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瑜伽師地論-修所成地 玅境老和尚

瑜伽師地論-修所成地 玅境老和尚

三、修所成地.十四

[日期:2011-02-19]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玅境老和尚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怨憎會苦

云何怨憎會苦?當知此苦,亦由五相:一、與彼會生憂苦故;二、治罰畏所依止故;三、惡名畏所依止故;四、苦逼迫命終怖畏所依止故;五、越正法惡趣怖畏所依止故。

一、「與彼會生憂苦故」,和憎恨的人遇在一起,心裡很憂苦。

二、「治罰畏所依止故」,以前的怨家要來處罰你、苦惱你,這也是令人害怕的事。「治罰」的恐怖,是因為怨憎會苦而有的。

三、「惡名畏所依止故」,怨家常常在外面說你的壞話,令你害怕名聲被破壞。

四、「苦逼迫命終怖畏所依止故」,怨憎會的苦惱逼迫,有可能破壞所依止的身體,乃至喪命,所以怖畏命終死亡的憂苦。

五、「越正法惡趣怖畏所依止故」,怨憎會時,因為害怕怨家會殺掉你,你也可能拿著刀、槍、或者武器殺掉對方,這就是違「越正法」的不善業。由於怨憎會,就有怖畏造做違越正法的不善業因果,死後墮到三惡道去的憂苦。

◎愛別離苦

云何愛別離苦?當知此苦,亦由五相:謂不與彼會,生愁惱故;由此因緣,生怨歎故;由此因緣,身擾惱故;念彼眾德,思戀因緣,意熱惱故;應受用等,有所闕故。

一、「謂不與彼會,生愁惱故」,若和所愛的人別離,或不與所愛的人聚會,心裡都會不舒服,生出憂愁苦惱。

二、「由此因緣,生怨歎故」,由於不能與所愛的人在一起,因此發出哀怨感歎的聲音。

三、「由此因緣,身擾惱故」,由於和所愛的人分離,身體也感覺苦惱。

四、「念彼眾德,思戀因緣,意熱惱故」,思惟你所愛的人是多麼的可愛,他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巴都好,身相也好,心腸也好,越念越苦惱,心裡就生起熱惱。

五、「應受用等,有所闕故」,和可愛的人在一起,有很多歡喜的事情,現在可愛的人不在,這些事情都做不成,所以是苦惱。

◎求不得苦

如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當知亦爾。

如愛別離有五種苦惱的相貌,求不得苦也和愛別離苦一樣有五種。

◎五取蘊苦

云何五取蘊苦?當知此苦,亦由五相:謂生苦器故;依生苦器故;苦苦器故;壞苦器故;行苦性故。

「蘊」是色受想行識五蘊,「取」是煩惱。因為煩惱的執取而有此五蘊的生命體,有了生命體後,又繼續地執取、繼續地煩惱,所以名為「五取蘊苦」。

一、「謂生苦器故」,「器」是指生命體,此生命體如同器具,裡面盛裝了許多苦惱。因為有生命體,就會生出很多的苦惱,所以說五取蘊是生苦之器。

二、「依生苦器故」,有了生命體就必定有生苦,隨後又能生出來其餘的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等六苦,這七苦合起來就是五取蘊苦,所以名為依生苦器故。

三、「苦苦器故」,此生命體生出來的種種令人苦惱的事,是苦苦。每一件事現前時,都有生、住、滅三種相貌,而苦苦是苦惱的事正現前時令人苦,存在時也令人苦,滅去的時候就不苦了。所以,苦苦有兩個苦,一個生苦、一個住苦。

四、「壞苦器故」,此生命體也會創造出來令人快樂的事,快樂的事現前或存在時是很快樂,但是破壞時也就苦惱了,所以名為壞苦。

五、「行苦性故」,有時會感覺不苦、也不樂,但是不苦不樂的覺受不會永久不變,不久之後不是遇見苦苦就是遇見壞苦,所以也是苦。這是五取蘊苦的五個相貌。

一切所愛離別法故,為愛壞苦之所隨逐;

