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釋要 智諭法師主講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釋要 智諭法師主講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釋要(卷上)

[日期:2010-12-14]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智諭法師主講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釋經文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釋要(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滿足千人。菩薩摩訶薩十千人俱。以大莊嚴而自莊嚴。皆悉已住不退轉地。】

自「如是我聞,至菩薩摩訶薩十千人俱」,此有六種因緣,亦曰六種成就。如是為信成就,我聞為聞成就,一時為時成就,佛為能說法的主成就,在某處為處成就,與大比丘及菩薩眾俱為眾成就。

此為結集經人之語,非是佛語,故曰證信序。世尊將入涅槃,阿難請問世尊,結集經時,經首應安何語。佛答一切經首,皆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與某些大眾宣說此經。

舍衛譯曰豐德,係波斯匿王所都之國。祇樹是言園中之樹,係波斯匿王的太子祇陀所布施的。給孤獨即悉達長者,以周給孤獨故得名。此園係給孤獨長者所施,故名給孤獨園。

比丘有三義,一、乞士:上乞法以養慧命,下乞食以養色身。比丘托缽乞食清淨自活,於己可除其我慢、精進佛道,於眾生可除其慳貪令修布施為作福田。二、破惡:比丘出家受具,破身口七支惡。三、怖魔:比丘出家,佛眷屬增盛,故魔生恐怖。

比丘係梵語,因其多義故不翻。

大比丘是讚嘆意,大有大多勝三義。大者,言是等比丘,人天所敬,有學小乘中至尊。多者,言是等比丘,博學多聞,強記廣識,遍通內外經典。勝者,言是等比丘,知見殊勝,出過九十六種外道。

菩薩摩訶薩,翻譯為大菩薩。有人說是地上菩薩,有人說是八地以上菩薩。

菩薩摩訶薩具云應為菩提薩埵摩訶薩埵,薩埵者譯為有情。大般若經云,菩薩摩訶薩,於大有情眾中,定當為上首,故復名摩訶薩。

又云,「大有情眾者,謂住種性,第八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獨覺地,及初發心乃至不退轉地菩薩摩訶薩,是名大有情眾。」

所謂種性有五,一、習種性,是十住位菩薩。二、性種性,是十行位菩薩。三、道種性,是十迴向位菩薩。四、聖種性,是十地位菩薩。五、等覺性,等覺位菩薩。今云住種性,便是從住位以上菩薩便是大有情。

第八預流,便是四雙八輩之聖人。從第八預流向算起,歷經預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從阿羅漢果算到預流向,故曰第八預流,這些聖人都是大有情眾。

再向上乃至獨覺地,獨覺地便是辟支佛。若準前文,應包含獨覺向。

初發心乃至不退轉地菩薩摩訶薩,初住位菩薩名發心住菩薩,故即從初住算起。不退轉地菩薩摩訶薩,是八地菩薩。因為八地以上入無功用道,故名不退轉地。

故八地以還之菩薩及二乘聖人,皆為大有情眾。若準這段經文,菩薩摩訶薩應為八地以上的大菩薩。

大莊嚴者,福慧二種莊嚴也。因為這二種莊嚴能圓滿無上佛道,故名大莊嚴。欲圓滿福莊嚴,應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五種波羅蜜。欲圓滿慧莊嚴,應修般若波羅蜜。這些大菩薩,都以六度萬行而自莊嚴。皆悉已住不退轉地。就一般而言,不退有三,即一、位不退,二、行不退,三、念不退。依彌陀要解,位不退,入聖流不退墮凡夫。行不退,恒度眾生,不退墮二乘。念不退,心心流入薩婆若海。今約地上菩薩言,初地至六地,習行有時不進,名為行退。七地名遠行地便無行退,然猶是有功用道,或起愛習氣,故名念退。八地以上入無功用道,永絕三種退,故名不退轉地。

【其名曰彌勒菩薩。文殊師利菩薩。無礙辯菩薩。不捨擔菩薩。與如是等大菩薩俱。】

略舉菩薩名。

【文殊師利童真菩薩摩訶薩。明相現時從其住處來詣佛所。在外而立。】

童真菩薩,自然一於真如法性,不假功用也。童真又曰童子,在明入於無功用道也。

明相現時,即黎明時分。黎明時分文殊師利菩薩,來到佛所在外而立。

【爾時尊者舍利弗。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大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拘絺羅。如是等諸大聲聞。各從住處俱詣佛所。在外而立。】

次列聲聞,餘經多是先列聲聞,後列菩薩。今經以文殊欲宣般若大法,故先列菩薩,次及聲聞。

於聲聞人中,舍利弗智慧第一。於大菩薩中,文殊師利智慧最為第一,故經中先表此二人。諸大聲聞,言舍利弗等皆迴小向大之聲聞也。略說聲聞,有其四種。第一決定聲聞,又曰定性聲聞。此輩人久習小乘,今世遇佛,聞小乘教,道熟證果。今諸大聲聞,皆非定性聲聞。第二增上慢聲聞,此輩人我慢甚重,薄有所得,謂為證果。實是未得言得,未證言證。第三退大聲聞,此輩人本是菩薩,只為厭苦情深,中途心生厭畏,以至退大取小。舍利弗便是退大聲聞。第四應化聲聞,此乃佛及菩薩,以大悲心權巧示現,內秘己德,外現聲聞。

