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國之旅 聖嚴法師著

佛國之旅 聖嚴法師著

六一、泰姬瑪哈陵與阿格拉堡

[日期:2010-07-23]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六一、泰姬瑪哈陵與阿格拉堡

  十月三十日上午七時三十分,從旅館出發,車行二十分鐘,到達泰姬瑪哈陵(Taj Mahal)。此陵緊靠耶魔那河(River Yamuna)的東岸,是蒙兀兒王朝第五代皇帝沙加罕,為紀念他的第三任愛妻慕塔如瑪哈(Mumtaz Mahal)去世而建。她為沙加罕在十九年之間生了十四個兒女。因為沙加罕太愛她了,在她去世以前便立下誓願,從此以後,永不再娶,並在她去世之後,花了二十二年(西元一六三一─一六五三年)的時間,建造完成了泰姬瑪哈陵。

  這座陵墓的建材是採用中東出產的白玉石,經過精工琢磨、鑲嵌而成。它已成為世界七大奇觀之一。到印度旅遊的人,沒有參觀過泰姬瑪哈陵的相信很少,所以我也不想再作介紹。為了一個皇后而蓋了這麼大的一座建築,雖然也為文化留下了遺產,但是把印度人民的財富用之於這樣的建築,只能表示當時回教王朝的驕狂而已。

  

  ▲泰姬瑪哈陵。

  離開泰姬瑪哈陵,我們便轉往阿格拉堡(Agra Fort),那是蒙兀兒王朝幾代君主所居之處。蒙兀兒王朝的皇帝之中,除了第一代的拔巴(Babur西元一五二六─一五三○年),第三代的阿克巴(Akbar 西元一五五六─一六○五年),與第四代的甲漢基(Ja-hangir 西元一六○五(一六二七年),把首都建在阿格拉之外,其他的皇帝都建都在德里。阿格拉堡便是第三代皇帝阿克巴所建。阿克巴被認為是蒙兀兒王朝最偉大的一位皇帝,在當時與現代歷史學家認為他不僅是印度千年以來最偉大的統治者之一,更是世界上最富盛名與最具權力的統治者之一。阿克巴自幼便對騎、獵、武術等技藝,比對文、史等學識更感興趣。在他十四歲登基以前,早已幫助他的父親胡馬雍統領印度的幾個省。而他統治印度期間也是蒙兀兒王朝的黃金時代。由於他希望達到全印度政治統一的目的,所以對印度本土多種民族的不同文化與宗教信仰,採取寬容的態度。因此他之所以受到愛戴,不僅僅因為他本身具有成為偉大君主的特質,更是因為他能瞭解人民的需要,順應民意。

  

  ▲阿格拉堡的國王寶座,正前下方是宰相座。

  我們在前一天傍晚,前往旅館的路途中,參觀了阿克巴的陵墓。

  阿格拉堡是由阿克巴花了八年的時間(西元一五六五─一五七三年),在原來巴答加哈城堡(Badalgarh Fort)的廢墟上建成。繞城堡一周的距離約有兩公里。阿克巴建造了城門和城牆,堡內除了阿克巴宮、甲漢基宮以外,其他幾棟主要的建築物都是由沙加罕所蓋。後來奧倫加巴又加建了外圍的防禦壁壘、溝渠,及五道城門入口。整座城堡因有高大的城牆、角樓以及城牆口,使得外表看來相當壯觀。城堡內經過特殊設計的建築物外觀,以及宮殿內部的構造,顯示了中世紀印度城堡的特色。然而,到了西元十八世紀中葉,這座阿格拉堡便被來自西方的武力破壞了。

  阿格拉堡位於耶魔那河的東岸,與泰姬瑪哈陵遙遙相對,距離有十公里左右。此堡內外共有四層護衛,外護城河、外城牆、內護城河、內城牆,然後才是宮室。內城牆的牆壁從地拔起五、六丈高,這樣的城堡當然高不可攀,而利於攻守,在戰術和戰鬥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可惜當時並沒有外力的侵犯,禍患卻是起於宮廷的內部。在甲漢基的晚年,許多國事逐漸地都須經手於他頗具才幹的妻子娜加含(Nur Jahan)。甲漢基死後,娜加含於是野心勃勃地想要左右政權,讓她自己的女婿取代王位繼承人沙加罕當皇帝,好作為她的政治傀儡,結果引發多位王族的叛變,沙加罕的王位便是依靠武力爭奪而來。後來沙加罕的兒子奧倫加巴,甚至沒有等到他去世,就起兵篡位,並且把他幽禁在阿格拉堡,到死為止。他被幽禁的期間,要求住在一間八角形的小宮中,正好面對著泰姬瑪哈陵的方向,如此朝朝暮暮對他的愛妻寄予懷念,慰藉了一代英雄落寞的晚景。

  蒙兀兒王朝的皇帝中,比較知名的共有六位,他們是從第一代到第六代的拔巴(Babur西元一五二六─一五三○年)、胡馬雍(Humayun西元一五三○─一五五六年)、阿克巴(Akbar西元一五五六─一六○五年)、甲漢基(Jahangir西元一六○五─一六二七年)、沙加罕(Shah Jahan西元一六二七─一六五八年)與奧倫加巴(Aurangzeb西元一六五八─一七○七年)。奧倫加巴以後的皇帝,慢慢地一代不如一代,勢力逐漸減弱,曾經輝煌的蒙兀兒王朝因而變成一個有名無實的王朝。後來歐洲人登陸,印度這片沃土最後終於在西元十八世紀以後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蒙兀兒王朝的前六位皇帝,文治武功都非常傑出,他們對建築藝術的傾心幾乎到了發狂的程度。尤其是第五代的沙加罕,運用了他歷代祖先的積蓄,與傾國的財富,大興土木,修築興建了幾個城堡,都是長年累月,動員千萬人民,為他獻上勞力和智慧。也因此,到今天印度還有這些古文化的遺跡供國際訪客憑弔、觀賞。

