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瑜伽師地論-修所成地 玅境老和尚

瑜伽師地論-修所成地 玅境老和尚

三、修所成地.十二

[日期:2011-02-19]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玅境老和尚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癸三、三摩地自在 子一、辨得自在 丑一、釋 寅一、善觀察 卯一、略標 辰一、舉諸瑕穢

復次,雖已證得根本三摩地故,名三摩地圓滿;其心猶為三摩地生愛味、慢、見、疑、無明等諸隨煩惱之所染汙,未名圓滿、清淨、鮮白。

修 習世間一切種清淨的修行人,雖然已經證入根本的色界四禪、得「三摩地圓滿」,但這還不是所作已辦,因為其中還有一些缺點:一、他對於自己所成就的三摩地, 感覺微妙而生「愛」著;二、他覺得自己能得色界四禪很了不起,內心高舉瞧不起別人,生我「慢」心;三、他在思想「見」解上,會認為「我」能成就三摩地圓 滿,三摩地圓滿是「我所」成就的;四、他對於世間是常、是無常還不能決了,有所「疑」惑;五、他對於緣起的道理不明白,就是「無明」。雖然得到色界四禪 了,內心還為很多的煩惱所染污,所以不能說是真的「圓滿」,也不能叫做「清淨」或是「鮮白」。

《披尋 記》:其心猶為三摩地生愛味等者,〈三摩呬多地〉說:愛上靜慮、見上靜慮、慢上靜慮、疑上靜慮,是名三摩地生愛、慢、見、疑之所染汙。如彼別釋應知(陵本 十二卷二頁)。又於彼定諸煩惱斷,猶未證得,故為無明等諸隨煩惱之所染汙。爾時,其心於入、住、出未能隨意自在,未名圓滿;未得自性解脫,未名清淨;未得 相續解脫,未名鮮白。

在〈三摩呬多地〉中說:愛上靜慮、見上靜慮、慢上靜慮、疑上靜慮,是名三摩地生愛見慢疑之所染汙。其中都有個「上」字,就是尊貴的意思。

「愛上靜慮」,認為三摩地很尊貴,所以愛著它,而不知道有漏的禪定還有過失。

「見上靜慮」,得到了色界四禪之後,會有邪知邪見。什麼邪知邪見呢?得了三摩地的人,自然有異能,能憶念過去、未來很多劫的事情,因此知道人並不是死了就斷滅,就以為我及世間都是常住的,有此邪執不捨的思想。

「慢上靜慮」,就是有高慢心,唯我能得禪定,其他人都不能得,所以就輕慢他人。

「疑上靜慮」,雖然得到美好的靜慮,或由於心暗鈍,不善學習四聖諦,所以還有很多疑惑,猶豫不定。

「又於彼定諸煩惱斷」,成就了禪定之後,還會有不如理作意、有很多的煩惱現起;唯有佛教徒聽聞佛法,能把這些煩惱消滅,才名「煩惱斷」。但是此時「猶未證得」,還沒有修佛法的四念住觀,還沒能斷煩惱,所以仍為無明等諸隨煩惱之所染汙。

「爾 時其心於入住出未能隨意自在」,雖已得三摩地圓滿,但是對於入定、住定、出定,還沒能隨意自在,故「未名圓滿」。「未得自性解脫」,也還沒能解脫煩惱,內 心仍是不自在的境界,所以「未名清淨」。「未得相續解脫」,有時煩惱不動,但有時煩惱又動了,並不是相續地解脫煩惱,因此「未名鮮白」。

辰二、思所應作

為令如是諸隨煩惱不現行故,為練心故,為調心故,彼作是思:我應當證心自在性、定自在性,於四處所,以二十二相應善觀察。

「為練心故」,「練」是對治,在煩惱未起時,常常地修止又修觀、修觀又修止,數數入定、住定、出定,不斷修練。

「為調心故」,當煩惱一現前,立刻能覺悟到有愛著心、有高慢心了,馬上要調伏它。這位得三摩地圓滿的修行人,為了制伏愛、慢、見、疑、無明等隨煩惱的活動,還要常常修習止觀加以對治。一旦發現煩惱現行活動,能立刻覺悟、馬上調伏。

