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入決定勝 玅境老和尚

入決定勝 玅境老和尚

八、法雲法雨-午齋開示集.九

[日期:2011-02-18]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玅境老和尚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之九

不明正法,愚生死長

為 什麼我們無始劫來不斷地流轉生死?原因就是「無明」!「無明」,簡單說就是無知;不知無我、不知一切法畢竟空,就叫作「無明」。因為無明,我們發動身口意 造作種種業--福、非福、不動業;有了業力,就不能沒有生死的果報。這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乃至純大 苦蘊聚。」

佛在世時,有一天大眾集合聽佛說法,忽然來了隻獅子,臥在旁邊聽法。這時,佛對獅子 說四句話:「疲倦者道長,不眠者夜長,不明達正法,愚者輪迴長。」(《南傳法句經》)獅子是誰呢?原來在毗婆尸佛時,他是一個非常有學問的學者,教過的學 生中很多是社會上有成就的人;他聽說毗婆尸佛出現世間宣揚真理,感到好奇,就到毗婆尸佛那裡去聽法。

但 此時就出現一個問題!什麼問題呢?因為此人年紀大,有學問、有道德,也有地位,不管在那裡都受到尊重讚歎,可是到毗婆尸佛這裡聽法時,卻沒有人理睬他,他 心裡不舒服,就想:「你們這些人沒有知識、不懂禮貌,對我都不知道恭敬!」瞋心一動,對大眾僧罵了一句:「禿驢!」罵完了,還是憤恨不平,故毗婆尸佛說的 法,他半句沒聽進去,一點好處也沒得到就離開了。由於一時無明火的發動,造了辱罵大眾僧的罪過,命終後就墮入畜生道 --從毗婆尸佛一直到釋迦牟尼佛,九十一劫一直地做獅子。所以,佛對他說:「不明達正法,愚者輪迴長!」這個故事在《大智度論》(大正二五.三○七中)中 有提到。

這就是「我」!當然,沒學問也沒地位的人,不論到什麼地方去、人家理睬不理睬,心裡應 該不大在意;而一個人若習慣處處受到恭敬讚歎,忽然間人家不恭敬他,心裡不習慣就忿怒了。為何會這樣?因為有「我」的執著!所以,修無我觀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通達了「無我」的道理,別人恭敬、讚歎也好,輕視、毀辱也罷,內心完全不為所動,無愛也無憎。這樣,逐漸地「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愛滅則取 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就到涅槃那裡去了!

趣入聖道不為難

當然,從生死到涅槃,中間須要經過聖道的修習。什麼是聖道?就是三十七道品;換言之,就是戒定慧,亦即止觀!有人說:「太難了,我辦不到!」實在來說,修學聖道這件事並不難!

一 天清晨,佛拿著缽,到一戶貧苦人家去乞食。乞食時,佛隱藏原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放大光明的身相,化現成很平常的比丘模樣。這戶人家的一對夫婦都不信 佛。此時丈夫不在家,而妻子看到比丘來乞食,就驅趕他:「你不要站在這裡!趕快走開!」比丘說:「我是個出家人,也不要求很多東西,只是一餐飯而已,你布 施一點也好!」女人答言:「不要!你趕快走開!你在這兒等到死,也不會給你飯吃的!」

忽然間, 這個比丘變成死人,身體種種臭穢骯髒的境界一下子都出現了。女人一見生大恐怖,揚聲大叫:「不得了!」但忽然間,這個比丘和這個境界又都不見了。她心裡還 是很害怕,驚慌失措地就跑去找她的丈夫。她丈夫說:「發生什麼事嗎?」她如此如此一說,丈夫就火大了,回家拿了刀、弓箭等,急急地追著那個比丘去了。

追 到一個地方,看見比丘坐在一個琉璃城裡。他心想:「哎呀!這個比丘有琉璃保護著,我打不到他,怎麼辦呢?」於是就大喊:「開門!開門!」比丘說:「你把弓 箭、刀都丟掉了,我就開門!」他一想:「也可以!沒有刀箭,我用拳頭打也一樣。」就把刀箭丟了。但見比丘還是沒開門,就說:「你怎麼還沒開門呢?」比丘又 說:「我的意思是要你把心裡的刀箭丟掉,不只是手裡的刀箭。」他一聽,心想:「哎唷!這個比丘有神通,知道我心裡想什麼。這可不是平常人啊!」心裡一畏 懼,就跪下來說:「您是真人!我們對您沒有禮貌,請神人原諒!我去找我太太來向你賠罪!」

