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淨土指導 林俠菴居士編述

淨土指導 林俠菴居士編述

[日期:2011-01-16]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林俠菴居士編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林俠菴居士編述

△導師阿彌陀佛。於往中。四十八願度脫眾生。第十八願云。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第十九願云。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第二十願云。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眾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阿彌陀佛。誓願度生。若眾生不求接引。佛亦無可奈何。倘志稱名。誓求出離娑婆者。無一不蒙垂慈攝受。往生極樂國土。

△釋迦世尊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阿彌陀。今現在說法。又云。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又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卸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經云。稱我本師阿彌陀佛。常須供養。專稱名號。得無量福。減無量罪。命終往生阿彌陀佛國。如來授手。頂告汝莫恐怖。來生我國。

△大勢至菩薩說。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淨土聖賢錄說。唐法焄大師。蒙文殊師利菩薩威神力。攝入五台聖境。照見作禮。諸問修行要道。文殊告曰。汝今念佛。今正是時。修行門。無過念佛。供養三寶。福慧雙修。此之二般若波羅蜜。甚深禪定。乃至諸佛。皆從念佛而生。故知念佛。是諸法之王。照問。當云何念。文殊言。此世界西。有阿彌陀佛。彼佛願力。不可思議。汝當憶念。勿令間斷。命終決定往生。永不退轉。語已。舒金色臂。摩照頂曰。汝念佛故。不久當證無上菩提。照受記矣。歡喜作禮而退。

△蓮池大師說。念佛者。有默持。有高聲持。有金剛持。然高聲覺費力。默念易昏沉。只是綿綿密密。聲在於唇齒之間。乃謂金剛持。又不可執定。或覺費力。則不防默持。或復昏沉。則不防高聲。雜念是病。念佛是藥。念佛正治雜念。而不能治者。因念佛不親切也。雜念起時。即用心加工念。字字句句。精一不二。雜念自息矣。

△徹悟大師說。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此十六字。為念佛一大綱宗。一切行門之中。求其最易下手最易成就。至極穩當。至極圓頓者。則無如以深信。願持佛名號矣。所謂執持名號者。即拳拳服膺之謂。謂牢持於心。而不暫忘也。稍或一念間斷。則非執持也。稍或一念夾雜。則非執持也。念念相續。無雜無間。是真精進。精進不已。則漸入一心不亂。圓成淨業一心不亂。乃淨業之歸宿。淨土之大門。未入此門。終非穩妥。學者可勉哉。○一真為生死。發菩提心。學道之通途。二以深信願。持佛名號。為淨土正宗。三以攝心專注而念。為下手方便。四以折伏現行煩惱。為修心要務。五以專持四重律儀。為入道根本。六以種種苦行。為修道助緣。七以一心不亂。為土歸宿。八以種種靈瑞。為往生驗證。以上八事。各宜痛講。修淨業者。不可不知。

△善導大師說。大聖憐。直勸專稱名字者。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若能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無雜緣。得正念故。與佛本願相應故。不違故順佛語故。若捨專念。修雜念者。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凡人臨終。須不得怕死。常念此身。多苦不淨若得捨此幻身。超生善道。乃是稱意之事。○凡有疾病。但念無常。一心待死。囑看病問候人。凡來我前。為我念佛。不得說眼前閒雜之話。若病重將終之際。不許有人哭泣。但同聲念佛。待氣盡方可舉哀。若得明解淨行之人。頻來策勵。實為大幸。用此法者。決定往生。○凡臨睡時觀西方勝境。或觀阿彌陀佛。相好光明。不得雜語雜想。亦不得求見瑞相。但辦專心。自有見時。或但稱佛號而睡。行者專取一法。不得雜用。務在久遠行之。必於淨土。功不唐捐也。

△覺明妙行菩薩說。心本無念。念逐想生。此想虛妄。流轉生死。當佑此一句阿彌陀佛。不從想生。不從念。有不著內外。無有相貌。是盡諸妄想。與佛法身。非一非異。不可分別。如是念者。無煩惱塵勞。無斷無縛。止是一心。必得一心。方得名為執持佛號。方得名為一心不亂。○念佛不能一心者。但息想定慮。徐徐念去。要使聲合乎心。心合乎聲。念久自得諸念澄清。心境絕照。證入念佛三昧。偈曰。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念佛預先當發大願。願生極樂。然後至誠懇切。稱於阿彌陀佛。必使聲緣於心。心緣於聲。聲心相依。久久不失。則入憶念三昧。

