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 黃念祖老居士著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 黃念祖老居士著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德遵普賢第二)

[日期:2010-12-22]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黃念祖老居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菩薩戒弟子鄆城夏蓮居會集各譯敬分章次

金剛乘三昧耶戒弟子黃念祖敬解

德遵普賢第二

第二品是上品聖眾之補充。本品之首,於菩薩眾中。拈出上首之賢護等十六正士。品末復標餘之三眾及諸天大眾。以補足上品中六成就中之眾成就。尤應著眼,本品名《德遵普賢》,蓋表與會之無量無邊諸大菩薩,咸共遵修普賢之德。普賢之德,實亦無量,而其心中之心,要中之要則為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也。是為本品之綱。

又賢護等十六正士,所謂善思惟菩薩、慧辯才菩薩、觀無住菩薩、神通華菩薩、光英菩薩、寶幢菩薩、智上菩薩、寂根菩薩、信慧菩薩、願慧菩薩、香象菩薩、寶英菩薩、中住菩薩、制行菩薩、解脫菩薩,而為上首。

「正士」者,《度世經》曰:開士、大士、聖士、力士、正士等,皆菩薩之異稱。又《甄解》云:「正」謂正道,「士」謂士夫,在家之稱。此等大士,外現凡形,內深達正道故,居家名為正士。又《會疏》曰:十六正士者,《文殊師利嚴淨經》言:「菩薩八萬四千及十六正士」。則明知正士之名,云居家菩薩。「正」謂正道,「士」謂居士。此等大士,雖葆光和塵,久出於邪道,深達於正法,故云正士也。」準上可知,正士者,即在家菩薩。又十六者,密宗以十六數,表圓滿無盡。《出生義》云:「厥有河沙塵海數量,舉十六位焉;亦塵沙之數不出於此矣。」

「賢護」等十六正士,常見經論。《勝思惟梵天經》及《思益經》,列十六名。《智度論》標十六,但僅列六名。論曰:「善守(即賢護)等十六菩薩是居家菩薩。」下列五名,茲不俱引。《思益經》云:「若眾生聞名者,畢竟得三菩提,故云善守。」又《大方等大集賢護經》曰:「王舍大城有優婆塞,名曰賢護,為眾上首。」又《大寶積經賢護長者會》佛說賢護長者眾樂事:「其受於快樂果報,雖復忉利帝釋天王,猶不能及,況復人間。」又《名義集》曰:「□陀婆羅,翻為賢護。自護賢德,復護眾生故。或云賢首,以位居等覺,為眾賢之首故。」可見賢護正士,乃示生於王舍城,位登等覺之在家菩薩。若按今經別意,據《般舟三昧經》此跋陀和(即賢護)菩薩,是念佛三昧發起人,親見彌陀。今故來此勝會,助顯念佛三昧無上法門。

「善思惟菩薩」。唐譯為善思維義菩薩,魏譯為善思議菩薩。按《四童子經現生品》善思維等正士,是他方世界來此示現之在家菩薩。經云:「東方去此佛剎十千俱胝,有一世界名寶鳴。佛名獅子鳴聲如來。有一菩薩名善思議(即善思維)應托來到此土,化生阿闍世王宮內。南方去此五百億世界,有一世界,佛名寶積善現如來,有一菩薩名寂靜轉(即慧辯才),於此舍衛城內,生大居士似師子家。西方去此過八億百千佛剎,樂音如來所,有一菩薩名無攀緣(即觀無住)。於此波羅奈國,化生大居士善鬼家。北方去此六萬四百千億佛土,住菩提分轉如來所,有一菩薩名開敷神德(即神通華),生此毘耶離城大將師子家。此四童子與無量大眾,共來娑羅雙樹所,恭敬供養。」又此下光英菩薩等四正士,如《佛名經第七》說光英、慧上(即智上)、寂根、願慧四菩薩,從四方佛土,來集此界之相。又《文殊師利嚴淨經》亦說此四正士,從四方來,同上所說。又《月燈三昧經第三》說:「香象菩薩從東方阿(音同觸ㄔㄨˋ)佛,與那由多菩薩,共來問訊釋迦牟尼佛。」以上賢護至香象共為十正士。其餘六人如《甄解》云:「其餘智幢(即寶幢)、寶英、中住、制行、解脫等,雖未見經證,準前思之,必應是他方來大士也。」按《甄解》所註是《魏譯》。《魏譯》僅列十五正士之名。其中缺慧辯才菩薩。此菩薩見於《唐譯》。《甄解》以為信慧即慧辯才,今經開為兩人,始合十六之數。故知信慧菩薩亦應如寶幢等正士,亦是他方來者。《甄解》於此,更有闡明。文曰:「初列賢護等十六正士者,彰此法不以出家發心為本。次列他方來者,彰十方佛土中,悉以此法為出世大事故。共來精進求此法。」此議甚得經旨。蓋在家修行,最宜持名念佛也。十方大士悉來聽法,表此法殊勝,實為大事因緣故。

又「賢護」表如來善護念諸菩薩。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三根普被,萬類齊收,正是賢護之義。又「善思維」,表正智明了,深信佛慧,並表法藏因地五劫思維,結得大願勝因。「慧辯才」,表明信佛慧,辯才無礙,即經中「演慈辯,授法眼」,「常以法音覺諸世間」之義。「觀無住」(見《唐譯》。《魏譯》作空無),表經中「譬善幻師,現眾異相,於彼相中,實無可得」。亦表法藏永劫因行,說空無相無願之法。「神通華」表從神通力,集萬行之德華,以自莊嚴,具足方便,成就眾生。如經云:「遊步十方,行權方便。」「光英」,表光明英發,又經中無量光、無邊光、無礙光等,光中極尊,是光英義。「寶幢」(見《唐譯》。《魏譯》作智幢),表智慧殊勝猶如寶幢。「智上」(見《唐譯》。《魏譯》作慧上),表經中「無等無倫,最上勝智,」「威德廣大不思議智」,如是無上妙智,超出一切,故名智上。「寂根」,《會疏》云:「寂滅境智,諸根清淨,故名寂根。」《甄解》云:「境智寂滅,根本嚴淨,云寂根。」今據本經中《真實功德品》云:「究竟菩薩諸波羅蜜,而常安住不生不滅諸三摩地。」正表寂為根本,照用無窮。照而常寂,故表壽命無量。「信慧」,《會疏》云:「信心智慧,永斷疑網。」《甄解》云:「明信佛智,無上智慧。」又本經中「已曾供養諸如來,則能歡喜信此事,」「人身難得佛難值,信慧聞法難中難」。此淨土宗,是難信法,若能信入,皆因宿具慧根。「願慧」表阿彌陀大願之王,智慧廣大,又可與信慧正士合參,正表淨土以信願持名為宗。「香象」菩薩乃東方阿(音同觸ㄔㄨˋ)佛國菩薩,曾於維摩會上,作同聞眾。香象身出香風,此菩薩身香亦如之。香象力大,表彌陀願力無邊。「寶英」表彌陀願海,乃無量功德妙寶之所莊嚴,能令凡夫,無功德者逕登不退,證入涅槃。是乃寶中之英,故曰寶英。「中住」,安往中道,不落二邊,當相即道,即事而真,淨念相繼,即念離念,是中住義。「制行」,表嚴持淨戒,制惡行善。又念佛即是持戒,是制行義。「解脫」,表滅除結縛,故名解脫。如經云:「身獨度脫,獲其福德,可得長壽泥洹之道。」又「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而為上首」,表以上十六正士為會中無量無邊、一時來集之在家菩薩中之上首。據《會疏》及《甄解》義:(一)普賢、文殊正是釋迦會中上首。故舉兩大士總攝會中一切菩薩。(二)彌勒是當來賢劫成佛諸菩薩之上首。(三)賢護等十六正士是會中居家菩薩之上首。此說穩妥,故不採淨影之說。彼將文殊、普賢亦并於賢劫成佛之菩薩中也。

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具足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法中。遊步十方,行權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

