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釋會紀聞 太虛大師講述

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釋會紀聞 太虛大師講述

懸論

[日期:2011-01-26]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太虛大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太虛大師講述 

十一年九月在北京己未講經會 

歸命三界尊,廣開微密藏,如說修行眾,惟願齊加被!

祐我紀斯聞,清淨離倒妄,見聞隨喜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形與壽,咸生安樂國。普及情無情,同圓成實性。

吾人無論受持讀誦何經,須先解佛經通義。凡稱經者,皆為佛所說、所印可之法──如本經係經佛所印可者,故亦名經。佛為法王,心亦為法王:佛明證自心,故成就真淨;眾生迷昧自心,故流轉生死。然則吾人發心學佛,首當發明自心。欲讀誦佛經,尤當先決定自心。自心維何?人人本有之寂常靈覺是也;亦曰佛性,亦號真心。此真心本然清淨,在聖不增,在凡不缺,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無時不在,無物不然者也。無如眾生無始來為無明習氣所染,六塵緣影萬念紛馳,便不識此法中王矣。今以勝緣,得與大眾聚會一堂,開演此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故亦於未講之前,願人人審觀自心,先發四種決定之心。云何為四?一、真實心:真者、無偽義,實者、不虛義;無偽、非矯揉造作,不虛、非生滅去來,合之即是直心。經云:『直心是道場』,即是此意。二、向上心:人雖具有直心而不向上,借以為惡,反沽直名,世所恆有。今當本此直心,正念真如,專以修積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三、慈悲心:世間亦有自了漢,只求自己解脫生死之累、煩惱之苦,不顧他人。於財、於法皆慳吝不捨,視彼貧窮、下賤、無威力之人,漠不相關,翻笑自作自受,似此亦非佛道。今則我輩發心自利,還須利他,時行布施,不住於相。四、方便心:惟此心最難,難在方便,以隨方──通時與事──便利於人,即隨處未必便利於己也。發此心時,便當滅除人、我二相,見得利人還是利己,我原與人同一法性故。如一世界之所有眾生,與我一生之五官、百骸痛癢同具,未忍捨離,須盡力救治。諸君四心具備,自能受持、讀誦此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并能受持、讀誦佛說一切之經。

懸論 

  說經來意

【釋】今講此經,且將釋尊與淨名大士等所以說此經之用意,先為一論。案諸家講經者,在講經文以前,皆有一番提綱振領之說,用以貫攝全經,評判群說。在天台宗謂之五重玄義,如所謂:名、體、宗、用、教是也。嘉祥亦名玄義,其詳未究。在清涼宗先開十門,謂之懸談,第九總釋名題,第十別解文義,上之八門則皆文前總論。然圓覺疏鈔、彌陀疏鈔等皆取則華嚴懸談者,顧前之八門往往有開合、增減之殊,雖意義全同、文或微異焉,要以華嚴懸談所開十門為正,今不事詳論也。真言宗之分十住心,則傳以黜陟諸宗者,餘未全睹,不能猝斷。在慈恩宗則依成唯識論述記,分為五門;一、辨時機,二、論宗體,三、藏乘所說,四、說教年主,五、判釋本文也。雖建言互殊而大致還相通貫,廣為評騭,讓之異時。今意以為既未將所講之經文講明,先說體、宗、用、教多言,在說者縱言言不離經旨,並非隨意牽混塗傅,但聽者或不免為之茫無端緒,故茲一概無取。然古德若智者大師所以在文句前廣談玄義者,蓋大有故。