「彼 作是思」,這位修行人在內心作意思惟:「我現在雖然得了色界四禪,但是心還不自在,定也還不自在。為了證得心自在與定自在,我應該善巧地於四個處所,以二 十二個相應的善法來加以觀察,斷除愛見慢疑等隨煩惱,令心不為煩惱所繫縛。煩惱調伏後,心就得自在了;心沒有煩惱作障礙,就能證得四禪、四空定乃至滅盡定 入、住、出自在,也就是定自在了。」

卯二、廣辨 辰一、總標四處

謂自誓受下劣形相、威儀、眾具;又自誓受禁制尸羅;又自誓受精勤無間修習善法;若有為斷一切苦惱,受此三處,應正觀察眾苦隨逐。

「禁制尸羅」,就是願意出家受戒,受持很多禁制中的戒條。「修習善法」是為了改善自己的習氣、毛病。若有人問:「你為什麼出家?」回答:「我想要得聖道!」實在來說,就是因為認識到自己過去造作了很多錯誤,所以要出家修學聖道,徹底改變自己。

這 位修行人為了得到三摩地自在的殊勝境界,不怕人家瞧不起,把自己的形相、威儀及生活所需的眾具降到最低,決定領受「下劣形相、威儀、眾具」而修行,是第一 處所。又決定秉受戒法,對於戒法中禁制不可做者,決定不做,是第二處所。又誓願決定接受佛陀的教誨,精勤無間地修習善法,來對治自己身口意的惡法,是第三 處所。若是想要斷除一切苦惱,決定領受前面三種境界以後,應該學習佛法的智慧,觀察許多苦惱隨逐著自己,是第四處所。以下再詳細說明。

辰二、別釋諸相 巳一、初處觀察 午一、釋 未一、下劣形相

由剃除鬚髮故,捨俗形好故,著壞色衣故,應自觀察形色異人。如是名為觀察誓受下劣形相。

發心證得三摩地自在的修行人,剃除鬚髮、捨棄世間所認為美好的形相、穿著壞色的衣服離俗出家。做了出家人以後,應該觀察自己的外貌形相已經不同於世俗之人了。這就名為「觀察誓受下劣形相」。

未二、下劣威儀

於行、住、坐、臥、語、默等中,不隨欲行;制伏憍慢往趣他家,審正觀察遊行乞食。如是名為觀察誓受下劣威儀。

在行、住、坐、臥、語、默等一切身語行的威儀中,都不放任自己的心,不隨順欲的活動。前往施主家時,隨時觀察制伏自己的驕慢心。雖然不是在禪堂裏靜坐,而是處在大眾中,不論是遊行或乞食,內心常應如理作意、審正觀察,不可以棄捨正念,名為「觀察誓受下劣威儀」。

《披 尋記》:於行住坐臥語默等中不隨欲行者,〈聲聞地〉說:若行、若住、若坐、若臥、若語、若默、正知而住,於彼諸業正念所攝、不放逸攝,是名不隨欲行。應隨 月喻,往施主家,具足慚愧、遠離憍傲、盪滌身心,是名制伏憍慢往趣他家。遊行乞食,或有應往或不應往;及於往時觀見眾色,或有應觀或不應觀,是名審正觀察 遊行乞食。如是諸義,〈聲聞地〉中廣辯其相(陵本二十四卷十三頁)。

「正知而住」,雖然威儀中有各式各樣的變化,但因為常常修止觀,使令內心保持清淨,若內心有一點染污,容易警覺,立刻地把過失消滅掉,名為「正知而住」。

「於彼諸業正念所攝,不放逸攝,是名不隨欲行」,無論自己在做任何的事情,都要保持正念,不要放縱這一念心,讓它在貪、瞋、癡的境界去活動。不論在任何情況下,最重要的是保護自己內心的清淨。

「應隨月喻,往施主家,具足慚愧、遠離憍傲、盪滌身心」,若是出家人到施主家乞食,應該像《月喻經》所說,要不破威儀,有慚愧心、遠離憍傲,心不散亂、保持清淨,好像虛空的滿月,光明遍照,清淨無障礙。

如何能清淨無礙?第一、「具足慚愧」,出家人不做世俗的事業,目的是為了成就道業。現在就算沒有貪瞋癡的煩惱活動現前,但是未得聖道之前,都應該有慚愧心,何況還有貪、瞋、癡活動沒有滅除呢?

