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聖嚴法師教話頭禪 聖嚴法師著

聖嚴法師教話頭禪 聖嚴法師著

第二篇 象岡話頭禪十開示 - 〈第三天:上午〉話頭的應用與修持

[日期:2010-07-24]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三天:上午〉話頭的應用與修持
  
  一、動靜語默修話頭
  
  這個時間要講什麼是話頭?怎麼用話頭?話頭的效果是什麼?
  
  雖然用修禪定的方法,也可以開悟,但是,修禪定一定是在靜態的狀況下,在動態的狀況下是沒有辦法修的。只有專門修行的人,或者是長時間修行的人,才能夠從禪定中得到力量。然而,話頭則是任何人、任何時間都可以用。所以,在中國為什麼會開發出中國禪的特色,是因為中國不像印度社會那樣,對於修行人特別的尊敬,而且普遍知道要供養修行人。
  
  在中國社會,除了少數特殊的、有吸引力的修行人才有人供養,否則,一定是自己想辦法生活。因此,才會像六祖惠能大師那樣,開發出在動、靜的任何狀況下,都可以修行的方法,而這即是中國禪的特色。我們現在這個世界,只有少數的出家人,而出家人也需要做服務的工作,所以,話頭是最能夠適應現代社會的禪修方法。
  
  話頭,實際上是從六祖惠能大師開始的。《壇經》中有一個故事:當惠能大師得到五祖弘忍大師的傳承之後,就到南方去了。弘忍大師座下有一位弟子叫做惠明,他原來是將軍出身,因為弘忍大師不再說法和指導修行,所以他就追隨惠能大師去了。
  
  惠能大師只是告訴他一個方法:「你現在不要想什麼是好或是不好、善或是惡,心中不起任何的分別心,在這個時候問『你的本來面目是什麼?』、『什麼是你自己的本來面目?』。」惠明因此而開悟了。惠能開悟得法之後,惠明是他第一個傳授方法的人。
  
  修禪定是漸漸地把我們的妄念心集中於一處,心止於一境,這叫做「心一境性」。所謂「一境」,實際上是一點或者是一念,在這個狀況下,你會自然而然地入定。但是,問話頭不是要我們將心止於一境,成為一般的禪定,而是雖然有雜念、有妄想,仍然只是用一句話頭。
  
  我們形容話頭是一把金剛王寶劍,它跟虛空一樣大,見到什麼破什麼,見到什麼斬什麼,任何妄念、任何狀況出現,只要用一句話頭問:「什麼是無?」、「什麼是我的本來面目?」這樣一來,你的妄念自然就停了;如果反覆地問,你自己就會進入這個問題裡,變成了一個大疑團。
  
  這個時候,即使你不再問,但你的心其實還是在「什麼是無?」、「什麼是我的本來面目?」或是你所用的其他話頭的疑團裡。
  
  二、用話頭取代妄念、製造疑情
  
  話頭的功能,不是用話頭去打壓雜念或妄想,而是用它來取代雜念或妄想,到最後雜念和妄想都沒有了,只剩下疑——「什麼是……?」,待機緣成熟的時候,突然間,疑團一下子消失不見了。所謂「不見了」,就是疑團爆炸,感覺好像一切都放下了,虛空沒有了,大地也不見了,而你自己當然也不存在了。雖然身體還在、環境還在,但是執著沒有了,這個時候又形容為「大地落沉,虛空粉碎」。
  
  話頭主要是讓我們產生疑情,如果不能產生疑情,自己要製造疑情,也就是要對這個問題很有興趣,想瞭解這個問題究竟是怎麼回事。假如「無」本來就是一個沒有的東西,為什麼還要問?這個字裡有什麼東西呢?為什麼有這麼多的禪師都在用這個話頭?他們不是傻瓜,所以一定有它的道理,那麼「無」裡面究竟會有什麼呢?告訴自己︰「我不服氣,我一定要問出個名堂來,這究竟是什麼東西?」你就像這樣自己想辦法製造出疑情來。
  