△紫柏大師說。念佛心真不真。勘驗關頭。只在歡喜煩惱處取證。其真假之心歷然可辨。大抵真心念佛人。於歡喜煩惱中必然念念不間斷。是以煩惱也動他不得。歡喜也動他不得。二者既不能動生死境上。自然不驚怖。念佛些小喜怒到。前阿彌陀佛便拋在腦後矣。如何能得念佛靈驗。若依我念佛。能於憎愛關頭。不昧此一句阿彌陀佛。而現前日用。不能受用。臨終不得生西方者。我舌根必然破爛。若不依我法行。則念佛無靈驗。過在於汝。與我無干。○又問學者云。汝念佛常斷否。答。合眼睡時便忘記了。師震威呵曰。合眼便忘。如此念佛一萬年也莫幹。汝自今以後。直須睡夢中。念佛不斷。乃有出苦分。若睡夢中。不能念佛。忘記了。一開眼時。就痛哭起來。直向佛前叩頭懺悔。或念千聲或念萬聲。盡自家力量便罷。如此做三二十翻。自然大昏睡中。佛即不斷矣。

△截流大師說。念佛貴在一心亂。無間無雜。非必以快念多念為勝也。但不緩不。急密密持名。使心中佛號。歷歷分明。著衣喫飯。行住坐臥。一句洪名。綿密不斷。猶如呼吸相似。既不散亂。亦不沉沒。如是持名。可謂事上能一心精進者也。

△印光大師說。念佛用功。最妙之方法。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都攝六根者。即是念佛之心專注於佛名號。即攝意根。口須念得清清楚楚。即攝舌根。耳須聽得清清楚楚。即耳根。此三根攝於佛號。則眼決不會亂視。念佛時眼宜簾。不可睜大。眼既攝矣。鼻也不會亂嗅。則鼻亦攝矣。身須恭敬。則身亦攝矣。六根既攝而散。則心無妄念。唯佛是念。方為淨念。六根不攝雖則念佛。心中仍然妄想紛飛難得實益。若能常攝六根而念是名淨念相繼。能常常淨念相。則一心不亂。與念佛三昧。均可漸得矣。○欲心不貪外事。專念佛不能專。要他專。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亦無奇特奧妙法則。但將一箇死字。貼在額顱上。掛在眉毛上。心常念曰。我某人從無漿來。直至今生。所作惡業。無量無邊。假使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宿生何幸。今得人身。又聞佛法。若不一心今佛。求生西。方一氣不來。定向地獄鑊湯爐炭劍樹刀山裏受苦。不知經幾多劫。雖欲出。未由也已。○念佛心不歸一。當攝心切念。自能歸一。攝心之法。莫先於至誠懇切。心不至誠。欲攝莫由。既至誠已。猶未純一。當攝耳諦聽。無論出聲默念。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如是攝心妄念自息矣。○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從一句至十句。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搯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真記為。難可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作兩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從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

△道霈大師說。念佛須信憶兩字。不離於心。稱敬二字。不離於口。往生淨土。須要有信。千信即千生。萬信即萬生。信佛名字。不離心口。諸佛即佛即救。諸佛即度。心常憶佛。口常稱佛。心常敬佛。始名深信。○念佛務使字字分明。句句相續。蓋不分明。即是昏。不相續即是散。一句佛號。歷歷現前。久之自然成就念佛三昧也。

△悟開大師說。開眼念佛。心易散動。可閉目念。當念佛時。將心放空。提起佛號。即念即聽。即聽即念。綿綿密密。行之久久。必有相應時也。但要字字從念頭上者實。句句從求生西方裏出來。更有繫念一法。在不念佛時。將念頭常掛在阿彌陀佛身上。心常清淨。不動不搖便是得力處。

△妙空大師說。念佛之人。勿雜惡念。於必經之事。一過即捨。久之意地清淨。過事即有妙智觀察。此乃念佛。轉成智之謂也。○所謂隨順持名者。昏沉則經行持。散亂則端坐持。或跪或立或。坐皆隨己便。總使一句佛號不忘。此乃降伏心魔之要術也。○病者死之機也。死者凡聖淨穢之關也。病中當作死想。勸念佛名。決定待死。必有光明接引。往生西方。遂我往生之願。若於病中。略一停念。則一切愛戀恐怖。煩惱安排。種種雜念。一齊現前。生死關頭。如何濟事。若病危時。但記取阿彌陀佛四字。於心勿忘可也。左右侍奉之人。亦宜將此四字。頻頻提醒。當知百劫千生。所有錯走之路。全在此時一念。斷得清楚。何以故。六道輪迴。皆一念為主。若一念在佛。則形雖敗壞。而神不散亂。即隨一念而往生淨土矣。嗚呼。但記取阿彌陀佛四字於心勿忘可也。

