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阿彌陀經要解親聞記 寶靜法師講述

阿彌陀經要解親聞記 寶靜法師講述

流通分

[日期:2011-01-0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寶靜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甲)三流通分。

《解》信願持名一法,圓收圓超一切法門。豎與一切法門渾同,橫與一切法門迥異。既無問自說,誰堪倡募流通。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此經唯佛境界,唯佛佛可與流通耳。

此明科意。將此經流傳於過現未三世,通達於四維上下十方。橫豎普遍,無間無壅,故曰流通。尋常判流通者,有判在佛說此經已後文,或判在六方佛後者,皆未合經旨。唯旭祖妙得佛意,特判六方佛入於流通。恐不達者,有所異議。故先於科意明釋之。信願持名,總舉淨土信願行之三要殊勝。豎與諸法門渾同,具攝三根,並收大小,無欠無餘,契時契機,故曰圓收。橫與諸法門迥異,徹五時,超八教,非頓非漸,即權即實,故曰圓超。一切法門,指淨土以外,所有顯密禪教諸行門也。橫豎者,藏通別三教,行位理果漸次深入,總名為豎。諸教名異,闡理不融。修因既殊,趨果亦別。總名為橫。然淨土,唯圓行圓位圓理。約六而常即,便名為橫。即而常六,便名為豎。若詮理證悟,豎與二十五聖無異,故曰渾同。若帶業往生,橫超娑婆。則諸教所無,淨土獨有。故曰迥異。至於諸經論中,約圓人智利斷惑,淺深分齊。即於此娑婆同居,得見上三土。如斷見思,身在同居,得見方便。乃至斷無明,身在同居,得見實報,或分證寂光。可名為橫。若上土覆障未斷,即不能見。故約斷仍豎。與淨土法門,帶業橫超之義永別也。但法必流通普遍,非僅為一時一處之眾生而已。此經發起,既佛無問自說。中間唯示佛境界,均非下聖智力所及。則流通此經亦唯六方諸佛及釋迦世尊,可以究盡此經諸法實相之理,堪能倡募流通,盡未來際普利一切。如洪流之下澍,通之而不壅。故從六方佛起,即判入流通也。

文為二。初普勸(二)結勸(乙)(初)中又三(初)勸信流通(二)勸願流通(三)勸行流通(丙)(初)又二(初)略引標題(二)徵釋經題(丁)(初)又六(初)東方

《經》舍利弗,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東方亦有阿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如我今者等三句,結佛自讚彌陀不可思議功德,橫超普攝圓淨圓證之勝利功德也。經意具有十方,今止言六方,乃省略耳。東為方之始,故先言之。方者,常法也,亦以表相。阿(音同觸ㄔㄨˋ)鞞者,翻為不動法身常住,不為二邊及九界三障所擾動也。須彌相,翻為妙高相。以山表相,顯佛相無盡如須彌也。眾寶所成曰妙,顯佛相好百福所成,無不具足,非六凡三乘可思議故。迥出群山曰高,顯佛相超出人天三乘之上,無能及故。大須彌者,對七金山之小而言。大梵天王乃六道眾生之父母,如小須彌。佛為人天二乘三教菩薩之父母,如大須彌。須彌光者,佛光普照,猶如須彌寶光映照眾生。須彌乃四寶所成,四面有光。喻佛乃四德所成,皆具光明也。妙音者,法音圓妙,說法契機。亦即佛具六十四種梵音,稱利鈍機,說四教法,無差忒也。諸佛德號,咸具四教六即,意推可知。

疏中分五(初)釋功德又二(初)釋佛功德

《解》不可思議,略有五意。一、橫超三界,不俟斷惑。二、即西方橫具四土,非由漸證。三、但持名號,不假禪、觀、諸方便。四、一七為期,不藉多劫多生多年月。五、持一佛名,即為諸佛護念。不異持一切佛名。此皆導師大願行之所成就,故曰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

此文共三節,初二句引標,二一橫超下列意,三此皆導師下結利。(一)橫超三界不俟斷惑者,可以帶業往生。不必斷煩惱,方能出三界。但生西方,即齊超同居方便實報三種三界。蓋念佛之人,一念心信,即常寂光土。與佛號相應時,當體煩惱即菩提。故不待斷惑方論超脫也。(二)即西方橫具四土,非由漸證者,能生西方同居土,即得三不退位,即得無量壽,一生成佛。於一生無量壽中,儘可斷五住煩惱而超同居分段,及二土變易,安住常寂光,故非漸證也。(三)但持名號,不假禪觀諸方便者,一句佛號提起,一念不生,湛寂無慮,即名禪。靈靈不昧,聲聲清楚,即名觀。念佛一法,統攝諸行方便,故云不假。(四)一七為期等者,中上根人,能於一日或七日,便得一心不亂,證念佛三昧,自在往生,故不藉多年月。若中下根,未得一心。須畢此身,真信切願老實念佛,方能濟事。不可以七日為限也。(五)持一佛名等者,諸佛法身智慧神通功德,悉皆平等。故持一佛名,為一佛之所護念。而彌陀為法界藏佛,即等於持一切佛名,為一切佛之所護念。蓋諸佛因德立名,以名召德,圓融相攝,無礙無隔。如斯勝利功德,皆由彌陀大願大行之力,所成就也。

(二)明自功德

《解》又行人信願持名,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故亦曰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下又曰諸佛不可思議功德,我不可思議功德。是諸佛釋迦皆以阿彌為自也。

一句佛名,全攝彼土,佛法不可思議,神通現化不可思議,三昧功德不可思議也。今行人信願持名,即以名召德,成自己三業不可思議功德也。又彌陀功德不可思議,即諸佛功德不可思議,即眾生心性不可思議。心性及諸佛,是三無差別。故云不可思議功德之利也。

(二)釋佛號

《解》阿鞞,此云無動。佛有無量德,應有無量名。隨機而立,或取因,或取果,或性,或相,或行願等。雖舉一隅,仍具四悉。隨一一名,顯所詮德。劫壽說之,不能悉也。

佛名乃究竟證得之假名,即解脫。佛德乃究竟之實德,即般若。佛身乃究竟圓滿之五陰,即法身。既法身非一非多,而為眾多之佛德。佛德既無量,以德召名,名亦無量。名雖無量,世所共稱者,乃不出四悉檀因緣。或取因行以彰名,或隨果德而立號。或表性德,或顯相用。或攬行以破惡,或從願以生善。等字統及其他萬德也。雖舉一隅者,顯佛號雖祇一德以彰名,仍具四悉檀義。而因果性相弘願之萬德,則佛佛俱同,德德皆備。且有劫國名號住行壽命,隨機有淨穢長短之別。若具足說之,無有窮盡矣。

(三)釋東方

《解》東方虛空不可盡,世界亦不可盡。世界不可盡,住世諸佛亦不可盡,略舉恒河沙耳。

東者,方位之首,於時為春,萬物生長。以表智慧為萬法之先導,故首舉之。虛空不可盡者,空間之廣遠,不可以眾生心識分別,及有漏神通言說,所能窮其邊際。虛空既如是曠遠,則依空所建立之世界,亦不可窮盡。世界既如是多,則住世之諸佛,當亦不可窮盡。今舉少顯多,以恒河之沙為喻耳。恒河又名殑伽河,此云天堂來。言此河流,來處至高,如從天堂下注。在西域無熱地側。香山頂上,有無熱惱池,其水流出四河。恒河在南,廣四十里。沙逐水流其細如粉。佛近彼河,說法表多,常取為喻。今明東方世界,諸佛之多,如河中流沙。又以恒河為數量,義含四悉。(一)人多熟識。(二)入河得福。(三)八河中最大。(四)是佛生處。故以喻之。

