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優婆塞戒經講錄 太虛大師著

優婆塞戒經講錄 太虛大師著

懸論

[日期:2011-01-3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太虛大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太虛大師著

懸 論

優婆塞戒經,即今日開講之經。在未講經文之前,先將宣講此經大意略言之:

一 佛法與人生之關係

現在流行於人世之佛法,所以開導人生者最為深切,故先就佛法與人生之關係,分別明之。

甲、人生難得佛法難聞 從佛法出發點言,佛法不獨為此地球人類而說,是普為一切而說;所謂普為盡虛空無邊世界一切眾生之類而說。但現今流傳此世界之佛法,則為釋迦牟尼在此人類中成佛所說。人類固為眾生之一類,而在一切眾生中,卻具有特殊之意義。蓋釋迦牟尼佛現身人類中說法,大部分為依人類而施設者,佛謂:『人生難得,佛法難聞』;即言得生為人之不易。以佛法觀人類,確有優勝之點。但得到人身者,亦不一定能聞到佛法。如不聞佛法,則不知人生之真價,而一期人生,仍是空過。必要聞到佛法,方知無始以來從業受果,一生一生,生生相續。因有善業,方能得到人身,而人身又復無常。假使在人生中為惡、為善,或發解脫心,或發菩提心,則可轉受惡趣、善趣,或阿羅漢、辟支佛,以至菩薩及佛之果報。此由聞到佛法,乃知人生意義之深廣,而佛法與人生關係之密切,亦可見矣。

乙、人道為罪福聖凡樞紐 人為無數眾生中之一類。佛法中常分眾生為十類,所謂四聖、六凡。四聖為:阿羅漢、辟支佛、菩薩、及佛,此四聖已超脫生死輪轉;其猶在生死中輪迴者,則為六凡:天、人、阿修羅、地獄、鬼、畜生。在六凡中,人道之上祇有天之一道;在人道下則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之四道,即四惡趣,係感受惡業之果報者。阿修羅、意為非天,近似常人所說之所謂神道,彼有天之威福而無天之德,其性好鬥,故時亦受苦。此下畜生、即飛禽走獸等類,常人謂為動物者;此為人類能見之眾生。尚有人類所不能見者,即所謂幽冥世界之眾生,則地獄、餓鬼、兩道也。此兩道眾生,純受苦報。大致在十類中,人與天兩道適居中間。但人、天雖同處中間,天道則以享受福報為勝,其身心之創造能力,則仍不及於人道。在人道中,造惡業則可受多生多劫之罪報,造善業或值遇三寶聞持佛法,則可受多生多劫之福報,且從凡位轉超入四聖果位;此唯人道為能之,如餘經論中詳說。由異生──即六凡──而生起聖道者,唯人中能之,為別道異生所無,以人道能修習布施、持戒、多聞等極多功德,雖天道亦有所不如,此為人道特殊之功能。所以謂人道為轉生四聖及其餘五凡之樞紐。人生此種意義,唯佛法發揮盡致,非佛法則不能知人生乃有超凡入聖之希望。

丙、降生人間成佛說法 佛法是釋迦牟尼佛降生人間所證所說之法。佛有三身,所謂:法性身,受用身,變化身。佛之法性身與自受用身遍一切處,無相可睹;其所說八相成佛之變化身佛,則為人類等眾生所共見之佛。此係最後身菩薩從兜率天上降生人間,出家修道,成佛說法。就此八相成佛言,乃有佛所說法。然此佛法非僅流行於人世,即天宮、海藏、亦均由是而得有佛法化行。因現身成佛,說法度生皆在人間,即可見佛法與人間關係尤切。所以唐裴休長者作圓覺經序云:『諸天正樂,修羅方瞋,鬼神沉幽囚之苦,畜生懷獝狖之悲,其能整心慮趣菩提者,唯人道為能』。故知佛法雖普為眾生,而就特殊關係言之,人類為佛法所依,佛法為人類所最需要;所以人生對於佛法,極應研究了解,依以修行也!

二 此經在佛法中之位置

此經、即優婆塞戒經,為眾經中之一部,流行之佛典,大概可分為:經、律、論之三藏;復有古德種種著作為雜藏,併之可稱為四藏。此經屬經藏中之一經。經者、梵語修多羅,乃結集佛所說法以傳世者。而此經在佛經中居如何之位置,茲略加以分別。

甲、五乘共法與大乘不共法 佛法可分三類:一、五乘共法,即人、天、聲聞、緣覺、菩薩共法;此五乘共法中,人天善法為出世三乘之基礎。二、三乘共法,同為了脫生死超出輪轉之法,即聲聞之四諦,緣覺之十二因緣。三、大乘不共法,即發菩提心、廣度眾生、修學六度萬行成佛之法。此經在三大類中,以名優婆塞戒故,可為五乘共法;以明發菩提心、修學六度、廣度眾生故,又可為大乘不共法。所以此經可謂為五乘共法與大乘不共法;因之受持此經之戒者,即為菩薩優婆塞。

