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清涼小品 張有恆教授著

清涼小品 張有恆教授著

三十八、談「行」

[日期:2011-01-1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張有恆教授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三十八、談「行」

學佛人具足「信」「願」之後,就要「行」,所謂依教奉行,如法修行奉養,功德最大。但是「行」是根於「願」來的。真實心願已發,即當照願實行,若有願無行,或行之不力,即同「說食數寶」。所以無論願之大小,或自行,或利他,必須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難捨能捨,粉身碎骨,在所不惜,行不違願,終不改變。

以淨土宗而言,「行」是實行「念佛」。本來淨土修行,不只念佛,或修禮拜、或修供養、或修懺悔等,無量眾行,迴向發願,皆成淨土。而淨土正行,要以念佛為首,故古德判為徑中之徑。

又念佛一行,亦可分為多種,大略可歸納為四:

1、持名念佛:即稱念「阿彌陀佛」聖號,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一句佛號念到底,念到功夫得力,可伏住貪、瞋、癡、慢的習氣,臨終預知時至,安祥往生。

2、觀像念佛:指觀念彩畫塑鑄之佛化身形像,然像去還無,則念佛易成中斷。

3、觀想念佛:指觀念佛之真身相好,如「佛說觀無量壽經」所說,觀日、觀水、觀佛相好等十六觀。

4、實相念佛:指直念本具真如理性,不著土相,不著佛相,不著念相,念到離念,真心全體顯露,即證實相。

上述四種念佛當中,尤以「持名念佛」下手最易,並且最圓最頓,故得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亦是十方一切諸佛如來勸導眾生求生淨土的方法。此乃因「持名念佛」與「實相念佛」相應,蓋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不可思議,以「名號即實德」、「聲字皆實相」及「行人信願持名,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故也。且「持名念佛」可「從事持達理持,即凡心是佛心」,亦暗合道妙,巧入無生;故「持名念佛」是「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也。

又淨土之修行方法,又可分為正行與助行,所謂正行者,乃是指單持一句萬德洪名,或大聲念、或小聲念、或金剛持、或心默念,總要心裏想得清楚,口裏念得清楚,耳裏聽得清楚,如是相續不斷,求得一心繫念不亂,而證念佛三昧。所謂助行者,不外乎斷惡修善,亦即遵守五戒十善,多起好心,多說好話,多做好事。須知實行「助行」,無非輔助「正行」而得一心而已。以一般人難能做到二六時中,一句佛號,相續不斷,故須助功,補其不足。且彌陀經云:「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今持佛名號,即多善根;斷惡修善,即多福德;是故正助雙修,因緣具足,得生極樂。

總之,信、願、行三項,稱淨土三資糧,蕅益大師彌陀要解云:「得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吾人若能深信切願念佛,而念佛時,心多散亂者,即是下品下生;深信切願念佛,而念佛時,散亂漸少者,即是下品中生;深信切願念佛,而念佛時,便不散亂者,即是下品上生。如此依個人念佛斷煩惱的程度,提升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品位。此外,吾人當知:「執持名號,既簡易直捷,仍至頓至圓,以念念即佛故,不勞觀想,不必參究,當下圓明,無餘無欠」,是故吾人在實踐佛法方面,當以「持名念佛」為日常生活的守則,時時處處不忘念佛,並以「念佛法門」教化一切眾生出離生死苦海,如此必能成就往生成佛之大願也。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一、千禧萬福
第3頁:二、爸爸的志願 第4頁:三、老師的志願
第5頁:四、「一切法由心想生」 第6頁:五、「簡單就是妙法」
第7頁:六、禪與生活 第8頁:七、不要生氣
第9頁:八、活在當下 第10頁:九、學做菩薩
第11頁:十、善用其心 第12頁:十一、佛與牛糞
第13頁:十二、把別人當成另一個自己 第14頁:十三、佛與農夫
第15頁:十四、談「謙虛」 第16頁:十五、「了凡四訓」簡介
第17頁:十六、「遇灶神記」 第18頁:十七、改過之法
第19頁:十八、談佛教教育 第20頁:十九、四大天王
第21頁:二十、五大菩薩 第22頁:二十一、因+緣=果
第23頁:二十二、體、相、用的意義 第24頁:二十三、念佛消災免難論
第25頁:二十四、談「天」說「地」 第26頁:二十五、一門深入
第27頁:二十六、「一」字匾 第28頁:二十七、「爾來了」
第29頁:二十八、談「孝道」 第30頁:二十九、佛教之「孝經」
第31頁:三十、生死輪迴 第32頁:三十一、生死之由來
第33頁:三十二、解脫生死之法 第34頁:三十三、談「迴向」
第35頁:三十四、談「覺」與「迷」 第36頁:三十五、談「六信」(一)
第37頁:三十六、談「六信」(二) 第38頁:三十七、談「發願」
第39頁:三十八、談「行」 第40頁:三十九、皈依「三寶」
第41頁:四十、逆流而上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5-4-28 15:05:29
讚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