,亦不可以眼看耳聞。若是以歌唱跳舞供養三寶,在家佛弟子是可以的,如現在的佛化電影 歌曲、戲劇等,藉此宣揚佛法,是不違背佛制的。

  七、不坐臥高廣大床

  中國人用來睡覺的名為床,用來坐的叫騌,在西域坐臥皆可稱為床。經中有說︰ 「假使頂戴經塵劫,身為床座三千,若不說法度眾生,畢竟無能報恩者。」中國禪師打坐的地方,亦叫禪床。明末蕅益大師解釋說︰「床足高一尺六寸,坐時腳不 掛空,過此量者,即名為高。但可容身轉側,過此即名為廣。」如現在的彈簧床,即是高廣大床。用品高貴,會生傲慢,我慢出現,道心埋沒,如唐悟達國師,因受 皇帝沈香寶座供養,一念名利心生,招來人面瘡報。

  八、不非時食

  即是過中午不食,從中午乃至翌晨明相(太陽)未出為非時。因飲食為生死的助緣,所謂︰「飽暖思婬欲。」持齋者雖非是戒,也是戒之根本。

  八關齋戒,稱之為諸佛父母,無論僧俗男女,出家五眾,皆應受持,因其止惡防非,為出世之階梯。

  受八支齋法之人,應修六念法︰

  一、念佛。佛為三界導師,四生慈父,天中之天,聖中之聖。所謂念佛一聲,福 增無量,可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古德說︰「一句彌陀,豎徹五時,橫該八教。」又說︰「念一句阿彌陀佛,三藏十二部教理都在裏面,千七百公案亦在其中,三千 威儀,八萬細行,三聚淨戒,無不在其中。」又說︰「若人以四天下七寶供佛,其福甚多,不如勸人念一聲佛,其福甚彼。」可見念佛功德,不可思議。

  二、念法。法為諸佛之母,佛由法而成佛,是故吾人要常誦經,常修四念處法。

  三、念僧。僧為人天福田,要常念四果聖僧,或諸大菩薩,而對凡夫僧,亦要恭敬供養。

  四、念天。天上長壽快樂,受八支戒法一日一夜所得功德,即可得生六欲諸天。

  五、念戒。受持八關齋戒,所得功德,無量無邊。如一不殺生戒,能從一切眾生所得之功德。餘戒亦然。

  六、念施。眾生有三種貧窮︰一、財產貧窮。應以財物布施,財物能使眾生改善生活。二、福慧貧窮。應以佛法布施,令其增長智慧。三、膽識貧窮。應以無畏布施,無畏施能使眾生勇氣充足,精神安慰。

  以下引經證明,受持八關齋戒,所得利益,不可思議。《藥師經》說︰「若有病 人,欲脫病苦者,當為其人七日七夜,受持八關齋戒,病得消除。」又說︰「有受八分齋戒,或經一年,或復三月,臨命終時,有八大菩薩: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 菩薩、得大勢菩薩、無盡意菩薩、寶檀華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彌勒菩薩,乘神通來,示其道路,即於極樂國中,種種雜色眾寶華中,自然化生。」《優婆塞 戒經》說︰「受持八戒,除五逆罪,餘一切罪,皆悉消滅。」《侫槃經》說︰「有屠兒名廣額,日殺無量羊,見舍利弗,受八戒一日一夜,命終生北方天王為毗沙門 子。」《十善戒經》說︰「持八關齋戒者,一不墮地獄,二不墮畜生,三不墮餓鬼,四不墮修羅。」《護淨經》說︰「一日持齋,得六十萬世餘糧。」《無量壽經》 說︰「中品中生者,若有眾生,一日一夜持八關齋戒,以此功德回向,即生極樂國。」《阿含經》說︰「持八關齋,得盡諸漏,入侫槃城。」又經說︰「有一天女, 端正莊嚴,眾人愛敬,問昔作何業,獲得此報,答昔於迦葉佛時,受持八關齋戒,今得生天。」又佛告波斯匿王說︰「譬如天下十六國,滿中珍寶,持用布施,不如 末利夫人,一日一夜,受持齋法,如比其福,須彌以豆。」

