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阿彌陀經要解親聞記 寶靜法師講述

阿彌陀經要解親聞記 寶靜法師講述

正宗分—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

[日期:2011-01-0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寶靜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甲)二正宗分三(初)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二)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三)正示行者執持名號以立行。

 

《解》信願持名,一經要旨。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之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故慧行為前導,行行為正修。如目足並運也。

 

(乙)初文為二(初)依報妙(二)正報妙(丙)初又二(初)徵釋(二)廣釋(丁)初又二(初)徵(二)釋(戊)今初

《經》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

此徵釋極樂名義。初二句徵,後文三句釋。信願行三,為此經之正宗。初即廣陳極樂依正以啟信。此科至關重要。蓋佛法大海,非信莫入。故世尊呼舍利弗,徵問之曰,西方淨土,以何因緣,名曰極樂。此世尊自徵,下自釋。

戊二釋二(初)約能受用釋(二)約所受用釋(己)今初

《經》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夫苦樂乃對待法。淨土無苦,何得稱樂。此乃對娑婆極苦,而顯淨土極樂。娑婆有三苦八苦,無量諸苦。極樂有三樂八樂,無量諸樂。若無娑婆昏擾之苦,亦無以顯淨土寂靜妙樂。對苦顯樂,故名極樂。須知淨土之樂,乃絕待不思議樂,無苦可待也。眾生者,指九法界眾生。若得生淨土,無生死逼迫,純受快樂,故名極樂。

疏中分四(初)略明眾生

《解》眾生是能受用人,等覺以還皆可名。今且約人民言,以下下例上上也。

眾生者,能受用人也。具含三義。(一)眾處受生。謂十方世界,皆我受生之處。(二)眾法相生。謂五陰四大,和合而生。(三)生滅相生。謂昏煩惱亂,念念生滅,有眾生滅。具此三義,故名眾生。凡生極樂淨土之眾生者,一生必階佛位。不復還來三界受生,無眾受生義。等覺者,與佛齊等。即補處大士以還。皆可名者,謂上至等覺,下至人民,皆可名眾生也。例者概也。謂人民與等覺,概是一生成佛。故曰以下下例上上也。

(二)總論苦樂

《解》娑婆苦樂雜。其實,苦是苦苦,偪身心故。樂是壞苦,不久住故。非苦非樂,是行苦,性遷流故。彼土永離三苦。不同此土對苦之樂,乃名極樂。

娑婆,此云堪忍。謂此土有三苦八苦,無量諸苦。眾生於中堪能忍受,而不思出離之,故曰堪忍。三途是苦苦。謂果報身,已是苦果。再加苦受,故名苦苦。人天道雖受樂,此樂不久住。對苦言樂,此樂不能久住。樂不久又轉為苦,故曰樂是壞苦。無色界,非苦非樂是行苦。性遷流者,謂行陰遷流,終歸變滅,故曰行苦。此三苦約事,則局三界。約理則通四土。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此即同居苦苦。權現化城,不得久住,即方便壞苦。雖離分段生死苦,分證涅槃少分樂。究竟念相未盡,變易未離,尚有微細行陰遷流。即實報之行苦。極樂永離三苦,受用同佛。不同此土,對苦言樂。淨土永離三苦,故名極樂。

(三)別明苦樂分二(初)正釋四土

《解》一往分別。同居五濁輕,無分段八苦。但受不病不老,自在遊行,天食天衣,諸善聚會等樂。

一往分別者,未是詳言之謂也。分段者,分謂分限,壽量有延促。段謂段齊,身量有大小。此土同居五濁重,故有分段生死。彼土同居五濁輕,故無分段生死也。八苦者,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五陰熾盛苦。前七為別,後一為總。淨土轉五濁八苦,成清淨諸樂,故名極樂。

《解》方便體觀巧,無沉空滯寂之苦,但受遊戲神通等樂。

此釋方便極樂淨土。二乘秉圓教體空觀,了知一切法,當體即空。觀成證入方便土,了知四土圓融。無藏通二乘沉於偏空之弊,滯於寂滅之苦。此土二乘,被偏空涅槃滯礙,故名為苦。彼土反此但受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熟眾生等樂。

《解》實報心觀圓,無隔別不融之苦,但受無礙不思議樂。

此釋實報極樂淨土。淨土聖人,稟圓教一心三觀。了知現前一念心性,當體即空即假即中。不縱橫,不並別。觀智圓融,無別教隔別不融之苦。但受事事無礙不思議樂也。

《解》寂光究竟等。無法身滲漏,真常流注之苦。但受稱性圓滿究竟樂。

此釋寂光土之極樂。寂光究竟等者,究竟寂光土也。理智不二,身土一如。徹底法性,窮無明源,證常寂光。此約圓教究竟位。法身滲漏,真常流注之苦者,指別妙覺。約別教雖稱究竟,約圓教猶是分證位。尚有法身滲漏,真常流注之苦也。蓋別教菩薩,有不思議變易生死,無明未盡,故十二因緣亦未盡。因緣未盡,故法性之水,滲漏流注也。淨土受用同佛故但受稱性圓滿究竟之樂也。

(二)點示妙行

《解》然同居眾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圓淨四土,圓受諸樂也。

謂正稱名時,便以佛善根為己善根,以佛福德為己福德,故云同佛也。經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即得往生。既曰少善不生,隨云,持名得生。可知持名乃多善根多福德。善多故,能圓淨四土。福多故,能圓受諸樂。又當知此非生淨土後,方圓淨圓受。其實正念佛時,一念相應一念淨受。念念相應,念念淨受,故名行妙也。

(四)結指同居

《解》復次極樂最勝,不在上三土,而在同居。良以上之則十方同居,遜其殊特。下又可與此土較量。所以凡夫優入而從容,橫超而度越。佛說苦樂,意在於此。

此顯淨土優勝,在於同居,不在上三土也。十方佛土,皆有同居淨土。而要讓極樂同居,最為殊勝奇特。遜者讓也。下又可與此土較量其苦樂。優者勝也。收機最廣,故優入。下手最易,故從容。念念即佛故橫超。不落九界,故度越。佛說苦樂之意,正在同居,厭苦求樂,捨染歸淨耳。初約能受用釋竟。

(己)二約所受用釋

《經》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為極樂。

此正明淨土之樂事。七重欄楯者,七重表七科道品。橫曰欄,直曰楯。欄楯圍於樹外如此方花木,亦作欄楯衛護。一防物損,二示美觀。羅網覆於樹上,重重相間。四方觀之,俱有七重。羅網表定,以定覆心故。欄楯表戒,防過失故。行樹表慧,道樹高遠故。四寶者,謂金、銀、琉璃、玻璃也。表常、樂、我、淨、之四德周匝者,遍滿也。圍繞者,迴護也。言重重皆是四寶之所嚴飾也。

疏中分三(初)總釋聖境

《解》七重表七科道品,四寶表常樂我淨四德。周匝圍繞者,佛菩薩等、無量住處也。皆四寶,則自功德深。周匝繞,則他賢聖遍。此極樂真因緣也。

表者,顯也。以果顯因也。七科,即三十七道品。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詳釋如下文。四寶者,彼土寶實無量,但言四者,表四德也。此土同居、方便,唯有四倒。彼土同居,人人實俱四德。凡生淨土者,咸皆無量壽,即常德。但受諸樂,即樂德。無量光,具八自在,名我德。淨土無染,名淨德。八自在者,一能示一身為多身。二以一塵身遍大千界。三能示大身輕舉遠到。四能現無量類,常居一土。五諸根互用。六得一切法,如無法想。七說一偈義,經無量劫。八身遍諸剎猶虛空。下文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即此八大自在我也。皆四寶下,明勝境因緣也。自功德者,多善根之因深。他賢聖遍者,多福德之緣強。此殊勝境,皆一句萬德洪名之所現也。

(二)別明四土至不定止觀亦在其中今初

《解》此等莊嚴。同居淨土,是增上善業所感。亦圓五品觀所感以緣生勝妙五塵為體。

此明同居土因果。以持名增上善業,及圓五品觀為因。同居淨土為果。此土唯橫無豎。此等莊嚴者,總指四土、依正二報。增上善業者,別指同居。乃專持洪名所感,亦是修圓五品觀行所感也。持名一法,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即佛。乃成佛之親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今但言增上者,以增上緣,總攝前三緣也。善緣者,中道無漏善業也。五品觀者,謂隨喜、讀誦、解說、兼行六度、正行六度。以此行為能感之因。同居淨土,為所感之果緣生勝妙五塵為體者,緣生、謂因緣所生法也。勝妙者,殊勝微妙。非娑婆之粗惡也。五塵者,謂色聲香味觸也。體者,同居淨土之體質也。以二感為能生之因,同居淨土為所生之果。雖煩惱未斷,亦可得生也。

《解》方便淨土,是即空觀智所感。亦相似三觀所感。以妙真諦無漏五塵為體。

此明方便土因果。以即空觀為能感之因,方便淨土為所感之果。因則有橫有豎。豎則即空觀智所感,橫則相似三觀所感。言即空者,非通教即有之空,乃圓教即中即假之空。相似三觀者,修一心三觀,證入相似位也。空觀相應,證入方便土。如念佛念至能所雙亡一念了不可得,與空觀智相應,即可生方便土。然此空非頑空,非但空,非偏空。乃一空一切空,摩訶般若畢竟空。雖了不可得,而此一念,仍歷歷明明。求其一念當體了不可得,乃即中即假之空也。妙真諦者,非是偏真,乃即中即俗之不思議真也。無漏五塵,無見思漏,無塵沙漏,無無明漏,乃中道無漏五塵也。

《解》實報淨土,是妙假觀智所感。亦分證三觀所感。以妙俗諦、無盡五塵為體。

此明實報土因果。以妙假觀為能感之因,實報淨土為所感之果。妙假觀者,謂即中即空不思議之假觀也。如菩薩修習如幻三昧,了知一切諸法,皆如幻如化,當體了不可得。雖知如幻,而仍修如幻三昧,度如幻眾生,念如幻彌陀,生如幻淨土。此名從空出假,雖終日度生,而無眾生可度。如金剛云,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當知佛法,乃先消極而後積極。正積極而自心中仍消極。了知一切法,皆如幻化,即中即空之假,故云妙假觀也。此觀成時,證入實報土。此約豎論。分證三觀者,修一心三觀,證入分證位也。此約橫論。如馬鳴龍樹智者永明等,皆修一心三觀,破無明惑,入分證實報土位也。妙俗諦者,謂即中、即真、不思議之俗諦也。無盡五塵者,隨拈一塵,皆具一切塵。謂一一塵中一切塵,一一心中一切心。一一塵中一切心,一一心中一切塵。一一塵中一切剎,一一剎中一切塵。此即無盡五塵也。

《解》常寂光土是即中觀智所感。亦究竟三觀所感。以妙中諦稱性五塵為體。

此明寂光土因果。妙中觀為能感之因,寂光淨土為所感之果。即中觀者,即空即假之中觀也。此約豎論。究竟三觀者,修一心三觀,證入究竟位也。此約橫論。妙中諦者,謂即真即俗不思議之中諦也。稱性五塵者,稱性圓融,周遍法界,不可思議之五塵也。明四土橫豎論竟。

(二)明四土圓融

《解》欲令易解,作此分別。實四土莊嚴,無非因緣所生法,無不即空假中。所以極樂同居淨境,真俗圓融,不可限量。下皆倣此。

此明四土圓融。欲令易解,作此分別。此二句,明分土之由。謂欲令眾生易解故,作前四土分別。同居是緣生,方便是即空,實報是妙假,寂光即中。四土莊嚴,無非因緣所生法者。此明四土圓融。謂若據實理,四土無不圓融。四土無非因緣所生,則四土咸是同居。無不即空,則四土咸是方便。無不即假,則四土咸是實報。無不即中,則四土咸是寂光。所以極樂同居淨境者,此引圓融之境,證圓融之理也。真俗圓融者,三諦圓融也。人民表因緣所生法,同居土也。聲聞表即空,方便土也。菩薩表即假,實報土也。佛表即中,寂光土也。若非圓融之理,何有此圓融之境。凡聖同在一居而無礙,故曰圓融。不可限量者,不可次第三智而限量也。下文有顯理處,皆倣於此。別明四土竟。

