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火宅清涼 聖嚴法師著

火宅清涼 聖嚴法師著

二九、普化寺

[日期:2010-07-23]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二九、普化寺
  
  我們從碧山寺出來,已經是下午五點多了,應該可以回賓館休息,可是車子沿著清水河旁的公路,向下行駛時,發現下了一天的雨,已經放晴,日落以前的山中景色非常清新幽美。遠遠地看到一座褚色的垣牆,圍繞著青一色的灰瓦建築所組成的普化寺,於是有人建議前往參觀。
  
  這座寺院是在由五臺山注入滹陀河的主流清水河之東數十步處,我們必須下車步行,渡過用幾塊木板拼接成的河面小橋,再往前走,便是一座紅底黃字寫著「普化寺」三個大字的照壁,正好把該寺正門的入口掩住,那是因為該寺正門恰好對著看來似乎伸手可及的河西一座山頭,避免風水上的壓迫感,所以建了這座寬約兩丈,高約丈餘的照壁。它的設計,在暮色蒼茫中,顯得相當醒目。聽說這座寺院,已被山上雨水沖毀過幾次,所以沿著寺院的半山,圍起一道擋土牆,牆外開築了一條瀉水溝。像這樣的防水處置,在五臺山的好幾個寺院有相同的措施,我在一九八八年到洛陽的龍門石窟,見到奉先寺的後山,也鑿有這樣的瀉水溝。
  
  普化寺位於塔院寺以南兩公里處,在明朝稱為「帝釋宮」,中國人把它叫作「玉皇宮」,內供玉皇大帝。在清朝時已經屬於叫作九宮道的道觀,民國初年曾經修葺,後來毀於一場大水,民國十四年(西元一九二五年)有僧人在玉皇殿的廢墟上重建寺院,佔地一點八九萬平方米,房屋一百一十四間。在文革之前,此寺的中軸線上有︰天王殿、大雄寶殿、三大士殿、玉皇閣,兩廂有樓廊,左右兩線有禪堂、僧舍、呂祖閣等建築。從這些建築物的名稱,還可以見到該寺與道教的關係。文革時期,寺內所有的經、像、法物全被破壞,殿宇也受損失,後由現任住持藏明法師修建完成。該寺最大的特色是天王殿前一道磚雕影壁,全用青磚和少許石材壘砌而成,高有一丈餘,寬約八、九丈,單檐歇山頂,採三樓四柱的形式組成,包括斗拱樑枋,均以精美的磚雕鑲嵌而成。影壁內外兩面各有三塊鑲嵌的石雕,也是非常的精細、圓熟,外側的正中是「福祿壽三星圖」,左右兩邊是「文王別子圖」和「渭水求賢圖」,內側的正中是「觀音和善財龍女圖」,兩側為「團龍圖」。

  

  ▲普化寺的天王殿及其石雕。

  

  ▲普化寺影壁內面中央的石雕掽砌,觀音善財童女圖。
  
  寺內的牆壁基段部分和柱礎,也有若干石雕,多屬於民國初年遺留下來的雕刻藝術,現在重建之時,給它們還回原來位置,使人看來有整新如舊之感。唯以該寺有道教的淵源,故在各殿的裝飾布置,多多少少尚會予人以神佛不分的印象,帶有民間信仰的色彩,例如該寺殿宇牆基的石雕和若干小品的壁畫,都採用民間小說的內容,其中有孫悟空大鬧芭蕉洞、盤絲洞、無底洞、琵琶洞等《西遊記》的故事,還有牧童吹笛、羊倌趕羊、象奴禦象、老人騎驢過橋等的構圖,也都跟佛教的信仰無關。不過,據說當時負責重建該寺的人,雖不是一位通宗通教的高僧,也不是出於道士的構想,而是由五臺山南山寺普濟和尚的一位弟子募化修建而成,所以普化寺與南山寺的雕刻內容相同。

  