乙、在境行果中特重在行 此經在佛法境、行、果中,以說明何者為主?佛經凡說明諸法性相者,為境;說明持戒、修六度行者,為行;說明佛果福智莊嚴功德者,為果。諸經中,有特重明境者,有特重明行或果者,有兼重若二若三者。此經重在說明受持戒行,故於境、行、果中為特重在行之經。

丙、優婆塞戒中心之佛法 以此經在明優婆塞戒,所以為優婆塞戒為中心之佛法。優婆二字為譯音,譯意有翻為清信者,有翻為近事者,有翻為善宿者;總而言之,可謂清淨正信近事佛法之弟子。塞字、亦為譯音,意指男性。在家弟子有男性,有女性,此經因為男弟子善生所問起而說,故題為優婆塞戒經。論其性質,亦可題為優婆夷戒經;夷者、女性也,以優婆戒男女無分別故。此經所明佛法,關涉佛所證所說之一切法;但以優婆塞戒為中心,故應以之為線索而貫通之也。由此點觀之,自發菩提心至受戒品,為明由能優婆塞戒之人而受戒;自淨戒品至般若波羅密 品,為明受優婆塞戒人所應修之行,故名之曰優婆塞戒經。

丁、在家菩薩中心之佛法 優婆塞戒經,最好題為在家菩薩經。蓋觀集會品所明:在家之人發菩提心,勝於阿羅漢辟支佛等果。又每品末,皆謂:在家之人發菩提心,種種之難於出家人。是此經雖貫通於一切佛法靡不窮盡,然究以在家菩薩為其中心。而其讚歎在家之人發菩提心,從四天王乃至阿迦尼吒諸天,皆大驚喜,尊得人天之師。又以出家之人不事生產,受人天供養,於布施波羅密反難圓滿;故此經乃特為在家菩薩之所宗也。

三 本人在佛法中之意趣

首都各界此次發起請本人講經,原未定何種經典。其決定講此優婆塞戒經者,乃出於本人之選擇,而選講此經,有關本人在佛法中之意趣,故特提出說明之。

甲、非研究佛書之學者 有人見本人有許多著述,以為是於佛學有專門研究之學者。其實從事考稽佛學書籍而研究其義理,以造成一專門之學者,亦殊非易易!所以用字比句櫛、勾古證今之功夫,將佛書當學問來研究者,並世雖不乏其人,而本人則讀書每觀大略,不事記誦,不求甚解,但資為自修化他之具。故在吾之志願趣向上,不在成為學者;其所有著作,亦皆為振興佛教弘濟人群之方便耳。

乙、不為專承一宗徒裔 在佛法中、自古即有開承一宗者,如中國之天台、賢首等,而宗又分派,則如禪宗之臨濟、曹洞、溈仰等。此皆是古德以自悟之心得及教化上適應時機而建立。最早在印度有小乘十八派、或二十派之別,嗣後大乘復興,遂有大小乘對立,大乘復分法性、法相之空有兩宗,繼之又有真言宗興起,故宗派對峙,不獨在中國為然也。至中國性、相、律、密、各宗,為承傳印度之宗派;台、賢、禪、淨等宗,則為創立之宗派。日本承中國,復有日蓮宗、淨土真宗等之開創。各宗至今皆有專承之人,系統甚嚴,而各自弘揚其本宗之教義。至本人在佛法中之意趣,以為由佛之無上遍正覺所證明之法界性相,為度眾生應機設教,則法有多門,故法本一味而方便門則無量無邊。佛法本旨既是如此,所以一切菩薩古德所開承之宗派,無非在方便妙用上顯其區別,究竟均是趣向於無上大覺海中者。由此,本人於佛法中不為專承一宗而弘傳之人。佛之現身人間,應機說法,而聽法承傳之人,當即不免各有偏勝。故佛所說法,由迦葉、阿難承傳之,則成初期小乘;由龍樹、馬鳴、無著、天親傳弘之,則成中期大乘;由龍智、善無畏、蓮華生傳承之,則成後期密法。印度佛法,因之即分為三期。至佛滅千二百餘年後,佛法在印度,即由衰落而銷聲匿跡,而轉盛行於異地。印度初期佛法,可以傳入於錫蘭、暹羅、緬甸等地之巴利文系見之,以錫蘭為代表;第二期佛法,可以由梵文譯傳為中國之漢文系見之,再傳入於高麗、日本等地,以中國為代表;第三期佛法,可以傳入西藏而密法為中心系見之,西藏再傳於蒙古、尼泊爾等地,以西藏為代表。此為印度三期分流三系之佛教,流行二千餘年之大概。其於諸法性相一味平等之各宗派法門,本可隨人根機所宜而修學,藉以通達究竟覺海,則能修之人興所修之法本無高下。所以本人觀察佛法之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及大乘不共法,原為一貫,在教理解釋上,教法弘提上,隨宜施設,不專承一宗以自拘礙。