本品從「咸共遵修……」至品末之「不可思議」皆是讚歎普賢大士暨會中一切菩薩之德。

「大士」者即菩薩,即大道心有情。士謂士夫。大者,即前釋大道心之大,茲不贅。本經會中,以普賢菩薩為一切菩薩之上首,餘文殊、彌勒、賢護等出家在家菩薩,暨十方來會無量無邊之諸大菩薩,皆悉遵行普賢大士之德。普賢大士乃華嚴長子,其至德即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也。《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謂大士十種廣大行願……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恒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如上十願,願願皆曰:「我此大願,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行願品》復云:「若人誦此願者。……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捨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其人自見生蓮華中。蒙佛授記。得授記已,經於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普於十方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以智慧力,隨眾生心而為利益。……能於煩惱大苦海中,拔濟眾生,令其出離。皆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又其中第十願「普皆回向」顯「普」。從初禮敬乃至第九願「恒順眾生」顯「賢」。故知十種大願,顯「普賢」義。「賢」則豎窮三際,「普」則圓攝無餘。《清涼疏》云:「果無不窮曰普。不捨因門曰賢。」正顯經中普賢,即位後普賢,亦即善導大師所謂,從果向因之相。又普賢偈云:「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普願沈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是即普賢自言,我既往生極樂國已,成就所發之十種大願。乃以殊勝行願功德,皆悉回向眾生,同生極樂。普皆回向,乃成「普」義。彌陀四十八願,攝一切眾生,是「普皆回向」之本源。普賢十大願王,正是彌陀大願之第三十五願之廣演。願曰:「生我國者,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為眾生故,被宏誓鎧,教化一切有情皆發信心,修菩提行,行普賢道。」(此願留在第二卷中詳釋)由是可見,會中聖眾,多是曾生極樂,被宏誓鎧,遊化十方,助佛宏化。如是輾轉教化,輾轉度脫,是故經中,無量無邊一切菩薩,皆遵普賢大士之德。

「具足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法中」。上兩句初讚諸大士之實德。「無量」者,其多其大,無法稱量,名曰無量。《攝大乘論釋》云:「不可以譬類得知為無量。」行謂六度四攝等大行。願謂四宏誓與十大願等勝願。願以導行,行以滿願,行如足,願如目,互相依持。「具足」謂圓滿無餘。《行願品》云:「聞此願王」,「讀」,「誦」,「書寫」 ……「是諸人等,於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此正顯從果向因,以彌陀之善巧方便加持回向,成就無量超出十地諸聖之行願。

「安住一切功德法中」。「一切功德法」指佛果之無盡功德。《仁王經疏》云:「施物名功,歸己曰德。」《淨影疏》曰:「功謂功能,諸行皆有利益之功,故名為功。此功是善行家德(指自有之德),故名功德。……德體名法。」「法」者,梵云達磨。通於一切,無論小者、大者、有形者、無形者、真實者、虛妄者、是事物者、是道理者,皆稱為法。《唯識論》曰:「法謂軌持。」軌謂軌範,可生物(指眾生)解。例如「無常」,使人生起無常之解。持謂住持,不捨自相。一切諸法,各有其相。

「安住一切」者,《會疏》云:「安住者,不動義。德成不退,故曰安住。無德不具,故云一切。」前引《行願品》中,「於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者,即是一念中,圓成行願,故能安住於如來一切佛果功德之法。

「遊步十方,行權方便」。此二句初讚大士之權德。遊步,是遊行與遊化之義。十方者,東西南北四方,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隅是為八方,更合上下二方,名為十方。蓋表空間之一切處所。「遊步十方」表大士神通遊戲,自在遊行,化度十方世界一切眾生。「行權方便」者,權,對實而說。具權宜與權變之義,俗謂通權達變。權亦即「方便」之異名。《法華文句》曰:「方者法也,便者用也。」淺言之,方是方法,便是便利。按佛教義,則如《大集經》云:「能調眾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又如《法華玄贊》云:「施為可則曰方。善逗機宜曰便。」又《淨影疏》云:「化行善巧,隨物所宜,種種異現,名權方便。」縱上經論,故知以善巧穩便之法,妙契眾生根機,導向究竟之果覺,名為行權或行方便。

「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入者,《嘉祥疏》釋為「解契宗源」。《淨影疏》云:「證會為入。」可見入者,為契會證入之義。亦即《法華》中「入佛知見」中之入字也。「佛法藏」者,《嘉祥疏》云:「名理為藏。」蓋謂佛法藏為法性之理體。法性含藏無量之性德,故名佛法藏。又法性中含攝一切佛法,故名佛法藏。是故「入佛法藏」即《法華》中「善入佛慧,通達大智」之義。又《甄解》據從果向因義,釋云:「如來一切功德寶藏,佛果功德也。此之功德大寶海,說言佛法藏,即是佛所得一乘也。」《甄解》之說,顯會中諸菩薩皆是大權示現,從果向因,已入如來一乘果海,,但不捨因行,故來會贊助釋尊也。

「究竟」者,至極之義。「彼岸」者,《智度論》云:「波羅,秦言彼岸。」又云:「以生死為此岸,涅槃為彼岸。」又《涅槃經》云:「彼岸者,喻如來也。」是以淨影師釋「究竟涅槃」曰:「彰果畢竟,涅槃彼岸,到名究竟。」(疏謂彰明已得至極之覺果,到達涅槃彼岸,名為究竟。)按《甄解》意,則為證入佛之一乘大功德寶海,契佛所得涅槃(以上兩說同旨。)。是諸大士,圓證果德已,從果向因,遵普賢德,普現十方,來法會中,同宏淨法。

彭際清居士曰:「行權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三句義中,全攝淨土法門。菩薩一切所行,不離方便。以方便故,取於淨土,得常見佛。以見佛故,聞法修行,入佛法藏,圓滿覺心,究竟彼岸。若無方便,無量行門,終不成就。如《大般若經》云:「是菩薩由與般若波羅蜜多相應故,從此處沒,生餘佛土。從一佛國,至一佛國。在在生處,常得值遇諸佛世尊,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乃至無上正等菩提,終不離佛。」當知欲不離佛,須以念佛為因。如《華嚴》十地,始終不離念佛。按彭氏之說,菩薩度生,須有方便。最勝方便,是教人念佛。念佛生佛國,見佛聞法,終不離佛,故能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彭氏之論,深得經旨。

願於無量世界成等正覺。捨兜率,降王宮,棄位出家,苦行學道,作斯示現,順世間故。以定慧力,降伏魔怨。得微妙法,成最正覺。天人歸仰,請轉法輪。常以法音,覺諸世間。破煩惱城,壞諸欲塹。洗濯垢汙,顯明清白。調眾生,宣妙理,貯功德,示福田。以諸法藥救療三苦。升灌頂階,授菩提記。為教菩薩,作阿闍黎,常習相應無邊諸行。成熟菩薩無邊善根。無量諸佛咸共護念。

上段末二句「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再讚大士之實德。今文及下文兩段,則再讚菩薩,普於十方,示現八相成道之殊勝權德。

「願於無量世界成等正覺」。「願」者,誓願也。《法窟》曰:「於出世道悕求為願。」(悕者,念也,願也,故悕求同希求。)又「世界」者,世指時間,界指空間。《首楞嚴經》曰:「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等正覺」見《唐譯》,是為新譯。《魏譯》為等覺,是為舊譯。等覺有二義:(一)等覺是菩薩之極位,將得妙覺之佛果。其智慧功德,等似妙覺,故謂之等覺。曇鸞大師曰:「望於妙覺猶有一等,比下名覺,故名等覺。」(二)等覺即佛果。《往生論註》曰:「以諸法等,故諸如來等。是故諸佛如來,名為等覺。」又《智度論》曰:「諸佛等,故名為等覺。」《會疏》云:「等覺有二義。一、如來名等覺。二、一生補處位。」於是注經家於此經文,亦有兩說。一謂,是住等覺位菩薩,於十方示現八相成道。一謂,此乃果佛,從果向因,示現八相,乃成佛後之力用。總之,大覺妙用,不可思議,似不必於此二者強執一說,不妨并存。蓋因菩薩眾多,境界不一也。

「捨兜率,降王宮,位出家,苦行學道……」表八相成道。但其位不一,凡有五等。《甄解》曰:「(一)如《華嚴賢首品》及《起信論》。於十信滿位,示現八相。《占察經》說四種作佛中,第一信滿作佛當之。(二)如《大集經》中,灌頂住菩薩(十住滿位)能於無佛世界,示現八相。《占察經》第二,解滿作佛當之。(三)《仁王經菩薩教化品》明初地八相。《占察經》第三,證滿作佛當之。(四)《入如來智德不思議經》明究竟地(一生補處)八相示現。《占察經》第四,一切功德行滿成佛當之。(五)《華嚴不思議品》諸佛念念出生智。此明佛後得智,出生八相示現也。此五中,前四是因中示現。第五,佛後業用也。斯經所明,若依諸師,多是第四(補處)作佛。若依今宗,此中無所屬,以彌陀巧方便迴向所作故,因果共不可思議。若強論之,或應在第五(佛後)之中焉。」由上可見,示現八相成道之人,階位有五,一般只知補處成佛所現。《甄解》則偏重為佛後。諸說不妨并存,五位不妨齊有。蓋十方來會之菩薩無量無邊,其階位於平等中,亦不礙於差別也。

