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享受空無(1995) -- 星雲日記33 星雲法師著

享受空無(1995) -- 星雲日記33 星雲法師著

新的開始 1995/1/16~1995/1/31

[日期:2011-02-1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星雲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一月 十六日  星期一

上午十一時,在西來寺以飛機餐接待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駐洛杉磯辦事處歐陽瑞雄處長等人。

下午四時三十分,為回饋西來寺義工的奉獻,特地在法堂集會。恰逢陳履潔先生和孫春華女士剛從臺灣抵達洛城,也請他們講幾句話。

我向義工們說,釋迦牟尼佛可以說是義工的始祖,雖然他已成就佛道,但是他不辭辛苦為有病比丘看病,服侍起居,替比丘煮粥療飢,並為目盲的弟子穿針縫衣,不厭繁瑣。

佛陀的弟子駝驃當知客師,每有遠道來的客人,即使再晚,他都心甘情願地招呼,提著燈籠為他們安單。幾十年下來,他不需要提燈籠,因為他的手指已能自然發光照路了,這就是他當義工的成就。

禪宗的祖師大德也有很多發心為眾生服務的,他們終其一生頭陀苦行無怨無悔。溈山靈祐禪師甚至願意為眾生做馬牛,這種「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精神,是義工菩薩最佳的寫照。

南北朝時,梁武帝篤信佛教,精研義理,受持菩薩戒,而有「皇帝菩薩」之美譽。他體會到「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肩難」,因而寧可當「佛奴」,為佛教奉獻。他曾三次捨身同泰寺,傳為歷史佳話。

我自己也很樂意當義工,做事不談代價,純為歡喜而做。過去成立佛教文化服務處時,我經常抽空去當義工。一個下午,就可以寫幾十封信,非常有成就感。也因此 體會到「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的服務信條,並且以「與人為善,從善如流,歡喜融和,佛光普照」來要求弟子,做個理想的佛光人。

回想近二、三十年來,無論我走到哪裡,都有很多人願意跟隨我做事,原因是我會為他們考慮到時間、空間的需要,讓他們在「無後顧之憂」的情況下,協助我做事。例如––

要麻煩義工菩薩寫字時,就先將筆、紙、座位找好,安置好,好讓他寫字。要找義工菩薩拖地時,先幫他準備好拖把、水桶。需要義工菩薩幫忙搬運貨物時,先將存放的地點、空間、擺設方式規畫好,再和義工菩薩一起搬運,途中還要和他談佛法,給他歡喜。

記得在宜蘭時,當時美工人才很少,楊錫銘先生發心要為幼稚園畫壁畫。我心中充滿感激之情,成天像學徒般陪著他,替他準備畫筆、顏料、調色板、尺、茶水等。我絲毫不敢怠慢的誠意深深打動了楊先生,後來他皈依了三寶,為佛教奉獻更多的心力。

朱橋先生是五十年代很有名的編輯,他負責的《幼獅》雜誌,帶動了社會上許多雜誌社對美工的重視。朱先生在幫我編《今日佛教》時,經常工作到深夜,不知有多 少寒流來襲的夜晚,都是我在身旁陪伴著他。他常勸我︰「師父﹗您先去休息吧﹗」我還是陪著他,等到適當時間,煮碗麵或泡杯牛奶給他喝,他也被我的誠意所感 動。後來,《今日佛教》也帶動佛教雜誌的進步。

我知道西來寺有很多發心的義工菩薩,有的在家「茶來伸手,飯來張口」,過得逍遙愜意,可是到了寺裡,卻能放下身段,發心為大眾行堂服務;也有的專程搭飛機 從臺灣來,在典座組發心撿菜、洗菜和煮飯;還有更多默默發心的幕後英雄,不勝枚舉。他們知道「未成佛道,先結人緣」的重要性,也體貼西來寺常住弘法的需 要,真是可敬可佩。

因此,我建議西來寺成立義工菩薩小組,讓他們能「人盡其才」,為佛教做更多的事。我的徒眾要能了解,義工菩薩非理所當然要為我們做事,我們必須回報他們的 發心。對待義工菩薩們要體貼、關心、鼓勵、尊重、讚美,並且要給他們方便。我希望我的徒眾,要成就菩薩道,成就佛道前,要先做「義工的義工」。我也希望信 徒能不計名利,多發心來做佛門的義工菩薩。


■一月 十七日  星期二

今聞日本神戶和大阪地區發生大地震,現場滿目瘡痍,一片廢墟。從新聞報導中知悉各種慘狀如下––

死亡人數︰二五九四人
行蹤不明者︰九○一人
負傷人數︰一四五七二人
房屋毀損︰一一八○九間
無家可歸人數︰二十四萬一千人
高速公路︰近畿方面全部不通
新幹線︰京都到新大阪預定於一月二十一日通車

日本從一九二二年東京大地震以來,以這次的災情最為嚴重,粗估損失在上千億美元以上。我很關心在日本的徒眾和佛光會會員是否無恙,特地打國際電話到日本,詢問他們的情況。直到確定大家平安無事,才放下心來。

去年一月十七日南加州北嶺地區發生大地震,造成六十一人死亡,兩百億美元的財產損失。今年一月十七日,則是日本神戶發生大地震的日子。兩處發生地震雖然相 隔一年,卻發生在同月同日,使得美國洛杉磯和日本神戶成了患難之交。學者專家則從地震事件中相互學習,加州理工學院地質學家克拉倫斯‧艾倫說︰「日本發生 的災難對加州非常有參考價值。」洛杉磯結構工程師約翰‧馬丁說︰「我們會從這次的地震中得到教訓,我們將把這些教訓運用到建築法規中。」

本著「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我們不希望看到天災人禍的發生,但是這些災難的發生如果能讓我們記取教訓,將來不再舊事重演,就很有價值了。

美國柯林頓總統在加州州立北嶺大學奧維亞特圖書館前,參加紀念北嶺地震周年的燭光晚會時,對震災復建的努力表示滿意。他表示,有些人嫌「政府總是礙手礙 腳,而且永遠沒有什麼成就」,不過,「請看看它在應付這場災難時所發揮的作用」。確實如此,政府可以在適當的時機發揮相當的功能。不過,發生災難時,更需 要人人發揮「同舟共濟」的精神。

除了洛杉磯和日本大地震外,在中國大陸,以唐山大地震的災情最為慘重,幾十萬人遭遇家破人亡、骨肉分離、無家可歸的困境,真是天地同悲﹗

聽說臺灣又到了大地震的周期,民國二十年的嘉義大地震及民國四十一年的花蓮大地震,死傷都很慘重。去年臺灣地區發生地震的次數超過一萬四千多次,而且規模 大於五點五級以上的地震有十五次,這些跡象並不尋常。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說,嘉南平原發生大地震的危機還沒有解除,東部地區又已進入大地震周期,民眾 要重視地震災害的潛在威脅。預防重於救災,大家不可不慎。

洛杉磯的居民對神戶和其他災區的居民寄予莫大的同情。南加州美日協會已設立一個賑災基金會,捐款源源不斷。美國國防部也派遣駐日美軍提供救災設備,包括純淨的飲用水和醫療衛生設備等。正如西諺云︰「患難之交才是真正的朋友﹗」這就是人間菩薩。