四種苦惱中的第三種,是愛壞苦。人生雖然也有如意的事情,但是這些令你感覺可愛的事情,仍然是無常變化的,終究有一天會與你分離、令你生苦惱,所以說「愛壞苦之所隨逐」,即是上文所說的愛別離苦。

《披尋記》:一切所愛離別法故等者,此說愛別離苦,是為第六所觀察相。

前面「惡趣苦」是第一,「生、老、病、死法」,是二、三、四、五,「愛別離苦」就是第六種所應觀察相。

自業所作故,一切苦因之所隨逐。

第四種苦惱,是五取蘊苦。現在所得的生命體,是前生所造有漏業力所感得的果報,有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苦的苦因跟隨在此五蘊身中,就是五取蘊苦。這是第七種所應觀察相。

我 們的生命體,不論如意不如意,美麗或醜陋,皆是由自己以前所創造的業力而生,不能怨任何人。如果前生的慈悲心非常的強,今生的相貌就會莊嚴些;今生的相貌 醜陋,是由於前生瞋恨心多。所以,從今生所得的生命體,可以推知過去栽培了什麼樣的因,才會得到現在的果報。這是佛法的可貴,告訴我們什麼都是自己創造 的,所以從今以後不要再發動貪瞋癡,要歡喜學習戒定慧,學習大慈悲,將來就會得到可愛的果報。

「一切苦因之所隨逐」,過去生有可能造了很多的善法利益他人,也可能造了很多有過失的事去傷害他人。事情雖然過去了,但是還沒有結束,那些惡業的種子還潛藏在阿賴耶識裡,隨逐這個身體不捨離,這就是苦。

《披尋記》:自業所作故等者,此說五取蘊苦,是為第七所觀察相。

這裡說「自業所作」而有的苦,指五取蘊苦,即是第七種所應觀察相。

未二、攝七相

彼為如是四苦隨逐,應以七相審正觀察。

未得聖道的修行人,有惡趣苦、內壞苦、愛壞苦,及五取蘊苦等四種苦,跟隨著你不能捨離。這四種苦開為七相:三惡道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壞苦、五取蘊苦;應該以這七種不同的相貌,仔細而正確的思惟觀察。

午二、結

由此七相,是名第四處觀察。

若能夠善巧的修習觀察,三惡道苦乃至五取蘊苦等七種相貌,就名為第四處觀察。

寅二、正思惟 卯一、舉作意

彼於如是四處,以二十二相正觀察時,便生如是如理作意:謂我為求如是事故,誓受下劣形相、威儀,及資身具;誓受禁戒;誓受精勤常修善法。而我今者,於四種苦,為脫何等?

這 位修行人能於四種境界,以二十二相──前三處各有五相,第四處有七相──審正觀察時,就能夠發起如理的思惟,自我省察:「我為了得到三摩地自在,而決定領 受下劣的形相、不隨欲行的威儀、最低標準的資身用具,決心受持佛制的禁戒,也決心精勤修習一切相應於三摩地自在的善法。但是,在惡趣苦、內壞苦、愛壞苦、 五取蘊苦等四苦中,我解脫了那一苦呢?」

卯二、顯精勤

若我如是自策自勵,誓受三處,猶為四苦常所隨逐,未得解脫;我今不應為苦隨逐、未於勝定獲得自在,中路止息,或復退屈。

又 這樣思惟:「假若我自己能夠這樣地鞭策自己、勉勵自己,誓受三處,雖然出了家、受了戒,修學戒、定、慧,卻仍然為惡趣苦、內壞苦、愛壞苦、五取蘊苦之所隨 逐,還不能解脫其中任何一苦。那麼,我更應該加倍精進,不應該在還有四苦隨逐,在未得更殊勝的三摩地自在之前,就於中途停止休息,何況更於上定中退失、屈 於下定,或者就此失去了禪定?」

卯三、結名想

如是精勤如理作意,乃得名為出家之想,及沙門想。

能夠如此精進的依法如理作意,觀察自己、反省自己,就可以稱之為具有出家思想,以及沙門思想的出家人了。

「沙門」翻為勤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外道的出家人也叫做沙門,佛法的修行人也名為沙門。若是出了家沒有得沙門自在,也沒能得勝三摩地,或者連未到地定也沒得,能叫作沙門嗎?但是若能夠如前文所說,以涅槃為上首,為成就聖道而精勤如理作意,就可以算是出家人了。