又「八相成道」指本師釋迦與一切諸佛示現成道之通途。但諸經論因開合不同,所說亦異。或說七相,乃至九相、十相。今說八相者,乃從經論之多數也。再者八相之中,內容亦不盡同。《大乘起信論》謂八相為:「(一)從兜率天下,(二)入胎,(三)住胎,(四)出胎,(五)出家,(六)成道,(七)轉法輪,(八)入涅槃」。但《四教儀》則為:「(一)從兜率天下,(二)托胎,(三)出生,(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七)轉法輪,(八)入涅槃。」兩相對照,便知《四教儀》是開《起信論》之「成道」為「降魔」與「成道」,合《起信論》之「入胎」與「住胎」於「托胎」。可見兩者,只是開合不同,內容無別。

《嘉祥疏》依《四教儀》判《魏譯》之八相,甚合於今此會集本。故仍依之。經中「捨兜率」是第一相。「降王宮」是第二與第三兩相。「棄位出家,苦行學道」是第四相。「降伏魔怨」是第五相。「成最正覺」是第六相。「請轉法輪,常以法音,覺諸世間」及以下諸句,是第七相。下段文中之「於此中下,而現滅度」是第八相。

「捨兜率」即第一相從兜率天降生也。」兜率「或」兜術「、」睹史多「本是一名,譯音有異。其義為妙足,知足,喜足等。乃欲界中第四天。內院現為彌勒大士之淨土。外院則為天眾欲樂之處。《普曜經說法門品》云:「其兜術天,有大天宮,名曰高幢。廣長二千五百六十里。菩薩常坐,為諸天人,敷演經典。」《佛地論第五》云:「睹史多天,後身菩薩,於中教化。」,後身菩薩即一生補處菩薩。此世界過現未三世之補處大士,皆從此天降生。

「降王宮」降生於王宮,是中含攝第二相之托胎,與第三相之出生。本師釋尊之托胎,如《因果經》云:「於時摩耶夫人於眠寤之際,見菩薩乘六牙白象騰空而來。從右脅入,身現於外,如處琉璃。」至於出生則如《涅槃經》云:「從母摩耶而生。生已,即周行七步。」周行者,乃指四維上下之十方。《淨影疏》曰:「於十方各行七步,示現丈夫奮迅之力,於十方獨出無畏。」又《魏譯》曰:「從右脅生。」《釋迦譜》亦云:「菩薩漸漸從右脅出。」

「棄位出家,苦行學道」。此表「出家」之第四相。《魏譯》甚詳,文曰:「現處宮中色味之間。見老病死,悟世非常。棄國財位,入山學道。服乘白馬,寶冠纓珞。遣之令還。捨珍妙衣,而著法服。薙除鬚髮。端坐樹下。勤苦六年,行如所應。」《普曜經》云:「爾時太子日服一麻一麥。六年之中結跏趺坐。」修習艱難勤苦之行。

「作斯示現,順世間故」。以上二句,出自《唐譯》。深顯《法華》玄旨。《法華壽量品》云:「一切世間天人及阿修羅,皆謂今釋迦牟尼佛,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善男子,我實成佛以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餘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導利眾生。……如來見諸眾生,樂於小法,德薄垢重者,為是人說,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我實成佛已來,久遠若斯。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說。」兩經合參,信知本師,作八相成道之種種示現,只為隨順世間眾生之根機,行權方便,普皆度脫而已。實則釋尊久已成佛。

「以定慧力,降伏魔怨」。此二句亦自《唐譯》。是第五相之降魔。魔者,梵語魔羅之略稱。此翻障礙,能為修道作障礙故。又翻殺者,害人善故。又常行放逸,斷慧命故。又翻惡者,多愛欲故。魔類有四:淨影曰:「一煩惱魔,謂貪嗔等,能害善法。二陰魔,謂五陰身,共相摧滅。三者死魔,能壞命根。四者天魔,好壞他善。」今經所降伏者指天魔。如《婆沙論》云:「(節錄)菩薩昔居菩提樹下,初夜魔女來相婚亂……中夜魔軍忽(皆也)來逼惱。……須臾覺察即入定,令魔兵眾,推敗墮落。」又《西域記》云:「集諸神眾,齊整魔軍。治兵振旅,將脅菩薩。……菩薩於是入大慈定。凡厥兵仗,變為蓮花,魔軍怖駭,賓士退散。」以上均表菩薩定力。又《智度論》云:「菩薩智慧力故,大破魔軍。」則顯菩薩慧力。是故經云:「以定慧力,降伏魔怨。」怨指怨家。

「得微妙法,成最正覺。」此二句是第六相成道之義。「微妙」者,《維摩經》曰:「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菩提者佛之知見,亦即實際理體,當人自性。經云:「非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故云微妙難知,與「微妙是菩提」也。又《淨影疏》曰:「理是妙法,由得此法,故成正覺。」理指實際理體,故亦同於上經。又《長阿含經》曰:「如來大智,微妙獨尊。」綜上而言,「得微妙法」者,即契世尊之佛智,入實相之妙理,證正真之菩提。故成正覺。正覺者,如來之實智。故成佛曰成正覺。「最正覺」者,崇顯佛覺之無上圓滿究竟。如《釋迦譜》曰:「得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會疏》曰:「覺之中為最極,故云成最正覺。」成最正覺即究竟成佛。

「天人歸仰,請轉法輪」暨以下諸句,為第七相。天人者,天道中人。歸者歸敬,仰者欽仰。《智度論》云:今是釋迦文佛得道後,五七日寂不說法。自言,「我法甚深,難解難知。一切眾生縛著世法,無能解者。不如默然入涅槃樂。」是時諸菩薩及釋提桓因、梵天王諸天,合掌敬禮,請佛為諸眾生初轉法輪。佛時默然受請。到波羅奈鹿林中轉法輪。又《法華經》云:「爾時諸梵王,及諸天帝釋,護世四天王,及大自在天,并諸餘天眾,眷屬百千萬,恭敬合掌禮,請我轉法輪。」「法輪」者,指佛之教法,演說佛之教法,稱為轉法輪。輪者,轉輪聖王之輪寶,回轉四天下,碾摧諸怨敵。故以譬喻佛之教法,亦流轉一切眾生界,破除諸煩惱。《法華文句》云:「轉佛心中化他之法,度入他心,名轉法輪。」嘉祥師云:「自我至彼,故稱為轉。」又《探玄記》解法輪曰:「法是軌持義。通有四義:謂教、理、行、果。輪是所成。義亦有四:(一)圓滿之義,以離缺減故。(二)是具德義。以轂輻輞等,悉是皆俱故。(三)有用義。謂摧輾惑障故。(四)轉動之義,謂此向彼。即從佛至眾生。亦從彼向此,即從眾生至佛果。」

「常以法音,覺諸世間」。從此句下,直至「於此中下,而現滅度」以前,亦皆是第七轉法輪之相。「法音」者,廣指如來教法,不局限於言語音聲,蓋世尊說法,乃塵說,剎說,熾然說,無間說,說時說,默時亦說。不但有情說,無情亦說。故不宜以法音限於世尊之言教也。「世間」者,羅什大師曰:「世間者,三界也。」即欲界、色界、無色界也。世尊受請後,廣演一代大小權實偏圓諸法,覺醒三界一切眾生,故曰:「常以法音,覺諸世間。」此是轉法輪之總相。

「破煩惱城」(見《唐譯》)。煩惱者,貪嗔癡等,煩心惱身,故名煩惱。又貪、嗔、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取十種,稱為十煩惱。天臺宗以見思、塵沙、無明三惑稱為三煩惱。《智度論》曰:「煩惱者,能令心煩,能作惱故。」城者,城堡也。佛演妙法,摧破眾生身心中煩惱之堡壘,故曰:「破煩惱城。」

「壞諸欲塹」。《淨影疏》曰:「愛欲之心,深而難越,故說為塹,教斷令壞。」《甄解》曰:「壞諸欲塹」者,捨欲心。愛欲是諸苦之本。欲流深廣,眾生漂溺之而難度,說以為塹。《字苑》云:「塹,繞城長水坑也。」佛法劍,截欲塹,令散壞也。」