△弘一大師說。古詩云。我見他人死。我心熱如火。非是熱他人。看看輪到我。人生最後一段大事。豈可須臾忘耶。今為講述。如下所列。當病重時。應將一切家事。及自身體悉皆放下。專一念佛。一心希冀往生西方。能如是者。如壽已盡。決定往生。如壽未盡。雖求往生而病反能速愈。因心專誠。故能滅除宿世惡業也。倘不如是放一切專一念佛者。如壽已盡。決定不能往生。因自己專求病愈。不求往生。無由往生故。如壽未盡。因其一心希冀病愈。妄生憂怖。不但不能速愈。反更增加病苦耳。○病未重時。亦可服藥。但仍須精進念佛。勿作服藥愈病之想。病已重時。可以不服藥也。余昔臥病石室。有勸延醫服藥者。說偈謝云。阿彌陀佛。無上醫王。捨此不求。是謂癡狂。一句彌。阿伽陀藥。捨此不服。是謂大錯。因早日既信淨土法門。諄諄為人講說。今日患病。何反捨此而求醫藥。可不謂為狂大錯耶。○若病重時。痛苦甚刻者。切勿驚惶。因此病苦。乃宿世業障。或亦是轉未來三途惡道之苦。於今生輕受。以速了償也。○自己所有衣服諸物。宜於病重之時。即施他人。若依地藏菩薩本願經如來讚歎品所言供養經像等。則彌善矣。○若病重時。神識猶清。應請善知識為之說法。盡力安慰。舉病者今生所脩善業。一一詳言而讚歎之。令病者心生歡喜。無有疑慮。自知命終之後。承斯善業。決定生西。○臨終之際。切勿旬問囑。亦勿閒談雜話。恐被牽動愛情。貪戀世間。有礙往生耳。若欲留遺囑者。應於健康時書寫。付人保藏。○倘自言欲沐浴更衣者。則可順其所欲而試為之。若言不欲。或噤口不能言者。皆不須強為。因常人命終之時。身體不免痛苦。倘強為移勸沐浴更衣。則痛苦更當加劇。世有發願往生之人。臨終為眷屬等移動擾亂。破壞其正念。遂至往不能往生者。甚多甚多。又有臨終可生善道。乃為他人誤觸。遂起瞋心。而牽入惡道者。如經所載。阿耆達王死墮蛇身。豈不可畏。○臨終時。或坐或臥。皆隨其意。未宜勉強。若自覺氣力衰弱者。僅可臥床。勿求好看。勉強坐起。臥時。本應面西右脅側臥。若因身體痛苦。改為仰臥。或面東左側臥者。亦任其自然。不可強制。○大眾肋念佛時。應請阿彌陀佛接引像。供於病人臥室。令彼瞻視。○助念之人。多少不拘。人多者。宜輪班念。相續不斷。或念六字。或念四字。或快或慢。皆須預問病人。隨其平日習慣及好樂者念之。病人乃能相隨默念。今見助念者皆隨己意。不問病人。既己違其平日習慣及好樂。何能相隨默念。余願自今以後。凡任助念者。於此一事切宜留意。○尋常助念者。皆用引磬及小木魚。以余經驗言之。神經衰弱者。病時甚畏引磬及小木魚聲。因其聲尖銳。刺激神經。反令心神不寧。若依余意。應免除引磬子木魚。僅用音聲助念。最為妥當。或改為擊大鐘大磬大木魚其聲宏壯。聞者能起肅敬之念。實勝於引磬小木魚也。但人之所好。各有不同。此事必須預先向病人詳細問明。隨其所好而試行之。或有未宜。儘可隨時改變。萬勿固執。○既已命終。最切要者。不可急忙移動。雖身染便穢。亦勿急為洗滌。必須經過八小時後。乃能浴身更衣。常人皆不注意此事。而最要緊。惟願廣勸同人。依此謹慎行之。○命終前後。家人萬不可。哭哭有何益。能盡力幫助念佛。乃於亡者有實益耳。若必欲哭者。須俟命終八小時後。○頂門溫煖之說。雖有所據。然亦不可固執。但能平時信願真切。臨終正念分明者。即可證其往生。○命終之後。念佛已畢。即鎖房門。深防他人入內。誤觸亡者。必須經過八小時後。乃能浴身更衣。(前文已言。今再諄囑切切記切記。)因八小時內。若移動者。亡人雖不能。言亦覺痛苦。○八小時後著衣。若手足關硬。不能轉動者。應以熱水淋洗。用布攪熱水。圍於臂肘膝灣。不久即可活動。猶如生人。○凡念佛等一切功德。皆宜迴向。普及法界眾生。則其功德乃乃能廣大。而亡者所獲利益。亦更因之增長。○吾人臨命終時。乃是一生之臘月三十日。為人生最後。若未將往生資糧預備妥穩。必致手忙足亂。呼爺叫娘。多生惡業一齊現前。如何擺脫。臨終雖恃他人助念。諸事如法。但自亦須平日修持。乃可臨終自在。奉勸諸仁者。總要及早預備才好。

