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與青年朋友談學佛 佛日居士著

與青年朋友談學佛 佛日居士著

解決矛盾 擺脫困惑

[日期:2011-01-27]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佛日居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解決矛盾 擺脫困惑

當今社會,充滿各種矛盾,青年們面對各種矛盾,面臨升學、就業、戀愛婚姻等問題,本來就多有內心的衝突與困惑,有些人進入佛門後,又加上一重學佛與現實生活的矛盾,為學佛的煩惱困惑所苦,諸如:

一、學佛與學習、生活、工作等的矛盾

學佛之後,世界觀、價值觀念、生活情趣發生重大轉變,生活方式也隨之與眾不同,從而發生種種矛盾:決心吃長素,而家庭或學校、單位食堂的素菜往往不合營養標準,影響身體健康,出差旅行、作客赴宴,多有不便;學習、工作之餘,用來課誦、坐禪、研習經論的時間總感不夠;對不信仰佛教的家人、同學、同事的生活方式看不慣,別人對自己學佛也往往難以理解,容易產生隔閡、磨擦,因而常懷壓抑感、孤獨感。這些,大概是初入佛門的青年都曾經歷的矛盾、苦惱。為解決此類矛盾,有的青年採取了只顧學佛、不顧世俗生活的解決方法,不顧身體而堅持吃素,不顧學習、工作而堅持課誦、坐禪,有人還過午不食、初夜後夜坐禪修定,還有因嫌學習、工作妨礙學佛而休了學、辭了工作的,結果弄得出世未成,世間法先壞,生活沒有著落,心思便不易安寧,難以入定發慧。致使家長、社會人士對佛法反感,認為學佛把一個好端端的青年學壞了。殊不知過咎並不在佛法,而在於這些人不按佛法所指示的正道,根據自己的根器條件而依法修學。

按佛陀的教義教制,學佛與學習、生活、工作、人際關係之間,根本就不應有矛盾。素食確為中國漢傳佛教的優秀傳統,出家人尤應堅持。但居家學佛的青年,應首先以為修道本錢的身體為重,不宜不顧身體而強行吃素。佛陀所制在家眾戒律中,乃至出家眾戒律中,並未禁斷肉食,至今恪守佛制的南傳上座部佛教,僧尼皆食魚、肉。至於《楞伽》、《楞嚴》、《梵網》等經中戒肉食之說,係對法身大士和閉關專修三摩地者而制。漢地佛教界素食之制,乃梁武帝敕定,並非佛制。早晚課誦、過午不食、初夜後夜坐禪,是出家人的修行方式,佛陀為在家人所說的各種經中,都不見有要求在家佛弟子必修朝暮課誦、過午不食、初夜後夜坐禪的言句,這是大有深意的。在家人營生治事,閒暇有限,若亦按出家人的方式修行,容易貽誤家事、國事,影響家庭和睦、身體健康,是為佛法所不許。在今天,一個工作人員貽誤工作而課誦、坐禪,便犯了盜戒,修定豈能成就。一個學生不顧學習去課誦、坐禪,功課學不好,便有負於家長、國家,也就是有負於佛法,是違背佛陀教誡之舉。遺憾的是有些出家的青年僧尼,不去修僧尼應修的朝暮課誦、過午不食、初夜後夜坐禪行道,卻修在家法,像在家人一樣吃飯睡覺,不務僧尼正業。當知戒定慧不修,做一天僧尼,便負一天業債,實在操不了出家正業,還不如歸俗為佳。