  求受八關齋之方式,可從他受,即出家五眾邊受,有比丘不在比丘尼邊受,有比丘尼不在式叉摩那尼邊受,有式叉摩那尼不在沙彌邊受,有沙彌不在沙彌尼邊受,如果五眾全無,又許可自誓受,於佛像前,心念口言,我受八戒,亦得成受。

【書籍目錄】
第1頁:導言 第2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1.佛教是否迷信
第3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2.宗教徒有三分呆 第4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3.從信解行證修學佛法
第5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4.甚麼是四大皆空 第6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5.略解六根清淨
第7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6.漫談忍辱道 第8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7.拜佛的真義
第9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8.皈依三寶身心安泰 第10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9.為初機學佛者進言
第11頁:卷貳、人生與佛教 -- 1.佛教的人生觀 第12頁:卷貳、人生與佛教 -- 2.福慧與人生
第13頁:卷貳、人生與佛教 -- 3.福慧與善惡 第14頁:卷貳、人生與佛教 -- 4.煩惱與痛苦
第15頁:卷貳、人生與佛教 -- 5.談苦與空 第16頁:卷貳、人生與佛教 -- 6.人間之樂不宜求
第17頁:卷貳、人生與佛教 -- 7.世出世間法 第18頁:卷貳、人生與佛教 -- 8.宇宙萬有從何而來
第19頁:卷糺、佛教的慈悲觀 -- 1.護生的真義 第20頁:卷糺、佛教的慈悲觀 -- 2.戒殺與放生
第21頁:卷糺、佛教的慈悲觀 -- 3.人為何要戒殺放生 第22頁:卷糺、佛教的慈悲觀 -- 4.持齋與吃素有甚麼不同
第23頁:卷糺、佛教的慈悲觀 -- 5.持八關齋戒的利益 第24頁:卷糺、佛教的慈悲觀 -- 6.論短期出家所得的功德
第25頁:卷糺、佛教的慈悲觀 -- 7.受菩薩戒之功德 第26頁:卷肆、佛教的前途與社會 -- 1.佛教的命運和前途
第27頁:卷肆、佛教的前途與社會 -- 2.佛教何以式微 第28頁:卷肆、佛教的前途與社會 -- 3.以佛教儀式舉行婚禮的益害
第29頁:卷肆、佛教的前途與社會 -- 4.宗教對社會的貢獻 第30頁:卷肆、佛教的前途與社會 -- 5.對青少年犯罪的看法
第31頁:卷肆、佛教的前途與社會 -- 6.觀感四則 第32頁:卷伍、僧伽談 -- 1.僧伽趕經懺對佛教之影響
第33頁:卷伍、僧伽談 -- 2.對僧伽革新問題有感 第34頁:卷伍、僧伽談 -- 3.僧伽是否消極者
第35頁:卷陸、佛菩薩與眾生 -- 1.釋迦牟尼佛與浴佛節 第36頁:卷陸、佛菩薩與眾生 -- 2.觀世音菩薩成道
第37頁:卷陸、佛菩薩與眾生 -- 3.藥師佛與眾生 第38頁:卷陸、佛菩薩與眾生 -- 4.阿彌陀佛與極樂世界
第39頁:卷陸、佛菩薩與眾生 -- 5.盂蘭盆節的由來 第40頁:卷柒、人物誌 -- 1.覺光會長德高望重
第41頁:卷柒、人物誌 -- 2.追悼倓虛長老 第42頁:卷柒、人物誌 -- 3.記道源長老蒞港弘法功勳
第43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1.八宗緣起 第44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2.天台宗大義
第45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3.華嚴宗大義 第46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4.禪宗大義
第47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5.淨土宗大義 第48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6.三論宗大義
第49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7.唯識宗大義 第50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8.密宗大義
第51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9.律宗大義 第52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法師歷年活動年表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呱呱 发表于 2014-3-23 21:02:29
請問我想要引用《學佛文集》這本書的一些內容做學術研究,請問這本書的出版年跟出版社、出版的縣市是什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