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入決定勝 玅境老和尚

入決定勝 玅境老和尚

三、修習聖道的功德.五

[日期:2011-02-18]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玅境老和尚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丙三、得無生忍
丁一、聞所成慧

佛說此世界上的人,修學聖道的次第是從聞思修得無生法忍。為何要聽聞佛法?佛大慈悲、大智慧,用種種語言文字來表達所證悟的真理,我們也就從文字上去學習這個真理。

學習有兩條道路:一是依止善知識,一是自己閱讀經論。初開始聽善知識講解比較容易;久了,程度進步,就可以自己獨立學習。依循語言文字而得智慧,通達第一義,即聞所成慧。

丁二、思所成慧

經 過聽聞、學習,明白什麼是佛法第一義諦後,就要閑居靜處、專精思惟。孔夫子也主張「慎思之!明辨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世學尚且如此,更 何況佛法的修習?佛陀開示我們,聽聞佛法之後要專精思惟,同時還要閱讀經論,閱讀經論之後再專精思惟。這樣不斷地增長,就超越了聞所成慧,對佛法第一義諦 有更深入的理解,即思所成慧。

丁三、修所成慧

第三個階段修所成慧,就是靜坐修止觀。修奢摩他成功後,在禪定裡思惟觀察所理解的第一義諦,就能證悟第一義諦了。

戊一、修止

學習坐禪,動機要端正。在佛陀慈悲的開示中,靜坐是為了得聖道,不是為了身體健康。病痛,多數是因為內心有煩惱而引起,如果每天靜坐,保持內心清淨,自然也會減少病痛。

學 習止是為了得禪定,但是一提到禪定,可能會有二種誤解:一、誤認禪定就是聖道。二、願意有神通,因此而產生很多問題。得到禪定以後,必須在禪定裡修神通才 會有神通,如果不修,多數是沒有神通的。有些人前生有一點特別的功德,帶來的果報就有一點異能。一般人容易誤會這是神通,實在不是。這種異能有時候靈,有 時候不準,不是決定的。就算是大阿羅漢,其神通多數是準,但少數也有失靈的時候,更何況不是阿羅漢?當然,佛教徒有神通,弘揚佛法會有很多方便。但是神通 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因此佛說:「幽暗之所蔽,何不求光明!」光明就是智慧,也就是般若波羅蜜。有般若智慧才能解決一切問題,所以智慧非常重要。但是智慧也 要依靠禪定,所以佛教徒應該修禪定,同時也要學習般若波羅蜜。

天台智者大師說的《釋禪波羅蜜》講到如何修止,依他所提示的方法去學習,容易成功。《瑜伽師地論》則說得更詳細。我主張這兩本書都要讀,對於修奢摩他有很大的幫助。

修 奢摩他成功了,叫作「止成就」,但也有深淺的不同。未到地定是淺,色界四禪到無色界四空定是深,這都須有前述的「前方便」作基礎才容易成就。年紀越輕越易 成功,若年紀大,心力體力都衰退了,靜坐就坐不來,但如果身體健康還有希望。另外,修行還未成功的人,對於修行的環境也要有所揀擇。禪修的處所必須寂靜, 空氣新鮮、光線好等等。

初學靜坐,最難調伏的就是妄想。對治的方法可以修數息、隨息而達於止。依六妙門的次第說,數息與隨息略有程度上的不同;初開始先藉著數入出息來對治雜亂的妄想,當寂靜的力量有點進步時,就可以修隨息,否則還是容易有妄想。另外,在修止尚未成功前,也可以藉修觀來對治妄想。

戊二、修觀
己一、觀不淨除障

譬如坐一個鐘頭,先修數息十五分鐘,讓心寂靜住,之後就可以修觀了。首先,男女欲的問題是修學聖道的障礙,若不先排除這個障礙,聖道修不來!《瑜伽師地論》詳細說明凡夫辛苦劬勞追求欲,因此引生災難、病痛。頗多的顧慮,根本不能修學聖道。

生 在欲界就有欲的煩惱!唯有降伏欲心才能獲致內心的平靜,故佛開示我們要修不淨觀來破除欲。修不淨觀要將不淨觀的文背下來,譬如《法句經》偈:「觀此粉飾 身,瘡傷一堆骨,疾病多思惟,決非常存者。」或《大智度論》中說到三十七道品,其中提到四念住,可以一方面背這些文句,一方面思惟文裡面的義,久而久之成 為自己的思想,就能遇境心不動。佛在世時比丘們多數是這樣修習,所以能得聖道;現代的人也應該這樣學習,先不要說「業障重」!