於是 兩夫婦就跪在琉璃城外,向比丘磕頭懺悔,比丘即為他們宣說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二人當下便得須陀洹果。此時,佛即現出原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放大 光明的殊妙境界,兩夫婦見佛相好,生大歡喜,向佛大力磕頭禮拜,聲響不絕。這個故事見於《法句譬喻經》(大正四.五七八中)。

我 們看佛世時那些人,好像很容易便成就聖道了;當然,這是有善根的關係,而佛也是觀察到這兩夫婦善根已經成熟,故特意用此方便度化。現在我們如何能成就聖道 呢?首先,必須學習經論,掌握聖道次第後,再修止觀,深入地觀察我不可得、一切法亦不可得。如此,得初果(或無生法忍)應該不是很難的事情!

我曾經說過:就像造桌子似的,把零件一個個都先做好,最後拼裝起來就成功了。得聖果即類似如此!先從經論裡通達我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的道理,這點搞通之後,其它的因緣就不是難事了。

如修奢摩他,對一般人來說起初可能難了些,但若能對世間上的事情放下一點,再有諸法空的智慧來調伏,奢摩他也應該容易成就,然後於奢摩他中再修毗缽舍那觀,成功了就是聖人了!

破除修行的障礙

盧 山慧遠大師於其所寫的〈禪經序〉裡說了一句話:「禪無智無以深其寂,智無禪無以窮其照。」修行一定要有止(禪),但也要有觀(智)才行。有些人靜坐就只歡 喜修奢摩他寂靜住,不歡喜修觀思惟法義。這樣有什麼問題呢?修行人若只修奢摩他而不修毗缽舍那,一旦心裡有點相應,就會有高慢心:「你們都不如我!」但事 實上,就算得了四禪八定,還是生死凡夫啊!

有位仙人住在山裏,旁邊常伴著一隻狐狸聽他讀書、說 法;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忽然有一天,狐狸對仙人說:「我可以做獸中之王了!」(這話的意思,就是牠開悟了!)說完後,就離開了仙人到別的地方去,遇見一隻 有病的狐狸(他不先找健康的),威脅牠說:「你若不聽我的話,我就殺你!」病狐狸心裡害怕,就聽牠的話,隨著牠走。後來,又遇見了幾隻有病的狐狸,都這樣 如法泡製;病狐狸沒有抵抗能力,受到恐嚇,只好低聲下氣地服從。這樣,這個狐狸就有了多少隨從者。之後,即使遇見了健康的狐狸,牠也這樣恐嚇;健康的狐狸 本來很強壯,不必怕牠,但對方人多勢眾,只得畏懼三分。這樣,牠就有了一大幫的隨從者,是狐狸中的王了。

作了狐狸王後,牠又開始降服大象。大象體型大,本來不怕狐狸,但狐狸數目太多了,牠也有點恐懼,只好聽從狐狸王。此後,狐狸王就騎在大象身上,降伏了更多的大象,再接著降伏其它野獸,最後降伏老虎、獅子,終於作了獸中之王。

和 人一樣,成功後就沖昏了腦袋!牠作了獸中之王後,忽然間打了個主意:「我是獸中之王,不應以同獸的狐狸作伴侶,應該娶人間國王的公主做太太!」所以就率領 著眾獸,把一個大城巿包圍起來。國王派遣使者去談判,狐狸王對使者說:「我要娶國王的女兒!若不照辦,我就要破壞你們的國家。」國王聽了心裡很不舒服,召 集臣下開緊急會議商討對策。有大臣說:「牠們有老虎、獅子,還有大象等很多的野獸,勢力很可怕,王何必愛惜一個女子而大動干戈呢?牠要就給牠嘛!」但另外 又有人說:「從沒聽過將人間國王的女兒,獻給禽獸作伴侶的事情。我們不能就這樣投降,應該和牠們鬥一鬥。」