「洗濯垢汙,顯明清白」。《合贊》曰:「見愛煩惱,譬如垢汙,空慧能除,亦如洗濯。除邪顯正,故曰顯明。以護法城,故曰清白;超諸譭謗,故曰清白。」文中之「法城」,指智斷之果。如《合贊》曰:「智斷之果,謂之法城。」《嘉祥疏》曰:「遣除迷垢,故云洗濯」,「無相之解,是無漏明。故云清白。」又《甄解》曰:「洗濯垢汙,顯明清白,是澍雨德。雨有能洗物垢汙,能顯清白體之德。如來法輪洗濯塵勞垢汙,開顯本有淨體也。」以上《嘉祥》《甄解》兩疏中,清白之解,優於《合贊》。綜上諸解,故知「清白」者,智斷之果也。無漏之明也,本有淨體也。若融通禪門,則「洗濯垢汙」,即「迴脫根塵」。「顯明清白」是「靈光獨耀」。會歸淨宗,則「都攝六根」是「洗濯垢汙」。「淨念相繼,」「自得心開」,是「顯明清白」。蓋「一聲佛號一聲心」,念佛即是始覺合本也。

「調眾生,宣妙理」。調者,和也。眾生者,一切有情也。宣者,示也。妙理者,實相之理體,亦即《法華》「佛之知見」也。開佛知見,示佛知見乃「宣妙理」也。令一切有情,悟佛知見,入佛知見,乃「調眾生」也。調和琴弦,以發正音,調和眾生,令契中道。淨土法門,是佛知見。持名念佛,即從容中道。

「貯功德,示福田」。「貯」者積也。「福田」者,夫世間種稻之田,稱為稻田,以之為喻,為眾生植福之所稱為福田。《淨影疏》曰:「貯積多德,名貯功德。現受物供,故名為示。生世福善,如田生物。故云『福田』。」《甄解》曰:「福田者,供養如來,所施雖少,獲福宏多。猶如良田,所種雖少,收實甚多。《菩薩本生經》:「所以佛為福田,貯無上功德故也。」以上諸釋,皆與今經相契。又《俱舍論》有四福田:(一)趣田,畜生也。(二)苦田,貧窮困苦之人也。(三)恩田,父母等也。(四)德田,三乘之賢聖也。是為廣義之福田。

「以諸法藥,救療三苦」。諸佛度生,應病與藥。藥喻如來妙法,病喻眾生疾苦。如《涅槃》曰:「度眾生故,為說無上微妙法樂。」三苦者:(一)苦苦,由苦事之成,而生苦惱者。(二)壞苦,由樂事之去,而生苦惱者。(三)行苦,行者,遷流之義。由一切之遷流無常,而生苦惱者。《嘉祥疏》云:「三有之苦(即三界生死),故云三苦。」《甄解》謂「祥釋為穩」(指嘉祥師之釋更為穩妥)。蓋除三有生死之苦,更合淨宗之旨。《甄解》釋經文曰:「如來大醫王,能知其病,應病與藥,治三有之苦。病有眾多,法藥亦多,故云諸法藥。」

「升灌頂階」(見《唐譯》)。「階」者位也。「灌頂」者,印度古代國王即位時,取四海水,灌於王頂。密教同之,有灌頂法。灌頂有多種,簡言之,則為二種:(一)結緣灌頂。行人乞法,為結佛緣,引入灌頂壇,授以本尊之印與真言,此後行人即可依教,隨分修習,是為結緣灌頂。(二)受職灌頂。於如法積行之士,傳受秘法,而作灌頂。得灌頂已,堪受師位,於密法中作阿闍黎,是為受職(或傳教)灌頂。上乃粗分。若詳論之則在上述二者之間,尚有常行之四種灌頂:(一)瓶灌,得修習生起次第之自在。(二)密灌,得修氣脈明點之自在。(三)慧灌,得具菩提心訣之修持自在。(四)大手印灌,得修大手印道之自在。密教重傳承,未經灌頂,不得擅自修習,經軌亦不得擅閱。

又灌頂復有初位與後位之別。初位者,如《大日經疏十五》曰:(下文略有刪節)譬如世間剎利之種,欲紹嗣其位,令王種不斷故。為其嫡子,而作灌頂。取四大海水,以四寶瓶盛之。……水令流注太子之頂。灌此水已,本聲三唱:「汝等當知,太子已受位竟。自今以後,所有教敕,皆當奉行。……」今如來法王,亦復如是。為令佛種不斷故。以甘露法水,而灌佛子之頂。……從此以後,一切聖眾,咸所敬仰,亦知此人畢竟不退於無上菩提。定紹如來法王之位。以上就行人初位而釋。至於後位,則如《秘藏記》曰:「菩薩初地乃至等覺,究竟遷佛果時,諸佛以大悲水灌頂,即自行圓滿,得證佛果,是頂義也。」又《秘藏記鈔七》曰:「灌者,大悲護念義。頂者,佛果最頂義。諸佛護念,令至佛頂住,皆名灌頂也。」今經云:「升灌頂階」對與會大士而言,乃指後位。若指教導眾生,則受灌者是初位。

「授菩提記」(見《唐譯》)。「授」者,付與之義。「記」者,記識之義,亦即懸記之記。佛對發大心之眾生,授與當來必定作佛之記,稱為授記。憬興云:「聖說當果(指當來之果),令識因利(指因地之利),故云授記。」蓋言佛為頂說當來成佛之果,令行人識其當下自因之利。令知現在菩提之因,定得成佛之果,故云授記。經中「授菩提記」表與會大士均蒙授記,定當作佛。復指是諸大士廣為眾生授記作佛。

「為教菩薩,作阿闍黎。常習相應無邊諸行」(見《唐譯》)。阿闍黎譯為教授,又譯軌范師,乃軌範正行,為僧師範者之尊稱,通指教授善法之師。今經承「升灌頂階」而言,乃專指真言阿闍黎,又稱金剛阿闍黎,乃紹承金剛薩埵祖位,作傳法灌頂者之稱號。「相應」者契合之義。如三密相應與境智相應等。密宗以三密相應之旨為主,為令眾生身口意三業頓契如來三密,故即身成佛。故密宗亦稱相應宗。此四句與前「升灌頂階」二句,深表密淨不二之旨,表會中諸大士,為宏密乘,乃教導諸菩薩,成為金剛阿闍黎,故本身恒常修習無量無邊相應之行。

「成熟菩薩,無邊善根。無量諸佛咸共護念」。「善根」者,身口意三業之善,固不可拔,謂之根。又善能生妙果,出生餘善,故謂之根。「護念」者,保護憶念也。《會疏》曰:「護謂覆護,念謂記念。」《淨影疏》曰:「護使離惡,念令增上。」故知此兩句綜讚會中諸大士,遵修普賢之德,使餘菩薩,無邊善根,皆得成熟。故無量諸佛悉皆護念。

諸佛剎中,皆能示現。譬善幻師,現眾異相。於彼相中,實無可得。此諸菩薩,亦復如是。通諸法性。達眾生相。供養諸佛。開導群生。化現其身。猶如電光。裂魔見網,解諸纏縛。遠超聲聞辟支佛地。入空、無相、無願法門。善立方便,顯示三乘。

上一段文,續演轉法輪之第七相。本品名為德遵普賢,正表經中普賢,位列上首之義。蓋本經為圓教,從果起因,故先普賢,而次文殊。普賢表行,文殊表智。無智則不能起行,故復當標顯文殊,如《無量壽經起信論》曰:「不度文殊智海,難入普賢行門。以不能了知自心,一念頓圓,平等正性,凡聖共有,一際無差。以不了故,所有願行,悉不具足。何以故?心外起修,即成有漏。以無邊功德,不外自心。隨順真如,修一切法,則能具足無邊功德。」是故從「諸佛剎中,皆能示現」以下,標顯文殊智德。例如「譬善幻師,現眾異相,於彼相中,實無可得」等,俱表從文殊妙智,圓滿普賢勝行。

「諸佛剎中」,以下共八句,顯會中菩薩智德。文中「諸佛剎中,皆能示現(見《唐譯》)」。表諸大士,普門示現之德。不但於此國土,示現八相,亦於十方世界,普現八相。「幻師」譬喻也。《智度論》曰:「西方有幻術人,一切皆能化現宮殿城郭廊宇。結巾為兔,豎帶為蛇,種種變現等。」故今借術者之幻化,以喻大士之普門示現。故曰:「譬善幻師,現眾異相。」下曰:「於彼相中,實無可得。」(見《唐譯》)因實知是幻。故於幻不迷。如《寶積經》中學幻太子說偈讚佛曰:「如幻師作幻,自於幻不迷。以知幻虛故,佛觀世亦然。」亦正如《圓覺經》曰:「知幻即離,離幻即覺。」故於幻相,無著無得。文中盛讚大士之權實二德。「皆能示現」是權德,「實無可得」是實德。會中諸大士,皆圓具此權實二德,故云:「彼諸菩薩,亦復如是。」