《披 尋記》:乃得名為出家之想及沙門想者,〈聲聞地〉說:又若自能出離身中所有一切惡不善法,當知是名真實出家(陵本二十九卷二十頁)。又〈攝事分〉說:依第 一義所有沙門,安立如是八支聖道為沙門義。為此義故,於善說法毘奈耶中假名出家,受沙門性(陵本九十八卷十八頁)。此名出家想及沙門想,義應準知。

本論〈聲聞地〉中說,出家人若是能夠努力出離所有的惡不善法,出離一切愛煩惱、見煩惱,就名為真實出家了。

另 外,在本論〈攝事分〉說,出家的目的是想要得聖道,要見到我空真如、法空真如的第一義諦。但是第一義是沒有名言的,佛陀的大慈悲、大智慧,隨順眾生,以名 言為眾生安立聖道的法門,即是八支聖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為沙門義」,此八支聖道是沙門應該學習的法門,依止此 八正道修行,就能得聖道。

若是依三十七道品的次第,七覺支是得了初果,得了初果以後,再學習八支聖道,斷除去剩餘的煩惱,就能進步到二果、三果,最後得阿羅漢了。

「為 此義故,於善說法毘奈耶中假名出家」,為了成就八支聖道,也就是為了見到我空真如或法空真如,來到佛法中出家。初開始是假名字出家,並沒能真實地成就出家 的實義,但假名字出家也還勝過不出家。出家以後「受沙門性」,能夠接受佛法的教導,有想成就聖道的思想,才可以名之為出家及沙門。

寅三、修方便 卯一、舉依止 辰一、樂斷

彼於圓滿修多方便以為依止,由世間道,證得三摩地圓滿故;於煩惱斷,猶未證得,復依樂斷,常勤修習。

這 位修行人為了得到三摩地自在,依止所證得的未到地定,勤修能得三摩地圓滿的加行,觀察色界是微妙安樂、欲界是苦,依世間道證得三摩地圓滿。此時他並沒有修 苦集滅道四聖諦,唯用世間道的方式修習禪定,因此還不能斷除愛、見、慢、疑、無明等煩惱。現在,為了成就三摩地自在,還要精勤努力修行。

「復 依樂斷,常勤修習」,佛教徒因為學習過經論,就會知道雖然是得了根本禪,有了高深微妙的禪定樂,但是因為沒有成就聖道,還有很多煩惱。「復依樂斷」,又為 了成就三摩地自在,依止三摩地圓滿為方便,意樂斷除愛、見、慢、疑、無明等煩惱的障礙,所以在禪定中常常勤力修習觀察。

辰二、樂修

又彼已得善世間道,數數為得三摩地自在故,依止樂修,無間而轉。

這位修行人雖然已經成就色界靜慮,得到了世間增上生的善道。但是,為了更進一步成就心自在、定自在的功德,以得三摩地自在的願望為依止,歡喜毫不間斷、不懈怠地努力修行。

辰三、心無貪恚

又於正信長者、居士、婆羅門等,獲得種種利養恭敬,而不依此利養恭敬而生貪著;亦不於他利養恭敬,及餘不信婆羅門等對面、背面諸不可意身業、語業現行事中,心生憤恚;又復於彼無損害心。

這 位修行人已得三摩地圓滿,為了得到三摩地自在勤修加行時,一切的生活所需,是依賴對於佛法有正信的有德長者、富有的居士,以及相信梵天的婆羅門來供養的。 雖然這些人恭敬地供給種種生活所需,但是他並不因此而心生貪著。對於他人所獲得豐厚利養及恭敬,也不生嫉妒煩惱。若是有不信佛法的婆羅門,當面對他有所訶 斥或背後對他有所詆毀,乃至於以行動來毀辱他,對於這種種不可意的身業、語業的出現,他心裡沒有任何憤恨惱恚,對於那些毀辱他的人,也沒有任何報復傷害的 念頭。

