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法與生活 于凌波居士講述

佛法與生活 于凌波居士講述

認識我們的心

[日期:2010-12-20]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于凌波居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認識我們的心

中國有一句成語,說:「人貴自知」;外國也有這樣的俗諺,是:「如何認識你自己」。認識自己,不是說我姓張名三,二十五歲,大學畢業,擔任公職;以及身高一百八十公分,體重七十公斤等等這些認識,而是認識自己的性向,自己的習慣,自己的優點,自己的短處等等。說得明白一點,是認識我們的心——認識我們身體的主宰,精神活動的主體,認識我們的心。

我們此處所說的心,不是我人胸膛中的那一顆肉團心,那只是生理上壓唧血液的器官;也不是我們的大腦,大腦中的腦神經系統,主司身體的感覺和運動,其範圍只及於我人的肉體。我們所說的心,是我們精神活動的主宰,生死輪迴的主體,在佛經上稱為「神識」的這顆心。此心又稱為識,也稱為意,它無形無相,無質無量,而它的功能(作用),不僅祗限於肉身,卻及於全宇宙,我們知識所及的範圍,都是它交涉的對象。或者說,宇宙萬有,全包括在這一顆無形無相的心識之中。要認識這一顆心,世間科學對它還不夠了解,要在佛法中去認識它。佛教中有一門學問,是專門分析心識的學問,可說是佛教中的心理學,那就是「唯識學」。

說的是心,為什麼扯出唯識學呢?原來「識者心之別名」,識就是心,心就是識,這是「一體兩面」的東西。唯識學是一門專為分析我們的心識的學問。科學領域中的心理學,只分析到我們的五種感覺器官,和我們的意識活動,而唯識學卻探索到意識之後的潛意識。唯識學把心識分作八個層次,稱為「八識心王」。這八識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此中的末那識,是一個自我執著的中心,而阿賴耶識,是宇宙萬法的本源,這是唯識學最精微的部分,我們在此只能就粗淺的地方略說,精微部分是專門研究者的事。

在心識的八個層次中,前五識是眼、耳、鼻、舌、身五種感覺器官,第六意識是我們心理活動的綜合中心,第七末那識是自我執著的中心,第八阿賴耶識儲藏萬法種子,宇宙萬法即由此生起。現在我們按順序來分析它們的作用:

一、眼識:眼睛的作用是見色,它是依於眼根,以色塵(紅、黃、赤、白等)為對象的認識作用。

二、耳識:耳朵的作用是聞聲,它是依於耳根,以聲音為對象的認識作用。

三、鼻識:鼻子的作用是嗅香,它是依於鼻根,以香臭(如栴檀龍麝之香,糞便穢垢之臭等)為對象所生出的認識作用。

四、舌識:舌的作用是嘗味,它是依於舌根,以味(甘、甜、酸、辛、苦、辣等)為對象所生出的認識作用。

五、身識:身體的作用是感觸,它是依於身根(身體),以觸覺冷煖、滑澀、堅柔等的認識作用。

以上五種識,是我們身體上的感覺器官。此五種識,是依於眼、耳、鼻、舌、身五根而生起。此根又有外根與內根的分別,外根就是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這只是肉體的一部分,不能生識。能生識的是內根,內根約指神經纖維和腦神經細胞,認真的說,這也是工具,因為這也是物質,不過是能生識的所在而已。

六、意識:它是心理活動的綜合中心,也可以說是思想行為的主宰。眼、耳、鼻、舌、身五識,所認識的色、聲、香、味、觸五境,即是物質世界。而意識所認識的對象是「法境」,宇宙間的一切事事物物,感受、概念、意志等。

七、末那識:末那二字是梵文的音譯,意譯曰「意」,為怕與第六意識混淆,所以保留梵文的原音。它是第六意識所依的根——前五識各有根,第六識當然也有根,其根就是第七末那識,而末那識的根則是第八阿賴耶識。末那識是潛意識,它是「自我意識」的中心。由於它執著自我,自私自利,所以使前六識也受它的影響,成為「染污識」。我人自私自利、固執成見的習性,都是由它而起的。

八、阿賴耶識:阿賴耶也是梵文的音譯,意譯曰「藏」。唯識學說,因為它藏著宇宙萬法的「種子」,宇宙萬法都是這些種子變現出來的,所以叫藏識。這句話聽起來也許很奇妙,但是請問:我人所經歷過的事情,或所吸收的知識,多半都能記憶起來,這些東西究竟記憶在何處?我們稱讚別人,說他「學富五車」、「胸羅萬有」,這五車、萬有又藏在身內何處?告訴諸位,所有的經驗、知識、五車、萬有,都變做種子,藏在阿賴耶識中。

那麼,種子又是什麼呢?其實,種子只是一種功能,此功能潛伏的時候,叫作種子;此種子在發生作用的時候,就叫做心識。此心識除了八種主要的功能外,還有五十一種次要的功能,這叫做「五十一位相應心所」,就是配合八識心王發生作用的功能。這五十一種功能又分為六類,我們單就其中最重要的兩類,來加以探討。這最重要的兩類,一者是善心所,一者是煩惱心所。