「通諸法性,達眾生相」。「法性」,又名實相、真如、法界、涅槃、實際等。「性」者體也。一切法之自體,名為法性。如《起信論義記》曰:「法性者,明是真體普遍義。……通與一切法為性。」又《唯識述記》曰:「性者體也。一切法體,故名法性。」又《大乘義章一》曰:「法之體性,故云法性。」故知法性乃萬法之體,在染在淨,在有情數,在無情數,其性無有改變,故名法性。又法性即是真如。亦即實相。《嘉祥法華疏五》曰:「法性即是實相,三乘得道,莫不由之。」又《止觀一》曰:「法性名為實相。尚非二乘境界,何況凡夫。」華嚴宗謂真如有不變與隨緣二義。以隨緣義,變造一切諸法,故稱真如為法性;又以不變故,雖隨緣變造染淨、有情與無情種種萬法,而真如不改不變。例如水變為波,而不變失水之性。法性真如,純善無染,唯以緣有染淨,而所變之法,有染淨之別。又《會疏》曰:「菩薩有二種智,能為一切修行本。何者為二:一謂如理智,能照諸法本性。不一不異,不生不滅,是名通諸法性。二謂如量智,能照眾生殊相,迷悟凡聖各異。是名達眾生相。」故「通諸法性」是根本智,「達眾生相」是差別智。

「供養諸佛」。供養有二:一財供養,供養香花飲食等財物。二法供養,如說修行利益眾生。又分三種:(一)利供養,奉香華飲食等也;(二)敬供養,讚歎恭敬也;(三)行供養,受持修行妙法。《甄解》曰:「能遊無量佛土,興供養雲,故云供養諸佛。」

「開導群生」。如《維摩經》曰:「雖知諸佛國及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眾生。」是名「開導群生」。

「化現其身,猶如電光」。《唯識論十》云:「神力難思,故能化現。」諸大士為度眾生,化作種種身形。行動之速,似閃電光。菩薩能於一念之頃,普至十方國土,上供下度。平等普照,亦無優劣親疏、物我彼此之分。《會疏》曰:「電光有四義:一速疾義,二破暗義,三不住義,四無分別義。菩薩一念一時,普至十方世界,上供養諸佛,下利益眾生。無有出入前後相。如電速疾。菩薩能照諸佛會。能破眾生暗,如電破暗。菩薩能化無量身應現微塵剎,無有住處,無有朕跡。如電激空中,無所從來,去無定跡。菩薩平等,無有先此後彼等分別心,如電光照物,無彼此先後分別。」(上云菩薩一念,普至十方。故其神速,超過光速無量億倍。)

「裂魔見網」。「裂」者,破也。「魔」者,《智度論》曰:「奪慧命,壞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為魔。」「見」者,指思慮、推求、決定等,包括正邪。《止觀五》曰:「一切凡夫,未階聖道,介爾起計,悉皆是見。」又《大乘義章五》曰:「推求說之為見。」此上是廣義,凡有思慮、計較、分別、推求等等,悉名為見。又《止觀十》曰:「作決定解,名之為見。」此義較狹,唯指具決定性之知解。見有邪正。有無、斷常等見,皆是邪見。「魔見網」者,邪見參差交絡,令人難於脫離,譬如羅網,故云邪見網。《華嚴經》曰:「我慢溉灌,見網增長。」又《智度論十一》曰:「是入邪見網,煩惱破正智。」魔見網,即邪見網。《智度論八》曰:「有念墮魔網,無念則得出。」可見起心動念皆墮魔網,惟有淨念相繼,無念而念,方得出離也。

「解諸纏縛」。「纏」者,繞也。「縛」者,捆也,繫也。依憬興師意,「纏縛者即八纏三縛」(餘諸家多謂十纏四縛。今取憬興說)。八纏者:(一)無慚。(二)無愧。(三)嫉。(四)慳。(五)惡作。(六)睡眠。(七)掉舉。(八)惛沈。三縛者,貪瞋癡也。《淨影疏》曰:「亦可諸煩惱結,通名纏縛。菩薩教人斷離,名解。」上二句,表會中諸菩薩以「通諸法性,達眾生相」,具根本智及差別智,故能為眾生破魔見網,令離邪業。能為有情,解諸纏縛,令離煩惱。

「遠超聲聞辟支佛地。入空、無相、無願法門」(見《唐譯》)。此二句重歎會中大士之實德。所覺殊勝,遠超聲聞與辟支佛之地。「聲聞」者,佛小乘法中之弟子,聞佛之教,悟四諦法之理,斷見思二惑,出分段生死,而入於涅槃者。《淨影疏》曰:「如來所說言教名聲。餐(義同聞)聲悟解,故曰聲聞。」「辟支佛」者,辟支為梵語,此翻為因緣,佛者覺義。故舊譯辟支佛為緣覺,新譯為獨覺。據《大乘義章》云:緣覺有二解:一觀十二因緣,斷惑證真,從緣得覺,故名緣覺。二因見風動樹等等外界事相之緣,而得覺悟,曰緣覺。天臺一家更區分此二名曰:出有佛世,觀十二因緣而得悟者,為緣覺。出無佛世,觀風吹樹動、葉落花飛之外緣而成道者,為獨覺。上之聲聞、辟支佛二乘,均為佛弟子中之下根。今諸大士,遠超於此。如《甄解》曰:「二乘雖得三空門,唯沈偏空。菩薩不然,能達幻網,得平等法。故雖住三空門,而不住無為,不住有為。故能行聲聞,能行緣覺,而超越聲聞、緣覺之地。」又《大寶積經》善德天子會說:「以聲聞法教化眾生,故我是聲聞。以辟支佛法化益眾生,故我是辟支佛也。以大悲法教化眾生,故我是菩薩。於一切法得解脫,一切無礙故。從所化眾生,或以聲聞法化益,或以辟支佛法化益,或以菩薩法化益。故我是聲聞,我是緣覺,我是菩薩也。」此明諸大士善巧方便,雖隨機度生,示現二乘,而離聲聞、辟支佛之相,故云「遠超」。又文中「地」者,乃位也,界也。

「空、無相、無願」者,《淨影疏》曰:「眾生及法,悉無自性,故名為空。乃至因緣,相亦不有,說為無相。此離所取,遠離妄想能取之心。故曰無願。」又《智度論》云:「無願故不造生死之業。亦名無作。」又云:「觀諸法空,是名空。於空中不可取相。是時空轉,名無相。無相中,不應有所作,為三界生。是時轉無相,名無作(即無願)。譬如,城有三門。一人身不得一時從三門入。若入則從一門。諸法實相是涅槃城也。城有三門,空、無相、無作。若人入空門,不得是空,亦不取相,是人直下事辦,故不須二門。若人入空門取相得是空,於是人不為門,通途更塞。若除空相,是時從無相門入。若於無相相,心著生戲論,是時除無相相,入無作門。」蓋謂空、無相  無願喻如門。由此法門,契入諸法實相之涅槃城。若人從空門入,亦不見空相,便直入涅槃城。若得空相則不能入。若除空相,即可從無相門入。倘著於無相之相,即無相相,亦不能入。須除此無相相,便從無作(即無願)門直入此城。故曰:「入空、無相、無願法門。」

「善立方便,願示三乘」。方者,方法。便者,便用。《法華文句》曰:「方者,法也,便者用也。」《法華玄贊》曰:「施為可則曰方。善逗機宜為便。」《法華義疏》曰:「方便是善巧之名,善巧者,智之用也。」《大集經》曰:「能調眾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又《會疏》曰:「《涅槃經》云:「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達空無相是大智。隨宜施設名方便。方便有二種:一深解空而不取相受證。二以實相理深莫能信受,要須方便誘引群生,令其漸悟。其德廣大,不二乘(即非二乘)所能為,故言善立。」「三乘」者,乘者車也。《四教儀集註》曰:「乘以運載為義,運出三界歸於涅槃。」又喻如運載工具,使人乘之各到其果地。《法華》以羊、鹿、牛之三車,喻小中大三乘。小者,聲聞乘。中者,緣覺乘。大者,菩薩乘。《法華譬喻品》曰:「如來有無量智慧、力無所畏,諸法之藏。能與一切眾生大乘(指一佛乘)之法。但不盡能受。舍利弗:以是因緣,當知諸佛方便力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又《法華文句》曰:「方便者,門也。……為真實作門。真實得顯,功由方便。依此釋,則小乘為入大乘之門,故謂之方便教,又三乘為通於一乘,故亦名方便教。」以上經論,正顯「善立方便,顯示三乘」之旨。(上第七相轉法輪竟。)

