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記 玅境老和尚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記 玅境老和尚

五、前輯.問答.五

[日期:2011-02-20]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玅境老和尚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問:經裡說繞塔功德很大,現在沒有舍利塔可以繞,大殿可不可以也稱為舍利塔?

答:如果我們也請來了舍利,就是舍利塔;但是,繞佛也一樣是有功德的。

問:云何為無師智?云何為自然智?

答:不用師父教導,自己閱讀經就能開智慧,這是「無師智」;「自然智」就是指智慧成就了以後,有力量能自然地生起。

初開始學習時,經論上說:苦、空、無常、無我,一切法是畢竟空的。但日常生活中,一樣的貪瞋癡,這就是還沒有智慧,只是看經的時候知道有這麼一回事。若用功修行四念處──觀無常、觀不淨、觀無我、觀畢竟空,有時遇到有些引起煩惱的境界,因為常常作如是觀,熟了,一作意,智慧就會現起;有的時候沒有力量,在沒有人觸惱我的時候,能觀察自己這個身體是臭皮囊,是無常、無我的,但有煩惱時,就觀不來了,這就是沒得自然智。

若是繼續努力地修行,智慧逐漸逐漸地有力量,就沒有這個問題。有人觸惱時,不需要怎麼特別用心力,智慧自然地會現起而對抗煩惱,這叫自然智。

問:慧解脫與俱解脫的聖人,在分段生死方面有否同異處?

答:「慧解脫」、「俱解脫」的人,都有解脫分段生死的能力,能把生死解脫了。但是俱解脫的聖人得四禪八定、滅盡定了,能有神通;慧解脫的聖人沒有神通。

問:五觀堂為何供奉彌勒菩薩而非其他菩薩?

答:傳說是有這麼一個因緣:齋堂的主位是方丈和尚坐的,這一天啊,在過齋堂之前,方丈和尚還沒來,糾察師來了的時候,一看,座位上有個比丘坐在那裡。這不合道理嘛!那麼糾察師就上來,拽他的耳朵,要把他拽下來,但是,耳朵都已經被拽得很長了,這人還坐在那兒;因此感覺到這個不是平常人啊!就不趕他下座了。後來,知道他就是彌勒菩薩化身︱︱布袋和尚,所以,齋堂供奉布袋和尚。

問:《金剛經》上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如此,為何每天早晚要拜佛,唱誦釋迦牟尼佛聖號?

答:我們是鈍根人啊!對於佛法懈怠、不肯深入學習。「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這是修無生無相的法門;修不來,只好念阿彌陀佛、念釋迦佛,只好拜佛,用這些取相的法門,令心裡不生貪瞋的煩惱。如果這也不做,那怎麼辦呢?這是不得已的方便。

問:初學《阿彌陀經》中念佛求往生,臨終時,心不顛倒,一心不亂,好像不容易;因為病痛太多,意外也太多。助念時,看著臨終的人都上氣不接下氣,非常痛苦;非常憂心這時正念是否會被打倒?懇請師父開示我們平常應如何用功。

答:臨命終時,心不顛倒,的確不容易啊;平常念佛能夠一心不亂,也不容易。反倒是有特別病的人哪,感覺到苦,能拿出誠心念佛,念到一心不亂,臨命終時也心不顛倒,就往生了。

身體健康的人,要求他一心不亂念佛,他念念佛,忽然之間就想到:「我的股票漲沒漲?」反倒是心不誠懇,就不能一心不亂。這樣子要怎麼辦呢?要觀察苦,觀察這個身體隨時就會有病、隨時就會有很多的苦惱;趕快要念佛,要有正念!用這樣來勉勵自己。所以,不妨修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用這個方法令一心不亂,令心不顛倒,常常這樣訓練,臨命終的時候也一心不亂,也心不顛倒,念阿彌陀佛就能往生了。

當然,若這樣做可能就有其他的問題,什麼問題?沒有時間!因為要到辦公室做事,一天做八小時,或做十個小時,回來沒有多少時間,四念處也修不來。所以這兩個事你自己算一算:是往生阿彌陀佛國重要呢?是在這兒發財重要?然後,決定怎麼辦。

問:在家居士應如何修持戒定慧,才能獲得圓滿的境界?

