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學佛文集 暢懷法師

學佛文集 暢懷法師

卷貳、人生與佛教 -- 1.佛教的人生觀

[日期:2011-02-2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暢懷法師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佛教的人生觀

  佛是覺悟的意思,覺悟了宇宙和人生真理的人。教是佛陀指導眾生解脫生死的方法。佛以無上的智慧,說有三藏十二部一切教法,以此方法教化眾生,轉凡成聖,離苦得樂,故名之為佛教。

  「人」與其他動 物有所不同,所謂︰「人為萬物之靈。」人類的智慧是超越其他動物的,又因為人間生活有苦有樂,所以在六道中,以人修行最易得道。「生」就是眾生。有三種意 思︰一、眾多而生。二、眾多生死。三、眾緣和合而生。「胎生」由父、母、己三緣;「卵生」由胎生再加煖緣;「濕生」由己、煖二緣;「化生」唯己業緣。《楞 嚴經》說︰「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濕以合感,化以離應。」

  人類從少年至壯年,由讀書至成家立業,為衣食住行披星戴月,目的無非要延續生命。但這個生命,總有一日會停止活動,因為凡有生必有死。要想不死,須求無生。

  「人生」合起來講,就是人類的生活和生命,究竟甚麼是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呢?各人有各人的人生觀點不同,因為有不同的民族、文化、階級、職業和宗教等,各有其人生觀,今略分有八種,依次說明。

  第一種人是順從命運安排的人生觀。這一種人終日糊糊塗塗地過日子,飯來吃 飯,有衣穿衣,大家怎樣生活,他也怎樣生活,別人是這樣生、老、病、死,他也這樣生、老、病、死,認為這是一件平常的事,對於人生既沒有疑問,也不去找尋 解決人生的方法,對於生死問題更加沒有甚麼看法。

  第二種人是享樂主義的人生觀。這一種人抱著一種放縱尋快樂的態度,有生之 年,都不去研究生死,就是國家民族發生如何變化,也不去關心,不論在精神上或物質上,都是縱情的享受,甚至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用盡心機,享受快樂。甚或 做出對人不利的事,也無所顧忌。所謂︰「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當。」因此,便會造作無邊的罪業,報應遲早要自己承受,別人不能代替。

  第三種人是悲觀主義的人生觀。如果生活過得不滿意,就會生起悲觀和憂愁,終日不是怨天,就是尤人。不論對於家庭、朋友、生活、工作等問題,都會生起悲觀來,認為全沒有意義的,因而常生厭世,或逃避現實之念,自苦自困,更甚者可能有自殺的傾向。

  第四種人是立三不朽的人生觀。在中國有三不朽說法,即「立德、立功、立 言」。立德是應有完備的人格,立功是對家國天下建立豐功偉業,立言是以思想化成文章傳世。大概中國的志士仁人,大多數是致力於此三不朽,即使勞身勞力勞 心,受種種的痛苦挑戰,也在所不計。所謂︰「士則以身殉名,大夫則以身殉家。」這種人的人生觀,主要就是能流芳萬世,名垂不朽。其對社會有一定貢獻,但是 對於生死問題就未必能夠解決了。

  第五種人是信有天神的人生觀。認為人生以外,有一個創造萬有的天神,人類祖 先也由祂創造,世間宇宙的一切,都由祂創造與主宰。這個天神在印度稱為「梵天大神」,在耶穌教稱為「上帝」,在回教稱為「真神」,他們的教徒,認為人生乃 為天神的榮耀而生存的。因此,這種人就將自己的生死問題,全交付他們的神去解決了。

  第六種人是倫理道德的人生觀。儒家有三綱五常,四維八德,以此行持,小者可 以修身齊家,大者可以治國平天下。朱子說︰「父子有情,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而在道德學術方面有所成就,就可以維持自己的地位,苟 能保存人格,他們就以為人生問題都解決了。

  第七種人是無為任化的人生觀。道家以為,無為變化,人生來無始,死無終,在此無始無終之中,方生方滅,方滅方生,種種變化,靜觀萬物,任其變化,不加思維。一切無為,故能無不為。所謂︰「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要人經常以觀其妙,這樣,人生的問題就算解決了。