丙、無求即時成佛之貪心 佛法,原不拘限以現身此世為立足點,乃普為法界一切眾生而發心。蓋以佛法觀察,一人與一切眾生互相關涉,而一世界與無量世界亦相攝相入,如帝網之重重無盡。因此、佛法不是為此一人生與此一世界而起,即此一生、一世亦當體無始無終無邊無中;所以發心、修行,應不為空間時間所限,宜普遍平等,超出一切時空而涉入一切時空。於佛法如此理解信行,即能自悟悟他,精進無息,再無庸拘定要即此身成佛。蓋成佛亦不過自悟悟他而已!菩薩行滿,佛陀果成;但勤耕耘,自能收穫,何藉刻期企求?若有拘求,心量自狹,將不免為虛榮心所驅使,為滿足此虛榮心而去著相貪求,則反增煩悶,難得自在!佛法為接引一類好夸大之眾生,亦曾施設立地成佛,即身成佛等假名,而本人則不因此假名而引起希求即身成佛之貪心。

丁、為學菩薩發心修行者 前三從消極的反面說,此則從積極的正面言之。本人係以凡夫之人,得聞解佛法信受奉行者。認為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及大乘不共法,均一貫可達到究竟圓滿之覺海;凡從貫通五乘、三乘之大乘教法,發菩提心,修菩薩行者,即是菩薩。願以凡夫之身學菩薩發心修行,即是本人意趣之所在。蓋真發菩提心已,歷十信而登初住,由此經十住、十行、十迴向、修菩薩行,則為集福智資糧之菩薩。今人每多稍具信行,便爾心高氣傲,不知尚未做到發菩提心之少分。照起信論講,入初發心住以前,尚須十千大劫修習六度行,乃成真正初發心菩薩;然後再經三大無數劫,方能成就無上遍正覺。故本人為一欲學菩薩發真正菩提心而學修六度行者。此經正是教凡夫人學發菩提心、學修菩薩行者,故深合本人之意趣。

四 今講此經之所為

因首都各界發起講經之機會,本人選講優婆塞戒經,亦自有其所為之意義,今一言之。

甲、為建立人間大乘佛教 在佛法與人生之關係一條,已詳說佛法與人生有深切之意義;而推究佛法真正本旨,凡所證所說,均為大乘佛法。故欲弘揚佛法,應以人類世間為依據而弘揚大乘佛法。又、惟人生最需要大乘佛法,所以應建立人間大乘佛教。此經可為一切具善根之男人、女人修成在家菩薩之規範;如人皆依據此經去發心修行、自利利他,則人間大乘佛教即由此建立,而此世界人類即可由此大乘佛教之利益,而得享受和平安樂之幸福矣。

乙、為提倡實踐修行 學佛之人中,有為專造成一宗一派之學者,或為成一博學者,因而努力研求。然此雖亦佛法之所需,而佛法之本旨,原從修行成無上覺而證明諸法性相,再由開示諸法性相而導他實踐修行,期亦證明諸法性相而成無上正覺,故佛所說法重在實行。如由凡夫眾生而發心趣求菩提者,即應從此優婆塞戒經而實踐修行;如此經集會品,辨菩薩性非本自有,非依佛有,乃由發心修行因緣而有,尤為此經重行之特色。今為提倡發心學佛人實踐修行,故特選此經。

丙、為從基本之戒學修起 菩薩分為兩種:一者、出家,二者、在家。出家人為數甚少,在家人為數甚多;此經係應在家之人而發揮學戒之需要,故最能普及人類。而於戒、定、慧三學,應先修習戒學為基本,所謂由戒生定,依定發慧;戒為定、慧之基,定生後、戒即與之相應而成為定共戒,慧發後、戒即與慧相應而成為道共戒。戒能生定者,以戒具足後,理得心安,內心即常生歡喜安樂,由安而定,依定體驗觀察而發生智慧,則為無漏聖智。故佛法應從戒學之根本上修起。

丁、為從普通之六度修去 中國人多有豪邁不羈躐等之習性,不屑從普通者平實做去;又好專取一經之言或一宗之行,標高立勝,對他經他宗輒起水火是非之諍!此經第十八六波羅密品,講明應從菩薩普行通修之六度修去。並引或者謂不必定有六度,可合為四。或通為一等言而斥破之。蓋此雖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之圓融道理,即一度可攝一切度,一切度可入一度,但根本上必先成立各各波羅密之獨殊相,而後方能體會相攝相融之理。故於六度均須普行通修,方可由凡夫人歷菩薩位而成佛之平正大道。