於此中下而現滅度。

(「中下」據《魏譯》磧砂藏本與高麗藏本)此是八相成道中之第八般涅槃相。涅槃舊譯為「滅度」,新譯為「圓寂」。「滅度」者,滅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涅槃經》曰:「滅諸煩惱,名為涅槃。離諸有者,乃為涅槃。」又《賢首心經略疏》:「涅槃,此云圓寂。謂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曰寂。」又《甄解》曰:「義充法界,德備恒沙為圓。體窮真性,妙絕相累為寂。」上之經論,表法身大士,專志佛果,不住灰滅。但為饒益中下二乘,善巧方便,而示現入滅之相。如《法華壽量品》曰:「若佛久住於世,薄德之人,不種善根,貧窮下賤,貪著五欲。入於憶想妄見網中。若見如來常在不滅,便起憍恣,而懷厭怠。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中略)是故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非滅現滅,故云「示現」。作此示現,為度中下之機故。若是上根,則見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本離生滅,何有涅槃。是故智者大師讀《法華藥王品》親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

得無生無滅諸三摩地,及得一切陀羅尼門。隨時悟入華嚴三昧。具足總持百千三昧。住深禪定。悉睹無量諸佛。於一念頃,遍遊一切佛土。

「三摩地」,梵語。舊稱三昧、三摩提、三摩帝等,翻為定、正定、正受、調直定、正心行處、等持等。《智度論》曰:「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又「一切禪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又「諸行和合,皆名為三昧。」「一切禪定攝心,皆名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處。」又《法華玄贊》曰:「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而至於境。即是定也。」天臺曰:「若以空慧,照諸禪定種種法門,出生乃至無量三昧。」今經於「而現滅度」下,繼言「得無生無滅諸三摩地」,表諸大士雖示涅槃之相,而實是不生不滅。平等常住之如如法身。是諸大士咸是德遵普賢,從果向因者也。又「陀羅尼」,梵語,此翻為持、總持、能持、能遮。《智度論》曰:「陀羅尼者,秦言能持,或能遮。能持集種種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譬如完器盛水,水不漏散。能遮者,惡不善心生,能遮不令生。若欲作惡罪,持令不作。是名陀羅尼。」又云:「菩薩得是一切三世無礙明等諸三昧。,於一一三昧中,得無量阿僧祇陀羅尼。如是等和合,名為五百陀羅尼門。是為菩薩善法功德藏。」蓋三昧定也。定力發慧所得,說為陀羅尼。如《智度論》曰:「是三昧修行,習久後能成陀羅尼。是諸三昧,共諸法實相智慧,能生陀羅尼。」又「三昧但是心相應法也。陀羅尼亦是心不相應,是心不相應陀羅尼。是心不相應者,如人得聞持陀羅尼,雖心瞋恚亦不失。常隨人行,如影隨形。」蓋《智度論》之義:三昧者,只在心相應時現前。如瓶坯未燒,雖有瓶相,不能盛水。陀羅尼如經火燒成後之瓶器,故能持菩薩無量功德。雖心不相應時(例如心生煩惱),亦常隨人行,如影隨身。又《智度論》曰:「陀羅尼世世常隨菩薩,諸三昧不爾,或時易身則失。」故知陀羅尼一得永得,勝於三昧也。

「華嚴三昧」。乃佛華嚴三昧之異稱。以一真法界無盡緣起為理趣,達此理趣,躡解而起萬行,莊嚴佛果謂之華嚴,一心修之謂之三昧。《淨影疏》曰:「如《華嚴》說,彼一三昧,統攝法界一切佛法,悉入其中。」《八十華嚴》曰:「爾時普賢菩薩入廣大三昧,名佛華嚴。」又《六十華嚴》曰:「普賢菩薩,正受三昧,其三昧名佛華嚴。」《法界記》云:「言華嚴三昧者,解云,華者,菩薩萬行也。何者?以華有生實(指果實)之用,行有感果之能。雖復內外兩殊,生感力用相似。今即以法托事,故名華也。嚴者,行成果滿,契合相應,垢障永消,證理圓滿,隨用讚德,故稱為嚴也。三昧者,理智無二,交徹熔融,彼此俱亡,能所斯絕,故云三昧也。」《華嚴經》又云:「一切自在難思議,華嚴三昧勢力故。」又《合贊》曰:「法界唯心,名佛華嚴。以因行華,嚴果德相,令顯著故。入此三昧,現見十方佛及佛土。」又《嘉祥疏》曰:「此三昧,皆飾法身,故云華嚴。」因此三昧,莊嚴法身故。以上諸說皆明華嚴三昧之義。其中《合贊》所謂「法界唯心,名佛華嚴」。此表一真法界,唯是自心,於此了達,即華嚴三昧。如《嘉祥疏》云:「此三昧皆飾法身。」蓋謂此三昧悉莊嚴法身,法身即本妙明心。即是自心。故知一切法,無不從此法界流出,復又會歸此法界也。

「總持」,即陀羅尼。「具足」者,所具滿足。蓋云一切陀羅尼門無所不具也。陀羅尼有四種:(一)法陀羅尼,又名聞陀羅尼。於佛之教法,聞持而不忘也。(二)義陀羅尼。於諸法之義,總持而不忘也。(三)咒陀羅尼,於咒總持而不忘也。咒者,佛菩薩從禪定所發之秘密言句,有不測之神驗,名為咒陀羅尼。義翻之名,有四:(1)明,(2)咒,(3)密語,(4)真言。《秘藏記》云:「凡夫二乘不能知,故曰密語。如來言真實無虛妄,故曰真言。」(四)忍陀羅尼。安住於法之實相,謂之忍。持忍名為忍陀羅尼。

「百千三昧」。《會疏》曰:「百千三昧者。眾生無量,心行不同,有利有鈍,於諸結使。有厚有薄。是故菩薩行百千種三昧,斷其塵勞。譬如為諸貧人欲令大富,當備種種財物。一切備具,然後能濟諸貧。又如欲治諸病,當備種種眾藥,然後能治(以上取意)。」又《智度論》曰:「從首楞嚴三昧乃至虛空際無所著解脫三昧,又如見一切佛三昧,乃至一切如來解脫修觀師子頻呻等,無量阿僧祇菩薩三昧等,如是等諸三昧無不具足。故云具足成就百千三昧。」論中復云:「於一一三昧中得無量陀羅尼。」陀羅尼即是總持,是故經云:「具足總持百千三昧。」

「住深禪定,悉睹無量諸佛」。住深禪定者,安住於深妙之禪定。《會疏》曰:「深定者,所住三昧,微深幽玄,非二乘及初心菩薩所能為。」又《甄解》曰:唐譯云「一切種甚深禪定」。一切種者,謂一切種智。全理之事,故云甚深。」故知深定,實是理定,非僅事定也。又《淨影疏》曰:「住深定門,起行所依。無心往來,直以三昧法門力起,故須住定。下明起行,悉睹現在無量諸佛,攝行寬廣。」淨影師之意為:悉睹諸佛是行門,起此行門,依深禪定。不待起心動念,直從三昧法門之力起行,故須住於甚深禪定。若依本經則定中見佛,正是彌陀第四十五定中供佛大願。願文曰:「十方佛剎諸菩薩眾,聞我名已,皆悉逮得清淨、解脫、普等三昧。諸深總持。住三摩地。至於成佛。定中常供無量無邊一切諸佛,不失定意。」《甄解》曰:「普等三昧,曰深定門。此三昧彌陀智願之所成,甚深無涯底,故云深禪定。悉睹周遍,是其業用。」由願文可見,會中諸菩薩皆蒙彌陀智願之力,因得聞彌陀名號,皆得普等三昧等甚深禪定,故蒙願力加持,定中供無量諸佛。既往供佛,必定見佛,故云「悉睹無量諸佛」也。又《般舟經》云:「是菩薩不持天眼徹視,不持天耳徹聽,不持神足到其佛剎,不於此間終生彼間,便於此坐見之。……佛(釋尊)言:菩薩於此間國土,念阿彌陀佛,專念故得見之。即問持何法得生此國?阿彌陀佛報言:欲來生者,當念我名。」是以念佛三昧,稱為寶王三昧,故甚深禪定,悉睹諸佛,都消歸念佛三昧也。故知持名功德不可思議,一乘願海不可思議。

