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楞伽經概說 印海法師著

楞伽經概說 印海法師著

四、本經之內容

[日期:2011-01-26]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印海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四、本經之內容

《楞伽經》之主題所說的是甚麼?各宗各派角度不同而有所偏重,這本是自然的事。例如修學唯識者,注重無著、世親一系的學說。相反的,華嚴一派的學者強調「性相交徹、圓融無礙」。天台宗也以一家之言來解說本經之義理。禪宗由於「不立文字」而參悟如如正智之理體。所以七卷《愣伽》之御製序中說:以「派支之義多舛」來批評十卷《楞伽》。

佛學家們,習慣上把本經思想列入唯識系或華嚴系。然而這是否就是記述此經者之意見,不得而知。

那麼,《楞伽經》的真義是甚麼?

有二種解釋。其一,把本經經義概括為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其二,鑒於經中又以「佛語心」三字為品名,佛語心就是佛教之心髓,因此認為經義主要是說明「自覺聖智」。

《楞伽》傳「自內證」心法。從菩提達摩與《楞伽經》的特殊關係上,也可明顯的看出。其實,本經一開始,佛陀就指出關鍵,即:

「汝等諸佛子,今皆恣所問,我當為汝說,自覺之境界」。

經文所說:「自覺聖智」、「自證聖智」、「聖智自內證」,即是反覆的說明這一問題。

唐代西明寺之法藏,曾經參加七卷《楞伽經》之漢譯工作,彼撰作《入楞伽心玄義》一卷,用十門分別註釋其要點,其中六門「所詮宗趣」,概括地記述《楞伽經》之內容,今作一簡單的介紹:

《入楞伽心玄義》中說:「第六所詮宗趣者,語之所表曰宗,宗之所歸曰趣。通辯此經宗趣有十:一、或說無宗,二、或唯妄想,三、或自覺聖智,四、或說一心,五、或開二諦,六、三無等義,七、或以四門法義,八、或以五門相對義,九、立破無礙,十、顯密自在。」

第一,《楞伽》之宗,以「無」為宗者,即說明一切諸法之存在是圓融無礙之心體,既非言語可及,亦非思索能達,《楞伽》之宗旨,以無為宗,既無所立,所以不可說宗,如經中說「外道立五分論是有眾多之過失」。若以無宗為宗,就連無宗的立場也《無》掉,故亦無歸趣,因此《楞伽》以「無」為出發點。

第二,《楞伽》以去妄想為宗,本經教導吾人超出分別之世界,任何的執著,任何之所見,皆是分別心所成,若執持有、無,一、異,自、他等等皆屬於迷執,所以說是妄想。「以妄想有二義,一病、二藥。病是凡夫執見,但是虛妄之想,是所對治故,是病也。藥謂佛語眾生言:汝起有、無見,皆是妄想,眾生聞已,即離彼見,故是藥也」。應該遠離妄想,遠離妄想處即是《楞伽》之歸趣處。

第三,應該實際體會得自覺聖智。以一切存在唯是自心所現,悉皆平等。但覺知此能覺智之自體亦如如一味,妙絕能、所,超越能覺、所覺之分別。正如經說:「無有佛涅槃,遠離〈能〉覺、所覺」。這不就是透露出自內證之消息嗎?《楞伽》教人妙絕能、所,結果到達自覺之實際時,自覺之心也要泯滅。所以說:「是故舉覺為宗,泯覺為趣」。

第四,以一心為宗者,在《楞伽》中到處可以看到。應知一切存在皆是唯心所現,《玄義》中說:「習氣內擾,妄境風起,吹擊心〈識大〉海,濤波萬端」,此是以內習氣為因,外妄鏡為緣,出現了分別之世界,現又執著此知的世界,各自展開妄執之現象。所以經中雖分有多門,無非顯此唯心之義。今說「唯心為宗,心盡為趣」。因此經中說:「無心之心量,我說為心量」一切被引到唯心上。但此唯心之心亦不可保留,最後方得解脫,故知《楞伽》之歸趣是在無心之心量。

第五,《楞伽》以二諦為宗者,說明二諦之相關性。在凡夫心相上有種種分別,是為世俗諦法;在聖者心智中遠離染、淨緣起,進入一味無二之相,名為真諦。真、俗二諦之關係,有順、逆各方面。依據聖智之作用觀察一切法圓融自在,無不自得。因而,依此自得之理向修行方向前進時,皆屬《楞伽》宗趣。