若按佛陀所示的在家大乘道,則學習、工作、人事往還,不但不妨礙學佛,而且是學佛所必需。學習知識技術,不僅是自己立身活命所必需,而且是學通佛法、弘揚佛法所必需。不僅在家青年必須有知識技術,即出家人,欲成大器,弘法利人,亦須廣博知識。工作,是為民眾服務,報眾生恩、國土恩的實際行動。不少人只為自己著想,只把工作看作一類掙錢吃飯的手段,則工作對他便成了一種外來的負擔,就算盡了力,也不能出生善果功德。發菩提心、修菩薩道者為民眾和社會著想,把工作看做奉獻的機會,當作菩薩道來修,則何往而不是道場,即平凡的工作,也可出生世間、出世間的功德。至於人事交往,正是作法布施的機會。只要自己學習、工作好,道德高尚,學識豐富,生活愉快,熱心助人,人們自然會尊重你,你講佛法,他們也樂於接受,是為以身弘法。若能將自己鍛煉成才,對社會作出巨大貢獻,有名望地位、錢財知識,則弘法度人,教化的效力更大。把學佛與學習、工作、生活看作兩回事,以學習、工作為學佛的障礙,以不信仰佛教的人為對立面,當然會觸處成礙,苦惱重重。即使出家,也難免事務牽纏的苦惱。縱然能保證早晚課誦、吃素、坐禪,一天隻花那麼兩三小時學佛,其餘大部分時間還在有礙的世法俗務中浸泡,就算不無受用,而欲期見道證果,怕要再等一二十生。欲圖速速進道,只有依大乘菩薩道,將生活、學習、工作、人事交往與學佛打成一片,即世間俗務而修出世間之道,把生活完全佛法化,把佛法融貫於生活的全過程,念念修行不輟,勤集福智資糧。就今天居家學佛的條件而言,這是最契機的法門,是大修行,能速得大果報。僅吃素、抽暇課誦、坐禪,是小修行,只能種些善根,難得即生了辦。有志的青年,應按佛陀教誡,以大修行為本,至於小修行,能修固然好,無條件修者暫時不修,也未必為非。

二、學佛理想與現實的矛盾

有的青年,發了菩提心,志願宏大,然面對現實條件,理想難以實現,於是便苦惱、灰心,精神不振。這種狀況,多由其理想脫離現實所致。

有的青年立志儘快證果,乃至即身成佛,得大神通大自在,乃走南闖北,到處拜訪名師,看看這個太俗,那個一般,奔走數年,難得一個能服膺的師父,今天參參禪,明天念念佛,後天又修修氣功,結果一事無成,證果成佛遙遙無期,於是銳氣大減,煩悶不安。不知修道成佛,乃長久之事,雖然精進增上,可超越多劫,但菩薩發心,須得有奮鬥三大阿僧祗劫的恒心與韌性。諸佛菩薩,莫不精勤多劫,方成道果。只要發心真正,盡力修學,只問耕耘,不問收穫,踏實修去,自然會修一時得一時受用,積一分功德,功德圓滿,自然水到渠成。現前若真能念念無所住著,念念盡心盡力弘法利生,當下即與佛菩薩的化身無異。實際上,就是成了佛,也不過是「得無所得」,更大更好地利益濟度眾生而已。一定要執個證果成佛,則這證果成佛之念,即成了妄念煩惱,繫縛自心不得安然。

至於神通妙用,雖為一種弘法度人的方便,但非佛法及弘法度人的根本。佛法以般若為根,見性為本,弘法度人,以智慧、慈悲、精進的道德力量感化人為最有效。不光明心見性,伏斷煩惱,具感化人的人格和道德力量,即使修得神通,人家也只會把你當作個異人怪物看待,即如當今的一些特異功能者,只不過被試驗研究而已,甚而被利用作竊取情報和贏利的工具。具備了般若和感人的人格、道德,能兼具神通固然好,即使不具神通,也可以大弘佛法。歷代高僧,多數都不是靠神通弘法。如前輩太虛、印光、弘一等大師,未曾標榜神通,而亦功德巍巍,至今尚為人欽敬,澤惠甚深。太虛大師在這方面的示範尤具啟發意義:他年輕時閱經開悟,坐禪中天眼、宿命、他心等神通皆偶爾發現,顯然具證果發通的根器,他自信沿個人修定慧的路子走下去,小乘聖果、神通即身可證。但他觀察中國佛教現狀,不走那條路,而發大心修大行,立志改革佛教,辦僧伽教育,組佛教團體,編刊物,寫文章,宣揚人間佛教,嘔心瀝血,操勞奔走,神通雖然未能證到,但他所作弘法利生的功德,對佛教和社會的有益貢獻,我看要比一個證到六通三明的自了漢大得多,其進道成佛的速度,也必然要比只顧自己修行證果者快,這可謂大乘道修行的榜樣。