「於一念頃,遍遊一切佛土」。「一念」,指極短促之時刻,但其時限,諸說不一,如《仁王般若經上》以「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之一剎那,經九百生滅。」又《往生論註上》以「百一生滅為一剎那,六十剎那名為一念。」兩者均以一念中具多剎那也。但《智度論》以「一彈指頃有六十念」,《華嚴探玄記十八》謂「剎那茲云念頃,一彈指頃有六十剎那」。兩者均謂一念即一剎那。茲為簡單易記,故從後者,以一念頃即一剎那。至於剎那一念之間,即能遍遊諸佛國土者,此正彌陀之第十一願:「於一念頃,不能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周遍巡歷供養諸佛者,不取正覺。」上文已曰,此諸大士,「隨時悟入華嚴三昧」,此三昧據果而言,亦名海印三昧。名為印者,以世間印章為喻。印上文字能同時頓現,而無前後之差;舉體齊彰,亦無或隱之處。名為海者,猶如大海,同時影現種種差別之相。形象千差,水體無別。萬相繁興,而水湛然。宛然萬相,宛然無相。時無先後,故延促同時,三世古今不離於當念,齊現水中,故廣狹自在,十方世界不離於當處。《華嚴經》曰:「一切自在難思議,華嚴三昧勢力故。」又《甄解》曰:「一念之頃,周遍無量佛土者,所到一乘清淨無量壽世界故,結歸念佛三昧也。」此說甚妙,以念佛故,得生極樂,即可乘阿彌陀如來一乘願海中第十一願之加被力,而出現如是不可思議之神通妙用,於一念頃,遍遊佛土,非二乘所能測。

得佛辯才,住普賢行。善能分別眾生語言。開化顯示真實之際。超過世間諸所有法。心常諦住度世之道。於一切萬物,隨意自在。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受持如來甚深法藏。護佛種性常使不絕。興大悲,愍有情。演慈辯,授法眼。杜惡趣,開善門。於諸眾生,視若自己。拯濟負荷,皆度彼岸。悉獲諸佛無量功德。智慧聖明,不可思議。如是等諸大菩薩,無量無邊,一時來集。

「得佛辯才」。辯才者,善巧宣說法義之才能。此則《淨影疏》所謂「言能辯了,語能才巧」也。又《嘉祥法華疏》曰:「速疾應機名辯,言含文采曰才。」此則以能迅速應機方名辯才也。《會疏》曰:「言音開惑為辯,隨機巧妙為才,無不皆出於聖智。」三疏之中,此說為上。又《淨影疏》謂如來得四無礙智。如來由無礙之智,興無礙之四辯:(一)義無礙辯。謂了知一切諸法義理,通達無滯故。(二)法無礙辯。謂達一切諸法名字,分別無滯故。(三)辭無礙辯。於諸法名字義理,隨順一切眾生殊方異語,為其演說,能令各各得解故。(四)樂說無礙辯。謂隨順一切眾生根性所樂聞法而為說之,圓融無滯故。上表諸大士契於聖智,得無礙之辯才,善應根機,廣宣妙辯,故曰:「得佛辯才。」《甄解》復進一解曰:「若依根本教,但說一字,亦為得佛辯才。傳如來如實言故。不但此菩薩爾,凡夫說亦同諸佛辯才。讚揚佛慧功德,開化十方有緣而已。」

「住普賢行」。上文已言諸大士「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今文云「住普賢行」,表諸大士咸安住於普賢大士之大行,各各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華嚴經》中,僅一普賢,如斯倡導。今經則無量無邊,德如普賢之法身大士,咸來集會,同宏淨宗。

「善能分別眾生語言」見《唐譯》。《魏譯》文為「入眾言音,開化一切」。《淨影疏》曰:「入謂解也。謂解眾生種種言音,用之起說。」《會疏》引《密跡經》云:「此三千大千世界有八十四億百千垓眾生之類,言辭各異。計是一切皆歸一義至真之惠。菩薩應殊(指各類眾生)唱異言,說法開化。」《密跡經》復云:「此菩薩能入種種言音,能說法開化。」又《稱讚大乘功德經》云:「傍生鬼等,亦聞如來以隨類音而說法。」由上眾生無邊,眾生語言亦是多種。但法身大士悉能解了,隨其本類言音,而為說法,應機隨緣,普作饒益。惡趣眾生,亦聞如來之隨類音,而得聞法得度。此明會中諸大士,皆有如是智慧辯才與功德威力也。

「開化顯示真實之際」。「開化」者,即《法華經》之開佛知見。「顯示」者,即示佛知見。際者,究竟邊際也。「真實之際」者,佛之知也。一部淨土妙法,舉體是佛之知見,處處是華嚴境界。故此經中,悉是開化顯真實之際,咸為「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也。《智度論》曰:「如、法性、實際,是三皆是諸法實相異名。」《甄解》云:「實相妙處盡理至極,云際也。」準上兩說,則真實即實相之異名,真實之際者,乃實相妙理,究竟至極者也。亦正是佛之知見也。《會疏》曰:「開顯真實為顯示,謂會十界歸一乘剋成菩提故。真實之際者,以一佛乘為法涯際故。」又《甄解》曰:「若依小乘,偏真為實際。若依漸教,以離二邊為真實際。若依聖道實教,諸法實相為真實際。若依淨土,光闡道教為權方便,誓願一佛乘為真實際,一實真如海故。聖道守理而非唯理。淨土以事而非唯事(即事即理事事無礙。)。於眾生所入,則雖有事理空有不同,而從諸佛咨嗟見之(指十方如來讚歎淨宗。)。則唯此誓願一佛乘、一實真如海為真實之際。」可見《會疏》與《甄解》均以此淨宗一佛乘,為真實之際,亦即佛之知見也。今諸大士,為諸眾生宣演十方諸佛同讚之誓願一佛乘,故云:「開化顯示真實之際。」(若圓會宗下,如布袋和尚曰:「只這心心心是佛……一切無如心真實。」故知真實之際即是自心。明自本心,見自本性,即為「開化顯示真實之際」。但念佛法門,亦復不二,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故念佛之本心,正是真實之際。故云一聲佛號一聲心,又經云:「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禪。」

又第三品中,如來「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第八品中,法藏比丘「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此三真實,(一)真實之際,(二)真實之利,(三)真實之慧,實為一經之綱。將於下兩品文中詳論之。

「超過世間,諸所有法」。《淨影疏》曰:「謂過分段、變易世間一切法也。」《合贊》云:「超過分段、變易二死,安住出世二空之智,此即成就智斷二德也。」《會疏》曰:「三界虛妄,皆不常住,總名世間。眾生國土,臧否萬差,是名諸所有法。菩薩深以大智惠(即慧),達性空無相,故云超過。」又《甄解》之說稍異於前,彼曰:「世間諸所有法者,有為可破壞,名世間。依正善惡因果等,一切有為諸法,言所有法也。菩薩能知一切三界虛妄,而行世間不捨。故云超過。」以上諸說皆是。但《甄解》彌契本經。

「心常諦住度世之道」。諦者,安也。度者,出也。故本句之大義為,心常安住於出世無為之道。《淨影疏》云:「諦謂安諦,謂常安住真實無為度世之道。」《甄解》曰:「出有為,證無為,而不著無為,故云諦住。此菩薩心常住無住處涅槃,云心常住。」又《會疏》曰:「悲智相印,以為棲神之宅,故云諦住。」

「於一切萬物隨意自在」。萬物指萬法。自在者,通達無礙也。《法華經序品》云:「盡諸有結,心得自在。」又自在者,施為無壅,神通自在。夫心有拘累,隨物而轉,故為煩惱所縛,凡夫著有,二乘滯空,皆墮情執之中,咸是心隨物轉。故於萬物不得自在。大士深達法性,當相離相,不隨物轉,故無縛繫。宗門云:「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進而物隨心轉,故能隨意自在。如《淨影疏》云:「由成勝通,於一切物變化隨意。故能利物,名為自在。」大士神通自在,於一切萬物心無拘束,隨緣變化,饒益眾生。納須彌於芥子,轉四海入毛端。隨意利他,故云自在。

「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庶者,凡庶。類者,品類。又庶者眾也,庶類指眾生也。「不請之友」者,《會疏》云:「眾生背覺,沈迷漂流。生盲無目,無希出心。菩薩愍之,無疲厭念。常為不請之友,隨逐愛護(中略)。故《涅槃偈》曰:「世救要求然後得,如來不請而為歸。」又「不請之友」,見《維摩經》曰:「眾人不請,友而安之。」肇公曰:「真友不待請,譬慈母之趣嬰兒。」淨影曰:「(一)所化眾生無機感聖,名為不請。菩薩強化為作因緣,名友安之。(二)所化眾生雖有道機,無其樂欲,不知求聖,名為不請。菩薩隨機而為強化,名安之。」 