不論在生活中有可意的或者是不可意的境界,這位得了色界四禪的禪師都不會生分別心。雖然 尚未成就聖道,內心還有貪、瞋、嫉妒等煩惱,不過比一般散亂心的凡夫要輕微多了。另外,得到色界四禪以上的人,若是內心有想傷害人的念頭,那是很厲害的! 對方不論是國王、大臣還是長者、居士,就要有倒楣的事了。所以,彌勒菩薩在此特別開示不要動心。

辰四、正念現前

又愛、慢、見、無明、疑惑,種種定中,諸隨煩惱不復現行,善守念住。

這位修行人由於勤修觀察,不論長者、居士恭敬或不恭敬他,他的內心沒有貪恚等煩惱。又進一步省察,自己原先在禪定中有愛味、高慢、邪見、無明、疑惑等種種隨煩惱,現在因為能在禪定中善巧地將心安住於四念住,所以這些隨煩惱不會現行了。

隨煩惱有二義:一、根本煩惱也就是隨煩惱。二、由根本煩惱流出的其他輕微煩惱,也名為隨煩惱。

《披尋記》:善守念住者,此中念住,謂四念住。應知於四念住安住正念,所作應作,離不應作,是名善守念住。

「於四念住安住正念」,修習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心就安住於正念中。努力地修習四念住,修學所應作的聖道,遠離煩惱染汙等不應作的事,就叫做「善守念住」。

辰五、離增上慢

又非證得勝奢摩他,即以如是奢摩他故,謂己一切所作已辦,亦不向他說己所證。

雖然已經成就三摩地圓滿,並且能夠安住正念,但是這位修行人自己知道只是得了色界四禪,還不是殊勝的三摩地自在。因此,他不會以為:「一切所作的事情我都辦好了,我現在是阿羅漢了!」也不會向人講說自己所證得的禪定。這就是善修方便,而遠離增上慢。

卯二、明正行 辰一、少欲喜足 巳一、舉於衣服

彼由如是樂斷、樂修、心無貪恚、正念現前、離增上慢,於諸衣服,隨宜獲得,便生喜足。

這位修行人能夠樂斷煩惱、樂修三摩地自在,內心沒有貪恚,並安住於四念住中,常時正念現前,又能遠離增上慢的過失。對於所受用的衣服,隨順布施者供養他的,無論好壞,便生歡喜滿足之心。

巳二、例餘一切

如於衣服,於餘飲食、臥具等喜足,當知亦爾。

如於衣服能生喜足,對於其餘的飲食、臥具等什物,也是隨所獲得的都不挑剔,一樣是歡喜而滿足。

辰二、正知受用

又正了知而為受用。謂如是等諸資生具,但為治身,令不敗壞、暫止饑渴,攝受梵行,廣說乃至於食知量。

在受用所獲得的資具時,心裡要正知而受用。也就是這位修行人在得到衣服、飲食、臥具等維持生命存在的資具時,應正念觀察受用的目的是為了調理身體,使令身體不敗壞而正常存在,暫時停止飢渴,能有精神修學聖道,廣說乃至於攝取適量的飲食等等,也都是為了成就道業。

《披尋記》:但為治身令不敗壞等者,〈聲聞地〉說:為身安住,食於所食;為除飢渴,受諸飲食;為攝梵行,受諸飲食。此中三相,應準彼知。復說:由正思擇,食於所食,不為倡蕩,不為憍逸,不為飾好,不為端嚴,是名廣說乃至於食知量。

為了使身體四大調和地安住而食用飲食,為了暫時止息飢渴而受用飲食,此二相──為治身體令不敗壞、暫止飢渴,其意同於臨齋五觀中的「正事良藥,為療形枯」。為攝梵行是第三相,就是五觀中「為成道業,應受此食」之意。

〈聲 聞地〉中復說:「由正思擇,食於所食,不為倡蕩」,「倡蕩」就是唱歌、跳舞、淫蕩等事情;不是為了受用這種種欲事而吃飯。「不為憍逸」,不會因為吃的比別 人好而生憍慢、放逸。「不為飾好」,不是為了裝飾自身,穿的衣服要比別人美好。「不為端嚴」,也不是為了端嚴自己的相貌。這些飲食、衣服、臥具等,乃至於 食知量,總而言之,都要正知是為了成就聖道而受用的。

