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記 玅境老和尚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記 玅境老和尚

八、後輯.入正文.十四

[日期:2011-02-20]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玅境老和尚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戊二、為破眾生名身影像故不念方便

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世界這一段,是指受想行識而言,我們的生命體不只是眼耳鼻舌身的生理組織,還有心理的活動,也就是心、意、識。再明白點說就是:受想行識的心理活動,假名為世界。前段觀世界為微塵,有細作方便、不念方便。受想行識,屬於心的活動,不是地水火風,不能分析為微塵,所以沒有細作方便,只有不念方便。

「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如來說我們內心的受想行識也是假的,是空無所有,只是假名為世界而已。

這事情在《攝大乘論》、《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都曾提到:久遠以來,我們內心接觸境界的時候,就有或者良好、或者罪過、或者不好不壞的分別;心這樣活動時,熏習成一種力量,就是所謂的種子。或說這樣思想活動的時候,同時在內心造成一種功能,這功能就名之為種子。這功能的作用就是:再引發分別,以前的分別熏成了功能,由那功能再引出與以前一樣的分別。

如同讀《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念兩遍或是念十遍以後,背下來了。為什麼以後還能再背呢?就是唸的時候,在心裡熏成種子所以能背,也就是那功能使令你能再背。譬如做醫生,先得學習醫學知識,看病時,以前學過的知識就出來了--這是什麼病、用什麼藥。如果沒學過,什麼病、用什麼藥都不知道。為什麼?因為沒有熏成種子故。這種說法的確是有道理!因此,我們遇到境界時的心理反應,是以前熏習過的種子,再引發出來的。其實明白說,不管做夢或白天遇見事情的心理反應,都是久遠以來熏習的種子不斷地再現出來。除非遇見佛法,改變思想,熏習才不同。

譬如:凡夫與聖人或智慧高與智慧低的人,遇見相同境界時,反應不一樣,就是因為熏習不同。看看歷史上司馬懿、孔明、張良、韓信這些大智慧人,遇見事情時的反應!也有很多笨人,反應不對勁,就失敗了。現在約凡聖說:聖人是學習佛法,熏習成就慈悲和智慧的種子,當遇到任何境界時,不起惡心,你打他、罵他,他沒有瞋心,而是用慈悲心回報。這要熏習的呀!

現約「受想行識」來說:有的人非常享受,一點也不知足;有時候,傷害了別人--「他死活不關我事!我要拿過來!」只是為自己想,從不為別人著想。這是一種受。但是有的人認為:「大家都要生存,不能只顧自己!」人的思想不同,受想行識都不一樣。

佛法,就是要改變凡夫這種沒有慈悲心的受想行識,要改變不慈悲的瞋心、殺心、惡心。怎麼辦法呢?觀一切法都是空的、唯心所現,沒有那回事!心裡執著那件事是真實的,這樣反應是不對的!像神經病和人打架似的,並沒有那麼回事,何必打呢!佛法說:你所分別的那個對象,沒有那麼回事啊!不要和他鬥了!這樣子,長時期的訓練,受想行識改變過來,才能消滅久遠來熏習的憤怒、恨、殺等的功能;消滅以後,遇見任何境界,沒有瞋也沒有殺心,就是慈悲與智慧的反應,不再是愚癡的境界。

「如來說世界,非世界」:如來說內心熏習的雜染種子,所見聞覺知的一切境界,都是空無所有!這就是不念方便。用這個方法訓練自己,一切都是假的、空無所有,像夢中境,不是真的;如水中月,都是如幻如化。「是名世界」:只是假名字而已,不是真實的。

常常這樣修止觀,觀察這個分別心是假的,不是真實的,隨時會有變化,覓心了不可得,成功了,得無生法忍就是聖人了。這段科名「為離於影像相自在中無巧便故」,佛菩薩是成功了的人,觀察一切法都是空的、不真實,如夢中境、水中月,清除了一切雜染種子,心裡自在。而凡夫在佛菩薩能自在的境界裡面不自在,是什麼原因?無巧便!就是沒有巧妙的智慧。現在要遠離過失,學習這巧妙的智慧,修微塵觀,修非世界觀,簡言之就是《心經》說的「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成功了。

照經論上說:學習佛法就是天天要經行、靜坐,用內心的思惟來改造自己。改造成功了,就是阿羅漢、就是菩薩、就是佛,然後發大慈心廣度眾生。社會上的人說:「出家人是寄生蟲、是廢人,自己不生產,只是消耗別人的生產量。消滅它!不要這種宗教!」因此,佛教為了能繼續住持下去,就要辦慈善事業--醫院、學校、安老院,各式各樣對社會上有貢獻的事情。「啊!佛教對於社會有貢獻,可以存在,不要消滅他!」但是,就失去佛法本來的精神了。因為人的精神有限,只能做一件事,不能同時修學聖道又辦慈善事業。例如:辦一所大學,最初要籌錢、又要造房子、請教授、招生……;精神完全都用上,都未必能辦得好,還能靜坐、修止觀?我看很難兼顧。所以慈善事業做成功了,轉凡成聖的聖道就很難辦到,而顧此失彼了。

