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修行筆記 海濤法師編著

修行筆記 海濤法師編著

摧毀自我愛惜的巨魔

[日期:2011-01-12]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海濤法師編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摧毀自我愛惜的巨魔

◎愛惜自我,是一切苦難之源;愛惜他人,則是所有功德之本。要多修習自他相換法門。

◎「你的存心是,一切做為,都是為了所有眾生。」--轉換關心的對象--眾生。

◎禪思今天你就會死亡——那麼你要如何安排人生呢?

◎繫住這一顆心,就繫住所有老虎、獅子、象、蛇、仇敵、地獄的守衛、巫魔。(寂天菩薩)

◎一旦降服了內心,心流中不再有瞋恨,就不會有外在的仇敵。

◎護心以外的任何行為,有什麼用?

◎我們的整個問題在於不明白諸法的實相,而活在幻想中;不了解一切如幻,是根本的幻想。這個顛倒見、無明,是一切煩惱的根源;它促動造業,所造的業在心識留下種子,成為輪迴的肇因。

◎務必覺察:一切緣起法本質上是短暫的,而且本質上自性空。 禪觀「心經」

◎「一切諸法本,因緣生無主,若能解此者,則得真實道。」(馬勝比丘)

◎「因緣生萬法,凡再生之法皆是即將毀滅之法。」的真理,能夠支撐住修行者的整個人格,鑄成他清淨的行為與無上的威儀,這即是真理的力量!

◎一切事物都有生有滅,而且生必有因,滅必有因;我們的生滅和存在,其實正是建立在「因緣」這種關連之上。

◎「我」不足愛惜;眼前的「我」,僅是假名安立的,那麼就沒有什麼好愛惜、執著的了。

◎自我愛惜是唯我獨尊的獨裁,本來是為了利益自己,卻只會帶來麻煩和失敗。

◎任何人都絕不可能離開他人而生存,須藉團體的力量來維持自己的存在;佛法存在於自己與他人的關係之中,亦即,佛法存在於互相關連的世界。

◎人生真正的快樂,始於愛惜其他眾生。一旦你開始為其他眾生過活,在你把關心的對象從自己轉換為其他眾生的時候,內心頓時放下自我愛惜,便解脫自私心的束縛,內心便獲得真正的解放、自由及滿足和安寧。

◎利用困境,摧破自我愛惜;受苦、疾病等是淨除惡業和障礙的掃帚。

◎為什麼不愛惜助你修行,生起佛道,成就佛果的仇敵?

◎「為了一切眾生,我要成佛!」「我們要對一切眾生負責。」我們有責任解除所有眾生的一切苦及苦因--無明障,並引導他們成就佛果。

◎要引導眾生逐步得到安樂、證悟成佛,我們必須通曉每一個眾生的一一業,一一心量和特質,以及適合他們每一位的種種不同的法門。這只有靠「一切種智」了!

◎所謂的「我」,是應該永遠要捨棄的對象;所謂的「其他眾生」--即使僅僅一個眾生,是必須恆常愛惜的對象。把生命奉獻甚至僅是一位眾生,那才有生命的光明與快樂。

◎別無選擇。既然你不喜歡煩惱,那你必須修行佛法。從內心裡去除苦因,創造樂因。

◎迴向:懷著菩提心,空性見迴向功德,就好比把一滴水倒入大海,只要大海存在,水滴就存在。

【書籍目錄】
第1頁:關於本書 第2頁:海濤法師簡介
第3頁:慈悲法語智慧波流 第4頁:慈悲
第5頁:慈悲——人類幸福的基礎 第6頁:無瞋的慈悲
第7頁:愛,就要行動 LOVE IN ACTION 第8頁:情、愛與智悲
第9頁:真理與慈悲 第10頁:在行動中實踐慈悲
第11頁:慈悲的力量 第12頁:母恩與慈悲
第13頁:智慧 第14頁:生命的智慧
第15頁:智慧的力量 第16頁:智慧法雨(一)
第17頁:智慧法雨(二) 第18頁:開智慧
第19頁:慧眼慈心 第20頁:悲智雙運
第21頁:智慧‧慈悲 第22頁:慈悲與智慧(一)
第23頁:慈悲與智慧(二) 第24頁:慈悲與智慧(三)
第25頁:慈悲與智慧(四) 第26頁:慈悲與智慧(五)
第27頁:慈悲與智慧(六) 第28頁:慈悲與智慧(七)
第29頁:慈悲與智慧(八) 第30頁:慈悲與智慧(九)
第31頁:慈悲與智慧(十) 第32頁:解脫自在
第33頁:解脫與菩提 第34頁:智慧的生活
第35頁:生命的智慧 第36頁:業報
第37頁:般若波羅蜜多 第38頁:修行者本質
第39頁:用智慧經營生命 第40頁:愛心與悲心
第41頁:菩薩行 第42頁:菩薩的生命
第43頁:緣起 第44頁:正念→智慧→慈悲
第45頁:慈愛與正見 第46頁:生命的昇華
第47頁:愛與奉獻的修行 第48頁:真理、誓願與慈悲
第49頁:福慧人生(一) 第50頁:福慧人生(二)
第51頁:甘露雨 第52頁:修行的智慧
第53頁:開展生命自覺的實踐 第54頁:自心即佛法
第55頁:人性的光輝 第56頁:摧毀自我愛惜的巨魔
第57頁:般若空慧 第58頁:海濤法師的弘法悲願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3-11-18 23:35:12
节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