諸大聲聞,亦各來至佛所,在外而立。

【佛知眾會皆悉集已。爾時如來從住處出。敷座而坐。告舍利弗。汝今何故。於晨朝時在門外立。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文殊師利童真菩薩。先已至此住門外立。我實於後晚來到耳。】

今欲明般若精微,須是大智慧者應機。文殊菩薩及舍利弗尊者,分別於菩薩及聲聞眾中,智慧最為第一,故世尊先問此二人。

非佛不知文殊先到,不過故意先問舍利弗耳。欲令舍利弗自示謙德,舍利弗雖於聲聞眾中智慧第一,然較文殊卻是遠遜不如。故曰我實於後晚來到耳。

【爾時世尊問文殊師利。汝實先來到此住處。欲見如來耶。文殊師利即白佛言。如是世尊。我實來此欲見如來。何以故。我樂正觀利益眾生。我觀如來如如相。不異相不動相不作相。無生相無滅相。不有相不無相。不在方不離方。非三世非不三世。非二相非不二相。非垢相非淨相。以如是等。正觀如來利益眾生。】

欲見如來者,是見法實相也,非是以色相取佛。色相隨乎生滅,不能為眾生作皈依,不能利益眾生。故金剛經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諸法實相,亦即諸法如義,若人如是見,是為真見如來。實相即是諸法,諸法皆是實相,非是法有二,只怪眾生見有差別而已。眾生根機不同,所以同樣面對佛,有見如來,有不見如來也。

諸法實相是佛法身,所謂法身者,非是報化以外另有法身,而是報化即法身也,故曰報法身化法身。故大菩薩以機圓故面對報化即見法身。小機凡夫以鈍根故,雖是法身,卻見化佛。故報化即是法身,眾生有見不見而已。若謂報身化身以外另有法身,則法身當有生滅,既有生滅豈是法身?

法身常住盡於未來,故能為眾生作無盡皈依。大乘理趣六波羅蜜經云,眾生當皈依法身佛。因為報化幻現,法身為實,唯有真實始能為眾生作無盡皈依而利益眾生。故經云我樂正觀利益眾生。

所謂正觀者,是觀諸法空相。若人能正觀諸法空相,便知諸法假相幻有。若知諸法假相幻有,便知諸法如如不二不異。即此諸法空相,名為菩提,名為法界,名為如來。若不如此觀者,便是邪觀。

諸法空相者,即一切法離一切相。即一切法者,成就一切事功也。離一切相者,不著一切虛妄也。以離一切相,故諸法如如不二不異。故經云我觀如來如如相,不異相。

以諸法不異相離一切相故,所以說不動相,不作相,無生相,無滅相,不有相,不無相。若謂有動相作相生相滅相有相無相,皆是著相,皆是差異相。

在方離方,是著於空間相。三世非三世,是著於時間相。若不著空間相亦不著時間相,則一切法無二相,亦無不二相。無垢相亦無淨相。如是一切相皆離,是如實空義。如實空即菩提,即法界,即如來。如果稍著於相,應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著相之人,必住有法。住於有法,故有生死輪轉無窮。為度有情生死流轉,故必須正觀諸法空相。正觀諸法空相,便是見於如來。故曰我實來此欲見如來,何以故,我樂正觀利益眾生。以如是等正觀如來利益眾生。

【佛告文殊師利。若能如是見於如來。心無所取亦無不取。非積聚非不積聚。】

佛告文殊師利說,若能如是見於實相而見如來,則心於諸法無所取亦無不取了。一切法皆空,故無所取。而此「空」亦空,故無不取。

一切法即空是真諦,空即一切法是俗諦。真諦即俗諦,俗諦即真諦,不二不別。真諦是體,俗諦是用,體為用之體,用為體之用。約「體用」,則不二二。約「用體」,則二不二。故若壞俗諦,即壞真諦。所以佛印證善現說「具壽善現,智慧甚深,不壞假名而說法性。」法性者無所取,不壞假名者無不取。

十二因緣,緣受生愛,緣愛故取,緣取故受後有。如果沒有無明愛煩惱為因緣,則雖行而不受後有。故菩薩摩訶薩,以實智故,於一切法無所取。以權智故,入生死度一切眾生。此等菩薩,皆是破無明證法性深達實相的大菩薩。

所謂積聚是蘊相,亦即因緣和合相。如華嚴經云法非和合不和合。何以故?於諸法空相當中,無有和合,亦沒有不和合。若說和合是增語,若說不和合還是增語。故大般若經云「一切法相,如來如實覺為無相(空相)。謂變礙為色相,如來如實覺為無相;領納是受相,如來如實覺為無相;取相是想相,如來如實覺為無相;造作是行相,如來如實覺為無相;了別是識相,如來如實覺為無相;苦惱積聚是蘊相,如來如實覺為無相。」

修道證滅原無苦惱積聚,然而造集受苦,六道不爽,故曰非積聚非不積聚。眾生迷惑,於畢竟空中妄受六道輪迴,實可憐憫。永嘉大師說迷時分明有六道,覺後空空無大千。空空無大千,焉有積聚?六道分明,焉得不積聚?以是之故,眾生應力求如實覺知,得見如來也。

