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四念住講記 玅境老和尚

四念住講記 玅境老和尚

二、念住品.一

[日期:2011-02-19]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玅境老和尚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一章 念住品

玄奘大師翻譯的六百卷《大般若經》一共是十六分。這是第六分〈念住品〉第五,說到四念住的事情。我引這一段文,把它的要意說出來,然後再詳細地一樣一樣解釋。

甲一、具儀請法

爾時,最勝復從座起,偏覆左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這段文,說明請法的威儀。

「爾 時,最勝」:當時的法會裡有一個天王名字叫做最勝。「復從座起」:之前他已從座起向佛請問過一些問題,佛答覆了以後,現在他又從座起。「偏覆左肩」:不是 覆蓋兩肩,只覆蓋左肩,右肩是袒露的。偏袒右肩,偏覆左肩。「右膝著地」:就是左膝沒有著地。以這樣的一種禮儀,「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合掌是兩個掌合 起來,內心是很恭敬、很尊重的,向佛請示。

「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能如是知路、非路者,心緣何住?」

這以下是正式的請法。

「諸 菩薩摩訶薩」:就是很多的菩薩摩訶薩。我們中國人歡喜簡略,所以就稱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只用「菩薩」來稱呼。但是在梵文中是稱為「菩薩摩訶 薩」,這義才具足的。「摩訶」翻作大,「菩薩」翻作覺有情。過去大德的解釋,因為他有慈悲心覺悟一切眾生、有智慧能自己覺悟聖道,所以叫菩薩。若看梵文的 原義,「菩薩」就是自己覺悟聖道,名為菩薩。「菩薩摩訶薩」,是大覺有情,就是他有大悲心,能夠覺悟一切眾生,那叫菩薩摩訶薩。

由這樣的解釋,我們發現一件事:阿羅漢、辟支佛也是菩薩!因為他們也覺悟聖道了。若文殊、普賢,則是菩薩摩訶薩;加個「摩訶薩」,是有大悲心,是阿羅漢所不能及的。阿羅漢只可以稱菩薩,而不能稱為菩薩摩訶薩。這樣子,就分別出三乘的聖人。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在《大智度論》中,龍樹菩薩解釋「深」字就是:一切法畢竟空,無我、無我所!這不是用言語說的,是指他本身證悟諸法實相了,而名為深。

華嚴宗賢首國師解釋:修我空的道理,觀察色受想行識五蘊,我不可得,這是淺的般若波羅蜜;若觀我不可得、一切法也不可得,那叫做深般若波羅蜜。這樣解釋也很好。

若根據龍樹菩薩的解釋,這些大菩薩都是已經得無生法忍的聖人、已經成就無漏清淨的根本無分別的智慧了,所以叫做「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也就是成就聖道了以後,不會再退轉了。

「能 如是知路、非路者」:指能夠這樣子覺悟路、非路的人。以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的生活情況而言:譬如說道路是安全的、平坦的,那麼這就是「路」;如果這個道路上 有坑、不平坦、或者是有土匪、或者有障礙不能通行,這就是「非路」:不是道路了。而這裡的「路」,指佛法的六波羅蜜、三十七道品,是涅槃的道路,是安全、 安穩、常樂我淨的道路。「非路」是世間上虛妄分別心、多諸煩惱、流轉生死的境界,是不安全的道路。

「心 緣何住」:「住」就是安住在所緣境不動。我們生死凡夫的內心在什麼地方活動?就在色聲香味觸法這五欲上活動,在世間上的是是非非、煩煩惱惱上活動。我們凡 夫就是這樣,一有事情過不去,就在那上面想又想、想又想。這些能如是知路、非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聖人,他們的內心在緣念什麼境界、安住在那裡呢?在什 麼地方活動呢?

這底下回答。

甲二、佛答 乙一、略說善修相

佛告最勝:「天王當知,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心正無亂。所以者何?是諸菩薩善修身、受、心、法念住,凡所遊行城邑聚落,開(聞)說利養,心不貪染。

「佛告最勝」:佛回答他的問題。「天王當知,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你應該知道,這些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聖人,「心正無亂」:他們的心是很平正、不散亂的。

「亂」,可以作兩種解釋:一個是妄想紛紛,一個是顛倒。散亂地不能夠明靜而住,這種亂是我們很習慣的境界。顛倒名之為亂,也是我們的境界。什麼叫做顛倒呢?沒能夠契入法性的真理,我們心就是顛倒的。這一切有為法都是幻化、虛妄的,而我們都認為是真的,這就是顛倒。

所 以,凡夫一切時、一切處都是顛倒。若是得禪定的人,沒有散亂的過失,但還有顛倒的過失。得成聖道以後,才沒有顛倒的錯亂。不過,得聖道的人,也並不是一下 子就圓滿;要到成佛的時候,息滅一切過失、圓滿一切功德,那才沒有顛倒。其他的聖人,還有所不足。所以,這句話若這樣解釋,就包括很多事情。

