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金光明經空品講義 文珠法師講述

金光明經空品講義 文珠法師講述

七、講解經文—(三)引己為證

[日期:2010-12-30]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文珠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三)引己為證

1.自利功德

我斷一切,諸見纏等,

以智慧刀,裂煩惱網,

五陰舍宅,觀悉空寂,

證無上道,微妙功德。

以下,是釋尊引自己為證,證明修我法二空觀,可以成就自利利他的功德,終成佛道。此二頌是舉佛自利功德中的智斷二德。眾生愚痴無智,錯認世間一切現象是真實,故執我執法,起貪瞋痴之心,作殺盜婬之業,被業力所牽,流轉生死,輪迴六道,不能超越三界,如墮羅網,失卻生命的自由。若肯接受佛的開示,修習空觀,空我法二執,即可斷煩惱,了生死,證涅槃。佛并引自己為證,故說:我斷一切,諸見纏等。

一切諸見,指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以及邪見等五利使。諸纏,指無慚、無愧、睡眠、掉舉、昏沉、慳、嫉、忿、覆、悔等十纏。煩惱網,通指身見等五利使,以及貪、瞋、痴、慢、疑等五鈍使。此等煩惱,擾亂人的身心,如被人纏縛,不得自由自在,故說纏說網。佛因中既然修習我法二空觀,以智慧刀,割裂煩惱網,故能回復法身慧命的自由。

 

五陰,是能造生命的色心二法,舍宅,是所造的生命。佛用智慧刀,裂煩惱網,通達諸法空相,知道五陰所造的生命,虛偽無主,能造諸法,亦空無所有,不但我空、法亦空,連能空諸法的空智,亦不可得,能所悉皆空寂,故證畢竟空,得無上道,圓滿成就,佛果種種微妙不可思議的功德。

智慧刀,即是般若真智,是智德,屬於佛果三德中之般若德;裂煩惱網,即證涅槃,是斷德,屬於佛果三德中之解脫德;五陰舍宅,觀悉空寂,是妄盡,證無上道,微妙功德,是真現,屬於佛果三德中之法身德。即是說:佛因中能以般若空智,修習我法二空觀,果上即涅槃三德。

2.利他功德

開甘露門,示甘露器,

入甘露城,處甘露室;

令諸眾生,食甘露味。

以下是明佛果利他之功德。甘露是諸天不死之神藥,食之可以命長、身安、力大、體光。譬喻佛所證涅槃,有常、樂、我、淨四德之妙用。十住位初開聖道,遮二邊,故言:開甘露門。對十行位,□別顯示,謂之:示甘露器。對十回向位,因事入理,言入甘露城。對十地位,處法性空,故言:處甘露室。對妙覺位,自食斯味,兼以化他,是令諸眾生,食甘露味。

菩薩雖然能夠自行化他,但化他未廣,自行未圓;唯佛果智德圓,斷德滿,慈悲力大,能為眾生,開十住,示十行,令眾生入十回向,處十地,食甘露味,功用具足,故言:開甘露門,示甘露器,入甘露城,處甘露室。

開甘露門,是令眾生得道慧;示甘露器,能令眾生得道種慧;入甘露城,令眾生得一切智;處甘露室,令眾生得一切種智;食甘露味,令眾生住佛果涅槃。

吹大法螺,擊大法鼓,

燃大法炬,雨勝法雨。

我今摧伏,一切怨結,

豎立第一,微妙法幢。

以下九頌,是明佛果化他圓滿;今此二頌,是說轉法輪攝化眾生。初四句是說法化他,後四句是用神通化他。由於佛修因時,觀我法二空的正慧,故證果時,智德圓滿,能說法化他;由於佛修因時,觀我法二空之助道,故證果時,斷德圓滿,能用神通化他。

今舉四喻,以譬喻佛說法。螺是改號,喻佛說小乘法,能改凡夫苦忍之性,入聖人之正性;說大乘法,能改凡聖之偏性,入中道之圓性。通教七地,別教初地,圓教初住,皆是改號之位,令從偏空,得入中道。

「擊大法鼓」,軍隊中每擂鼓助威前進;喻佛說法,督進深行,小乘在修道位,通教八地,別教十行,圓教初住,此等諸位,以聞法力,得進真修道位。

「燃大法炬」,炬能自照,亦能照他人;喻佛說法,令自他皆得益,如千年暗室,一燈能照。佛說法亦如是,佛不說法,則世間黑暗,幽冥無光;諸佛出世說法,真理之光,普照大地,可令眾生燃起智慧心燈,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皆知善惡,識邪正,明因果,甚至照破無明煩惱黑暗。通教八地,別在回向,圓在初住,皆是自他,俱得利益之位。

「雨勝法雨」,雨能潤澤大地,成熟農作物,令花果敷縈;喻佛說法,令人增益道心,任運成熟,自然流入薩婆若海。法華經言:「一雨普潤,三草二木。」世間三草二木,譬喻佛所教化,三乘五乘之機;佛說法譬喻下殊勝之法雨,普洽五乘眾生之機,隨眾生根性大小,皆各自得益。

我今摧伏,一切怨結,是拔苦;豎立第一,微妙法幢。是與樂。怨是怨敵,結是結縛,總譬喻五住煩惱。五住煩惱:通指根本煩惱(無明),與枝末煩惱(見思)。根本能為枝末所依名住,根本能生枝末名地。

