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法導論《淨土篇》  李圓淨居士著

佛法導論《淨土篇》  李圓淨居士著

勸進第九

[日期:2010-12-20]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李圓淨居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勸進第九

念佛固然是背塵合覺,返本歸元的第一妙法,而對於在家人分上,更為親切。在家人身在世綱,事務多端,於攝心參禪,靜室誦經等,不是勢不能力,便是力不暇及。只有念佛一法,最為方便。早晚在佛前隨分隨力,禮拜持念,迴向發願。此外行住坐臥,語默動靜,穿衣吃飯,一切時處都好念。(睡眠澡浴,和不潔淨處、也可念佛,但只可默念,不可出聲。)果然是痛念無常,用心真切的,便不論公私幹辦,八面應酬,鬧靜忙閑,苦樂逆順,也和他念佛兩不相妨。不見古人道:「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只要你生死心切,便夢裏也不會失落。那力量稍輕,世緣稍重的,也須忙裏愉閑,不容一日放過。即有片刻無閑的,每日晨朝十念,積久功成,亦不虛棄。(連稱佛號,盡一氣為一念,這樣十口氣為十念,隨氣長短,不限佛數,唯長唯久,氣極為度,意在借氣束心,令心不散,此為大忙之人而設。)

至於初學的人,才把一句佛頓在心頭,那閑思妄想愈覺沸騰,便道念佛工夫不能攝心。不知我們無量劫生死根,怎能即斷。來到親證三昧的,誰無妄念。當萬念紛飛之際,正是做工夫時節。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後工夫純熟了,自然妄念逐漸減少。況能夠覺得妄念重者,正虧得這一句佛。如不念佛,那妄念潮湧瀾翻剎那不停的,自己怎能覺得。所以妄念是病,念佛是藥。久病非片劑所能治,積妄非暫念所能除。且莫管他妄念紛飛,但貴在念佛精切。我們既未能絕慮忘緣,正好以念還攻於念,即緣慮而作修進。念一佛名,換卻他百千萬億的雜念,豈不甚妙。這便是以出世之念,換他世間之念。以功德之念,換他罪業之念。難解脫之念,換他纏縛之念。以安樂之念,換他危險之念。簡直是難楔出楔,如巧匠偷梁換柱。淘汰得眾生雜念銷亡,習氣漸融,心光漸露,本分漸證,連這念佛的一念亦歸無何有之鄉時,自然與彼佛把臂共行,同一鼻孔出氣了。

經說:至心念阿彌陀佛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所以不必疑自己的罪業深。古德說:「惟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所以也不必疑自己的根器鈍。卻是最忌說我今忙迫,且待閒暇。我今貧乏,且待富足。我今少壯,且待老時。如果分定常忙,分定貧乏分定夭折的,可不是無緣修習了。往時的人說:「七篇時文,幾級官位,數箱金帛,一區宅子,數畝田園,幾個嬌妻美妾,一場沒正經沒要緊閑是閑非。人人被他淚沒一生,個個打出這個窠臼,虛碌碌一場,早已謝世」。我看現在時文雖然不做,這個窠臼也還差不多。到底世人念佛的不真切,只是把生死兩個字看得輕忽,所以一生忙忙碌碌,把性命撇在虛空,和自己全沒干涉。即或當場嗟歎,片時毛骨悚然,過後仍然醉夢了。古時有一僧,探望俗友,勸他生死事大,急須念佛。友謝以三頭未了。僧問這話怎麼說。他道:「親柩未舉。男婚女嫁未畢。」僧別去不久,俗友忽然去世。僧往吊,作詩道:「吾友名為張祖留,勸伊念佛說三頭。可怪閻公無分曉,三頭未了便來勾。」此言雖淺,大可醒俗。你看那死囚求生,雖然太遲,但比起我們來,總算是快的了。因他還有一個死期,在此一日前,尚可寬然打點。然而我們在三界獄中,年年可死,月月可死,日日刻刻可死。賤死貴亦死,老死少亦死,惡人死好人亦死。不序勳,不序德,不序齒,一息不來,便分今古。倘不早為打點,姑待一刻。萬一這一刻駕帖到來,可不手忙腳亂了也。世人對於毛細的事,也得計較一下,怎的不在這個上頭計較計較。要曉得人命在呼吸間,一寸時光,即一寸命光。無論千念萬念,只貴當念一句,以為往生正因。只要此心不緣過去,不緣未來,專注當念一句,就是事一心,定可往生。如久久純熟,當念亦脫,便入理一心,生品必高。

