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念佛入門白話解 律航法師著

念佛入門白話解 律航法師著

第三講 四攝 六度 三輩往生

[日期:2011-01-02]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律航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三講  四攝  六度  三輩往生

前次講的十善業道,是種人天道的因,將來可得人天道的果,足能自度,但嫌願力太小,不能度他。今天要講四攝六度,是行菩薩道,種菩提因。自他兩度,同證佛果。但雖廣行四攝六度,若不發心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仍不能見佛聞法,證得正等正覺。因此接講三輩往生,了知淨業正因,圓滿成佛的功德。

四攝

●問:四攝怎麼講?答:攝者,是攝持,或攝化,即把握施行的意思。共有四樣:一、布施攝。二、愛語攝。三、利行攝。四、同事攝。所以叫做四攝。●問:怎樣叫布施攝?答:布施攝就是若遇到有人要我幫助他甚麼,當盡我的力量幫助他,內分財施、法施、無畏施,使他因此生起親愛的心來,依我學習道行。●問:愛語攝怎麼講?答:愛語攝就是以善言慰喻,而去感化不學習道行的人,使他樂於接受,願來學習道行。●問:怎樣叫利行攝?答:利行攝就是起身口意的三種善行,利益有情,使他們知道我們佛教,不是空談無補。●間:甚麼叫同事攝?答:同事攝就是要示現與被度的人相同行為,所謂「和其光同其塵」在人群裡,隨機教化,使人群同受道行的教育。

六度

●問:實行四攝是否把菩薩道完全包括了?答:若行菩薩道不僅四攝。還有六度萬行,不過四攝法是他的前方便。●問:六度怎麼講?答:度者是度化。共有六樣;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般若。所以叫做六度。●問:布施持戒,前次講過,我已明白了。怎樣叫忍辱呢?答:忍辱,就是有人無故來打罵,你能安心忍耐,不起煩惱。●問:精進怎麼講?答:精是不雜,進是不退。就是對於道行,純一不雜,日有進步。●問:怎樣叫禪定?答:禪名禪那,這靜慮的意思。定即安定。學佛的人,必須有禪定的工夫,才能開悟大道。●問:般若怎麼講?答:般若二字是梵音,翻譯妙智妙慧。便非普通所謂智慧了。●問:學習六度,發起萬行,還要念佛嗎?答:六度萬行,修菩薩道,還須念佛求生極樂,纔可圓成佛果。你不聞普賢、文殊、馬鳴、龍樹諸位菩薩嗎?他們過去已成佛道,今生倒駕慈航,現菩薩身,行菩薩道,最後還發願求佛接引,往生極樂。你又不聞慧遠、善導、智者、永明諸位大師嗎?他們宗教皆通,人天景仰,仍然畢生念佛,求生淨土。這諸位菩薩祖師,皆已上品上生了。

三輩往生

●問:念佛往生品位怎樣分別呢?答:往生與否,全看你信願切不切。至於品位高下,又憑念佛的工夫淺深,大概分為上中下三輩:每輩又分上中下三品,共計九品。●問:怎樣修行才可以上輩往生呢?答:上輩修因有五樣:一、須捨俗出家。二、須發菩提心。三、須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四、須修諸功德。五、須回向諸善,願生極樂。●問:中輩往生要怎樣修行呢?答:中輩修因有四樣,一、須發菩提心。二、須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三、須少修福善。四、須回向願生極樂。●問:下輩往生要怎樣修行呢?答:下輩修因亦有四樣:一、須發菩提心。二、須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乃至十念願生其國。三、聞甚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四、臨命終時,以至誠心,乃至一念,念於彼佛,願生其國。●問:如你所說上輩往生,須捨俗出家,那末,我們在家人就沒有分了?答:出家在家,在心上分別,不儘在形式上分別;你如果捨棄俗念,便和出家人一樣,反過來講,出家人如不能捨棄俗念,仍等於在家人。要知修行在心地不在形相。●問:凡往生的人,有無共同遵行的條件?答:無論上中下三輩,有三個條件,必須統同遵行,方能往生。第一要發菩提心,第二要一向專念,第三要回向極樂。●問:怎樣叫做一向專念?答:「一向」有兩個意思:一是就空間說,直趨西方一個方向,既不偏南,也不偏北:二是就時間說,自始至終,永久稱念,剎那不斷。專念者,是專持阿彌陀佛名號,決不夾雜其他名稱,所謂專修無間是也。●問:若能一向專念,還須一心不亂,纔可蒙佛接引嗎?答:若你能做到一向專念,再回向願生極樂,臨命終時,一定蒙佛接引,至於一心不亂的境界,果能做到,固然頂好,但不可因未能完全做到,而生畏難退屈的心,你只管一向專念,保證決定往生。●問:往生既分三輩九品,有無共同的利益?答:不論品位高低,一經往生,決定不退,並且只此一生,皆可補佛。●問:成佛以後儘管自己享樂嗎?答:我們成佛,為的普度眾生,所以見佛聞法,頓開佛慧,威德具足,神通自在,乘願再來,娑婆世界,度化現生,以及多生的父母眷屬和法界眾生,同生淨土,離苦得樂。

【書籍目錄】
第1頁:印光大師開示 第2頁:律航法師遺著序
第3頁:律航法師傳略及其往生事蹟 第4頁:念佛入門白話解重印序
第5頁:第一講 三皈五戒 念佛常識 第6頁:第二講 十善業道 淨課儀規
第7頁:第三講 四攝 六度 三輩往生 第8頁:第四講 持名念佛要義十則
第9頁:附錄三則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