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普門品講記 玅境老和尚

普門品講記 玅境老和尚

四、普門品講記.二十一

[日期:2011-02-18]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玅境老和尚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種種諸惡趣 地獄鬼畜生 生老病死苦 以漸悉令滅

觀世音菩薩在十方世界現身說法,廣度眾生,那麼眾生得到什麼好處呢?第一就是惡趣令滅,「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以漸悉令滅」。其次,就是人間的「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這些苦惱都消除了,慢慢就轉凡成聖、得大解脫了。

「種 種諸惡趣」的「趣」,就是「來去」的意思;或者說「歸趣」,一定要到一個地方去,而不是停留在這裡。譬如,皈依三寶、受持五戒,這是一個因,這個因能使令 他將來到天上去、到人間來,叫做「趣」。所以,若不能控制貪、瞋、癡的煩惱,做了很多傷天害理的事情,造了這個罪因,將來就要到三惡道去。

人間、天上是善趣,三惡道就是惡趣。人間、天上雖然不是特別的理想,但還是比三惡道好一點。所以,人最積極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不要到三惡道去。畜生有很多種類,鬼、地獄的種類也是很多很多。大概地說,就是地獄、餓鬼、畜生這三惡趣。

三惡趣很苦,觀世音菩薩為我們現身說法,我們能夠依教奉行、不做惡,惡因惡果逐漸息滅了,我們的生、老、病、死問題就能解決,就能超凡入聖。

現在,我們來談談「鬼」。畜生的世界,我們人能看見一大部份,少部份我們看不見。鬼,少數人能看見,多數人看不見,所以有的人對於鬼還有一點疑惑:「有鬼嗎?佛教說有鬼是迷信!」

在中國歷史上,真是有鬼這種事情的。我說一個三國時代的事蹟。

吳國孫權時代,有個大將軍叫陸遜,他曾經打敗劉備。陸遜的兒子叫陸抗,也是吳國的一位將軍。陸抗有兩個兒子,一個叫陸雲,一個叫陸機,兩人都是很不錯的讀書人。

現在說的是陸雲。有一天,他去探望朋友,但是天一黑就迷路了,找不到他朋友的家。由於天色黑暗,他看見遠處有光,就向光的方向奔去,原來那裡有戶人家。於是,他就去敲門並說明來意,因為迷路了,想在這兒休息。裡邊有個少年,有美風姿,態度非常好,就留他住下來了。

陸雲是讀書人,而那個少年談吐也是很高尚的,二人談老子《道德經》上的道理,談得很投機、很快樂。

第二天早晨,陸雲告辭離去。等到太陽一出來,方向也明白了,走了十幾里路,就到了他朋友的家。他向朋友敘述昨天晚間的事情。

朋友說:「我們這兒幾十里路內沒有人家呀!你怎麼說有個人家呢?」

陸雲說:「是有人家嘛!我沒有說謊話。」

「那麼,我們去看一看!」朋友說。

他 們就順著來時的路走,到那兒一看,是個墳,並沒有房子。他的朋友知道,這是王弼的墳。王弼是誰呢?《三國志》的《魏書》裡提到,王弼是個玄學家,或者說是 哲學家也可以,他對於老莊、《易經》是有研究的。現今有些大圖書館,還有王弼註解的《易經》與《老子》。《魏書》上說,王弼二十幾歲就死了,他年紀很輕, 名氣很高。

按佛法來說,由陸雲在王弼那兒住一宿的情況,就知道王弼死後做鬼了。佛教說的鬼,有 無財鬼、少財鬼、多財鬼,就是無福德的鬼,少少有點福德的鬼,還有福德大的鬼。王弼這個人死了做鬼,他沒有大福德的宮殿、沒有好的地方可住,就住在埋自己 死屍的墳裡,可見他不是個有福德的鬼。但是,他做人時的學問還在,所以談吐、意境還是很高尚。

三國時代,在孫吳的首都金陵有佛法的弘揚,洛陽也有,但並不興盛,佛教不是那麼普遍。而《晉書》的作者,會記載陸雲這段事蹟,就證明是有鬼的,不能說沒有。

我再說一個故事。

我 們都知道《古文觀止》的〈陳情表〉,是李密寫的。劉備在蜀的時候,李密曾做過一個小官;劉備垮台後,他就罷官了。但是晉武帝聽說李密這個人很好,想請他做 官,他不願意,於是寫了〈陳情表〉。這一篇文章是很動人的,其中有一句「死當結草」,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有一段故事。