果然信願堅決的人,一日念佛,一日往生,日日念佛,日日往生,不論什麼時候,命根一斷,即生淨土。須知念佛一法只有死得下狂妄知見的才能得益。任憑他智同聖賢,都應置之度外。端的是要生極樂世界,端的是要敵他生死,不是說了便休。須是實實落落,當做一件事做始得,若也半進半退,以信以疑,又誦經,又做會,又好說些沒要緊的禪,又要談些吉凶禍福,見神見鬼的話,臨了濟得什麼邊事,怎能出得輪迴。且把那三藏十二部,讓與別人悟,八萬四千法門,讓與別人行。不管他會與不會,見性不見性,只要記得這一句阿彌陀佛在念,莫教失落,如靠著一座須彌山相似,搖撼不動。念念常現前,念念不離心。無事也這樣念,有事也這樣念。安樂也這樣念,病苦也這樣念。生也這樣念,死也這樣念。但把這句佛號當做本命元辰,誓求往生。任人以死相逼,令其改轍,也不可得。只這麼樣的一念分明不昧,再何必問人覓取歸程。

大抵真心念佛人,在欣愛煩惱中,必然念念不間斷。所以煩惱也動他不得,歡喜也動他不得。煩惱歡喜既不能動,生死境上自然不驚怖。如果只些小喜怒現前,阿彌陀佛便撇在腦後,如何能得念佛靈驗。所以要知念佛的心真不真,直在歡喜煩惱上取證。倘念佛念到歡喜煩惱上作得主,然後於病苦中也作得主,如病苦作得主,便於臨命終時了了分明,得知去處。本來平日積功累行,去愛絕非,原是為的臨終作預辦之計。功行固在平時,而吃緊尤在末後。從前悠忽,到此延擱不得。從前迷著,到此糊塗不得。從前浮華,到此假借不得。從前歧路,到此徘徊不得。只方寸間靈明用事,醒則立現蓮台,迷則六道三途有分。淨穢頃刻異路,好不危險。究竟把握要訣,不外一心正念四字。每見念佛的人,尋常俱說求生淨土,到末後臨命終時,忽又衷情惑亂,畏死彷徨。一念差錯,歷劫輪轉,豈不大背初心。才有疾病,當要坦蕩身心,莫生疑慮。直須西向正念,一心稱名。應念此身多苦,若得離此苦趣,往生淨土,受無量快樂,乃是稱意的事。如脫敝衣,得換珍服,誰還肯戀著敝衣。且囑家人和看病往來問候的人,凡來我前,決不得說眼前閒雜話,也不得軟語安慰,祝願健康,這些都是虛華無益的事。如病重將終,親屬都應助念,不許依戀哭泣。不許翻動更衣。氣絕之後,亦不宜即哭即動,且待經過八時,待他通身冷透之後,方可哭泣移動。(氣絕而身未冷透,此時神識未離,還有知覺,如聞哭聲,或被觸動,一轉悲念,或起煩惱,不特難以往生,且防墮落異趣,切莫不憐死者之苦,只圖迅速了事,忍心害理,故施慘毒,此中關係極大,余曾輯飭終津梁一書,專論此事。)能夠這般行持,才是千穩萬當之計呢。

【書籍目錄】
第1頁:印光法師 序 第2頁:范古農居士 序
第3頁:宗史第一 第4頁:讚揚第二
第5頁:抉擇第三 第6頁:理事第四
第7頁:依正第五 第8頁:起信第六
第9頁:發願第七 第10頁:行持第八
第11頁:勸進第九 第12頁:發心第十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