(四)釋舌相

《解》此等諸佛,各出廣長舌,勸信此經。而眾生猶不生信,頑冥極矣。常人三世不妄語,舌能至鼻。藏果頭佛,三大僧祇劫不妄語,舌薄廣長可覆面。今證大乘淨土妙門,所以遍覆三千。表理誠稱真,事實非謬也。

此等諸佛者,指住於東方世界無量諸佛,各在本國出廣長舌相,讚歎此經,勸眾生信此經。而眾生以業障因緣,仍然聞等不聞,不生信心,誠為頑冥極矣。頑者,愚也。冥者,昏昧也。言眾生再不信十方諸佛廣長舌相,真實勸進,誠為最愚癡昏昧冥頑不靈者矣。常人下,釋舌相廣長之由。平常人信口雌黃,全無信用者,其舌最長不過三寸。古謂掉三寸舌,則毀譽抑揚循其私意,容未可信。若成德君子,言必忠信,行必篤敬。能三世不妄語,其舌即可至鼻。三藏教果頭佛,在因地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修不妄語戒,心言真實,舌可覆面。六方諸佛,各證大乘淨土妙門,所以舌相遍覆三千大千國土。如是廣長之舌,寧有妄語。慈恩云,佛之舌相,證小則覆面至髮際。今覆大千世界,證大乘也。又云菩薩得覆面舌相,故其言無二,悉真實故。三千大千世界者,謂一佛所化導之範圍。以一初禪天,一六欲天,一日月遶須彌山,為一四天下,即為一小世界。如是千個四天下小世界,名小千世界,為二禪天所統也。千個小千世界,成一個中千世界,為三禪天所統也。千個中千世界,成一個大千世界,為四禪天所統也。小中大合之,名三千大千,共有千百億四天下,乃至千百億初禪天。豎為三界,橫曰大千。是一佛千百億,應身所化之境。經意具十方。秦譯本,祇六方,義該故也。如東方虛空不可盡,世界亦不可盡。每一世界有一佛為教主,故佛亦不可盡。如是無盡諸佛,各於本國土世界出廣長舌,遍覆本所化導之世界,勸告眾生,當深信極樂世界,及彌陀願力。若他方眾生有緣者,互得聞之。淨土既為十方同讚,而舌相又遍覆大千,確表理誠稱乎真性,事實決定不謬。吾人若再不信,可謂無信大闡提矣。

(五)釋標題

《解》標出經題,流通之本。什師順此方好略,譯今題,巧合持名妙行。奘師譯云,稱讚淨土佛攝受經。文有詳略,義無增減。

一切諸佛所護念經,乃釋迦佛標出當部經題也。坊間流通本,稱阿彌陀經。乃鳩摩羅什法師,隨順此方好略習慣譯成,為巧合持名妙行耳。唐玄奘法師,譯為稱讚淨土佛攝受經。三題文異,義無增減也。

(戊)二南方

《經》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燄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日月燈佛者,顯果地三智圓照。日照晝,喻道種智,照俗諦。月照夜,喻一切智照真諦。燈繼日月通乎晝夜,喻一切種智二諦齊照。佛之大智普遍,豎窮橫亙,故名日月燈也。名聞光佛者,名謂名稱,聞曰普聞,光即聲光。言佛之名稱聲光,普聞於十方世界也。大燄肩佛者,肩謂二肩,有荷負之功,表權實二智。燄謂火燄,有照耀燒燃功能,表權實二智照於事理,燒燃眾生一切惑薪。佛智超過九界權智之上,故稱大也。須彌燈佛者,須彌最高,在四洲之中。置燈其上,則光照四部洲。表佛以中道大智照諸眾生,無暗不破,如須彌頂上燈之光明也。無量精進佛者,無量有二,謂時無量,即恒常心。事無量,即廣大心。精進亦二,謂身精進,即讀誦旋禮,始終不懈也。心精進,即理觀無間。乃至六度萬行皆精進奉行。蓋此佛自無量劫來,於行道學佛度生,皆發大心,精進不息,故名無量精進也。上來諸佛德號,皆含四教六即之義,意推可知。

(戊)三西方

《經》舍利弗,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淨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解》無量壽佛,與彌陀同名。十方各方面同名諸佛無量也。然即是導師亦可。為度眾生,不妨轉讚釋迦如來所說。

無量壽佛者,與本佛同名。古有二說,(一)謂諸佛同名甚多,決非法藏所成之佛。以本佛不應自讚故。(二)謂設若自讚,理亦無妨。以導引眾生,令生勝意故。約藏教是生滅之壽,通是幻化之壽,別則無量次第之壽,圓則無作之壽。無量相者,相好無盡。或三十二相,或八萬四千相,或微塵相。福德無量,故相亦無量。又藏則劣應三十二相有生滅,通則勝應八萬四千相,是無生幻有。別則塵剎之無量相,圓則實相不思議之無量相。同居土有四教無量相佛。方便土具生滅無生二教無量相佛。實報寂光二土,唯圓教不思議無量相佛。又六凡眾生,佛性常住,萬德本有,是理即無量相。乃至常住理顯,萬德全彰,是究竟即無量相佛也。無量幢佛者,幢謂寶幢,表高顯義,喻之如幢。又無量法門,樹立無量法幢。謂生滅法幢無量,乃至無作法幢無量。同居具四法幢,方便具二,實報寂光唯無作法幢。亦具六即義。大光佛者,佛光廣大,照耀眾生,映蔽一切也。大明佛者,佛智光明、破一切暗。光是體,明是用。有光則明,普照十方。二佛同顯智慧廣大也。又光是照明四諦,照明十二因緣,照明六度。明是明了偏真,明了即真明了次第三諦,明了圓融三諦。寶相佛者,相好殊特,如妙寶莊嚴。又功德智寶,光相圓滿也。謂三十二寶相,八萬四千寶相,塵剎寶相,中道寶相。四土六即可知。淨光佛者,佛德至淨,出大光明。譬如鏡體清淨,能鑑萬物。有析空淨,體空淨,次第淨,一心淨。四土六即論之可知。

(戊)四北方

《經》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燄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燄肩佛如前解。又燄是暖義,謂佛以二肩權實二智之火,暖眾生三世善根,令生道芽也。最勝音佛者,佛音最勝,超過六凡三乘。具四辨八音,微妙難思也。難沮佛者,沮謂沮壞。佛證法身,已得金剛不壞體,更無餘惑。雖違逆叢集,惡境橫流,不能衝壞於佛德也。又沮者,止隔義。謂佛德普被,非六凡三乘權位菩薩所能止隔,令不顯現也。日生佛者,日為星月之王,能生長萬物。喻佛為法中之王,令眾生開發智慧。又佛未出世,十方暗冥。佛出世間,十方洞朗。又眾生本覺覆在無明,如長夜中,不見日光。惑破智顯,始覺朗然。如日東生,大地普照。有四教日生,四土日生,六即日生。網明佛者,眾寶珠網,光明徹照,相映無礙。又如來教法,如網目之多,能破眾生黑暗。梵網經云,十方世界猶如網孔,我之教門亦復如是。然眾生煩惱惑業,纏縛自性,亦稱為網,即苦集二諦。如來教法能撈摝眾生,亦名為網,即道滅二諦。有生滅四諦網明,乃至無作四諦網明。乃至四土六即網明。