第二、「遠離憍傲」,到在家人那兒去乞食,在家人肯慈悲供給資生所需,要生感恩心,不應該憍傲。

第三、「盪滌身心」,要用戒定慧的法水、般若波羅蜜的法水,盪滌身、口、意行的汙垢,使令身心清淨。這樣去乞食,名為「制伏憍慢往趣他家」。

「遊行乞食,或有應往、或不應往」,乞食的時候,要酌量情形,到那個施主家,應該在合適的時間,不合適的時間不應該去,應該去如法的地方,若是非法的地方就不應該去。

「及於往時觀見眾色,或有應觀、或不應觀,是名審正觀察」,在前往乞食的途中,有些事情應該看,有些事情不應看,名為審正觀察。出家人遊行乞食有種種應注意的事情,在本論〈聲聞地〉中有詳細解釋。

未三、下劣眾具

又正觀察從他獲得,無所畜積諸供身具。如是名為觀察誓受下劣眾具。

還要審正觀察:「我所用的衣食、臥具、醫藥等供身什物,都是從施主那裡所獲得的,我不應該畜積,只要能夠維持生活就可以了。」當然,施主也可能給你名貴的資具,但是自己不要作意希望求得好的東西。能夠如此觀察,名為「觀察誓受下劣眾具」。

「無所畜積」,就是不要畜積很多的東西。律上規定,出家人除了三衣之外,在需要的情形下,還可有「百一眾具」,就是每一種資生之具只能有一份,不能同樣的東西畜積很多份,應該少欲知足、安心辦道。

午二、結

由此五相,當知是名初處觀察。

由這五種相去觀察,就名為於初處善巧觀察。

《披尋記》:由此五相當知是名初處觀察者,下劣形相有三:謂剃除鬚髮、捨俗形好、著壞色衣;下劣威儀、眾具各一,是為五相應知。

「下劣形相」有剃除鬚髮、捨俗形好、著壞色衣三相,加上「下劣威儀」、「下劣眾具」二相,隨順這五種相去觀察,就名初處觀察。

巳二、第二處觀察 午一、釋 未一、初一相 申一、標

又善說法毗奈耶中諸出家者所受尸羅,略捨二事之所顯現。

「善說法」是善於宣揚諸法的真理,「毘奈耶」則是律儀。佛以大智慧所宣揚的法及律,能最恰到好處的對治永斷一切煩惱,因此名為「善說法毘奈耶」。依照佛所宣說的法及律而出家的人,簡略地說,就是由能棄捨下列二事,而顯現出來他們所受持的戒律。

申二、列

一者、棄捨父母、妻子、奴婢、僕使、朋友、眷屬、財穀、珍寶等所顯。

第一件事,先要能夠棄捨父母、妻子、奴婢、僕使、朋友、一切眷屬、財穀、珍寶。由此顯現出,出家能割捨所有的恩愛。

出 家人為什麼要棄捨父母?為什麼要修學聖道?依一般世俗的想法:「我的身體很健康,環境很好,福報也很大,智慧很高明,何必辛苦修行呢?」沒有修學聖道的 人,臨命終的時候,有可能一下子就到三惡道去了。若是能夠觀察到三惡道的苦,還願意到三惡道去嗎?應該是不願意去。雖然不願意去,但是不學習佛法的戒定 慧,一念心錯了,就到三惡道去,不能避免!