我個人的看法是:佛在世的時候,沒有這個問題!因為佛宣揚聖道,大家相信佛說的話,就隨佛出家修學聖道,得阿羅漢果。在家人看見這種聖人的相貌,生起信心,不會說「你是寄生蟲」這類話。而我們現在不修學聖道,一直平平常常的,世間人沒信心就說你是寄生蟲。

也有人主張把佛教分兩部分:一部分有才華的佛教徒,做護持的佛教工作--做些慈善事業對社會有貢獻,佛教就不會被譏嫌或毀滅。另外一部分人,專心修學聖道。這樣的辦法,我認為也是可以。今天中國佛教似乎比以前普遍一點,社會上很多知識份子也信佛,可能不至於說出家人是寄生蟲,但是我們若不努力,我看還是不行。大概是去年,有一個居士寫文章,固然也是一種悲憫心,但同時也有「佛教裡沒有人才、沒有懂得佛法的人」的意思。所以我們要努力,否則佛教還是有滅亡的危險。

這一段說「色及眾生身搏取中觀破相應行」、「為離於影像相自在中無巧便」,修如是觀能破除一切煩惱,與聖道相應,得大自在、得神通道力。

丁七、(十一)供養給侍如來住(為離不具福資糧)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這一段文的意思是:第一、「供養給侍如來住處」,是教導我們如何供養、侍奉如來。第二、「為離不具福資糧故」,要有廣大的福德、智慧,才能成就得聖道、成佛的願望。在《攝大乘論》引《莊嚴大乘經論》上的頌說:「福德智慧二資糧,菩薩善備無邊際」,要準備很多福德智慧資糧,才能得無上菩提。怎樣才能成就福德資糧呢?要供養給侍如來。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佛問須菩提:發無上菩提心的人,在親近、供養、承事諸佛,積集福德資糧的時候,可以說看見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有大威德、放大光明令人生恭敬心的大人,就是看見佛了嗎?「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須菩提尊者明白了這個道理就說:不可以說看見三十二相就是見到佛了。

《禪師語錄》上,洞山禪師往生前問大眾:「離此殼漏子,向什麼處與老僧(吾)相見?」殼漏子就是指這個身體。離開了這個身體,在什麼地方還能看見老僧(我洞山禪師)呢?離開了這個身相還能看見那個禪師?那就不認識了啊!這個禪師的眼耳鼻舌身是那樣子,所以,「哦!看見這是洞山禪師!」「哦!這是臨濟禪師!」如果離開身體,就是虛空了,怎麼能看見是誰!

所以,也有的禪師參學時說:「拜見大禪師!」答:「已相見也!」「在什麼地方相見呢?」答:「在山門口!」我從來沒有看見過你,怎麼說相見了呢?這些話其實就是從「可以身相見如來不?」「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演義來的!「照見五蘊皆空」,那有三十二相呢?佛的身體也是因緣所有、畢竟空寂,那有可見呢?

所以,供養給侍如來時,不能取著三十二相是佛(這是佛的化身),因為佛的三十二相,最後還是火化了,所以它是虛妄而不真實。不生不滅、離一切相、離一切名字、離一切戲論的無相法身才是真佛,要與這樣的境界相應,才能栽培福德資糧。如果取著相而供養,就不是殊勝的功德了,因為一取著就是煩惱,有煩惱的氣氛就變成有漏的功德。若離一切相相應,心沒有煩惱的氣氛,是清淨無漏的功德,這樣的福德才能作無上菩提的資糧,所以說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華嚴經》說:「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

「何以故」:為什麼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呢?「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如來說佛的化身有三十二相,都是因緣有、畢竟空寂,所以是無三十二相,假名字名之為三十二相。如夢中看見佛,實在不是真實的佛;像水裡的月,也不是真實的月,都是虛妄的。所以,心要不取著一切相,離一切分別相,才能與法身相應,栽培無上菩提的資糧。

在這個地方容易誤會,認為無分別才可以,其實不是!要作如是觀--觀佛的相好是因緣所有,因緣所有故本性空,本性空故離一切相--然後才入於奢摩他的無分別!還是奢摩他、毘缽舍那,毘缽舍那、奢摩他這樣子修。

平常人因為不習慣觀察一切有為法是無常、是因緣所有、是假、是空,一直執著是真實有,所以心有愛、恨的波動,老是不安。佛教不只說一般境界,連佛的身相都要觀察是空無所有,使令心明靜不動,得大自在,這樣子栽培得無上菩提的福德資糧。