春秋時代的晉國有個大臣,叫魏武子,他是一位有身份的人,有大太太、小太太,而他很愛這個小太太。

後來,魏武子有病了,他對兒子魏顆說:「我若死了,她年齡還不大,就讓她改嫁!」

等到病重了,他又對兒子說:「叫她殉葬!」就是要她一同死。

果然,魏武子病重,不久就死了。但是,魏顆把小母親改嫁,並沒有讓她殉葬。

這 件事過去以後,秦國來攻打晉國。這時候,秦國軍隊的將軍叫杜回,這個人是秦國的大力士,力量非常大。魏顆率領晉國的軍隊與杜回交戰,打不過他。魏顆心裡憂 愁,累了打個盹兒時,做了一個夢。夢中,有一個老翁來,對他說:「你不要憂愁,明天作戰的時候,你不要同他硬拼,你引誘他到青草坡去,就可以打勝仗了。」 魏顆醒後,知道是個夢,但是也不妨試一試。

果然!第二天,雙方又打起來了,魏顆就引誘杜回到一 個草長得很長的青草坡去。到了那裡,魏顆看見一個老人在結草,他把草結成一個扣一個扣的。當杜回跑到那裡時,就被扣絆倒了,於是魏顆和弟弟兩人合力捉住了 杜回,想到:「這個人力量太大了!如果留著他,將是我們晉國的大患!」就把杜回殺了,這場戰爭就這樣戰勝了!

人就是這樣,別人死,是別人的事;我戰勝了,我就歡喜。那麼,魏顆就回到自己的住處,夜間睡覺作了個夢,那位老人又來了,對他說:「你知道我是誰嗎?我就是你所改嫁的小母親的父親!」

從 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知道兩件事:一是人死了可能會做鬼,這就證明有鬼。第二、證明人雖然死了,但是對兒女的愛心還是不變,他還愛他的兒、他的女。如果,有人 把他的兒女照顧得特別好,他會非常感謝,這就是「死當結草」。那個老人就是非常感謝魏顆,沒有讓他的女兒殉葬,而把她改嫁了,所以在魏顆有困難的時候,老 人願意來幫他的忙。

由此可知,真是有鬼,不是沒有;也可以知道夫妻、父子兒女之間的恩愛是不斷的。所以,人與人都應該相愛,不要一憤怒就要殺害別人,這是不對的。

我們要知道有鬼道眾生,但是人死後並不是決定做鬼,有可能再做人,可能升天,也可能到地獄去。即使做了鬼,乃至墮落地獄,業報結束了也還可能再做人,都是變化無常的。不論如何,在佛法的道理上說,這些都是苦惱境界。

觀世音菩薩大慈悲,能「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教化我們解脫一切苦、得大涅槃,所以說「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

己二、意業普觀 庚一、五觀圓具

真觀清淨觀 廣大智慧觀 悲觀及慈觀 常願常瞻仰

佛 用重頌說明觀世音菩薩普門示現,來回答無盡意菩薩的第二個問題:「觀世音菩薩云何遊此娑婆世界」。回答中,前面是「身業普應」,這裡是說觀世音菩薩「意業 普觀」,觀世音菩薩的那一念清淨心,能普遍地觀察,而且又能夠「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其實,身體的活動,實在是由心發動出來的,如果觀世音菩薩的心 不想那樣做,就不會有身業的活動,所以「意業普觀」倒是最根本的。這裡面說出五個觀: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慈觀。

第一是「真觀」。「觀」是觀察,實在就是智慧,沒有智慧是不能觀察的。但現在是觀什麼呢?就是觀察諸法的真理,所以叫「真觀」。《法華經》的〈序品〉說:「觀諸法性,無有二相,猶如虛空。」這就是「真觀」。

諸法雖多,但簡要地說只有二種:第一、就是我們明明了了的這個心,這是「心法」。其次,就是地水火風,一切的物質,這是「色法」,以我們的生命體來說,除了地水火風外,再加上空、識,組織起來,就是生命。而外面的山河大地、草木叢林,則是地水火風組成的。

所以總合起來,一個是物質性的「色法」,另一個則是精神性的「心法」。這一切法,都是因緣所有的;既然是因緣所有,那麼它的本性就是空的。在空上看,是無有二相的──沒有生、沒有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無凡也無聖,是離一切分別相的。