一、彼時佛法興盛,經內文義靡不了了,轉因講者各成宗尚,非但欲明經義,尤欲知講者對於此經意旨之所在,故當先有以貫攝全經也。二、彼時聽者,不唯了於經義,且多有嘗專精於其經者,先有對於此經主觀上之宗旨,將以校其異同而為決擇。非然者,彼將謂講者不明宗旨,捨之不聽,故當先有以評判群說也。三、如來說法,有隨自意語者,有隨他意語者。古人先出玄義,廣作懸談,將以楷定千古,非必問一時聽者之能受與否;但欲將所得於經之義旨,盡量發揮,令聽者自表同情耳。後人講經,既無如上所說緣故,必依照古人之陳說翻誦一過,殆亦靈峰所謂「執死方醫變症」者歟!故今所有宗體、教相、功用等義,可隨文點出之,或結顯經終耳。唯佛菩薩所以說此經之來意,則當先一探察,此在華嚴懸談即所謂「教起因緣」也。

【紀】明佛說此經來意,引天台宗──又名法華宗──名、體、宗、用、教五重玄義。名、為名言,名立義彰。體、為法體,平等真如。宗、為宗旨,因明果顯。用、為功用,釋疑生信。教、為教相又曰教化──化儀四,化法四。此宗智者大師,廣疏七卷為二十卷。嘉祥宗、亦名三論宗。清涼宗、亦名華嚴宗。懸談計四十卷;清涼疏鈔為十門懸談正鵠。本經判釋,等天台、清涼二宗之九、十耳。所謂教起因緣,約分五類:一、應說法,二、本行心,三、眾生機,四、教根本,五、顯果德。

【釋】大涅槃經謂:生生不可說,生不生不可說,不生生不可說,不生不生亦不可說,以有因緣故可得說。在大智度論謂:依四悉檀因緣故,如來說法。梵語悉檀,古無定翻;或翻宗、成;或翻遍施;或翻為墨、為印、為實;或翻成就究竟;或同嗢陀南義翻為集施,謂集正法義,施有緣眾也。今以意會之,即「說法之宗旨」耳。所謂四悉檀者,茲出其例如下:

【紀】引大涅槃經生生不可說六句,意謂說不過一偏,不得法性之全體,以有對待不符法體絕待故;能離言說相,便不入思量分別。法施之因緣,謂集合正法,布施有緣,佛出世故。

【釋】一、普為世界悉檀:隨俗常化義,適應一時、一地眾同分心理義,使陷溺習俗者咸得驚醒義,使聞見歡喜者發生信心義,為說世界正因緣義。二、各為人生悉檀:隨機異說義,引發各人各種不同類善根義,使隨其所處之地位各成進修義,使信解修行者增長福德義,為說人生正因緣義。三、藥病對治悉檀:破惡義,遠離世間義,斷除煩腦義,止息分別義。四、顯第一義悉檀:入理義,契證法性義,成就菩提義,圓滿寂靜義。

  (表略)

【紀】一、普為世界悉檀中,適應一時、一地眾同分心理句:如三千大千、娑婆、中國、北京,及現在之北京,各有此眾同分心理也。二、各為人生悉檀中,又名眾生悉檀,引發各人各種不同類善根句:如教育之分級法。三、藥病對治悉檀中,破惡義句:惡有淺深不同,必破無明乃為究竟。遠離世間義句:世間惱熱難安,必遠離、乃清涼自在。四、顯第一義悉檀中,入理義二句:顯非尋常人情所能測者,即前三種悉檀皆在在入理,所顯唯第一義諦,不會、不識,悟到法身即是。總之、諸佛菩薩取己與一切眾生皆同等真如法性,顯此同等大悲而為說此四悉檀也。

【釋】今按釋尊與淨名等所以說此經者,四重悉檀皆有,據其尤勝之相,則在第三、第四悉檀。茲分述如下:

一、自佛華嚴以來,雖廣說大小乘諸法,要皆明從初發心以至究竟三乘聖果之方法。雖無量壽佛經、悲華經等,亦嘗帶明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等因地修取淨土及悲願垂化穢土之方法,而未有專說如何修取淨妙國土之法者。至阿彌陀經等求生西方極樂淨土之法,譬如居殷都者,傳說周文王治西岐,如何政修俗美、善能養老,使伯夷、叔齊聞風而嚮往。然未明文王如何致西岐於隆治之道,且未明人人皆可為文王及處處皆可致隆治之道,故未能令聞者不待文王而亦興起,從惡濁之世以轉為清泰之界。是以餘經所說修三乘聖果及往生淨土之方法,皆偏重救度人生及人生自度,而鮮救度世界、世界共度之義。於是、佛威神故,寶積獻蓋,炳現十方諸佛淨土,引起樂欲,與五百長者子發心共求修取淨土之法。佛為說修淨土之行,首明須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即是聖人無常心,以眾人之心為心,明世界實由眾人心造也。世界正因緣義,於是乎顯。而淨名為示現實踐修取淨土之模範者,即因身疾廣為說法,使問疾者覺悟世間無常,身命危險,醒習俗之沉夢,即由「普為世界悉檀」而說此經也。此其一例,餘可類推。

【紀】修取淨妙國土之法句:如本經偈有『戒品為塗香』,又後香積佛品指妙香國為淨土正因,故茲專就戒言之。十戒首重不殺,先去殺行,後去心中之殺機,極至連此戒殺機之心亦須除去盡淨,因此為無始以來眾生心念中之細微種子習氣──即根本無明。傳言:一獵者捕鷂,鷂先飛避舍利弗身影中,尚復驚恐;後飛至釋尊身影中,頓現安隱。舍利弗問故,世尊答言:由汝習氣種子未斷,故鷂視之心尚驚恐。譬如以香熏物,香雖除去,熏習尚存──如經云結習未盡。喻舍利弗殺機雖斷,而未能除去戒此殺機之心。此為佛說戒之徹底精義,亦即淨佛國土之理。世界實由眾人心造句:世界乃無量因緣所成,大都眾同分心理業力之所招感。造物主、即是眾生心。此為共業之果報,亦即世界之正因緣。

【釋】二、於此閻浮提,舍利弗與大梵王各見不同,明雜業界中各人有各人不同境界;以業障、報障故,雖居佛淨土中不得觸受。於是佛現本界淨土以明此土本淨,一人心淨即能一人現前,不事他求。而淨名告諸問疾者,當求佛身,廣讚佛德,隨其宜聞開發道意,此皆由「各為人生悉檀」而說此經者。

三、由藥病對治悉檀而說此經者,大略為三:

甲、從鹿苑三轉法輪度憍陳如等五比丘以來,除常隨眾千二百五十人,其餘從佛出家成四沙門果者,殆不可以數計。十大弟子各有專長,五百比丘咸稱第一,持佛威音弘化三界,濟濟僧寶盛極一時。在小乘、即謂現生不出家行比丘法,不能成就阿羅漢果;且文殊師利與彌勒等菩薩之上首,亦是出家之眾。於是在家士女,遂於出世三乘之法,咸生絕分之想,非從事種種異道而不知信佛,則亦供養佛僧、修行人天戒善之法,以冀緣福而增福耳。在家菩薩之領袖、若長者子善德,亦僅能設大施會,餘可知矣!卒之出家僧眾,究屬人中少分,使必出家乃能修證佛法,則佛法豈不限於一部份人而不能普及於世人乎?夫此豈眾生心──體、相、用大之佛法本來如是哉,抑豈釋尊大悲度世之本懷哉?於是如來運徹底之大悲;淨名菩薩承佛大悲,現居長者、居士之位,不離六蔽之相而能具足六度之行,不離白衣、居家、妻子眷屬乃至博戲、異道、淫舍、酒肆種種塵勞之相而能成就菩提之道。入一切眾為眾中尊,示其禪定、智慧、辯才、神通,且能折服諸聲聞眾、諸菩薩眾而超其上。於是人人知佛法可不離世網俗染而得;及既得矣,且較絕俗離塵而修得者功德尤為殊勝。於是雖至屠沽、騶卒、倡優等輩,亦皆能自奮於佛法,不視佛法為分外之事。貴倨之侯王、將相,富有之鉅商、素封,虛驕之文人、學士,隱僻之怪黨、邪徒,胥能沐浴如來德化,以之自正正人俱適乎道,更無論矣!雖然、此豈舍利弗等大阿羅漢、彌勒等大菩薩實為淨名所訶斥哉!蓋同承釋尊徹底之悲心,現為抑揚,互贊玄化而已。由是觀之,則此經實流出於釋尊之大悲,淨名、舍利弗、彌勒、文殊師利等仰承佛意共為宣說,以對治塵俗自畫而不敢發心修佛法者,使知佛法平易近人,咸欣慕修習耳。夫然,令群俗得周洽佛法之利,千百年後猶有聞風而興起者,又寧能不深感諸聖賢眾洋洋之盛德歟!然考覈其本意:出家者,當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現生求證四沙門果,住持如來清淨律儀,為世福田,生人淨信。而在家者,則當敬事三尊,振興眾善,攝受眷屬,饒益眾人。但須不昧本菩提心,則出家、在家所行者皆菩薩道,莫非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而修淨土行者也。若不勤其分所當行,繫心欣厭,著念愛惡,畏塵煩而取鬧,慕清靜以馳思,妄執山林幽閒以為佛法,則正淨名所治之病而非得淨名之意者。因之、見有入塵同事、弘法利生之摩訶衍人士,騁其顛倒之情,橫興譏毀之誚,不知菩薩將以建三寶之廣居,致群生於樂地。蓮華生於污泥,宮室起於空地,非高原、虛空能有如是之事也。甚或外崇佛言,內蘊魔毒,逞辯聰之世智,竊說法之虛譽,刺取佛祖、經錄之片言隻語,假借為高尚清淨之說,以覆藏其污垢瑕穢之行。絕人之善,破人之信,鬥諍堅固以為莊嚴,名利恭敬以為希求,將三寶法用為提倡三惡道之具,牽率好心學佛法者與之俱墮,其為辜負釋尊與淨名、彌勒、鶖子、妙德諸聖眉毛拖地之大悲深恩者,更為何如哉?此令人即俗而真者。

乙、天台諸家,皆以維摩詰為方等時斥小彈偏、歎大褒圓之中堅。今衡以法華開顯之佛意,雖舍利弗與彌勒等皆是大權示現,而厥徒屬實多執滯其主導偏小之行跡以為至者。得淨名之痛棒熱喝,為之打破所崇奉者,絕其依傍,遂得蕩然無閡,共會大圓滿覺。此與前番同法而異其用,乃令從真出俗者。

丙、種種菩薩之行皆成佛因,而佛之依報、正報同謂之佛果。依報之果謂之佛土,正報之果謂之佛身,身土圓融不可分別,故種種行皆是修佛土行。法性身土與自受用身土,如如不二,平等平等;至他受用身土與應化身土,則大有差別。即就凡聖同居士言,淨穢相殊不可以數量計。蓋凡聖同居士乃人天同業之所感,種種異類眾同分業,遂有種種不同形之世界。未能不動當處而周遍十方者,輒為眾同分業之所限量,不能互相通徹;且不知淨土有淨土種種功德,穢土亦有穢土種種功德,欣淨厭穢,不能平懷泯放。於是香積之飯,既令飽滿大眾氣味充盈三界,不離娑婆而入眾香;彼土所來菩薩,亦獲知此土之功德,入盡無盡解脫法門。彼此淨穢鎔融無間,乃能隨其所應現佛國異,不致拘牽一割求齊之見而自礙礙人也。