雖然日本是經濟強國,他們也很自豪經濟不會受到影響,但是,本著「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的精神,我建議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向佛光山各別分院及各國協會呼籲,有錢者出錢,有力者出力,大家一起盡心盡力來救助日本的災情,令他們不致於遭受嚴重的經濟損害。


■一月 十八日  星期三

上午,見過多批客人之後,隨手翻閱一些舊報紙,看到一篇有關健康之道的報導。美國衛生與福利部長舒雷拉在《華盛頓郵報》上撰文,建議民眾在「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新年,下定保健的決心,不但可以改善健康情況,而且可以使生活更快樂。

在這個新時代,許多人好吃美食,吃出病來;有的人遊手好閒,閒出病來;有的人資訊太多,多出病來;有的人工作壓力太重,壓出病來;有的人則因為是非太多,氣出病來。這許多病症,需要對症下藥,才能得救。

舒雷拉部長這些新年保健的建議,我覺得很好,特別寫下來貢獻給各位讀者。他的建議如下––
1.吃得健康︰減少脂肪和卡路里的攝取,每天至少吃五份的水果和蔬菜,並多留意食物藥品管理局發布的訊息。


2.離開沙發︰多運動,少握電視遙控器。成年人每天應當有二十至三十分鐘溫和的體能活動,如快走、游泳、騎腳踏車或整理花園,可以很明顯地促進身體健康。


3.不要亂嗑藥(吸食毒品)︰因非法超量使用藥物,會導致自殺、謀殺、汽車傷害、愛滋病毒感染以及肺炎等等,每年造成二萬人死亡。任何一位有藥物問題的人都應該下定決心尋求幫助。我們也有責任傳達明顯的反藥物訊息給青年人。


4.該下班就下班,減少緊張和壓力︰美國人工作時間比以往更長,睡眠則更少。應該下定決心在一九九五年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找出時間來做休閒活動。你的身體和心靈都會感激你的。


5.戒煙:每年,煙草造成三分之一的癌症病患死亡,百分之二十一的心臟疾病患者死亡,以及四十萬未享天年者早逝。痛下決心,並求助諮詢專家,你一定能戒掉它。


6.不要做酒鬼︰每年有十萬人因喝酒過量死亡。如果你喝酒上癮,請下定決心遵從醫生的指示,及早戒酒。如果喝酒,一定要適量。如果要出門,一定要找位不喝酒的駕駛人,以策安全。

身體方面的保健固然要緊,精神方面的保健也不可缺少。其實,佛教也有很好的保健原則,只要人人有「精神保健」,一定能健康幸福直到老。

1.心寬自在︰如彌勒菩薩大肚能容的氣量,凡事不斤斤計較,即能自在無礙。
2.放下安然︰不比較、不計較、提得起、放得下,即能心中舒暢,百病全消。
3.禪定修行︰禪定攝心,精進修行,心清氣爽,則事事順暢,百無牽掛。
4.行香禮拜:修持不懈,禮拜不斷,則罪滅河沙,福增無量。
5.數息止觀︰精神集中,意念專注,則身心收攝,開發智慧。
6.喜悅進取︰發心發願,身體力行,則能法喜充滿,身心無恙。

這些精神保健原則,可以下面的詩偈總結––

一要心不貪念不討巧  二要意不顛倒自知曉
三要慈悲和藹不減少  四要安然自在不爭吵
五要數息觀心真正好  六要寬宏大量是個寶
七要放下名利不煩惱  八要心生歡喜不覺老
九要禪悅法喜不可少  十要去欲無私不計較

希望佛教徒都能重視身體和精神的保健。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自己身心健康,能多為佛教貢獻心力,是個人之福,也是佛教的力量。


■一月 十九日  星期四

《世界日報》臺灣新聞版上登載「去年十大幼兒保育,受虐案占半數」的新聞,看得我十分心痛。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公布去年十大兒童保護新聞,結果竟然有一半 是兒童受虐案件,包括被狠心的阿姨凌虐致死、被父親亂棒打死和斷腿行乞,還有年僅十一個月的女嬰,被重男輕女的父母凌虐致死的。

「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有人描述美國是兒童的天堂,在美國長大的小孩,物質生活富裕,毌憂匱乏,自由自在,有如童話裡的王子和公主。

然而,美國的兒童管教太過放任,也產生許多不良的後果。許多兒童不受教,稍受委屈就打九一一找警察或到法院控告父母,以致於父母不敢「隨意管教」兒女,以 免動輒得咎。這種過度的「自由」,有如過去中國大陸的紅衛兵毫不留情地清算父母,真是喪盡天倫,導致父不父、母不母、兒不兒、女不女的社會亂象。

以往,中國的孩子很可憐,從小在「不打不成器、不罵不知義」的打罵環境中成長。所謂「棒下出孝子,慣養忤逆兒」,嚴格的管教成為兒童生活的陰影。稍不留神,或學業成績不理想,立刻被賞以一頓「竹筍炒肉絲」,皮開肉綻,苦不堪言。

現在的工商業社會裡,父母只想到賺錢,不知關心兒女的教育,結果造成了鑰匙兒童、速食麵兒童、維他命兒童、才藝兒童、移民兒童等。今天青少年問題嚴重,蹺 家、逃學、吸煙、打架、耍太保等,都是因為兒童教育不良,家庭教育不良,以及社會教育不良所致。從小在不良的教育環境中長大,身心無法健全發展,將來如何 能成為社會的棟樑呢?

過去曾統一印度的阿育王,有一次發心供養出家眾,有個小沙彌也來應供。在印度,即使是貴為一國之尊的國王,也必須對法師恭敬頂禮。阿育王頂禮過許多大法師 後,面對這位小沙彌,實在很為難,無法心甘情願地禮拜,但是如果不頂禮,又擔心對三寶不恭敬,會受到批評。左右為難之際,只好把小沙彌叫到無人之處,勉強 屈身向他頂禮,之後,囑咐他說︰「小沙彌,我是一國之君,不能隨便向人禮拜,尤其是你這麼小的孩子。剛才我向你頂禮的事,千萬不要告訴別人﹗」

小沙彌聽了阿育王的話,默默放下受供的缽,突然縱身一躍,跳進了缽中,沿著缽緣遊走,又跳出缽外,如此進進出出、出出進進,神通無礙,把阿育王看得目瞪口杲,心中暗暗吃驚︰「這個小沙彌真是神通廣大呀﹗」

小沙彌定住身後,慢慢走到阿育王面前,合十說︰「大王﹗剛才這件事情,你千萬不要告訴別人﹗」說得阿育王羞愧萬分,趕快懺悔道︰「唉﹗我的心不夠光明虔誠,不該輕視小沙彌呀﹗」從此阿育王對一切出家眾,不分老少賢愚,都一律恭敬而不起慢心了。

我們從佛經裡,可以體會到佛陀苦口婆心勸導大家不要輕視後學的教誨。佛陀說,世間上有四種看似很小的東西,卻是不可輕視的––

1.小小火苗不可以輕忽︰因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釀成一發不可收拾的慘禍。
2.幼小的龍不可以輕視︰因為小龍會成長為大龍,翻江倒海,興風作浪。
3.年少王子不可以輕視︰因為他將來長大會成為國王,統領天下造福萬民由他,一言喪邦遺禍百姓也由他。
4.小沙彌不可加以輕視︰因為他虔心學道學法,假以時日,必定會脫胎換骨成為人天師範的法王。