這 位大臣提出一個辦法,就是作戰那一天,先讓城裡所有的人以棉花塞住耳朵,再派使臣向狐狸王說:「作戰時我們先開戰,然後你再讓獅子吼。」狐狸口頭同意了, 但心裡想:「他們提出先戰後吼的條件,一定是害怕獅子的吼叫聲。那麼,我要下令讓獅子先吼叫。」到了開戰時,獅子就先吼;這一吼就不得了了,狐狸王自己嚇 得心臟破碎,當場從大象背上掉下來死了。狐狸王一死,所有野獸四處散走,國王即戰勝了這一仗。這個故事出於《五分律》(大正二二.一八下),《法苑珠 林》(大正五三.六九一上)裡亦收錄。

從這個故事看出,做什麼事成功時不要高慢,高慢心一生,就一定會失敗,中國歷史上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人一有了些許優點或成就,就容易仗勢而生高慢,但「我慢山高,法水不入」,修行人若有了高慢心,就障礙你不能得聖道。

修奢摩他而不修毗缽舍那的人,或許也能覺悟自己有高慢心,但是無法破除!若修奢摩他的止,同時也修毗缽舍那的觀,就能反省並察覺到自己的問題,也能進一步用我空觀、法空觀來破除高慢心。此時,你容易有進步,不會自己作障礙,就能得聖道!

萬里無寸草處去

《維 摩詰所說經》云:「不斷婬怒癡,亦不與俱!」這是大菩薩的境界,不是平常人!若是凡夫菩薩,雖然發了無上菩提心,還是要先全心注意斷除婬、怒、癡、慢等種 種愛見煩惱這件事,逮得無生法忍後,有了聖道的大智慧光明,那時才可以說到達「不斷婬怒癡,亦不與俱」的程度。但怎麼斷婬怒癡呢?

唐 朝有一位洞山禪師,是禪宗很有名的一位大德。一年,結夏安居圓滿,洞山禪師對大眾說:「秋初夏末,兄弟或東或西,直須向萬里無寸草處去!」三月安居結束 了,大家就要離開這裡,到別處去參學,或者東邊去、西邊去,無論到何處,你不要到有草的地方去!過了一會兒,洞山禪師又說:「只如萬里無寸草處,作麼生 去?」萬里無寸草處怎麼去呢?提出來這麼一個問題。當時,大眾上下並皆默然,無人能答。

後來, 其中一位禪者到石霜禪師那裡。石霜禪師問:「和尚有何言句示徒?」洞山禪師都是怎麼對大眾開示的?這位禪者就如是如是地說了。石霜禪師又問:「有人下語 否?」有沒有人回答這一句話呢?說:「沒有人!」石霜禪師就說:「何不道出門便是草!」出了這個門外就是草!這個禪者後來又回到洞山禪師這裡,就轉述石霜 禪師的回答。洞山禪師聽後就讚歎說:「大唐國內能有幾人?」大唐國裡,能有幾個石霜禪師呢?這等於讚歎石霜禪師的回答是對的!但當我們讀這段記載時,能明 白這句話的意思嗎?

這句話可以引《維摩詰所說經‧觀眾生品》中的「畢竟空寂舍」來解釋。維摩詰 居士在什麼地方住?在畢竟空寂那裡住!畢竟空寂就是他的房子,故云「畢竟空舍」。我想洞山禪師是讀過《維摩詰經》的,「萬里無寸草處去」應該就是從這一句 話來!「畢竟空寂舍」是廣大無邊的,但這個房子裡沒有草!「沒有草」是什麼意思?「草」就是虛妄分別!若常常在畢竟空寂這裡學習止觀,就能滅除我們內心的 虛妄分別。虛妄分別滅除後就沒有草了,也就是證悟了畢竟空寂 --諸法如的意思。所以,東去、西去、南去、北去……,不管到什麼地方參學,總而言之,應該學習向第一義諦那裡去!若老是停留在虛妄分別的境界,就是空過 光陰了。

何處是「萬里無寸草處」呢?即是第一義諦,亦即諸法如或涅槃。這個地方怎麼去?洞山禪 師沒有講,而石霜禪師的回答是:「出門便是草!」若離開了第一義諦,就是落入虛妄分別。而心裡一虛妄分別,煩惱就現起,並不是發大瞋心、大貪心才叫作煩 惱。心念一起,才動眉毛就犯了祖師規矩;不與第一義諦相應,就是煩惱境界、就是生死流轉。我認為古代的禪師是閱讀經論、如理作意的。石霜禪師應該也是學習 經論且修止觀的,所以他能回答這句話。

