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步步蓮華 聖嚴法師著

步步蓮華 聖嚴法師著

二三、寶華山隆昌律寺

[日期:2010-07-23]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二三、寶華山隆昌律寺
  
  下午由棲霞山出發,開車一小時,抵達句容縣的寶華山麓的停車場。因為徒步登山需要二十分鐘,旅行社人員見我的身體相當虛弱,中午也沒有休息,當全團的菩薩們逐步登山時,便請我上了一輛小型旅行車,繞道開往後山,從產業道路開上寶華山頂,聽說只有十五公里,結果開了二十五公里,讓全團步行的人員,先我而到了隆昌寺後,集合在寺前的廣場念佛,等了我十來分鐘。
  
  隆昌律寺的現任方丈,也就是金山的方丈慈舟長老,很少來寶華山,故由現年七十歲的監院林祥法師接待我們,他很有威儀,只是有點高血壓,行動緩慢,也不主動開口說話,我請他為我們大眾開示,也客氣的推辭了。他原來是住在金山江天寺,來寶華山才一年,他也是在隆昌寺受的戒,因此就把他受戒時的陪堂戒師,現年已七十六歲的仁淵長老介紹給我。而這位長老的健康情況還蠻好的,現在他是寶華山上碩果僅存的原住老僧,雖然一九四九年之後,曾經離山三十年,看來還是一位很有修為的長老。
  
  現在該寺的住眾只有二十多位,陪我參觀和說明的,是三十一歲的知客常敬法師,他來此也僅一年,他告訴我,是在廣東的南華寺受的戒,曾在江西廬山的東林寺,修行念佛法門多年。
  
  我們參觀了大殿、銅殿、無量殿、愛道堂(新戒女眾寮)、齋堂、新戒男眾寮、大寮(廚房)以及客堂等。其中的女眾寮是一座四合院二層樓的獨立建築,就在無量殿的左側,位置相當隱密,男眾寮在大雄寶殿的左側廂房,而客堂則在大雄寶殿右側廂房。

  

  ▲從隆昌寺的觀可以看出民居形式,白牆青磚顯得十分清幽。
  
  隆昌寺的建築,沒有飛簷銅瓦的雕龍畫鳳,都是民居形式的房舍,只是主殿比較高大,齋堂也非常寬敞,一律都是採用一般民居的青磚、青瓦、白牆的建築材料,在樸素簡單中顯出高雅的莊嚴。目前大雄寶殿所供的佛像,是香港大嶼山寶蓮寺所贈的天壇大佛模型,高五點二四米的銅像。
  
  隆昌寺在寶華山的頂峯,可是到了山頂,寺院的殿宇是坐落在類似盆地的大平臺上,到了寺內好像是在平地。它的左右及後方卻被略微聳起的山脊所環抱,向前展望,是遼闊的山巒及平原,這真是一個非常清幽的修行道場。
  
  從明末神宗萬曆年間(西元一五七三~一六一九年)到民國三十八年(西元一九四九年),大約三百五十年之間,寶華山每年都有春、秋兩期的傳授三壇大戒盛會,而在新戒戒期圓滿之後,還可以留下來參加該寺的結夏安居和結冬安居,實習如律而行的出家生活。民國初年以後,開辦學戒堂,讓年輕的新戒,留在山上專門研究戒律、實踐戒律、體驗持戒的生活。
  
  到寶華山受戒的人數相當多,清末德宗光緒二十六年(西元一九○○年),男女二眾的新戒尚有一千二百人,到民國三十四年(西元一九四五年)的新戒也有一千多人。一九四九年之後,寶華山只傳過一次戒。已經好久沒有每年都傳戒了。
  