「受持如來甚深法藏」。此有二解:(一)《淨影疏》曰:「明修勝解如來藏性,是如來甚深法藏。暗障既除,明現己心,故曰受持。」是以明心為受持甚深法藏。(二)《甄解》曰:「即聞持三世一切如來法藏也。多聞歸一聞。一聞即是聞其名號。」是以聞佛名號,為受持甚深法藏也。彌合淨宗。

「護佛種性常使不絕」。「護」者,維護。「佛種性」者有多說。《探玄記十一》曰:「菩薩所行,名為佛種。」又《淨影疏》曰:「法界諸度,是佛種性。」兩說正同,均以菩薩所行之六度萬行,為佛種性。所謂「度」者,即度生死流,登涅槃岸,故以「度」為佛種性也。又《會疏》據諸經論,標舉佛種性之四義,今但舉其三:(一)眾生所具佛性。眾生心中具如來性,本來不變能生過恒沙功德,但為無明所蔽,雖有同無。菩薩為興教化,開發彼本具之如來藏,名為紹隆佛種。(二)以菩提心為佛種。《華手經》曰:「譬如無牛,則無醍醐。若無菩薩發心,則無佛種。若有牛則有醍醐。如是若有菩薩發心,則佛種不斷。」(三)以稱名為佛種。《寶雲經》曰:「譬如種樹,有其種子,離於腐敗,具足生芽因緣。善男子:聞佛名者,得其種子,具足因緣,便得受記。」按經義云:種植種子,如不腐敗,必能生根發芽,長成大樹。聞佛名號,如得種子,信願持名,即是具足因緣,必得受記作佛。故云持名為佛種。據《會疏》義,以菩提心與稱佛名號為佛種性。足證本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正是「護佛種性,常使不絕」也。「常使不絕」者,《嘉祥疏》:「欲使如來法種不斷故也。」《淨影疏》曰:「護使離障,起善無間,名常不絕。」又《甄解》曰:「《大論》云:「於無佛處,讚歎三寶音。」三寶音者,即受持宣說佛法藏也,眾生由之殖善發智,成德契理。故三寶種子,傳傳相繼,常使不絕。」以上三說正好合參。

「興大悲」。從此句直至「拯濟負荷,皆度彼岸」十句,表諸大士同體大悲、無緣大慈之德行。「興大悲,愍有情」者,愍者,哀念也。菩薩悲憫眾生,普令出苦,非二乘凡夫愛見之悲,故云大悲。又《會疏》曰:「拔苦為悲,乃至悲是真實平等之悲,故謂大悲。」又《涅槃經十一》曰:「三世諸世尊,大悲為根本。」密部《大日經一》曰:「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故諸大士咸發同體大悲之心。

「演慈辯」,從慈心起說也。《淨影疏》曰:「依慈起說,名演慈辯。」「授法眼」,法眼者,如來五眼之一,五眼者:(一)肉眼,(二)天眼,(三)慧眼,(四)法眼,(五)佛眼。法眼者,乃菩薩為度眾生照見一切法門之智慧。《會疏》曰:「佛道正見,名為法眼。」《淨影疏》曰:「智慧照法,故名曰法眼。」由上可見,法眼者,了達眾生種種根器,善知一切救度之法,應機施與,而度脫之。如上之智慧,即名法眼。淨影又曰:「教法生解,名授法眼。」蓋教導眾生,於佛法生正解,如同以法眼,授與眾生也。「杜」者,塞也。「惡趣」者,畜生、鬼、地獄三惡趣也。惡趣極苦,欲令出離,教人離惡,則閉塞通往惡趣之道。今經彌陀大願曰:「來生我剎,不復更墮惡趣。」是真實之「杜惡趣」也。又「開善門」者,《會疏》曰:「大慈德也,善門則菩提涅槃之門也。」本經《壽樂無極品》曰:「必得超絕去,往生無量清淨阿彌陀佛國。」是為真實之開善門也。

「於諸眾生,視若自己」。表同體之悲。人所寶愛,莫過自身。令視眾生,如同自己。故能救度群生,心不暫捨。如《涅槃經》偈曰:「一切眾生受異苦,悉是如來一人苦。」故普願「拯濟負荷,皆度彼岸」。「拯」者,救助也。「濟」者,渡也,成也,益也。故「拯濟」即是救度之義。「負」者,擔荷也。《大法炬陀羅尼經》佛言:「菩薩擔者,誓願荷負一切眾生出離世間。……譬如長者家內豐饒,多諸珍寶。唯有一子。以愛念故,財寶樂具悉該與之。無有疲倦。菩薩亦復如是。一切樂具,盡皆與之,乃至令入無餘涅槃。是故名為荷負重擔。」上引經文,深顯「拯濟負荷」之義。「度」者,到也。「彼岸」者,涅槃也。《大論十二》曰:「若能直進不退,成辦佛道,名到彼岸。」表大士普度,悉令一切眾生證入無餘涅槃而後已也。

「悉獲諸佛無量功德,智慧聖明,不可思議」。以上二句,表諸大士具足福智二嚴,位齊果位,乃從果向因之大菩薩。咸得如來之福德莊嚴。「智慧聖明,不可思議」明大士咸得如來之智慧莊嚴(《淨影》與《甄解》、《合贊》諸家,皆同此說)。「聖」者,正也。又肇公曰:「智慧,體;聖明,用。無事不照謂之聖。菩薩權實靈照,不可以言思擬議其形容。故云不可思議」。肇公之意為:智慧是本體,聖明是妙用。一切事皆能照了通達,名之為聖。菩薩之權智與實智,所生之靈明照用,眾生凡情,絕不能解,故曰不可思。一切語言,不能表達,故曰不可議。非語言分別之所能知,故其形其容,無法擬議。又不可思議有二種:一者理空,非惑情所測。二者神奇,非淺識所量。又《智度論》曰:「小乘法中無不可思議事,唯大乘法中有之,如六十小劫說《法華經》謂如食頃。」

「如是等諸大菩薩,無量無邊,一時來集」。總結以上德遵普賢之諸大菩薩,為聽聞讚揚淨宗妙法故,為廣宏普賢願王故,為普度十方三世一切有情,往生淨土究竟涅槃故,同德同心,一時來會。《淨影疏》曰:「為法心同,故來一時。」

又有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清信女五百人,欲界天、色界天、諸天梵眾,悉共大會。

「清信士」即優婆塞,「清信女」即優婆夷。以上經文,獨見《漢譯》。《魏譯》則僅有菩薩與比丘眾。《宋譯》經末曰:「并天龍八部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均廣於《魏譯》(以上通序終。)

【書籍目錄】
第1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概要) 第2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法會聖眾第一)
第3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德遵普賢第二) 第4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大教緣起第三)
第5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法藏因地第四) 第6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至心精進第五)
第7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發大誓願第六) 第8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必成正覺第七)
第9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積功累德第八) 第10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圓滿成就第九)
第11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皆願作佛第十) 第12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國界嚴淨第十一)
第13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光明遍照第十二) 第14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壽眾無量第十三)
第15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寶樹遍國第十四) 第16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菩提道場第十五)
第17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堂舍樓觀第十六) 第18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泉池功德第十七)
第19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超世希有第十八) 第20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受用具足第十九)
第21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德風華雨第二十) 第22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寶蓮佛光第二十一)
第23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決證極果第二十二) 第24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十方佛讚第二十三)
第25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三輩往生第二十四) 第26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第27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禮供聽法第二十六) 第28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歌歎佛德第二十七)
第29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第30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願力宏深第二十九)
第31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菩薩修持第三十) 第32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真實功德第三十一)
第33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壽樂無極第三十二) 第34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勸諭策進第三十三)
第35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心得開明第三十四) 第36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濁世惡苦第三十五)
第37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重重誨勉第三十六) 第38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如貧得寶第三十七)
第39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禮佛現光第三十八) 第40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慈氏述見第三十九)
第41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邊地疑城第四十) 第42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惑盡見佛第四十一)
第43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菩薩往生第四十二) 第44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非是小乘第四十三)
第45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受菩提記第四十四) 第46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獨留此經第四十五)
第47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勤修堅持第四十六) 第48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福慧始聞第四十七)
第49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聞經獲益第四十八)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23-7-1 18:38:05
上传者功德无量!阿弥陀佛!请问如何下载?谢谢!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