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法導論《淨土篇》  李圓淨居士著

佛法導論《淨土篇》  李圓淨居士著

發願第七

[日期:2010-12-20]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李圓淨居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發願第七

華嚴經說:「是人臨命終時,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皆悉捨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乃至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間,即得往生極樂世界」。這願雖由信而起,但信實由願而真。信願既能真切,行亦不期起而自起了。縱遇歡喜境界現前,我只是念一句阿彌陀佛。縱遇煩惱境界現前,我也只念一句阿彌陀佛。假使輪王勝妙五欲現前,終不因此樂退失往生之願。假使赤熱鐵輪旋轉頂上,也不因此苦退失往生之願。這順逆至極的尚不能夠改移所願,何況小小的順逆境界。這樣的把得定,做得主,自然一切境緣不能引轉,一切邪說不能搖惑。他日報盡命終,當然直往西方,不生他處。

反過來看,雖然這一句佛開口便道著,並無難念,但是娑婆念重的便難往生。誓如萬斛之舟,能夠乘風破浪,有瞬息千里之勢,你卻自向船頭釘一椿,叫他怎得前進。自佛化東流,古今來固然不少善行的人,可惜多有不明至理,誤於用心。或在生辰禮懺誦經,為的是現生消災邀福。或到暮年持齋念佛,為的是將來投生福地。雖然佛法不可思議,所求無所不得,但以大求小,既乘諸佛的本願,亦背學佛的真理。如明珠彈雀,就可惜的很了。試想為什麼罪人入了獄的,時刻求出。只因他確確實實知道在這棘牆之外,更有許大安樂世界在,卻是眾生以煩惱為家宅,以生死為園囿,偏不曉得大鐵圍山是我棘牆,三界法場之外,各各自有家鄉安樂地在。倘能將彼土的樂處,來返觀娑婆的苦處,便由不得深生厭離,如出牢獄般的迫切了。將娑婆的苦處,遙觀彼土的樂處,便由不得深生欣樂,如歸故鄉般的殷勤了。持念名號的時候,自然念念之間,欣厭具足。正如脫離牢獄,奔投故鄉的時候,自然步步之間,無不欣厭具足。這樣的於娑婆之愛日求其輕,於極樂之念日求其一。輕之又輕之,以漸階於無。一之又一之,以漸鄰乎極。倘遇不如意事,即撥轉念頭,把這一句佛急急提念,回光返照,我是阿彌陀佛世界中人,如何也和他們一般見識。一心念佛,更無多語。果能這樣,此人雖未出娑婆,已非姿婆的久客。雖未生極樂,早是極樂的嘉賓了。

須知阿彌陀佛以大願成佛,如果我所發的願,也合佛攝生的願,何難往生。佛在無量劫前,普為世界受苦眾生發四十八大願,依願久經長劫,修菩薩行。捨金輪王位,國城妻子,頭目髓腦,不知幾千萬億。種種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圓修萬行,力極功純,莊嚴淨土,自致成佛。分身無數,接引眾生,方便攝化,令生彼國。如果就眾生看,佛是普為一切眾生。如果就我一人看,佛是專為我一人。照這樣說,阿彌陀佛的稱性大願,是為我而發。阿彌陀佛的長劫大行,是為我而修。四土是為我嚴淨。三身是為我圓滿。乃至頭頭現身接引,處處顯示瑞應,儘是為我的了。當我造業時,佛便警策我。當我受苦時,佛便拔濟我。當我歸命時,佛便攝受我。當我修行時,佛便加被我。佛的種種顧我,究竟為什麼呢?不過是要我念佛,要我往生,要我永脫眾苦,廣受諸樂,要我輾轉度一切眾生,直至成佛而後已。深恩重德,無可言喻。即如瑩珂,原是一個飲酒食肉的人,因讀往生傳即吃素念佛。到第七日,感佛現身慰言,十年後當來相接。珂說,娑婆惡濁,易失正念,願早生淨土,承事諸聖。佛曰,汝志如此,我三日後來接。果然如期往生。又如懷玉禪師,精修淨業,一日見佛菩薩滿虛空中,一人執銀台而入。懷玉心裏想道,我一生精進,志在金台,怎的不然。當下銀台便隱。從此更加精進,二十一日後,再見佛菩薩遍滿虛空,前次執銀台的,已換金台來到,玉即泊然而逝。又如劉遺民,依廬山東林結社念佛,一日當想念佛時,見佛現身。遺民心中思忖著,怎得如來手摩我頭呢。佛即手摩其頭。再想道,怎得如來衣覆我體呢,佛即將衣覆其體。你看欲速生便令速生,欲金台便換金台,欲手摩頭便摩頭,欲衣覆體便覆體。可見大慈悲心,無有揀擇。

楞嚴經中大勢至菩薩說:「十方諸佛,憐念眾生,如母憶子。子若逃逝,雖憶何為。若子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這是大士親證實到境界的吐心吐膽相告語呀!我不念佛,佛尚念我。我如果懇切念佛,佛必轉更念我。既然佛以大慈大悲,於念念中憶念攝化於我,我今感戴深恩,更應念佛。一向長劫枉受眾苦,我今想求脫苦,便應念佛。已造的業無可奈何,未來的業豈可更造,我今生慚愧心,便應念佛。同體心性既然本有,即今只欠悟證,我今求悟心性,便應念佛。

要曉得阿彌陀佛大願大力,譬如一隻大船,不論何物,但得上船,即到彼岸,不憂沈溺。卻是順水順風,是上船以後的事。假如你不肯上船,將如之何。所以總要自己發願為先。蕅益大師說:「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實在是千古不易的至言。如上既陳信願,以下當說行持。

【書籍目錄】
第1頁:印光法師 序 第2頁:范古農居士 序
第3頁:宗史第一 第4頁:讚揚第二
第5頁:抉擇第三 第6頁:理事第四
第7頁:依正第五 第8頁:起信第六
第9頁:發願第七 第10頁:行持第八
第11頁:勸進第九 第12頁:發心第十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