《金剛經》云:「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 所住而生其心。」凡夫總是在一切法上虛妄分別,所以是「住一切法生心」。現在學習佛法,常常思惟「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 如是……」,舉心動念與法相合,行住坐臥、語默動靜,一切時、一切處觀一切法皆是如,就是趣向第一義諦!有人罵你、毀辱你,向道上會,觀「即空、即假、即 中」;讚歎你、恭敬你,也觀「即空、即假、即中」。能這樣,就是萬里無寸草處去而沒有出門。安住在那裡修止觀,不生煩惱就是沒有草,亦即是「無所住而生其 心」之意。

在沒得無生法忍之前,能念念在道作如是觀,久了就得無生法忍。明白點說,我們佛教徒應該做這件事--一定要修我空觀、修法空觀;常常這樣修習,才能漸漸由凡而聖,斷婬怒癡等愛見煩惱之草,到「萬里無寸草處去」!

【書籍目錄】
第1頁:一、《雜阿含經‧尊者難陀為五百比丘尼說法》講記.一 第2頁:一、《雜阿含經‧尊者難陀為五百比丘尼說法》講記.二
第3頁:一、《雜阿含經‧尊者難陀為五百比丘尼說法》講記.三 第4頁:一、《雜阿含經‧尊者難陀為五百比丘尼說法》講記.四
第5頁:一、《雜阿含經‧尊者難陀為五百比丘尼說法》講記.五 第6頁:一、《雜阿含經‧尊者難陀為五百比丘尼說法》講記.六
第7頁:一、《雜阿含經‧尊者難陀為五百比丘尼說法》講記.七 第8頁:一、《雜阿含經‧尊者難陀為五百比丘尼說法》講記.八
第9頁:一、《雜阿含經‧尊者難陀為五百比丘尼說法》講記.九 第10頁:一、《雜阿含經‧尊者難陀為五百比丘尼說法》講記.十
第11頁:一、《雜阿含經‧尊者難陀為五百比丘尼說法》講記.十一 第12頁:一、《雜阿含經‧尊者難陀為五百比丘尼說法》講記.十二
第13頁:二、《大乘莊嚴經論‧成宗品》講記-大乘是佛說.一 第14頁:二、《大乘莊嚴經論‧成宗品》講記-大乘是佛說.二
第15頁:二、《大乘莊嚴經論‧成宗品》講記-大乘是佛說.三 第16頁:二、《大乘莊嚴經論‧成宗品》講記-大乘是佛說.四
第17頁:二、《大乘莊嚴經論‧成宗品》講記-大乘是佛說.五 第18頁:二、《大乘莊嚴經論‧成宗品》講記-大乘是佛說.六
第19頁:二、《大乘莊嚴經論‧成宗品》講記-大乘是佛說.七 第20頁:二、《大乘莊嚴經論‧成宗品》講記-大乘是佛說.八
第21頁:二、《大乘莊嚴經論‧成宗品》講記-大乘是佛說.九 第22頁:二、《大乘莊嚴經論‧成宗品》講記-大乘是佛說.結
第23頁:三、修習聖道的功德.一 第24頁:三、修習聖道的功德.二
第25頁:三、修習聖道的功德.三 第26頁:三、修習聖道的功德.四
第27頁:三、修習聖道的功德.五 第28頁:三、修習聖道的功德.六
第29頁:四、增上生與決定勝.一 第30頁:四、增上生與決定勝.二
第31頁:四、增上生與決定勝.三 第32頁:四、增上生與決定勝.四
第33頁:四、增上生與決定勝.五 第34頁:五、持名念佛與念佛三昧.一
第35頁:五、持名念佛與念佛三昧.二 第36頁:五、持名念佛與念佛三昧.三
第37頁:五、持名念佛與念佛三昧.四 第38頁:五、持名念佛與念佛三昧.五
第39頁:六、學佛的目標何在 第40頁:七、如何栽培善根.一
第41頁:七、如何栽培善根.二 第42頁:八、法雲法雨-午齋開示集.一
第43頁:八、法雲法雨-午齋開示集.二 第44頁:八、法雲法雨-午齋開示集.三
第45頁:八、法雲法雨-午齋開示集.四 第46頁:八、法雲法雨-午齋開示集.五
第47頁:八、法雲法雨-午齋開示集.六 第48頁:八、法雲法雨-午齋開示集.七
第49頁:八、法雲法雨-午齋開示集.八 第50頁:八、法雲法雨-午齋開示集.九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