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釋會紀聞 太虛大師講述

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釋會紀聞 太虛大師講述

法供養品第十三

[日期:2011-01-26]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太虛大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法供養品第十三

甲三  經益分

乙一  法供養品

【釋】法供養者,猶世間之孝道,以能養志為上,色養次之。佛以弘通正法、覺救含靈為大悲願,故能體行佛之此心,紹隆三寶,護持眾生,則於第一孝順於佛,報酬佛恩。故曰:諸供養中法供養為最也。

【紀】此品、稱法供養者,謂以法供養於佛也。供養,義同布施。布施,本不專指施捨財物言。故布施中,又分財施,法施,無謂施。今此供養亦然,故有法供養。換言之,即是供養法。惟平等相行,則曰布施;以下奉上,則約供養,其義又稍有區別耳。

丙一  天帝稱揚給護

爾時、釋提桓因於大眾中白佛言:『世尊!我雖從佛及文殊師利聞百千經,未嘗聞此不可思議自在神通,決定實相經典。如我解佛所說義趣,若有眾生聞此經法,信解、受持、讀誦之者,必得是法不疑,何況如說修行!斯人則為閉眾惡趣,開諸善門,常為諸佛之所護念,降伏外學,摧滅魔怨,修治菩提,安處道場,履踐如來所行之跡。世尊!若有受持、護誦、如說修行者,我當與諸眷屬供養給事,所在聚落、城邑、山林、曠野、有是經處,我亦與諸眷屬聽受法故共到其所。其未信者當令生信,其已信者當為作護』。佛言:『善哉!善哉!天帝!如汝所說,吾助爾喜。此經廣說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不可思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天帝!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供養是經者,則為供養去、來、今佛。

【釋】信解、受持、讀誦之者,何為即得成就諸功德乎?以必得是經所說不可思議自在神通之決定實相法門故也。是故有能如說修行,即為閉眾惡趣、開諸善門等等,而為天地所給事供養、聽受擁護也。此經所說理、行、果三,乃為去、來、今佛成道之本,故供養是經者即為供養去、來、今佛。

【紀】此章、梵語釋提桓因。乃三十三天主名。決定實相經典句:謂菩提煩惱諸法,皆為決定實相。斯人則為閉眾惡趣二句:謂解脫生死煩惱二苦,成熟菩提涅槃之樂。更推諸度他,不僅自度,勿自負於焦芽敗種之倫,故曰履踐如來所行之跡。

丙二  世尊比校加德

『天帝!正使三千大千世界如來滿中,譬如甘蔗、竹、葦、稻、麻、叢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以一劫或減一劫,恭敬尊重,讚歎供養,奉諸所安。至諸佛滅後,以一一全身舍利起七寶塔,縱廣一四天下,高至梵天,表剎莊嚴。以一切華、香、纓珞、幢、旛、妓樂,微妙第一,若一劫若減一劫而供養之。天帝!於意云何?其人植福甯為多不?釋提桓因言:『甚多,世尊!彼之福德,若以百千億劫,說不能盡』。佛告天帝:『當知是善男子、善女人,聞是不可思議解脫經典,信解、受持、讀誦、修行,福多於彼。所以者何?諸佛菩提皆從此生,菩提之相不可限量,以是因緣福不可量。

【釋】三千大千世界則大,如來則勝,譬如甘庶、竹、葦、稻、麻、叢林則多。於此大而且勝、勝而且多之真福田,奉事孝敬無不周至,慎終追遠無不完美,其修福者誠大。然有限量,則無論大至何程度,終非圓滿。由是不可思議經法,稱法界量,契苦提本,乃能將一一福相會同真如相無有涯際。故受持此經者,其福不可量也。然此非教人不廣修供養等福,正以悟入此經者乃可修福耳。