【爾時舍利弗語文殊師利言。若能如是如汝所說。見如來者甚為希有。為一切眾生故見於如來。而心不取眾生之相。化一切眾生向於涅槃。而亦不取向涅槃相。為一切眾生發大莊嚴。而心不見莊嚴之相。】

為一切眾生故見於如來者,即是文殊師利所說「我樂正觀利益眾生」之意。雖為利益一切眾生而求見實相,而心不取眾生之相。何以故?因為於實相中,無有眾生相可得也。一切相入於實相,同是一相,所謂無相。故金剛經說「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因為眾生者只是假名,自性本空而無有實法故。

涅槃即是無性,以無性故,故能盡虛空遍法界。以橫遍豎窮故,所以是常住之法。常住而無性,無性而常住。故大般涅槃經略云,涅槃亦名無生,以無因緣故(因為因緣性空)。亦名無出,以無為故。亦名無作,以無造業故。亦名無相,以離妄故。以涅槃有如此義,所以化一切眾生向於涅槃,而不取向於涅槃相。

大莊嚴者,是福慧二莊嚴。菩薩摩訶薩為度一切眾生故,上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滿足慧莊嚴;以度眾生故,復滿足福莊嚴。故曰為一切眾生發大莊嚴。此二種莊嚴是第一義空,及至滿足第一義空,故亦不見有莊嚴相,知所謂莊嚴只是假名。故經云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菩薩雖為眾生發大莊嚴,而心不見莊嚴之相。

【爾時文殊師利童真菩薩摩訶薩語舍利弗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雖為一切眾生發大莊嚴心。恒不見有眾生相。為一切眾生發大莊嚴。而眾生趣亦不增不減。假使一佛住世。若一劫若過一劫。如此一佛世界。復有無量無邊恒河沙諸佛。如是一一佛若一劫若過一劫。晝夜說法心無暫息。各各度於無量恒河沙眾生。皆入涅槃。而眾生界亦不增不減。乃至十方諸佛世界。亦復如是。一一諸佛說法教化。各度無量恒河沙眾生。皆入涅槃。於眾生界亦不增不減。何以故。眾生定相不可得故。是故眾生界不增不減。】

舍利弗既讚文殊師利已,文殊菩薩印可曰如是如是,如汝所說,雖為一切眾生發大莊嚴心恒不見有眾生相。何以不見有眾生相呢?因為眾生者,只是假名,實無有法名為眾生。

何謂眾生?眾生者即是眾因緣和合而生。然而因緣和合并不能生法。如果因與緣能生法,應是未和合時即能生法。如果因不能生,緣亦不能生,則因緣和合亦不能生法。所以中論說「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四緣生諸法,更無第五緣。」

如果四緣和合能生諸法,應該有第五緣乃至餘緣生出來。今四緣和合卻沒有第五緣生出來,是知四緣和合實無有生。故曰「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生滅是因緣,於法無所有。」

不增不減經云「眾生者,即是無生。」既然一切法不生,所以佛說一切法空。

佛法所謂的空,是因緣義。若人不知因緣義,則此人不知真空義。所謂真空義者,即是第一義空。既然眾生相皆空,那麼於空中焉有增減?若人謂空有增減,豈非戲論?

所謂「趣」是因緣相。因緣相幻有非實,猶如鏡花水月。既是幻有非實,故曰性空。空非幻外之空,而幻有當下即是真空。法爾如是,名曰法界。眾生迷惑執六根,緣六塵,生六識,由十八界虛妄分別法界。於無界中妄見諸界,於無生中妄落生死,以至於成眾生界。而此眾生界幻有非實,故不增不減。

假使一佛住世,若一劫若過一劫。釋迦牟尼佛住世不過八十年,而住世一劫,則較世尊住世久矣。若過一劫,是言多劫。即是說假使一佛住世,若一劫若多劫。像這樣一佛世界中,復有無量無邊恒河沙諸佛,亦各住世一劫或多劫。晝夜說法,心不暫息。同時各各皆度無量恒沙眾生入於涅槃,而眾生界亦不增不減。總之,諸佛建水月道場,行如幻佛事,於畢竟空中,焉有增減?

乃至十方以下,是更進一層演說不增不減義。不但一佛世界如此,縱令十方諸佛世界亦復如此,於眾生界猶是不增不減。為甚麼原因呢?因為眾生定相不可得故。眾生隨緣幻現,故無定相可得。假使眾生有定相可得,則是常法,既是常法,即無因果。今眾生相不定,隨其因緣果報而幻現,幻現之法,非是實有,故不增不減。

【舍利弗復語文殊師利言。若眾生界不增不減。何故菩薩為諸眾生。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常行說法。文殊師利言。若諸眾生悉空相者。亦無菩薩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眾生而為說法。何以故。我說法中。無有一法當可得故。】

這段文是文殊菩薩明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者,是菩薩摩訶薩,以不可得為方便而行甚深般若波羅蜜也。

為何舍利弗發問,而文殊師利卻向佛回答呢?此有二意,一、此義甚深,非舍利弗智慧所能知,故不直接作答。二、向佛作答,有請佛印可意。

菩薩摩訶薩具大智慧,能以無所得為方便善巧而行般若波羅蜜。菩薩摩訶薩若以無所得為方便行般若波羅蜜多時,能成就一切功德而不取一切相。是為菩薩甚深智慧。

故大般若經云「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五蘊等差別相轉,是為法智;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蘊界處及諸緣起,若總若別是無常等,是為類智;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一切法假設名字,是為世俗智;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他有情心心所法,及修行證滅,是為他心智;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集應永斷,是為集智;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苦應不生,是為苦智;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滅應作證,是為滅智;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道應修習,是為道智;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貪瞋癡盡,是為盡智;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有趣復不生,是為無生智。」