  過去禪師們用兩種比喻來形容參話頭時的感覺,第一種是好像咬棉花絮。將一團棉花拿到嘴裡咬,這到底有什麼味道?棉花是沒有味道的,那要不要咬呢?我現在的工作是咬棉花,我不咬它,那要做什麼呢?所以我還是咬,這其中一定有道理,要咬出個什麼名堂來才行。雖然沒有味道,但是很多人都咬過了,而且咬得有用,那我相信是有用的,所以還是要繼續咬下去。
  
  到最後,棉花絮給你咬爛了、咬碎了、咬得不見了,而你還在咬——「這是什麼?……」這是疑情出現了,你不再注意有沒有味道,因為被你咬爛了、咬碎了,甚至於你把它吞下去了,這時候已經沒什麼好咬的,但是你還在繼續問,就這麼進入疑情、進入疑團了。
  
  這個譬喻是形容自己沒有疑情、沒有想要知道這個話頭是什麼,但是沒有辦法,老師給了這個話頭,那只好用了。可是怎麼用,都覺得沒有味道,這真是奇怪了,咬棉花沒有意思,淡而無味,但是老師說要咬的,所以還是繼續咬吧!咬、咬、咬,漸漸的疑情會出現:「這是什麼?這是為什麼?究竟有什麼味道?」最後只有疑情,而疑情出現以後,味道也出現了。
  
  第二種譬喻,是吃滾燙的熱湯圓。因為湯圓裡有非常好吃的餡,很想一口把它吞下去,可是湯圓好燙,吞又吞不下,吐了又捨不得,在這個時候,什麼妄想都沒有,只知道湯圓又燙又好吃。
  
  這個譬喻,則是形容用話頭的人對話頭已經很有興趣。譬如,問「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是誰?」的時候,是對「自己現在的面孔是父母生的,那麼自己的本來面目究竟是什麼樣子」產生疑惑。
  
  實際上,「本來面目」是不會變的,不會因為年齡而改變,更不會因為出生或是不出生而改變。既然如此,那麼除了現在這個面孔、這個身體之外,我的本來面目是什麼?其實這是指眾生共同皆有的「佛性」。不稱「佛性」而說「本來面目」,是因為這樣比較具體一點,否則感覺很空洞、很抽象,沒有辦法想像。
  
  對於這個問題,你要非常深切的,而且是很迫切的希望知道答案,否則自己永遠是在煩惱之中,對自己是困擾的,對他人也會困擾;沒有得到解脫,所以被煩惱困擾,這都是因為不知道本來面目的緣故,一旦知道了本來面目之後,這些問題都不再存在,也就得到解脫了。
  
  三、疑情起於對佛法和自己的信心
  
  為了得到解脫,你一定要一直問下去:「本來面目是什麼?」問的時候,因為這是非常迫切的一樁大事,可是「為什麼我不知道?」所以不會有雜念和妄想,話頭也不會丟掉,甚至在一開始就是有疑情的。
  
  這要對佛法有信心,而且相信自己是有佛性的;如果對自己沒有信心,對佛法也沒有信心,那麼,這種如同吃湯圓的情況,就不容易產生了。
  
  因此,修行的人必須相信自己有佛性,必須相信自己的佛性與佛完全相通,但是佛已經開悟、已經見佛性了,所以佛不會再有任何的問題。
  
  「佛性」的意思是什麼?佛,梵文Buddha,是覺、覺者。覺,就是醒了,從煩惱之中醒過來,從痛苦的惡夢之中醒過來。一般眾生老是做著一個長長的夢,這個長夢叫做「生死大夢」,雖然在夢裡也好像有歡樂的時光,但是痛苦、煩惱和麻煩的時間更多。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只要自己覺悟了,就沒有這個問題了。你的人生觀和宇宙觀會改變,也就不會被煩惱的夢所困擾。「性」的意思,是有這個可能性,所以叫做「佛性」,事實上是指你有覺悟的可能性。怎麼覺悟呢?用話頭。
  