在今天,作太虛大師那樣的大修行,我看無論出家在家,都具條件,而且條件相當好。弘法事業在不斷發展,佛教人才奇缺,不愁無用武之地。講經說法、辦佛刊、寫文章、教育僧伽、管理寺廟,都是大修行,都急需人才。只要你有道心,通佛法,有才幹,就是坐在家裏不動,也會有人來請你去做事。即使沒有足夠時間坐禪習定,在做事中,照樣能夠修行,何況做弘法利生之事,本身便是修行。若急於修定發通、即身成佛,便不大現實了。修定發通證果,須具備多種資糧:精通教理、見地真正、遇明師、得外護、身體好、業障除等諸緣,缺一不可。有接近證果的根器,具足諸緣,閉關修定慧三五年、一二十年,證到見道、發五通,是有可能的。過去漢藏兩地,這樣修的人不少,但其中能證果發通者,為數亦不多。今天的青年僧俗,多數不具閉關修定、克期取證的資糧,非分妄想,徒增煩惱。若真欲即生取證,我看還是先老老實實在生活中修大乘漸道,積集資糧,自己創造克期取證的條件。只要發心真正,資糧具足,自不難得克期取證的因緣。不具資糧,就是走到深山裏去修苦行,盲修瞎煉,弄不好便會著魔。

有的青年僧尼,初出家時道心甚好,出家後見寺院裏修學和生活條件不理想,也有你是他非,僧尼在社會上得不到應有的尊重,有時還受人嘲謔欺侮,又不大甘心還俗,於是萎靡不振,懶散度日,給社會人士留下不好的印象。不知寺院的修學條件,比起一般在家人還是要好得多,即此出家因緣,亦非易得,應極珍惜,精勤修學。寺院中也有社會上的各種是非,是正常現象,自古即然。修行的關鍵,全在自心,自己不去惹是生非,是非不會來找你,自己常見自己過,不見他人非,則雖處是非叢中,亦可不受是非的干擾。至於受社會人士尊重與否,全看自己有無學識、智慧、道德、修行,自己修行好了,德能服人,智慧度人,你就是不走出寺院,社會人士也會到寺院裏來親近恭敬你。沒有實德實學,就算政府封你個活佛,也沒多少人會買這個賬。社會人士對佛教不理解,對僧尼不尊重,責任在僧尼居士不善弘法,應以此為助緣、動力,發大心修行弘法,令世人能普沾法益,敬信三寶。

三、學佛與自心煩惱的矛盾

三乘聖道,皆以煩惱為生死之根,以斷煩惱為出離生死的要道。然青年時期,血氣方剛,生命能量強大,各種人欲最為熾盛,面對個人與社會、理想與現實等矛盾,困惑、煩惱、痛苦最多。學佛之後,識得煩惱過患,欲期儘快斷離,但斷煩惱豈是容易之事。經上比喻說,斷最易斷的見惑,亦如斷四十里洪流,猶如破石,思惑更是根深難斷,如斷藕絲。初學用功對治煩惱,才覺煩惱稍歇,遇緣又復露頭,真有「斬不斷,理還亂」之勢。數數修而煩惱仍舊不斷,於是便在煩惱上又添了一重煩惱欲斷實難斷的煩惱,被煩惱所惱。