所以菩薩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善巧,圓淨一切事功。雖成一切事功,而不著一切相。不著一切相,故曰諸法空相。是諸法空相,即一切法,泯一切相,故曰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乃至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若無眾生云何說有眾生及眾生界。文殊師利言。眾生界相如諸佛界。又問眾生界者是有量耶。答曰。眾生界量如佛界量。佛又問眾生界量有處所不。答曰眾生界量不可思議。又問眾生界相為有住不。答曰。眾生無住猶如空住。佛告文殊師利。如是修般若波羅蜜時。當云何住般若波羅蜜。文殊師利言。以不住法為住般若波羅蜜。】

佛為利益大眾,乃與文殊菩薩反復問答。佛問若無眾生,云何說有眾生及眾生界?文殊答言,眾生界相如諸佛界。佛界者,法界也,法界者無界也。以無界故,所以無有一法不入法界。故眾生界相如諸佛界。

眾生界相是因緣幻現,幻現非實,仍是無界,故曰如諸佛界。

此地之「如」字,不作如同解,而是如如義,如者不二不異也,眾生界諸佛界不二不異,是一真法界義。一真法界者,即是不二。故法界不二,諸佛不二,菩提不二,乃至一切法不二,是為一真法界。不二即是如實空,故佛說諸法一相,所謂無相。是知不是於「二」以外另有不二,而是一切差異法緣生無性,以無性故,於「二」當體即是不二。所以佛以無分別智,能知一切差別法。

假使我們把「如」字作如同講,既說如同,自然是有二法了。既然得於二法,怎能說「我說法中無有一法當可得。」呢?

佛又問眾生界有量無量,答曰如佛界量。一真法界,非有量非無量。如實空非有量非無量,以一真法界如實空不可分別故。分別者,乃眾生見,妄於無分別中見有分別。如果不生於見,便不見有量亦不見無量了。不見有量不見無量,是諸法畢竟空。而畢竟空中建立一切法,雖建立一切法,而一切法緣生無性皆歸畢竟空。所以不得於畢竟空中妄生邪見,分別有量無量。故曰一切法既然不二,是無一切法。如此諸法空相,空相諸法。

佛又問眾生界量有處所不?文殊答言不可思議。在心曰思在口曰議,不可得法言亡慮絕,故不可思議。既然言亡慮絕,何得謂有處所無處所?

佛又問眾生界相為有住不?文殊答眾生無住。眾生界自性不可得,焉得有住?由此可以例知一切法悉皆無住。上文講到不可思議,即此不可思議亦不可得,若有「不思議」,便是住了。如此方名般若波羅蜜多,所以接著文殊師利回答佛說,不住法為住般若波羅蜜。

【佛復問文殊師利。云何不住法。名住般若波羅蜜。文殊師利言。以無住相。即住般若波羅蜜。佛復告文殊師利。如是住般若波羅蜜時。是諸善根。云何增長云何損減。文殊師利言。若能如是住般若波羅蜜。於諸善根無增無減。於一切法亦無增無減。是般若波羅蜜性相亦無增無減。世尊。如是修般若波羅蜜。則不捨凡夫法。亦不取賢聖法。何以故。般若波羅蜜不見有法可取可捨。如是修般若波羅蜜。亦不見涅槃可樂生死可厭。何以故。不見生死況復厭離。不見涅槃何況樂著。如是修般若波羅蜜。不見垢惱可捨。亦不見功德可取。於一切法心無增減。何以故。不見法界有增減故。】

佛復問文殊菩薩,云何不住法名住般若波羅蜜?因為文殊菩薩曾說「我說法中,無有一法當可得。」既然一切法不可得,不可得法焉有住與不住?若謂不住於法,是說明有法可以不住了,如此說來,豈非前後矛盾。所以文殊師利答言,以無住相即住般若波羅蜜。所謂不住法者,是言不住於法相。法相是虛妄的,不住虛妄的法相,即是住般若波羅蜜。

佛又問文殊師利,若不住於相,則善根云何有增有減?一般說來,善根有三,即不貪不瞋不癡。行人修道,即是損貪欲而取不貪,損瞋恚而取不瞋,損愚癡而取不癡。故若修三種善根,即有善根相及增減相。若不住相,則善根怎會有增減呢?