  ▲普化寺的磚雕影壁。
  
  普化寺的大雄寶殿,單檐歇山頂,四出廊,面寬五間。殿內主像是釋迦牟尼佛,兩側是文殊和普賢,均坐於蓮花座上。後牆左角,供騎獅蓄鬍的老文殊,後牆右角,是騎朝天獅的送子觀音,這也與其他各寺不同;兩側山壁是十八羅漢像。釋迦像的背後,供西方三聖以及護法金剛、善財、龍女,最奇特的,殿上還有攜著酒壼飛行的濟公塑像。
  
  文革之前,該寺的木刻藝術,遠近馳名,殿宇、殿檐、門盈、斗拱、柱礎,乃至僧舍的門窗,都有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木刻鏤花,例如鏤空龍鳳圖,就相當的逼真、醒目。可惜在文革中該寺遭到嚴重破壞,現在的住持藏明和他的弟子們於一九八五年起,在該寺刨土清基,重建殿宇,重塑佛像,數年之間,如今已儼然是一座頗具規模的寺院。其經濟來源,部分是由政府補助,大半是由他自己「集資」,共計花費了人民幣四十餘萬元。所謂「集資」是以他自己的關係,向國內外募集善款,加上他本人多年來為人行醫看病的所得。
  
  當我們造訪普化寺那天,現年七十七歲的藏明方丈,正在五臺縣城出席政協會議,故由剛剛出家三載的年輕知客妙樹師接待,他告訴我們,現在該寺屬於淨土宗,專修念佛法門,也是目前五臺山唯一兼收男女二眾出家的道場。寺內設有法器、文物、經書及紀念品的販賣部,同時正在籌畫開設餐飲部和旅客住宿部,所以還在繼續增建房屋之中。也見到我寫的一本小冊《為什麼要做佛事》在那兒流通。看來這位懂得醫道的住持,頗有現代化的管理頭腦和經營眼光。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一、建設法鼓山
第3頁:二、佛教協會與建設部 第4頁:三、先考察法鼓山
第5頁:四、三次預備會議 第6頁:五、啟程那天是大凶
第7頁:六、迎接的人員 第8頁:七、佛樂迎賓
第9頁:八、林子青居士 第10頁:九、全真教的白雲觀
第11頁:一○、中國佛學院 第12頁:一一、趙樸初居士
第13頁:一二、潭柘寺 第14頁:一三、戒壇寺
第15頁:一四、香山飯店 第16頁:一五、建設部談建設
第17頁:一六、雲居寺.石經山 第18頁:一七、頤和園的群賢會
第19頁:一八、北京的故宮 第20頁:一九、琉璃廠.王府井
第21頁:二○、太原的崇善寺 第22頁:二一、南禪寺
第23頁:二二、佛光寺 第24頁:二三、金閣寺
第25頁:二四、臺懷鎮 第26頁:二五、顯通寺
第27頁:二六、菩薩頂 第28頁:二七、殊像寺
第29頁:二八、廣濟茅蓬 第30頁:二九、普化寺
第31頁:三○、古建築與法鼓山 第32頁:三一、火宅清涼
第33頁:三二、鎮海寺 第34頁:三三、塞上行
第35頁:三四、大同在雲中 第36頁:三五、曇曜法師
第37頁:三六、雲岡石窟 第38頁:三七、善化寺
第39頁:三八、上下華嚴寺 第40頁:三九、飛到蘭州
第41頁:四○、五泉山濬源寺 第42頁:四一、敦煌
第43頁:四二、鳴沙山.月牙泉 第44頁:四三、莫高窟
第45頁:四四、敦煌的佛教 第46頁:四五、藝術的天堂
第47頁:四六、天水 第48頁:四七、麥積山
第49頁:四八、南郭寺 第50頁:四九、行行復行行
第51頁:五○、拉卜楞寺 第52頁:五一、六大學院
第53頁:五二、密教的特色 第54頁:五三、貢唐倉活佛
第55頁:五四、拉卜楞寺的建築 第56頁:五五、拉卜楞寺的佛像佛畫
第57頁:五六、酥油塑像館 第58頁:五七、西藏民族.西藏佛教
第59頁:五八、隴西風土 第60頁:五九、逢凶化吉
第61頁:六○、感謝.祝福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