「小不可輕」,雖然小,但是有未來性。希望為人父母者,能在子女身上多花一些時間關懷與教育。教好一個孩子等於救了好幾代。家庭和睦,社會祥和,則人人有福了。


■一月 二十日  星期五

從洛杉磯出發,經十一小時的飛行,於下午四時三十分抵達東京成田機場。慈容也從臺灣趕來會合,接機的有慈莊、慈惠及佛光會會長西原佑一、陳逸民等多人。這次可說專程為賑災而來。

開往東京原本兩小時的車程,一路上停停開開,耗費了三小時才進入東京市內。

抵達東京別院,葉山美慧、白文美、陳雪花師姊早已來幫忙多時。見到我,趕著上前來合掌招呼。

本月十七日,日本西部兵庫,發生芮氏地震儀規模七點二級毀滅性的大地震後,至今已有四千多人喪生,死亡人數還在不斷增加,另有六百七十人下落不明,受傷者 達一萬六千人以上,建築物有兩萬零七百三十棟被毀,二十多萬人失去家園或撤離危險地區,暫住學校、寺廟等臨時避難所,一百多萬戶斷水,八十萬戶沒有瓦斯, 二十萬戶停電,而公路崩塌,鐵路寸斷,更增加救援的困難。

地震發生於清晨五時四十五分。大家都說是「不幸中的幸運﹗」如果地震發生早一小時,或晚一小時,損失將會更慘重。國際佛光會東京協會,及時與日本地震救災 總部取得聯繫。並由永倫帶領會員前煙勝次、齊藤伸敏夫婦一行四人,於昨晚七時三十分從東京別院出發,徹夜行駛,引導一部八噸大卡車,發動各分會會員至超級 市場、商店搜購礦泉水、乾糧、奶粉等賑濟品,送到距東京五百八十公里遠,災情最嚴重的兵庫縣神戶市灘區六甲小學避難所的災民手中。

報載,因賑災分配工作規畫不當,致使災民不能及時取得救災物資。部分避難所的災民,在前一天僅能三個人平分一個麵包裹腹度過。半世紀來,生活於安適、富裕 環境的日本人,此時正值天寒地凍之際,遭此巨大災變,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令人為之鼻酸。而永倫一行人因災區交通狀況不良,仍受困於神戶災區內。

聽取報告後,速撥一通電話給大阪道場住持慈怡,詢問道場情況和人眾安危。大阪道場位於兵庫縣寶塚市,相當靠近震央。道場的倉庫已被震倒,有一間屋子倒塌,屋瓦多數震落。所幸佛像、人眾平安無恙,現在正著手復原災後環境。

另一方面也積極發動大阪協會、名古屋分會會員齊心同力,每天以三千個麵包、礦泉水、泡麵等,分送居住在道場周邊的災民,濟難救苦。對於徒眾在自己也遭受災 害的情況下,還能本著「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向大眾伸出援手,我甚感欣慰。除了嘉勉,也告訴他們,佛光會世界總會將先提出日幣一百萬,濟助阪神賑 災。同時我也發函給世界各地協會,呼籲全球佛光人隨喜濟助,同伸援手,共賑災難。目前已有日本東京協會捐助日幣三百萬、澳洲雪梨協會日幣一百萬,還有佛光 山慈悲基金會及中華總會也來電表示支持。

賑災款項目前已有五百萬,陸續還可以募得更多的賑款,這是匯集了全球佛光人慈悲喜捨,救難濟苦的愛心,共同來支持、慰問受難者,並祝福他們早日消除苦難。


■一月 二十一日  星期六

一早起來看到外面飄著細雨,想到關西大地震無家可避風寒的三十餘萬災民,祈願他們能夠像櫻花一樣,天寒而無所畏懼。

早上,日本政府派人來談東京別院宗教法人立案的事,由住持慈惠法師與其洽談。對方很稱讚慈惠法師的日語,在遣辭用句的掌握上,比日本人還精確,我也趁這個機會勉勵此地的徒眾要用心將日語學好,因為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必備的基本條件。

日本佛教史上,在江戶幕府的瑣國時代,曾訂定「寺院法度」,以王法來控制寺院的營運與教團的發展方向。明治維新之際的宗教法,則以擁護國策為寺院各宗派的 義務。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宗教法人」則是立足於人人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基點上,一面給予「宗教法人」免稅的優惠、傳教的自由,另一方面也要求「宗教法人」所 弘揚的教義要正當。宗教在社會上扮演的是教育、文化的角色。

今天東京佛光協會舉辦第一次「檀講師講習會」,目的是希望我們的檀講師及佛光會的幹部能增加對佛教的認識,加強彼此的溝通,增進個人的道念。下午由總會的 祕書長慈容法師向大家介紹「檀講師的制度與職責」。晚上則由我為大家講「檀講師的常識」,最後讓大家提問題彼此討論––

民間信仰的問題

自古以來,民間的信仰是三教九流,神佛不分。約略可分三類︰

1.對自然的畏懼︰樹神、石頭神等。
2.對英雄的崇拜︰關帝君、哪叱三太子等。
3.對真理的信仰︰基督教、回教、佛教。

基本上宗教的發展要迎合人心所需,只有強調出世、解脫的教義,必定是曲高和寡。迎合人心的佛教,必定是人間佛教,它一面包容民間的宗教,一面弘揚佛法的真理。

有人問︰佛教徒的第一個條件是要皈依三寶。皈依之後,是否可以拜媽祖?

我認為,拜拜是可以的,但不可以皈依。拜拜是一時的,是對對方的尊重。皈依是一生的,信仰是永久的。一個正信的佛教徒則要依止下面四點︰

1.依法不依人 2.依智不依識 3.依義不依語 4.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媽祖是觀世音菩薩的弟子,昔時皇帝封媽祖為「天上聖母」。佛教徒如何為媽祖定位呢?我認為媽祖是護法。

佛教徒對民間信仰應採取和而不流的態度。

◎對戒律的問題

1.在家信徒的三皈五戒
五戒是做人的根本。戒如城牆、如軌道、如光明、如救生船,戒能防非止惡。如果人人能守戒,家庭就有規範,社會也有法制。在家五戒是戒––
 殺︰不亂殺。從消極的不殺生到積極的護生、惜物。
 盜︰不亂取。有主物,不與而取為盜。
 邪淫︰非時、非地、非人,不正常即是非法,即是不清淨。
 妄︰不亂說。
 酒︰不亂吃。不吃會傷害身心(理智)的東西。

2.聚戒的根本精神
 攝律儀戒︰宜嚴謹。
 攝善法戒︰宜嚴謹。
 饒益有情戒︰宜寬鬆。

3.菩薩戒的根本精神是不斷大悲種。

受戒而犯戒者,易心生慚愧而懺悔。未受戒而犯戒者,不知懺悔,不知向善,罪甚大。

有人問︰平常在家五戒、菩薩戒的傳授,需要五至七天的時間,在繁忙的現今社會裡很難有如此長的休假,能否有一天的戒期?