什麼叫善呢?隨順法理,於此世他世順益於自他者,謂之善;反之,於此世他世損害於自他者,名不善。善心所有十一種,即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

一、信心所:信是對佛教義理堅定的信仰。信有三種,一者於諸法實事實理深信不疑;二者於三寶淨德深為信樂;三者於一切善法深信有力,能得成就。

二、慚心所:慚者羞惡之心,做了壞事內心感到羞恥者月曰慚。由於本身自我尊重的促進之力,可以止息惡行。

三、愧心所:愧者廉恥之心,做了壞事無顏見人曰愧。愧和慚一樣,可以止息惡行。

四、無貪心所:對於財色名利無貪著之心曰無貪。

五、無瞋心所:逆境當前,不生恚恨之心,謂之無瞋。

六、無癡心所:無癡是明達事理,也就是明確理解四聖諦、八正道等義理而言。

七、精進心所:此又名勤,即對修道、為善勤劬不懈,可對治懈怠。

八、輕安心所:身心安適輕快,謂之輕安修。修行者調伏煩惱,遠離粗重,為修禪定之必要條件。

九、不放逸心所:對治放逸,斷惡修善,曰不放逸。

十、行捨心所:行者行蘊,捨即捨棄,貪瞋癡三法令心昏沉掉舉,捨棄掉舉等障,令心平等正直,安於寂靜,曰行捨。

十一、不害心所:不害以無瞋為性,是損惱有情之害的反面。無瞋是慈,予眾生以樂;不害是悲,拔眾生以苦。

什麼叫煩惱呢?煩者煩悶、煩擾,惱者惱亂、惱熱,能令心煩作惱,故名煩惱。此有兩大類,一者是根本煩惱心所,計有六位,名稱是貪、瞋、癡、慢、疑、惡見。一者是隨煩惱,是繼煩惱心之後而生起的,共有二十個,又分為小隨煩惱、中隨煩惱、大隨煩惱三類。小隨煩惱十個,名稱是忿、恨、惱、覆、誑、諂、憍、害、嫉、慳。中隨煩惱二個,名稱是無慚、無愧,大隨煩惱八個,名稱是惛沉、掉舉、不信、懈怠、放逸、散亂、正念、不正知。此處限於時間,只能講述六個根本煩惱如下:

一、貪心所:貪即是貪欲,貪以染著為性,與情欲的愛,欲望的欲是同義語。染是染污,著即執著,執著於我及我所,對於五欲六塵執持不釋,障蔽無貪之心,起惑造業。既有業因,來生自然要承受苦報。

二、瞋心所:瞋者瞋恚,與無瞋相反,瞋恚心能令身心惱熱,對家人眷屬,一切眾生,輕則詬罵,重則損害他命,甚至於伐城伐國,喋血千里,莫不由瞋心而起。

三、癡心所:癡是愚昧不明,事理顛倒,因果迷亂,義理全乖,與無癡相反。癡又稱為無明,無明即迷昧不覺,對世間道理及佛法義理迷惑不解,由此引起種種煩惱,導致造下惡業。

四、慢心所:慢者傲慢,自以為處處優於他人,自尊自大,輕舉憍揚,不知謙卑,輕蔑他人。 <俱舍論> 把慢區分為七種,此處從略。

五、疑心所:對諦理懷疑不定,曰疑。所謂諦理,指苦、集、滅、道四聖諦而言。對諦理猶豫不信,故障蔽不疑的善品。

六、惡見心所:惡見又稱不正見,也就是邪見。這是依慧心所所假立的,而慧通於善、惡、無記三性,此慧是染分之慧,非善性所攝,染慧能障善見,招感苦果。惡見可開為五種,此處從略。

人人皆有八識,人人皆有五十一個相應心所,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的習性卻是千差萬別。有些人善良本份,誠懇勤儉,有些人貪婪自私、欲望無窮;有些人瞋恚、嫉妒,鬥爭心熾盛,有些人生性慳吝,耽著財法,不肯惠施。有些人生性懈怠,不知努力,蹉跎歲月,有些人行為放蕩,吃喝玩樂,不務正業。甚至於同是一個人,有時善良誠信,有時貪婪虛偽,原因何在呢?那是由於心識的不同作用,在不同的因緣下,其善心或煩惱心作用增盛的緣故。

當我們認識了心識的構造、心識的功能之後,我們要時時觀察我們的心識,反省我們的行為,調伏惡念惡行,促進善心增長。這好比農夫耕田,拔去田中的雜草,禾稻自然生長行得茂盛;煩惱心被調伏了,不發生作用,善心的功能自然加強。當心識中消除了貪婪、瞋恚,調伏了忿恨、妒嫉、憍慢等煩惱後,你會感到人世間海闊天空,心中充滿法樂。

【書籍目錄】
第1頁: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中 第2頁:認識我們的心
第3頁:五蘊世間 第4頁:無常與無我
第5頁:生自何來 死往何去 第6頁:倫理——人際間相對待的關係
第7頁:人生苦樂的探討 第8頁:隨緣——隨的什麼緣
第9頁:到底有沒有因果報應 第10頁:如何使我們的感情與理智平衡
第11頁:福、惜福、如何惜福 第12頁:戒殺與吃素
第13頁:付印後記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