  你們是在嚼棉花絮呢?還是吃熱湯圓?如果沒有辦法像吃到熱湯圓那樣的狀況,棉花絮還是要繼續咬。請大家不要覺得話頭淡而無味。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讓中華禪法鼓宗的教法更完整 第2頁:(導讀)最精要的話頭指南
第3頁:第一篇 話頭禪法 - 壹、話頭禪的旨趣——金剛王寶劍、斷一切煩惱 第4頁:第一篇 話頭禪法 - 貳、參話頭前的準備和認知
第5頁:第一篇 話頭禪法 - 參、進入話頭禪法 第6頁:第二篇 象岡話頭禪十開示 - 〈第一天︰晚上(報到日)〉放鬆、欣賞,體驗話頭
第7頁:第二篇 象岡話頭禪十開示 - 〈第二天︰上午〉公案與話頭的用法 第8頁:第二篇 象岡話頭禪十開示 - 〈第二天:晚上〉《六祖壇經》︰修持一行三昧
第9頁:第二篇 象岡話頭禪十開示 - 〈第三天:上午〉話頭的應用與修持 第10頁:第二篇 象岡話頭禪十開示 - 〈第三天:晚上〉《六祖壇經》︰以直心用方法
第11頁:第二篇 象岡話頭禪十開示 - 〈第四天:上午〉禪修的基礎 第12頁:第二篇 象岡話頭禪十開示 - 〈第四天:晚上〉《六祖壇經》:定慧一體、定慧同時
第13頁:第二篇 象岡話頭禪十開示 - 〈第五天:上午〉話頭的四個層次(一):念話頭、問話頭 第14頁:第二篇 象岡話頭禪十開示 - 〈第五天:晚上〉《六祖壇經》:自見本性,無有差別
第15頁:第二篇 象岡話頭禪十開示 - 〈第六天:上午〉話頭的四個層次(二):參話頭、看話頭 第16頁:第二篇 象岡話頭禪十開示 - 〈第六天:晚上〉《六祖壇經》: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
第17頁:第二篇 象岡話頭禪十開示 - 〈第七天:上午〉見性即是見空性 第18頁:第二篇 象岡話頭禪十開示 - 〈第七天:晚上〉《六祖壇經》:勤修無念、無相、無住
第19頁:第二篇 象岡話頭禪十開示 - 〈第八天:上午〉修行佛法的次第 第20頁:第二篇 象岡話頭禪十開示 - 〈第八天:晚上〉《六祖壇經》:念念時中,不住一切法
第21頁:第二篇 象岡話頭禪十開示 - 〈第九天:上午〉解行並重,活出佛法 第22頁:第二篇 象岡話頭禪十開示 - 〈第九天:晚上〉《六祖壇經》:見聞覺知,不染萬境
第23頁:第二篇 象岡話頭禪十開示 - 〈第十天:上午(圓滿日)〉以自身修持感動他人 第24頁:第三篇 〈宗乘七箇樣子〉講要 - 一、第一箇樣子——道由心悟,不在言傳
第25頁:第三篇 〈宗乘七箇樣子〉講要 - 二、第二箇樣子——自家寶藏,何假外求 第26頁:第三篇 〈宗乘七箇樣子〉講要 - 三、第三箇樣子——常存生死心
第27頁:第三篇 〈宗乘七箇樣子〉講要 - 四、第四箇樣子——離文字、語言、分別相 第28頁:第三篇 〈宗乘七箇樣子〉講要 - 五、第五箇樣子——但向生死交加處看話頭
第29頁:第三篇 〈宗乘七箇樣子〉講要 - 六、第六箇樣子——道無不在,觸處皆真 第30頁:第三篇 〈宗乘七箇樣子〉講要 - 七、第七箇樣子——省力處便是得力處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