【紀】復開藥病對治悉檀為三:甲中,在小乘即謂現生不出家二句:佛說小乘本為人設,立得效果,證非虛故。且說小乘現獲二利:一、實驗得效,二、解脫分段以便度生,本為大乘方便。佛法二字,為超越世出世法──又名一乘法,對世法(凡夫法)、出世法(小乘法)說。故本科之甲為對凡夫說法,乙為對小乘說法,丙為對菩薩大乘說法也。

【釋】四、由顯第一義悉檀而說此經者,略出四例:

甲、顯第一義性一如無二如,不帶功用行位之相。夫始自凡夫終至佛地之一切行位,皆似空中鳥跡當其鳥空緣會,雖現千差萬別之跡,而曷嘗實有蹤跡從鳥身出或虛空生哉!種種跡象皆因空顯,實皆虛空性耳,雖屎溺、螻蟻亦與彌勒何別哉!故令爽然自失其一生授記之地位也。

乙、顯第一義非內外凡聖諸法,而內外凡聖諸法無非第一義性。須菩提雖善解空義,而實未能空內外凡聖之法見;即此一見,便障第一義性不得顯現。亦猶牛頭山道融禪師,雖能觀空,愕然猶有一佛念梗心耳。

丙、顯第一義事理性相通徹無礙。全事皆理,全理皆事,全性皆相,全相皆性,不壞高下、小大諸相而現高下、小大平等融合之事。此義、經中開顯最多,借燈王之座於室中,擎不動之界於掌上,而其說見於舍利弗宴座。

丁、顯第一義空寂離相,不落作為,不涉言說。是故空室獨臥,離來去相。文殊問以不二法門,則默然離文字言說心緣之相,離念相應以為真入不二法門而證第一義性。

【紀】開第一義悉檀為四例:甲例中,功、用、行、位四字,即功行、業用、相位──如十地,皆由修行造作所成,非第一義。第一義者,一切法皆無施作──即無功行業用相位,皆無自性,以真如為體故。講義所云,反顯此種不如法見──不如實相法之見解,登地菩薩亦所不免。乙例中,非內外凡聖諸法句:正以真如法性本同一體,無二無別。須菩提善解空義句:見一切法空,涅槃亦空。道融禪師事,載道融見四祖時,忽來一虎,四祖少形驚避之態,道融譏其身相未除。四祖知其心念,乃書佛字於座上,道融見之不敢就座,知其尚有佛念未空。丙例中,事理性相二句:反徵動時即斷靜功,便為事礙,便為相礙,亦是性與理礙。下引借燈王之座於室中二句:正顯性與理即事相也。丁例中,默然離文字言說心緣之相句:反徵一有文字即落分別,一有言說即落二三。分別、二三,皆對待之法,必圓融(非分別)絕待(非二三),乃得不可思議解脫,為真實第一義也。

  解釋經題

  定名

【釋】此經、據疏共有五譯,二種不知失傳抑係睹,嘗見之藏經者唯三種。尋厥文義,大致相同。一名維摩詰經三卷,吳支謙第二譯。一名說無垢稱經有六卷,唐玄奘譯。一名維摩詰所說經,亦名不可思議解脫經,即是今所講者,乃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姚秦詔所翻譯者。鳩摩羅什,此云童壽,以其童年而有耆德,故立斯名;復以遍通經、律、論藏,尊稱之為三藏法師:蓋在中國翻譯佛經之第一大師也!前之譯者,非不諳梵語,即有昧華言,縱或華梵兼曉,而亦才智疏短,學行麤淺,未能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且不大護法如姚興之合朝崇奉,得以聚天下之英俊於門下而共研習,有若生、肇、融、叡諸哲。故譯經之功,獨盛乎什師,此經亦以之獨傳也!然此經題名,雙列維摩詰所說與不可思議解脫為二。今謂維摩詰即是能說不可思議解脫之人,不可思議解脫即是維摩詰所說之法,故當定其名曰「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