經云清淨心,為眾德本,換句話說清淨心即是善根之本。何謂清淨心?離一切相即清淨心。所謂一切相者,總說不出四種,即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若離四相,則一切相皆離。清淨心即名般若心,故般若心即一切善根之本。此即眾生本覺地,於本覺中本來清淨,既無相亦無增減。貪瞋癡是眾生不覺位,假修習力而達不貪不瞋不癡,是眾生始覺位。所以於不覺與始覺時,可言有善根增減,然而本覺,則是廓然大淨,無相無增減了。所以文殊菩薩言,若能如是住般若波羅蜜(即不住一切相),於諸善根無增無減,於一切法亦無增無減,乃至於此般若波羅蜜亦無增無減。

無增則無取,無減則無捨,故如是修般若波羅蜜,不捨凡夫法,亦不取賢聖法。因為凡夫法賢聖法皆是假名相,無一法可得故。既無一法可得,故不見有法可取可捨。

因為這種道理,所以亦不樂涅槃不厭生死。為甚麼呢?因為不見有生死,何況厭離?不見有涅槃,何況樂著!乃至亦不見垢惱可捨,亦不見功德可取。於一切法心無增減。

何以故?不見法界有增減故。因為法界者一界,一界者無界。既然無界,何有增減?故曰不見法界有增減。

世人多是執著增減見,常聽人說,現在作戰死這麼多人,鬼界一定多得住不下了。其實一切法只是假名幻有,其性本空,本無生滅垢淨增減,所以經云一切法空本不生。若人執有增減,便是於無生中妄落生死了。

【世尊。若能如是是名修般若波羅蜜。世尊。不見諸法有生有滅。是修般若波羅蜜。世尊。不見諸法有增有減。是修般若波羅蜜。世尊。心無悕取不見法相有可求者。是修般若波羅蜜。世尊。不見好醜不生高下不作取捨。何以故。法無好醜。離諸相故。法無高下。等法性故。法無取捨住實際故。是修般若波羅蜜。】

世尊,若能如是,是名修般若波羅蜜。此是總括以下所說,自不見諸法有生有滅,直至住實際故,皆是名修般若波羅蜜。

何故說是「名」修般若波羅蜜多呢?原來所謂般若波羅蜜亦是假名,實無有法名般若波羅蜜,修般若波羅蜜之「修」,亦是假名。大般若經云,菩薩摩訶薩遣一切法,亦遣此修,是修般若波羅蜜多。

以一切法空,故無有生滅增減。大般若經云,「一切法空,說為法界,即此法界,說為菩提,法界菩提,俱離性相,由斯故,說一切法空。」既然一切法空,空中焉有生滅增減?

心無悕取,心有悕取便是有所得心。既然無有一法可得,故心無悕取。

不住一切相,即住般若波羅蜜,故不見法相有可求者。這樣便是修般若波羅蜜。所以修般若波羅蜜須是看破放下,看破一切法如實空不可得,放下一切法不生悕取貪求,當下便是般若波羅蜜了。

不見好醜,因為一切法皆離相故。諸法因緣生,故我們所見者是因緣相,而非法相,因為因緣和合而法未生故。而此因緣復是因緣相,故知一切因緣當下即是空相。既是空相,焉有好醜可辨?

不生高下,因為等法性故。一切法不生不滅,故其性平等。一切法不二不異,故其性平等。一切法自性寂滅,故其性平等。一切法空,故其性平等。既然其性平等,焉有高下?見有高下者,是眾生之見,豈是法性也。

不作取捨,因為住實際故。實際者,亦名真際、本際、無際、真如、法界、畢竟空等等。故實際者離我人,絕能所,是故無有取捨。

【佛告文殊師利。是諸佛法得不勝乎。文殊師利言。我不見諸法有勝如相。如來自覺一切法空。是可證知。佛告文殊師利。如是如是。如來正覺自證空法。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是空法中。當有勝如而可得耶。佛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如汝所說是真法乎。佛復謂文殊師利言。阿耨多羅是名佛法不。文殊師利言。如佛所說。阿耨多羅是名佛法。何以故。無法可得名阿耨多羅。文殊師利言。如是修般若波羅蜜。不名法器。非化凡夫法。亦非佛法非增長法。是修般若波羅蜜。復次世尊。修般若波羅蜜時。不見有法可分別思惟。】

佛對文殊師利說,如此說來,是諸佛法豈非很殊勝嗎?佛如此說,是欲使文殊菩薩更說般若深義。

文殊答言,我不見諸法有勝如相。勝如之如字,是語助詞。即是說我不見諸法有殊勝相。如來自覺一切法空是可證知。一切法唯心所造,唯心所現,唯是一心。所以如來應等正覺,非依他語,而是自覺。相反地如有微塵許法從心外來,便是魔說。

所以如來證無上菩提不從外來,而一切眾生所得淨智,亦不從外來。甚至一切染法亦不從外來。為甚麼呢?因為心外無法故,一切法唯心所造唯心所現唯是一心故。眾生迷惑,自心還取自心所現之相。相由心現已是虛妄,而自心還取,是妄上加妄。且由此復生煩惱,豈非顛倒?

所以覺迷唯心,不關他物。若人向心外求覺,心外除迷,皆如愚人捕風捉影。故眾生迷是自迷,諸佛覺是自覺。所以學佛人求無上佛法,如果不細究自心,只知向文字上求,境緣上求,實猶癡人捉影,只益自迷,無助正覺。

今此般若如實空義,即我真心。我此真心具有二用,曰不變,曰隨緣。我心不變,歷長劫而寂然,故曰豎窮三際。我心隨緣,周法界而歷然,故曰橫遍十方。今我順此心不變之性而稱念彌陀名號,是上體無量壽也。今我順此心隨緣之性而稱念彌陀名號,是上體無量光也。既曰光壽無量,體即橫遍豎窮,十方諸佛,無非無量光無量壽。故我此真心即法界圓因,無量光壽即法界滿果。南無法界藏身阿彌陀佛。

故一切法空義,唯佛自覺聖智究竟。所以文殊菩薩言,我於一切法,不見一切相,這種法空義,佛自覺聖智可以證知。

修行人切忌心外求法,只作文字功夫,逐文索句。應至誠痛切低下頭來向自己心性上下功夫。須知凡夫墮入六道輪迴,二乘取證有餘涅槃,皆由不識自心之過也。

佛立即印可曰,如是如是,如來正覺,自證空法。

於是文殊師利問曰,既然一切法空,那麼空法中當有勝如可得嗎?佛既已印可,故讚嘆文殊師利說,善哉,如汝所說,是真法啊!