這種理性,是聖人的清淨智慧所見的境界,凡夫的分別心,只能在文字上分別觀察,沒能夠證悟。如果真能夠證悟,就是聖人而不是凡夫了,那麼就叫做「真觀」。

「真」, 是形容詞,形容真理是最正確的,不是虛妄的。如果你能夠證悟,就會真實地得大安樂、得大自在解脫。其他一切我們凡夫所認為美滿的,所歡喜的、所追求的,都 是苦惱的境界,都是虛妄不真實的,所以不是「真」。只有聖人清淨的智慧所見的真理,才是一切佛、一切聖人居住的地方,裡面沒有虛妄,它不欺誑你,那才叫做 「真」。我們凡夫認為怎麼怎麼好的,到時候並不是那樣,裡面都有虛妄性、有欺騙性,有很多的苦惱。你認為怎麼怎麼好,其實不是,所以不是「真」。

這裡說「真觀」,是指觀世音菩薩已經成就了這樣的智慧。他在沒證悟聖道之前,經過長時期地學習,後來成功了,具有這樣的智慧,就是「真觀」。

第二是「清淨觀」。就是成就真觀的菩薩,心是清淨的,他如果來到凡夫的世界,凡夫的一切虛妄都不能染污他的清淨心,所以叫做「清淨觀」。

經論上有一句話:「以第一義智力故,世智不顛倒轉。」這「第一義」,就是剛才說的「觀諸法性,無有二相,猶如虛空。」「第一」,是殊勝的意思;佛菩薩清淨的智慧境界是最殊勝的,所以叫做「第一義」。

成 就了通達第一義的智慧以後,因為有這樣的智慧力量,所以能「世智不顛倒轉」。什麼是「世智」?「世」,就是一切的因緣生法,這都是有時間性的。「轉」,就 是活動。當智慧與因緣生法接觸,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在一切虛妄的境界上活動時,能「不顛倒轉」,不迷惑、沒有錯誤,不會犯錯誤,那就是清淨;如果顛倒轉, 就是不清淨了。我們沒有成就真觀的人,也就是沒有得到第一義諦智慧的人,在色聲香味觸法上活動的時候,就會糊塗、顛倒、迷惑,但是自己還不覺悟,那就是 「顛倒轉」。

現在,聖人成就了真觀,他的世智--就是觀察一切法都是虛妄的智慧,是很清淨、不 染污的,所以叫做「清淨觀」。觀世音菩薩成就了真觀,同時也成就了清淨觀。我們凡夫對於別人的事情,有時候可能公平,但也可能不公平;若是對自己的事情, 就更容易顛倒迷惑。然而,觀世音菩薩是不會有錯誤的,所以,你若向他有所求,他會很正確地觀察這件事。為什麼呢?因為,他心裡面清淨,沒有私心。

第 三「廣大智慧觀」。對於世間及出世間的因果道理,完全能夠通達無礙,叫做「廣大智慧觀」。譬如阿羅漢也有真觀、清淨觀,世間上的事情不能迷惑他;但是,他 還沒有成就這種廣大的智慧觀。譬如我們人間的人,要經過多少年的學習,考試及格畢業了,才承認你是醫生,或者是會計師、建築師、律師。你有這個知識,但也 要有正式的證書才可以。而諸天因為壽命長,所以有些天人也有這種知識,知道怎麼治病。

現在說觀 世音菩薩能完全明白你有什麼病、要怎麼治療,乃至房子應該怎麼造,所有世間的知識,不論我們知道、不知道的,觀世音菩薩都是通達無礙的!還有出世間的事情 ──怎麼樣能得聖道?什麼叫做苦、集、滅、道?什麼叫做十二因緣?什麼叫做六波羅蜜?什麼是《華嚴經》的法門?什麼是般若法門?無量無邊的佛法,觀世音菩 薩都通達無礙的。

觀世音菩薩遍一切法都能通達無礙,超過一切凡夫、也超過阿羅漢。而觀世音菩薩已經成佛了,所以也超過一切菩薩,智慧非常的廣大。因此,我們若向他有所求的時候,他會很正確的處理,不會有錯誤。

第 四、第五是「悲觀及慈觀」。「悲觀」和「慈觀」,這也是阿羅漢所不能及的。阿羅漢還沒有入無餘涅槃的時候,你若向他有所求,他也會幫你忙的;但是,入無餘 涅槃以後,他就不管了!你有什麼事向他求,他心裡面不分別,所以不管這件事了。為什麼呢?因為,雖然他有真觀、清淨觀,但是廣大智慧觀不夠,這是第一個原 因。第二、他沒有慈悲心;如果有慈悲心,就不會入無餘涅槃,入無餘涅槃,就表示他沒有慈悲心了!世間上還有很多的眾生,其中與他有緣的可能也很多,他們都 還在流轉生死,受很多的苦啊!但是他不管了,所以不能否認他是小乘。