(三)問答破情

《解》問寂光惟理性,何得有此莊嚴。答一一莊嚴,全體理性。一一理性,具足莊嚴。方是諸佛究竟依果。若寂光不具勝妙五塵,何異偏真法性。

此問答除執之文。恐人不達寂光,乃即事之理,落於偏見。故設此問答以遮之。問意,謂寂光真境,原不在三土外,亦不在三土內。以寂光本無所在,乃三土之理體,云何有如斯莊嚴耶。答云,一一莊嚴全體是寂光理性,具足三土莊嚴。經云諸佛住處,名常寂光。若約如來分上,全三土而成寂光。若約眾生分上,全寂光而成三土。是自業之差別,何關土有高下。又人民但見同居,不見上三。聲聞但見下二,不見上二。菩薩見下三,分見寂光。唯佛圓見四土。寂光若在殊勝莊嚴外,與小乘偏真法性,有何差別。故曰何異偏真法性也。經文二約所受用釋竟。大科初徵釋已竟。

(丁)二廣釋二。(初)別釋所受(二)合釋能受所受(戊)初又二(初)釋生處(二)結示佛力(己)今初

《經》又舍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

又字是承上之辭。前文言陸地有羅網行樹等,種種莊嚴。今言不唯陸地莊嚴如是,即池水莊嚴,亦復勝妙無比。七寶池者,七寶所成之池。揀異此方土石所成之池也。池中之水,具八功德。八功德者,一澄淨。二清冷。三甘美。四輕軟。五潤澤。六安和。七除飢渴。八長養諸根。具八功德,利益眾生。詳釋如下文。池底純以金沙布地,異此土池底皆沙泥滓礫也。中為池水。而周圍四邊之階道,悉以四寶而嚴飾之。階道之上,有重樓岑閣,亦以七寶而嚴飾之。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非世之車輪,大不逾丈。乃如金輪王之車輪,其大有一由旬。約一小由旬,亦有四十里之廣。其大如車輪之蓮華,有種種色,有種種光。若青色有青光,乃至白色有白光。此蓮華即為吾人生西時之父母。吾人念佛信願行切,待娑婆報盡,即於其中,忽然化生。有華無質曰微。華多無礙曰妙。芳氣周遍曰香。非同世塵曰潔。此標蓮華具四德也。非唯極樂蓮華不可思議,即此土蓮花,亦有其妙處。試觀蓮花,出於泥水,而不被泥水所染。正顯出世聖人,超出空有之表。泥喻有,水喻空。出於泥水,喻雙遮空有。而蓮花之根,不離泥水,喻雙照空有。極樂池中,金沙喻妙有,德水喻真空。真空不空即妙有,妙有非有即真空。雙遮雙照,遮照同時,即顯實相中道。故曰蓮華具不可思議功德也。梵語蘇伐羅,此云金。阿路巴,此翻銀。梵語琉璃,華言青色寶。又云不遠,去波羅奈城不遠,有此寶故。玻璃,此云水玉。硨磲,此云大貝。缽摩羅伽,此云赤珠。缽摩羅伽隸,此云瑪瑙。然須知人間七寶,即非天上七寶可比。天上七寶雖妙,而萬不及極樂七寶之微妙難思。名雖似同,其體則迥異。極樂國土,以斯微妙七寶,而為莊飾。其勝妙莊嚴,豈可得而思議哉。

疏中分四(初)總標異此

《解》上明住處。今明生處,寶池金銀等所成,不同此方土石也。

前明淨土眾生,所住之處。今明受生之處。池水蓮華,皆為生西者受生之處。乃七寶所成,不同此方土石。極樂依報,乃是無漏勝善淨業所感。娑婆依報,有漏善惡業所感。非唯依報不同,而正報亦異。此方凡夫,是有漏染濁所感。彼土聖人,乃無漏善淨所感。極樂淨土,是彌陀世尊願力所成,莊嚴猶若天宮。娑婆穢土,是眾生業力所感,臭穢猶如地獄。地獄豈可與天宮相比哉。金銀等者,略舉七寶也。彼土寶實無量,今言七寶者,乃隨此方凡情所重而言也。此等七寶,皆是彌陀三身四德。隨拈一法,即具一切法。隨舉一寶,即具一切寶。安可以凡情測度,以謂彼土僅有如娑婆之七寶耶。

(二)明八功德水

《解》八功德者,一澄清,異此方渾濁。二清冷,異寒熱。三甘美,異鹹淡劣味。四輕蓚,異沉重。五潤澤,異縮腐褪色。六安和,異急暴。七除饑渴,異生冷。八長養諸根,異損壞諸根,及沴戾增病沒溺等也。

此釋八功德水。(一)澄清,異此方渾濁。謂彼土之水有澄清潔淨,能除污穢之功德。又能洗滌眾生煩惱。非但自體澄清,還能澄清眾生身心。故經云,開神悅體,蕩除心垢。此方之水,不但不能蕩除心垢,自體還是渾濁也。(二)清冷,異于寒熱。謂彼土之水有清湛涼冷,頓除熱惱之功德。此方之水,遇冬則冷,夏日則熱。非但不能除惱,還能亂眾生身心。(三)甘美,異鹹淡劣味。謂彼土之水有甘旨美妙,具足眾味之功德。飲此水者,離苦得樂。此方之水,非唯不能離苦得樂,且自體鹹淡。海水則鹹,河水則淡。餘水味劣。(四)輕軟,異于沉重。謂彼土之水有輕揚軟柔。浴此水者,令身心皆得輕安之功德。此方之水,非唯不得輕安,又復自體沉重。(五)潤澤,異縮腐褪色。謂彼土之水,有津潤滑澤。飲此水者,得四悉利益之功德。此方之水,非但不得四益,且自縮腐褪色。縮臭也。腐爛也。褪色者,日久色變也。(六)安和,異於急暴。謂彼土之水,有安靜和緩之功德。經云微瀾迴流,安詳徐逝。聞此水聲,皆得法忍。此方之水,非但不能說法且自體急暴。(七)除飢渴,異於生冷。謂彼土之水,仗彌陀願力,有療飢之功德。療色身飢,且能療法身。飲此水者,得無量三昧辯才。此方之水,非但不得法喜,又自體生冷。(八)長養諸根,異損壞諸根,及沴戾增病沒溺者。彼土之水,非唯長養色身諸根,復能長養法身諸根之功德,謂信、進、念、定、慧。此方之水,非但不長養諸根,復又損壞諸根,並及沒溺而死,沴戾而病。沴者不和。戾者,違戾也。十六觀經云,八功德水,從如意珠王生,分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寶妙色。其摩尼水,流注華間,尋樹上下。其聲微妙,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無量壽經云,彼諸菩薩,及聲聞眾,若入寶池。意欲令水沒足,水即沒足。乃至欲令灌身,自然灌身。欲令還復,水輒還復。自然隨意,開神悅體。蕩除心垢,清明澄潔。波揚無量,自然妙聲。隨其所應,無不聞者。此等文,皆顯八功德水之不可思議。功德者,功能德用也。當知若欲詳論寶水之功德,真實不可思量。不過隨順凡情,略標八種耳。

(三)明充滿其中等

《解》充滿其中,異枯竭汎濫。底純金沙,異汙泥。階道四寶,異磚石。陛級名階。坦途名道。重屋名樓。岑樓名閣。七寶樓閣,異此方土木丹青也。樓閣是住處,及法會處。但得寶池蓮胞開敷,便可登四岸,入法會見佛聞法也。

彼方之水,非但充滿,復善隨人意。經云,彼諸菩薩,及聲聞眾,若入寶池,意欲令水沒足,水即沒足。欲令至腰,即至於腰。乃至欲令水還復,水輒還復。調和冷暖,自然隨意。此方之水,非唯不隨人意,冬則枯竭,夏則汎濫。枯竭即不能得其受用,汎濫則損壞一切,無益而有損也。又彼土池底,或是金沙,或是銀沙。或一寶沙,或無量寶沙。異此方池底、純是汙泥,臭穢不堪。入此池,浴此水,便可登常樂我淨四德之彼岸,入四土之法會,見四身之佛,聞四教之法也。

(四)明華輪等

《解》華輪者。輪王金輪,大四十里,且舉最小者言。若據觀經及無量壽會,大小實不可量。由同居淨土身相不等故也。青色名優螩羅。黃色名拘勿頭。赤色名螩頭摩。白色名芬陀利。由生身有光,故蓮胞亦有光。然極樂蓮華,光色無量。此亦略言耳。微妙香潔,略歎蓮華四德。質而非形曰微。無礙曰妙。非形則非塵,故潔也。蓮胞如此,生身可知。

華輪即池中大如車輪之蓮華也。輪王即轉輪聖王。有四種,謂金銀銅鐵之四輪。今言金輪王所掌之金輪。金輪王,王四天下,有七寶千子,出人壽八萬四千歲時,以十善化導眾生。金輪寶,大四十里。今極樂之蓮華正如大四十由旬之金輪。然此且舉最小蓮華而言。若依據十六觀經、及無量壽經如來會經所明大小實不可限量,由同居眾生身相不等故也。又極樂蓮華,非唯蓮華大小色相無量,乃至光明亦隨色有無量差別。又非唯蓮華,如此略說。乃至行樹,羅網,寶池,金沙,德水,若光若色,若依若正,一一皆是無量。而今則一一皆是略言,以此經乃刪繁取要故也。略歎蓮華四德者,謂極樂蓮華,實具無量功德。今言四者,亦略舉耳。質乃七寶之體,而非定大小拘定之形。隨心如意,無有障礙也。又非形則非塵。既能隨心如意,則全體唯心。形唯心故,形即非形。塵即心故,塵即非塵。經云,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故曰非形非塵。能生之蓮胞,既微妙香潔。所生之身,亦微妙香潔。故曰生身可知也。初釋生處竟。

(己)二結示佛力

《經》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結前文。寶池、德水、樓閣蓮華等,種種莊嚴皆彌陀世尊,願行功德,慈力所成就也。

疏中分三(初)約佛釋

《解》明上住處,生處,種種莊嚴。皆是阿彌陀佛、大願大行稱性功德之所成就。故能遍嚴四種淨土,普攝十方三世一切凡聖,令往生也。

此約佛釋。上住處生處,種種莊嚴,皆彌陀世尊願行功德之所成就。嚴有能嚴所嚴。大願乃智慧莊嚴,大行乃福德莊嚴。此二為能莊嚴,稱性功德為所莊嚴。性有三諦。同居乃俗諦性,未見真理故。方便乃真諦性,未達中道故。實報寂光乃中諦性,已破無明故。願有總別。總則四種弘誓,別則四十八願,及十八願等。今以總攝別,則不出四宏。四宏依四諦而發。四諦分四教,則有四教四宏。依願起行,行亦分四教。今以藏教願行,莊嚴同居淨土。通教願行,莊嚴方便淨土。別教願行,莊嚴實報淨土。圓教願行,莊嚴寂光淨土。又以前三教則莊嚴次第四土,以圓教則莊嚴圓融四土。此二種莊嚴,必在眾生邊修,故能普攝十方三世一切凡聖也。今以同居普攝藏教凡聖。以方便普攝通教凡聖。以實報普攝別教凡聖。以寂光普攝圓教凡聖。又以同居攝四教凡夫。以方便攝藏通聖人,及別圓凡夫。實報普攝別圓聖人。寂光唯攝圓教聖人。今以次第四土,普攝次第凡聖。以圓融四土,普攝十方三世一切專稱名號,圓融凡聖,令往生淨土也。

(二)約生釋

《解》復次佛以大願,作眾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眾生多福德之緣。令信願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而皆是已成,非今非當。

上明種種莊嚴,皆彌陀世尊,願行功德所成就。然須知眾生念佛,全攝佛願行功德,為己功德。則上之莊嚴,亦我自心所成就。此則約眾生釋成就如是功德莊嚴也。四十八願,為多善根之因。六度萬行,為多福德之緣。佛以此願行,與眾生莊嚴四種淨土。又以此願行。莊嚴成一句洪名。是故信願持名者,全攝佛四土,成我四土。攝佛願行,為我願行。故能念念中,圓淨四土,圓見三身,圓證三不退,一生成佛也。皆是已成,非今非當者。謂極樂淨土,種種莊嚴。乃我心中彌陀與我早已嚴成,非待我今成當成也。