接著佛又問文殊菩薩說,阿耨多羅是名佛法不?阿耨多羅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略稱,翻譯為無上正等正覺。「阿」譯作無,「耨多羅」譯作上,「三」譯作正,「藐」譯等,「菩提」譯作覺。

所謂無上,千萬莫作「最高」會,若作最高會便是有所得。須知無上便是不可得義,便是第一義空義。既是不可得第一義空,所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名無相。是以佛問文殊曰,所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否亦是「名字」佛法呢?文殊師利答言,如佛所印可一切法空,所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是假名的佛法。

因為甚麼呢?因為無法可得,「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世尊於然燈佛以前,曾值遇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并皆承事供養無空過者,但是未蒙佛授記得證無上菩提。何故未蒙佛授記?因為彼時是以有所得心供養故。佛供養然燈佛,即蒙佛授記,當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因為佛以無所得心供養故。因為不得於法,即得無上菩提,故蒙然燈佛授記。

文殊師利言,如是修般若波羅蜜,不名法器。如果照這樣以不可得心修般若波羅蜜,便不能名為法器。如果名之為法器,便是有所得心。

既然一切法不可得,所以亦沒有化凡夫法,亦沒有無上佛法,亦沒有增長法。既然沒有這一切法,當然亦沒有所謂法器了。所以實無有法名為阿羅漢,實無有法名為菩薩,實無有法名為佛。

大家千萬莫聞一切法不可得即作斷滅會。應知一切法不可得者,是畢竟淨義。如此便是心淨即法淨,法淨即心淨矣。

復次世尊下,是文殊說明以不可得為方便修般若波羅蜜時,便不見有法可分別思惟了。所以大般若經說,若以不可得為方便修般若波羅蜜時,即離言語相文字相心緣相。若眾生起分別思惟,只是分別思惟假名相而已。

【佛告文殊師利。汝於佛法不思惟耶。文殊師利言。不也世尊。如我思惟。不見佛法。亦不可分別是凡夫法是聲聞法是辟支佛法。如是名為無上佛法。】

佛每每教諸眾生,諦聽諦聽,善思念之。何得於佛法不思惟,如果不思惟便是愚癡法。不過須是善思惟,莫作不善思惟。云何謂善思惟?云何謂不善思惟?善思惟者,以無所得為方便。以無所得為方便故,所以思惟一切法,不起分別想,如是名為善思惟。如果以有所得心,於諸法起分別想,便是不善思惟了。為甚麼呢?因為以有所得心起分別想,則有貪有恚有癡。以有貪恚癡故,便造十種惡業。以惡業因緣,便墮三塗受苦。所以以有所得心,於法起分別想便是不善思惟。

佛問文殊菩薩,汝於佛法不思惟耶?文殊師利馬上答不也世尊。如果於佛法不思惟,豈非落入愚癡法嗎?不過文殊師利說,我思惟卻是不見佛法,亦不分別這是凡夫法,這是聲聞法,這是辟支佛法。這樣不得一切法,於法不起分別想,是為無上佛法。因為無上佛法,即是不可得義。

【復次修般若波羅蜜時。不見凡夫相。不見佛法相。不見諸法有決定相。是為修般若波羅蜜。復次修般若波羅蜜時。不見欲界不見色界不見無色界不見寂滅界。何以故。不見有法是盡滅相。是修般若波羅蜜。復次修般若波羅蜜時。不見作恩者不見報恩者。思惟二相心無分別。是修般若波羅蜜。復次修般若波羅蜜時。(大寶積經於此處有不見般若波羅蜜。復次修般若波羅蜜時等十六字)不見是佛法可取。不見是凡夫可捨。是修般若波羅蜜。復次修般若波羅蜜時。不見凡夫法可滅。亦不見佛法而心證知。是修般若波羅蜜。】

前言不見於法不分別於法,今言不見諸法有決定相。因為一切法不二故,所以不見於法不分別於法,是修般若波羅蜜。因為一切相如幻故,所以不見於法不分別於法,是修般若波羅蜜。因為一切相如幻故,所以不見於相是修般若波羅蜜。

若一切法究竟,即無一切法分別相。因為一切法究竟,即盡諸幻。而一切諸相皆是如幻,故法若究竟,便無分別相。一切法相隨緣幻有,皆無決定相可得。凡夫法若究竟,則無凡夫相。故大般若經云,若色法究竟,則無色相,若受想行識法究竟,則無受想行識相。佛法亦復如是,因為佛法究竟即是無相法。修此無相法,即是修般若波羅蜜。

