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南傳法句經新譯 法增比丘譯

南傳法句經新譯 法增比丘譯

第廿六 婆羅門品(四十一偈)

[日期:2011-01-07]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法增比丘譯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廿六  婆羅門品(Brahmana Vagga)

Brahmana除惡業者)

383、

勇於斷欲流,離欲婆羅門,

知諸蘊滅盡,汝便證無為(涅槃)。

384、

依止觀二法,清淨達彼岸,

一切煩惱滅,彼為婆羅門。

385、

無此無彼岸,兩岸亦皆無,

無苦無束縳,彼為婆羅門。

386、

無垢離諸漏,林中獨修定,

清淨無煩憂,所作皆已辦,

親證最上果,彼為婆羅門。

387、

日光與月照,武士甲冑閃,

婆羅門定光,佛光日夜照。

388、

棄惡為梵志(婆羅門),寂靜為沙門(Samana),

自除眾穢行,是為出家人。

389、

莫擊婆羅門,婆羅門勿怒,

擊彼者可恥,發怒更可恥。

390、

婆羅門制心,制止貪執心,

斷除害他心,唯此能減苦。

391、

不以身與語,或意造惡業,

調制此三處,彼為婆羅門。

392、

無論師承誰,徒眾應敬師,

敬師說佛(正覺)法,如梵志(婆羅門)敬火。

393、

不因於髻髮(Jata結髮外道),不因於種姓,

亦非是生來(印度的生來的四種階級),而為婆羅門,

見法具德者,具福(Sukhi幸福、清淨)婆羅門。

394、

 

邪慧髻髮者,何用著鹿皮?