《賢愚經》裡說到,佛在世時,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 是晝夜三時都入定,在定中觀察有沒有可度的眾生。這一天,他入定一看,很遠的曠野裡有一隻狗,腿被打斷了,非常地飢餓,幾近垂死。舍利弗尊者就去乞了一缽 飯,乘著神通頃刻間來到狗邊,將這缽飯施給狗吃,又為牠說了佛法,這隻狗就帶著歡喜心而命終了,之後投胎到一位大長者的家裡。

有一天,舍利弗尊者經過這位長者家,長者看見舍利弗尊者來了,問舍利弗尊者說:「阿闍黎的年紀已經不小,為什麼沒有沙彌給你做侍者?」

舍利弗尊者說:「是呀!你有沒有小兒給我做沙彌呢?」

長者說:「我有個兒子叫做均提,但是年紀太小,等他稍大的時候,可以布施給長老做侍者。」

到了均提七歲這一年,舍利弗尊者又到長者家來,向長者說:「現在你的兒幾歲了?可以給我做侍者了吧?」

長者說:「我的兒才七歲,不算大。但是你若不嫌棄,可以送給你做徒弟。」

舍利弗尊者於是就帶走均提收做徒弟,善巧地加以教化,他很快就證三明六通、得阿羅漢果。七歲的沙彌均提證俱解脫阿羅漢後,入定觀察知道自己前生是隻餓狗,因為當時師父慈心憐愍,從老遠來為他送飯、說法,今生方得人身並獲道果。於是他發願不受大戒,終身為舍利弗尊者做侍者。

阿難尊者請問佛:「均提沙彌以何因緣,做了什麼惡事而受狗身?做了什麼善事而得道果?」

佛 開示說:「在過去迦葉佛時,有一位年少比丘音聲清雅,善於梵唄,很多人都喜歡聽他讚誦。又有一位老比丘也歡喜梵唄,但是因為年紀老了喉嚨濁鈍,聲音很不 好。年少比丘就訶斥他說:『你自己感覺你的聲音很好,其實還不如狗吠!』老比丘說:『你這樣惡口,要知道我不是平常的比丘,我是阿羅漢啊!』這位年少比丘 聽了心驚毛悚,就趕緊向老比丘懺悔。雖然是懺悔了,由於這位年少比丘自恃好聲,犯了惡口,而且所毀罵的人是阿羅漢,罪過太大了,所以五百世得狗身的果報。 但由於他歡喜梵唄,也是持戒清淨的人,所以今世得以見佛、成就道果。」

這個故事的啟示是:沒得聖道前,還不能調伏自己的煩惱,隨時會有惡口,或者其他的貪、瞋、癡煩惱。若不用功修行,不能夠增長戒、定、慧的力量,隨時會犯錯,就有可能會到三惡道去。

為 什麼要棄捨父母、妻子乃至珍寶?就是要修學聖道!棄捨恩愛的人,來到寺廟裡修學戒定慧,內心常能保持正念,若得到初果,就決定不到三惡道去了。而且得了初 果以後若不精進,天上、人間最多七番生死,就得阿羅漢果。如果精進,可能這一生得阿羅漢,若迴小向大,就是大菩薩了。此時修行決定成就以後,再回來報父 母、報眾生恩,回來圓滿一切世間事,才是真實的自利利他。

二者、棄捨歌舞、倡妓、笑戲、歡娛、遊縱、掉逸、親愛聚會種種世事之所顯現。

第二件要棄捨的事情,是不再觀聽歌舞、演戲、遊戲、男女之間的歡娛、觀賞風景,以及一切掉動放逸、親朋聚會的活動。從捨棄這些世間事中,可以觀察出已經受持出家人的戒法。

《披尋記》:又善說法毘奈耶中諸出家者,所受尸羅等者,此說最初所受具戒。由捨二事,於善說法毘奈耶中名出家者。一、由捨攝受事;二、由捨諸欲事。如文可知。是為第一所觀察相。

棄捨兩件事,就名為已於善說法毘奈耶中,受出家戒法的出家人。一、「由捨攝受事」,就是第一段文中所說,棄捨彼此關心的人與事。二、「由捨諸欲事」,棄捨歌舞倡妓、戲笑,等欲事。這是第二處所中,應觀察的第一相。

