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集解 會性法師敬集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集解 會性法師敬集

上品生觀

[日期:2010-12-26]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會性法師敬集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辛初、觀菩薩眾(第十四、上品生觀)分二

初、正明三品  二、總結觀名

壬初、正明三品分三

初、上品上生  二、上品中生  三、上品下生。

靈芝疏云:「第十四上輩有五:一、發菩提心,大乘心也;二、解第一義,大乘解也;三、修行諸行,大乘行也;四、深信因果,大乘信也;五、迴向往生,大乘願也。如此五法,上三品中,出沒互見。上品上生具五,經明三心三行是也。上品中生有四,唯缺大行。經云:『善解義趣』,是也。上品下生有三,缺於解行。經云:『但發無上道心』,是也。若無第一,不為上品;若無四五,即不往生。故上三品,即攝補處、不退、初心、諸大菩薩也。」

癸初、上品上生分三

初、標  二、釋  三、結

子初、標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上品上生者:

子二、釋分四

初、修勝因  二、感勝緣  三、明往生  四、生後益

丑初、修勝因

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初、發三心。靈芝疏云:「發三心者,菩提心也。亦名無上道心。一、至誠者,求佛菩提,決定堅固,至佛不移也。」箋註云:「至誠心,願往生真實之心也。」約論云:「何名至誠?至者,不留餘地;誠者,唯此一心。行者創聞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指,發儋何心,直趣無上菩提,不復希求有餘涅槃、人天果報;第念不依佛力,行願難圓,是故決定求生淨土,一意精修,無有間斷,是謂至誠。」靈芝疏云:「二、深心者,於大乘法,聞思修習,至佛不已也。釋論(智度論)云:智度大海,唯佛窮底,故云深也。」淨影疏云:「求心殷重,故曰深心。」天台疏云:「深者,佛果深高,以心往求,故曰深心。」約論云:「何名深心?經云:『深心信解常清淨』。諸佛甚深法藏,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然亦不離眾生妄想心中,故曰: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如來智慧非他,眾生妄想是;眾生妄想非他,如來智慧是。但以深心照了,知如來眾生無二無分別,則不於心外見佛。所見之佛,不離自心故。知如來眾生無二無分別,則不於心外求生淨土;了所生淨土,具足自心故。乃至即見無見,即生無生,清淨本來,離諸覺觀故。如是信解,是謂深心。」靈芝疏云:「三、迴向發願:所修功德,普施眾生,至佛無盡。」箋註云:「迴向發願心,迴向所修之功德,而願求往生淨土之心也。」約論云:「何名迴向發願心?如阿彌陀佛為佛道故,發廣大心;我亦如是為佛道故,發廣大心。如阿彌陀佛為眾生故,取妙淨土;我亦如是為眾生故,取妙淨土。有一眾生未得度者,是則我土不淨,我佛不成。我、佛、眾生,即一即三,非三非一,究竟不可得故。是名迴向發願心。」 靈芝疏云:「若對三聚:初即攝律儀,無惡不斷,故必至誠。二即攝善法,無善不修,故必漸深。三攝眾生,無生不度,故必迴施。若對三佛:初是斷德,法身佛也;二即智德,報身佛也;三即恩德,應身佛也。果有三佛,因必三心,不可缺一。」

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迴向發願,願生彼國。

次、修三行。靈芝疏云:「發上三心,必修三行。然有徑修三行,義具三心,故云復有三種眾生等。」約論云:「三種眾生者:言齊修三種行業之眾生,非謂各修一種也。蓋信願相資,解行相發。一有所虧,不能入道。」靈芝疏云:「一、不殺是諸戒之首,故別標之。具諸戒行:此上品中,須納大乘菩薩戒。依善戒經,先受五、十、具,後受菩薩戒,故云諸戒。此即對上至誠心也。二、讀誦經典,不唯讀誦,必須學解,發生智慧。此即對深心也。三、迴向發願,對上可知。仍加六念,即念三寶,及戒、施、天。名大乘六念也。」

