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修行法語‧淨土篇 懺雲法師集

修行法語‧淨土篇 懺雲法師集

念佛方法

[日期:2011-01-12]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懺雲法師集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念佛方法

是心作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觀經》)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子若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以上《楞嚴經》)

念佛心即是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更不問念佛是誰,誰是佛。)

子等歸向極樂,全須打得一副金鐵心腸,外不為六塵所染,內不為七情所錮,污泥中便有蓮花出現也。

欲得心一:

第一要為生死心切。

第二要懇切至誠。

第三要著實從心中念,勿只滑口讀過。(印祖)

三福:(求生極樂者應修三福。)

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三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一者至誠心。

二者深心。

三者回向發願心。

八要:(徹悟大師)

一、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是學道通途。

二、以深信願,持佛名號,為淨土正宗。

三、以攝心專注而念,為下手方便。

四、以折伏現行煩惱,為修心要務。

五、以堅持四重戒法,為入道根本。

六、以種種苦行,為修道助緣。

七、以一心不亂,為淨行歸宿。

八、以種種靈瑞,為往生證驗。

反聞自性。(觀音法門)

都攝六根。(勢至工夫)

念佛心不歸一,由於生死心不切,須將死字貼在額頭上。若將作被水沖火燒,無所救援之想,及將死將墮地獄之想,則心自歸一,無須另求妙法。故經中屢云:念地獄苦,發菩提心。此大覺世尊最切要之開示,惜人不肯真實思想耳。(印光大師)

念佛要常作將死將墮地獄想,則不懇切亦自懇切,不相應亦自相應。以怖苦心念佛,即是出苦第一妙法。

攝心念佛,為決定不易之道。而攝心之法,唯反聞最為第一。(印光大師)

念佛之時,必須攝耳諦聽,一字一句,勿令空過。久而久之,身心歸一,聽之一法,實是念佛最妙要訣。

眼觀佛像,心念佛號,口誦佛名,聲從舌流,耳還注聽,攝歸自心。

又舌嘗法味、鼻嗅檀香、身感輕安、意耽禪悅、心懷法喜。

須知佛法真利益必由不著無住而得,欲不著無住,非竭誠盡敬不可。竭誠盡敬,乃修習佛法成始成終之要道也。

念佛之樂,唯真念佛者方知。(印光大師)

夫稱三昧者何,專思(觀真)寂想(止妄)之謂也。思專則志一不分(觀而止),想寂則氣虛神朗(止而觀)。(慧遠大師)

省常大師,念佛一聲,口出光明。

行住坐臥,勵心克己,晝夜莫廢,畢命為期。才遇病緣,便念無常,一心待死,求生西方。(省常大師)

若一心念佛,才能得一心。要相得一心,還得一心念。(慈舟大師)

妄想多,昏沈重,宜大聲念佛。

念佛方法六種:

一、勇猛念:太文弱來不得,如孝子報父母深仇,縱高崖深澗,磷途虎窟,必往不怯故。

二、悲傷念:太灑落來不得,每一想佛,身毛皆豎,五內若裂,如憶少背之慈母,及多慧之亡兒故。

三、感憤念:太和平來不得,如落第孤寒,負才寂寞,每一念及殆不欲生故。

四、戀慕念:太淡泊來不得,如己所深愛物,魂夢繾綣,惟恐或失故。

五、踴躍歡喜念:如寒得衣,如饑得食,樂事現前故。

六、悔恨激切念:如死裏逃生,惡緣逼迫故。

總之心口相一,字字從肝髓中流出,方是念佛真境。

念佛分事念、理念二法。

事念:深信念佛法門可以了生脫死、遂懇切發願求生極樂。至誠恭敬,執待名號,如子憶母,憶念彌陀,都攝六根,念念相續,久久純熟,打成一片。

理念:了達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全佛即心,全心即佛,心佛不二,一心持念。念至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念念無間,證得一心不亂。

事有情理之切,執事廢理,猶不虛入品之妙。

理無獨立之能,執理廢事,便不免落空之誚。

【書籍目錄】
第1頁:勸修淨土 第2頁:念佛方法
第3頁:融會三觀 第4頁:預防諸障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