(戊)五下方

《經》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磨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師子佛者,師子有二特勝,一者為獸中之王,遊行無畏。喻佛乃凡聖中獨尊,出入三界,自在無礙。二者師子一吼,百獸隱匿。如佛說法,天魔外道悉皆信伏。又無五種怖,具四無畏,故以師子為佛之德號。名聞佛者,名稱音聞,具四教六即可知。名光佛,從法身之光,建立名字故。有生滅名光,乃至無作名光。達磨佛者,此云法,即執持義。以法執持己德,成就法身。執持他身,令諸眾生皆證法身。有四諦法,因緣法,六度法。乃至四教四土達磨,六即達磨。法幢佛者,佛法高顯,猶如寶幢。人天崇仰,邪外潛伏也。持法佛者,執持佛法,流通三世,使不斷絕。又善持中道妙法,不墮二邊也。

《解》此界水輪、金輪、風輪之下,復有下界,非非想天等。乃至重重無盡也。達磨,此云法。

世界,乃眾生業緣所感,組織地水火風空五大而成。地上依正萬物依地輪而住。地輪依水輪而有。水輪依金輪而成。金輪依風輪而住。風輪依空輪而得安立。此是世界組織之相。空輪之下,復有世界。人天六道依正萬物俱同。乃至下而又下,重重無盡也。

(戊)六上方

《經》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燄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梵音佛者,佛音清淨,無雜染也。三乘說法,雜於煩惱染,不得清淨。唯佛以一乘法,化導群生。所謂純一無雜也。有生滅梵音,無生梵音,能淨界內六凡五濁。無量無作二梵音,能淨界外三乘五濁。宿王佛者,月為星宿中王,故曰宿王。所謂萬點星光,不如孤月。喻佛乃眾生之王,超乎九界也。香上佛者,此佛為聖中之聖。證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分法身之香,為香中之香,最上無比也。香光佛者,如來身光,皆出妙香。又戒香清淨,即發慧光,喻智斷二德也。大燄肩佛者,以權實二智之燄,荷負眾生也。雜色寶華嚴身佛者,以萬行因華,嚴一乘果德,如寶華燦爛之色也。娑羅樹王佛者,梵語娑羅,此云堅固。此樹歲寒不凋,斧斤不損,有堅固義。喻佛證法身之本,惑不能損,境不能動也。亦云最勝,為九界中最殊勝故。不被物轉,三界獨尊,喻樹王也。寶華德佛者,天上寶華,具四種德,(一)寶華無凋落,喻佛常德。(二)寶華悅人意,喻佛樂德。(三)寶華發妙香,喻佛我德。(四)寶華瑩潔之體,喻佛淨德。富有萬德,道尊九界,故喻寶華。見一切義佛者,五眼圓明,世出世間諸法之義,佛無不見。所謂真諦義,俗諦義,中諦義。如悉達太子名一切義成是也。如須彌山佛者,須彌為眾山之王,極高極勝。喻如佛德超絕廣大,聖中之聖。須彌四寶所成,喻佛四德。須彌居大海而不動,喻佛居薩婆若海而不動。須彌為人天所居,喻佛為凡聖所歸也。上來諸佛德號,皆具四教六即義例知。

疏中三(初)略明上界

《解》此界非非想天之上,復有上界,風輪,金輪,及三界等,重重無盡也。

娑婆世界,非非想天之上,復有世界。其中安立層次,均與現世界同。如近今所發明天文學,測知此地球之外,尚有甚多行星和地球。但科學之推想,是比量境。安得及我佛現量智所知之現量境可同日而語哉。

二問答破疑二。(初)偏讚西方疑。

《解》問,諸方必有淨土,何偏讚西方。答,此亦非善問。假使讚阿佛國,汝又疑偏東方。展轉戲論。

疑者,謂十方既有諸佛,必有淨土。何以獨讚西方。答中初句斥非正問,假使下釋意。此問與壇經意相倣。六祖云,東方人造惡,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惡,念佛求生何國。又云愚人願東願西。意謂東方琉璃世界,及娑婆兜率內院,俱是淨土,何不可生。而獨讚西方偏生極樂耶。蓮池大師釋此有四意,(一)為門庭不同。六祖所說,是以理奪事。若人心清淨,無土不淨,不必獨願西方。若以事奪理,則佛事門中,不捨一法,安得無淨土。又晉宋而下,競以禪觀太高。直指單傳之意,幾於晦塞。至梁代達磨東渡,初來提倡,祖胤相承,惟欲大明禪道。示人舉心即錯,動念即乖。生佛雙泯心境俱寂,從空門入道。而淨土法門,正教人起心念佛,趣向佛果,以佛國為所緣境,從有門入道。門庭施設,方便不同。為抑淨揚禪,故斥西方。(二)似毀實讚。六祖東西之說,祇勸人實心為善,空願無益。未曾說無西方。如人以中國淆亂,欲往英美。倘英美淆亂、復往何國。不求自救,依人何益。故六祖之說,唯在鼓勵眾生,急須自修自悟,便可即穢邦而成淨土,轉娑婆而為極樂,非撥棄西方也。(三)不為初機。六祖自云,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設示之初機,投於非器,便落狂魔。淨土法門,乃三根普被。猶仗願力往生,不可與禪觀相例也。(四)記錄有誤。壇經又云,去此十萬八千里。是誤以五天竺國為極樂。天竺震旦,同為娑婆穢土,何須分別願東願西。然極樂世界,自去此十萬億剎之遙。則十萬八千,恐是學者記錄之誤也。又智者大師云,求生兜率,一日聞道見佛。勢欲相似。若細比較,大有優劣。且論二種,一者縱持十善,恐不得生。彌勒上生經云,行眾三昧,深入正定,方始得生。更無方便接引之義。不如阿彌陀佛,以本願力光明力。但有念佛眾生,無不攝取。又釋迦世尊說,彌陀九品度生。方便接引,殷勤勸發,生彼淨土。但眾生能念彌陀佛者,機感相應,必得生也。如世間能慕人,及受慕者機會相投,必成其事。二者兜率天宮是欲界,退位者多。無水鳥樹林風聲樂響,使聞者,悉念佛發菩提心,伏滅煩惱。又有女人增長諸天愛著五欲之心。又天女微妙,諸天耽玩,不能自勉。不如彌陀淨土,水鳥樹林風聲樂響,眾生聞者皆悉念佛,發菩提心,伏滅煩惱。又無女人二乘,純一大乘清淨之域。為此煩惱惡業,畢竟不起,遂至無生之位。如此比較,優劣顯然。

二遍緣法界疑二。(初)問。

《解》問,何不遍緣法界。

緣為攀緣。遍緣者,謂緣念東方,又緣念南方。乃至緣念下方,上方,到處攀緣。蓋不了現前一念,乃法界之綱宗也。

二答二。(初)約事答。

《解》答,有三義。令初機易標心故,阿彌本願勝故,佛與此土眾生偏有緣故。蓋佛度生,生受化。其間難易淺深,總在於緣。緣之所在,恩德弘深,種種教啟,能令歡喜信入,能令觸動宿種,能令魔障難遮,能令體性開發。諸佛本從法身垂跡,固結緣種,若世出世悉不可思議。尊隆於教乘,舉揚於海會。沁入於苦海,慈契於寂光。所以萬德欽承,群靈拱極。