  然而,在他們客堂前的牆壁上,還懸掛著各式各樣只有律宗道場才有的告示牌,在一塊一塊長方形的黑底木板上寫著金字:「懺摩」、「請戒」、「傳戒」、「說戒」、「背律」、「分衛」、「布薩」、「派坡」、「禱雨」、「安居」、「解居」、「自恣」、「受迦絺那衣」等。像這樣的告示牌,能夠讓我們感受到,在五十年前的寶華山,所有各項律制生活的風範;雖然它的靈魂已經暫時處於冬眠狀態,而它的規模洪範依稀猶在。因我研究戒律幾十年,在看到這些設施時,既感到親切又感到悲涼!不過佛說世事無常,佛教在印度已經滅亡好幾百年,在中國史上雖經三武一宗等的滅佛毀釋,佛教都還能夠屢仆屢起,而今天的中國大陸,依舊能夠看到許多出家人,以及許多經過重建重修的寺院,比起國民政府統治的時代,受到更多的保護,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了。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一、行前說明
第3頁:二、拜訪印順長老 第4頁:三、到了南京
第5頁:四、進入九華山 第6頁:五、九華山的歷史地理
第7頁:六、肉身菩薩金地藏 第8頁:七、肉身寶殿
第9頁:八、蓮華世界 第10頁:九、處處蓮臺.步步蓮華
第11頁:一○、拜經臺 第12頁:一一、天臺正頂
第13頁:一二、地藏洞.小老鼠 第14頁:一三、九華山的現在
第15頁:一四、化城寺 第16頁:一五、祇園寺
第17頁:一六、旃檀林的大悲殿 第18頁:一七、甘露寺的佛學院
第19頁:一八、九華山歷史上的佛教人才 第20頁:一九、棲霞山佛學院
第21頁:二○、同鄉法師.千佛巖 第22頁:二一、三論宗.宗仰
第23頁:二二、棲霞山的殿宇 第24頁:二三、寶華山隆昌律寺
第25頁:二四、寶華山的滄桑 第26頁:二五、寶華山的律統
第27頁:二六、還是「律宗第一山」 第28頁:二七、焦山定慧寺
第29頁:二八、茗山長老 第30頁:二九、金山江天寺‧禪堂
第31頁:三○、張家港會晤俗家親人 第32頁:三一、缺席的那一房
第33頁:三二、我自己的家 第34頁:三三、反其道而行
第35頁:三四、苦與樂 第36頁:三五、狼山廣教寺
第37頁:三六、法乳堂.法聚庵.山頂大聖殿 第38頁:三七、祖堂.八小名山.佛學院的可能性
第39頁:三八、兩則遺憾的小插曲 第40頁:三九、從南通到蘇州
第41頁:四○、姑蘇城外寒山寺 第42頁:四一、懷恩‧寺志‧尋根
第43頁:四二、靈巖山寺 第44頁:四三、印光大師在靈巖山
第45頁:四四、念佛堂.佛學院 第46頁:四五、歷代興替.高僧群像
第47頁:四六、西園戒幢律寺 第48頁:四七、五百羅漢
第49頁:四八、通往杭州的路上 第50頁:四九、淨慈寺‧雷峯塔的故事
第51頁:五○、永明延壽禪師 第52頁:五一、湖隱道濟禪師
第53頁:五二、淨慈寺的歷代高僧 第54頁:五三、靈隱寺
第55頁:五四、靈隱寺與南方佛教 第56頁:五五、靈隱寺的高僧群
第57頁:五六、今天的靈隱寺 第58頁:五七、弘一大師受戒處
第59頁:五八、西湖.西泠印社.鳳林寺 第60頁:五九、新昌石城山
第61頁:六○、大佛寺的彌勒大佛 第62頁:六一、天臺山的國清寺
第63頁:六二、禪與教的興替 第64頁:六三、寒山子
第65頁:六四、智者塔院.高明寺 第66頁:六五、隋塔與隋梅
第67頁:六六、奉化雪竇寺 第68頁:六七、布袋和尚
第69頁:六八、雪竇寺的祖師們 第70頁:六九、天童寺
第71頁:七○、密雲圓悟禪師 第72頁:七一、近世諸大師
第73頁:七二、阿育王寺.瞻仰佛舍利 第74頁:七三、歷代高僧.寧波到普陀
第75頁:七四、普陀山的出典 第76頁:七五、梵音洞
第77頁:七六、普濟寺 第78頁:七七、日僧慧鍔
第79頁:七八、普陀山的今與昔 第80頁:七九、印順長老出家處.佛學院
第81頁:八○、紫竹林 第82頁:八一、佛頂山的慧濟寺
第83頁:八二、太虛及印順二師閱藏處 第84頁:八三、法雨寺的印光大師關房
第85頁:八四、虛雲和尚等四位大師的參學修行處 第86頁:八五、從普陀到上海
第87頁:八六、訪靜安古寺 第88頁:八七、龍華寺‧功德圓滿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