一見一處住地:身見、邊見、戒禁取見、見取見、邪見等五利使見惑,入見道位時,斷於一處,名見一處住地,通指三界見惑。

二欲愛住地:欲界煩惱中,除見與無明,其愛著垢重,故名欲愛住地。

三是色愛住地:色界煩惱中,除見與無明。其中愛著之垢最重,故名色愛住地。

四有愛住地:指無色界煩惱中,除見與無明。有是指有為生死言,無色界之愛,於生死之果報,為愛著之最終者,故名有愛住地。

五無明住地:通指三界一切無明煩惱。無明煩惱是一切煩惱的根本,故另立一住地。二乘但斷前四住,佛則五住淨盡,二死永亡,故可以摧伏一切怨結。

豎立法幢,即是說法利生。幢有高聳、莊嚴二義:喻佛說法,高超眾行之上,故言第一;佛三身俱備,萬德莊嚴,故言微妙。眾生依佛所說之法而修,得證無上道,故佛所說之法,是最勝無上第一微妙之法幢。

度諸眾生,於生死海,

永斷三惡,無量苦惱。

煩惱熾然,燒諸眾生,

無有救護,無所依止,

我以甘露,清涼美味,

充足是輩,令離焦熱。

下文是以四弘誓願化他,此三頌是明拔眾生苦。度諸眾生,是眾生無邊誓願度。令眾生能度生死海,永斷三惡道,解脫無量苦惱,是未度苦諦者令度。

煩惱熾然,燒諸眾生,是煩惱無盡誓願斷,亦是未斷集諦者令斷。眾生心中煩惱火熾盛,苦不堪言,無救無依;佛以慈悲水,撲滅眾生煩惱火,令無救護無所依止的眾生,消滅心中煩惱火焰,而得身心清涼自在。

我以甘露,清涼美味等四句,是佛道無上誓願成,亦是未證滅諦者令證。佛憐愍眾生,流轉生死苦海,故以佛道的無上甘露美味,施給無救無依的眾生,令得充足法味,遠離煩惱焦熱,而證得佛道清涼自在。

於無量劫,遵修諸行,

供養恭敬,諸佛世尊,

堅固修習,菩提之道,

求於如來,真實法身。

捨諸所重,肢節手足,

頭目髓腦,所愛妻子,

錢財珍寶,真珠瓔珞,

金銀琉璃,種種異物。

此四頌是四弘誓願中,法門無量誓願學。亦是未安於道諦者,令安於道諦。於無量劫,是明修學時間之長;遵修諸行,是廣修六度萬行;供養恭敬,諸佛世尊,是財供養;堅固修習,菩提之道,是法供養。佛於因中廣修六度萬行,趣向遙遠的菩提覺道,必須要有堅固不拔的意志與毅力,始可克服菩提道上的種種障礙。佛所以用無比的毅力,與堅固的意志修習菩提道,目的是在求於如來真實法身;此明佛難行而能行之目的。

捨諸所重以下,是明難捨能捨,捨是施捨,即是布施。普通說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今此經中言布施,則有內財施,外財施,與內外財施等。有捨心的人,是樂意布施的,但要布施自己珍惜的貴重物品,已經不容易,何況是自的四肢或腦袋、或眼晴、或骨髓?布施這些身體部份,是會危及自己的生命,普通人是無法做得到的。但釋尊因中行菩薩道時,不但樂意布施身體的任何部份,同時能夠捨身濟餓虎,本經第十七捨身品,就是說釋尊往昔為王子時,捨身救虎的故事,是屬於內財布施。

所愛妻子,是內外財布施。菩薩,有出家的,也有在家的;在家菩薩,當然有妻子,也有兒子。家庭中最親愛的,該是妻兒,要將自己的妻兒送給別人,在普通人來說:簡直是不可能的事,但在證得諸法空性,破我法二執的菩薩,在需要時,是會慷慨布施的。

錢財珍寶,真珠瓔珞,金銀琉璃,是七寶布施,種種異物,是指七寶以外,所有珍奇異寶。今言釋尊因中修行時,無論是外財的奇珍異寶,或是內財的生命,以及內外財的妻兒,都能布施。

布施是六度之首,舉布施即概括六度萬行。菩薩廣修六度萬行,必須明白我空,法亦空,除去我法二執;以無住無著之心,實行無相布施,實行無相度生,實行無相懺悔業障,實行無相讚佛,禮佛,才是無漏功德,才是成佛的真因。

釋尊因中修行,能夠明白我法二空之理,進而修我法二空之觀,不著空有,又能雙照空有,故不但能成就自利的智德與斷德,同時能斷煩惱,轉法輪,度眾生,離相布施,圓成佛道,獲得佛果無量無邊的功德。如果我們有機會見聞讀誦此空品,或聽法師講解此空品,先明白我法二空理,進而修習我法二空觀,不執有,不著空,以無住無著之心,廣修一切法門,廣度一切眾生,一定可以斷一切煩惱,度生死苦海,證無上佛道。可知本經空品,所說我法二空之理,對於學佛修行,是何等的重要。因此,古德編寫供天儀軌時,特別將此空品,列入供天科中,令行者明白我法二空之理,進而修習我法二空觀,破除我法二執,以無住無著之心,廣修供養;由有相布施,進而無相布施,則何止所得之福,無窮無盡,且能遠作菩提之因,用意極善。

【書籍目錄】
第1頁:一、講經因緣 第2頁:二、本經緣起
第3頁:三、本經譯傳 第4頁:四、解釋經題
第5頁:五、講解經文—(一)略說對機 第6頁:六、講解經文—(二)正說空義
第7頁:七、講解經文—(三)引己為證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