如果說,小乘法視煩惱如寇仇、亟求斷盡的話,大乘法中,煩惱則不是最為可怕的東西。大乘道最怕的,是菩提心不真,慈悲心不廣,只要菩提心、大悲心堅固,煩惱,尤其是青年時期貪愛、自我實現一類的煩惱,可轉化為修道的力量,轉化為弘法利生的熱忱和意欲。大乘道並不亟求完全斷盡愛欲等貪煩惱,而故意「留惑潤生」,作為度眾生的方便。初修者不怕煩惱多,而怕不識煩惱,能認識到煩惱多,是修行有進的表現。藏密說在修禪定初期,因煩惱脈解開,阿賴耶識中所藏的煩惱種子泛起,能使煩惱熾盛,而且無緣自生,這叫「自生妄念煩惱定」。只要能自我覺察,便不難對付,無須視之如怨敵,應於煩惱生時,及時用智慧反觀內照,看這一念煩惱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在哪里住,究竟是個什麼?這能看的一念又是什麼?如此向內心深處細細看去,煩惱妄念便會自然消融於自性空中,得到輕安和煩惱本空的定解,這即是轉煩惱為菩提。煩惱太大時,還可故意釋放一時,任其湧現,不加遮攔,只是冷眼旁觀,看它自生自滅。若視煩惱為實,為其所惱,或強作壓抑,則煩惱會愈積愈多,即使能壓抑得住,對身心和修行也非常有害。遇強大境緣或中陰現前時,壓積的煩惱來個總爆發,便會牽引人向三惡道裏去。

四、斷煩惱與戀愛、婚姻的矛盾

人是欲界眾生,由先世煩惱惑業,感得粗重的血肉之軀。除了乘願再來的三果以上聖人,一般生理正常的男女,到了青春期,隨性成熟,莫不有生理上性的欲求、心理上愛異性和被異性所愛的渴望。如《少年維特之煩惱》所說:「少年男子哪個不鍾情,妙齡女郎哪個不懷春」,西哲有男女各是半個人,都在尋求自己的那一半之喻。然而,性愛、愛情,及由此而來的婚姻,被佛法說為欲界生死之根,最為重要的煩惱,這當然是天經地義之談,佛教青年對此大概無人不知。但出離生死的願望,又不能不與自身愛的渴求,及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社會習俗形成尖銳矛盾。據悉很多佛教青年,都為這一矛盾所困惑。有的雖然出了家,但還是被異性的誘惑、性的苦悶所擾惱,不少人終於因此還了俗。有的在出家、結婚、獨身的抉擇上舉棋難定,不知不覺便成了大齡男女,往往錯過了戀愛結婚的良機。有的因難覓志同道合的知音而苦惱。總之,情關難過,欲界難出。就是證到初、二果,也難免因一念男女情愛而再生於人間,何況道前凡夫。以風流多情著稱的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在情歌中歎息:「世間難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實際上,即淫欲為道,以解決性愛與出離生死的矛盾,已由無上瑜伽母部法的雙運道或欲樂定提供了巧妙的「雙全法」,只是根器、機緣難具,有條件修習者不多。

縱觀全部佛法,雖力說性愛為欲界生死之根,但也並非一概教人不婚不嫁。愛情、婚姻一事,多分由前生的習氣和業因所決定,多為既定的業報。愛情婚姻雖能障道,但也非必然障道,修道亦非必以不戀愛結婚為最佳。釋迦牟尼佛以一生補處菩薩示現成佛,是在結婚之後出的家,此事當有其深刻寓義。經教中多處談及戀愛婚姻問題,除了力說愛欲、家庭的過患,倡導具緣者出家修道外,還對宜居家學佛者說夫妻和諧之道,如《阿含》中《善生經》說夫妻雙方應互相「愛敬」的五事,《玉耶女經》載佛陀教誡少婦玉耶女如何盡婦道。對於「異體同心」、歷劫不渝的愛情,經中持同情讚賞的態度。

