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記 玅境老和尚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記 玅境老和尚

二、前輯.正釋經文.一

[日期:2011-02-20]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玅境老和尚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四、正釋經文

甲一、序分 乙一、通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這以下開始講解經的正文。一部經通常分三大段: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這一段文是序分,序是初的意思,說明這一部經集會的因由,也就是緣起。因由之中,又分成兩部分:通序、別序。若是別的經典也有這樣的緣起,就叫通序;若是此經發起的因由,不同於其他經典,這叫別序。

如是我聞:

「如是」是指法之詞,就是指這一部經說的;「我」是約結集經的人說的;這部經是我親自聽佛講解的,這叫如是我聞。

這部經是佛在世時說的,佛滅度以後,弟子們集會在一起,將佛大約五十年所講的經典,重新編輯。編輯的方式,就是選出一個人在大眾之中背誦佛說的經,經過大眾審定,認為是佛說的,那就是通過了,這叫結集經。

在 大眾裡,背誦這部經的人自稱「我」;通常是指阿難尊者在大眾中誦這部經的。也有人說《金剛般若經》是須菩提尊者誦出的。說法不一樣,也不必執著。「聞」, 就是聽聞,是我聽佛說的。通常說由耳才能聽見,但這裡說「我聞」,有什麼道理呢?耳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我是總說,耳是別說;一般說話的習慣,也說我聞; 有以總代別的意思。

一時,

「一時」:指 法會從開始到圓滿,總起來叫做一時。沒有記錄佛說這部經典的年月日,是因為聽佛說法的聽眾除了人以外,還有天龍八部,有時還有他方世界的人;因為各地方曆 法不一樣,譬如四王天一晝夜是人間的五十年,若用人間的時間來說,天上的時間就不適用,若用天上的時間,人間的時間又不適用了;就說一時,反倒是普遍地可 以合適。

古代大德有特別的解釋:一、轉輪聖王出世的時代,人間很容易得到珍寶;佛出世時,我們 能得到法寶,所以叫做一時。二、佛大智慧、大慈悲,能說明人生的真理,令眾生從迷惑境界覺悟,也叫一時。三、有佛出現世間,能為我們開示真理,又有聽佛說 法的人,三事具足,眾生就可以得道了,如果缺一,眾生很難得聖道的。《中觀論》說:「真法及說者,聽者難得故」,甚深的妙法、演說妙法的佛和聽佛說妙法的 人,這三者是不容易得到的,這三者都具足了,叫做一時。這說法也很好!

佛在舍衛國

「佛」:是這部經的講解者。佛,是印度話,翻成中國話是覺者,覺悟真理的人。覺悟真理了,又因為有大慈悲心,能把覺悟之真理,為一切眾生宣說出來;大智慧、大慈悲圓滿的人,名之為佛。

「在舍衛國」:舍衛國,是講說這部經的地點。有地方說「住舍衛國」;住和在,這裡的含義應該是一致的。就是指佛住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講這部經的。

從這句話思惟它的意義,雖然佛住在這地方,但不同於凡夫境界。所以「在舍衛國」這句話,應再加以說明。「在」有內、外不同,也可說內住、外住,各有四種。

外住有四種:

第一、王化處住:就是佛在教化眾生的地方住,通常指娑婆世界。譬如阿彌陀佛的王化處住是在極樂世界,本師釋迦牟尼佛是在娑婆世界。

第二、異俗住:就是不同於在家人的住處,指佛不住於在家人處所,而是住在寺院。

第三、威儀住:行住坐臥都叫做威儀。譬如說「我在紐約住」,但是也不只一種威儀,還有行住坐臥的不同,所以這叫威儀住。

第四、未捨壽分住:就是佛還沒有入涅槃、沒有棄捨他的壽命。這意思就是佛若想繼續住,能無盡期延長壽命;若不想住,也能隨時棄捨壽命,這是佛自在的境界。所以,未捨壽分住也就是說佛並沒有入涅槃。

凡夫也有外住,在那一個世界住、那一個國土、那一個地點,在那裡行住坐臥,繼續的生存,也可以說是住。

內住:就是指心在什麼地方住。也有四種:

第 一、天住:天人的心在什麼地方住?譬如人間的人,說我們的心在什麼地方住?就是思惟什麼,心就住在那地方。天住有兩種解釋:一、施戒善心是天住。這是生天 的因,為什麼人死了能生到天上?就是有同情心,能「施」捨自己的利益幫助別人解決困難,所以能生到天上。其次是「戒」,就是有所不為;不殺害生命、不偷盜 別人的財物,肯戒除一切非法行為。「善心」就是布施、持戒的時候都是善心,對人都是好心腸;有這三種功德,叫做天住。這種解釋是指欲界天;若是這人沒有善 心,而用惡心做種種惡事,也可能表面是善事,內心動機是惡的,這就不是天住,可能就變成往地獄、餓鬼、畜生的因了。二、色界天是天住。就是指初禪、二禪、 三禪、四禪──色界天的四種禪定,這樣,就比欲界天更高尚了。

第二、梵住:譬如說梵天王,他也是天人,但在禪定之外,還有「慈悲喜捨」的功德,梵天王是特別慈善、博愛的。天住、梵住還都是凡夫境界。

第 三、聖住:聖人的內心是住在什麼地方?住在空、無相、無願三三昧。空住,就是指心不住在眼耳鼻舌身意、亦不住在色聲香味觸法,能觀察是畢竟空,無所住而生 其心,心能離一切境界、不住一切境界,這就叫做無所住,無所住就是空。空、無相、無願,就是對一切有為法、無為法,都不動心。禪宗大德的語錄上說:「不與 萬法為伴侶」。什麼叫做伴侶?住處是伴侶。凡夫沒有伴侶,心就不能活動;凡夫的心都是有所住。像阿羅漢、辟支弗,或者得無生法忍以上的大菩薩,若一入定都 是無所住而生其心,那就是不與萬法為伴侶了;這是聖人清淨心的住處。

第四、佛住:佛也是空、無相、無願,也是不與萬法為伴侶,也是清淨無著的境界,但是比阿羅漢、辟支佛和一切大菩薩等,更高深更圓滿,所以特別叫佛住。

佛 的心是無所住,現在說「佛在舍衛國」,佛住在舍衛國,是有所住了,這是不是有點衝突了?這話應該這麼說:佛的內心是清淨無為的境界,不能說住在舍衛國,亦 不能說不住在舍衛國,不可以名言表示。但是,佛的無所住境界,凡夫沒有辦法同他聯絡,眼不能見、耳也不能聞,那怎麼向佛學習呢?若是法身菩薩所見到的佛, 也是有形象,但我們的肉眼仍然無法見到,所以,佛大慈悲心到人世間示現一個有父母、有身體、修行成佛的形象,令我們可以看見,可以聽他說話。這樣,佛是無 所住,但大慈悲為利益我們而表面上現出有所住,所以說「佛在舍衛國」。

「舍衛國」是在中印度憍薩羅國;因為南印度也有一個憍薩羅國,所以,不說憍薩羅國而說舍衛國。舍衛城,是憍薩羅國的首都,是國王住的地方,以首都城的名做為國名,所以叫舍衛國;中國話翻為聞物,必是這地區的經濟繁榮、或者政治、文化特別發達、名稱遠聞,所以叫做聞物。

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在舍衛城外有一個「祇樹給孤獨園」,是佛與大眾僧居住的僧園;「給孤獨」是大富長者的名,寺院是由他建築、供養佛的;園裡面的樹,是憍薩羅國波斯匿王的兒子──祇陀王子布施的;因為是由他們兩人合起來供養三寶的,所以就叫做為祇樹給孤獨園。

在這個僧園,除了佛,還有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同時住在這裡、聽這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比丘,是印度話,翻成中國話為乞士,又翻成怖魔、破惡,共有這三種含義。

一、 怖魔:就是魔王恐怖了。若有人發心出家薙除髮鬚、修學聖道,由戒和尚、阿闍黎、尊證行授戒儀軌時,聲音會傳到天上,天上的魔王知道有人發心修行,成為阿羅 漢,就超越他的勢力範圍外,所以心裡恐怖,這叫怖魔。二、乞士:出家人自己不生產,向在家人乞求飲食而生活;但若只是乞食維持生活,那還不能算是比丘,一 定還要向佛乞求正法,清淨內心,就是「從佛乞法以練神」,由修學戒定慧,才能逐漸成為聖人,這就是乞法。乞食、也乞法,才叫乞士。三、破惡:惡是指煩惱; 能常常地修學戒定慧,破除煩惱。