(三)約不二釋

《解》此則以阿彌種種莊嚴,作增上本質。帶起眾生自心種種莊嚴。全佛即生,全他即自。故曰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此段指上佛生二義,作圓融不二義釋。彌陀莊嚴,作增上本質者,與眾生作增上緣之本質境也。緣有四種,謂因緣,次第緣,所緣緣,增上緣。增上者,有增上之力用也。境有三種,一性境,二帶質境,三獨影境。性境有二種,一無本質境。即彌陀大圓鏡智,及我等第八識所變身土莊嚴。又是增上緣也。二有本質境。即前五識,所變之五塵境。帶質境,亦有二種。一以心緣心,名真帶質。二以心緣色。名似帶質,即依經作十六觀等也。獨影境,亦二種。一無質獨影,如緣龜毛兔角等。二有質獨影,即依經作觀等是。帶起自心莊嚴者,托此增上緣之本質境,變起自心種種莊嚴。帶有二種,一挾帶。根本智證真如是。二變帶。即變起相分是。夫法不孤起,仗緣方生。自心本具四土莊嚴,須待外緣而起。今托佛之本質之增上緣,自第八識變起無本質境,前五識變起有本質境,第六識變起似帶質境。皆是自變而緣,全佛之本質,帶起眾生之本質。全佛之帶質,起眾生之帶質。故曰自心種種莊嚴也。全佛即生者,全佛之本質境,即為眾生心中之本質境。全佛帶質莊嚴,即為眾生帶質莊嚴。全他即自者,佛乃眾生心中之彌陀,我是佛心內之眾生,生佛互相攝入。非唯與佛攝入,又能與一切菩薩、一切人民攝入,故曰成就如是不可思議功德莊嚴也。初別釋所受竟。

(戊)二合釋能受所受又二(初)約五根五塵明受用(次)約耳根聲塵明受用(己)初又二(初)正明(二)結示(庚)今初

《經》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

上敘寶池。此明空中,常作天樂,地上黃金布地。華樂交輝,莊嚴無比也。天樂異于世樂。天樂乃第一義天之樂,係中道無漏業所成。世樂乃有漏業所成也。極樂淨土,上則天然之樂鳴於空,下則黃金莊嚴于其地。履此金地,不獨耳聞天樂,亦且眼見天華。晝夜六時,常雨天曼陀羅等華。日則初中後之晝三時,夜則初中後之晚三時。時時雨華無間。然彼國既無須彌,又無日月。常明不昏,何分晝夜。唯以華開而為晝,華合而為夜也。曼陀羅華者,此云適意華。謂天華妙好,適悅人意也。亦名白華,義含摩訶曼陀羅之大白華,及曼殊沙之紅華,摩訶曼殊沙之大紅華等四種。從天而下此四華,故曰雨天曼陀羅華。天表第一義諦天,華表住行向地之因位也。其土眾生,即以天所雨之華,常以清旦持取供佛。清旦者,六時之一也。衣祴者,盛花之器也。食時晨齋時也。清旦至晨齋時至短,而能供十萬億土諸佛,即還本國。正顯淨土眾生,咸有神足通也。供養佛已,承佛神力飯食。以金銀等寶缽,盛百味飲食,隨意現前,飯訖自去。而飯後復經行以行道。經行者周匝行繞,循環不斷,徜徉自適,調身無滯,調心無逸也。

疏中分二(初)合科意(二)釋經文

《解》樂是聲塵,地是色塵,華是色香二塵,食是味塵,盛華散華經行是觸塵。眾生五根對五塵可知。

此明淨土眾生,以眼耳鼻舌身之清淨五根,受用色聲香味觸之微妙五塵。五根為能受用,五塵為所受用也。

(二)釋經文分四(初)釋常作天樂等

《解》常作者,即六時也。黃金為地者,七寶所嚴地界,體是黃金也。日分初中後,名晝三時。夜分初中後,名夜三時。故云晝夜六時。然彼土依正各有光明,不假日月,安分晝夜,且順此方假說分際耳。

常作者,六時無間也。此土五塵,以天為極,故名天樂天衣天食等也。然彼土音樂,非世間天樂可比。無量壽經云,世間帝王以百千音樂,不及轉輪聖王。乃至第五天不及第六天上。妓樂音聲,輾轉相勝,千億萬倍。第六天上,萬種樂音。不如無量壽國,諸七寶樹,一種音聲,而復千億倍也。所以稱天樂者,一隨此方凡情,以天為尊故。二者表第一義天之法性樂也。以彌陀國中,隨拈一法,皆是佛三身四德,毫無差別也。彼土依正,各有光明,無分晝夜。且順此方假說耳。

(二)釋曼陀羅華等

《解》曼陀羅,此云適意。又云白華。衣祴,是盛華器。眾妙華,明非曼陀羅一種。應如妙經四華,表四因位。供養他方佛,表真因會趨極果,果德無不遍也。且據娑婆言十萬億佛。意顯生極樂已,還供釋迦彌勒,皆不難耳。若阿彌神力所加何遠不到哉。

妙經四華者,經云爾時世尊,入於無量義處三昧。是時雨天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而散佛上。曼陀羅釋如上。曼殊沙此云柔軟,又云赤。四華、表四因位者表十住、十行、十向、十地,四種真因菩薩位也。以妙華供養他方佛,表真因皆趨向于佛果菩提。言供養他方佛,正表顯果德,遍在一切處也。

(三)釋即以食時等分三(初)明神足難思

《解》食時,即清旦,故曰即以,明其神足不可思議,不離彼土,常遍十方,不假逾時迴還也。

神足為六通之一,又名如意通。有三種。(一)能到。謂身能飛行,如鳥無礙。移遠令近,不往而到。此沒彼出,彼沒此出。一念能至十方世界。(二)轉變。大能作小,小能作大。一能變多,多能變一。(三)聖如意。化現無方,應變不測。此為自力神足,尚不可測。況生西者,仗彌陀之慈力,即以佛之神足而為己之神通,豈可得而思議哉。故能不離本土,常遍十方。不假逾時,而能迴還。逾,過也。非過時而還本國也。

(二)明事事無礙

《解》此文顯極樂一聲一塵、一剎那,乃至跨步彈指,悉與十方三寶貫徹無礙。

此約理性,顯極樂國中,一色一香,一沙一塵,一彈指,一剎那,一舉一動,一聲一默,無非自心清淨真如。故能與十方三寶,貫徹無礙也。前文明神足,乃約事釋。今文乃約理顯。神足非作意通,乃法性之理,法爾如然也。言一聲一塵,即所謂隨拈一法也。淨土中,隨拈一法,皆是究竟清淨真如。真如無分別,無分劑,攝盡十方無盡三寶,皆在一法之中。十方三寶,亦是究竟清淨真如,亦無分別,亦無分劑,亦能攝盡極樂無盡三寶。一法既爾,法法皆然。故得跨步彈指,互相貫徹無礙。由貫徹無礙,故能不離彼土,常遍十方,供佛還國,不逾食時也。故曰我此道場如帝珠,十方三寶影現中,我身影現三寶前,頭面接足歸命禮。

(三)明法門甚深

《解》又顯在娑婆則濁重惡障,與極樂不隔而隔。生極樂則功德甚深,與娑婆隔而不隔也。

娑婆濁惡障重,如牢獄,不隔而隔。極樂功德甚深,如天宮,隔而不隔也。

(四)釋飯食經行

《解》飯食經行者。念食食至,不假安排。食畢螩去,不勞舉拭。但經行金地,華樂娛樂,任運進修而已。

此文明極樂飯食不假安排做作,不勞舉拭淨洗,無有障道因緣。飯食既畢,但於金地經行,華樂娛樂,勝緣助道,故能一生成佛也。

(庚)二結示

《經》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總結前文天樂天華等,種種莊嚴,皆彌陀世尊,願行功德所成就也。當知淨土一門,實為了生死之最妙法門。依之修持而得往生者,不可算數計。昔越國夫人王氏,宋哲宗從父,荊王之妻也。導諸妾婢,專修淨業。妾婢有偷懶者,則警策之。懈怠者,則訓導之。不明理者,則開示之。後有一婢,無疾而逝。其夕夫人夢婢致謝,幸蒙教訓,得生淨土矣。夫人曰,西方可至乎。婢曰可,遂導夫人,頃之見一大池,中有蓮華,大小間錯,或榮或悴。夫人問其故。婢曰,世人修淨業者,纔發一念,此中便生一華。勤惰不同,榮悴亦異。中有一人,朝服而坐。寶冠瓔珞,莊嚴其身。夫人問曰,何人。婢曰楊傑。又一人亦朝服而坐,又問何人。曰馬玗也。兩人俱修淨業,事具本傳。夫人問曰,我當生何處。婢導之行,未多遠,即見一華台,金碧輝煌,光明洞然。婢曰,此夫人生處之金台,上品上生也。既覺悲喜交至,更警策精勤。某年過生誕,晨起秉爐焚香,望觀音閣而立。諸眷方趣前為壽辈之則已立化矣。初約五根五塵明受用竟。

(己)二約耳根聲塵明受用。

 

《解》以此方耳根最利,故別就法音廣明。其實極樂攝法界機,五塵一一圓妙,出生一切法門也。

眾生五根,各有利鈍。如香積國,舌根利,以香飯作佛事。又有以天衣作佛事,乃身根利。娑婆眾生耳根最利,故釋迦佛以音聲作佛事。經云,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是故此經,別就彌陀法音,廣明其受用。若如實論,極樂圓攝法界機,五塵皆圓皆妙,皆能出生一切法門。五塵皆能作佛事,非止音聲一塵也。

又二初別明(二)總結(庚)初中二(初)化有情聲。(二)化無情聲。(辛)初又二(初)鳥音法利。(二)徵釋略顯。(壬)今初

《經》復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種種奇妙雜色之鳥,多而且美。種種,言非一。奇妙,言異常雜色,言美觀。淨土鳥實無數,今順凡情,所常見者,略舉六種耳。晝夜六時出和雅音,顯諸禽說法無間也。五根即五善根也,謂信、進、念、定、慧之五法,如樹有根,不被境風所動。能生聖道,故名為根也。五力者,謂此五法有力,能破五住煩惱也。七菩提分者,即七覺支。由前五根有力,故得七覺支之慧用也。八聖道者,亦名八正道。由前有擇法覺,故入正道也。等法二字,等即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十力,四無畏,無量法門也。聞是音已,即能念佛法僧三寶。以其彼鳥圓演三寶功德,聞者即能圓念一體三寶也。念佛即得念不退,念法得行不退,念僧得位不退。圓念三寶,圓證三不退也。

疏中分二(初)釋鳥音(二)釋法利今初

《解》種種奇妙雜色,言多且美也。下略出六種。舍利,舊云鶖鷺,琦禪師云是春鶯,或然。迦陵頻伽,此云妙音。未出殼時,音超眾鳥。共命,一身兩頭,識別報同。此二種西域雪山等處有之。皆寄此間愛賞者,言其似而已。六時出音,則知淨土不以鳥棲為夜。良以蓮華托生之身,本無昏睡,不假夜臥也。

種種,不一之辭也。雜色,言其美觀也。淨土之鳥,非唯多,而且美。鳥實無量,今順凡情,所常見者,略出六種。(一)舍利,舊云鶖鷺。琦禪師,即元朝楚石梵琦禪師。俗姓朱,寧波象山人。云是春鶯者,西齋詩云,舍利即春鶯,修眉漆點睛。或然者,亦未可定也。(二)迦陵頻伽,此云妙音。未出殼時,音超眾鳥。正法念經云,山谷曠野,其中多有迦陵頻伽,出妙音聲。若天若人,緊那羅等,無能及者。唯有如來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方能超諸其上也。(三)共命,亦云命命,亦云生生。梵語耆婆耆婆迦。心識各別,同一報命。釋迦,調達,因中曾為此。白鶴,孔雀,鸚鵡,常見可知。此等諸鳥,皆寄此間愛賞者,言其相似,名雖相似,體卻不同。十六觀經云,如意珠王,湧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為百寶色鳥,和鳴哀雅,常讚念佛念法念僧。如意珠王化生,名雖同,其體迥異。原是彌陀三身四德所成也。

