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法與生活 于凌波居士講述

佛法與生活 于凌波居士講述

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中

[日期:2010-12-20]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于凌波居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于凌波居士講述

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中

諸位同修,承佛陀教育基金會林總幹事的邀約,來華藏講堂與同修們結緣。這一次講座報告的題目,是《佛法與生活》,也就是說,佛法與我們日常生活的關係。而今天要講的,則是〈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中〉。我個人對佛法的理解,認為佛法不僅祗是一種學說理論,也不僅祗是一種宗教信仰,而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一種理性的、覺悟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迷昧的、顛倒的生活方式。在未報告正題之前,先要解釋兩個名詞:一者什麼是佛法?二者什麼又是生活?

什麼是佛法呢,簡單的說,釋迦牟尼世尊住世的時候,世尊的言教就是佛法;世尊滅度後,遺留下的三藏十二部經典也是佛法。什麼又是生活呢,可以說:在生命延續期間,吃飯睡覺、讀書求知、上班工作、休閑娛樂就是生活。換句話說,我們一天到晚身、口、意三方面的行為(造作)就是生活。

為什麼說,佛法就在生活中呢?原來「佛者覺也」,佛陀二字,只是印度梵語的音譯,如果意譯的話,意思是「覺者」、「智者」。一個覺悟的人,或一個有大智慧的人,他說的話,含有「軌範」的意思,所以稱為「法」。佛法、就是要我們增長智慧之法,也是要我們求證覺悟之法,試問,我們要增長智慧,求得覺悟,不在生活中求智慧,不在生活中求覺悟,又向何處求呢?

信仰佛教的人,通俗的說是「信佛」,正確的說是應該是「學佛」。學佛的什麼呢,學佛陀的思想言行,學佛陀的生活方式,希望自己也能增長智慧,求證覺悟。學佛要「解行並重」,不僅只是知,更重要的是行——實踐力行,才能求證,實踐力行就是我們平常說的「修行」。修行在何處修呢,就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唐代一位無名尼師,有一首「悟道」詩流傳下來,詩曰:

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雲,

歸來偶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盡日尋春不見春」,是說歷經長久時日,踏遍雲封霧鎖的山頭,去尋那春意。春意在那兒呢?遍尋不得,最後掩不住茫然失望的心情,回到自已的家中。就在百無聊賴之餘,無意中拈起案頭瓶中插的梅花,放在鼻端輕嗅,一陣冷香沁人,啊,「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原來枝頭上香意盈然,春不就是在這兒嗎?

其實,說的是尋春,事實上尋的不是春,而是「道」——尋的是開悟之道。也可以說,尋的是證悟佛法的方法。為了尋求證悟之道,行腳參訪,遍歷各方,最後尋到了,原來就在自己的心中。證道,要用自己的心證悟,不假外求。而我們學佛的人,不也是參訪名山,尋師學道。其實,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要在深山古寺中,黃卷青燈的修行。所以六祖慧能大師說: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離世覓菩提,恰是覓兔角。

佛法就在世間,就在日常生活中。離開世間,離開生活,何來的佛法呢?孔子說:「道不遠人」,孟子說:「道在爾而求諸遠」。道就在我們身邊,也就在我人心上,我們「習焉不察」,不注意,反而忽略了。道在我們心中,我們生於道、行於道,而我們不知道,反而向心外、遠方去求。照來佛法中所指的道,事實上就是「覺悟之道」。我們身體的主宰——心識,本來具有理性、良知,但因以私欲覆蔽,心靈物化,所以我們迷昧顛倒。受著欲望的支配,去追求攫取;未求到時感到痛苦,求到了又恐怕失去,也感到痛苦。這患得患失的煩惱,是任誰都免不掉的。而佛法就是求智慧、證覺悟之法。如何求得智慧、證得覺悟呢,就是我們前面說的「修行」。譬如種花種樹,我們要使花美觀,要使樹成材,就必須要修剪。生為一個人,誰能是天生的完人呢?不是完人,就要修——修正我們的行為,修正我們的生活方式。藉著修行的力量,淨化我們的心靈,圓滿我們的人格。果然能心靈清淨、行為端正,就是為求智慧、證覺悟奠下了基礎。

佛經上說,眾生的行為有三種,即是身行、語行、意行,也就是身體的行為,口頭的語言,心中的思想,這叫做「身、語、意」三行。而行為的後果——行為對未來的影響,就是「業」,佛經上稱為身、語、意三業。在以上三行之中,實以心行為主,三業之中,也以意業最重,所以《華嚴經》說:「三界唯心」,《唯識論》說:「萬法唯識」。因為我們心中有貪、瞋、痴的煩惱,身體才有殺、盜、淫的惡行,嘴巴才有妄語、綺語、兩舌、惡口的惡語。所以要修行,先要修心。果能學佛修行,淨化心靈,則十惡業即轉為十善業。所以認真的說,修行就是修心。

心是我人精神作用的主體,又名為識。心識的作用,就是緣慮色、聲、香、味、觸、法六境,去了解分別。心識雖然有了別外境的作用,幫助我們吸取資訊,獲得知識;但同時也因為它有與生俱來的無明——貪婪、瞋恚、愚痴等煩惱,又使我們造作惡業,增長罪衍。在許多煩惱中,尤以貪、瞋、痴三種煩惱為眾煩惱的根本,所以又稱為「三毒」,也稱為「三火」。有了這些煩惱,使我們欲望熾盛,患得患失,經常生活在困惑不安中。