【紀】此章、如來滿中句:謂充滿大千界無非佛也。如來為勝義,滿中為大義,譬如甘庶、竹、葦二句:為多義,合顯大、多、勝義也。恭敬尊重二句:顯三業清

淨義也。舍利,此言堅固子,據載:佛滅度後,自起真如三昧之火,化脫金身時所遺──相傳此子極細而堅,不能破壞,其影像之大小不一,光明之顯現不同,皆本佛力,致無定限。可作起嚴飾七級之塔,照耀奪目,金光逼人──,多用作七級浮屠。阿羅漢三重,菩薩多五重,惟佛七級。諸佛菩提二句:謂實相本為迷悟所依,而佛果法身功德,亦必生於實相。福不可量句:謂福本非福德性,惟見福德無故,乃見實性,是乃能化有量為無量也。

丙三  自說護法本事

佛告天帝:『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時世有佛,號曰藥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世界曰大莊嚴,劫曰莊嚴,佛壽二十小劫。其聲聞僧三十六億那由他,菩薩僧有十二億。天帝!是時有轉輪聖王名曰寶蓋,七寶具足,王四天下。王有千子,端正勇健,能伏怨敵。爾時、寶蓋與其眷屬,供養藥王如來,施諸所安,至滿五劫。過五劫已,告其千子:『汝等亦當如我以深心供養於佛』。於是千子受父王命,供養藥王如來,復滿五劫,一切施安。其王一子名曰月蓋,獨坐思惟,甯有供養殊過此者?以佛神力,空中有天曰:『善男子!法之供養勝諸供養』。即問:『何謂法之供養』?天曰:『汝可往問藥王如來,當廣為汝說法之供養』。即時月蓋王子,行詣藥王如來,稽首佛足,卻住一面。白佛言:『世尊!諸供養中法供養勝,云何名為法之供養』?佛言:『善男子!法供養者,諸佛所說深經──一切世間難信難受,微妙難見,清淨無染,非但分別思惟之所能得,菩薩法藏所攝。陀羅尼印印之,至不退轉,成就六度,善分別義,順菩提法,眾經之上。入大慈悲,離眾魔事及諸邪見,順因緣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空、無相、無作、無起。能令眾生坐於道場而轉法輪,諸天、龍、神、乾闥婆等所共歎譽。能令眾生入佛法藏,攝諸賢聖一切智慧,說眾菩薩所行之道。依於諸法實相之義,明宣無常、苦、空、無我、寂滅之法,能救一切毀禁眾生。諸魔、外道及貪著者,能使怖畏,諸佛賢聖所共稱歎。背生死苦,示涅槃樂,十方三世諸佛所說。若聞如是等經,信解、受持、讀誦,以方便力為諸眾生分別、解說、顯示、分明,守護法故,是名法之供養。又於諸法如說修行,隨順十二因緣離諸邪見,得無生忍。決定無我、無有眾生,而於因緣果報無違無諍,離諸我所,依於義不依語,依於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於法不依人。隨順法相,無所入,無所歸。無明畢竟滅故,諸行亦畢竟滅;乃至生畢竟滅故,老死亦畢竟滅。作如是觀,十二因緣無有盡相,不復起相,是名最上法之供養』』。佛告天帝:『王子月蓋從藥王佛聞如是法,得柔順忍,即解寶衣嚴身之具以供養佛。白佛言:『世尊!如來滅後,我當行法供養,守護正法。願以威神加哀建立,令我得降伏魔怨,修菩薩行』。佛知其深心所念而記之曰:『汝於末後守護法城』。天帝!時王子月蓋見法清淨,聞佛授記,以信出家,修習善法。精進不久,得五神通,具菩薩道,得陀羅尼,無斷辯才。於佛滅後,以其所得神通、總持、辯才之力,滿十小劫,藥王如來所轉法輪隨而分布。月蓋比丘以守護法、勤行精進,即於此身化百萬億人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立不退轉,十四那由他人深發聲聞、辟支佛心,無量眾生得生天上。天帝!時王寶蓋,豈異人乎?今現得佛,號寶焰如來。其王千子,即賢劫中千佛是也。從迦羅鳩孫馱為始得佛,最後如來號曰樓至。月蓋比丘,則我身是』。

【釋】藥王如來所說法之供養,分為二種:一者、弘宣佛法,二者、如說修行。月蓋比丘即能興此二種法供養者,舉是以證。其能傳說此經,依經修持,必得經中妙法,成佛菩提,信矣!