不淨觀雖然不能斷煩惱,但是能降伏欲。破除了欲的障道力量,然後修無我觀,就能得聖道。以小乘佛法來說,即是得初果,大乘就是無生法忍。

己二、觀如夢悟空

或 者可以思惟《金剛經》的法語:「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修如夢觀可以分兩個次第:先觀夢,然後觀如夢。用這樣的智慧觀察自己的身體,乃至 觀察一切苦惱的境界,皆如夢幻,虛妄不實。作夢時似乎真有這麼一件事,但夢醒之後,夢裡的人事物根本不存在,是假的、是空的。能常常在靜坐和日常生活中如 是思惟觀察,一旦奢摩他有成就時,就能在一切如幻、如化、如夢中境、如水中月的正憶念時,與空相應,與散亂思惟是不同的。

我 們修觀不要直接觀空,要先觀假,然後從假入空。這不是智者大師的法語嗎?譬如夢中的事是有,而醒了之後纔知道那是假的、是空的。依這個次第作觀,由假入 空。當你作如是觀時,心就住在空,而不住在有上了。聖人觀察一切因緣生法是假有,而假有即是自性空,這個過程就是由假入空。

己三、觀無我證聖

另外還要修無我觀。我們學習《瑜伽師地論》、《中觀論》,了解到只觀一切法空而不修無我觀,還不能得聖道,由此可見修無我觀的重要。

《瑜 伽師地論》的〈聲聞地〉和〈菩薩地〉都說到三三昧。〈菩薩地〉的三三昧是大乘佛法,〈聲聞地〉的三三昧通於大小乘。三三昧中,第一是空三昧,第二是無願三 昧,第三是無相三昧。空三昧就是在禪定裡,觀察色受想行識中,我不可得、我所也不可得。什麼叫作「我」?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說話、溝通思想,常常用到「我」 這個字,但是並沒有特別注意「我」的定義。在中國哲學裡,雖然孔夫子在「子絕四」中也提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但究竟這個「我」是怎麼回事也沒說 清楚。

而在印度的其它宗教中,認為在這個生滅變化的生命體裡,有一個東西是堅密、永久的存在, 這就是「我」。所以外道主張有色、受、想、行、識、我。執著識是常恆住、不變易的,是我的本體。執著我的住處是色、我的感覺是受、我的知識是想、我的行為 是行。在死亡時,只是色受想行壞了,但「我」的體性還是常在的--或者到天上、或者到人間、或者到地獄;在六道中輪迴的「我」,是常恆住、不變易的,永久 也不死的,這是外道的有我論。然而,佛教中的修行人也可能有我的執著,以為一切因緣生法是空的,而我的靈明之心是真常不壞的,這便入於邪知邪見的外道中了 (請讀《楞伽經》)。

佛教是無我論,佛說這個生命體就是色受想行識等因緣和合而有的,另外沒有 我,這就是無我義!《金剛經》說:「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全經從前至後都是說明無我的深義。我們學習《大智度論》、《中觀論》、《瑜 伽師地論》,也通通是無我論。我們中國傳統佛教雖然歡喜讀《金剛經》,一方面卻仍然是有我論,彷彿看不見其間的思想衝突。

若 從事實看有我論、無我論的利弊:有我論的短處是自私,因為有「我」就有「我所」,我權力所及的地方別人不可以侵犯。你不侵損到我,我尚可容許你的存在;你 若損害到我,那就非得要消滅你不可。假設執著有我,則不妨犧牲你以保護我;如果要犧牲我來保護你的利益,不可以!不能改進有我論的弊端,正是中國佛教衰微 的重要原因之一。

無我論者,觀察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沒有我、也就沒有我所,任何行動都 碰不到我。因為沒有我可得,這才能發起大悲心犧牲自己,普度眾生。可見無我論才是圓滿的,人與人之間才能和諧無諍,沒有個人利益,只有團體的利益,無我論 能做到這個程度。所以,從事實來看,修無我觀是大悲心的基礎,是真實能發起大悲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如果你表面上說修菩薩行,而實際上還是執著 有我,你的私心終究不能放下。