欲界色界無色界稱為三界,此三界皆依凡夫妄心所現,故曰三界如空華。既如空華相,故智者不見欲界,不見色界,不見無色界。

不見寂滅界,寂滅界即是涅槃界。涅槃界是對三界而立,今三界如幻,故涅槃界亦非有。何以故?因為法不二故,一法界故,畢竟空故,不可得故。所以說不見有法是盡滅相。

小乘人於三界外別求涅槃相,大乘人知三界如空華不可得即是涅槃界。故曰生死即涅槃,因為生死性空,性空即是涅槃。

不見作恩報恩者,作恩與報恩者皆是我人相。菩薩修般若波羅蜜,離我人眾壽相,心無分別想,故不見作恩者與報恩者,因為思惟二相(我人)心無分別故。諸法不可得故無分別,諸法畢竟空故無分別,諸法如幻故無分別,諸法不二故無分別,諸法無決定相故無分別。

不見佛法可取,不見凡夫法可捨。佛法曰菩提,凡夫法曰煩惱。二乘人修行,是斷煩惱證菩提,故有取有捨。菩薩摩訶薩知煩惱性空即是菩提,所以說煩惱即菩提。所謂煩惱即菩提者,不是說虛妄的煩惱即是菩提。要是那麼講,我們這煩惱的眾生,現在就是佛了。這種說法,是執性廢修,無有是處。須知煩惱究竟,即無煩惱相,妄相既離故曰菩提。而菩提究竟,亦無有相。故曰不見凡夫法可捨,不見佛法可取,是修般若波羅蜜。

不見凡夫法可滅,亦不見佛法而心證知。法本不有,故無有滅。佛法空寂,而心如幻,焉有如幻心能證空寂法哉?故經云,無上菩提,非是身證,亦非心證。因為身如木石,心如幻故。如是是修般若波羅蜜。

【佛告文殊師利。善哉善哉。汝能如是善說甚深般若波羅蜜相。是諸菩薩摩訶薩所學法印。乃至聲聞緣覺學無學人亦當不離是印而修道果。】

佛讚文殊言,善哉善哉,汝能如是善說甚深般若波羅蜜相。

何謂甚深般若波羅蜜相?據大般若經云「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用空為相,無著為相,無相為相,寂靜為相,遠離為相。」遠離者,遠離生滅垢淨增減相也。

所以若論甚深般若波羅蜜相,即諸法真如(即諸法究竟)。法界、法性、不虛性(能持諸法,故曰不虛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等,皆是甚深般若波羅蜜相。

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妙法,能隨順一切法,都無有礙。故甚深般若波羅蜜以無礙為相。

此甚深般若波羅蜜,是三世諸佛母。甚深般若波羅蜜,能示現世間諸法實相。

是諸菩薩所學法印,菩薩所學法印者,即實相一法印也。

何故說乃至聲聞緣覺學無學人,亦當不離是印而修道果呢?因為小乘三法印或是四法印,皆是實相一印的分別說。所以總說是實相一印,別說則曰三法印。如果實相一印外另有三法印,便成二法,非是佛法矣。所以聲聞緣覺學無學人,亦當不離是印而修道果。

莫道聲聞緣覺學無學人不離實相,即一切眾生亦悉不離實相。不過凡夫為無明所覆,不能得見而已。因為凡夫雖具實相而不見,故在凡夫僅名曰佛性。

聲聞依教,緣覺因理。然而教以理而立,理以教而明,故正確地說,應該是聲聞依於理教,緣覺因乎教理。理教者出於佛之言教,聞言教而證道果,故名聲聞,此論通乎小乘大乘,不過此處所指之聲聞是專約小乘講,此人久修四諦法,今聞佛說四諦而證道,故名聲聞。教理者有佛無佛此理常存,有一輩人久修十二因緣,後遇佛世聞十二因緣的道理證果者,名為緣覺。於無佛世理固猶存,悟而證道者,名曰獨覺。

學無學人亦有大乘小乘之不同。緣真之心,更有增進名學人。緣真之心已滿,不復進求名為無學。如約大乘判,復有二種,一、約果上判,二、約因上判。約果上判,佛為無學,登地以上的菩薩稱為學人。如果約因上判,八地以上的菩薩入無功用道,名為無學,七地以還是功用道,稱為學人。

依本經所說,學無學人是指小乘而言。若依小乘說,三果是學人,四果是無學人。

【佛告文殊師利。若人得聞是法。不驚不畏者。不從千佛所種諸善根。乃至百千萬億佛所久殖德本。乃能於是甚深般若波羅蜜。不驚不怖。】

此文為佛稱讚聞法不驚之功德。所種諸善根,善根有三,即不貪不瞋不癡。久殖德本,清淨心是眾德之本。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我今更說般若波羅蜜義。佛言。便說。世尊。修般若波羅蜜時。不見法是應住是不應住。亦不見境界可取捨相。何以故。如諸如來不見一切法境界相故。乃至不見諸佛境界。況取聲聞緣覺凡夫境界。不取思議相亦不取不思議相。不見諸法有若干相。自證空法不可思議。如是菩薩摩訶薩。皆已供養無量百千萬億諸佛。種諸善根。乃能於是甚深般若波羅蜜。不驚不怖。復次修般若波羅蜜時。不見縛不見解。而於凡夫乃至三乘不見差別相。是修般若波羅蜜。】