【紀】此經、據智者大師疏,有五譯。茲所講者,為姚秦鳩摩羅什三藏法師所譯。什師七八歲時,便能講經,常受人禮敬。外如法華經、大智度論、金剛經等,皆出其手。合之真諦三藏,玄奘法師、不空三藏,為東土四大譯師。

  明義

【釋】此中經之一字,乃大藏諸經之通題;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解脫十一字,乃此經之別題。經如常說。

【紀】經之一字,即梵語修多羅,翻云契經,含契理、契機二義。契理者,謂合真如妙理。契機者,謂適時機根性也。

1  能說人──維摩詰

【釋】此維摩詰一言,在古來傳述之梵語,賒促不同,譯梵為華,義亦不一。一云、毗摩羅詰帝隸,此翻為淨名無垢稱,或淨名無垢歎。一云、毗摩羅詰,此翻淨名。一云、毗摩羅詰栗致,此翻淨無垢稱。今按:無垢即淨,稱歎即名,可依肇法師翻淨名為定。今用三釋釋此淨名:

(一)相違釋淨者、真淨,在五法是正智、真如,在三身是法性身、受用身,佛土亦然,在二諦是真諦。名者、名相,在五法是分別、法相、名言,在三身是他受用身及應化身,佛土亦然,在二諦是俗諦。淨不是名,名不是淨,非淨淨名,非名名淨,淨之與名不相關屬。此云淨名,猶云淨之與名。

(二)依士釋淨者、滌盪洗淨之謂,以淨淨名,謂之淨名。所淨之名,約為三種:甲、一切法體本自無名,無名而有名者,皆自心現,故心即是名也。成唯識論謂之顯境名言,亦曰名言種子,故淨乎名者即淨其心也。乙、攝大乘論謂三界皆名言假立。依例推之,十種依正五陰法界,皆是名言假立,無邊剎土總屬名言,故淨名即是淨國土也。丙、世間種種名字言說,皆屬愛論、見論所攝。愛、見未空,即從佛經所學種種名字言說,亦皆愛論、見論所攝。淨此愛論、見論,轉愛、見為慈悲智慧,一字一句皆成妙淨陀羅尼門,謂之淨名。

(三)持業釋淨名者、謂「真淨名相」。真淨名相,亦名諸法空相,亦名諸法實相,亦名一真法界,亦名常住真心,亦名法性,亦名佛性。此性最尊最貴眾法中尊,故名淨名長者。祇此淨名長者,人人本具,箇箇不無,常在人人六根門頭、六塵堆裏、六識巢中說不可思議解脫法門,現不可思議神通變化,能令人人不離塵勞而具足諸波羅密行,不離俗欲而具足諸清淨律儀,不斷煩惱而證菩提,不捨生死而般涅槃。諸君欲速證不可思議妙心者,不可不急急著眼以識取之也。

【紀】講義用三種釋釋此淨名:一、相違釋:相違二字,即牴觸義。如講義謂:淨不是名,名不是淨,淨之與名,各明一義互不相屬是。二、依士釋:依士二字,即依伴義。如俗云連帶,以淨為伴,名者為主,依主連伴,依淨帶名。如淨一字,只見為淨,必依名字乃顯淨名是。三、持業釋:持業二字,即名是淨,淨是說此名之德相。

凡釋經之法,共有六種釋。云何為六?除講義採用之三釋外,更有鄰近釋,帶數釋,有財釋。講義相違釋中,名者名相句:名指名言,相指法相。有名必依於相,名之實體即是法相故,故名即為相。依士釋中,顯境名言句:謂心了別以顯境,明了分別,為心之通相故。名言種子句:謂所成就之觀念。三界皆名言假立句:以凡相皆可名故。十種依正五陰法界句:謂佛亦有五陰法,亦名究竟眾生,與一切凡夫眾體無差別故。皆屬愛論見論所攝句:論苦樂利害之受用名愛論(慈悲門攝),論邪正真偽之見解名見論(智慧門攝)。淨此愛論見論句:應念慈悲、智慧,皆隨順法性。皆成妙淨陀羅尼門句:妙淨、則重重無盡,一即一切,齊彰萬法。一切即一,泯同果海耳。