我回答︰如果大家在平常就學好禮佛唱誦諸儀軌,一天的授戒儀式是可行的。

關於戒律的問題,還有許多人發問,例如︰害蟲、毒蛇可不可以殺?善意的妄語犯不犯五戒等,我都一一為大家解答,三小時很快就近尾聲,只好把剩下的問題留待明天再談。


■一月 二十二日  星期日

今日起個大早,幾次來日弘法,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環境的寧靜及優美。日本雖然地狹人稠,尤其是東京,更是居僅寸地,但在這裡卻聽不到車輛的喧鬧聲及人的吵雜聲,每個人總是輕聲交談,深怕驚動他人,守法駕駛,唯恐亂了大地的秩序,這也就是當下的人間淨土啊﹗

上午九時,繼續講習會的課程。分別由慈惠法師講授「檀講師的德學修養」,慈容法師講授「教材與教學法」,下午一時三十分,由慈莊法師介紹「世界佛光道 場」,最後由我來和檀講師座談。現今社會上所發生的一些問題,身為檀講師應該抱持怎樣的看法?我先舉例說明,希望大家也能提出不同的意見來互相探討。作為 佛光會的檀講師,不但要有正知正見,也要「見和同解」。今天談到社會和家庭兩方面的問題和檀講師做深入探討––

◎佛教對死刑的看法
這個社會是依法律來維護社會秩序,基本上法律對社會及大眾還是很重要的。日本早期有位南正成將軍,他受冤被判死刑,受刑後在他的衣服上留有五個字,「非、 理、法、權、天」。意思是告訴我們,無理不能勝過理,理不能勝法,法不能勝過權,有權力的人可以改變法律,但是權卻無法勝過天,天就是因果的法則。

臺灣的柏楊先生,他發起世界特赦組織,主張廢除死刑。可是廢除死刑在佛教因果法則上是無法成立的。如是因招感如是果,造因不受果是不對的。我們身為佛教徒可以希望減少死刑,儘量不用死刑,改用其他方法來代替死刑,但不主張廢除死刑。

◎佛教對愛滋病的看法
愛滋病已成為世紀之病,它的問題不單在患者身上,因為具有傳染性,使得大家對愛滋病產生恐懼感。但我覺得這只是一時無法找到對治的藥,相信在一段時期後, 還是可以醫治的,因為這個世間必定是一物剋一物。基本上佛教徒對這些問題不能帶著輕視、歧視、藐視的眼光來看待,應慈眼視眾生。佛教永遠不捨棄一個眾生, 永遠給予苦難眾生關懷與仁慈。

◎佛教對救濟的看法
佛教對社會的關懷,可從很多方面進行︰
一、宣揚教義,讓大家明理。
二、精神慰藉,讓大家得到心理的依靠。
三、給予希望,讓大家知道生命的永恆。
四、物質、金錢的救濟。

有人說,如果佛教太重視救濟,不就跟慈善團體一樣。在社會上有獅子會、扶輪社等慈善團體可以施濟,甚至醫院、社團、社會的每一分子都可以布施,這是大家都 做得到的。但是傳播佛法,卻不是人人能做到;接受救濟,人人能接受,可是接受佛法,卻不是人人能接受。所以宣揚教義,傳播佛法的層次較高。

佛光山也做慈善,但是慢慢覺得這並不徹底。我們辦養老院,但院裡老人仍有爭端,反而一些不在養老院的老人,對他開示佛法,卻很受用。

佛光山每年辦冬令救濟,有些接受救濟的人反而要求更多的救濟品,這無非是長養他們的貪心,所以救濟不能解決根本問題,要用佛法來開導教化才行。

做檀講師才是社會的良藥、社會的光明,對於慈善要隨心、隨力、隨分布施;我們不一定要做有相的布施,應該給予一些無相的慈悲;我們不應該只做有緣的慈悲,也要有無緣的慈悲。

◎佛教對黑道流氓的看法
在佛門中禮拜佛菩薩,是直向正道邁進,不會有不良的後果,但如果拜鬼神就容易惹麻煩上身;佛菩薩是慈悲的,不會因為眾生不禮拜他而生氣,鬼神尚有七情六欲 在,假如祭拜他爾後不拜了,就會因氣憤找上門來。引鬼上門,是不易脫身的。佛教把很多鬼神看成黑道,我們看待黑道也如遇鬼神般,要敬而遠之,不可得罪他 們,更不可跟黑道建立關係。我們是個合法的團體,行為要正派,這樣才能去教化大眾。

◎佛教對自殺的看法
日本的自殺率很高,最近甚至有小學生、中學生因為被同學欺負而自殺。人一有煩惱、痛苦就想自殺,想就此一了百了,但這只是一時了脫,佛教認為自殺也是犯殺 生戒,仍然無法解脫。很多人自殺的原因是心結解不開,假如有佛法,慢慢淡化對心外世界的執著,內心世界變得很寬廣,就不至於會有自殺的想法。

◎佛教對婚外情的看法
社會風氣漸漸開放,異性間的接觸增加,因而有很多婚外情的事件產生,進而使美滿的家庭破滅。造成婚外情的原因很多,暫且不去深究,然一旦發生婚外情,雙方都應該負責任。

我在主持佛化婚禮時常告訴新郎︰身邊少帶錢,出門說去處;因為男人身邊錢多了就容易作怪,出門不說去處就容易出軌。我把丈夫分為三等︰上等丈夫回家後幫忙 家事,體貼慰問,製造家庭的歡笑與和樂。中等丈夫回家後喝茶看報,口中不忘讚美妻子。下等丈夫如「木頭人」,非但沒有笑聲,沒有讚美的語言,還嫌這不好, 嫌那太差,這樣的家庭遲早會出問題。

假如先生有外遇,妻子也要負責任。因為若有整潔的家、美味的佳餚、貼心的慰問、讚美的語言,就容易留住先生的心。萬一先生有婚外情,最好的解決方法是「用愛再去把愛贏回來」。

◎佛教對離婚的看法
天主教反對離婚,可是一味反對,讓彼此仇恨的人在一起,這也不對。佛教主張男女要相敬相愛,在佛教經典中有指導男性如何為人丈夫的《善生經》,和指導女性如何為人妻子的《玉耶女經》。男人要知道如何愛妻子才可名為男人,女人要知道如何敬事丈夫才可名為女人。

妻子要身兼母婦、臣婦、婢婦、夫婦、妹婦之職,把先生當成孩子一樣疼愛,當成君王一樣敬重,當成主人一樣順從,像夫婦一樣互相敬重,像兄妹一樣相互提攜。丈夫要當君子憐惜妻子,當英雄保護妻子,當勞工為妻子服務,當禪者給家庭歡笑幽默,當個養活家庭的責任者。

現在我們所提倡的人間佛教,主要是希望大家能組織美滿的家庭,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但願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屬。佛教不贊成離婚,但是假如到了水火難容的地步,也要好聚好散。

◎佛教對婆媳問題的看法
雖然男婚女嫁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是身為婆婆的心理卻相當錯綜複雜,總是覺得自己的孩子被人搶走了,而感到失落。基本上為人媳婦要懂得尊重婆婆,了解婆婆的心理,並鼓勵丈夫對婆婆多多照顧,讓她不感到失落。