  第八種人是佛教的人生觀。佛教對於以上七種人生觀的看法,並不太滿意。佛教 認為生命是屬於有形相的東西,心念是屬於妄想分別,二者都有生滅。用生滅法去修,是無法得到無生之理。《楞嚴經》說:「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修因,而求佛乘 不生不滅,無有是處。」由於種如是因,必得如是果,人既有生,必有痛苦。老子也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佛教說人生有很多 痛苦,簡而言之,有八種苦︰一、生苦。人生下來就要受苦,如小孩一落地便哭,因其肌膚柔嫩,接觸外界冷風,猶如刀刺之苦。二、老苦。從少至壯,由壯至老, 年齡漸老,髮白面皺,耳聾眼花,牙齒脫落,行步龍鍾,對於人生,已無樂趣。三、病苦。四大不調,疾病交煎,憂切悲哀,輾轉呻吟。四、死苦。或因疾病壽終而 死,或遇水火風災橫死。所謂︰「一日無常到,方知夢人,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五、愛別離苦。自己所愛的人和財物,不得共處,生離死別,終歸於空。 六、怨憎會苦。自己所怨憎的人,本不願見面,偏偏遇上,而常共處。七、求不得苦。世間一切人與物,心中所愛樂的,用盡心計,求之不得。八、五陰熾盛苦。即 色受想行識,不論在肉體和精神上都有苦楚,熾盛是熱惱,如火焚燒之苦。

  以上八種苦惱,乃由於前世造了惡因,今生一定要受惡果。古德說︰「善惡到頭 終有報,祇爭來早與來遲。」欲想不受苦果,首要不作惡因。究竟甚麼是苦的根源?就是渴愛、欲望、貪婪、愛著。苟能徹底滅除渴愛的苦因,放棄它、摒除它、遠 離它、止息它,將一切的欲望消滅了。正念起,妄念除,那就永遠不會再受八種痛苦了。欲想斷除八種痛苦的因,必定要以至誠懇切的心徹底訓練淨化自己,始能獲 得自由和解脫。

  佛入滅時,阿難問佛︰「佛在世時,我等依佛而住,佛去世後,我等依何而 住?」佛答阿難︰「我去世後,汝等應依四念處住。」由此可知,四念處於修道方面,佔著很重要的地位。四念處是︰一觀身不淨、二觀受是苦、三觀心無常、四觀 法無我。因為眾生於色受想行識的五陰中,經常生起四種顛倒,以不淨的色身為淨,以痛苦的感受為樂,以遷流不息的意念和行動為常,以對境生起之善惡心為我。 有此四種顛倒妄想,就會產生一連串的憂悲苦惱和災難困擾,我佛就為糾正人的不正知見,所以說出四念處的方法,要人審諦觀察,身是不清淨,受是不快樂,心是 不常住,法中並非有我。世人果能消除這四種顛倒妄想,一切憂悲苦惱,便不會產生,且可獲得常樂我淨,真正的快樂。

再述四念處住觀

一、觀身不淨

  人的身體,五臟六腑,膿血筋骨,皮毛髮爪,身中三十六物,沒有一樣是潔淨 的,而且有五種不淨︰一生處不淨。在母腹中,住在生臟之上,熟臟之下,經十月滿後,由陰道出生。二種子不淨。入胎初成,攬取父精母血,赤白二滴,膿血污 穢,混合而成。三外相不淨。眼有眼淚,耳有耳屎,鼻有鼻涕,口有口涎,身有垢泥,臭氣衝天,人不自覺。四內性不淨。人從惡業不淨而生,故出生後漸觸外境, 自然產生種種渴愛。五究竟不淨。人的業盡報終,薪盡火滅,僅存一塵,仍是不淨。

二、觀受是苦

  受是領納,五根對五塵時,領受善惡、好醜、苦樂等境,人生所作所為,一切事 事物物,無非苦受。例如行路太久,有疲勞受;佇立太久,有僵立受;坐的太久,有痲痺受;臥的太久,有昏沈受。飯少餓受,飯多飽受,衣多燥受,衣少寒受。夫 妻子女,生活負擔,感情乖戾,爭吵嘔氣,四大不調,隨時生病,顧此失彼,憂鬱成病,生離死別,驚惶慘痛,呼天搶地,無法形容,縱然人間有樂,短暫無常,樂 過更覺痛苦。

三、觀心無常

  吾人現前一念妄心,忽東忽西,剎那不停,凡情心粗,不易覺察。經說吾人一念 有九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個生滅。靜坐須臾,始知妄念如瀑流水,因心起滅,空間時間,一切萬物,隨之遷移,苟能將此一切妄心停頓,宇宙萬有也隨著止息。 《楞嚴經》說︰「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虛空,悉皆消殞。」永嘉大師云︰「夢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此時一切歸於大寂滅海,虛空大地尚不可得,還有 那個要受生住異滅,長短方圓?