初文標三義。蓋佛度下,明三義因緣所以。令初機易標心者,初機修行,貴乎一心專注無量光壽之境,易得標明橫遍豎窮之心性也。阿彌本願勝者,佛為法藏比丘時,所發四十八願,願願度生也。佛與此土眾生偏有緣者,眾生易感,彌陀易應也。蓋佛度眾生,由眾生與佛有緣,方能受化。故教化之難易,得益之淺深,總在前生有緣無緣。前緣若淺,則生難受化,佛亦難度。前緣若深,則生易受化,佛亦易度。如佛世城東老母,與佛緣薄,佛難化度。與羅侯羅緣深,羅侯羅為現通說法,便受化成阿羅漢是也。佛度生,生受化等總在於緣者,緣謂前世與眾生所結之緣也。今阿彌陀佛,無人不知,無人不念。或以喜事快樂,偶念一句兩句彌陀。或以苦逼憂愁不覺嘆氣,念出一二句彌陀。即顯彌陀與娑婆眾生,比較其他諸佛偏有緣也。緣之所在恩德弘深者,欲與眾生有緣,須惠恩施德於眾生。前世所惠恩德深,則緣重。恩德淺,則緣淺。今世若能佈施結緣,未來世決定與眾生有緣。今世不肯佈施結緣,未來世決定不能教化眾生,以無緣故也。現見彌陀,化度之廣,攝受之易,豈非四十八願之恩德勝過諸佛耶。以發大願,即冥薰法界,與眾生結緣。願愈深廣,與眾生緣愈深。以其恩重緣深,故釋迦說出淨土三經,種種念佛法門,以啟發眾生。能令眾生聞之,歡喜信受得歡喜益者有之。或聞之觸動宿世善根,得生善益者有之。或聞之魔障消除,得破惡益者有之。或聞之自性開發,得入理益者有之。總之十方諸佛,原從法身理本,垂於應化之跡。必然廣結良緣,法種遠播,能令世出世間一切眾生齊臻佛果。用世界悉檀於娑婆,施以至尊嚴隆重之教乘,詮揚極樂依正之妙用。以為人對治二悉檀,啟大悲救苦之心,沁深入於生死苦海。行第一義悉檀,發大慈與樂之心,接引眾生於蓮邦,契證無量光壽者,其唯阿彌陀佛而已。所以十方諸佛,欽承讚嘆於上。無量輔處群靈,圍繞親近於下。如眾星之拱北極,似萬派之朝東海。豈非三義特勝,故得諸佛偏讚,眾生偏念也。

(二)約理答。

《解》當知佛種從緣起,緣即法界。一念一切念,一生一切生。一香一華,一聲一色。乃至受懺授記,摩頂垂手。十方三世,莫不遍融。故此增上緣因,名法界緣起。此正所謂遍緣法界者也。

當知者,誡勸吾人應當知之,不可忽略也。所知者何,謂上來正宗文中,勸眾生以信願行,偏緣西方,偏念彌陀。其實全體即是遍緣法界,遍念法界也。佛種從緣起者,成佛之道種即佛性,是一真法界理體。隨緣了二因而開發,故曰緣起。緣即法界者,佛性為法界理體,緣因為法界性用,了因為法界德相。三一不二,故即法界也。一念一切念者,彌陀乃法界藏身,一身即具諸身。故念彌陀一佛,即念一切諸佛也。一生一切生者,極樂即法界藏土,融攝一切佛土。故生極樂一土,即生一切佛土也。一香一華等者,舉一瓣香,即法界藏香。故一人一處拈香,供養彌陀。即一切處拈香,供養諸佛也。奉獻一華即中道妙華,故以一華供養彌陀,即奉一切華,供養諸佛也。能以一妙音,讚歎一佛。即以一切音聲,讚歎諸佛。乃至行人稟法受教,向彌陀懺悔己之業障,即是向一切諸佛懺悔一切眾生業障。彌陀垂手與我摩頂授記,即是一切諸佛垂手,與一切眾生摩頂授記。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切眾生,一切依正,一切六塵,莫不遍攝遍融。是為增上緣因。行人念佛時,念念與此理相應,即名法界緣起三因圓融。此即所謂遍緣法界也。若偏讚西方,不能融通餘方。偏念彌陀,不能融通諸佛。豈得謂為至圓至頓至妙至勝之法門耶。

(三)誡勸後賢。

《解》淺位人,便可決志專求。深位人,亦不必捨西方而別求華藏。若謂西方是權,華藏是實。西方小,華藏大者。全墮眾生遍計執情。以不達權實一體,大小無性故也。

淺位人,即六凡眾生,未證聖果者。以雖屬凡夫,本不出法界體外,便可決定志願,專求極樂。所謂下下根亦能臻其域是也。深位人,即出世三乘,及登地菩薩。圓根眾生,了悟西方,不離華藏。故不必捨西方而別求華藏。但得生西方,何愁不入華藏世界耶。所謂上上根,不能越其閫是也。若華嚴合論中,判華藏是實,西方是權。華藏是大,西方是小。斯乃李長者之錯誤,積迷之習氣未去故也。全墮眾生遍計執情者,約三性判其所執之非。一遍計執性,謂愚夫愚婦周遍計度所執我法,以為實有。即我法二執也。二依他起性者。依他眾緣和合而有,如幻如化,非有似有,有即非有。此即權實大小之幻相也。三圓成實性者,圓滿成實之法性,亦即一體無性之實性也。不達權實一體,大小無性者,不了權亦法界,實亦法界,權實無非法界。故西方橫具四土,同居即是常寂光也。大小無性者,華藏雖大,亦無自體。眾世界和合而有,故大無性。西方雖小,橫具四土,故無小性。李長者不達西方橫具四土,故計以為小。又不了權實大小皆依他起,皆如幻化,無有實體,唯一圓成實性。但順情妄執,故稱之謂遍計執性也。經文初略引標題竟。

(丁)二徵釋經題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

於汝意云何,是佛徵問舍利弗,以測其解悟如何。何故名為下,是自徵經題。蓋既有能詮之名,必有所詮之義。須彰其義,方克奉行。舍利弗下,自釋其義。意顯上來十方諸佛,皆勸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此經上半卷明信願持名聞思修三慧功德殊勝,固已知之。但云何名為諸佛所護所念,猶未明了。故釋迦說出聞經受持及聞佛名之勝利,而得為諸佛所護所念,而得不退轉位。眾生聞之,固當信受是說也。

疏中分三(初)釋護念二。釋果覺三。結勸信。(初)又二(初)正釋。

《解》此經獨詮無上心要。諸佛名字,並詮無上圓滿究竟萬德。故聞者皆為諸佛護念。又聞經受持,即執持名號。阿彌名號,諸佛所護念故。

此文初略標經所詮,有三義,一無上心要,二諸佛名字,三無上萬德。無上心要者,能念之心性,起信願行三資糧也。諸佛名字者,所念之彌陀名號也。彌陀名號,體即法界,能攝一切名號,故為諸佛名字也。無上萬德者,能念心性本具萬德。所念諸佛,智德圓滿,斷德究竟,法身體顯,澈證萬德。以我心具萬德,念佛無上萬德。以佛無上萬德,明我心具萬德。能所不二,故稱無上。詮者,顯也。此經文字為能詮顯,無上心要等為所詮顯。所詮既以萬德為體,能詮亦當以萬德為體。故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聞是經。即是得聞無上心要,萬德洪名。故為諸佛於常寂光中,護之念之。又聞已由聞慧而進入思修,能受持斯經,執持名號。即是思惟無上心要,思惟萬德洪名。亦即是受持無上心要,受持萬德洪名。故亦為諸佛護之念之。又彌陀名號,即諸佛名號。彌陀萬德,即諸佛萬德。眾生心要,即諸佛彌陀心要。諸佛彌陀心要,即眾生心要。俱以三德秘藏為體,乃諸佛共證。故眾生聞經持名蒙諸佛共所守護愛念也。