佛陀還以結婚戀愛為度化眾生的一種方便。如《須摩提女經》載,佛弟子王舍城美女須摩提,遇信奉外道的滿財長者子求婚,往問佛陀,佛謂須摩提女若嫁與滿財家,當「大度人民不可稱計」。須摩提女依佛教敕出嫁,後來果然感化大家及滿財城多人皈信三寶,受佛稱讚。大乘經中還多處說摯愛行菩薩道者及菩薩隨順眾生愛欲以結緣度化的功德。如《華嚴經》卷七五說妙德女因摯愛修菩薩行者威德主太子(釋尊前身),求為其妻,而生大功德,「雖以愛染心,供養彼佛子,二百五十劫,不墮三惡趣。」《大寶積經·大乘方便會》載,眾尊王菩薩「以地大心執女人手共一床坐」,勸一位愛他的姑娘發菩提心,受到佛的讚歎,謂「成就如是悲心,雖受五欲,不犯眾罪。」樹提梵志對一女子起悲心,答應她的求愛,為作丈夫十二年後出家,因此「得以超越十百千劫生死眾苦」。《惟日雜難經》既說「有婦不得道」,又說菩薩娶婦有四因緣:一者「宿命同福」,謂前世已結就夫婦之緣;二者「畢罪」,謂以結婚形式償還宿債;三者「應當共生男女」,謂有共同生兒育女的業緣;四者「黠人娶婦疾得道」,意謂有智者結婚,反而能成助道之緣,如釋尊之娶婦,及符合修秘密雙運道因緣的婚配,就有助於道。

據此,學佛的青年對待愛情、婚姻問題的基本原則應該是:一、若宿根深厚,人欲淡薄,無情愛因緣,道心堅固,具備出家的各種條件,當然以出家修道為好。但高校剛畢業的青年,不宜馬上出家,應為國家工作幾年,以報培育之恩,並學通世間法,然後再出家也不遲。二、如果愛欲重,有情愛結婚之緣,愛上了某人,對方也愛你,雙方情投意合,這種情況宜於戀愛結婚,居家學佛。若對方不信仰佛教,應以方便漸漸引導,使其接受佛法,雙雙修學,建設佛化家庭,雖然夫妻恩愛和諧,也應觀情愛過患,愛別離之苦,發出離心,居塵不染。

在戀愛、家庭生活中,只要善於運用佛法,可以使愛情、家庭生活過得美滿合理。以緣起法則冷靜觀察自他,知己知彼,善體他心,可避免單戀、失戀的痛苦;勤觀無我,超越低級的肉欲和自私的佔有欲,懷慈悲、平等心,常為對方著想,尊重、關心對方,可使戀愛易於成功,夫妻關係易於和諧。

至於出家佛子,對待異性的誘惑、性的苦悶,只有靠勤修戒定慧三學。嚴持禁戒,攝護根門,謹慎與異性的接觸,不受欲塵的誘惑,則內心自少擾動;堅持素食、過午不食,淫欲自然減少:堅持初夜、後夜坐禪修定,或課誦經行,則精氣自然轉化為智慧,不思淫欲。只要在禪修中得到身心輕安,享受到高級的禪悅與法樂,則粗劣情欲,自易伏斷。若不勤修戒定慧,日常不謹慎防護根門,多與異性接觸,令欲塵資訊不斷侵入,則內心當然會躁動不安,即使強作抑制,不犯淫戒,也會導致性心理變態、心情鬱悶,淫愛種子壓抑積藏於阿賴耶識中,就算能修到坐脫立亡,也難免重入胞胎,再做俗人。若實在妄心難伏,定慧難修,被情愛糾纏,還不如隨緣歸俗,居家學佛,萬不可破犯淫戒,導致三惡道沈淪的苦果。

總之,只要真實發菩提心,以正見為導,在生活中修大乘漸道,便不難解決種種矛盾,擺脫重重困惑苦惱,獲得現法樂住,增長福智資糧,使身心得到全面的發展,令青春煥發出正法的光輝。衷心期望佛教青年不負青春,不負佛法,精勤修學,迅速成才,多出一批太虛、虛雲、印光、弘一、楊仁山那樣的法將,出一些蓮花生、米拉日巴、岡波巴那樣的大成就者,推動中國佛教煥發青春,促使中華大地再現盛唐之繁榮。

【書籍目錄】
第1頁:佛教與青年 第2頁:「了生」為主旨,菩提心、智慧、方便為首要
第3頁:大乘漸道為本 第4頁:解決矛盾 擺脫困惑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