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放下的幸福:聖嚴法師的47則情緒管理智慧 聖嚴法師著

放下的幸福:聖嚴法師的47則情緒管理智慧 聖嚴法師著

第三篇 瞋 - 為什麼要生氣?

[日期:2016-07-01]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三篇 瞋
  
  為什麼要生氣?
  
  佛法認為,「貪、瞋、癡」是我們人類的三種根本煩惱,稱為「三毒」。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不能避免起瞋心,只不過有一些人是瞋恨在心裡,沒有表現出來罷了。
  
  可是有一些人往往會把心中的瞋恨從身、口的行為中發作出來,無論是表現在言語或身體上,都是既傷己又傷人。所以,我們通常會把瞋譬喻為火,又稱為瞋火,是因為它像火一樣會使我們失去清涼的智慧。
  
  如果我們能夠保持平心靜氣,就不會有瞋恨心了。可惜的是,要一直保持心靈的平靜,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瞋恨的起因,一般認為是外在環境無法獲得滿足,或者不能讓人順心如意,而使人的內心產生衝突而生起瞋恨心。
  
  但有時其實是自己內在的關係,例如他人並沒有妨礙我們的工作,只是自己看別人不順眼,莫名其妙地就生起氣來。所以外在環境的原因,有時是個人自以為是,但並不一定是完全客觀,也不一定外在真的有什麼人事物讓人瞋恨,即使自己已經氣得半死了,他人也未必會知道。
  
  另外,瞋恨不一定是對外的,有時是自己內在的煩惱,譬如有的人會恨自己的能力不足、福報不夠,或恨自己不夠聰明、努力不夠等。雖然自己恨自己不會傷害別人,但是心中有恨意總是不好的,尤其當自己恨自己到了極點時,就會開始處罰自己,而對自己最大的處罰就是自殺。因為討厭自己這麼差勁,於是覺得實在是生不如死,不如死了算了。
  
  由此可知,瞋恨會帶給人非常大的禍患,一定要適時化解瞋心。化解的方式有兩種:首先是觀念的化解,其次是方法的修行。
  
  首先,要從觀念上來化解,仔細分析瞋恨發生的原因,並進一步思考:瞋恨對我們究竟有什麼影響?經過一番理性的分析之後,在觀念上就會知道無論是恨人或是恨己,都無濟於事,倒不如從改變自己、改善處境做起,這要比用恨或瞋的情緒面對問題要好得多了。
  
  如果不管怎樣分析、解釋,都化解不開瞋恨心時,此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多拜佛、念佛、讀經或打坐,這些方法都能夠化解瞋恨的情緒,幫助人透過修行消業。但是如果我們面對問題沒有慚愧心和懺悔心的話,業還是不容易消解的。
  
  其實,無論是哪一種修行方法,都是要我們學習慈悲,不僅對待眾生要慈悲,對自己也是一樣。對己慈悲,就是要用智慧來處理自己的事,凡事不要感情用事,那麼容易動氣、動情緒。而對人慈悲,就是不管他人有理或沒理,都應該原諒他,就像我們也希望別人能諒解我們一樣,要將心比心。如果我們能以身作則,或是設身處地諒解他人,瞋恨心就會慢慢地減少了。
【書籍目錄】
第1頁:編者序 第2頁:第一篇 管理情緒有妙法 - 有情緒的人生才活得過癮?
第3頁:第一篇 管理情緒有妙法 - 情緒從哪裡來? 第4頁:第一篇 管理情緒有妙法 - 業力與潛意識
第5頁:第一篇 管理情緒有妙法 - 如何安心? 第6頁:第一篇 管理情緒有妙法 - 煩惱與習氣
第7頁:第一篇 管理情緒有妙法 - 調和感性與理性 第8頁:第二篇 貪 - 什麼是貪心?
第9頁:第二篇 貪 - 為什麼貪心? 第10頁:第二篇 貪 - 轉貪心為願心
第11頁:第二篇 貪 - 以布施對治貪念 第12頁:第二篇 貪 - 名利只是暫時擁有
第13頁:第二篇 貪 - 遠離名位、權力的誘惑 第14頁:第二篇 貪 - 廣結善緣帶來好人緣
第15頁:第二篇 貪 - 凡事恰到好處最好 第16頁:第二篇 貪 - 清貧與慳吝大不同
第17頁:第三篇 瞋 - 為什麼要生氣? 第18頁:第三篇 瞋 - 瞋是心中火
第19頁:第三篇 瞋 - 瞋心與慈心 第20頁:第三篇 瞋 - 逆境要忍,順境也要忍
第21頁:第三篇 瞋 - 生氣是慢性自殺 第22頁:第三篇 瞋 - 忍耐不是忍氣吞聲
第23頁:第四篇 癡 - 別顛倒看世界 第24頁:第四篇 癡 - 煩惱與愚癡
第25頁:第四篇 癡 - 跳出自己設的陷阱 第26頁:第四篇 癡 - 危機就是轉機
第27頁:第四篇 癡 - 善用生命不懈怠 第28頁:第四篇 癡 - 不為自己找藉口
第29頁:第四篇 癡 - 讓生活重新上軌道 第30頁:第五篇 慢 - 是自信,還是自負?
第31頁:第五篇 慢 - 心存謙恭,樂當配角 第32頁:第五篇 慢 - 知慚愧才能更上進
第33頁:第五篇 慢 - 不懂就說不懂 第34頁:第五篇 慢 - 發現不足,包容別人
第35頁:第五篇 慢 - 謙虛才有成長空間 第36頁:第五篇 慢 - 慚愧不是自卑
第37頁:第五篇 慢 - 以鼓勵代替責備 第38頁:第五篇 慢 - 脫掉虛有其表的外衣
第39頁:第五篇 慢 - 如何消除虛榮心? 第40頁:第六篇 疑 - 該不該懷疑?
第41頁:第六篇 疑 - 疑心與信心 第42頁:第六篇 疑 - 用信來除疑
第43頁:第六篇 疑 - 疑出柳暗花明 第44頁:第六篇 疑 - 不要擔心未來
第45頁:第六篇 疑 - 怕也沒有用 第46頁:第六篇 疑 - 如何去除恐懼?
第47頁:第六篇 疑 - 無有恐怖 第48頁:第六篇 疑 - 自信度過每一天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4)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4 楼
匿名 发表于 2022-7-20 3:43:51
thx
第 3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4-10-4 9:35:53
受益良多
回复 支持 (17) 反对 (142)
第 2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3-9-18 8:47:27
謝分享
回复 支持 (18) 反对 (142)
第 1 楼
小闻思會員 发表于 2012-2-24 13:50:10
赞,感恩法师精辟的分析与用心!
回复 支持 (18) 反对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