  回教建築慣用他們熟悉的幾何圖形的結構與造形,加上印度古文化的色彩,不僅僅是細部的雕刻鑲嵌力求精美,在規模上也力求雄偉廣大。每一個回教王朝所遺留的城堡陵園,面積都很寬廣,不像在尼泊爾所見到的王宮,雖然精細,但空間的感覺卻非常狹隘。這些建築另外一個最大的特色,就是在宮殿的內外,都設置了水渠,縱橫交錯,四通八達。但是到今天,除了泰姬瑪哈陵的水渠仍然保持綠水長流之外,其他城堡的水渠都已枯竭,然而還是可以從目前遺留的水渠,想像當年的景色。我們在阿格拉堡參觀時,問起印度的導遊,像面積這樣大、方圓幾公里的城堡,要使得水渠經常保持流動且新鮮,當時又沒有電動的馬達抽水,究竟他們是用什麼樣的方法維持水流的新鮮?導遊說,根據記載,當時有六萬人被用來維護宮殿水渠的暢流。

  為了維持一個宮廷的豪華生活,要動用六萬名奴工,每天把水渠下游的水裝入桶裡,用肩背、用頭頂,再倒入上游的水塔,川流不息,疲於奔命。這不僅是人力的浪費,也是殘暴的行為,類似於中國歷史上的秦始皇。所以當我參觀回教王朝所留下的宮殿建築時,除了為當時的印度人民感到心酸,並沒有被宮殿的豪華所動心。

  在阿格拉堡的國王接見各國使節的宴會廳牆上,有以寶石嵌成的兩句阿拉伯文︰「假如有天堂,此間比它好。」這個國王是回教徒,不信天堂,只相信他用權力所建造的宮殿是最豪華的,這種心態是多麼的驕狂。大廳四面牆壁都用寶石鑲嵌,宮頂用珍珠、藍寶石、紅寶石、翡翠、鑽石拼成各式圖案,即使經過幾百年的歷史,名貴的寶石已被剔除一空,但痕跡猶在,普通寶石還殘留。這樣的窮奢極侈,使你感覺人間不可能有這種地方,這也許是回教民族所獨有的,喜歡賣弄財富的習性。

  由於類似的觀光旅遊對我沒有什麼吸引力,所以其他的行程,我也不想再寫了。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一、朝聖與旅遊
第3頁:二、印度朝聖的因緣 第4頁:三、準備工作
第5頁:四、好不容易上了路 第6頁:五、臺北.香港.尼泊爾
第7頁:六、朝聖的首站─尼泊爾 第8頁:七、加德滿都
第9頁:八、阿育王塔 第10頁:九、四眼天神廟
第11頁:一○、活女神 第12頁:一一、巴丹
第13頁:一二、西藏難民營 第14頁:一三、尼泊爾手工藝中心
第15頁:一四、萬佛寺 第16頁:一五、巴德崗
第17頁:一六、恆河上游的虎河 第18頁:一七、西藏難民的喇嘛寺
第19頁:一八、虔慶寺 第20頁:一九、塔里寺
第21頁:二○、意外事件 第22頁:二一、好大的三顆舍利
第23頁:二二、召開護法會幹部會議 第24頁:二三、進入印度之前
第25頁:二四、選購佛書 第26頁:二五、印度的第一站
第27頁:二六、步步生蓮 第28頁:二七、那爛陀大學
第29頁:二八、中國廟和日本旅館 第30頁:二九、迦蘭陀竹園
第31頁:三○、王舍城 第32頁:三一、靈鷲山
第33頁:三二、悟謙法師的大覺寺 第34頁:三三、尼連禪河
第35頁:三四、菩提樹 第36頁:三五、正覺道場
第37頁:三六、佛陀伽耶 第38頁:三七、覺音論師
第39頁:三八、婆羅奈斯 第40頁:三九、恆河沐浴及火葬的宗教信仰
第41頁:四○、恆河日出 第42頁:四一、印度的宗教
第43頁:四二、鹿野苑 第44頁:四三、鹿野苑博物館
第45頁:四四、初轉法輪 第46頁:四五、拘尸那羅
第47頁:四六、涅槃場 第48頁:四七、火化場
第49頁:四八、科拉坡的旅館 第50頁:四九、藍昆尼園
第51頁:五○、舍衛城 第52頁:五一、歷史的祇園精舍
第53頁:五二、今日的祇園精舍 第54頁:五三、印度的中國寺
第55頁:五四、華光寺 第56頁:五五、我是中國比丘
第57頁:五六、斯利那加的動亂 第58頁:五七、朝聖檢討會
第59頁:五八、印度的回教王朝 第60頁:五九、新德里
第61頁:六○、阿格拉的國王套房 第62頁:六一、泰姬瑪哈陵與阿格拉堡
第63頁:六二、德里車站 第64頁:六三、揮別印度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0-12-22 0:10:51
师公悟谦老法师,已于2010年12月8日在香港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