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三、示修期。直指疏云:「功德,指上心行二種,再加專心念佛一七,當命終時,即得往生也。」靈芝疏云:「少至一日,多至七日。舉少況多,欲彰功勝。則知菩薩大行,一念能行,猶為佛種;況一日七日,寧不往耶?」約論云:「具此功德者,就長時而論。一日乃至七日,據小本持名,大集繫念,俱有此文。經特約言之,務在一心不亂。剋期取效,斯為精進勇猛。」釋論:「問:云何一日至七日即得往生,豈踰此期便不可修耶?答:斯非限定。須盡形壽行之。然諸行雖經長時修習,或違、或闕,未臻圓滿;至身殞之前一日或七日始得成就者,或聞道較晚,一日至七日後即身死者,皆得預於上品。如儒家云:『朝聞道,夕死可矣』。此則不僅須「聞」,而且須「思」須「修」,更較究竟。其聞法晚者,自非勇猛加行不為功。」

丑二、感勝緣

生彼國時,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讚歎行者,勸進其心。

首句,明往生時。言此行人,臨命終時,或吉祥而臥,或坐化立亡,當爾之時也。此人下,明上品緣。言以此行人,生前或修三心,或兼餘行,精進勇猛,始終不懈,是以臨終,三聖聖眾,依正偕來,授手迎接,讚歎勸進,以慰其心。(演義)

靈芝疏云:「精進勇猛,即能感也。精進,不懈。勇猛,不退。阿彌下,彰聖應。佛與大眾,共集其前。七寶宮殿,即佛居處。金剛臺,即蓮華座。下云『此紫金臺,如大寶華』是也。但此金剛,與下為異。二聖共執,付與乘之。」

問:臺座來迎,可矣。宮殿云何亦能移至?

答:依正二報,同時俱生。如瑜伽論云:「彼諸天生與宮殿俱生俱歿」。非如娑婆有求不得苦。雖得,有先壞苦。(釋論)

丑三、明往生

行者見已,歡喜踊躍,自見其身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

至爾時也,既見若斯勝境,生大歡喜。自見己身,乘金剛臺,當此土捨報之時,正彼國往生時也。不前不後,故云如彈指頃。(演義)靈芝疏云:「形留神往,有如蟬蛻。十萬億土,剎那即至。彼佛威神,眾生業力,易軀換報,如反掌耳。」

丑四、生後益

生彼國已,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經須臾間,歷事諸佛,遍十方界。於諸佛前,次第受記,還至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

既生彼國,三聖身相,如前觀所云具足相好,一一親見。又聞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已,得忍。經少頃時,即能遊歷十方,承事諸佛,並承諸佛次第授記。得授記後,便還本國,得百千陀羅尼門。登別地圓住位也。(演義)  約論云:「由戒行具足故,所見佛菩薩色相具足;由信樂大乘故,聞說妙法,即得無生法忍。經授記已,即得百千陀羅尼門。」靈芝疏:「陀羅尼,此翻總持。一、能持善,二、能遮惡。即於無量法門無不通達。」

子三、結

是名上品上生者。

癸二、上品中生分三

初、標  二、釋  三、結

子初、標

上品中生者:

子二、釋分四

初、明修因  二、感勝緣  三、得往生  四、生後益

丑初、明修因

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妙宗鈔云:「言不必者,是義持人,不樂讀誦。但於經中,取一句一偈,深窮旨趣。於絕言思深廣之理,心不驚動。又復其心安住中道,不為二邊之所驚動。了達因果皆是實相,名為深信。雖不遍習,或聞大教,赴機異說,知顯一理,不生疑謗。」

靈芝疏云:「上句,示缺行也。善下,彰有解也。第一義者,了達諸法畢竟空寂;由從緣起,無自性故。出過諸法,故云第一。心不驚者,不狐疑也。信因果者,諸法雖空,善惡因果無毫差也。如此信解,方契大乘,豈有謗耶?迴此功德,向彼莊嚴,故云迴向。若無願求,縱有信解,不出輪迴。」

丑二、感勝緣

行此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無量大眾,眷屬圍繞,持紫金臺,至行者前,讚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是故我今來迎接汝!』與千化佛,一時授手。

靈芝疏:「紫金臺,亦即蓮華。從法化生,故名法子。」演義云:「此緣與上位有不同處,大遜於前也。前則三聖偕無量化佛、比丘、諸天,并宮殿來迎;今偕千化佛。前金剛臺,今紫金臺。前則佛光照觸,今但語言讚歎。授手,即迎接也。」