聖人絕對是無我的。如《大般若經》說:「色不可得,彼我無我亦不 可得;受想行識皆不可得,彼我無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無色等可得,何況有彼我與無我!汝若能修如是般若,是修般若波羅蜜多。」這樣觀察純熟,逐漸 達到「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就是聖人的境界了。如《法華經》說:「以不受一切法故,而於諸漏心得解脫。」「受」者,執 著也。如果有我可得,就會有受,有受就有執著。但初開始若不能修無我觀,可以先修如夢觀,觀察這個身體是假的,然後再修無我觀,就容易契入。

【書籍目錄】
第1頁:一、《雜阿含經‧尊者難陀為五百比丘尼說法》講記.一 第2頁:一、《雜阿含經‧尊者難陀為五百比丘尼說法》講記.二
第3頁:一、《雜阿含經‧尊者難陀為五百比丘尼說法》講記.三 第4頁:一、《雜阿含經‧尊者難陀為五百比丘尼說法》講記.四
第5頁:一、《雜阿含經‧尊者難陀為五百比丘尼說法》講記.五 第6頁:一、《雜阿含經‧尊者難陀為五百比丘尼說法》講記.六
第7頁:一、《雜阿含經‧尊者難陀為五百比丘尼說法》講記.七 第8頁:一、《雜阿含經‧尊者難陀為五百比丘尼說法》講記.八
第9頁:一、《雜阿含經‧尊者難陀為五百比丘尼說法》講記.九 第10頁:一、《雜阿含經‧尊者難陀為五百比丘尼說法》講記.十
第11頁:一、《雜阿含經‧尊者難陀為五百比丘尼說法》講記.十一 第12頁:一、《雜阿含經‧尊者難陀為五百比丘尼說法》講記.十二
第13頁:二、《大乘莊嚴經論‧成宗品》講記-大乘是佛說.一 第14頁:二、《大乘莊嚴經論‧成宗品》講記-大乘是佛說.二
第15頁:二、《大乘莊嚴經論‧成宗品》講記-大乘是佛說.三 第16頁:二、《大乘莊嚴經論‧成宗品》講記-大乘是佛說.四
第17頁:二、《大乘莊嚴經論‧成宗品》講記-大乘是佛說.五 第18頁:二、《大乘莊嚴經論‧成宗品》講記-大乘是佛說.六
第19頁:二、《大乘莊嚴經論‧成宗品》講記-大乘是佛說.七 第20頁:二、《大乘莊嚴經論‧成宗品》講記-大乘是佛說.八
第21頁:二、《大乘莊嚴經論‧成宗品》講記-大乘是佛說.九 第22頁:二、《大乘莊嚴經論‧成宗品》講記-大乘是佛說.結
第23頁:三、修習聖道的功德.一 第24頁:三、修習聖道的功德.二
第25頁:三、修習聖道的功德.三 第26頁:三、修習聖道的功德.四
第27頁:三、修習聖道的功德.五 第28頁:三、修習聖道的功德.六
第29頁:四、增上生與決定勝.一 第30頁:四、增上生與決定勝.二
第31頁:四、增上生與決定勝.三 第32頁:四、增上生與決定勝.四
第33頁:四、增上生與決定勝.五 第34頁:五、持名念佛與念佛三昧.一
第35頁:五、持名念佛與念佛三昧.二 第36頁:五、持名念佛與念佛三昧.三
第37頁:五、持名念佛與念佛三昧.四 第38頁:五、持名念佛與念佛三昧.五
第39頁:六、學佛的目標何在 第40頁:七、如何栽培善根.一
第41頁:七、如何栽培善根.二 第42頁:八、法雲法雨-午齋開示集.一
第43頁:八、法雲法雨-午齋開示集.二 第44頁:八、法雲法雨-午齋開示集.三
第45頁:八、法雲法雨-午齋開示集.四 第46頁:八、法雲法雨-午齋開示集.五
第47頁:八、法雲法雨-午齋開示集.六 第48頁:八、法雲法雨-午齋開示集.七
第49頁:八、法雲法雨-午齋開示集.八 第50頁:八、法雲法雨-午齋開示集.九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