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四如意足講記 聖嚴法師著

四如意足講記 聖嚴法師著

四如意足即是四神足

[日期:2010-07-24]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四如意足即是四神足
  
  由於四念處是修觀慧,四正勤是以精進心來修四念處,但定的力量不強。因此,修過四念處的觀慧之後,再修四如意足的禪定。
  
  在禪宗修行的方法,譬如說用參話頭見性時,就叫作破參,也就是破了禪宗修行的第一關,但這並不等於解脫,也不等於已經修行完了。見性,只是清楚地知道自己應該走的路是什麼,此時,便奠定了對於修學佛法的信心。
  
  見性的經驗,有點像一個人走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裡,什麼也看不到,突然間有一串雷電之光,一閃即滅,讓你看到道路,發現了道路的去向,瞬間的閃電過後,又回復黑暗,道路也隨即隱沒,可是這時候你已經知道有一條道路可走,便有繼續往前的信心。但這絕對不等於已經走完了路,因此,從此以後必須要好好地次第修行一切道品,好好地走完這條解脫之道與成佛之道。
  
  禪宗的見性,也不能與聲聞初果的見道位相混。大乘法貴在菩提心的菩薩行,不為自求速成。迷人漸修,悟時頓悟;悟後起修,發大悲心,歷劫潤生。聲聞法側重出離心的解脫行,厭三界苦趣,求速脫五蘊;雖離我執,未離法執,不算究竟。
  
  四神足與四加行位的關係,則如《俱舍論記》卷二十五云:「此(四神足)據加行立名」。又云:「欲謂希求,勤謂勤策,心謂所依,觀謂觀察。」
  
  欲神足:欲者欲起此定,謂加行位,由欲力故,引發定起。
  
  勤神足:勤者勤修此定,謂加行位,由勤力故,引發定起。
  
  心神足:心者心所所依,謂加行位,由心力故,引發定起。
  
  觀神足:觀者慧觀察境,謂加行位,由觀力故,引發定起。
  
  這裡將四如意足,名為四神足,只是用作比喻,與六種神通的神足通,實在不相同,它是在加行位中修習的四種禪定。凡夫修行四禪八定,以享受定中的安樂,或是希望得到神通;修習道品次第的四如意足,目的不在享受定樂,不在獲得神通,而是為了解脫。因此,《俱舍論記》卷二十五也說:「一三摩地,由四因生」,將四如意足稱作四種三摩地或四種三昧,就與六種神通中的神足通,有明顯的區隔了。
【書籍目錄】
第1頁:四如意足是四種定境 第2頁:修證次第中的四如意足
第3頁:四如意足的內容 第4頁:四如意足即是四種三摩地
第5頁:四如意足即是四神足 第6頁:四如意足為何稱為四神足
第7頁:四神足不是神足通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3-12-6 8:53:02
这些基本知识很有用,当然也很难讲,因为烦恼未断尽,所以难免有缺欠。足见证得阿罗汉果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