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記 玅境老和尚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記 玅境老和尚

三、前輯.正釋經文.十二

[日期:2011-02-20]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玅境老和尚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癸三、能成菩薩道 子一、得無生忍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第一段是學習般若法門可以成佛,第二段學習般若法門可以得聲聞的菩提;現在第三段引菩薩的境界來證明這件事。先說菩薩得無生忍。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如來就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往昔還是菩薩,在第二阿僧祇劫圓滿、第三阿僧祇劫開始的時候,遇見然燈佛。

那 時釋迦牟尼佛名為儒童菩薩,跟著一個仙人讀書,仙人就是彌勒菩薩;釋迦牟尼佛在因地時,曾作過彌勒菩薩的學生。讀書畢業了,就拜別老師,到別處去,想籌錢 來答謝老師教導的恩德。在一個地方遇見一個大富長者的女兒出嫁,而出嫁的方式很特別。怎麼辦法呢?就是召開辯論大會,給第一名的人五百兩金,並把女兒許給 他做夫人。

因大富長者女,有很多人歡喜,所以很多年輕人來辯論。在大會中,有一個年紀稍大、相貌非常醜陋的人,但因為他有學問,眼看就要得第一名了。這時候儒童菩薩來了!年輕的儒童菩薩相貌非常的莊嚴,而且又有學問;他和這年紀大醜陋的人辯論,醜陋的人辯輸了,儒童菩薩得最後勝利!

這件事本來說到這裡也就可以了,但還有個事情應該說:那年紀大相貌醜陋的人,就是提婆達多的前身;因為辯論輸了,失掉五百兩金及美女,心裡恨儒童菩薩,就發願世世同他為敵。在經論上看,提婆達多世世與釋迦菩薩為敵,就是在這地方結怨的關係。

這 時候儒童菩薩拿著五百兩金,正要回到山上供養老師;走到城裡,見到城裡正在打掃街道,莊嚴這地區。「什麼事情呢?」一問,有人說:「國王請然燈佛來此說 法,並下令把城市莊嚴莊嚴、清潔清潔。」儒童菩薩一想:「哎呀!佛是難遭難遇的大智慧人啊!不能錯過這個機會啊,我要供佛!」

他以五百金向賣花的女人買五莖蓮花,她說:「你用這麼多錢買蓮花,幹什麼?」他說:「我供佛啊!」她說:「供佛好!我還有兩枝送給你供佛,但是有個條件!」「什麼條件?」「世世的要同你做夫妻!」這個賣花的女人,也就是後來釋迦牟尼佛在家時候的太太,耶輸陀羅!

他 拿著七枝蓮花,就在那裡等著然燈佛。然燈佛來了!他把七枝蓮花散在然燈佛的頭上後,又看見路上有污泥,就把自己的頭髮散開來,身體伏在那裡,讓然燈佛踩著 他的身上走過去。這可見他恭敬佛到這個程度。佛的大智慧境界,知道他是已經得無生法忍的菩薩,就為他授記:再過一大阿僧祇劫後成佛,名為釋迦牟尼佛!這就 是「昔在然燈佛所」的經過。

現在釋迦牟尼佛告訴須菩提尊者,「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儒童菩薩得無生法忍、得佛授記,在佛法裡有很高的成就;你再想想:他在然燈佛所,真是有所得嗎?得到一個無生法、得佛授記了嗎?

有所得這句話,應該是容易明白。譬如說我在學校考試考了第一名,或者得到獎金,或者是有什麼成就,心裡歡喜。按我們凡夫來說,就是有執著心:有一個事情是我所成就的、我得到的,心情很感覺到光榮;就是有這些執著的事情。

現 在儒童菩薩在然燈佛所這件事,真是有什麼成就嗎?「不也,世尊」:須菩提回答說,不是的。「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他得了無生法忍,也可能有種 種神通道力、甚深三昧、陀羅尼等種種功德,但這些都是因緣生法、都是畢竟空,所以得即是無所得;在自性空上看:沒有一法是他所成就的。如同我們觀察自己的 色受想行識是自性空,在自性空上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所有的因緣生法都是這樣。儒童菩薩也是這樣觀察,也是無所得,所以也不會生高慢心。

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是無所得,初果聖人乃至阿羅漢所成就的功德也是無所得;現在菩薩得無生法忍的時候,也是無所得。三乘聖人,同一離言說道,體假入真;離言說道,就是諸法畢竟空,也就是指無為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都是這樣成就的!