二料簡二(初)問。

《解》問,但聞諸佛名,而未持經,亦得護念不退耶。

或問,此經既闡無上心要,佛名又詮無上萬德。故聞此經,能為諸佛護念。假使有人,但聞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既無閑暇,又不識字,而未能持念阿彌陀經。亦得蒙佛護念,得不退轉耶。

(二)答又二(初)明通局二義(二)明自他二力(初)又二(初)明局義(二)明通義(初)又二(初)明他經

《解》答,此義有局有通。占察謂雜亂垢心,雖誦我名而不為聞。以不能生決定信解,但獲世間善根,不得廣大深妙利益。若到一行三昧,則成廣大微妙行心,名得相似無生法忍,乃為得聞十方佛名。

答中初句,略標二義。局者限局,拘隔不通。唯限於一心不亂,方能感佛護念。約豎論也。通者,融通。不論散心一心,垢心淨心。但聞佛名者,皆得蒙佛護念。約橫論也。占察下,先明局義。占察,即占察善惡業報經也。引彼經以明諸佛護念,唯局相似分證,不通初心也。雜亂垢心者,見思垢心之所雜亂,惡念思惟之所紛攬。雖然口中喃喃稱誦彌陀,而心中雜念紛紛,顛倒妄想。聖賢其口,而虺蝎其心。如是念佛,雖念無益。古人所謂口念彌陀心散亂,舌頭念破也徒然。以口是心非,雖念等於不念。故云雖誦我名而不為聞。以不能決定信解者,既心不歸一,則定水不清。既無禪定,則慧月不朗。既無慧解,則不能生真實信。既無深信,則無願行。然則散心念佛,豈非徒勞無益乎。曰否。亦可得人天善報,增長福業。不過但獲世間有漏,不能出生死,登極樂,悟無生忍,得不退地之深妙廣大利益耳。若到一行三昧,即一心不亂境界。便能悟無生忍,登不退地也。則成廣大微妙行心者,明第一義悉檀入理益也。廣謂性具,大謂性量,深妙謂性體也。若見思惑空,六根清淨,入相似位,名相似無生法忍。無生法忍者,中道理性,二邊不生,對待不生。此中道不生滅法忍可於心,故名無生法忍。言相似者,粗惑雖除,無明未破。見而非真,故稱相似。即相似無生法忍,相似性體性量性具,相似第一義諦也。依占察經,須到六根清淨相似位,方可名為聞十方佛名也。

二明此經

《解》此亦應爾。故須聞已執持,至一心不亂,方為聞諸佛名,蒙諸佛護念。此局義也。

此字指本經局義,亦應與占察義同,故曰應爾。若聞此經已信受持名,至事一心不亂,破我執,斷見思,脫凡情,能與一切智相應,一切智即應身佛名也。則蒙應身佛護念。若念到理一心不亂,破法執,空無明。亡聖解,能與一切種智相應,一切種智即法身佛名也。則蒙法身佛所護念矣。

二明通義

《解》通義者,諸佛慈悲,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亦不可思議。故一聞佛名,不論有心無心,若信若否,皆成緣種。況佛度眾生,不簡怨親,恒無疲倦。苟聞佛名,佛必護念,又何疑焉。

諸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從性海流出。任運被機,不謀而應。故不可思議。諸佛名號功德,全性成修,全修顯性。從性立號,以德彰名。故名號功德亦不可思議。故但得聞佛名,無一不成佛也。有心,即定心念佛者。無心,即散心念佛者。若信,即信心念佛者。若否,即聞佛名不信而謗佛者。不分定心散心信者謗者,但能得聞佛名,便成未來得度之緣,成佛之種。故華嚴偈云,寧受地獄苦,得聞諸佛名。不願生天中,而不聞佛名。即此意也。諸佛以平等大慧,度生化物,故不簡怨親。精進不息,故恒無疲倦。苟有福德善根,得聞佛名,豈疑諸佛而不護念耶。地藏經中,塵滴善根尚護念成就。今聞此難信之妙法,萬德之洪名。必蒙諸佛護念,更無疑矣。

(二)明自他二力又二(初)明自力之難

《解》然據金剛三論,根熟菩薩為佛護念。位在別地圓住。蓋約自力,必入同生性,乃可護念。

金剛三論,乃釋金剛般若經註解,為無著天親二大士造也。別教初地以上,圓教初住以上。觀智與佛同,證理與佛同,稱為同生性。地前三賢,住前五品六根。觀智與佛異,中理未親證,稱為異生性。入同生性,親證法身,故蒙諸佛護念也。

(二)明他力之易

《解》今仗他力,故相似位,即蒙護念。乃至相似位以還,亦皆有通護念之義。下至一聞佛名,於同體法性有資發力,亦得遠因終不退也。

上文約自力念自佛,須到分證位,入同生性,方得任運護念。今仗他力,念他佛,到相似位,得事一心不亂,見思已空,生方便土者,即蒙佛護念。若初念佛人,不須到相似位。即以前名字觀行,但能生信發願,亦有通途蒙佛護念。似位以還,即觀行位。一聞佛名,即名字位也。同體法性,有資發力者,佛及眾生,法性體同,故曰同體。正當聞佛名時,即是由法性力,資養八識中過去了因種子,發成聞名善根之現行也。雖不得當時破惑證真,得其近果。亦得遠在未來,為成佛之因,證不退位也。

(二)釋果覺

《解》阿耨多羅,此云無上。三藐三菩提,此云正等正覺。即大乘果覺也。

佛為九界之尊,究竟極果。對下而言,名之無上。正觀諦理,對邪而言,名之曰正。真俗融通,對偏而言,名之曰等。覺者,五住究盡,二死永亡,朗然大悟,名之為覺。一切六道凡夫,雖有佛性,名為菩提但為無明所覆,遂成迷妄,是為邪覺,不名為正。聲聞緣覺,止破見思。雖得菩提,未見中道。是為偏覺,不名為等。一切菩薩,已斷塵沙,未窮無明。雖得正等菩薩,佛地猶遠,不名無上。唯佛一人,妄盡覺滿。如十五夜月,無能過者。故名無上正等正覺也。大乘果地者,乃摩訶衍乘之極果也。藏通果覺,有位無人。別教妙覺,是圓二行菩薩。故前三教佛果,但有名字。唯圓教妙覺,方為究竟果覺也。

(三)結勸信

《解》圓三不退,乃一生成佛異名。故勸身子等,皆當信受。聞名功德如此。釋迦及十方諸佛,同所宣說。可不信乎。初勸信流通竟。

圓三不退,即是初地初住分證佛。故云,乃一生成佛之異名。此經即為一生成佛之妙典。故佛勸勉囑咐舍利弗,汝等菩薩二乘,天龍八部,聞此經者,皆當信解受持。既以聞名,將來決得一生成佛,登三不退。其功德有如此大。何況更能受持讀誦,其功德勝利,當更不可涯量。斯語皆為釋迦,及十方諸佛,金口誠言。我等聞之,豈可不真實起信心乎。