現今公婆與兒媳之間常因一些細微的事造成代溝。其實代溝是雙方的責任,並不是單方面的問題,如果有一方肯讓步的話,就會天下太平。

在日本有位老和尚退居後,傳給年輕弟子做住持。有客人來訪,年輕的住持便使喚老和尚去倒茶、切水果接待客人,待住持走後,客人為老和尚抱不平,然而老和尚 卻認為年輕住持對他很慈悲,因為他沒有叫自己去做種茶、種水果等更粗重的工作。如果我們的公公婆婆能學習老和尚的心量,這就是很高的修養了。

為人兒媳也要儘量去體會老人的心,要懂得如何保持距離,彼此包容、諒解,更要做到不比較,不計較,這樣才能促進家庭的美滿和諧。

◎佛教對兒童教育的看法
父母最關心的就是孩子的教育問題,有些父母為了讓孩子有良好的教育,不惜花費金錢,把年幼的孩子送到外國,結果孩子因沒有人管教與疼愛,反而成為不良少年。目前中外各地的華人,對兒童的教育已束手無策,尤其是小留學生,更是任其胡作非為。

我有幾點建議,提出來讓大家參考––

一、要教兒童有禮貌︰禮貌是兒童將來成功立業的重要條件。有禮貌,懂得尊敬別人,才會受到別人的愛護。

二、要教兒童養成良好的習慣︰正常的飲食起居,對兒童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幫助。

三、要教兒童養成接受的習慣︰父母對兒女話不要太多,但說了則要做到。

父母常有錯誤的觀念,以為愛孩子只要滿足他的物質生活就足夠了,這反而會讓孩子長養貪心,想要的東西就非得到不可,最後得不到就去偷去搶。我覺得父母要讓孩子知道雙親的辛勞,讓孩子和父母同甘苦共患難,如此才能教育出一位善解人意,體貼孝順的孩子。

除了我提出的十幾個問題外,與會者更是踴躍發言,相繼提出有關器官移植、醫學上以動物作實驗的因果、持齋者可否吃雞蛋及養生酒、檀講師宣說佛法時說錯話有 無罪過,及食用植物是否也是殺生等問題,我都一一為大家說明。最後我建議協會要多舉辦這種講習會,讓會員們從中建立正確的知見及對社會問題的看法,進而共 同努力弘揚佛法、淨化人心,達到實現人間淨土的理想。


■一月 二十三日  星期一

早餐後,為詹先生新建的大樓動土灑淨。據聞這幢大樓以十二坪隔成一戶,雖然整幢只有六層,裡面卻住了好幾十戶人家,在日本真是寸土寸金。

灑淨過後,匆匆午餐,趕往成田機場。抵達時,看到不少熟悉的信徒已經在機場等候,他們說是在接朋友,我猜想他們是在為我送行,只是以接朋友作個藉口罷了,且一定還沒有用午餐。我邀大家一起去候機室旁的小吃店吃麵,最後結帳時卻由詹居士搶先一步付錢。

由東京回臺灣原本二個小時的機程,今天三時三十分起飛,七時多才抵達臺北,足足坐了四個小時,感覺好遠。

回到臺北道場,發現收穫甚豐,成果輝煌––

1.天下文化公司出版的《傳燈》已經發行,由於世界各地的信徒對此書期待已久,因此《傳燈》尚未面世,預約的數量就有七萬本,而明天高希均教授要將第一本剛出爐的《傳燈》送來給我。


2.第五冊的《佛光緣當代名家藝術精品》裡,一共搜集了一百六十四幅書畫,其中有溥心畬的「秋霄紅袖依欄杆」、李鴻章的行書對聯、張大千的「阿羅漢」、王 震的「靈猴獻桃」、錢慧安的「富貴天官」、王詩漁的「白蓮花開」、周澄的書畫小品、陳丹誠的「雞啼圖」,還有鄧雪、史國良、章金生、施雲翔、田雨霖等人的 精彩作品,這些書畫將於二月五日起,在佛光山文物展覽館展出一個月,三月五日在高雄舉行義賣。一年來,佛光緣美術館能為佛光大學建校籌募基金的因緣而出版 五本畫冊,依門可以說是勞苦功高。


3.佛光緣美術館目前已大致完成,才到臺北,大家便相約參觀,看見館內櫥窗一一俱全,相信對佛教藝術的發揚必定大有貢獻。佛光緣美術館將於農曆新年舉行第 一次明清書畫精品展,之後百幅禪畫、百幅觀音、百幅花卉、百幅羅漢等等也將隨之展出,據聞檔期已排至一九九五年年底。


4.與我同班機回臺的慈容也迫不及待地關心可容納千人用餐的大齋堂,除了齋堂的用途,十一樓的空間可隔成六個教室,以後兒童星期學校、各種會議、不同的才藝班均可在此進行,功能多元化,在弘法事業方面又跨出了一大步。

進入宗務堂,永芸在等我看剛裝訂好的一八六期《普門》雜誌,接著又巡視了十三樓,其中陳履安院長指導的禪室即將完成,想到有些人可專心參禪打坐,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欣喜。

慈莊、心定、依淳等人也一起到臺北道場來,與我商討各項事情。即將結束時,設計師彭伯平將巴黎古堡規畫為國際佛光美術館及禪學院的圖樣送來,剛好大家可以一起討論。感謝大家對佛光山的點滴奉獻。


■一月 二十四日  星期二

昨晚,挑燈夜讀新買的書籍,其中《德蕾莎修女》一書讓我感動欽佩。德蕾莎修女一生從事慈善事業,並在一百多個國家建立四百五十間收容所,她以慈悲、忍耐克服了一切艱難困苦,被聯合國祕書長瑞米爾巴里古拉譽為「世界上最有力量的女人」。

書中,德蕾莎修女的兩段對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說︰「我一生擁有貧窮,不主張到處募款,只希望以關懷、愛心、尊重去喚起人類的良心,而並非將金錢施 捨予窮人。」又有一次,印度東北部的一間收容所負責人因病人送院的問題而向德蕾莎修女申請救護車。德蕾莎修女聽後回答道︰「現在不是買救護車的時候,你才 剛到這個國家,應該先去認識人民,挨家挨戶訪問,從這個村走到那個村,與遇到的每一個人交談,了解他們的生活情形與需要。以後,若需要車子,上帝會提供給 你,否則,你先有車子,到時你卻再也不會走路了。」

上午十時,天下文化公司社長高希均教授和主編符芝瑛小姐來訪,我跟他們兩位提到我對德蕾莎修女的看法時,高教授說了一則故事,耐人尋味––

有一天,印度甘地到英國倫敦,接受英女王伊利莎白二世的召見,當時他穿了一件褪色的上衣,在英國首相的相陪之下與女王會晤談話,記者見了卻上前問甘地,如 此穿著是否太過失禮?甘地聽了,淡淡地說了一句︰「英國首相身上的衣服,十個窮人可以穿,而我身上的衣服卻只有一個窮人可以穿。」