(二)釋法利又三(初)釋道品又二(初)正釋又七(初)四念處

《解》五根等者三十七道品也。所謂四念處,一身念處,二受念處,三心念處,四法念處。

此明淨土諸鳥,演暢之音,即七科道品。非若此土眾鳥漫鳴,無意義也。七科道品者,一四念處。念為能觀之智,處為所觀之境。此有四教之別,今正明藏教念處。以厭離門中,正當用故。良以此念處,能斷娑婆愛欲。愛欲不斷,難得往生。所謂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喻如乘馬先須解韁,開舟先須拔錨。錨不拔,舟豈能開。韁不解,馬安得行。愛欲不斷焉得往生。念佛人多,往生者少,正為愛欲不斷之故也。故佛臨涅槃時,阿難問佛,佛在世時,依佛而住。佛滅度後,依何而住。佛答云,依四念處而住。良以眾生迷倒,非常計常,非樂計樂,非我計我,不淨計淨,謂之榮四倒。若持名生西,即可轉四倒成四德。淨土眾生,咸是無量壽,即常德。凡所領受,咸皆是樂,即樂德。俱八大自在我,即我德。無二種生死染,即淨德。二乘迷倒,常計無常,樂計非樂,我計無我,淨計不淨,謂之枯四倒。菩薩迷倒,計亦常亦無常,乃至亦樂亦無樂等,即菩薩二邊四倒。九界眾生,俱皆迷倒。故佛以四念處為其依止,以破其四倒也。四念處者,(一)觀身不淨。眾生不知此身幻妄,妄生執著。汝愛我心,我戀汝色,恩愛綢繆無有了期。所以輪迴六道,生死相續。當知吾人一身,九種不淨。(一)種子不淨。初受身時,一念愛欲心生,納想為胎,流愛為種,故種子不淨也。(二)受生不淨。謂受生時,攬父母赤白二滴,識投其中受生。(三)住處不淨。謂在母腹中,生臟之下,熟臟之上。如在尿坑,臭穢不堪。釋論云,此身非蓮華,亦不由旃檀,糞穢所長養,名住處不淨。(四)食噉不淨。在母胎中,唯食母血。(五)初生不淨。十月滿足,從尿道出。血衣同下,臭穢狼藉。(六)外相不淨。是身從頭至足,純是穢物。九孔常流不淨,雙眼流淚,耳出結聹,鼻中流洟,口出涎吐,大小便道,常出尿屎。及諸毛孔,汗流不淨。如是不淨,充遍於身。是名外相不淨。(七)自性不淨。此身根本從穢業生,託於穢物長養。其性質自爾不淨,不可更變。無論飾以美麗衣服,塗以眾妙花粉,浴以最勝香水,食以上等肴膳。而經宿之間,皆變成不淨。是名自性不淨。(八)舉體不淨。薄皮之內,膿血遍滿。屎尿盈腹,蛆蟲遍體。(九)究竟不淨。一俟業盡報終,死屍臭穢,更為狼藉不淨。若焚之於火,則爆烈煙臭。薪盡形滅,同於灰塵。若捐棄於地,則豬拖狗扯,骨肉縱橫。或入塚間,則日久腐敗,終歸磨滅。若投之於水,則膨脹爛壞,為水虫所食。一切身中,人身最為不淨。常作如是觀,能斷娑婆貪愛,能成淨業。為修淨業者,厭離門之最妙方便。此為四念處中之身念處也。(二)觀受是苦。凡有所受,咸皆是苦。受以領納為義,有內受、外受、內外受。緣內、名內受。緣外、名外受。緣內外、名內外受。又意根受,名內受。五根受,名外受。六根受名內外受。又一一根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於順境生樂受,於違境生苦受,於不順不違境,生不苦不樂受。當觀樂受是壞苦,生滅無常故。苦受是苦苦,逼迫身心故。不苦不樂受,是行苦,念念遷流故。此名受念處也。(三)觀心無常。心謂心王。心王不住,體性流動。若粗若細,若內若外,貪瞋癡等分,皆悉無常。此名心念處。(四)觀法無我。法謂規則。有善法,惡法,無記法。人皆約法計我,我能行善,行惡,行無記。若於心王計我,已屬心念處攝。若於心數計我,從九心數,一切善數,惡數,通大地數,並屬行陰、法念處攝。此等法中,求我決不可得。如龜毛兔角,但有假名,決無實體。若善法是我,惡法應無我。若惡法是我,善法應無我。若無記是我,無記不能起業,但為因等起。因此無記,起善起惡。善惡業尚非是我,因等起,何得是我。當知無有我,但是行陰。然行陰亦非我,所謂四大本空,五陰非有,我身當在何處。無我我所,故曰觀法無我。此名法念處。此觀娑婆濁穢念處,以啟娑婆厭離門。次觀淨土清淨四念處,能啟極樂欣求門。一、身念處。觀淨土之身,究竟清淨,以對娑婆九種不淨。發菩提心,為種子清淨。投於七寶蓮胎,為受生清淨。端坐蓮台之上,為住處清淨。禪悅法喜,為食噉清淨。華開見佛,為初生清淨。三十二相,紫磨金身,為外相清淨。蓮華托質之身,為自性清淨。清虛之體,為舉身清淨。一生成佛,為究竟清淨。二、受念處。淨土之受,純是不思議樂受。謂六根受於六塵,皆得無量福德智慧三昧辯才。三、心念處。觀淨土之心,唯是真常。無貪愛,無瞋恚,無愚癡。既無三毒,則唯一平等真常之心。四法念處。觀法有我,淨土五陰皆具八大自在我。此名淨土之清淨四念處也。

(二)四正勤

《解》四正勤。一已生惡法令斷,二未生惡法令不生。三未生善法令生,四已生善法令增長。

正勤者,謂精進為體。異外道勤,故名正勤。已生惡法令斷者,謂未修淨業以前,不明佛理,造十惡業。今既修淨業,應斷以前所作之惡業。所謂過去種種,喻如昨日死。未生惡令不生者,謂修淨業者,應防未生惡於未然,使其不生。如預先防備隄塘之潰流。此二句勸行人諸惡莫作。未生善法令生者,未生善法,即六度等善法。謂修淨業者,以持名為正行,以六度等為助行。正助兼資,方可到清涼池。已生善法,令增長者。謂六度等法,既已生,常令增長,使不退墮。此二句勸行人,眾善奉行。若論淨土正勤者,一句佛號,心心不捨,念念不忘,無有間斷,即正勤也。

(三)四如意足

《解》四如意足。一欲如意足,二精進如意足,三心如意足,四思惟如意足。

如意足者,所願皆遂之謂也。亦名四神足,謂修此四法,能得神通故。欲如意足者,謂厭離娑婆苦,欣求極樂,謂將來決滿所願故。精進如意足者,謂精而不雜,進而不退。修淨業者,不可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時刻不忘,精進不退。心如意足者,亦名念如意足。執持洪名,須念茲在茲。如雞抱卵,如貓捕鼠,念念不忘。思惟如意足者,謂收攝六根,自念自照。或觀此能念之心,所念之佛,當體了不可得。雖了不可得,而能所歷然。雖歷然而仍了不可得。制心一處,使不外馳。即思惟如意足,亦名慧如意足也。若論淨土如意足,欣求極樂,即欲如意。直進不退,即精進。念不馳散,即心如意。句句分明,即思惟如意也。

(四)五根

《解》五根者。信正道及助道法,名信根。行正道及諸助道善法,勤求不息,名精進根。念正道及諸助道善法,更無他念,名念根。攝心在正道及諸助道善法中,相應不散,名定根。為正道及諸助道善法,觀於苦等四諦,名慧根。

信者,謂於諦理,深忍欲樂。信而有根,則不被境風所動。正道者,即持名妙行也。持名一法,乃出生死,到涅槃之要道,故名正道。助道者,謂六度等法,乃資助正行之道,故名助道。信此二法,能令行人,得生淨土,名信根。修行正道,及助道善法,勇猛精進,勤求不息,名精進根。自心中但有念佛之想,作功德之想,出此之外,別無他念,故名念根。收攝自心,在於正道,及六度等善法中。使二法相應不散,名定根。觀苦等四諦,名慧根者。謂十六行觀也。前四念處,總具四諦。此別顯四諦。何為總具,謂所觀身受心法,為苦諦。能觀之不淨、苦、無常、無我,即道諦。四倒即集諦。四倒不起,即滅諦。何謂別顯四諦,各顯四觀,四四則成十六行觀也。又以正助二道,觀察娑婆只有苦集二諦。集為招苦之因,苦為集所感之果。生死苦果為苦諦,結業煩惱為集諦。極樂但有二諦,執持聖號為道諦,無二死苦為滅諦。總之定心在道,正慧觀察,名慧根也。

(五)五力

《解》五力者。信根增長,能破疑惑,破諸邪信,及破煩惱,名信力。精進根增長,破種種身心懈怠,成辦出世大事,名精進力。念根增長,破諸邪念,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名念力。定根增長,能破亂想。發諸事理禪定,名定力。慧根增長,能遮通別諸惑,發真無漏,名慧力。

五力者,謂五根增長,具有大力,境擾不亂,能破五障,故云力也。信根增長等者,謂念佛念至信根有力,即能生淨信,離四倒,故能破煩惱也。精進根增長者,謂念佛念至精進根得力,即能破諸懈怠。身精進,破身懈怠。口精進,破口懈怠。意精進,破意懈怠。三業既已精進,則能成辦出世大事也。念根增長者,謂念佛念至念根得力,即能破四倒之邪念,成就出世不淨智,及苦智等四智功能德用也。定根增長者,謂持名持至定根有力,能破欲界亂想,發得世間事禪。或得八定,覺知身心輕安,身心適悅。或覺自身有綿綿之樂,美妙莫喻。或覺身心空寂,如淨水無波。或覺身冷身熱等等靜境。行者於此,切不可生喜樂心。所謂不著聖心,名善境界。若著聖解,即受群邪。乃至或發出世間理禪,即六妙門,十六特勝等,皆不以為喜,即定力也。慧根增長者,能遮見思之通惑。通惑者,三乘同斷故,名通也。亦能遮塵沙無明之別惑。別惑者,謂菩薩獨斷,二乘不斷,故名別也。發真無漏者,發真諦無漏智慧也。

(六)七菩提分

《解》七菩提分,亦名七覺分。智慧觀諸法時,善能簡別真偽,不謬取諸虛偽法,名擇法覺分。精進修諸道法時,善能覺了,不謬行於無益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名精進覺分。若心得法喜,善能覺了此喜,不依顛倒之法而喜,住真法喜,名喜覺分。若斷除諸見煩惱之時,善能覺了,除諸虛偽,不損真正善根,名除覺分。若捨所見念著境時,善能覺了,所捨之境,虛偽不實,永不追憶,名捨覺分。若發諸禪定之時,善能覺了,諸禪虛假,不生愛見妄想,名定覺分。若修出世道時,善能覺了,常使定慧均平。或心沉沒,當念用擇法,精進,喜,三覺分以察起之。或心浮動,當念用除,捨,定,三覺分,以攝持之。調和適中,名念覺分。

七菩提分者。梵語菩提,此云覺道。以此道,覺其定慧均等,故名覺道也。亦名七覺分者,謂前文發真無漏智,念念不離此七分。七分隨宜而用。故又名七覺分也。智慧觀諸法等者,諸法即五蘊等,真法偽法也。與無漏智相應,名真法。不相應名偽法。又因緣生法,虛而不真,名偽法。一句洪名,直下真而無妄,名真法。於偽法不生取著,以真法為歸宿,如是鑒別不謬,故名擇法覺分。精進修諸法等者,道法即四教道品。若與無漏智相應,名有益真法。若不相應,即無益苦行。無益苦行者,即持牛狗戒等是也。在真法中行者,真法指正助二法,乃出生死之真法,故曰真法。若心得法喜等者,念佛念至喜境現前,此喜若與無漏智相應,名真法喜。然此喜力不可著,若與四倒相應,即顛倒之喜。能知正理,不隨倒法生喜,故名住真法喜。斷除諸見煩惱者,即斷除身邊等單四見,複四見,百八見等見惑也。亦可該括,五住地惑。真正善根即無漏智也。捨所見念著境者,謂所見所念所著之境,即見惑所取身相我相等也。虛偽不實者,此境本無,因念著故似有,為意識所變影相,故曰不實。若發諸禪者,即四禪八定乃世間禪,故曰虛假。不生愛見妄想者,愛即思惑,見即見惑。皆是虛妄想相,故名妄想。若修出世道時等者,此七科道品,乃出三界道品。行人用功時,若心沉沒,即定過於慧。則用擇、喜、進、三支。察而起之。若心浮動,即慧過於定。宜用除、捨、定、三支,攝而伏之。調和適中者,使定慧均平,寂而照,照而寂,寂照不二,即可發真無漏智也。

(七)八聖道分

《解》八聖道分,亦名八正道分。修無漏行觀,見四諦分明,名正見。以無漏心相應思惟動發覺知籌量,為令增長入大涅槃,名正思惟。以無漏慧,除四邪命。攝諸口業,住一切正語中,名正語。以無漏慧,除身一切邪業,住清淨正身業中,名正業。以無漏慧,通除三業中五種邪命,住清淨正命中,名正命。以無漏慧相應勤精進修涅槃道,名正精進。以無漏慧相應念正道及助道法,名正念。以無漏慧相應入定,名正定。