我 們出家人是為什麼出家?照理說,應該是為學習無為法而出家。如果說是「為了了脫生死而出家。」這句話也是對的,但是怎樣才能了脫生死呢?要能證悟無為的境 界,才能了脫生死!見到無為法才能有所成就的這件事,若是在理論上學習無為法,也不是難事;現在雖然是末法時代,若能學習《中觀論》、《大品般若經》,就 能通達一切法皆是無為的境界。但問題就是要努力!隨時、隨地、隨事,要向無為法上體會!那得證無為法這件事情,不需要很久,也應該有成就。

但 是我們出家以來做什麼事情?有學習無為法嗎?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佛法是興、是衰?我們因為沒有學習這件事,所以一直停留在凡夫的境界,不能得聖道。在凡夫 的境界上,一件事做成功了,心裡感覺到很光榮,登登報紙,宣揚怎麼怎麼地。當然我說這話,好像不是很合乎人情;但是你若這樣,就不能成就無為法,就是凡夫 境界;自己雖然感覺到光榮,但是在佛菩薩來看,不是這麼個意思。

從《金剛經》上看,佛是大聖 人、四果聖人乃至到得無生法忍的菩薩,都是這樣的態度──在自己成就的境界上就是無所成就,都是無所得,心裡不生高慢心。我們平常人,很容易有高慢心。但 是得到初果、二果、三果也有高慢心,這高慢心是屬於俱生我執,就是在不自覺中就生高慢心;而得聖道的人,立刻就能覺悟,而提起正念,高慢心就停下來了。 《大品般若經》提到:七地菩薩因為通達了無量無邊的佛法,也還有慢;還會感覺到:你學習佛法的時間短,不如我!但是他立刻能覺悟,不像我們生了高慢心,自 己還不知道。

現在說釋迦牟尼佛在然燈佛所的時候,沒有這些問題;「於法實無所得」,就是他念念在道,身口意舉心動念便與道合、與道相應,而不會違背般若的智慧。

子二、莊嚴淨土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 一段是說菩薩莊嚴佛土。莊嚴佛土,就是指這位菩薩行菩薩道時,希望將來成佛的世界有無量功德莊嚴;例如阿彌陀佛國沒有三惡道等,有各式各樣的願,計劃建立 一個特別理想的世界。這位菩薩或者到阿彌陀佛國、或藥師佛國、阿閦佛國、或十方一切的佛世界觀摩,然後計劃自己成佛的世界,要怎麼樣莊嚴,並以修學六波羅 蜜功德,莊嚴將來的佛淨土。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佛招呼須菩提,說發無上菩提心、得無生法忍的大菩薩,對於自己成佛世界是清淨莊嚴的這件事,是不是也有所執著呢?

「不 也,世尊!何以故」:須菩提先否認這件事,然後加以解釋。菩薩成佛的世界,有七寶莊嚴,有無量功德莊嚴,眾生都是有道德的人;應該是特別莊嚴的而說不莊 嚴,是什麼原因呢?其實,世界的莊嚴不莊嚴,是以人為主,而不是以所住的山河大地是七寶莊嚴為主。人若是有道德,那這個世界就莊嚴;若世界上的人沒有道 德,人與人之間的苦惱就太多了,就算有七寶,也不莊嚴啊!

所以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 莊嚴」:清淨無量功德莊嚴的世界,都是因緣生法,也就是畢竟空,所有的莊嚴都是不可得的,所以就不是莊嚴了,只是假名為無量功德莊嚴而已。「莊嚴佛土」是 因緣生法,是清淨的世界;「即非莊嚴」就是由因緣生法到第一義諦那裡去了!因緣生法是畢竟空,畢竟空是離一切相的,就是第一義諦的境界。「是名莊嚴」,只 是在世俗諦的緣起法上看,是一個清淨的世界。在世俗諦上說,佛世界是特別清淨的,眾生世界是污染的穢土;若在第一義諦上,眾生世界和佛世界都是離一切相、 無差別相的平等法界。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以下是佛勸所有發無上菩提心的人,若有般若波羅蜜的智慧,那就是莊嚴佛土。

佛說:「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所以,須菩提!你應該從學習佛法中,這樣子建立無所得的般若智慧、成就這樣清淨的心。