我也自覺一生貧窮,因為沒有儲蓄金錢的習慣,但是內心深處,又覺得自己很富有。雖然我出家無家,但一直堅信只要我們安於佛法,無住而住,如此便可以處處無 家處處家,甚至整個三千大千世界、宇宙萬物都在我的心中。記得一九八九年初,返鄉探親時,中國佛教協會趙樸初會長即贈我一偈,上面寫道︰「富有恆沙界,貴 為人天師。」感謝樸老的讚美,也感動於他的相知。

從高教授手中接過剛從裝訂廠出來的第一本《傳燈》,坐在一旁的符小姐就說︰「大師﹗請看這本書的封面設計,雖然陰雨綿綿,寒風瑟瑟,但是在法國古堡的襯托之下,加上大師英挺抖擻,尤其是大師的神情,光看封面,就很有賣相。」

對於《傳燈》一書,高教授希望能成為一本青少年的勵志讀物和工商界的創業叢書,以生活化的傳播,給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我認為這都是符小姐的生花妙筆,個人愧不敢當。

最後,我建議天下文化出版公司能繼續出版《傳燈二集》,讓一燈傳百燈,百燈傳千萬燈。天下父母不一定將財產傳給子女,但應該將慈悲、道德、信仰傳給子女。


■一月 二十五日  星期三

一早,滿綸的外婆金枝姑來訪。金枝姑是我四十多年的老信徒,也像老朋友,雖然不識字,但是我講的國語她卻句句都能聽得懂,從過去到現在,金枝姑聽經聞法已 經幾十年,若要在佛法上來評鑑學歷的話,金枝姑已到達研究所的程度。她有十二個兒女,個個均接受高等教育,而她一生的志願就是將兒女度來信奉佛教,因而滿 綸的出家給她帶來不少的欣慰。

我與金枝姑閒話家常後,吩咐身旁的知客陪其參觀禮佛,誰知她手一搖說︰「不必了,佛祖已經在我的心裡。」金枝姑對佛教的信心真叫人深感敬佩。

十時,接受中視「縱橫天下」節目主持人姜玲小姐的採訪,被問及––

◎為何出家?

◎初抵臺灣,如何將四處飄泊的自己安定下來?

◎早期在宜蘭弘法的情形?

◎設立壽山寺及佛學院的目的?

◎從佛光山開山至今,理想已實踐多少?

◎對未來世界弘法的展望?

◎特別注重文化教育事業,原因為何?

◎誰是影響我最深的人?

◎可有過挫折?

◎人間佛教的意義在哪裡?

◎對「忍」的看法?

◎創立國際佛光會的目的為何?

◎當今社會最需要的是什麼?

臺北道場落成至今已屆一年,為感謝信眾一年來對道場的鼎力護持,住持慈容今天在十四樓如來殿,分兩梯次舉行臺北道場護法委員歲末圍爐座談會。

會議開始之前,覺幻和滿中將常住贈送給每一位護法委員的紀念品拿來給我過目,內有禮品三件︰《傳燈》、紅包袋及綁上紅色絲帶的桔子兩顆。而紅包袋裡的設計別出心裁,甚富巧思,我打開紅包,從裡面抽出一張紅色燙金的感謝卡,上面寫道––

「各位護法居士︰

感謝在心中滋長,祝福在花中萌放,
獻一首大佛法語,帶給您如意年年。

這裡,我們祈願––

  1.平安咒讓您諸事順利,獲得善緣相助。
  2.芙玉寶讓您相好莊嚴,獲得清淨自在。
  3.大佛法語讓您行解並重,成就無上佛道。

             佛光山臺北道場 恭賀」

感謝卡的背面還印製了大佛法語,可以放在皮包裡,時時刻刻提醒我們在新的一年裡,要說柔軟語,作慈善事,行忍辱法,修大乘道。

會中,我除了向大家致謝外,更希望每一位護法委員都能繼續護持三寶、護持道場以及護持正法事業,因為道場是我們的福田,也是我們的根本,唯有熱心護持道 場,我們的佛教才能發揚光大。與會的貴賓如陳履安、曹仲植、曾梁源、張姚宏影等多位居士也紛紛熱烈表示要為臺北道場護法委員會貢獻己力。


■一月 二十六日  星期四

我走遍世界各地,深深覺得一個人的成功絕非偶然,而是從不斷地勤奮努力中累積出來的。最近,我想到幾點方法,可以給徒眾作為學業方面的參考––

1.每人有一本筆記簿︰每天在筆記簿上寫一個自己的成功立業之道,不會寫就去請教別人,看自己到底能寫多少。例如「忍耐」,可參閱《星雲百語》,上面有許許多多的經歷,如此若能寫上一年,不用我教也就成功了。


2.每天寫一卷《阿含經》︰去年底,我曾於國父紀念館宣講《阿含經》,其實大家可以每天選一卷最短的《阿含經》,將之翻譯成白話文,如果每天能花二十分鐘讀一卷二、三百字的《阿含經》,一年下來,已讀了《阿含經》三百六十卷,走到任何地方都不怕沒有教材。


3.每天讀一篇講演集︰每天以二十四分鐘,最多是半小時的速度朗讀一篇五千字的講演集,四本《講演集》約有三百六十篇,每天念一卷,持之以恆,一定出口成 章。像北美事務處的歐陽處長聽了我好幾次的講演,他說,每一場講演記錄下來就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其中每講一句都要聽進去,否則就無法貫穿下文。所以我認為 朗讀講演集可以訓練口才,徒眾必須以此作為自己每天的功課。


4.每天畫五至十個教乘法數表解︰每天規定自己畫,一遍畫完再來一遍,耐煩地去做,日子一久,佛教的名相就都滾瓜爛熟,倒背如流。

晚上六時,邀請所有北區的佛光會督導、視察、會長等三百人前來臺北道場舉行歲末圍爐聯誼會,遠從加拿大愛民頓來的李潔華、溫哥華的趙翠慧、日本東京的西原佑一等人也趕來參加,濟濟一堂,好不熱鬧。


■一月 二十七日  星期五

晨八時,從臺北道場專程南下。

途經新竹法寶寺,便與永全等人巡視工程。裝潢的部分大致已經完成,新穎的設施讓人眼前一亮,有圖書館、禪堂、托兒所、育嬰室等。該寺最具特色的就是社教氣 息濃厚,教室寬敞明亮,可舉辦八關齋戒、都市佛學院、各項才藝班、禪修會、讀書研討會等活動,我希望這些活動能帶動當地研究佛學的風氣,形成淨化社會的一 股清流。

中午抵達東海道場,彰化的吳錦美來訪,她原來打算要去澳洲,因為我的到來而將行程延後,她表示要極力推廣《傳燈》一書,購買一千本與學佛好友結緣,一片盛情,叫人感動。

晚上,與中部佛光會的幹部座談,參加的督導、會長約有三百餘人。會中,書法家鄭文禮送來一幅以行書寫的《四十二章經》,流暢瀟灑的字體獲得大家一致好評。最後鄭先生決定將這幅作品捐贈佛光大學,作為義賣籌款的建校經費。

