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清涼小品 張有恆教授著

清涼小品 張有恆教授著

三十五、談「六信」(一)

[日期:2011-01-1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張有恆教授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三十五、談「六信」(一)

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也就是說「信」乃為道之本元,一切功德之母。又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由此可知,吾人必須先具信心,才能深入佛法之海,也才能依智慧度脫生死。但信有真妄之分,其間要經歷許多過程,依慧明法師所言,「信」字過程,有下面六種:

1、、不信:眾生本具佛性,與佛無二,但為多劫以來的業力所束縛,故對於佛法,剛開始時是不信的。以後漸經師友的勸導,或因環境關係,乃存姑且一試的念頭,此時表面雖學佛,而心中實未起信。

2、疑信:初學者一面生信,一面又在懷疑。今天覺得學佛是好,明天又覺得學佛是不好。今天遇一善因緣之人來讚嘆,便增加信心;明天遇一惡因緣之人,笑為迷信,便又生疑惑,自生矛盾。此種信,名為疑信。此乃眾生業力太重,故一念真心將起,而無邊業力即來障礙,不許吾人起信修持也。

3、淺信:初學者經過薰習,對佛法稍有認識,疑減信生,但發心不真,其信也淺。因其信淺,故無法得到學佛利益,或環境變遷,便置信心於九霄雲外。這種信,譬如空中羽毛,隨風飄盪,故稱之為淺信。

4、深信:學佛人經過相當修持,已得受用,覺得佛法是有真理,從事修持深信不疑,立志不變。但此時還算不得真正認識,只可說是牆上草,雖說有根,一旦遇風吹來,還是二面倒。例如,今天皈依這個法師學禪,明天又皈依那個法師學密,著境生心,見異思遷,此乃不知一門深入的道理。

5、定信:定信即是堅定之信。學佛者修到此時,薰習已久,業障漸消,信心才算堅定,如樹大根深,風不能搖。信師信法,獨一無二,一門深入,勇猛精進,不生厭怠。但風大時,大樹還可動搖,如修行人根本業障翻動,加以外境壓迫,信心還是不免差別,所以定信仍非究竟。

6、真信:真信即是契入真如之信。真如是如如不動,清淨無相。如同金剛經所言:「信心清淨,則生實相」,信心到此地步,方名真信。

從上述「信」字過程的分析,似乎嫌多,其實若非將此等差分析清楚,則不能發生真信,若無真信也就不能得到學佛真正的利益。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一、千禧萬福
第3頁:二、爸爸的志願 第4頁:三、老師的志願
第5頁:四、「一切法由心想生」 第6頁:五、「簡單就是妙法」
第7頁:六、禪與生活 第8頁:七、不要生氣
第9頁:八、活在當下 第10頁:九、學做菩薩
第11頁:十、善用其心 第12頁:十一、佛與牛糞
第13頁:十二、把別人當成另一個自己 第14頁:十三、佛與農夫
第15頁:十四、談「謙虛」 第16頁:十五、「了凡四訓」簡介
第17頁:十六、「遇灶神記」 第18頁:十七、改過之法
第19頁:十八、談佛教教育 第20頁:十九、四大天王
第21頁:二十、五大菩薩 第22頁:二十一、因+緣=果
第23頁:二十二、體、相、用的意義 第24頁:二十三、念佛消災免難論
第25頁:二十四、談「天」說「地」 第26頁:二十五、一門深入
第27頁:二十六、「一」字匾 第28頁:二十七、「爾來了」
第29頁:二十八、談「孝道」 第30頁:二十九、佛教之「孝經」
第31頁:三十、生死輪迴 第32頁:三十一、生死之由來
第33頁:三十二、解脫生死之法 第34頁:三十三、談「迴向」
第35頁:三十四、談「覺」與「迷」 第36頁:三十五、談「六信」(一)
第37頁:三十六、談「六信」(二) 第38頁:三十七、談「發願」
第39頁:三十八、談「行」 第40頁:三十九、皈依「三寶」
第41頁:四十、逆流而上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5-4-28 15:05:29
讚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