如 果詳細地分析我們的心,我們有貪瞋癡的煩惱雜染,有時也會有點善心,有善惡的不同;但是心本身是無記性──也不是善,也不是惡。當然這地方,就是指阿賴耶 識裡面有貪瞋癡的種子,也有慈悲喜捨的種子、各式各樣善心所的種子、無記性的種子。由於不同的因緣,就會有時候生善心、有時候生染心、有時候生無記心。

而 佛菩薩大智慧告訴我們:其中有一個關鍵,就是「作意心所」,「作」是生起的意思,就是有一個心所,它能引導令心生起來。就是污染心或清淨心的生起,不是孤 獨的,事先要有作意心所的引導才令心生起。這樣說,就有如理作意、不如理作意兩種。如理作意能引清淨心生起,不如理作意能引污染心生起。在凡夫階段,這可 真是特別重要了!若是學習佛法的佛教徒,雖然還是個凡夫,常能如理作意,面對原來能令人生污染心的境界,以如理作意的智慧,就能引導清淨心生起,而不生污 染心;如理作意有這個作用!

有人說:「哎呀!我是個凡夫,出家怎麼行呀?恐怕持戒不清淨!」不 是這樣說,雖然還是凡夫,若常能如理作意,清淨心就能生起來,污染心就不生;如果不注意這件事,常是不如理作意,那污染心就生起來。因此內心的分別是靠作 意引起的,如果在這地方控制,就不會生污染心,也就不造罪,那就是三業清淨了。像一個大機器,按這個鈕,機器才動;若不按鈕,機器就不動。所以,如理作 意、不如理作意,這地方是一個重要關鍵。

而這裡說「清淨心」,是屬於般若的智慧,就是觀一切法 空、無我無我所。一切法空裡面,色不可得、聲香味觸法不可得,眼不可得、耳鼻舌身意不可得,一切虛妄法都不可得、是離一切相的。心若離一切相,貪瞋癡就不 動,所以心清淨。這樣呢,清淨心裡面有般若的智慧,有般若的智慧就叫做清淨心,所以「應如是生清淨心」。「莊嚴佛土,即非莊嚴」也還是般若波羅蜜的智慧; 想成就莊嚴的佛土,要學習生清淨心,用清淨心做功德,功德就清淨,用雜染心做功德,功德就不清淨。

「應如是生清淨心」,這句話是總說,下面再加以詳細解說,怎麼叫做生清淨心呢?

「不 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不應該在青黃赤白這些色法上,生執著心;也不應該執著聲香味觸法。「應無所住」:不執著有色聲香味觸法,而要觀察它 是畢竟空的,心就無住了,心不在那上面活動,就離一切相了;「而生其心」:離一切相時,般若智慧的清淨心就引發出來了。所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該這樣學 習!

在這裡講個故事聽聽。在唐朝,福建有位了不起的雪峰禪師;當時有位鼓山禪師也住在那裡,因 為他和福州城一個大王認識,王請鼓山禪師吃飯;臨走的時候,雪峰禪師送他到山門口。回到法堂後,雪峰禪師說:「一枝聖箭射入九重城中去也!」聖箭譬喻般若 智慧,這也就是讚歎鼓山禪師有聖人的智慧。孚禪師說:「我不同意!」雪峰禪師說:「那你去看一看。」

孚禪師急急忙忙追上鼓山禪師,說:「你到什麼地方去?」鼓山禪師說:「九重城中去也!」

孚 禪師說:「三軍圍繞時如何?」這表示很多的軍隊圍繞你時,你感覺怎麼樣?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就是你到大王家受他的供養,到那種富貴的境界,是不是道心就被 埋沒了?心裡正念就失掉了吧?鼓山禪師說:「他家自有通霄路。」那意思就是三軍也圍繞不住,他會到虛空裡去,還是可以從這裡解脫。孚禪師說:「恁麼則離宮 失殿去也!」這樣你就遠離宮殿了。

離宮失殿,這話什麼意思呢?《維摩詰經》說「畢竟空寂舍。」 我們一般人是在這房子裡面住,而聖人在哪裡住呢?聖人他不是以房子,是以畢竟空為他的住處,畢竟空就是個房子,就是在這裡住。修行人,人家若問:「你的房 子造好了沒有?」你會怎麼答?《大悲心陀羅尼經》說:「速會無為舍。」以無為為住處,無為也就是畢竟空,以畢竟空為住處,這也就是宮殿。「恁麼則離宮失殿 去也」:這樣你就是離開聖道了!孚上座也是明白道理的人,所以用這句話來喝斥他。

但是鼓山禪師 回答說:「何處不稱尊?」什麼地方不是大自在的境界呀!哪有說我從這裡跑到另一個地方去才自在,不是!就在三軍圍繞的時候就是大自在的境界!這樣說呢, 「他家自有通霄路」,就是在三軍圍繞時,就是無為、第一義諦的境界,三軍圍繞即非三軍圍繞!這實在是聖人的道力所在的地方,是這樣的境界!