(丙)二勸願流通

《經》舍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已願今願當願,過現未三時也。上來六方諸佛,皆是勸信流通。此乃釋迦勸願流通也。

疏中分三(初)正釋(二)破疑(三)結讚(初)又二(初)明三勸之意

《解》已願已生,今願今生,當願當生。正顯依信所發之願無虛也。非信不能發願,非願信亦不生。故云若有信者,應當發願。又願者,信之券,行之樞,尤為要務。舉願則信行在其中,所以殷勤三勸也。

已願已生等者,願若發在過去時,則於過去生中,已生極樂。願發於現在世時,則於現生中,定生極樂。願發於未來世時,則於未來生中,當生極樂。

正顯願無虛發,誓不落空。一念相應一念生,念念相應念念生也。然今之念佛發願甚多,而往生者寥寥何耶。良由人多浮泛之願。不注重於念念切實之願。以致一旦疾病臨身,心神俱亂。棄極樂而不憶,戀娑婆而不捨。仍被業緣所牽,致隨六道輪迴耳。果能在疾病時,臨終時,心心極樂,念念彌陀,願生彼國。如憶慈母,似戀家鄉。豈有不生者乎。又若疑人人念佛,都生極樂,則彼國有人滿之患。曰否。念佛往生,如滄溟納百川而不溢,明鏡含萬象而有餘。即心是土,即土是心。以心歸心,如水含水,有何不能容納耶。非信下,明信願互助。以名字信願,助成觀行信願。若無名字願行觀行願行,亦不能生。故云若有信者,應當發願也。又願者下,明三資糧中以願為要務。券者,文約也。樞者,門樞也。喻顯信有願,則文約在手,永無改悔。行有願,則行有所歸,決定無倒。故為要務。若有願,必具行信。所以信行但勸勉一次,願則殷勤三勸,良有以也。

(二)明願依四弘

《解》復次願生彼國,即欣厭二門。厭離娑婆,與依苦集二諦,所發二種弘誓相應,欣求極樂,與依道滅二諦,所發二種弘誓相應。故得不退轉於大菩提道。

菩薩四弘誓願,依四諦境而發。依苦諦發眾生無邊誓願度,乃至依滅諦發佛道無上誓願成。今念佛求生淨土,所發弘誓願,亦總攝四弘。謂心心厭離娑婆煩惱生死苦,則與依苦集二諦,二種弘誓相攝。念念欣求西方無量光壽,清淨自在之樂,則與道滅二諦,二種弘誓相攝。既與四弘菩提心相應,故能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言大菩提,即無上菩提也。

(二)破疑

《解》問,今發願,但可云當生,何名今生。答,此亦二義。一、約一期名今,現生發願持名,臨終定生淨土。二、約剎那名今,一念相應一念生,念念相應念念生。妙因妙果,不離一心。如秤兩頭,低昂時等。何俟娑婆報盡,方育珍池。只今信願持名,蓮萼光榮,金臺影現,便非娑婆界內人矣。

疑者問,今時發願,祇可云於當來時,生於極樂。何以上文云,今發願若今生耶。答謂今字義甚寬,姑以二義釋之。一、約個人從生至死一期果報名今。即是今生平時發願,至臨命終時,往生極樂也。二、約現前剎那一念之心性為今。一念相應一念生者,吾人正當信願念佛時,西方七寶池中,已生蓮華一朵,標其姓名。若其念佛精進勇猛,則蓮萼日見光榮。若其念佛懈怠退悔,則西方蓮華日漸憔悴。一念既爾,念念皆然。此土念佛為妙因,彼土標名為妙果。雖彼此遠隔十萬億剎,而要不出當人現前一念心性之顯現。即念念佛,即心已生彼國。不待臨命終時,纔往生於蓮池也。稱理,則萬年一念,何過未而非今。一念萬年,何念起而不攝過未耶。故念念遊行極樂國,時時禮覲阿彌陀。稱事,則臨命終時,預知時至,彌陀金臺接引,於剎那頃離五濁,於彈指間到蓮池。此乃即理之事也。古今念佛人,神遊極樂,親睹蓮華標名者,應驗非一。如往生傳,茲不詳錄。

(三)結讚

《解》極圓極頓,難議難思。唯有大智,方能諦信。

吾人此土念佛,彼土蓮華標名。同在一念,不前不後。娑婆極樂,不離一心。唯此圓頓難思之旨非如舍利弗大智慧,不能直下承當諦信無疑也。

(丙)三勸行流通二(丁)初諸佛轉讚

《經》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初三句,結釋迦讚諸佛功德。彼諸佛等下,明諸佛轉讚釋迦功德。而在此五濁世中,猶能說此難信之法,誠為希有也。

疏中分三(初)明諸佛轉讚

《解》諸佛功德智慧,雖皆平等。而施化則有難易。淨土成菩提易,濁世難。為淨土眾生說法易,為濁世眾生難。為濁世眾生說漸法猶易,說頓法難。為濁世眾生說餘頓法猶易,說淨土橫超頓法尤難。為濁世眾生說淨土橫超頓修頓證妙觀已自不易。說此無藉劬勞修證,但持名號,徑登不退。奇特勝妙,超出思議,第一方便,更為難中之難。故十方諸佛無不推我釋迦偏為勇猛也。

此文以兩土施化比較難易,顯出釋迦勇猛,故得諸佛轉讚也。初三句,明諸佛自證功德智慧,佛佛道同,普皆平等,無分優劣。唯化他則有隨機淨穢難易異也。淨土成菩提易,濁世成菩提難者,其原因略有十種,一、淨土常常見佛故易,濁世不常見佛故難。二、淨土常聞彌陀聖眾華鳥樹林說法故易,濁世不常聞法故難。三、淨土一生補處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故易,濁世惡友牽纏故難。四、淨土無有魔事故易,濁世群魔外道惱亂故難。五、既生淨土即不受六道輪迴故易,濁世六道輪迴永無休息故難。六、極樂無三惡道故易,濁世惡趣易墮故難。七、淨土壽命無量故易,濁世壽命短促故難。八、淨土緣勝,助道多故易。濁世緣惡,障道多故難。九、淨土圓證三不退故易,濁世修行多退化故難。十、淨土一生成佛故易,濁世歷劫難成故難也。為淨土眾生說法易,為濁世難者,淨土根利,濁世根鈍故。漸法即前三教所說之法,乃隨他意語故易。頓法為圓教法,是隨自意語故難。餘頓法者,謂於圓教所闡法門中,仗他力念他佛,橫超帶業往生以外,其餘一切持咒看經坐禪觀心,念自佛,仗自力之法門。為利根人說之,尤易悟易受,容易證入。唯淨土念他佛法門,不俟斷惑帶業往生,說之猶非易易也。頓修頓證妙觀已自不易者,淨土法門,即佛即心,故曰頓修。即心即佛,故曰頓證。能念之心,即一心三觀。所念之佛,即一境三諦也。諦觀同在一心,故曰妙觀。非九界三乘智力所能說,故云尤難也。一句彌陀,提起容易。不勞三祇百劫,修福修慧。唯仗六字洪名,畢生即可直登不退地。故云無藉劬勞修證也。用力微得效速,下手易成功高,故奇特勝妙。非權乘菩薩聲聞緣覺六道凡夫智力,所可心思言議,故曰超出思議。仗自力斷惑淨盡,方成佛道,是第二方便。仗他力帶業往生,即生成佛,是第一方便。釋迦如來。於濁世成道說法度生,已甚為難。而又於濁世,說此至圓至頓至巧妙至方便之持名念佛淨土法門,故更為難中之難也。然能於五濁惡世,難成者能成,難說者能說,難度者能度,難行者能行。故十方諸佛,無不稱讚釋迦為大勇猛也。

