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念佛三昧寶王論白話淺譯 法宣法師著

念佛三昧寶王論白話淺譯 法宣法師著

高聲念佛面向西方門第十一

[日期:2011-01-02]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法宣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高聲念佛面向西方門第十一

問曰:想佛即是無想,已經恭聞開示了。然而大乘方等經典之中,為了修習無上深妙之禪定,而令其淨念相繼、想於佛的白毫相,並且兼帶稱念佛號,以祈求殊勝之禪定。等到契入之後,則心佛兩忘,這是真實存在之事。但是只要心中默念佛號,如同泉水澄靜一般,則念佛三昧自然能夠達到。又何必一定要高聲念佛、喧動於鄉里街巷,響聲震動於山林之間,然後才稱之為修道呢?

對曰:你所問的固然沒錯,但是出聲念佛也沒有過失。我嘗試為你說明之,所以者何呢?去除散亂的重要方法,最重要的是存在於音聲。音聲如果不振奮激厲,則心念便暗自竊竊然、飄飄然而散亂不定。聲音如果能夠振奮激厲,就如同拔除茅草而拔起一連串其它之草,並且乘著策杖於其後,以畢命之心與之相對,永遠斷除其擾亂之憂患,這就是其第一個意義也。以切近身心者來說,音聲及正念之光照所及,萬般惡念所引生的災禍,便如同冰霜般消散。而種種功德之叢林,便如千山中的松樹一樣茂盛不凋,這就是其第二個意義也。就遠一層來說,念佛往生淨土之後見到阿彌陀佛的金容,乃是光明熒煌並且散放萬彩祥光,其說法時七寶天華淅瀝瀝如雨般從虛空而降下,這些種種殊勝就如同以手指指著手掌一般容易,這些皆是因為高聲念佛所致的,這就是其第三個意義也。又如同牽引搬動巨木大石,因為太重而無法運載向前,但是只要以洪亮的聲音同時發出呼號,則木石便隨聲而飄然輕舉,這就是其第四個意義也。此外與魔軍敵眾相爭戰時,大家旗鼓相當正面遭遇之時,如果將音聲律調用於軍隊車馬之調動,以堅定齊整之心,而攻破於強敵,這就是其第五個意義也。音聲既然具有如是眾多之意義,又何必厭惡之呢?

因此不如喧聲與寂靜兩者並重並全,並以止觀同時運用,合乎於佛陀之旨意,這樣不是很好嗎?定慧如果能夠均等,則能同時相忘於心佛了,這就如同你所問的問題了。是故廬山慧遠大師的〈念佛三昧序〉云:「功德高廣而容易進修,則無如以念佛為先。我常常覺察到佛號不可思議的音聲,每次扣動心弦時,心中只要聽聞佛號,則塵勞牽累,每每便可銷除。滯著的執情,也融通開朗起來了。如果不是天下間至極深妙的念佛法門,又有誰能夠如此玄妙呢?」如果要說到有什麼證明者,就無如《華嚴經》的偈頌說:

寧受無量苦,得聞佛音聲。不受一切樂,而不聞佛名。

真是如此,則佛號的音聲遠震十方,開啟眾生的善根、萌生菩提心芽,猶如大地一聲春雷,驚螫而震動百草,怎麼可以輕視念佛之聲,而誣蔑之呢?

問曰:高聲稱念、與低聲稱念佛陀名號之差別,我已恭敬承受其義理。可是十方世界的淨土,皆有如來世尊,獨獨面向西方,這不是非常的執著嗎?

對曰:你問的就不對了!此乃是大乘方等佛經中,釋迦如來作如是說,不是人間法師之意旨啊!豈可以毀謗於大乘方等經典呢?

問曰:我已恭聞教典之意旨了,可是不知其義理何在?

對曰:也有其道理。就如同愚痴之人,見到觀世音菩薩有十一個面相,隨即施設問難說:「為何不安立十二個面相呢?」如果隨順其語言,安立十二面,此愚痴人便又問難說:「為何不安立十一面呢?」如今你以東方,而問難為何要面向西方,其道理也是如此。如果還是迷昧而未能覺醒者,即以此色身令其注意身心之安置,不背向於西邊這一方,則其不久自然可以了悟。如果還不了悟,則實在是不可教化,但可令人悲憫而已。此外《勝天王經》〈二行品〉當中,說明如來有八十種隨形好,其中有一個隨形好之光明功德,名之為『一切相不背他』也,那麼佛也不可以背向之。佛陀常常面向於一切眾生,不會像怨賊仇人一般,不欲正面相見,這是佛陀慈悲之至啊!即是不背於佛之道理啊!

智者大師,自從其撫玩塵土的童年開始,以至命終於六十耳順之年,躺臥時必定合掌,端坐時必定面向西方。到了即將命終之時,令人讀誦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以及九品往生之經文。命終時光明照滿山林,天樂連續不斷演奏,而後往生於西方淨土。那麼面向西方之意義,不是非常弘大嗎?

問曰:面向西方之事,已經恭敬聽聞其教典與義理。而『般舟三昧』之意義,其義理又何在呢?