觀世音菩薩不是!觀世音菩 薩有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自利的功德也已經圓滿。那麼,為什麼不入無餘涅槃呢?因為有悲、有慈。他看見還有很多的眾生在受苦,其中有很多曾經是他的 父親、母親,是他的哥哥、弟弟、姐姐、妹妹,這些親愛的人,所以就發了悲心,希望這一切的人都能離苦,所以叫做「悲觀」。

觀世音菩薩希望他們離苦以後,能得涅槃、得大安樂自在,而不是世間的榮華富貴、身體健康。那些都靠不住的,還要得大涅槃才可以,所以這叫做「慈」。

觀世音菩薩因為成就了這麼多的功德,所以能夠「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能真實的廣度眾生!

「常願常瞻仰」,這句話是釋迦牟尼佛說的,不是觀世音菩薩自己說的。釋迦牟尼佛讚歎觀世音菩薩具足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而在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心裡,他總是希望眾生常能修學這樣的觀行。

「常願」,不只是暫時的,觀世音菩薩常願眾生這樣修行。「常瞻仰」,觀世音菩薩也是長時期的希望一切眾生尊重這個法門,尊重「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能夠尊重法,就能這樣學習。

我 們平常人善根不深厚、不強,或者有業障,即使靜坐一會兒,心還是很散亂。若要照著經論上的法門去如理作意的修行,修了幾次,也不感覺到有什麼實際的作用, 於是就會說:「修這幹什麼?這不也是打妄想嗎?不要修了!」如果是這樣,就不符合觀世音菩薩的想法了,觀世音菩薩願意你尊重這個法門,希望你長時期這樣修 行,你就會離苦得樂了。

庚二、智光遍照

無垢清淨光 慧日破諸闇 能伏災風火 普明照世間

前面是說觀世音菩薩成就了這樣殊勝的功德,以下是說觀世音菩薩有實際教化眾生的行動。

「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闇」,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是「無垢、清淨光」明的智慧。又因為有悲觀及慈觀,所以「慧日」——這無垢、清淨的智慧,像太陽似的能「破諸闇」,破除眾生的無明黑闇。觀世音菩薩有辦法開導眾生、教化眾生破除煩惱。

「能 伏災風火」,這是說,能夠調伏、消除眾生果報上的苦惱。破諸闇是破煩惱,煩惱是因;災風火——風災、火災,則是一種果報。內心的煩惱如果不消除,果報上的 災難是不能除掉的;即使除掉了,也是暫時的,將來還是會有問題,所以,一方面要破諸闇,一方面也破除災風火。但是,凡夫的心情,只要果報上沒有災難就好 了,若要他努力破除內心的煩惱,就不容易接受,還有這個問題。

「普明照世間」,觀世音菩薩智慧的光明,普遍地照耀一切世間——不管是地獄、餓鬼、畜生的世間,人、天、阿修羅的世間,乃至聲聞、緣覺、菩薩的世間,觀世音菩薩大慈悲的光明,是沒有界限的普遍照耀、教化一切眾生的。

【書籍目錄】
第1頁:一、釋經題 第2頁:一、本經大意
第3頁:一、本品大意 第4頁:一、牒釋品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5頁:一、流通因緣 第6頁:一、譯者簡介
第7頁:二、普門品講記.一 第8頁:二、普門品講記.二
第9頁:二、普門品講記.三 第10頁:二、普門品講記.四
第11頁:二、普門品講記.五 第12頁:二、普門品講記.六
第13頁:二、普門品講記.七 第14頁:二、普門品講記.八
第15頁:二、普門品講記.九 第16頁:二、普門品講記.十
第17頁:三、普門品講記.十一 第18頁:三、普門品講記.十二
第19頁:三、普門品講記.十三 第20頁:三、普門品講記.十四
第21頁:三、普門品講記.十五 第22頁:三、普門品講記.十六
第23頁:三、普門品講記.十七 第24頁:三、普門品講記.十八
第25頁:三、普門品講記.十九 第26頁:三、普門品講記.二十
第27頁:四、普門品講記.二十一 第28頁:四、普門品講記.二十二
第29頁:四、普門品講記.二十三 第30頁:五、上玅下境老和尚生平簡介
第31頁:五、出版後記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