2  所說法──不可思議解脫

(一)不可思議 

【釋】思謂思量,亦即觀念;議謂議擬,亦即推論:乃分別之端,學理之根也。一切法相依之明晰,一切名言依之建立,然皆彼此、是非相為對待而起,虛假無實。由名理而達乎實際,即為思量之所不可得到。故雖吾人尋常日用之事,亦莫不由無思而為、不勉而成,一涉思量議論,即睡不成睡、行不成行也。然此不可思議之實,且約六事以為揀別:甲、尋常日用之事、現實之境,皆是不可思議。故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乙、世間之科學、哲學者,推論名理至於極處,即為思路之所不可得通,言端之所不可得執。故老子曰:『道法自然』,謂之『無名之樸』。又曰:『無名天地之始』。名之曰道,唯是強名,恍惚窈冥,豈曰不嘗審思明辯之哉,其如審思明辯之所不能到乎!丙、思量議擬,必經尋伺。凡外、聖賢修習禪定,入二禪天定生喜樂地以上者,即入無尋無伺之地,超過擬議思量。此則第二靜慮之不可思議境,非治俗學者之所能企也。丁、三乘聖人,皆依無為法性而有差別,三人同以無言說道而般涅槃。故此經散華天女問舍利弗耆年解脫,舍利弗默然,繼謂『解脫者無所言說,故吾於是不知所云』。此則出世三乘之不可思議境,非三界凡夫之所能逮也。戊、大乘不共般若相應真如法身,所謂自覺聖智境界。若此經文殊師利問維摩詰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時維摩詰默然無言。文殊師利歎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此則初地以上菩薩根本智所證不可思議境,非二乘人所能與也。己、若此經不思議品之所顯現。又若天女告舍利弗:『言說文字皆解脫相,無離文字說於解脫』。此則八地以上菩薩乃至唯佛與佛所能究盡之不可思議境,即事而真,事事無礙。此之六重,前之二重似而未是,中之二重是而未真,復之二重乃為真不可思議耳。今淨名所有之不可思議,即後之二重也。

【紀】睡不成睡、行不成行二句:譬若吾人於紛亂之餘,收心斂意,執著思量一定入睡,翻不能睡,甚且狂起。又如小兒於懷抱之餘,扶牆摸壁,執著思量一定強行,反行不成,甚至傾跌。後約說不可思議,雖出六類,實別三重。前二、謂是人心量中不可思議境,故曰似而未是。中二、三乘聖人二句:無為法性,謂真如本一。而有差別,謂資位異數,終不入大乘,故曰是而未真。後二、自覺聖智境界,本非阿羅漢、辟支佛所能知。言說文字皆解脫相,眼前事物悉是菩提,是乃佛果,唯佛窮了,故曰真不可思議。

(二)  解脫

【釋】解脫亦云離繫,謂離諸纏縛拘牽也。有處謂之三昧,有處謂之善巧,皆就其適當應事、恰到好處之正面以為言者。謂之解脫,則就開解除脫諸智障礙、煩惱障礙,而得色自在、得心自在、得業自在以為言者。解脫在涅槃,與法身、般若共稱三德,天台判之謂方便淨涅槃。要之、種種方法之達到圓滿常寂者,皆名解脫,亦名波羅密行。佛華嚴經善財所參諸善知識,各知一解脫門,蓋就方法以言,故成種種解脫門也。種種方法達到圓滿常寂,全用成體,全體成用,隨緣施為靡不盡善盡妙:故謂之方便善巧、三昧、解脫者,其義均也。

