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與生命相約 一行禪師著

與生命相約 一行禪師著

大乘佛教之始 -- 那位隱修者和那口泉

[日期:2010-12-18] 來源:轉載  作者:一行禪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按此在新窗口打开图片

  大乘佛教之始

  那位隱修者和那口泉

  在佛陀的一生中,他的大多數講法是針對出家人的,但他也給王公大臣、農夫、清潔工和其他很多在家男女說法。很多經典是用來指導在家修行的,像《瑜伽長者所問經》 1(Uqradatta)和《維摩詰所說經》 2(Vimalakiri Sutras)。給孤獨( Anathapindi-ka)是佛陀和僧團的大護法,當他聽到「空」和「無我」的教義時,他深刻地領悟了其中的含義。他請尊者阿難陀(Ananda)告訴佛陀說,在家人也有能力學習和實踐這些妙法。

  但是在佛陀過世之後的幾個世紀裡,修行成了出家人的專利,在家人僅限於供養出家人飲食、衣服、臥具、醫藥等。到公元前 1世紀,佛教修行已經被寺院所獨斷,於是一場恢復佛教原貌的行動就不可避免地發生了。《瑜伽經》 3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

  《瑜伽經》提出了三個問題:出家人怎樣修行?在家菩薩怎樣修行?在家菩薩怎樣修得和出家人一樣好?在這部經中,聽完佛陀開示之後, 500名在家人發心要出家;而另外 200人在佛陀講法期間已經開悟了,他們沒有出家。尊者阿難陀問瑜伽長者:「你為什麼不像我們一樣出家?」瑜伽長者回答說:「我不需要出家,在家可以修得一樣好。 」

  這個觀點在《維摩詰所說經》中達到了頂點。維摩詰是一位在家居士,他比佛的所有弟子和隨從佛陀的天上諸大菩薩都修得好。他假裝生病了,佛陀遣尊者舍利弗(Shariputra)去看望他,舍利弗說:「世尊,他辯才無礙、聰明多智,請您派其他人去吧!」接著佛陀又派了多位比丘或菩薩,但沒有一個人願意去。最後文殊師利菩薩接受了這個任務。在探訪過程中,維摩詰一再顯示出他的見地比文殊師利和所有其他菩薩都要深刻。在大乘佛教的發展過程中,維摩詰的出現是很自然的。這部經對寺院制度是一個很大的衝擊,它試圖使寺院對外開放,使出家人以一種更開放、更積極參與的方式為社會全體修行,而不僅僅是為了他們自己。

  《維摩詰經》是極其成功的,所以後來出現了它的續集——一部經是關於維摩詰之子的,一部經是關於維摩詰之女的,甚至還有一部經是關於一位曾經當過******的婦女的教言。這些經所要說明的意思就是:任何一個徹悟了的人都可以講經說法。即使是一位******,學法修行之後,也照樣可以作為人天師表。在這些經中,大乘在家菩薩的理想得到了最淋漓盡致的發揮。

  在《維摩詰經》中,我們看到,跟為眾生的利益而修行的諸菩薩相比,就連舍利弗和目犍連這樣赫赫有名的比丘也只是小學生而已。

  在早期的《般若波羅蜜經》 4(Prajnaparamita Sutras)中,有很多章句譴責了比丘們只為自已修行的態度。在《小品般若經》 5(Astasahashrika Prajnaparamita Sutra)中,我們看到:如果王后與國王以外的人私通生了孩子,那麼這個孩子不能說是純正的王室血統。除非你擁有覺悟的頭腦和作為一個菩薩為一切眾生而修行的心靈,否則你就不是真正的佛子。如果你只是為自我的解脫而修行,那麼你不是真正的佛子。

  如果出家人沒有開闊的心胸,不能接受菩薩的理想、為眾生而修行的話,他們就「不是真正的佛子」。在《瑜伽經》、《維摩詰經》和早期的《般若波羅蜜經》中,大乘佛教的思想是豐富而深刻的,但是這些經典的語氣卻帶有攻擊性。這大概是因為在當時要引起寺院組織的注意太困難了,所以不得不採取一種對立的態度。但到了《妙法蓮華經》(Saddharma Pundarika Sutra)時期,大乘佛教已經成為了一種包括學校、寺院和牢固基礎的社會組織——一種由出家人和在家人一起密切合作的新型的佛教團體。所以《法華經》使用了一種調和的語氣。在《維摩詰經》中,舍利弗是微不足道,但在《法華經》中,佛陀對舍利弗和他的所有弟子都顯示了極大的慈愛和關懷。因此《法華經》是大乘佛教的基礎,它的包容色彩向傳統佛教組織伸出了友愛之手。

【書籍目錄】
第1頁:一行禪師簡介 第2頁:媒體、名人評價
第3頁:生命只有當下,修行就在眼前 -- 一行禪師 序 第4頁:又逢禪師 -- 明潔 序
第5頁:當下最美好 -- 陳琴富 序 第6頁:法雨潤澤 -- 滋潤慈悲與智慧的種子
第7頁:初戀滋味 -- 我喝到了世界上最甜美的水 第8頁:大乘佛教之始 -- 那位隱修者和那口泉
第9頁:春之美 -- 真我與真愛的相遇 第10頁:春之美 -- 人生若只如初見
第11頁:捕蛇訣竅 -- 伐不是岸,最後仍然要放手 第12頁:捍衛純真 -- 一盒咳嗽糖漿
第13頁:花非花 -- 切穿妄想的金剛石 第14頁: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 -- 生命就像那支香
第15頁:三法印 -- 未來怎樣,取決於你 第16頁:溯源而上 -- 分離,讓慈悲之花綻放
第17頁:把佛教帶入世界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