晚上十時,是難得的「師徒時間」,望著牆上的日曆,不禁引發我對大家新的一年的期許––

1.要有新的觀念︰最近,我讀了天下文化高希均教授的著作,對於他所提倡的「觀念播種」十分欣賞。他說,世界上沒有白吃的午餐,看到這句話,要捫心自問, 凡事有否為別人著想?自己的陋習是否改了?道業增長了多少?與人是否能融洽相處?勉勵大家要建立新的觀念,腳踏實地默默耕耘。
2.要有新的開始︰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新的開始要讚美別人,新的開始要面帶微笑,新的開始要要求自己,新的開始要一切重新來過,新的開始要發憤圖強。從新的開始,拓展自己。
3.要有新的作風︰各人有各人的作風,各人有各人的形象,今後我要樹立和平的形象,展開親切的面貌,變得熱誠有禮,主動和人講話,主動勤勞做事,注重道德修養,將身心安住佛法之中。
4.要有新的發心︰新的一年,要趕緊開發自己的心田,開墾自己的心地,發掘自己內心的財富,過去未發之心現在要儘量發起,我們要發心立願,不斷地更新自己,開發心中慈悲信仰的能源。
5.要有新的計畫︰一件事的成功與否,計畫相當重要,我希望所有徒眾要好好規畫自己,重新出發。這裡提出一點意見︰二十五歲當然如是,四十歲心甘情願,五十歲一切靠我,六十歲廣結善緣,七十歲皆大歡喜,八十歲隨心自在。
6.要有新的學習︰一個人要能不斷地學習才會有所進步,新的一年,要立下目標,作多方面的學習,如梵唄、典座、駕駛、策畫、寫作、演講……,充實自己,服務大眾。


■一月 二十八日  星期六

中午時分,由臺中返抵佛光山。

南區佛光會督導、視察、會長聯誼會,下午四時在檀信樓舉行,為一年來得失回顧及新年度佛光會的會務推展,提出自己的感想和建議。高雄文化中心李文能處長、 市立瑞祥國中趙連出校長、縣議員鍾紹和(美濃分會副會長)、縣議員簡泰河(大林分會會長)在公務之餘,都撥空參加此次聯誼會,可見大家對佛光會的重視。

我一生不曾擁有什麼,但自從創立國際佛光會及海內外各別分院道場後,所到之處,每一位信徒或會員所擁有的,我都可以享有,自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晚七時於如來殿,和全山兩序七眾弟子進行「師徒時間」––

又到了年關,家家戶戶正忙著除舊布新,過去禪宗大德每逢歲末迎春,都會有如喪考妣之痛,因又過了一年,尚未有個著落處,怎不叫人著急?人生有限,歲月不待 人,要清楚認識自己的長短缺失,不要放逸在人生道上嬉走一遭;不要「說者由他,行者在我」一成不變,不知進取,那就很可惜。有句話說「欲覺聞晨鐘,令人發 深省」,佛門是個大冶洪爐,如果處在其中,而沒能將自己煉就如鋼如鐵,成金成玉,那實在很可惜。

最近這一年來,巡視了不少海內外各別分院道場,有些「見聞」,令人不勝感慨,「如何做個佛光人」的精神似乎有待加強。迎接新的一年,期望大家––

1.建設新觀念,改除惡習慣︰觀念關係自己的命運幸福與否。凡事要從空無去用心,要有一切靠自己的觀念,要有「結緣比結怨好」的觀念,要有利益回饋大眾、 榮譽分享大家的觀念,要有「為信徒添油香」的觀念,要有向困難挑戰的觀念。在新的年度開始,最重要的是要有正見。


2.如何有道氣︰佛光山叢林學院前幾屆學生,尤其是壽山佛學院時代的學生,學歷都不很高,但學僧們都很有道氣(氣質);而今佛學院學生具有大專碩士資格者 眾,但道氣則大不如往昔,主要是用心點不同。人要有道氣,物質上要知足少欲,在語言上要多使用愛語、柔軟語、讚歎語,做事上要有分寸、禮節、秩序,培養樸 素、安然、發心、勤勞、刻苦、親切、友愛的胸懷,在舉心動念處,將慧心善心散播到六根裡,氣質也就隨之變化,要自省︰這一年來增加了多少道氣?


3.如何讀書︰目前國際佛光會已有八十多位檀講師,相信兩年後,會增加至一千人左右。出家眾要如何充實自我,並發心弘法,是刻不容緩的,要人家尊重我們, 自己則要讓人家尊重。如何讀書?方法很多,如每天抄一卷或誦一卷《阿含經》,以教乘法數及《佛光大辭典》做表解,每天讀一篇《皆大歡喜》或《講演集》。學 習之路雖多,利益之大莫如發憤讀書。


4.如何成功,怎樣才算成功︰在世俗的眼光中,擁有汽車、洋房、存款、美眷、名位、權力者即為成功;而修道者的成功在於有道。懈怠懶散,不課誦,不吃早 飯,如何成功?虛偽作假,不誠懇,不發心,如何成功?出言不遜,惡口亂說,無恆心如何成功?取巧、偷懶不慈悲,如何成功?個人對成功定義不同,但「如何成 功」原則大多一致,徒眾自律成功的守則很多,例如︰

◎慎終如始,即無敗事。

◎經驗來自實踐,成功由於力行。

◎自助,是成功的最好方法。

◎成功之因,在於不屈不撓。

◎自信,是成功的祕訣。

◎成功是由克服困難而來的。

◎不斷專心工作,就能成功。

◎只要對金錢、恭維、名聲不感興趣,便能到達成功。

◎不在乎別人是否賞識,必然成功。

◎不是因成功才滿足,而是因滿足才獲得成功。

◎最困難時,就是離成功不遠。

◎世間事沒有絕對成功,只有不斷進步。

◎成功是由努力,非由希望而來。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想把握成功,應該冷卻心情,降低期望。

◎真正的成功在於克服不成功的恐懼。

◎以道德、學問、才幹去追求理想,促使社會人類再進一步的表現,即是成功。


■一月 二十九日  星期日

搭乘下午二時三十分的飛機北上,準備晚上和北區別分院道場的徒眾圍爐。有人形容我每到一個地方就像是蜻蜒點水似的來去匆匆,儘管如此,只要徒眾懂得珍惜我的一句話、一個提示、一個觀念的啟發,就能受益無窮。這兩天我回答徒眾問題的要點有––

◎佛法不是表現自己,而是要給人接受。

◎「制度」是一種指示,要人遵守,而非供人討論。

◎一個人不能成功,要找出原因。失敗原因不外不與人商量,一意孤行。反之,一個人會成功,大多是能與人為善、能協商、能從善如流。

◎見人要有禮貌、威儀、笑容,每一句話都要講得給人高興,並感謝對方給我們服務的機會。

◎我一生受人家講了多少閒話,我不計較並不表示我不介意,只是我會想方法去開解。

◎我們自己做不到的事,要去讚美人家。人與人相處,不隨便動氣,遇有挫折,也不要怨天尤人。

◎年輕人不要動不動就我「要」、我「不要」的,在學習過程中,歡喜與不歡喜,不要輕易表現;歡喜要忍耐,不歡喜也要忍耐,由不得我去「自由」。全盤接受、不輕易捨一法,才是為學之道。