(二)明能為希有之事。分四(初)明妙行能轉

《解》劫濁者,濁法聚會之時。劫濁中非帶業橫出之行,必不能度。

劫濁者,劫謂劫波,此云時分。以人壽八萬四千歲,一增一減為一小劫。二十小劫為中劫,四中劫為大劫。濁者,眾濁交湊,昏亂駁雜也。此土人壽減至二萬歲,即入劫濁矣。事五濁在同居,理五濁通四土。濁法聚會者,五濁最重減劫末法之時,苟非一句彌陀,帶業橫超,必不能度此劫濁也。

《解》見濁者,五利使,邪見增盛。謂身見、邊見、見取、戒取。及諸邪見。昏昧汨沒,故名為濁。見濁中,非不假方便之行,必不能度。

見濁者,見煩惱也。五利使為體。五利使者,利謂快利,使謂驅使。言眾生以此五種妄惑,驅使流轉於五道生死,日以增長熾盛也。一身見,謂執我我所,而起我身之見,妄認四大為自體也。二邊見,謂執斷執常,失乎中道,名斷常二邊也。三邪見,謂撥無因果,墮豁達空而起斷常邪外不正之見也。四見取,謂執粗為勝,擔麻棄金,自以所見為是,非果計果也。五戒取,謂非因計因。修諸無益苦行,而起我能持戒之見也。種種見惑,如雲翳蔽暗昧。如流水汨沒淪溺。惑亂真性,故名為濁。念佛是真實行易脩易證,不假方便助道,名不假方便之行。蓋諸見稠林,邊邪網蜜,非仗念佛不能度此。

《解》煩惱濁者,五鈍使煩惑增盛。謂貪瞋癡慢疑,煩動惱亂,故名為濁。煩惱濁中,非即凡心是佛心之行,必不能度。

煩惱濁者,五鈍使,思煩惱也。鈍謂遲鈍,對上利使而言,故名為鈍。一貪使,謂順情境上,起於愛著。引取無厭,不能捨離也。二瞋使,謂於違情境上,起於恚恨。瞋怒忿發,不能容忍也。三癡使,謂非違非順境上,起於愚暗。癡迷不了,不能覺察也。四慢使,謂於一切眾生起憍傲心,自恃輕他,不能恭遜也。五疑使,謂於師於法於己,起猜忌心,猶豫不能決定也。念佛法門,即凡念成佛念,無取無捨。非此行不能度煩惱濁也。

《解》眾生濁者,見煩惱所感,麤弊五陰和合,假名眾生。色心並皆陋劣,故名為濁。眾生濁中,非欣厭之行,必不能度。

眾生濁者,即以見煩惱濁為因,造有漏業為緣。以此因緣,招感粗陋弊惡五陰。命暖識三和合,假名為六道眾生相。色陋劣是色陰,心陋劣是受想行識四陰。皆係無常無我苦不淨,故曰陋劣。念佛要心心厭離娑婆陋劣,念念欣求極樂清淨。非此不能度眾生濁也。

《解》命濁者,因果並劣,壽命短促,乃至不滿百歲,故名為濁。命濁中,非不費時劫,不勞勤苦之行,必不能度。

命濁者,以外色內心,互相連屬。息暖識三,相持不散為命根。佛世人壽百歲。今時將三千年,減三十歲,僅七十歲。而此石火電光,風中燈燭。剎那不住,尤為短促,故云濁也。見濁,煩惱濁,為因劣。眾生濁,為果劣。十念念佛,能生極樂,故不費時劫。但持六字洪名,故不勞勤苦。非此不能度娑婆短促壽命,而得西方無量壽也。

(二)明妙行能得

《解》復次祇此信願莊嚴,一聲阿彌陀佛。轉劫濁為清淨海會,轉見濁為無量光,轉煩惱濁為常寂光,轉眾生濁為蓮華化生,轉命濁為無量壽。

此明一句彌陀,能信願具足,老實念去,即是不思議妙行。能圓轉五濁圓成五清。信願莊嚴者,定為信、為福德莊嚴,願為智德莊嚴。彌陀法性為所莊嚴。言一聲者,若隨智論,六根六塵,皆豎窮橫遍,皆為能莊嚴之信願,及所莊嚴之彌陀。今隨此方機,且以耳根圓通易明豎窮橫遍之義。故一聲彌陀,句句從口出,聲聲從耳入。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即是念念圓轉五濁,而成五清也。轉劫濁為清淨海會者,劫濁為濁法聚會,今生淨土,成淨法聚會。觀行轉成同居海會,相似轉成方便海會,分證轉成實報海會,究竟轉成寂光海會。轉見濁為無量光者,見惑迷暗,性具智德光明。今生淨土,則轉成大智慧光明義。有同居智德無量光,乃至寂光智德無量光。轉煩惱濁為常寂光,煩惱是思惑,今生淨土轉成斷德。有相似斷德常寂光,乃至究竟斷德常寂光。轉眾生濁為蓮華化生者,或同居化生乃至寂光化生。轉命濁為無量壽者,或同居無量壽,乃至寂光無量壽也。

(三)明釋迦所得

《解》故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故字,承上文一句彌陀妙行,能圓轉圓證,而起當文。是承上起下之辭。本師釋迦牟尼佛,因地能持行一句彌陀之如來行,所以能於五濁惡世轉濁為清,澈證本源自性,即證一聲彌陀之全體三德秘藏。所以果地能成無上菩提,從體起用說此淨土法門也。

(四)明釋迦所說

《解》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上文明釋迦於五濁中,能得菩提。此科明能為濁惡眾生,說此難信之法。聖人說與為授。故釋迦從初說華嚴,終演涅槃,無非授與眾生淨土法門。不過或顯或密不同耳。一句彌陀,即一念心性。唯佛與佛,證窮此心性。故唯佛能究盡,非九界智力所能信解。須要佛力加被,方堪納受也。

(三)明眾生世間

《解》諸眾生,別指五濁惡人。一切世間,通指四土器世間,九界有情世間也。

經文中,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者,為諸眾生,別指同居土,有情世間中,六凡眾生,故云五濁惡人。一切世間四字,通指娑婆世界,凡聖四土,及九法界中,器世間有情世間也。言難信之處,蓮池大師略舉十種。一今居穢土,習久心安。乍聞彼國清淨莊嚴,疑無此事。二縱信彼國,又疑十方佛剎皆可往生,何必定生極樂。三縱信極樂須生,又疑娑婆去極樂十萬億剎,云何極遠而得生彼。四縱信不遠,又疑博地凡夫罪障深重,云何遽得往生彼國。五縱信得生,又疑生此淨土,必有奇妙法門,多種功行。云何但持名號,遂得往生。六縱信持名,又疑持此名號,必須多歷年劫,乃能成就。云何七日一日,便得生彼。七縱信七日得生,又疑七趣受生,不離胎卵濕化。云何彼國,悉是蓮華化生。八縱信蓮生,又疑初心入道,多涉退緣。云何一生彼國,便得不退。九縱信不退,又疑此是接引鈍機眾生。上根利智,不必生彼。十縱信利根亦生,又疑他經或說有佛,或說無佛。或有淨土。或無淨土。狐疑不決。不但凡夫難信。而二乘聖果,權教菩薩,或有疑之也。