四、觀法無我

  法字包括世間法、出世間法、有為法、無為法、相對法、絕待法、善法、惡法, 一切種種樣樣,無不包括在內。身內諸法無我,身外諸法也是無我。於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七大一切法中,並找不到一個有主宰的我,所以說人無我,人 我祇是一個假體。假有三種:一是先世行業,托生父母,是因成假。二是從胎相續,迄至皓首,是相續假。三是以身待餘非身,即相待假。假就是空。

  佛教的人生觀,即以此四念住的觀慧,止住身、受、心、法的四境,不令四種妄 想生起,則可破除我執;若能證到我空之理,即可離苦得樂,轉凡成聖,這屬於小乘人佛教的人生觀。大乘人佛教的人生觀是以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廣度眾 生,愛念眾生,猶如己子,見他人苦,感同身受。所謂︰「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華嚴經》說︰「不為己身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 這種大無畏精神,並不是凡夫眾生和小乘人可以辦得到的,所以佛在說法時,經常讚歎大乘人才是真正佛的嫡子,小乘人是庶子;庶子不可以繼承王位,嫡子是正妻 所生,可以繼承王位。故《法華經》說︰「此實我子,我實其父,今我所有,一切財物,皆是子有。」財物即是佛的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無量功德神通妙 用。

  以上方是真正佛教的人生觀。

【書籍目錄】
第1頁:導言 第2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1.佛教是否迷信
第3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2.宗教徒有三分呆 第4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3.從信解行證修學佛法
第5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4.甚麼是四大皆空 第6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5.略解六根清淨
第7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6.漫談忍辱道 第8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7.拜佛的真義
第9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8.皈依三寶身心安泰 第10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9.為初機學佛者進言
第11頁:卷貳、人生與佛教 -- 1.佛教的人生觀 第12頁:卷貳、人生與佛教 -- 2.福慧與人生
第13頁:卷貳、人生與佛教 -- 3.福慧與善惡 第14頁:卷貳、人生與佛教 -- 4.煩惱與痛苦
第15頁:卷貳、人生與佛教 -- 5.談苦與空 第16頁:卷貳、人生與佛教 -- 6.人間之樂不宜求
第17頁:卷貳、人生與佛教 -- 7.世出世間法 第18頁:卷貳、人生與佛教 -- 8.宇宙萬有從何而來
第19頁:卷糺、佛教的慈悲觀 -- 1.護生的真義 第20頁:卷糺、佛教的慈悲觀 -- 2.戒殺與放生
第21頁:卷糺、佛教的慈悲觀 -- 3.人為何要戒殺放生 第22頁:卷糺、佛教的慈悲觀 -- 4.持齋與吃素有甚麼不同
第23頁:卷糺、佛教的慈悲觀 -- 5.持八關齋戒的利益 第24頁:卷糺、佛教的慈悲觀 -- 6.論短期出家所得的功德
第25頁:卷糺、佛教的慈悲觀 -- 7.受菩薩戒之功德 第26頁:卷肆、佛教的前途與社會 -- 1.佛教的命運和前途
第27頁:卷肆、佛教的前途與社會 -- 2.佛教何以式微 第28頁:卷肆、佛教的前途與社會 -- 3.以佛教儀式舉行婚禮的益害
第29頁:卷肆、佛教的前途與社會 -- 4.宗教對社會的貢獻 第30頁:卷肆、佛教的前途與社會 -- 5.對青少年犯罪的看法
第31頁:卷肆、佛教的前途與社會 -- 6.觀感四則 第32頁:卷伍、僧伽談 -- 1.僧伽趕經懺對佛教之影響
第33頁:卷伍、僧伽談 -- 2.對僧伽革新問題有感 第34頁:卷伍、僧伽談 -- 3.僧伽是否消極者
第35頁:卷陸、佛菩薩與眾生 -- 1.釋迦牟尼佛與浴佛節 第36頁:卷陸、佛菩薩與眾生 -- 2.觀世音菩薩成道
第37頁:卷陸、佛菩薩與眾生 -- 3.藥師佛與眾生 第38頁:卷陸、佛菩薩與眾生 -- 4.阿彌陀佛與極樂世界
第39頁:卷陸、佛菩薩與眾生 -- 5.盂蘭盆節的由來 第40頁:卷柒、人物誌 -- 1.覺光會長德高望重
第41頁:卷柒、人物誌 -- 2.追悼倓虛長老 第42頁:卷柒、人物誌 -- 3.記道源長老蒞港弘法功勳
第43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1.八宗緣起 第44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2.天台宗大義
第45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3.華嚴宗大義 第46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4.禪宗大義
第47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5.淨土宗大義 第48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6.三論宗大義
第49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7.唯識宗大義 第50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8.密宗大義
第51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9.律宗大義 第52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法師歷年活動年表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呱呱 发表于 2014-3-23 21:02:29
請問我想要引用《學佛文集》這本書的一些內容做學術研究,請問這本書的出版年跟出版社、出版的縣市是什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