這 看出來:鼓山禪師也好,孚上座也好,雪峰禪師也好,都是從經論的如來禪體會聖道、在這裡用功修行的!若完全不學習經論,或學習經論而不用功修止觀,這些話 是說不來的;但是禪宗的人避諱說經論的話,而用另一個字來講。所以我們若不讀經,就不容易明白這句話。所以古代的禪師是如來禪,而不是祖師禪,是由學習如 來禪而成就道力的!

唐朝另外一位洞山禪師。他在參學的時候,去頂禮興平和尚這位大善知識。興平和尚說:「莫禮老朽!」洞山禪師回答說:「禮非老朽者!」這句話說的非常好!意思是照見五蘊皆空這無為的境界裡,沒有生老病死啊,那有老朽可得呢!大禪師說話的確是令人生大歡喜。

其實這些話,就是「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的心若是在色聲香味觸法上活動,這就是「三軍圍繞時如何」的境界;但是我們若生清淨心,那就是「他家自有通霄路」了!

我 說這話的意思:我們若依《金剛經》的開示用功修行,行住坐臥,任何地方時時刻刻面對的都是「三軍圍繞」如幻如化的境界。但是不學習佛法、不用功修行的人 哪,執著色聲香味觸法都是真實的;這地方很好──就被好抓住;這地方很不好,生厭惡──就被不好困住了;都是在喜怒哀樂裡面顛倒妄想的境界,這些妄想都是 糊塗、惑業苦流轉的境界啊!三軍圍繞時如何?就是眾苦充滿的境界。但是若能夠「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 心」,若能常常運用般若的智慧,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覓心了不可得,作如是觀,這就是「他家自有通霄路」了!

《金 剛經》非常好,是能令得聖道的法門!我們常常讀《金剛經》,把文背下來,也受持義,這樣思惟觀察,這是一個大修行的境界啊!現在就能得無生法忍!先把理論 搞通,當然也要持戒清淨,然後到寂靜處好好用功修行,以金剛般若的法門來修行;不但佛菩薩皆大歡喜,諸天都來護持呀,你可知道!

【書籍目錄】
第1頁:一、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冠科 第2頁:一、前輯.前言
第3頁:一、金剛經講記‧釋經題 第4頁:一、金剛經講記‧敘傳譯
第5頁:二、前輯.正釋經文.一 第6頁:二、前輯.正釋經文.二
第7頁:二、前輯.正釋經文.三 第8頁:二、前輯.正釋經文.四
第9頁:二、前輯.正釋經文.五 第10頁:二、前輯.正釋經文.六
第11頁:二、前輯.正釋經文.七 第12頁:二、前輯.正釋經文.八
第13頁:二、前輯.正釋經文.九 第14頁:二、前輯.正釋經文.十
第15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一 第16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二
第17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三 第18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四
第19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五 第20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六
第21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七 第22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八
第23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九 第24頁:三、前輯.正釋經文.二十
第25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一 第26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二
第27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三 第28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四
第29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五 第30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六
第31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七 第32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八
第33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九 第34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三十
第35頁:五、前輯.問答.一 第36頁:五、前輯.問答.二
第37頁:五、前輯.問答.三 第38頁:五、前輯.問答.四
第39頁:五、前輯.問答.五 第40頁:六、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冠科
第41頁:六、後輯.前言 第42頁:六、解釋經題
第43頁:七、後輯.入正文.一 第44頁:七、後輯.入正文.二
第45頁:七、後輯.入正文.三 第46頁:七、後輯.入正文.四
第47頁:七、後輯.入正文.五 第48頁:七、後輯.入正文.六
第49頁:七、後輯.入正文.七 第50頁:七、後輯.入正文.八
第51頁:七、後輯.入正文.九 第52頁:七、後輯.入正文.十
第53頁:八、後輯.入正文.十一 第54頁:八、後輯.入正文.十二
第55頁:八、後輯.入正文.十三 第56頁:八、後輯.入正文.十四
第57頁:八、後輯.入正文.十五 第58頁:八、後輯.入正文.十六
第59頁:八、後輯.入正文.十七 第60頁:九、後記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