八聖道者,謂此八法,乃聖人所修之道。亦名八正道分,無量聖法,不依偏邪,故名正。通至涅槃,故言道。無漏行觀者,即苦集滅道,十六行觀。修此觀,可以破有漏之惑染,故名無漏。又眾生六根,漏於六塵。修此行觀,六根收攝,不漏六塵,故名無漏。慧眼分明,故名正見。以無漏心相應等者,無漏心,即四諦智,總名為一切智心。思惟動發者,動發四諦觀,覺知籌量,四諦之境,為令四智增長,斷惑證真也。以無漏慧,除四邪命等者。四邪命,即四邪命食。(一)方口食。謂曲媚豪勢,通使四方。(二)維口食。謂種種咒術,卜算吉凶。(三)仰口食。謂仰觀星宿,以自活命。(四)下口食。種植田園,和合湯藥。以此四邪心求利,以活身命,故曰邪命。離此四邪,專行乞食,真語實語,攝諸口業,住於正語也。以無漏慧除身一切邪業等者,謂尚無不殺不盜不婬,何況而有殺盜婬業,故曰清淨正身業也。以無漏慧通除等者,上二別除身口,此則通除三業。以五邪命,通三業故。以無漏慧除,故曰清淨正命也。以無漏慧相應勤精進等者,謂修精進行時,無我之慧現前,令我執不起,名涅槃道正精進也。以無漏慧相應,念正道等者。謂行正道助道,總以無漏慧為正念也。以無漏慧相應入定等者,謂入定之前,先舉無漏慧,以發無漏定也。初正釋道品竟。

(二)料簡又二(初)料簡四教

《解》此等道品,依生滅四諦而修,即藏教道品。依無生四諦而修,即通教道品。依無量四諦而修,即別教道品。依無作四諦而修,即圓教道品。

此等道品者,總指前文七科道品也。道品者,修道之品,即四諦中道諦也。四諦有四教之不同。夫法尚無一云何有四。乃如來利他妙智,因病設藥也。若見思病重,為說藏教。藏教者,三藏教也。四阿含為經藏,毗尼為律藏,阿毗曇為論藏。經律論三,各含一切文理,故名藏教也。此教詮生滅四諦,詮思議十二因緣,亦詮事六度。生滅四諦者,苦則生、異、滅、三相遷移,集則貪、瞋、癡、等分,四心流動,道則對治易奪,滅則滅有還無。淨土眾生,亦復如是,若小乘種先熟者,則聞生滅四諦,秉生滅道品,自屬藏教。故曰依生滅四諦而修,即藏教道品也。若見思病輕,為說通教。通者,同也。謂三人同以無言說道,體法入空,故名同也。又通者,通前通後,鈍根通前藏教,利根通後別圓。故名為通。此教詮無生四諦,詮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亦詮理六度。無生四諦者,四諦與三藏無異。但以根利,了知如幻。故苦無逼迫相,集無和合相,道不二相,滅無生相。四諦雖異,而無生理同,故曰無生四諦。淨土眾生,若是通教機,則聞無生四諦,秉無生道品,故曰依無生四諦而起修,即無生道品也。若無明病重,為說別教。別者各別不同也。謂教、理、智、斷、行、位、因、果,別前藏通,別後圓教,故名別也。此教詮無量四諦,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亦詮不思議六度,乃至圓入別三諦等。無量四諦者,苦有無量相,十法界不同故。集有無量相,五住煩惱不同故。道有無量相,恒沙佛法不同故。滅有無量相,諸波羅蜜不同故。四諦皆無量,故曰無量四諦也。淨土眾生,若是別教機,則聞無量四諦,秉無量道品,故曰依無量四諦而起修,即別教道品也。若無明病輕,為說圓教。圓教者,謂圓妙、圓滿、圓足、圓頓,乃至教理智斷行位因果,一一皆圓,故名圓教也。此教詮無作四諦,不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亦詮稱性六度十度。無作四諦者,四諦皆實相。實相之理,如天而然,不假造作,故曰無作。苦諦則陰入皆如,無苦可捨。集諦則無明塵勞,即是菩提,無集可斷。道諦則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滅諦則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若淨土眾生,是圓教機,定聞無作四諦,秉無作道品,故曰依無作四諦而起修,即圓道品也。然此四教,乃智者大師,妙悟一境三諦,依此而起兩種四教,通別五時。四教四諦,乃化法四教中,所詮之理體也。

(二)料簡四土

《解》藏道品名半字法門,淨土濁輕,似不必用。為小種先熟者,或暫用之。通道品名大乘初門,三乘共稟,同居淨土多說之。別道品名獨菩薩法,同居、方便淨土多說之。圓道品名無上佛法,有利根者,於四淨土皆得聞也。

半字法門者,喻小乘偏理,而不圓滿也。淨土濁輕者,淨土本無濁,因娑婆之濁眾生生彼國,故有濁輕之言也。似不必用者,若為小乘種先熟,則暫用。若無小乘種,則不必常用也。大乘初門者,別圓二教之初門也。同居淨土多說者,同居眾生,尚具見思惑。通道品,以空為體。真空能破見思,故多說無生道品也。獨菩薩法者,唯菩薩所行也。同居方便多說者。上二土不用也。圓道品,四土皆聞者,四土圓融故,故是極樂宗旨也。如是同居具該四教,方便但別圓,實報唯圓教。釋七科道品竟。

(二)釋等法

《解》如是等法者。等前念處、正勤、如意足,等餘四攝、六度、十力、無畏,無量法門也。三十七品,收法雖盡。而機緣不等,作種種開合,名義不同,隨所欲聞,無不演暢。故令聞者念三寶,發菩提心,伏滅煩惱也。

四攝者,(一)布施攝。樂財者,以財施。樂法者,以法施。(二)愛語攝。以軟語隨順語,安慰一切眾生。(三)利行攝。隨于諸眾生有利益之行而攝化之。(四)同事攝。和光同事,隨類應身,令得沾益。以此四攝,攝取眾生也。六度者,布施度慳貪,持戒度毀犯,忍辱度瞋恚,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智慧度愚癡,六度所以度六弊也。十力者,如來十種智力也。(一)是處非處力,知諸眾生,因緣果報。如作善業,能得樂報,名是處。若以惡業,望於樂報,則名非處。(二)業智力,知眾生無量諸業。(三)定智力,知諸眾生,諸禪三昧。(四)根智力,知諸眾生,根性上下。(五)欲智力,知諸眾生,種種欲樂。(六)界智力,知世間眾生,種種界分。(七)至處智力,知一切道所證至處相。(八)宿命智力,知千萬生,姓名苦樂壽夭等。(九)天眼智力,見眾生往來生死,及其處所,并色相,洞然分明。(十)漏盡智力,自知我身已盡,不受後生,亦知他人漏盡不盡。四無畏者,(一)一切智無畏。謂於一切諸法,盡知盡見。(二)漏盡無畏。謂佛五住究竟,二死永亡。(三)說障道無畏。謂於障道之法,能知能說。(四)說苦盡道無畏。謂於盡苦之道。能知能說。諸佛具此四種大無畏精神,故於眾說法,無所恐懼。故佛說法,名無所畏也。四攝六度等,義通四教。若言六度等法,皆從因緣和合而生,因緣別離而滅。緣生緣滅,藏教義也。知六度是緣生諸法,而當體即空,通教義也。六度等法,各各差別,一一無量,別教義也。六度等法,稱法界性,一一法界圓融,圓教義也。機緣不等者,四教四機,四悉為緣,故曰不等也。種種開合名義不同者,若藏教機,則開生滅道品。及四攝六度等,無量法門。若通教機,則開無生道品。及四攝六度等,無量法門。別圓亦然。演暢者名開,不演名合。又若是好廣機緣,則廣演三十七道品,成無量法門。若是好略機緣,則合演道品成六度四攝等,名亦不同。隨名顯義,義亦有異。總之隨所欲聞,無不演暢,曲盡其宜,無方大用。故令聞者,圓念三寶,圓發三心,圓斷三惑也。

(三)釋念三寶二(初)正明

《解》灼見慈威不可思議,故念佛。法喜入心法味充足,故念法。同聞共稟,一心修證,故念僧。

灼見者,往生淨土,親見彌陀三身也。慈威者,佛之折攝二門也。眾生剛強難化者,則用威德折伏之。眾生根性柔和者,則以慈愛攝受之。威如父之嚴,慈如母之愛也。不可思議故念佛等者,若藏通機,灼見彌陀應化,慈威不可思議,故念佛。聞藏通道品,法喜入心,真諦法味充足,故念法。與藏通聖賢同聞共稟,同居土中,一心修證,故念僧。若別圓機,灼見彌陀報法二身,慈威不可思議,故念佛。聞別圓道品,法喜入心。俗中二諦,法味充足。故念法。與別圓聖賢,同聞共稟。方便實報土中,一心修證。故念僧。此念別相三寶也。

(二)料簡

《解》能念即三觀。所念三寶,有別相、一體,及四教意義,三諦權實之不同。如上料簡道品,應知。

能念即三觀者,謂藏教析空,通教體空,別教次第,圓教一心,此簡能念也。所念三寶等者,謂三寶有住持三寶,別相三寶,一體三寶,四教三寶,三諦三寶,權實三寶等不同。如上文以四教四土,料簡道品應可知。住持三寶者,雕鑄塑畫,名佛寶。黃卷赤軸,名法寶。比丘五眾和合無爭,名僧寶。別相三寶者,略有二義。一者三寶自別,則以常身尊特示現不同,名為佛寶。教行理果,為門不同,名為法寶。四教聖賢,階位不同,名為僧寶。二者三寶大小乘別,法報應化,為四教佛寶。教理智斷,為四教法寶。三乘聖賢,為四教僧寶。藏教乃小乘,通別圓是大乘,故名大小乘別也。一體三寶者,性體靈覺,照了諸法,名佛寶。恒沙性德,皆可軌持,名法寶。性相不二,理智和合,為僧寶。然住持、別相,是相。一體是性。相即是性中之相,性即是相中之性。由別相三寶,顯自心一體三寶。由一體三寶而證究竟三寶也。四教意義者,別相一體,各分四教。別相見上。一體者,以能觀之智,為佛寶。以所觀之理為法寶。能所和合為僧寶。意者,一體也。義者,別相也。三諦者,藏通乃真諦三寶。別教次第三諦三寶,次第隔歷,又名俗諦三寶。圓教乃一心三諦三寶,一心圓融,又名中諦三寶。權實者,前三教是權,圓教是實。別相是權,一體是實。前三教一體,總為權。唯圓教一體,乃是實也。更簡四土者,同居具一切,方便簡藏通,實報簡別教,寂光簡別相,無念無證,無三無一,復能普現一切也。此簡所念。經文初,鳥音法利竟。

(壬)一徵釋略顯

《經》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佛恐眾生疑淨土,何故有畜生,不符法藏比丘之本願。因呼名而告之曰,汝等勿以為此極樂諸鳥,實是罪業惡報所生。所以者何,彼國實無惡道,亦且無惡道之名,安有惡道之實。然今所有眾鳥,乃彼佛願力,欲令佛化普及,法音周遍,得四悉利益。故以神通變化眾鳥,演暢妙音以說法,非同畜類凡禽及天鳥也。法藏願云,我作佛時,剎中無有餓鬼畜生以至蜎蝡。又云,我剎中人,皆不聞不善之名,何況實有。不得是願,終不成佛。故知淨土實無惡道也。若此土惡道眾生,宿種成熟,能生彼國,皆成善人。女人亦成男子矣。若約自性者,本無貪瞋癡,是無三惡道義。本具如幻法門,是變化所作義。

疏中分三(初)問答破疑

《解》徵釋可知。問,白鶴等,非惡道名耶。答,既非罪報,則一一名字,皆詮如來究竟功德,所謂究竟白鶴等,無非性德美稱,豈惡名哉。

此問答釋惡名之餘疑。夫極樂眾鳥,佛力所化,無實報體。此義顯了易明。然所疑者,既有白鶴等稱,何謂無惡道之名。故難問曰,白鶴孔雀等名詞,豈非惡道之名耶。答,諸鳥之身,既非罪報所致,當是善報所化。即其名字,當非惡假名,乃善假名也。善名是解脫,即究竟假名功德。善報是智慧,即究竟五陰功德。是即如來福智二種莊嚴。故曰一一名字,皆詮如來究竟功德也。言究竟者,智斷圓滿,證窮惑盡。十界性功德,徹底顯發。所謂究竟白鶴,究竟舍利,究竟蛣蜣也。無非性德美稱者,三千諸法,咸是理性本具之功能德用,故曰性德。佛是修德圓滿,性德全彰。即性具白鶴等名,而為果地所化諸鳥之名,無非性德全體所現之妙用。以德彰名,故曰美稱。若濁世之鳥,但以惡業,感此惡名,全昧性德。當與極樂彌陀神通所化之鳥,判然不同。故曰豈惡名哉。