因此,我們修行,要先從熄滅三火修起,即是在日常生活行為中,時時反省,時時觀照,熄滅心中的三毒之火,修正我們念婪、瞋恚、愚痴的行為。果然熄滅了心中的三種根本煩惱,當然也就不會再有殺、盜、淫的身業,也不會再有妄語、綺語、兩舌、惡口的語業。俗語說:「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就是這個意思。

在三毒或三火之中,以貪婪之火在心中燃燒的最為熾烈,認真的說,有情世間,人人都貪,事事都貪,只有程度上的不同,而其為貪也則一。貪的範圍極為寬泛,它不僅指貪財貪物、佔便宜,而是包括著欲望、情愛,對權力的把持,對理念的執著,都在貪的範圍內。所以《八大人覺經》上說:「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又說:「心無厭足,唯得多求,增長罪惡。」清季乾隆朝的權相和珅,嘉慶皇帝登位,賜和珅死,清理財產,相當於國家多年的總預算。一個人如何能用完這麼多的錢呢?因為貪婪有如飲鹽水止喝,愈飲愈渴,愈渴愈飲,只有不停的飲下去。

較貪婪之火尤為明顯、猛烈的,是瞋恚之火。瞋恚之火不是隨時都有,而在發作的時候,也有其程度上的差別。由輕微的不悅、慍、惱,到進一步的忿、恨,以至於到怒、大怒、爆怒。怒到極點,失去理智,有如火山爆發,不可遏止。佛書上解釋忿、惱、恨等名詞,說是:「結怨為性,惱熱為業。」;「憤發為性,執杖為業。」;「狠戾為性,蛆螫為業。」尤其可怕的是,怒火燃燒到極點,由無形的怒火化為有形的真實之火,點燃汽油,引爆瓦斯,燒機車、燒房屋,以至於燒人。這些事件在新聞媒體上屢屢出現,由此可見瞋恚之火較貪婪之火尤為猛烈,尤為可怕。

瞋恚之火顯而易見,極為猛烈;貪婪之火範圍寬泛,與時俱有;而潛隱在我心中,不為我們所覺知的,就是愚痴之火。愚痴就是「無明」,也就是迷闇不明、沒有智慧。可是,唯其我們愚痴,所以才不承認我們愚痴。每一個人都以為自己聰明無比,計算周密,誰承認自己愚痴呢?而事實上,我們日常生活中卻是以假為真,以真為假,迷昧顛倒,不辨是非。由於愚痴,所以才貪而無厭,唯得多求;由於愚痴,所以才心無慈愍,瞋恚慳嫉。世人都認為,人之有七情六欲,是理所當然的事。有誰去反省、探討,這些都是惑、都是煩惱、也都是一切果報的「業因」。

古代西洋哲學家蘇格拉地說:「我現在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無所知。」當真是,我們對宇宙、人生,實在是所知有限。而我人卻妄自尊大,自以為是萬物之靈,是地球主宰,什麼都知道。就是由於我們愚痴,所以起惑造業,生死輪迴。如何才能不愚痴呢?那就求智慧。如何才能求得智慧呢?仍是前面那句話——「修行」,在修行中求智慧,來度愚痴。怎麼修呢?佛教中的修行,有所謂「戒、定、慧」三學——以戒資定,由定生慧。我們在家學佛的人,固然不必像出家人似的刻苦清修,但我們過著正常的、守法守分的生活,也算是戒;保持心境寧靜,保持感情與理智的平衡,也近乎定。如果進一步守五戒、行十善,那就算是「精進修行」了。在這種正常的生活中就可增長智慧。

智慧之為用,在於抉擇——就是辨別善惡、是非、邪正。我們想想看,縱逸放蕩的行為(如吸毒、酗酒),能保持生活的規律嗎?街頭抗爭,或狂歌酣舞,能保持心境寧靜嗎?在心神陶醉、或情緒激動的時候,還能做出正確的判斷與抉擇嗎?智慧不是向別人求來的,是在生活中修來的——還沒有人發明出般若湯、智慧丸,使有錢的人可以買到智慧。我們心靈有如一面鏡子,但為貪、瞋、痴等煩惱污染,使鏡面蒙上塵垢。修行,做的是拂拭鏡面塵垢的工作。鏡子明亮了,智慧也就生出了。正如神秀大師的偈子: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不過,修行也不是易事,所謂「去山中賊易,去心中賊難。」貪、瞋、痴等煩惱,是多生多劫的薰習,與生俱有的塵垢,它有如濾過性病毒似的,滲透在我們的心靈裡,不是輕輕拂拭就可去得掉,而是以練氣功的方法與毅力,把心靈中的病毒逼出來。逼出病毒,還我心靈的清淨,這就叫做「轉染成淨」。當然,果能心靈清淨,自然也就「轉迷成悟」,「離苦得樂」了。

【書籍目錄】
第1頁: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中 第2頁:認識我們的心
第3頁:五蘊世間 第4頁:無常與無我
第5頁:生自何來 死往何去 第6頁:倫理——人際間相對待的關係
第7頁:人生苦樂的探討 第8頁:隨緣——隨的什麼緣
第9頁:到底有沒有因果報應 第10頁:如何使我們的感情與理智平衡
第11頁:福、惜福、如何惜福 第12頁:戒殺與吃素
第13頁:付印後記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