(丁)二教主結歎。

《解》前勸信流通,是諸佛付囑。此本師付囑。囑語略別從通,但云一切世間。猶前諸佛所云,汝等眾生。當知文殊迦葉等,皆在所囑也。

此明科意。本科文是釋迦總結歎淨土法門,難說難信。故名教主結歎。又名付囑流通。前文勸信流通,是諸佛付囑各本土一切世間。此文是釋迦付囑娑婆,一切世間。囑語略別從通者,上文有別指通指二義。今文不云為諸眾生,但云為一切世間者,乃略其別義,從其通義,以通收別故也。如前文勸信流通中,諸佛如囑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其義相同。當知文殊等者,既云一切世間,則文殊彌勒迦葉,皆付囑在內也。

《經》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難事有二,一者自利,謂於五濁世得菩提難。二者利他,謂於五濁世說此難信之法,是為更難。古人設四喻,以顯其難。一如人。身入大海,復乘破舟,又起逆風巨浪。傾覆堪慮,危在頃刻。而能安隱免難,是之為難。不但自救,而能令全體脫險,是謂甚難。自救喻自度,救人喻利他也。二如人。身罹重病,而又風霜曝露,無衣無食。加之亂投藥石,死在旦夕。然能調理安痊,是為難。非唯自愈,凡同病者,悉能治差,是為甚難。三如人在獄。既受楚撻。又染疾病,行將槍決。而能於中忽然解脫,是為難。不但自免,并諸同罪,悉得赦免,是為甚難。四如人墮井,毒蛇荊棘同處。又值惡人拋擲土石,必死無疑。能於中騰躍而出,是為難。且能與同墮者,俱時出之,是為甚難。大海,重病,監獄,阱陷。皆喻娑婆三界。風浪,霜露藥石,楚撻,染疾,毒蛇,荊棘,惡人。皆喻此土魔障惡緣。自免喻自行得菩提。救人脫險,喻以念佛法門,度人生極樂。法喻昭然,吾人聞之,能不速念彌陀,以報佛恩乎。

疏中分四(初)法門難遇

《解》信願持名一行,不涉施為,圓轉五濁,唯信乃入,非思議所行境界。設非本師來入惡世,示得菩提。以大智大悲,見此行此說此。眾生何由稟此也哉。

念佛妙行,唯在信願持名,圓轉五濁。無設壇具儀破障除惑等事,故云不涉施為。念佛成佛,故非九界思議所行境界。假設非本師釋迦,示跡五濁惡世成菩提道,悲智雙運,見此念佛,行此念佛,說此念佛法門。然則我等何由稟受此念佛,而得往生也哉。

(二)明五決定

《解》然吾人處劫濁中,決定為時所囿,為苦所偪。處見濁中,決定為邪智所纏,邪師所惑。處煩惱濁中,決定為貪欲所陷,惡業所螫。處眾生濁中,決定安於臭穢而不能洞覺,甘於劣弱,而不能奮飛。處命濁中,決定為無常所吞。石火電光,措手不及。

此五段文,應與上五必不能度文、合參。蓋處於娑婆五濁中。若非帶業橫超之行,決定難逃劫濁。若非不假方便之行,決定難逃見濁。若非即凡心是佛心之行,決定難逃煩惱濁。若非欣厭之行,決定難逃眾生濁。若非不費時劫,不勞勤苦之行,決定難逃命濁。以吾人處於濁法聚會之時,必為時所囿。囿謂苑囿,如囚在獄,決定難逃下四濁之苦所偪也。處見濁中,自己正眼未開,定被邪智所纏。邪師說法,如恒河沙,豈能逃乎。在煩惱濁中,決被淫欲坑所陷,惡業五毒所螫也。在眾生濁中,決定以色身眾穢革囊,為安樂,不能洞然覺悟其不淨苦空。甘自陋劣卑弱,不能奮發上昇。亦決不肯承當自性,本來是佛。在命濁中,必為無常生滅,身心遷變生如石火電光,瞬息即為死魔所吞噉。故吾人在此末法五濁最重之時,若非念佛法門。欲纔發心脩行便措手莫及矣,注意毋忽。

(三)無知之錯

《解》若不深知其甚難,將謂更有別法,可出五濁。烽勃宅裏,戲論紛然。

五濁甚難出,念佛必能度。若不深知其意,心中將謂別有玄妙之法,可超出五濁。且在娑婆,邪智邪解邪師愚弄。臭煙烽勃,大火宅中,貪著嬉戲。邪見戲論,紛然雜陳,可不懼哉。

(四)知難之是

《解》唯深知其甚難。方肯死盡偷心,寶此一行。此本師所以極口說其難甚,而深囑我等當知也。初普勸竟。

吾人脩行,唯有深知念佛,必能度脫甚難出之五濁。方纔肯死盡偷心,將一句洪名,珍若至寶。此釋迦所以極言五濁難出,念佛難信。意欲吾人,既能遇此法門,不可當面錯過。須信願念佛,以出此難出之五濁。囑我等應深知之。大科初普勸竟。

(乙)二結勸

《經》佛說此經已,舍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脩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舍利弗,是當機眾。諸比丘,即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世間,該括正覺有情國土三世間也。天者,六欲四禪四空諸天也。人者,四大部洲之人類也。阿修羅等者,統攝八部眾也。如來難信之法說畢。聞法大眾,皆身心歡喜,信解受持。最後禮佛謝法竟,各還本處。故曰作禮而去也。

解分二初總標四益

《解》法門不可思議,難信難知,無一人能發問者。佛智鑑機,知眾生成佛緣熟,無問自說,令得四益。如時雨化,故歡喜信受也。

橫超帶業之淨土法門。全事顯理,全理成事。事理俱融,絕言絕思。非偏空三乘信力所及,為之難信。非六凡陋劣智力所知,為之難知。佛意高深九界莫測,故無一人能問。如來以三輪不思議力,大圓鏡智鑒機。無謀而應,照見眾生善根已熟。憶佛念佛之法,正合其機。故為不請之師,不待人問,自動宣說,令眾生得四悉檀利益。受其化者,如大旱之甘霖,適時契機。故聞說大法,歡喜無量,頂戴信受也。

(二)別點四益

《解》身心怡悅名歡喜。毫無疑惑名信。領納不忘名受。感大恩德,投身歸命,名作禮。依教修持,一往不退名而去。

身心怡悅名歡喜,乃世界悉檀歡喜益。無疑名信,不忘名受,乃為人悉檀生善益。感大恩德者,指示淨土法門為大恩,教令念佛為大德。聞至教,身心頂受曰歸命。歸命佛界,便破九界之惡,乃對治悉檀破惡益。遵佛所囑,依教奉行,一往直前,徑登不退,名而去。乃第一義悉檀入理益。但能往生淨土,便登圓三不退。非藏通別思議法門可比也。經文流通竟。

【書籍目錄】
第1頁:彌陀經要解親聞記序 第2頁:經題
第3頁:譯經師 第4頁:解經師
第5頁:正序 第6頁:解經玄義
第7頁:正釋經文—序分 第8頁:正宗分—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
第9頁:正宗分—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 第10頁:正宗分—正示行者執持名號以立行
第11頁:流通分 第12頁:跋語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