五 本經譯傳之略史

此經之名優婆塞戒經,已於優婆塞戒為中心之一段中說明其大概。此外關於譯傳所應說明者,分為三段說之:

甲、曇無讖法師在北涼姑臧譯 此說明本經翻譯之人及時與地者。一切經皆釋尊所說,由弟子結集而成。當時或以文字紀錄,或用口語背誦,皆用印度語文之巴利文或梵文等。此經由梵文譯為漢文,係由曇無讖法師、在北涼朝之姑臧地方所譯。北涼、係在南朝劉宋文帝時代,於現在甘肅地方所成立之一朝。姑臧、即今甘肅涼州,為北涼之首都。此經譯在北涼時代沮渠蒙遜玄始十三年至十五年,或至承元元年之五六年間,亦即劉宋文帝元嘉三年或元年至五年之間。翻譯者為曇無讖。曇無、即法義,讖、即『豊』義,合云法豊。中印度、即中天竺。法豊法師通達經、律、論三藏,故稱為三藏法師。此經為法師到北涼後,在姑臧所譯。法豊法師在中國所譯,除此經外,尚有涅槃、大集、金光明經等,而古譯之菩薩戒本經,亦為法師所譯,故師既為涅槃宗之初祖,亦為中土傳弘菩薩戒之初祖。與當時之求那跋摩──功德鎧──法師較略在前也。法豊法師所譯之菩薩戒本,與玄奘法師所譯之瑜伽菩薩戒本,原本無異而譯文稍減。故達磨迦羅──此云法時──為傳聲聞戒之首,法豊法師為傳菩薩戒之首。以此大師而譯此經,可知此經係以大乘法及菩薩戒為結晶;故所明優婆塞戒,即是菩薩優婆塞戒行。

乙、與此經類似各經之辨別 類似此經者,有中阿含經中優婆塞戒經,為瞿曇僧伽提婆所譯;但雖講五戒,而仍為普通所行五戒。又有優婆塞五戒相經,為求那跋摩法師所譯,乃佛因淨飯王所問而說,亦為普通之五戒,故皆與此經不同。又有優婆塞五戒威儀經,亦為求那跋摩所譯,其實是瑜伽菩薩戒本之異譯,與此經名稱相近。又有優婆夷淨行法門經,亦與此經不同,係佛為最有名之優婆夷鹿母所說。鹿母為大富婦,施構竹林精舍以供養佛,即於大乘優婆塞戒修行者;優婆夷發心修大乘行,亦可依此經也。又、此經係佛因善生之問而說,然善生經有數譯本,亦佛為善生長者子所說者。一、後漢安世高譯,名佛說尸迦羅越──此云善生──六方禮經。二、西晉支法度譯,名佛說善生子經。三、名善生經,在中阿含第三十三。四、亦題善生經,在長阿含中。此四則與此經有關係,然經文均甚少,僅當此優婆塞戒經受戒品中之一部分。如小乘有摩登伽女經,而大乘則有楞嚴十卷。其善生長者子問佛所說之一小部分經,與此大乘部優婆塞戒經之關係,亦然。

丙、本經與優婆塞戒本 有單行本題為優婆塞戒經受生品者,即此經之受戒品,內分六重、二十八輕,與梵網經之分為十重、四十八輕,瑜伽菩薩戒本之分為四重、四十三輕者,同可別行為常誦之戒本者。

【書籍目錄】
第1頁:懸論 第2頁:集會品第一
第3頁:發菩提心品第二 第4頁:悲品第三
第5頁:解脫品第四 第6頁:三種菩提品第五
第7頁:修三十二相業品第六 第8頁:發願品第七
第9頁:名義菩薩品第八 第10頁:義菩薩心堅固品第九
第11頁:自利利他品第十 第12頁:自他莊嚴品第十一
第13頁:二莊嚴品第十二 第14頁:攝取品第十三
第15頁:受戒品第十四 第16頁:淨戒品第十五
第17頁:息惡品第十六 第18頁:供養三寶品第十七
第19頁:六波羅蜜品第十八 第20頁:雜品第十九
第21頁:淨三歸品第二十 第22頁:八戒齋品第二十一
第23頁:五戒品第二十二 第24頁:尸波羅密品第二十三
第25頁:業品第二十四 第26頁:羼提波羅蜜品第二十五
第27頁:毗梨耶波羅蜜品第二十六 第28頁:禪波羅蜜品第二十七
第29頁:般若波羅蜜品第二十八 第30頁:重示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22-2-26 11:07:57
可以購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