內不捨欲貪,外徒具嚴飾。

395、

汝著糞掃衣(Pamsukula弊惡衣,出家者的袈裟),清瘦筋脈顯,

林中獨修定,彼為婆羅門。

396、

非因母胎生,而稱婆羅門,

若有諸垢染,但名「婆洼底」(Bhovadi﹕Bho尊稱君,Vadi說;與君說者),

淨除諸染著,彼為婆羅門。

397、

斷一切結縛,心無有怖畏,

無著離繫縛,彼為婆羅門。

398、

斷除勒皮帶(瞋恚),皮韁(貪愛)與繩索(六十二邪見),

及彼附屬物(隨眠、煩惱:欲貪、有貪、瞋、慢、見、疑、無明),捨棄其闌閂(無明),

自覺證悟者,彼為婆羅門。

399、

他惡罵打罰,默忍不起瞋,

忍辱潛力軍,彼為婆羅門。

400、

不瞋恒行善,不貪自調伏,

此乃最後身,彼為婆羅門。

401、

如蓮葉水珠,針尖之芥子,

愛欲不能染,彼為婆羅門。

402、

人世知苦盡,捨棄諸重擔,

身心得解脫,彼為婆羅門。

403、

具甚深智慧,善辨道真偽,

親證無上果,彼為婆羅門。

404、

不親於僧俗,遊行無住所,

心中無愛欲,彼為婆羅門。

405、

無論強與弱,捨棄於刀杖,

不殺害有情,彼為婆羅門。

406、

眾敵中友善,眾仇中安祥,

貪執(執著五蘊)中無著,彼為婆羅門。

407、

貪欲瞋恚落,我慢虛偽落,

(如)芥子針尖落,彼為婆羅門。

408、

善說和婉語,法語真諦語(善說四聖諦八正道),

不麤言傷人,彼為婆羅門。

409、

世物長或短,大小或淨垢(美或不美,好或不好的東西),

不與而不取,彼為婆羅門。

410、

於此世他世,彼無有愛欲,

愛盡而解脫,彼為婆羅門。

411、

無有諸愛執,慧觀無疑惑,

立於甘露境(涅槃、不死),彼為婆羅門。

412、

超越善與惡,不著於兩邊,

清淨無憂苦,彼為婆羅門。

413、

如月滿明淨,純潔靜無惱,

滅除有(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渴愛,彼為婆羅門。

414、

越紛亂險路(煩惱),無明輪迴海,

得度於彼岸,超越於一切,

心定無貪疑,彼常無所執,

自證於涅槃,彼為婆羅門。

415、

住世棄愛欲(Kama欲情,欲樂),離俗而出家,

愛欲有(Kamabhava欲情的存在)滅盡,彼為婆羅門。

416、

住世棄渴愛(Tanha),離俗而出家,

渴愛有(Tanhabhava渴愛的存在)滅盡,彼為婆羅門。

417、

棄人間束縛,越天界束縛,

解脫一切縛,彼為婆羅門。

418、

捨棄愛(愛慾)不愛(指林中修梵行),清涼無煩憂(Nirupadhi無依著;依著指五蘊,煩惱,行與愛慾),

雄勝世間者(世間,指五蘊),彼為婆羅門。

419、

遍知於一切,眾生之生滅,

無執、善逝、覺(Sugata善逝,Buddha佛陀,覺者),彼為婆羅門。

420、

諸天、樂神(Gandhabbas乾闥婆)、人,不知彼所趣(Gati去向),

殺賊(斷除煩惱)漏盡者,彼為婆羅門。

421、

不執著過去,現在與未來,

不著於一物,彼為婆羅門。

422、

無畏(Usabha牛王,喻無畏者)如牛王,尊貴勇猛者,

賢聖無欲愛,戰勝諸魔軍,

淨行正覺者,彼為婆羅門。

423、

聖者知宿命,知天界惡趣,

亦知生已盡,圓滿無上覺(於四聖諦苦已知,集已斷,滅已証,道已修),

調御梵行立,彼為婆羅門。

【書籍目錄】
第1頁:南傳法句經—序 第2頁:第一 雙品(廿偈)
第3頁:第二 不放逸品(十二偈) 第4頁:第三 心品(十一偈)
第5頁:第四 華品(十六偈) 第6頁:第五 愚品(十六偈)
第7頁:第六 智者品(十四偈) 第8頁:第七 阿羅漢品(十偈)
第9頁:第八 千品(十六偈) 第10頁:第九 惡品(十三偈)
第11頁:第十 刀杖品(十七偈) 第12頁:第十一 老品(十一偈)
第13頁:第十二 自己品(十偈) 第14頁:第十三 世間品(十二偈)
第15頁:第十四 佛陀品(十八偈) 第16頁:第十五 安樂品(十二偈)
第17頁:第十六 喜愛品(十二偈) 第18頁:第十七 忿怒品(十四偈)
第19頁:第十八 垢穢品(廿一偈) 第20頁:第十九 法住品(十七偈)
第21頁:第廿 道品(十七偈) 第22頁:第廿一 雜品(十六偈)
第23頁:第廿二 地獄品(十四偈) 第24頁:第廿三 象品(十四偈)
第25頁:第廿四 愛欲品(廿六偈) 第26頁:第廿五 比丘品(廿三偈)
第27頁:第廿六 婆羅門品(四十一偈) 第28頁:北傳法句經—序
第29頁:第一 無常品(廿一偈) 第30頁:第二 教學品(廿九偈)
第31頁:第三 多聞品(十九偈) 第32頁:第四 篤信品(十八偈)
第33頁:第五 戒慎品(十六偈) 第34頁:第六 惟念品(十二偈)
第35頁:第七 慈仁品(十八偈) 第36頁:第八 言語品(十二偈)
第37頁:第九 雙要品(廿二偈) 第38頁:第十 放逸品(廿偈)
第39頁:第十一 心意品(十二偈) 第40頁:第十二 華香品(十七偈)
第41頁:第十三 愚闇品(廿一偈) 第42頁:第十四 明哲品(十六偈)
第43頁:第十五 羅漢品(十一偈) 第44頁:第十六 述千品(十六偈)
第45頁:第十七 惡行品(廿二偈) 第46頁:第十八 刀杖品(十四偈)
第47頁:第十九 老耗品(十四偈) 第48頁:第廿 愛身品(十三偈)
第49頁:第廿一 世俗品(十四偈) 第50頁:第廿二 述佛品(廿一偈)
第51頁:第廿三 安寧品(十四偈) 第52頁:第廿四 好喜品(十二偈)
第53頁:第廿五 忿怒品(廿六偈) 第54頁:第廿六 塵垢品(十九偈)
第55頁:第廿七 奉持品(十七偈) 第56頁:第廿八 道行品(廿八偈)
第57頁:第廿九 廣衍品(十四偈) 第58頁:第卅 地獄品(十六偈)
第59頁:第卅一 象喻品(十八偈) 第60頁:第卅二 愛欲品(卅三偈)
第61頁:第卅三 利養品(廿偈) 第62頁:第卅四 沙門品(卅二偈)
第63頁:第卅五 梵志品(四十偈) 第64頁:第卅六 泥洹品(卅五偈)
第65頁:第卅七 生死品(十八偈) 第66頁:第卅八 道利品(二十偈)
第67頁:第卅九 吉祥品(十八偈)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