【紀】解脫中,離諸纏縛拘牽句:指煩惱、業、果三縛言。儻能解脫,即離生死輪迴也。善巧,謂純熱方便,不思而中,不勉而獲,不受其縛而成妙用。又有謂之勝解者,明見法空故。波羅密行有六,通常言六度是;有十,加願、力、方便、智四度是;有八萬四千,即指無量萬行是。

(三)  不可思議解脫

【釋】此經所云解脫,非佛華嚴各各善知識別別所知之解脫,尤非六凡、二乘妄想執著所謂解脫,蓋是窮微盡化,體幽用玄,渺莽無為而無不為,罔知所以然而能然之不可思議解脫,乃種種解脫所從之流出及會歸者也。

【紀】不可思議解脫中,蓋是窮微盡化五句:指此經淨名所有之不可思議解脫,為清淨寶嚴,妙高無上,一真法界耳。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故曰種種解脫所從之流出及會歸也。蓋不可思議之境,本不異解脫,解脫之相亦不異不可思議,不可思議即是解脫,解脫法門即是不可思議,名雖為二,原可作平等一如觀。惟在此維摩詰經者,修證上說不可思議四字。又不可思議四字,為解脫之根本;解脫二字,又為不可思議之究竟。

(四)  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

【釋】此經有諸佛所說者,有諸菩薩說者,有諸聲聞說者,獨標名為維摩詰所說者,何耶?室中以維摩詰為主所說六品,當然標名為維摩詰所說,可無論矣。出室後四品,或關維摩詰同往之眾,或關維摩詰之本身,或因其所說法而說,故亦得標名維摩詰所說。弟子品、菩薩品所述者,亦皆維摩詰之說。祇初佛國品似與維摩詰全無關係,故奘師譯為說無垢稱經,意同佛說阿彌陀經,乃釋迦佛說無垢稱、仍以釋迦佛為經主。然按肇師維摩經注,淨名乃寶積所將五百中一人,此說本之什師,必有所據。則獻蓋及請求佛淨土行,固亦因淨名而起者。且標其能說此法門者,即指其能有此法門也。淨名乃實踐修淨佛土行之模範者,即是能有佛說淨佛國土之行者也,故得謂之為維摩詰所說。蓋釋尊為一代大化之總主,而淨名亦為此一法會之別也。然維摩詰所說,應同聲菩薩之論,今以嘗為佛所印可,故得名為經也。

釋經文 

【釋】次釋經文,判為三分。一、經序分,從如是我聞至稽首如空無所依是。二、經宗分,從爾時長者說此偈已至見阿佛品終是。三、經益分,法共養品及囑累品是也。此經三分之判,今與天台正同。古來雖多異說,定義決當如是。譯出諸經,有但一經題不列品題者,有經題後將經文分為若干段加立一品題者。經題都出經中佛說;品題既非佛說,而阿難結集時首唱我聞如是,則品題亦非結集人之所安立,其為梵土誦講者之所立無礙。殆猶析金剛般若為三十二分,雖出昭明太子,而古今相承為定式,則亦不復竄易。故此經雖三譯不同,品數、品題無大出入。

【紀】經文判分,概屬之佛滅度後,結經之菩薩、尊宿、古德。若梵網經亦有佛自標之品名,是為罕見。此經共十四品,傳為印度古德所分判。天親造論,似亦謂然。有分別四品皆屬序分者,後四品皆屬流通分者。今講義,判佛國品前半品為經序分,法供養、囑累二品為流通分。

【書籍目錄】
第1頁:懸論 第2頁:佛國品第一
第3頁:方便品第二 第4頁:弟子品第三
第5頁:菩薩品第四 第6頁: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第7頁:不思議品第六 第8頁:觀眾生品第七
第9頁:佛道品第八 第10頁:入不二法門品第九
第11頁:香積佛品第十 第12頁:菩薩行品第十一
第13頁:見阿佛品第十二 第14頁:法供養品第十三
第15頁:囑累品第十四 第16頁:貫攝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