第六,以三種無等義為宗趣者。一、無上境地,二、無等行業,三、無等效果。此即由於證得前述之真、俗二諦,圓融無礙後,菩薩能觀察到無上之「境」地,依此境地能成就悲智等「行」。行滿究竟,得智斷菩提、涅槃二「果」。《楞伽》之宗趣,即是勸令我們體悟境、行、果三種無等。若以《攝大乘論》所說「十殊勝義」配合說明,更為易知。於此十殊勝第一殊勝之「所知依」即是第八阿賴耶識,第二殊勝是「所知相」即是三自性,此二是菩薩之所觀之無等「境」。從第三到第八殊勝是無等「行」,由於菩薩修四尋伺觀、六度、十地及戒、定、慧三學等,皆是正「行」。最後二種殊勝是無等「果」,彼智果,即是菩提果,彼果斷,即是涅槃果,皆是菩薩所能獲得。所以《楞伽》所說,不出此境、行、果三種法門。

第七,以四門法義為宗趣者。四門:一、五法〈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二、三自性〈遍計、依他、圓成〉。三、八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四、二空〈我空、法空〉。初門五法中,前三是凡夫境界,後二是聖人智境,究其義理又不出三種自性。三自性之所依卻又不離八個識。八識唯是說明我空、法空,即人無我、法無我之義。若從還元的方向看:依於二空之理,說明有八個識,朿八個識以攝三自性,開三性成為五法,此是依本起末。凡聖區別不離二空,法唯一味。所以於此四義中,隨觀一門,即起信、生解,行成、得果,開合無礙,由此確立大乘正見。一切大乘法相,不越於此,本經重點講說此四門法義。

第八,五門相對義者。一、教義相對,設教為宗,以義為趣。本經要令吾人尋教而得其義。二、理事相對,就其義中所說緣起差別事相上,使令吾人趣入真性理體中。三、境行相對,說真、俗二諦之「境」,欲令吾人成就無二正「行」。四、比證相對,於修行中,近說菩薩地前之行相,其意在深入十地之境界,真實證得自內智覺。五、因果相對,菩薩成就萬行之「因」,意在畢竟獲得佛「果」菩提。以上十事五對,本經完全具備。

第九,立、破無礙者,本經所破有三:一是邪見外道,二是法執二乘,三是謬解菩薩。以正理使令以上三類人等捨妄歸真。正如本經文中所說,主張萬法唯心,通治以上三類人之病。唯一真性如來藏性,以不動真性而建立諸法,或者亦以「泯事歸理,理現而事又不壞;攬理成事,事立而理不隱。理事圓融,不二而二…,立破形奪,雙泯無寄,經意在此,故以此為宗,是則立破為宗,無寄為趣」。故知此經為破外道、二乘乃至偏見菩薩,發揮了大乘之甚深妙理,此為一部《楞伽》宗旨。

第十,顯密自在者,以進入佛法眾生根器,有鈍、雜二類,對於鈍根者,直示法體,使令修證得果。若為雜根者,使用加減方便,以覆相密語,或說異意、異名為密意。例如「佛說法四十九年,一字未說」。又如說「彼五無間業,證大菩提」。如此所說不少。所以,教有顯、密不同,理無隱、現差別。隨眾生根器而有顯密之法。又如見指見月,見月忘指,經前將一切法總收為一百八句,若攝末歸本,唯是一心真如,歸心一性,不礙百八句宛然而現。由於本末無二,圓融無礙。閱讀《楞伽》,這一類的想法,處處皆有。

以上是法藏大師對《楞伽》之宗趣作了疏通,使人易解。邊纂《楞伽》,不是為了一宗一派,而是為求獲得正等正覺,正如《般若經》所說,是為了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兩者目的並無二致。所以本經宗趣為求自覺智,也可說為求自證聖智之境界,如經說:「菩薩摩訶薩依諸聖教無有分別,獨處閑靜,觀察自覺,不由他悟,離分別見,上上昇進,入如來地,如是修行,名自證聖智行相。」

這是《楞伽》全經之著重點。八識之心理學,三自性之認識論等理論,都是實地修行的輔助知識,並非《楞伽》之宗趣。

【書籍目錄】
第1頁:一、本經的異譯 第2頁:二、四卷楞伽與禪宗之關係
第3頁:三、本經的特色 第4頁:四、本經之內容
第5頁:五、本經之組織及其大意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