(二)問答顯益

《解》問,化作眾鳥何義。答,有四悉檀因緣。凡情喜此諸鳥,順情而化,令歡喜故。鳥尚說法,令聞生善故。不於鳥起下劣想,對治分別心故。鳥即彌陀,令悟法身平等,無不具,無不造故。

此問答顯化鳥說法,具四悉之益。初問,彌陀既有願力神通。何不直令眾生斷惑證道。而須化鳥說法,以攝化群生,是有何義。次答、為令眾生得四悉檀利益故。悉,遍也。梵語檀那,此云施。謂以此四法,遍施一切眾生也。唯此經悉檀,迥異他經。他經具四教四悉,此純圓教四悉,俱詮第一義諦。言凡情者,帶業往生,未斷惑之有情凡夫也。以識情故,喜觀諸鳥。彌陀順其情而化之,令眾生睹而聞者,得歡喜益也。鳥是動物,尚解說法。人為萬物之靈,胡可不如鳥乎。於是聞之,益加精進,令得生善益也。知鳥能說法,作善友想。人鳥平等,不於諸鳥起下劣分別之心,令得破惡益也。若知鳥即彌陀法界藏身。聞其說法,即悟入法界藏身。生佛平等,無一法不具,無一法不造,是即第一義悉檀入理益也。

(三)點示標指

《解》此中顯微風樹網等音,及一切依正假實。當體即是阿彌陀佛三身四德,毫無差別也。

科云標指者,言此文乃標月之指,直指法界之語也。法界,即當人之自性。此中等者,言此經依報妙文中所明,微風是觸塵。樹網乃色、香、味、三塵。音即聲塵。假為假法,即法塵。實為實法,即前五塵之總也。彼六塵境,隨拈一法,當體便是彌陀三身四德。塵塵無變,法法無縛,即法身常、樂、二德。不與染法相應,即報身淨德。應用自在,即化身我德。一即三,三即一。全與法界藏身,毫無差別。既是彌陀三身四德,亦即眾生三身四德,亦即我心三身四德。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故為圓融法界也。

(辛)二化無情聲

《經》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此段顯彌陀化無情說法。彼國和風融融,無淅瀝濁暴之聲,故曰微風。吹動樹網,出和雅微妙之法音,勝於百千種之樂器,同時奏作之音。樂有百千種者,以少況多。極言樹網所出之音,盡美盡善。極人天之樂,所不能及也。其所出之音,不言根力道品者,省文耳。樂音是法音,隨所樂聞之法門,即便得聞,故令聞者念三寶也。善會者,即此土無情之物,亦說法。如擊竹悟道,觀華見性是也。復次須知自性理智交融,便是風樹和鳴。百千種樂,非風作,非樹作,吾人心作耳。故寶樓寶池,雖為悅目之翫,實非惑蕩之色。能達風樹妙音,唯心無境。其音入耳,無不妙諦。故能念三寶也。

疏中分二(初)明念三寶因緣

《解》情與無情,同宣妙法。四教道品,無量法門。同時演說,隨類各解。能令聞者,念三寶也。

有情,指彌陀聖眾與化鳥。無情,指行樹羅網,風吹妙音。極樂國土,有情之海眾化鳥,無情之風動樹網。盡是彌陀之妙體,全吐廣長之舌相。而一音妙宣,隨類各解。或聞藏教生滅道品,或通教無生道品,或別教無量道品,或圓教無作道品。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無量法門,無不隨機樂聞,隨類各施。能令聞者,咸悟一體三寶,念自性佛法僧也。

(二)明念三寶四益

《解》念三寶,是從悉檀獲益。凡夫創聞,大踴遍身,是歡喜益。與三寶氣分交接,必能發菩提心,是生善益。由此伏滅煩惱,是破惡益。證悟一體三寶,是入理益也。初別明竟。

此釋念三寶獲四益也。三寶,是所念。行人淨心為能念。即從住持三寶,而親證一體三寶,圓獲四益,故曰是從悉檀獲益。此總標也。凡夫下,別釋四益之相。凡夫有二,心心念彌陀,念念息幻塵,是觀行外凡。粗垢先除,六根清淨,是相似內凡。創聞佛性之理,得未曾有。自然踴躍,滿身歡喜。是世界悉檀歡喜益。從別初地,圓初住,證入聖位,豁破根本無明,與自心一真理性相契,三寶之氣分交接。從是三菩提心圓發,三諦善生,是為人悉檀生善益。由此無明煩惱分伏分斷,此約斷德言,即是對治悉檀破惡益。證悟自性實相覺慧之法寶,即般若德,報身。證悟自性本覺理體之佛寶,即法身德,法性身。證悟自性理智不二之僧寶,即解脫德,應化身。此約智德,名第一義悉檀入理益也。

(庚)二總結

《經》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總結上化禽風樹二種莊嚴,皆是佛因地福慧之所成也。

疏中分二(初)正明唯心妙境

《解》重重結示,令深信一切莊嚴,皆導師願行所成,種智所現。皆吾人淨業所感,唯識所變。佛心生心,互為影質。如眾燈明,各遍似一。全理成事,全事即理。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亦可深長思矣。

上來佛已三番結示,故曰重重。令深信者,藏通信偏空,別信但中,皆淺而不深。圓教信事理圓融,依正事事無礙,乃為深也。一切莊嚴者,四土依正所有莊嚴也。導師指彌陀即往昔為法藏時,發四十八大願,及福慧之妙行,圓具願行之因,果成四土莊嚴也。種智所現者,至證彌陀佛果,成一切種智,為能現。一切莊嚴,為所現也。此明極樂莊嚴,是佛心中相分所變莊嚴,全相分莊嚴即佛心也。皆吾人淨業所感者,以吾人念佛淨業,為能感之因。生於極樂,受用四土莊嚴,為所感之果。而此果即行人唯識所變相分莊嚴,全莊嚴乃眾生心也。佛心生心,互為影質者。亦可云佛境生境,互為影質。全境即心,心境不二。此謂佛之莊嚴為本質境,卻在眾生心中為獨影境。眾生莊嚴為本質境,又在佛心內為獨影境。佛是眾生心中之彌陀,名自性彌陀。眾生乃佛心內之人民,喚作自性眾生。故曰,自性眾生誓願度,乃至自性佛道誓願成。一人如是,眾多亦然。隨拈一塵一法,皆是此境。法爾如是,非關造作。四土皆然,非但實報也。如眾燈下,更以喻明。眾燈之光各遍各明,喻佛心生心共變四土莊嚴。各人各莊嚴,俱能周遍。眾燈之光,各遍一室。卻似一光而不分,卻是各燈各明。喻佛心生心共變四土各各莊嚴。卻是同業同相而不隔,似難分析。但如同一水,天見為琉璃,人見為水,鬼見為火,即同業同相而現別業別相。故唯心莊嚴事事無礙也。即心具之理,成莊嚴之事,全心成境,故曰全理成事。即莊嚴之事,成唯心之理,全境即心,故曰全事即理。蓋以性具莊嚴,隨行願淨緣之薰,而起修德清淨莊嚴。修無別修,全修顯性。雖顯修德莊嚴,而仍是心性中本具,不出心外。乃性無別性,全修即性也。如全水成波,全波即水,不二而二。在理為性,在事為修,如說波水二也。二而不二,理事無殊,性修一體。如波水雖二,濕性是一也。亦可深長思者,言於此微妙難解之理,須深長思維,諦心研究,方堪領悟。非邪智淺識可知也。

(二)訶破愚迷

《解》奈何離此淨土,別譚唯心淨土,甘墮鼠即鳥空之誚也哉。初依報妙竟。

斥嘆執理廢事之失,故曰奈何。鼠即,言鼠鳴作唧唧聲。譬廢事土,別談唯心淨土。離土談心,是緣影妄想。縱言即心,但有即名而無即義。蓋不了即事之理,即心之土。而別離十萬億剎淨土彌陀之外,唯執緣影妄想,而為唯心淨土,自性彌陀,祇可類於鼠即之譚也。鳥空者,鳥鳴作空空之聲。譬談空者,但知頑空偏空,而不達真空第一義空。於是但執唯心自性,則云淨土不須生,彌陀毋勞念,目空一切。寧知真空不空,不礙妙有。故心心望生極樂,而了生無所生。口口稱念彌陀,而了念無所念。生無所生,卻無生而無不生,自當真實求生。念無所念,卻無念而無不念,自應認真稱念。是謂即有生證無生,即有念證無念也。彼執空廢有,但類鳥之空空然。即心唯性,但如鼠之唧唧然。甘墮人之譏誚,奚足語是哉。初依報妙竟。

(丙)二正報妙二(初)徵釋名號(二)別釋主伴(丁)初分二(初)徵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

上來所明依報之殊勝,俱依正報而有,故次說正報。特呼舍利弗名而審問之。於汝意云何,是徵起。驗其解否。蓋雖知彼佛之名,未達彌陀之義。且彌陀乃一經正報之主,故須徵問。欲其注意而深信也。

《解》此經的示持名妙行,故特徵釋名號。欲人深信萬德洪名,不可思議,一心執持,無復疑貳也。

唯此經,真實指示修行途徑,故曰的示。持名念佛,乃諸行中,至平常而極殊勝,最容易而極簡要之行,故為妙行。特徵釋名號者,持名法門,乃了生脫死,離苦得樂,非常要緊之大事。而且一稱洪名,萬德全備。纔舉嘉號,眾罪齊消。正欲吾人直信念佛為出苦之良方,因勝果勝之不可思議法門。所念之佛,既不可思議。能念之心,亦不可思議。三業受持,亦不可思議。故一心執持名號,驀直念去。即是妙觀妙境,圓收一切,圓超一切。不可復起疑貳,而謂別有法勝於此也。

(戊)二釋二(初)約光明釋(二)約壽命釋

《解》阿彌陀,正翻無量。本不可說。本師以光壽二義,收盡一切無量。光則橫遍十方,壽則豎窮三際。橫豎交徹,即法界體。舉此體作彌陀身土,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是故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持名即始覺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也。

此科懸示持名功德不可思議,令人一心執持,無稍疑貳也。梵語阿彌陀,此云無量,是正翻也。無量者,即不可限量思惟卜度也。不可以心度量,不可以口議量,即所謂不可思議也。意顯佛之神通,智慧,禪定,三昧,功德莊嚴,悉不可以語言意識詮量,極言其超勝也。夫第一義諦,佛所證者,本不可言說詮示。所謂心行處滅言語道斷也。為悉檀因緣,令眾生了悟心境。故釋迦本師,特約俗諦門中。以光壽二義,收盡彌陀一切稱性之萬德也。心體本寂而常照,彌陀證此,故智德圓滿,光明無量,照遍十方無邊無隅而為靈明洞澈之無量光也。心體本照而常寂,彌陀證此,故斷德究竟壽命無量,窮徹三際,無始無終,而為湛寂常恒之無量壽也。照即寂,寂即照。圓融不二,不二圓融。誠如燈燭,光照不礙除冥,除冥不礙光照,交互映澈。橫中有豎,豎中有橫。智斷一體,即法界圓融之自體也。一切事理因果生佛依正,悉含容於此,出生於此,歸攝於此。所謂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體即法界也。舉此體作彌陀三身四土,亦即舉此體作所念名號及能念之心。是則身土名號,咸吾一念心之所變作耳。喻舉墨而成山水人物之畫。而舉畫之全體,無非即墨。如舉心性之全體而成彌陀三身四土。而舉彌陀依正之全體,無非是我心性。又喻舉墨而書文字,全文字無非是墨。如舉心體而作彌陀名號,而名號無非即自心。是知舉墨成畫成字,全畫全字無非是墨。舉一念心,作彌陀身土名號。則身土名號,無非一念心性也,明矣。眾生能念之心,即始覺之智。所念彌陀洪名,即本覺理性。即心即佛也。能念能持之心、即從本覺而發始覺,離所無能,離本無始,故即心是佛。所念之佛號、即從始覺而照本覺,離能無所,離始無本,故即佛是心。始覺照本覺,是眾生念彌陀,如子憶母。本覺發始覺,是彌陀念眾生,如母憶子。二憶念深,母子相會,即始本合一,理智一如,生佛不二也。如是所念之彌陀身土,即吾心之彌陀身土。吾能念之眾生心,亦即彌陀心中之眾生心。即心即佛,即佛即心。是故眾生能一念與佛相應,便一念是佛。能念念相應,即念念是佛。但得彌陀不離心口,則恒順佛界之淨緣,不隨九界之染緣。一生成佛,有何難哉。