「大比丘」:是表示這個比丘,已成為阿羅漢了。「眾」:是團體 的意思;律上規定三人為小眾,四人以上是大眾。「千二百五十人俱」:這個團體有千二百五十人這麼多的比丘。若從佛成道後,初開始宣揚佛法教化眾生時,可以 大約數出這千二百五十人──在鹿野苑說法,有憍陳如等五位比丘;後來又有耶舍長者子五十人隨佛出家;以後佛又度化舍利弗、目犍連所帶領二百五十個人;又度 三迦葉共一千人,這樣加起來有一千二百五十多人。(按:吉藏大師云,但舉其大數取有名聞者)當佛又繼續教化眾生,新來的比丘數目很多很多,就不只是千二百 五十人。

在《阿含經》上看,舍利弗、目犍連尊者、摩訶迦葉尊者等不一定在佛的身邊,也常率領五百位比丘在別地方住;摩訶迦旃延尊者、富樓那尊者,也都有很多很多的弟子,他們有時候也來見佛、拜佛。這裡說「千二百五十人俱」,也可以說是佛初成道的那千二百五十人,但是不必那樣執著。

這一段文是通序。結集經的人說:這部經是我親從佛聽聞的,還有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也同時聽聞這一部經,表示這部經是可信的意思。

在 《大智度論》上解釋「如是」表示信心:我相信了就說如是;我不相信就說不如是。若是這個人對佛有信心,當然就會虛心聽佛說法。信心是譬喻人的手,若有手, 到寶山就能取寶,有信心就可以取到佛法的寶藏。「如是」也表示智慧的意思:智慧譬喻人的眼目,有智慧眼就能通達佛法的真義。如是表示有信、有智;若我們有 信、有智,就能深入佛法,得大利益。

【書籍目錄】
第1頁:一、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冠科 第2頁:一、前輯.前言
第3頁:一、金剛經講記‧釋經題 第4頁:一、金剛經講記‧敘傳譯
第5頁:二、前輯.正釋經文.一 第6頁:二、前輯.正釋經文.二
第7頁:二、前輯.正釋經文.三 第8頁:二、前輯.正釋經文.四
第9頁:二、前輯.正釋經文.五 第10頁:二、前輯.正釋經文.六
第11頁:二、前輯.正釋經文.七 第12頁:二、前輯.正釋經文.八
第13頁:二、前輯.正釋經文.九 第14頁:二、前輯.正釋經文.十
第15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一 第16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二
第17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三 第18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四
第19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五 第20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六
第21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七 第22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八
第23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九 第24頁:三、前輯.正釋經文.二十
第25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一 第26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二
第27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三 第28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四
第29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五 第30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六
第31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七 第32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八
第33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九 第34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三十
第35頁:五、前輯.問答.一 第36頁:五、前輯.問答.二
第37頁:五、前輯.問答.三 第38頁:五、前輯.問答.四
第39頁:五、前輯.問答.五 第40頁:六、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冠科
第41頁:六、後輯.前言 第42頁:六、解釋經題
第43頁:七、後輯.入正文.一 第44頁:七、後輯.入正文.二
第45頁:七、後輯.入正文.三 第46頁:七、後輯.入正文.四
第47頁:七、後輯.入正文.五 第48頁:七、後輯.入正文.六
第49頁:七、後輯.入正文.七 第50頁:七、後輯.入正文.八
第51頁:七、後輯.入正文.九 第52頁:七、後輯.入正文.十
第53頁:八、後輯.入正文.十一 第54頁:八、後輯.入正文.十二
第55頁:八、後輯.入正文.十三 第56頁:八、後輯.入正文.十四
第57頁:八、後輯.入正文.十五 第58頁:八、後輯.入正文.十六
第59頁:八、後輯.入正文.十七 第60頁:九、後記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