寅四、獲自在

彼由如是正修行故,於三摩地獲得自在。依止彼故,其心清白、無有瑕穢、離隨煩惱,廣說乃至獲得不動,能引一切勝神通慧。

這 位修行人經過了善觀察、正思惟、修方便,長時期調練自己的心,終於成就了三摩地自在了。當他依止於三摩地自在的禪定中時,內心是捨念清淨、性善無穢鮮白 的,遠離了愛、慢、見、無明、疑等隨煩惱的現行,乃至廣說能夠成就第四靜慮的不動功德──即以四禪的強大定力為依止,引發五種殊勝的神通和智慧。

《披尋記》:廣說乃至獲得不動等者,此說第四靜慮,名為不動。其心清淨鮮白,周遍一切散動不能侵故,由是能引一切勝神通慧。此中神通,謂五神通應知。

「不動」是指色界第四禪。因為初禪有尋伺、二禪有喜、三禪有樂,而第四禪已息滅所有的動亂,心裡是捨念寂靜而住的,所以名為不動。

「其心清淨鮮白」,是說第四禪唯與捨念清淨相應,不再有愛味等煩惱現行,稱喻善性名為鮮白。「周遍一切散動不能侵故」,一切動亂的境界不能侵犯,所以第四禪是最殊勝的。「由是能引一切勝神通慧」,在第四靜慮中修學神通,很容易成就殊勝的五種神通智慧。

丑二、結

是名三摩地自在。

這個階段就名為成就了三摩地自在。

子二、明普攝義

此三摩地自在廣義,當知唯有如所說相。除此,更無若過若增。

於聖教中所開示三摩地自在的法義,應當知道,全部已包括在此處所說的「善觀察」、「正思惟」、「修方便」、「獲自在」之中。除了這些,再沒有可以超過或增加的了。

壬五、結簡外道

又先所說得三摩地,若中所說三摩地圓滿,及今所說三摩地自在,總名無上世間一切種清淨。當知此清淨,唯在正法;非諸外道。

在 「世間一切種清淨」中,最初說明「得三摩地」,次說「三摩地圓滿」,現在又解釋了「三摩地自在」,這三個階段總名為「無上世間一切種清淨」。「世間一切種 清淨」主要指的是色界四禪,本來共於外道,但現在佛法中所講的,是超越了外道的境界而為外道法中所無,在一切世間清淨中是最殊勝的,所以名為「無上」。

應 該知道,唯獨佛法中圓滿開示了這三種清淨,不是外道的修行人所能講解、明白的。外道雖然也有人成就四禪八定,但是不如佛法的清淨莊嚴。因為佛法中教導我們 遇見一切色聲香味觸的境界,乃至得到色界四禪,不可以執著有我、我所,亦不應有種種貪瞋癡的煩惱。由於佛法中如此開示,這位佛教徒雖然尚未斷除煩惱種子, 但是煩惱不現行了,這就是超越了外道。

【書籍目錄】
第1頁:一、講記前言 第2頁:二、修所成地.一
第3頁:二、修所成地.二 第4頁:二、修所成地.三
第5頁:二、修所成地.四 第6頁:二、修所成地.五
第7頁:二、修所成地.六 第8頁:二、修所成地.七
第9頁:二、修所成地.八 第10頁:二、修所成地.九
第11頁:二、修所成地.十 第12頁:三、修所成地.十一
第13頁:三、修所成地.十二 第14頁:三、修所成地.十三
第15頁:三、修所成地.十四 第16頁:三、修所成地.十五
第17頁:三、修所成地.十六 第18頁:三、修所成地.十七
第19頁:三、修所成地.十八 第20頁:三、修所成地.十九
第21頁:三、修所成地.二十 第22頁:四、修所成地.二十一
第23頁:四、修所成地.二十二 第24頁:五、如何修習四念住
第25頁:上玅下境老和尚生平簡介
推薦 打印 | 錄入: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