(己)初約光明釋

《經》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

此佛自以光明遍照義,釋成彌陀之名。以顯彌陀威德光明,最勝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若疑彌陀既光照十方,無所障礙。則娑婆不出十方,何以不照耶。須知因眾生業障,不隔而隔。如日月麗天,盲者不見。眾生以見思塵沙無明之盲,故不見佛之光明也。彌陀之光明無量,非放光及智光,乃常光也。彌陀尋常身光,迥異諸佛。願行所成,為緣有異。十方者,不同獨照一方。無礙者,非同日月燈光,有邊表遮障,不能周遍也。

疏中分二(初)釋佛光無量又分三(初)約證釋

《解》心性寂而常照,故為光明。今徹證心性無量之體,故光明無量也。

初二句,明所證理體。心者,乃不變隨緣之聖智。性者,為隨緣不變之覺體。即如理如智。所謂實相如如,非寂非照,而復寂而恒照也。彌陀以自覺聖智窮徹底蘊,徹證心性橫遍十方之無量體。故寂而常照,光明無量,不變而常隨緣也。所謂能隨染淨緣,具造十法界,故為光明也。亦即所謂以一心三觀,究竟證一心三智。將本有心性無量智德之體圓顯,故光明無量也。

(二)約願釋

《解》諸佛皆徹性體,皆照十方,皆可名無量光。而因中願力不同,隨因緣立別名。彌陀為法藏比丘,發四十八願,有光明恒照十方之願,今果成如願也。

初三句,明諸佛同證心要,同證寂照之理智,皆有無量光之德用。所謂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是也。是則諸佛光明,皆能遍照十方,皆能與彌陀同名無量光。而今彌陀別稱無量光者,乃為眾生作四悉檀因緣而立也。亦是因中願力不同故耳。彌陀往昔在世自在佛所,捨王位榮祿,發心出家為比丘,名法藏,於佛前曾發四十八大宏誓願。其本願中云,我作佛時,頂中光明,勝於日月百千萬倍。又云,願我作佛時,光明照無數天下。幽冥之處,皆當大明。諸天人民,以及蜎蝡,見我光明,莫不慈心作善,來生我國。以此別願所致,故立無量光之名。言作四悉因緣者,彌陀因中為法藏比丘,隨順眾生,是世界隨樂欲義。發四十八願,以弘願攝善成淨,是為人隨便宜義。有光明恒照十方之願,以破眾生黑暗,是破惡隨對治義。今成佛果,如願而償,現無量光,是第一義隨入理也。又眾生機熟,聞名睹光,得悟第一義,即點示入理益。若障重者,睹聞而眾罪齊消,是對治。而信心堅固,善根增長,是為人。若祇種善因,以帶業往生,是世界也。於此即可悟即心即佛矣。

(三)簡三身

《解》法身光明無分際,報身光明稱真性,此則佛佛道同。應身光明有照一由旬者,十百千由旬者,一世界十百千世界者。唯阿彌普照,故別名無量光。然三身不一不異,為令眾生得四益故,作此分別耳。

初正簡三身。然三身下,明隨悉檀利益。法身者,法是法性,言軌生物解任持自性也。身是積聚義,言蘊積自性功德智慧也。無分際者,言法身無相,不可狀顯,不可色表。無分齊,無方隅。無大小,無遠近。故其光明亦無分量邊際。此為諸佛同證之法身也。報身者,言以真實修德之正因,而感真實無上之勝報。所謂真實因滿,無上報足。即自受用報身稱合法性,始覺智契本覺理,故光明亦稱合真性也。此乃諸佛同證之報身。涅槃云,今我所獻食,願得無上報。即此報身也。應身者,應謂應赴,隨機感發。非生示生,不滅現滅。有應時而赴者,所謂欲知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也。有應處而赴者,所謂此方默,彼方說。或俱默俱說之類也。有應機而赴者,所謂如洪鐘待扣,大扣大鳴,小扣小鳴。機薪若盡,應火云亡。潛興顯化,隨宜所現也。故其光明,有一由旬,乃至千世界廣狹不等也。由旬乃輪王巡狩一停之舍。如此方之驛站,以若干里為一驛一站。小者四十里,中六十里,大八十里。世界者,即一佛土,約三千大千言也。有一十百千廣狹不等者,隨機異也。佛實一光圓照,以眾生障有厚薄,故見有遠近耳。此通約諸佛三身不異而異,故如是分別。唯阿彌陀佛,應身光明,十方普照,周遍四土,彌滿法界,亙窮三際,故別名無量光。斯乃極樂淨土之宗趣。經中云,彼佛光明無量者,即指應身光明也。然而佛之法報應三身,本來圓融,一身便具三身,不可說一。三身原是一身,不可說異。不一則不即,不異則不離。不即不離,而即而離,不可分別思議。但為眾生得四悉檀利益,作此一異分別耳。

(二)明佛光無礙

《解》當知無障礙,約人民言。由眾生與佛緣深,故佛光到處,一切世間,無不圓見也。

當知者,誡飭令注意也。佛光燭照,本無遠近及礙無礙。但由眾生念佛,與佛緣深,故佛光到處,即能圓見三身之光明。至若法報光明,則無處不周,無時不照。應佛光明,則隨其機之所在,而示現之。但須機感而後得見。如昔阿難頭腦著地,禮拜稱佛名號。頭未舉起之際,佛放大光明,遍照上下。又今時念佛人,真切修持,即感彌陀現身,見佛放光,即其類也。若眾生不念佛,與佛緣淺。緣淺則障深,障深則被遮礙,而不能見。所以眾生多不見佛光者,誠由無明迷心,煩惱自蔽。道眼未開,智目不明故也。如皓日麗天,盲者不見。雷霆霹地,聾者不聞。過在盲聾,非雷與日有偏也。世間有三,故曰一切。正覺世間,佛機也。有情世間,九界機也。依報國土世間,十界所依之土也。良以一句佛號提起,則心光透露,稱性周遍,盡大地咸是自性常寂光。故念佛眾生,若凡若聖,有情無情。或顯見,或冥見。俱能圓見三身之光明也。

(己)二約壽命釋

《經》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此舉壽命無量,以釋名也。一期果報為壽,色心連持曰命。有延促長短窮通壽夭者。如今減劫、至長僅百歲,增劫亦止八萬四千歲。縱輪王天帝,乃至非非想八萬大劫,皆凡夫有限量之壽也。言無量壽者,佛有三身,壽亦論三。法身以如理為身,報身以智慧為身,應身以赴機為身。壽者,受納為義。法身以真如受諸法,實無能受所受。真如即諸法,諸法即真如。真如無始終,諸法亦無始終。故法身之壽,亙徹三際,無始無終之壽也。報身以始覺之智,受本覺之理。始本合一,亦無能受所受。以無有智外如為智所證,亦無如外智能證於如。以空合空,以水投水。理智相應,能所不二。盡未來際,無有窮盡。故報壽有始無終也。應身以慈悲赴機名受,亦無能受所受。以佛唯用悲智為眾生作增上緣,令善根成熟眾生,感見自心佛說法。眾生機熟應則隨現。眾生機息應亦隨亡。佛本不來,眾生不往。月不下降,水不上升。法爾普應,現如是事。是為有始有終,一期赴機應身壽也。阿彌陀佛,約應身、壽長無量百千萬劫,故名無量壽。乃有量之無量也。若三身圓說,言無量之無量亦可。及其人民者,指清淨海眾,恃怙於佛,以佛為王,故稱人民。阿僧祇,此云無央數。主伴壽命,均不可以劫數計也。人民壽延有二原因,一者佛本願故。二者自淨業功德力故。

疏中分二(初)正釋壽命(二)重釋光壽(初)又二(初)釋佛壽無量(二)釋生壽無量(初)中三(初)約證釋

《解》心性照而常寂,故為壽命。今徹證心性無量之體,故壽命無量也。

初二句,明所證隨緣不變之體,即如理如智。雖非寂非照而復照而恒寂。雖隨染淨之緣,其體原來不動。所謂遊遍十方,不離本處。此以理為壽命也。徹證者,洞徹本源,證窮實際。今彌陀證此心性無量之體,圓顯三德實相,故名無量壽。然上言無量光,從智德究竟邊。以一心三觀,證一心三智,菩提成就也。今言無量壽,從斷德究竟邊。以一心三止,證一心三解脫,涅槃成就也。吾等念佛,妄想不起即寂,佛號宛然即照。同在一心,即寂照不二。由淺至深故有證名字光壽,有證觀行光壽,乃至證究竟光壽者。今彌陀乃究竟光壽耳。

(二)約願釋

《解》法身壽命,無始無終。報身壽命,有始無終。此亦佛佛道同,皆可名無量壽。應身隨願隨機,延促不等。法藏願王,有佛及人,壽命皆無量之願。今果成如願,別名無量壽也。

此亦明隨彌陀願力因緣,別立無量壽名也。法身約真如不生不滅而論壽命,故無始無終。報身約從迷至悟,故有始無終。從本覺發始覺,為有始。既證法性,不復再迷,故無終,此亦證道皆同。應身下,正約願釋別。言隨願隨機延促不等者,如釋迦願在濁世,應化剛強眾生,其壽則促。彌勒願在當來淨世。應化循善之機,其壽則延。蓋願長則壽延,願短則壽促。機長則壽延,機短則壽促。佛又有縮劫智,或願長機短,則促長令短。或願短機長,則延短令長。各隨四益,故曰不等。法藏願王,即彌陀往昔在世自在佛所,為法藏比丘,發四十八大願,願願悉自在成就,故稱王。其中有云,吾成佛時,佛及人民,壽皆無量。今佛果成就,如昔所願,故別立應身為無量壽也。

(三)簡三身

《解》阿僧祇無邊、無量,皆算數名,實有量之無量。然三身不一不異,應身亦可即是無量之無量矣。

阿僧祇無量無邊,俱是華嚴經,十大數中首三數。阿僧祇,如上釋。又云無量無邊者,顯非一阿僧祇,乃無邊數阿僧祇。又非一個無邊,乃無限量之無邊。極言其多,故三數重沓也。劫謂劫波,此云時分,乃時分之最長者。此間人壽八萬四千歲,一增一減,為小劫。二十小劫為中劫。四中劫為大劫。今極樂彌陀及人民壽命,咸有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稱無量壽也。然較五濁,數十載光陰,誠等蜉轮朝生暮死耳。實有量之無量者,言華嚴大數,唯佛菩薩所知算數,尚非二乘所知,何況凡夫能測量乎。是在聖人現量聖智,誠能知其邊表壽量,故曰有量。凡小莫測,復名無量也。故此無量是應身無量,非法報二身無量之無量。若是無量之無量,則彌陀無涅槃之日,觀音無成佛之時,何必稱觀音為極樂補處耶。然三身下破計恐不達意者,計三身分裂,隔別乖違。故破之云,一身即三身。此應身即法報,非定異。三身即一身,法報不離應身,非定一。故云不一不異。是知應身有量之無量,亦即是法報無量之無量。故曰,應身亦可即是無量之無量焉。

(二)釋生壽無量

《解》及者,併也。人民指等覺以還。謂佛壽命,併其人民壽命,皆無量等也。

人民指等覺以還之凡聖。彼國唯彌陀為法王。觀音勢至等補處大士,及分證相似之聖賢,併帶業往生之凡夫,悉屬人民。並與彌陀同壽無量阿僧祇劫也。等覺亦稱人民者,以上例下言之。若以下例上,則人民概可名為等覺。所謂纔生西方,便登補處,誠奇倡極談也。

(二)重釋光壽又三(初)總明

《解》當知光壽名號,皆本眾生建立。以生佛平等,能令持名者,光明壽命同佛無異也。

彌陀光壽名號,本於豎窮橫遍稱性之體,亦即本于眾生現前一念心性而建立也。以心性本自豎窮橫遍,彌陀證之,而建立橫豎光壽名號,故能生佛平等。眾生持佛名,即是以彌陀果德光壽,引發自性光壽。即自性光壽,而成現行果德光壽。是即所謂即佛即心,即心即佛。故吾人能念佛生西,即能光同佛光,壽齊佛壽,相等無異也。