答:佛在世的時候,有在家居士得初果、二果、三果。現在的居士,我看不容易。原因就是:想在佛法裡有成就,非要拿出時間認真地學習!你能拿出來時間嗎?如果不能拿出時間,你想要獲得究竟圓滿的境界,我看不容易。或是一天只拿出一、二個鐘頭,是不行的,甚至三、四個鐘頭都未必合適。我看若想要獲得圓滿的境界,一天至少要拿出八個鐘頭,或者念《阿彌陀經》、念阿彌陀佛,誠懇地求生阿彌陀佛國,那也可能;或者是修四念處也可以,非要時間多才行!

問:有何方法能斷妄想、煩惱?

答:那只有修四念處能斷妄想、斷煩惱。念阿彌陀佛,還不容易斷煩惱,頂多妄想少,心清淨,粗顯的煩惱沒有,微細的煩惱還是在的。所以,斷煩惱,非要修四念處、修無我觀不可;要見第一義諦才能斷煩惱,不見第一義諦不能斷煩惱的。

問:請示斷惡修善的方法?

答:要常常思惟善有善報、做惡有惡報,那麼就會肯修善,而不敢做惡。天上的人,初開始生到天上去,他就想:「我為什麼會來到天上?」知道:「我原來在人間做什麼什麼好事了!」而會感念善法的恩德!會有這件事。人間的人來做人的時候,不知道、也不想:「我為什麼會來到人間?」的這件事;所以,就不知道善法的恩德。若得聖道的聖人,能知道這些事,也會感念善法的恩德!所以會不斷地修學善法。

佛在世的時候,有個比丘眼睛盲了,他的衣服破了要補時,要用線紝針,因為看不見,沒法紝,就說:「誰於功德不知足?於功德不知足的人,來幫我紝針?」佛說:「我於功德不知足!我來紝針。」這個比丘一聽是佛的音聲,「哎呀!佛您的功德都圓滿了啊。」「我雖然都圓滿了,我還不知足啊,我給你紝針。」

我們沒有神通,也不知道善惡果報的事,那就得要常常作如是觀:做善有善報、做惡有惡報,不要做惡,我要做善。我現在能當人,就是前生有多少善法,若繼續做善呢,就還能再做人、或是生天、或者到佛世界。常作如是觀,就會加強自己斷惡修善的意願,也才能夠多行善而不敢做惡。所以,認真地感念善法恩德的人,才能斷惡修善。

【書籍目錄】
第1頁:一、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冠科 第2頁:一、前輯.前言
第3頁:一、金剛經講記‧釋經題 第4頁:一、金剛經講記‧敘傳譯
第5頁:二、前輯.正釋經文.一 第6頁:二、前輯.正釋經文.二
第7頁:二、前輯.正釋經文.三 第8頁:二、前輯.正釋經文.四
第9頁:二、前輯.正釋經文.五 第10頁:二、前輯.正釋經文.六
第11頁:二、前輯.正釋經文.七 第12頁:二、前輯.正釋經文.八
第13頁:二、前輯.正釋經文.九 第14頁:二、前輯.正釋經文.十
第15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一 第16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二
第17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三 第18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四
第19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五 第20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六
第21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七 第22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八
第23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九 第24頁:三、前輯.正釋經文.二十
第25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一 第26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二
第27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三 第28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四
第29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五 第30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六
第31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七 第32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八
第33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九 第34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三十
第35頁:五、前輯.問答.一 第36頁:五、前輯.問答.二
第37頁:五、前輯.問答.三 第38頁:五、前輯.問答.四
第39頁:五、前輯.問答.五 第40頁:六、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冠科
第41頁:六、後輯.前言 第42頁:六、解釋經題
第43頁:七、後輯.入正文.一 第44頁:七、後輯.入正文.二
第45頁:七、後輯.入正文.三 第46頁:七、後輯.入正文.四
第47頁:七、後輯.入正文.五 第48頁:七、後輯.入正文.六
第49頁:七、後輯.入正文.七 第50頁:七、後輯.入正文.八
第51頁:七、後輯.入正文.九 第52頁:七、後輯.入正文.十
第53頁:八、後輯.入正文.十一 第54頁:八、後輯.入正文.十二
第55頁:八、後輯.入正文.十三 第56頁:八、後輯.入正文.十四
第57頁:八、後輯.入正文.十五 第58頁:八、後輯.入正文.十六
第59頁:八、後輯.入正文.十七 第60頁:九、後記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