未二、次二相

又彼安住尸羅律儀,不由犯戒私自懇責,亦不為彼同梵行者以法訶擯。有犯尸羅而不輕舉。

安住於律儀還有以下兩個相貌:

第一,因為持守淨戒,沒有犯戒,所以不用私底下誠懇地訶責己心或者向人發露懺罪,更不會被一同修學聖道的共住者訶斥或驅擯。

第 二,雖然自己持戒清淨,但若有共住的同梵行者發生違犯戒律的情形,不要輕易地去舉發他。出家人的戒律上規定,必須具五德──知時不以非時、如實不以虛妄、 利益不以損減、柔軟不以麤獷、慈心不以瞋恚,才能舉發別人的過失。為什麼呢?因為怕舉錯而冤枉他人,也是希望被舉罪的人容易接受勸諫而改正過失。

《披尋記》:又彼安住尸羅等者,此說安住具戒有其二相:一、自無毀犯;二、不輕舉他。如文可知。是為第二、第三所觀察相。

這一段文說安住具戒有兩種相貌:一是自己沒有毀犯;二是不輕易舉他人的罪。如文中所說,可以知道,這是第二處所中,所應觀察的第二及第三相。

未三、後二相

若於尸羅有所缺犯,由此因緣,便自懇責。

假設自己犯了戒,對於戒法沒有守護清淨,有所虧損時,便應該向同梵行者發露懺悔,誠懇地訶責自己,並決心不再違犯。

若同梵行以法訶擯,即便如法而自悔除;於能舉罪同梵行者,心無恚恨,無損無惱,而自修治。

若 是犯了戒卻覆藏隱瞞,後為同梵行者所發現,他人以慈悲心、柔軟語舉發其罪,如法地以白四羯磨法予以訶責或將之驅擯,應該立刻地依戒律的軌則,如法悔除其罪 以恢復清淨。對於舉發他的人,心中不存憤怒,過後也不怨恨,決定不會因此而傷害對方或觸惱對方,應該感恩並修治自己所犯的過失,令心還復清淨。

午二、結

由此五相,是名於第二處觀察。

由觀察這五種相貌:一、棄捨父母等以及棄捨歌舞等。二、不由犯戒私自懇責,亦不為同梵行者以法訶擯。三、不輕舉他。四、若有缺犯,自懇責、自悔除。五、堪忍他舉,心無憤恚。就名為於第二處中,自誓受禁制尸羅的善巧觀察。

《披尋記》:若於尸羅有所缺犯等者,此說具戒,犯已還淨有其二相:一、自懇責,或自悔除;二、堪忍他舉,心無憤恚。如文可知。是為第四、第五所觀察相。

此段文說明了受具戒後,犯戒而又懺悔清淨的情形。違犯戒法如何能懺悔清淨?有二相:一、自己懇切地訶責自己,或如法如律地懺悔除罪。二、能忍受別人舉罪,而且心無憤恚。這是第二處觀察中的第四、第五相。

【書籍目錄】
第1頁:一、講記前言 第2頁:二、修所成地.一
第3頁:二、修所成地.二 第4頁:二、修所成地.三
第5頁:二、修所成地.四 第6頁:二、修所成地.五
第7頁:二、修所成地.六 第8頁:二、修所成地.七
第9頁:二、修所成地.八 第10頁:二、修所成地.九
第11頁:二、修所成地.十 第12頁:三、修所成地.十一
第13頁:三、修所成地.十二 第14頁:三、修所成地.十三
第15頁:三、修所成地.十四 第16頁:三、修所成地.十五
第17頁:三、修所成地.十六 第18頁:三、修所成地.十七
第19頁:三、修所成地.十八 第20頁:三、修所成地.十九
第21頁:三、修所成地.二十 第22頁:四、修所成地.二十一
第23頁:四、修所成地.二十二 第24頁:五、如何修習四念住
第25頁:上玅下境老和尚生平簡介
推薦 打印 | 錄入: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