【紀】此章、為釋尊自述過去本身之事,所謂現身說法也。無量阿僧祇,謂阿僧祇為十大數中之一。曰無數,合兩無數成一無量。藥王如來,謂治眾生病根,為大醫王義。應供,謂受人天供養義。正遍知,謂了知圓明周遍義。明行足,謂福智共足義。善逝,謂得吉祥義。世間解,謂能知一切世間、十方、三世諸事義。無上士,謂無能超越義。調御丈夫,謂能調伏六道眾生,及小乘菩薩心行義。天人師,謂接引天人大導師義。佛,謂覺義。世尊,謂三世間──有情世間、器世間、正覺世間──所共尊仰義。總之、佛法無邊,佛號亦無邊。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矣。王有千子句:在當時,釋尊為千子中之一人也。名曰月蓋:自出前名也。至滿五劫句:謂供養人壽命亦長。寧有供養殊過此者句:謂自念非世間所有。空中有天曰四句:使有為福德化為無為福德。諸佛所說深經下,自闡前經教也。菩薩法藏所攝二句:顯非人天二乘所攝。惟在善自契會,以心悟總持──即陀羅尼──印之。又於諸法如說修行下,自明前經理也。十二因緣,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即由煩惱──無明、造作諸業──行,此二支為過去所作之因也。起妄念初託母胎為識,從託胎後生諸根形曰名色,於胎中成六根,為六入,出胎後六根對六塵名觸,領納世間好惡等事曰受:此五支,為現在所受之果也。貪染五欲等事名愛,於諸憶念生取著心名取,作有漏之因,招未來之果──有;此三支,為現在所作之因也。受未來五蘊之身曰生,未來之身,既勞而老死;此二支,為來世當受之果也。又名十二緣起,簡稱十二緣,又名十二有支。隨順十二因緣四句:謂凡貪、瞋、癡皆生於愛,因愛有取而成無明種子,便發業果。倘能正觀十二因緣中,屬現在因之愛與取二行,內不愛戀,外不取境,自能捨離一切有無、斷常二邊邪見,而直入於中道觀。依於義下十五句:謂當依真智分別,不當依妄想分別。無有盡相二句:見畢竟寂滅,即一真空法界,故不盡不起。佛告天帝下,正自說前護法也。如來滅後三句:顯佛在世時,本如說自心修行;佛滅度後,尤當弘法,使大眾奉行。守護法城句:自述前受記也。蓋謂以真如三昧守護佛道正法之城,且能使人人信解、受持、讀誦佛經,即為真能守護佛法,非必謂置法而守藏也。時王子月蓋下,自述前出家也。以其所得神通、總持、辯才之力句下,自述前度生也。時王寶蓋下,自述前眷屬也。賢劫,為現在劫名。此劫中,釋迦牟尼為第四佛,迦羅鳩孫馱為第一佛名。一大劫中有二十小劫,皆有成、住、壞、空四相。成、壞、空三劫中,皆無人類。過去劫亦名莊嚴劫。月蓋比丘則我身是二句,自述前身也。佛本具足三明、六通,舉揭過去生中本身實事,歷歷說明,不過弘宣佛說如實修行,便起佛種性、究竟成佛之本旨。藉以開示、接引無邊無數眾生,證知我輩凡夫亦當自勉,疾起直追,勇猛精進;視三界難安,如同火宅,一息不來,便為隔世,生死事大,如救頭然,彼岸非遙,頃刻便到,蓮花骨肉,自結宗盟,決不唐捐之意。諸君讀至此處,安能不感激涕零,圖報佛恩也哉!

丙四  結成法供養義

『如是、天帝!當知此要。以法供養,於諸供養為上、為最、第一無比。是故天帝!當以法之供養於佛』。

【釋】如文可知。

【書籍目錄】
第1頁:懸論 第2頁:佛國品第一
第3頁:方便品第二 第4頁:弟子品第三
第5頁:菩薩品第四 第6頁: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第7頁:不思議品第六 第8頁:觀眾生品第七
第9頁:佛道品第八 第10頁:入不二法門品第九
第11頁:香積佛品第十 第12頁:菩薩行品第十一
第13頁:見阿佛品第十二 第14頁:法供養品第十三
第15頁:囑累品第十四 第16頁:貫攝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