現在說,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菩薩「心正」,他的無分別的智慧與法性理相應了;沒有顛倒,所以名為「無亂」。這應該說一部分的顛倒息滅了。

「所以者何」:因為什麼,這些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菩薩心正無亂呢?這底下說出一個原因來。

「是諸菩薩」:因為這麼多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菩薩,他們「善修身、受、心、法念住」的關係。在沒得無生法忍的時候,能夠放下五欲,專心地修四念住;修成功,得無生法忍,成就清淨智慧的時候,還常常地用功修行,所以叫做「善修身、受、心、法念住」。

我們的心是不住的,不能安住在一處,就是在各處散亂;因為修奢摩他的止,也就是修「念」,能使令心安住不動。為什麼要安住不動呢?就是要修觀。所以,這裡面有念、也有慧。

這底下說善修身、受、心、法念住的相貌。「凡所遊行」:不管他到達什麼地方——「城邑」或「聚落」。「聚」就是大家在一處,「落」就是居住的意思;這個地方有幾百戶人家,或者是幾千戶人家一起住,叫做聚落。「城邑」:就是大過聚落的地方。

「開說利養」:「開」字,在《乾隆大藏經》第十三冊,四二二頁上,是「聞」字;這樣,容易解釋,也比較通順。

凡所遊行城邑、聚落的這些地方,「聞說利養,心不貪染」:聞,包括見;聽人家說利養,他心裡面不貪求、不染著。「利養」,實在也就是色聲香味觸,指世間的欲的境界。就是因為修身、受、心法四念住的關係,所以能夠不貪著利養。

如佛世尊戒經中說,善自憶念,離諸煩惱。

「如佛世尊」在「戒經中說」。戒經,主要是比丘戒,或者菩薩戒。那上面說,修行人是怎樣的情形呢?「善自憶念」:善者,能也。他不需要別人來教導,自己能夠主動的憶念如來的正法,與法相應,就「離諸煩惱」:不去虛妄分別而生出來種種貪瞋癡的煩惱。

我們凡夫具足所有的煩惱。若是初地、二地的菩薩,還有世間的煩惱,但是心有正念;到八地菩薩以上的聖人,就完全沒有世間的煩惱了。我們沒得無生法忍、沒有清淨的智慧,煩惱隨時會動,但如果能「善自憶念」的話,煩惱也就不動,我們凡夫也能做到這一點。

凡夫雖然有煩惱,若能夠如理作意,煩惱就不動;常常靜坐的人,會知道這件事。常靜坐的人,也有忘失正念的時候;忘失正念煩惱就來了,但因為四念住熟,能立刻提起正念,煩惱就不起。

從 這經驗就知道,正憶念的時候,雖然還是凡夫,但可以令煩惱不動!若是得了聖道的人,他那正憶念是無漏的。我們凡夫的正憶念裡面,還有執著,但也有力量。若 聖人,那力量是更大了!當然,聖人有時也會有分別,不過,他能「善自憶念」的關係,故可以「離諸煩惱」。就像這屋子裡面,原來是黑暗的,開了燈就沒有黑 暗。正念來了,就是光明,煩惱自然就不起了。

我們平常的人,一聽到修行的事情,心裡就害怕:「哎呀!我怎麼能修行呢?我不能修行!」其實不是的!不管煩惱是輕是重,都能修行!原因就在這地方,你若把「正憶念」提起來,就沒有煩惱。所以,不是說非要煩惱輕微才能修行。只要你肯用功,就會有希望成就。

這幾句話是略說的,下面別別詳細說明。

【書籍目錄】
第1頁:一、前言 第2頁:二、念住品.一
第3頁:二、念住品.二 第4頁:二、念住品.三
第5頁:二、念住品.四 第6頁:二、念住品.五
第7頁:二、念住品.六 第8頁:二、念住品.七
第9頁:二、念住品-問答一 第10頁:二、念住品-問答二
第11頁:三、骨鎖觀.一 第12頁:三、骨鎖觀.二
第13頁:三、骨鎖觀-問答 第14頁:四、不淨所緣.一
第15頁:四、不淨所緣.二 第16頁:四、不淨所緣.三
第17頁:四、不淨所緣.四 第18頁:四、不淨所緣.五
第19頁:四、不淨所緣-問答 第20頁:五、四念住.一
第21頁:五、四念住.二 第22頁:五、四念住.三
第23頁:五、四念住.四 第24頁:五、四念住.五
第25頁:五、四念住.六 第26頁:五、四念住.七
第27頁:五、四念住.八 第28頁:五、四念住.九
第29頁:五、四念住-問答一 第30頁:五、四念住-問答二
第31頁:六、結語 第32頁:六、後記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