(二)別明又二(初)明光義

《解》復次由無量光義。故眾生生極樂,即生十方。見阿彌陀佛,即見十方諸佛。能自度即普利一切。

此明以持佛名因,而感橫遍十方之無量光。故見彌陀,即見十方諸佛也。極樂即華藏世界,華藏不隔極樂淨土。華藏乃珠光交映,帝網重重。一世界,炳現一切世界,圓融無礙,極樂亦爾,故極樂即是法界藏土。能生極樂世界,即等生于十方佛土。能遍十方佛土,即橫生四種淨土矣。彌陀法身,即毘盧遮那,此云遍一切處,乃諸佛同證也。眾生念佛,能見彌陀法身,即見諸佛法身。能見諸佛,即圓見三身矣。能自度者,用一句佛號,圓斷五住煩惱,圓證三德秘藏。周遍親近,普興供養,是自度也。普利一切者,自度究竟,即是度生已訖,以眾生乃自性眾生。若有一生未度,便是自度未畢,悲心未盡。故能自度,即普利一切。以一切眾生心性,與我心性,自他不隔故也。

(二)明壽義

《解》由無量壽義。故極樂人民,即是一生補處。皆定此生成佛,不至異生。

上約光義明因果,此約壽義明因果。一句彌陀,乃豎無初後,無始無終之體。能持之即是以無量壽為因,生于極樂,便能圓證三不退,至一生補處,而成妙覺佛果,故曰皆定此生成佛也。不至異生者,顯極樂眾生,咸證無始終不生滅之體,個個即生成佛,決不再至異處,或異道受生而後成佛。蓋彌陀願力所成,亦即稱佛名號不可思議也。

(三)結勸

《解》當知離卻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何處有阿彌陀佛名號。而離卻阿彌陀佛名號,何由徹證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願深思之,願深思之。

當知是誡詞,意顯不可心外取法,法外取心。應知即心是光壽,光壽即是心。此會歸心要,不可不知,故曰當知。初二句,明即心是佛。此心歷歷明明,即無量光。此心湛湛寂寂,即無量壽。離卻一念光壽,別無有彌陀光壽。如棄波覓水,終不能得。故離心無佛,向何處別求彌陀名號耶。蓋佛即此心所具也。若離卻彌陀光壽名號,欲別證一念光壽,如離水求波亦不可得。故離佛無心,又向何處別證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耶。蓋佛即證於此心也。是故吾等念佛,須仗彌陀願力攝受,生於極樂,生則決定生。以非極樂淨緣,不能徹證一念光壽故。雖然生極樂,去則實不去。以心外無法,離此一念,別無極樂可生故。是知淨土法門,實乃明一念理事,固不可執事廢理,說心外別有彌陀光壽。亦不可執理廢事,偏說自心就是彌陀,此性即是淨土,不肯念佛,不求極樂,致遭落空之禍。宜三復斯旨,故重勸深思也。

(丁)二別釋主伴分二(戊)初別釋(二)結示(初)又二(己)初主

《經》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已來,於今十劫。

前發起序中云,彼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乃正示佛之住世。此中正明主伴,乃指已成佛之劫數。佛言成者,約趣果也。若論性德,含生本有,不待修成,不因證得。祗以眾生在迷所以不成。苟能一念迴光,即悟而不迷,當體便是。故成與不成,唯在迷悟之間也。十劫者,言一期赴機之始,尚正興而未艾也。

疏中分二(初)論三身成劫(二)明十劫之意(初)又二(初)總標

《解》此明極樂世界,教主成就也。

舉凡一種法會,必具六種成就,方能說法。謂信、聞、時、主、處、眾。今阿彌陀佛,乃極樂世界六成就中,能說法之教主成就也。主既成就,則餘五種因緣,一成一切成也。

(二)別論又二(初)論劫

《解》然法身無成無不成,不應論劫。報身因圓果滿名成,應身為物示生名成,皆可論劫。又法身因修德顯,亦可論成論劫。報身別無新得,應身如月印川,亦無成不成,不應論劫。

初五句,明三身皆具事。又法下,論三身皆具理。然,轉語詞。法身無成無不成者,法身本有,故無成。修德方顯,故無不成。不可思議,故不應論劫。報身因圓果滿者,萬行俱足為因圓,萬德究竟為果滿。證得無上菩提,故名成。應身為物示生者,所化眾生為物機,應身、為眾生而示現八相成道,故亦論成。既報應二身論成道,則皆可論其劫數也。梵語劫波,華言時分。有小中大三種,八萬四千歲一增一減為小劫。二十小劫為中劫。四中劫為大劫。此約世界成壞,而論劫數也。是知法身不論成與不成,亦不論劫。報身應身具論成劫,是約事論也。約理論者,法身因修德顯,指離垢妙極法身也。法身雖本理具,要藉般若解脫二種修德,方能顯發。以般若照理究竟,名智慧莊嚴。以解脫斷惑究竟,名福德莊嚴。二嚴周足,名離垢妙極法身。圓覺經所謂,譬如銷金礦,金非銷故有。雖復本來金,終以銷成就。一成真金體,不復重為礦。此即喻顯出纏之無垢妙極法身也。故約修德,亦可論成論劫矣。報身別無新得者,報身雖因修滿感報,然亦理所本有。苟非本有,修何能成。如沙非飯本,縱使熟蒸,豈成嘉饌。但復本自性,更無一法新,故無新得。雖云報身修成,實證本有,故亦無成無不成也。應身如月印川者,法報為本體,如天上之真月。應身是化跡,如千江之月影。若無天上之月,安有水中之月。若無法報證本,何來應化事蹟。用由本施,別無自體。應身雖有八相成道,而全用即體。體無修證,故亦無成無不成也。既三身俱不可思議,均無成不成,皆不應論劫,則非定可論成論劫。斯乃三身約理言也。以此事理二論,通會三身。則自他情計,無不迎刃而破矣。

(二)論成

《解》但諸佛成道,各有本跡,本地並不可測。且約極樂示成之跡而言,即是三身一成一切成,亦是非成非不成而論成也。

諸佛成道,有通有別。通、則藏成劣應身佛,通成勝應身佛,別成報身佛,圓成法身佛,俱名為成佛也。別則別指示生八相而成道。本跡亦有通別,通具六雙(一)真諦之理為本,俗諦之事為跡。(二)所詮之理,具含事理二義為本,顯說事理之言教為跡。(三)能詮事理之言教為本,稟教修行契理之行為跡。(四)因行證體以體為本,從體起用以用為跡。(五)久遠成道實證為本,中間唱生唱滅權施為跡。(六)從華嚴至法華前十四品已說為跡,後十四品至今方說為本。別則如法華跡本所明。本跡並不可測者,即如法華壽量品中,謂塵點劫前,早已成佛。補處彌勒尚不知,何況小乘凡夫能測量哉。釋迦既爾,諸佛亦然。今彌陀成佛十劫,且約示現極樂化跡而言,非指本地也。本地當然不可測量矣。即是下,融會三身。謂彌陀雖於世自在王佛授記,今於極樂成佛十劫,俱是應佛化身。雖言示生化身,亦即法報。故應佛成道,即是法報成道。一成一切成,亦即非成非不成而論成。非偏論也。

(二)明十劫之意

《解》又佛壽無量,今僅十劫。則現在說法,時正未央。普勸三世眾生,速求往生,同佛壽命,一生成辦也。又下文無數聲聞菩薩,及與補處,皆十劫所成就。正顯十方三世往生不退者,多且易也。

經中言成道十劫,含有二義。一者顯彌陀現在說法伊始。無量壽命猶在初時,尚未至中半。正大興法會,高樹法幢之時。普勸三世一切眾生,速求往生,正法可期。機會難遇,不可自負,錯失勝緣也。央者,半也,中也。二者顯法門勝妙,攝機最廣,被根最普。利鈍兼收,凡聖俱宜。下手易而得效速,用力微而成功高。故於十劫中,上自補處大士,下至十念凡夫,往生不退所成就者,何可勝計。今娑婆釋迦滅度,彌勒未來,正在佛前佛後難中,何幸得逢如是勝妙法門。吾儕宜如何努力念佛,以期蓮華化生,階不退地耶。經文初釋教主竟。

(己)二伴

《經》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

主必有伴,彌陀願力廣大,普攝群機,故有無量無邊諸弟子聲聞者,聞佛四諦聲教而悟道也。學在師後曰弟,解從師生曰子。聲聞緣覺為佛之庶子,菩薩為佛之真子,凡夫為佛之外子。既生極樂,無三乘人天之別,故俱稱弟子。先明聲聞,次例菩薩正以賢聖之侶,不別前後也。皆阿羅漢,揀非有學。不言緣覺,攝於聲聞眾故。非算數能知,極言其多也。

《解》他方定性二乘,不得生彼,若先習小行,臨終回向菩提,發大誓願者。生彼國已,佛順機說法,令斷見思,故名羅漢。如別教七住斷見思之類,非實聲聞也。蓋藏通二教,不聞他方佛名。今聞彌陀名號,信願往生,總屬別圓二教所攝機矣。

文分二,初明非實聲聞,二明實是菩薩。言他方者,極樂以外娑婆世界,併十方一切世界也。定性二乘者,謂聲聞緣覺已證無漏,已斷見思,決定趣向無餘涅槃,沉空滯寂。無大乘積極之觀念,乏出假菩提之妙行。坐守化城,不願成佛。飲三昧酒,墮無為坑。決定住於二乘種性,故為定性二乘也。此輩定性二乘,無成佛善根,便不肯念佛。既不念佛,便與彌陀緣淺,故不得生彼極樂。若先雖修習小乘道品,尚未斷見思,證無漏。至臨終之時,有淨友善知識,善巧勸導。是人纔聞淨土法門,即諦信無疑,回小向大,發願念佛,欣求極樂,厭離娑婆,遂蒙彌陀接引,往生彼國。既生彼已,佛順其宿世善根,為說藏通道品,令斷見思,與羅漢位齊,故假名阿羅漢。如別教十住斷見思圓教六根清淨除四住之類。斷惑雖齊二乘,實是大乘菩薩,非聲聞也。蓋藏通下,二明實是菩薩。佛恐傷小乘善根,故對藏通之人,不說他方佛名。所謂大乘有剎海之談,小乘無他佛之說是也。既不聞他方佛名,則唯知有釋迦也。然則吾等雖生末世,進不聞一音之旨,退不睹雙林潛輝。而能得聞淨土難信之法,執持彌陀名號,則是別圓二教菩薩根性矣,可不自慶自重哉。又彼二乘人,若於臨終能聞淨土法門,發願往生則宿世已是大乘根機。今習小行,乃暫時歧路,非久坐化城者可比也。

(戊)二結示

《經》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此文總結主伴弟子諸賢聖之所莊嚴者,皆彌陀因行願力所成也。

《解》佛及聲聞菩薩,並是彌陀因中願行所成,亦是果上一成一切成。是則佛菩薩聲聞,各各非自非他,自他不二,故云成就如是功德莊嚴。能令信願持名者,念念亦如是成就也。初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竟。

成就有三一者已成就。宿因行願為能成,佛果莊嚴為所成。約境四弘誓為能度,苦諦境為所度。道諦為能斷,能成。集諦為所斷,滅諦為所成也。法藏比丘,因地行願以攝眾生行願,故能應。眾生行願,復攝法藏行願,故能感。因果互成,彼此相攝,以成此無礙殊勝之莊嚴也。果上一成一切成者,由法藏因地願行無礙,一修一切修。故成佛時,一切種智如理顯現,妙用繁興,一現成一切現成,有此自他勝妙影像也。若以大乘論義,則眾生念佛,無礙之因,成就聲聞等無礙之果。果中唯識一變一切皆變,變此自他影像。法藏因中無礙之行,成就彌陀無礙之果。果中種智一現一切皆現,現此自他影像。互相成就此事事無礙之果也。是則佛菩薩聲聞,各各非自非他者,就果則彌陀為自,眾生為他。彌陀乃眾生心中之佛,則自即他心中之自。眾生是彌陀心中之生,則他即自心中之他。自心中之他,他本非他,故聲聞等乃佛心內之眾生也。既屬心內,則全生即佛,故非他也。若他心中之自,自原非自,故彌陀乃眾生心內彌陀也。既屬心內,則全佛即生,故非自也。就因明非自非他,例上可知。自他不二者,生佛平等,凡聖體同,俱是妙淨明圓法性所現,有何自他區別乎。能令下,明今成當成也。極樂已成之依正莊嚴,為現在眾生,及未來眾生,所觀本質境,作增上緣。由是真信切願,老實念佛。信亦念念如是信,願行亦念念如是行願。是則資糧充足,於念念中決定如是成就,與彌陀已成莊嚴相等也。初科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至此已竟。

【書籍目錄】
第1頁:彌陀經要解親聞記序 第2頁:經題
第3頁:譯經師 第4頁:解經師
第5頁:正序 第6頁:解經玄義
第7頁:正釋經文—序分 第8頁:正宗分—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
第9頁:正宗分—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 第10頁:正宗分—正示行者執持名號以立行
第11頁:流通分 第12頁:跋語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