◎要求自己比要求別人好,凡事不輕易拒絕人家,拒絕要有替代說明,有「拒絕傾向」者,不宜擔任主管。

◎對自己的環境、物質,要求不要過分,要適合自己的身分。不要在金錢物質上膨脹太快。

◎身為主管,理路比能力重要。

◎我是大家,大家是我。我不曾離開信眾,沒有自己的時間或活動。

◎我不曾想過要在哪裡安靜寫作,火車上、候機室、會客空檔、車上,我都可以提筆。不是我有「能力」,而是平常在行住坐臥間,就有打腹稿的習慣,落筆就不一定要選擇寧靜之處。

◎做事遇挫折不要遷怒,若是人事的不協調,不要在工作上出氣,如何取得溝通的管道,才是解決之道。

◎大海之所以大,是什麼都有,什麼都不捨棄,若這個也不要、那個也不接受,最後就什麼都沒有了。要有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的肚量。

◎救急比救窮重要,急難救助人人要關心,能幫助別人是一種精神上、慈悲上、道德上的富有。

◎一個人行慈悲喜捨是用「心」,而不一定用錢。也可以說,在貧窮中比較容易學習對人關懷與慈悲。

◎對於自己分內的事,再忙再累再倦,我都不會嫌棄。多一分耐煩,日子久了,自然就會有成績。

◎爭辯只會加深彼此的怨結,唯有謙讓,才能取得彼此和諧。

◎幸福存在於一個人的工作中。

◎知足是天賦財富,奢侈是人為貧窮。


■一月 三十日  星期一

今天是除夕夜。

今年是佛光山開山第二十八年,這其中我當了十八年住持,退位也十年了,回憶起我在住持任內,每年除夕的情形,不是在朝山會館廚房典座,就是在果樂齋炒麵、 炒飯,要不就是到處灑掃趕工程;也有好幾年是負責指揮交通,常站在佛光山開山碑下,觀看來往車輛,遇到塞車擁擠,便想辦法到溪埔派出所去請求支援,引導車 輛的行駛,一望就望了好多年,所以自覺對交通指揮也頗有心得。我雖很有心,要將此心得經驗傳授下去,奈何負責交通的人眾,理念卻不見得同我一樣,空有理 想,一樣不能成事。此外,趕著懸吊花燈、通宵擺設陳列館寶藏、熬夜布置展覽館物品,也送走了好幾個除夕。

退位後,有三次除夕是在高速公路上度過(往北海道場),兩次在西來寺,其中有一次是除夕離開臺灣,到洛杉磯仍是除夕。還有一次是在畫停車場的停車線,因佛 光山現有停車位已飽和,直到前年又買了山下的土地,以增闢停車場,完全免費服務信徒。由於人手有限,負責畫停車線的員工,到六時圍爐仍未完成,我和幾位徒 眾就一起著手幫忙,到清晨四時多,共畫好大客車停車位八十輛,小客車停車位八百輛。盥洗後剛好上早殿。

去年的除夕,則在臺北道場趕工布置美術館。今天除了本山七眾弟子、佛光會員及信徒們攜家帶眷上山和我們一起圍爐外,高雄縣長余政憲先生和機要祕書李志榮先生也都閤家來山,到佛前獻燈辭歲,為全縣民眾祈安求福。

圍爐時,表揚了這一年來對本山辛苦貢獻者,有負責佛光大學籌畫及世界佛學會考執行的慈惠、帶領編藏處出版《佛光大藏經––禪藏》(共有五十一冊)的慈嘉、 辛苦為全山布置平安燈的依敏、經年累月照顧徒眾(傳燈會)的依嚴、接待來山外籍賓客的滿華、在國際場合負責翻譯的慧群、維護全山環保工作的慧同、提供來山 信眾飲食(典座)的滿賢、在禪堂日夜與禪坐者共作息的慧日、負責全山大小事宜、內外行政的都監院長依淳。

臺視記者胡佳君先生,來到山上作現場實況轉播,將今晚本山圍爐、辭歲普佛及放煙火的景象,透過衛星轉播到電視機前,祝福每一個人平安吉祥。

今晚花燈通宵不熄,雖已夜深,仍能見到信徒、遊客三三兩兩在夜遊,各地佛光會和海內外徒眾紛紛來電向我拜年,除夕夜的下半夜我就在電話鈴聲中度過。


■一月 三十一日  星期二

清晨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打電話到洛杉磯,向母親拜年。

十時在如來殿對朝山的信眾說話,首先我請各隊負責人(大多是佛光會幹部)先自我介紹,並互祝春節愉快。

每一位領隊都能言善道,這也是參加佛光會訓練口才的好處。佛光山今年春節期間所舉行的朝山活動,分幾十個梯次,共計二十多萬人報名參加,年初一是第一梯次 的朝山,也是第一支香的朝聖。從山下三步一拜,拜到山上來,最初離佛好遠,但一步一步拜得與佛越來越接近,朝山是一種行持法門;從殿外一直拜到殿內,到大 會堂聽聞佛法又是一種慧解,朝山是真正做到福慧雙修、行解並重的修持。

在座的曾進朑、陳建成、蘇黃秀琴等「老居士」,從佛光山開山至今,每年都來朝山,佛光山舉辦的活動法會也都參加,從不嫌煩也不嫌多。最近有少部分信徒反應,覺得佛光會活動項目太多,來不及參加,覺得很辛苦。

其實活動項目多,正好可以依大家的性向、喜好、需要,擇一參加,就如衣服很多,出門時不必全部穿上,只要擇一件穿就好;桌上的菜樣很多,只要擇一、兩樣下飯即可,有選擇性就是多元化,能多元化才可以攝受層面更多更廣的信徒參加。

喜掃街者參加掃街活動,喜朝山者參加朝山,喜佛學講座者參加佛學講座,喜拜懺者參加拜懺,喜上燈法會者參加上燈法會;對活動歡喜則參加,不歡喜則隨緣,並 沒有規定一定都要參加。參加活動不僅有學習的效果,且可增加見識,一件事要做,就要做得很法喜,不要做得起煩惱。自己沒有參加,看到別人參加而生歡喜心, 見者聞者其功德是一樣的。

大海之所以大,是因為不嫌水多;泰山之所以高,是因為不嫌土多。佛教徒對功德善事的修行也不要嫌多,朝山並非只有一年一次來山禮佛,只要歡喜隨時都可以舉行,隨時都可以參加。

新年新希望,希望佛光山信眾、佛光會會員,能自我加強訓練,自我健全,從參加法會活動中、從聽經聞法中、從禮拜朝山中,改變自己的氣質。

佛光山的信眾之所以會讓社會人士肯定,主要是在集會時不吵雜,莊嚴肅靜;進堂出堂安然有序;行路時,先後魚貫;工作時,從容不迫,在這種氣氛薰習出來的氣質,不一樣就是不一樣﹗

祈願各位將來山朝禮的信仰帶回去,將佛祖加被的平安帶回去,將善緣帶回去,將歡喜帶回去。

【書籍目錄】
第1頁:心地寶藏 1995/1/1~1995/1/15 第2頁:新的開始 1995/1/16~1995/1/31
第3頁:享受空無 1995/2/1~1995/2/15 第4頁:心的安住 1995/2/16~1995/2/28
第5頁:菁華語錄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