丑三、得往生

行者自見坐紫金臺,合掌叉手,讚歎諸佛。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

丑四、生後益

此紫金臺,如大寶華,經宿則開。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寶蓮華。佛及菩薩,俱時放光,照行者身。目即開明。因前宿習,普聞眾聲,純說甚深第一義諦。即下金臺,禮佛、合掌,讚歎世尊。經於七日,應時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應時即能飛行,遍至十方,歷事諸佛。於諸佛所,修諸三昧。經一小劫,得無生忍。現前受記。

前生彼國,隨時見佛,並不經時;今則華經一宿乃開。前則經須臾間,歷事諸佛;今須七日。前則諸佛隨時授記;今須經一小劫,得忍、受記。值緣既不同,後益亦異也。(演義)靈芝疏云:「一小劫者,亦據此土一增減為言。」

子三、結

是名上品中生者。

癸三、上品下生分三

初、標  二、釋  三、結

子初、標

上品下生者:

子二、釋分四

初、明修因  二、明感緣  三、明往生  四、生後益

丑初、明修因

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妙宗鈔云:「信因果等二句,同上中,故云亦。彼解第一義諦為別行。此但發無上道心為別行。」直指疏云:「對前上中,缺於持經解義二種。功德:發心念佛,持戒行施等。」

丑二、明感緣

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大勢至,與諸菩薩,持金蓮華,化作五百佛,來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時授手。讚言:『法子!汝今清淨,發無上道心,我來迎汝!』

靈芝疏云:「金蓮華,亦即臺座。讚言清淨者,既發大心,必離諸惡故。」演義云:「此緣亦遜向者也。向有千佛,今則五百矣。餘可不談。總之,品愈低,緣愈淡。此必然之勢也。」

丑三、明往生

見此事時,即自見身坐金蓮華。坐已,華合。隨世尊後,即得往生七寶池中。

靈芝疏云:「不言時限,同前一念。」

丑四、生後益

一日一夜,蓮華乃開。七日之中,乃得見佛。雖見佛身,於眾相好,心不明了。於三七日後,乃了了見。聞眾音聲,皆演妙法。遊歷十方,供臺諸佛。於諸佛前,聞甚深法。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

文二:初、花開見佛。上則到時即見,中則經宿乃見,此則七日中見,至三七後見之究竟者,蓋心願雖發,未能稱真修八萬行,轉塵勞成相好故。聞眾下,二、聞法得果。供佛聞法者,生前不能廣修福慧,故於極樂遊後,歷事諸佛,滿足二嚴也。(直指疏)箋註云:「百法明門者,菩薩於初地所得之智慧門也。明者,慧也。門者,入也。又差別也。慧能通入百法之真性,故云明門。」直指疏:「百法明門者,大乘家五位百法也。名數如百法論。總顯三界所有,唯識所現。歡喜,初地名。初得超凡夫地,入菩薩位;離世間趣,入出世道。如來種中,決定當得。成多欣慶,故名歡喜。華嚴明初地菩薩於一念頃,得百三昧,見百如來,百神力,動百界,照教百劫眾生,住壽百劫,知前後際各百劫事,入百法門,現百身,示百菩薩。住此地位,安有不歡喜耶?」

子三、結

是名上品下生者。

壬二、總結觀名

是名上輩生想,名第十四觀。」

【書籍目錄】
第1頁:本編所據典籍一覽表 第2頁:壹、釋經題
第3頁:貳、明譯史 第4頁:序分
第5頁:正宗分 第6頁:別明淨觀
第7頁:明十六觀法 第8頁:觀落日(日觀)
第9頁:水觀 第10頁:地觀
第11頁:樹觀 第12頁:池觀
第13頁:總觀 第14頁:華座觀
第15頁:聖像觀 第16頁:佛身觀
第17頁:觀音觀 第18頁:勢至觀
第19頁:普往生觀 第20頁:難明佛菩薩觀
第21頁:上品生觀 第22頁:中品生觀
第23頁:下品生觀 第24頁:流通分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