丁八、(十二)遠離利養及疲乏熱惱故不起精進及退失住 戊一、約內財校量經勝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這是第十二科,遠離利養及疲乏熱惱住處。「遠離利養」,指學習金剛般若法門的人得到很多的名聞利養,那麼應該遠離,不要染著。染著名聞利養,可能就懈怠不精進用功了。若這樣,自己的福德、智慧資糧都不具足,為了將來能夠親近供養佛,現在應該用功學習,修行無相的般若法門,不應該懈怠而愛著名聞利養。這是這一段文的大意。一共分三科:第一科、校量學習般若法門的功德非常大。第二科、須菩提尊者深受感動說出一段話。第三科、佛印可須菩提的見地。

現在是第一段,用身命布施以利益他人的事情。前面是財布施,珍寶、財富是身外之物,能同情他人的苦難而布施,也不容易。但這裡說身命的布施比財布施更難的多,所以功德也更大。

從歷史上看:有的兒女能割下身上的肉當藥,療治父母的病;有些忠臣義士為了國家,能犧牲自己的生命。這樣做會得到很多人的讚歎、尊重。佛教徒可能也有為了國家、大眾的利益,或者是為了佛法而犧牲自己生命的情形。例如:三十多年前,越南吳廷琰當總統時,要壓制佛教,當時就有越南比丘,在身體澆汽油點火自焚,以示抗議的事。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佛告訴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為了救護眾生或護持佛教,能棄捨自己的身命如恆河沙等數目。做這種事情當然功德是非常多了。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如果另外有一人,能受持全部的《金剛經》乃至四句偈,或者又能為人演說此經,這樣所得到的福德是超過恆河沙等身命布施的。這是讚歎學習般若法門的功德非常廣大、無量無邊。所以我們應該要努力學習,不應該懈怠放逸、愛著名聞利養。

戊二、須菩提泣歎未聞釋所以 己一、正釋所感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這時候長老須菩提聞佛說《金剛經》這一段甚深微妙的道理,布施恆河沙的身命都沒有修學般若法門的功德大,這太殊勝了,所以阿羅漢也感動地流淚了,於是乎就對佛說出他的感想。

「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須菩提對世尊說:佛陀大慈大悲演說這一部特別高深的經典,有這麼大的功德,真是太少有了!從我出家歸依佛,聽《阿含經》證阿羅漢得慧眼以來,沒聽聞過這樣甚深的經典。這部經真是希有,很難得聽聞到啊!所謂慧眼,是指非肉眼、非天眼,是已經得阿羅漢,能觀察諸法真實相的智慧。

【書籍目錄】
第1頁:一、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冠科 第2頁:一、前輯.前言
第3頁:一、金剛經講記‧釋經題 第4頁:一、金剛經講記‧敘傳譯
第5頁:二、前輯.正釋經文.一 第6頁:二、前輯.正釋經文.二
第7頁:二、前輯.正釋經文.三 第8頁:二、前輯.正釋經文.四
第9頁:二、前輯.正釋經文.五 第10頁:二、前輯.正釋經文.六
第11頁:二、前輯.正釋經文.七 第12頁:二、前輯.正釋經文.八
第13頁:二、前輯.正釋經文.九 第14頁:二、前輯.正釋經文.十
第15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一 第16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二
第17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三 第18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四
第19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五 第20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六
第21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七 第22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八
第23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九 第24頁:三、前輯.正釋經文.二十
第25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一 第26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二
第27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三 第28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四
第29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五 第30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六
第31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七 第32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八
第33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九 第34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三十
第35頁:五、前輯.問答.一 第36頁:五、前輯.問答.二
第37頁:五、前輯.問答.三 第38頁:五、前輯.問答.四
第39頁:五、前輯.問答.五 第40頁:六、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冠科
第41頁:六、後輯.前言 第42頁:六、解釋經題
第43頁:七、後輯.入正文.一 第44頁:七、後輯.入正文.二
第45頁:七、後輯.入正文.三 第46頁:七、後輯.入正文.四
第47頁:七、後輯.入正文.五 第48頁:七、後輯.入正文.六
第49頁:七、後輯.入正文.七 第50頁:七、後輯.入正文.八
第51頁:七、後輯.入正文.九 第52頁:七、後輯.入正文.十
第53頁:八、後輯.入正文.十一 第54頁:八、後輯.入正文.十二
第55頁:八、後輯.入正文.十三 第56頁:八、後輯.入正文.十四
第57頁:八、後輯.入正文.十五 第58頁:八、後輯.入正文.十六
第59頁:八、後輯.入正文.十七 第60頁:九、後記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