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你可以不怕死(No death, No fear)(節錄) 一行禪師著/胡因夢譯

你可以不怕死(No death, No fear)(節錄) 一行禪師著/胡因夢譯

我們不從任何一處來,也不會去往任何一方

[日期:2010-12-18] 來源:轉載  作者:一行禪師著/胡因夢譯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我們不從任何一處來,也不會去往任何一方
  
  對許多人而言,我們最大的痛苦都源自於來與去的觀念。我們以為自己心愛的人是從某個地方來的,而
  
  現在已經離開,到另一個地方去了。然而我們真正的本質是無來無去的,我們不是從任何一處來的,也不會去往任何一方。當條件具足時,我們就示現出來;條件如果不夠,我們就不再示現,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存在了。如同一台沒有聲波的收音機,我們只是不再顯相罷了。
  
  不僅來與去的觀念無法闡明實相,存在與不存在的概念也一樣無法說明實相。我們在《心經》〔4〕裡聽聞到下面這些話語:「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這裡所提到的「空」,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它最首要的意義,就是獨立自我的「空」:沒有任何東西具有一個獨立的自我,沒有任何事物能獨立存在。仔細檢視一下我們會發現,所有的現象,包括我們自己在內,都是由因緣條件組合而成的。我們是由不同的部位組合成的。我們是由我們的父母、祖父母、身體、感受、認知、思維作意、大地、太陽以及無數非我的元素所構成的。這所有的元素都必須仰賴因緣條件。我們看見一切已存的、現存的、將要存在的事物,都是相互依存、共榮共生的。凡是能示現出來被我們看見的東西,都是另一個東西的局部,或是能夠讓它示現的其他條件的局部。諸法本是不生不滅的,但是它們永遠在流轉變遷著。
  
  我們也許有足夠的智力去理解這則真理,然而頭腦的理解是不夠的,真正對它有了體悟,才能從恐懼之中解放出來。那才是徹底的解脫,也就是活在與眾生相依相生的境界裡。我們必須如此這般地深觀,並且在日常之中滋養我們對不生不滅的清明見地,這樣我們就會發現自己那無懼的天賦才能了。
  
  只是在嘴上說說「依他起性」〔5〕的理論,是沒多大幫助的。我們應該問的是:「紙啊!你是從哪兒來的?你是誰?你來這兒要做什麼?你要到什麼地方去?」我們也可以問一問火焰:「火焰啊!你從哪裡來,要到何處去?」仔細傾聽它的答案你就會發現,火焰、紙張都在藉著它們的形貌回答你的問題。我們只需要深觀,就能聽見它們的答案。火焰的回答很可能是:「我不是從任何一個地方來的。」
  
  這也可能是那朵山茶花的答案。它們既不相同,也不相左。它們不從任何一處來,也不往任何一方去。若是失去了一個孩子,我們不該如此悲傷,因為那是沒有足夠的因緣條件讓他降生。他會回來的。

  譯註:

  〔4〕《心經》:佛教典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簡稱。僅數百字,一般將之視為《般若經》綱要,是漢、藏佛教最流行的經典之一。

  〔5〕依他起性:唯識宗把宇宙萬法分為三種性質,即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萬法皆無自性,不能單獨生起,須靠眾緣俱備,然後乃生,名依他起性。

【書籍目錄】
第1頁:《你可以不怕死》譯者序 第2頁:第一章「我們來自何處?我們將去往何方?」
第3頁:害怕死亡時一切將化為烏有 第4頁:突然領悟到,喪母只是一種概念罷了
第5頁:沒有任何事物被創生,沒有任何事物被毀滅 第6頁:上與下也只是一種概念罷了
第7頁:從概念之中解脫出來 第8頁:我們不從任何一處來,也不會去往任何一方
第9頁:哀傷,源自於無明 第10頁:我們的身體是未來世世代代人類的源頭
第11頁:直接體驗,才是唯一的道路 第12頁:第二章「真正的恐懼」
第13頁:燒掉所有的概念 第14頁:深入歷史面,便同時通達了終極面
第15頁:實相可以示現於歷史面,也可以展露於終極面 第16頁:不須尋求終極涅槃,我們的本性即是涅槃
第17頁:未生之前,你在哪裡 第18頁:我是不是昨日的我
第19頁:四月的向日葵早已存在,只是尚未展露 第20頁:存在並不是毀滅的反面
第21頁:答案就在你心中 第22頁:「創生」還是「示現」
第23頁:尋找痛苦和哀傷的解脫 第24頁:「因」也是「果」
第25頁:花必須仰賴「非花」的因素才能示現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