對曰.:梵語『般舟』,此方語言稱為『現前』。這是說憶念思惟阿彌陀佛而不間斷,因此佛陀現前於禪定之中。總共九十日恆常經行者,乃是幫助般舟三昧諸佛現前之助緣,並不是真正的解釋其意義。

問曰:淨土微妙之法門,般舟三昧的意義,已經完整聽聞其剖析了,然而近代已來,又有誰高登於西方極樂國土,既然沒有人從極樂世界回來告知回報,哪裡知到他們去了何處,期望師父為我說明之。

對曰:晉朝廬山的慧遠法師,為念佛求生淨土的首先倡導者,遠公跟從追隨於佛陀跋陀羅三藏法師,三藏法師教授以念佛三昧。(成時:考據遠公於晉孝武帝太元十五年庚寅,與僧俗二眾一百二十三人結社念佛,經歷十七年。到了安帝義熙二年丙午,佛陀跋陀羅才到了長安,後來因為一些小因緣,而前往廬山,紫閣飛錫法師以為佛陀跋陀羅教授遠公念佛三昧,然後才結蓮社,此乃未經詳細考查。)與弟弟慧持、高僧慧永,以及朝庭的賢人貴士,及隱逸在野之清信之士,如宗炳、張野、劉遺民、雷次宗、周續之、闕公則等,一百二十三人,鑽鑿山壁刻下銘文,立誓發願求生淨土。在劉遺民所著的文章中,其大略云:

思惟人身難得,很快就失之交臂而沉淪於六道之中。了悟世事無常,生死逼迫的急切。明白三途惡報在暗中急急相催,知道險難惡趣之難以超拔。這就是那一些一同志向於佛道的諸賢們,之所以晨朝精勤、夜裡警惕,想要仰望有所救濟解脫的原因啊!

於是又以不可思議的妙觀,觀想憶念阿彌陀佛絕妙之容顏,開啟我們愚癡的心靈,而有真實正確之觀照。期望能夠往生淨土,使迷昧的妄識,因為華開見佛了悟無生而重新新生,粗重的肉胎形體,轉變為蓮華化生的殊勝妙身。依托著清淨的蓮華飄流於八功德水之間,在七寶玉樹的蔽蔭之下詠歎讚頌阿彌陀佛。於遼闊的天地之間飛行、而飄逸著如雲彩般輕柔的衣裳;在瀰漫著花香的微風中優遊、而安度於無盡的歲月。在安適中忘掉了色身形體,而心中祥和安定;心中超越了喜樂,以無所得而自怡。低頭向著三途遙遠地俯謝而去,昂首傲視著天宮而長辭於三界之外。期望能夠紹承佛法、接引眾靈,以繼起往生淨土之大道,遙指著究竟寂滅以為期望之目標。這樣一個不可思議的念佛法門,不是非常弘偉廣大嗎?

慧遠大師作〈念佛三昧序文〉云:「稱之為三昧者,是何緣故呢?乃是思慮專精、想念寂靜的意思也。思慮專精,則心志專一而不移動。想念寂靜,則精氣虛寂而心神明朗。精氣虛寂,則心智安定而容易明照;心神明朗,則無有幽微之事而不通徹。此二者,乃是契入本自天然之佛性的不可思議玄符,會入一心而達其妙用也。此外諸多三昧之中,其名稱非常眾多。然其功德高廣而容易進修的,則以念佛三昧為最先。若是以一般凡夫,隨其對治所需之種種三昧,便不得語其優劣高下,這是顯而易見的。」

謝靈運曾經作詠歎淨土之詩云:「法藏比丘生長於王宮之中,長大後因心懷佛道而出離於國土京城。其所發的誓願有四十八願之多,以弘大的誓願來拯救群生。極樂淨土是何其的微妙,來往生者皆是人中之菁英。若是要等到年老衰頹了才來修行,又怎可寄望其如意呢?想要蒙受阿彌陀佛的教化,必須趁著如同清晨的年少之時、永往長征。」

你問說:未曾見過有往生之人前來回報者,晉朝時有一位闕公則,曾經發願往生後回來報知。後來與他一同誓願往生淨土的友人,在東京洛陽的白馬寺,一天夜裡,正在為闕公則作忌日、讀誦經典時,當時林木佛殿,皆變作黃金色。虛空中有聲音曰:「我是闕公則也,以前所祈求的往生極樂世界七寶國土,如今已經圓滿成就了,因此回來報知於你們。」說完之後音聲便消失不現。支道林法師曾經讚歎曰:「大哉啊!闕公,享有無量無邊的虛空法界、契入於本具之靈性。其神識已經往生西方的極樂世界,而其不可思議的形跡卻應現於東土的京城。逍遙自在往返流連於雲霄太虛,既能宣流法音之聲嚮,又有光耀之身形。哪裡只是用一偈讚頌的話便可歌歎其德行,其回報乃是為了顯現死亡不是斷滅、而極樂世界乃是真實不虛的啊!」

此外虞孝敬也作讚曰:

「美哉啊!公則,已經先嘗得了甘美的法味。能夠知道我們心意的人非常希少,因而我們所修之佛道乃更顯得珍貴。金色的光明在夜裡朗照閃耀,白玉一般純潔的容貌,如朝日般潤澤明亮。因為不捨有緣眾生之慈悲心,因此回來告知其道友同志。」

【書籍目錄】
第1頁:靈峰蕅益大師選定淨土十要第五 第2頁:念佛三昧寶王論自序
第3頁:念未來佛速成三昧門第一 第4頁:檗女群盜皆不可輕門第二
第5頁:持戒破戒但生佛想門第三 第6頁:現處湯獄不妨受記門第四
第7頁:觀空無我擇善而從門第五 第8頁:無善可擇無惡可棄門第六
第9頁:一切眾生肉不可食門第七 第10頁:念現在佛專注一境門第八
第11頁:此生他生一念十念門第九 第12頁: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門第十
第13頁:高聲念佛面向西方門第十一 第14頁:夢覺一心以明三昧門第十二
第15頁:念三身佛破三種障門第十三 第16頁:念過去佛因果相同門第十四
第17頁:無心念佛理事雙修門第十五 第18頁:了心境界妄想不生門第十六
第19頁:諸佛解脫心行中求門第十七 第20頁:三業供養真實表敬門第十八
第21頁:無相獻華信毀交報門第十九 第22頁:萬善同歸皆成三昧門第二十
第23頁:舊跋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