△淨土雜詠

修途十萬一毫端。何謂西方路渺漫。佛境不從心外見。真容多在定中觀。(古溪禪師)

西方故國早回還。人命無常呼吸間。有限光陰當愛惜。今生蹉過出頭難。(一元禪師)

千劫升沈事可嗟。須彌散骨亂如麻。於今始覺知慚愧。淚眼晨昏只憶家。(蓮侶居士)

最怕臨終神識迷。舌根堅硬氣難提。若非平日心專一。那得資糧助往西。(西一居士)

靜觀深時落日斜。了知極樂路非賒。十年浪子無歸處。一念回光便是家。(蘭臺居士)

輾轉因緣十二支。塵沙劫數了何時。空王路下勸稽首。雙淚潛流不自知。(樂園居士)

(注:空王即指阿彌陀佛)

稱一弘名哭一聲。聲聲哭向大慈尊。此回若不歸家去。六道何時得脫身。(戀西大師)

說著無常事事輕。饑餐渴飲懶經營。一心不退思安養。萬善同歸憶永明。(楚石老人)

說著蓮邦兩淚垂。閻浮苦趣實堪悲。世間出世思惟遍。不念彌陀更念誰。(夢東大師)

念念彌陀休背覺。心心極樂欲還鄉。何時得受清虛體。壽極河沙不可量。(省庵大師)

六時叩問黃金父。赤子飄零幾日歸。話到輪迴無盡處。相看不覺淚沾衣。(中峰國師)

暫居此地非吾土。遙憶西方是我家。極槳人民無量壽。不將日月計年華。(實賢大師)

船上西來望故鄉。寶華池上晚風涼。飄零不耐歸心切。一片輕旛挂夕陽。(明本禪師)

夜長易得還鄉夢。歲暮難忘作客情。十萬億程安養國。寸心耿耿掛長庚。(恩齊老人)

深宵倚檻窺殘月。薄暮推窗望夕陽。客路伶竮久漂泊。苦求佛力早還鄉。(寸香齋主)

生死輪迴望攝提。心酸徹腑痛沉迷。回家不待蓮花放。先送神歸落日西。(昱山法師)

人生百歲七旬稀。往事回觀盡覺非。每哭同流何處去。閒拋淨土不思歸。(梵琦禪師)

日夜思歸未得歸。天涯客子夢魂飛。覺來何處雁聲過。望斷故鄉書信稀。(楚石老人)

白露秋分涼透窗。客途遊子憶蓮邦。慈尊何日垂金臂。一片歸心夢不忘。(昱山法師)

六道輪迴佛悲憐。特開方便念佛門。都攝六根淨念繼。命終生西是真言。(無名居士)

娑婆八苦實堪悲。修行念佛求出離。願我命終生極樂。喜能帶業往生西。(無名居士)

論飭終念佛助生之重要

人生大事。莫過於生死。念佛助生。關係至巨。蓋一息不來。便屬後世。一念差錯。便墮輪迴。故臨終正念。為念佛人往生極樂最要關頭。夫人臨命終時。四大分張。眾苦畢集。若非三昧久證。誠恐不易得之。況眷屬不明利害。往往以世情而破壞彼之正念。此飭終念佛助生之應早為提倡也。助念云者。即助往生之謂也。蓋以行人當此時節。得人開導而輔助之。則欣厭早為提倡也。助念云者。即往生之謂也。蓋以行人當此時節。得人開導而輔助之。則欣厭心生。貪愛情息。耳聞佛名。心緣佛境。自可與佛感應道。蒙佛接引。往生西方。譬如怯弱之人。欲登高山。前有牽者。後有推者。左右有扶掖將護者。自不至半途而癈耳。即使平素不聞佛法之人。臨終蒙善佑識開導。令生信心。又為助念佛號。令彼隨大眾音聲。或出聲念。或心中默念。果能如法助念。無一破壞正念。亦可往生。以佛力不可思議。法力不可思議。心力不可思議。故得此殊勝利益也。須知飭終念佛助人往生。關係最大。我今為他人助念。則他日人亦為我助念可得互助之益。彼人因我助念故。得生西方。日以此善因緣故。彼人當從西方侍佛來迎。助我得力。善莫大焉。普願大眾同知此義。同依此行。同生極樂。同見彌陀。如是切禱也已。

林俠菴謹識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