文殊菩薩欲更說般若義,先請於佛,佛聽許曰,便說。因為佛未聽許,未敢便說也。

菩薩摩訶薩,應以無住為方便安住般若波羅蜜。如果見法是應住,固然是有住了。見法是不應住,依然還是有住。一切法相不可得,所住能住亦不可得,故曰不見法是應住是不應住,為修般若波羅蜜。

亦不見境界可取捨相,因為一切境界,唯是心現。故唯識云,唯識無境。一切似境,皆是識現,所以不見境界可取捨相。

如諸如來不見一切境界相。既然無一切境界相,故諸佛自性清淨第一義心離諸相。佛以離相心說離相法,故一切法即是心。而心亦離相,離相即是無相,無相亦離。到無所離處,即是諸佛自性清淨第一義心。此第一義心,建立一切法,泯絕一切相。一切法境界相皆不可得,乃是自心所現。故諸如來不見一切法境界相。

既泯絕一切相,所以乃至不見諸佛境界。諸佛境界都不見,更何況聲聞緣覺凡夫境界。此是應乎上文「乃至聲聞緣覺學無學人,亦當不離是印而修道果。」文殊師利更泯聲聞緣覺學無學人境界相,復泯道果境界相。

不取思議相下,是說明此實相空法之印,不因相得,不依他語,而是無師自證者。如果此實相空法由外在的境界相證得,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由虛妄而證得者,怎會是自覺聖智?所以此實相空法不可思議。

如是菩薩摩訶薩下,稱讚這種菩薩的善根深厚。像這樣的菩薩,皆已供養無量百千萬億諸佛種諸善根,方能於是甚深般若波羅蜜不驚不怖。

不見縛不見解。縛解由心,非關餘物。縛是心妄,解是心真。一心本來清淨,無真亦無妄,故不見縛亦不見解。須知有解有縛,皆是法縛。既然解與縛的差別相俱空,當然亦無凡夫離縛得二乘解脫,二乘離縛得大乘解脫了。甚至無凡夫三乘的差別相可得。正如法華經云,唯有一佛乘,無二亦無三。所以得旨者便是觸目皆道,無有微塵許法而非實相,又何需實相法印呢?若謂有實相法印,豈非以實相印實相嗎?若人不能得旨,不見實相固是妄,縱見實相亦是錯。所以龍樹菩薩有偈云「若人知般若,是則得解脫,若不知般若,是亦得解脫。若人知般若,是則被法縛,若不知般若,是亦被法縛。」

【佛告文殊師利。汝已供養幾所諸佛。文殊師利言。我及諸佛如幻化相。不見供養及與受者。】

佛問文殊,既然聞甚深般若波羅蜜不驚不怖,是供養無量百千萬億佛所種的善根,那麼你已供養幾所佛呢?

文殊答言,一切法皆同幻化,我及諸佛亦如幻化相。所以不見供養及受供養者,如是不著相供養,是為法供養。

【佛告文殊師利。汝今可不住佛乘耶。文殊師利言。如我思惟不見一法。云何當得住於佛乘。佛言。文殊師利。汝不得佛乘乎。文殊師利言。如佛乘者。但有名字非可得亦不可見。我云何得。佛言。文殊師利。汝得無礙智乎。文殊師利言。我即無礙。云何以無礙而得無閡。佛言。汝坐道場乎。文殊師利言。一切如來不坐道場。我今云何獨坐道場。何以故。現見諸法住實際故。佛言。云何名實際。文殊師利言。身見等是實際。佛言。云何身見是實際。文殊師利言。身見如相。非實非不實。不來不去亦身非身。是名實際。】

佛問文殊師利,難道你現不住佛乘嗎?文殊回答說,如我思惟不見一法,怎得住於佛乘呢?因為不住一切法即住般若波羅蜜。一切法空,焉得有住?一法尚不可得,何況能住所住的二法呢?

佛問文殊師利,你不得佛乘嗎?文殊回答,佛乘者但有名字,如幻如化,畢竟皆空。所以不可得,亦不可見。若我有可得心可見心,便如愚癡凡夫,唯知分別假名了。

佛問文殊師利,汝得無礙智嗎?因為於一切法無得無見,便是無礙智呀。文殊答言,我即無礙,云何以無礙而得無閡(礙)?一切法唯是假名如幻如化,如是知一切法皆空,是故一切法悉是無礙。一切法無二,是故無礙。一切法不可得,是故無礙。一切法無相是故無礙。我文殊即是無礙,豈以無礙而得無礙呢?

佛問你坐道場嗎?道場便是諸佛成等正覺的地方。釋迦牟尼世尊的道場,便是尼連河邊,菩提樹下的金剛座。其餘凡弘揚聖道的地方,亦名道場。所以寺廟亦稱為道場。

文殊回答說,一切如來不坐道場,我今云何獨坐道場?原來一切如來以法界為道場。云何法界?一切法空謂法界,一切法無相為法界,一切法不二謂法界。一切法空、無相、不二,又曰菩提。所以佛證無上菩提之處名道場。既然無上菩提是空,道場亦是空,所以無佛亦無道場,亦無佛坐道場。這便是甚深般若波羅蜜。

何以故?現見諸法住實際故。文殊師利言,如我以現量智慧所見,諸法皆住實際。實際者無際,無際者畢竟空也。於畢竟空中,焉有如來坐道場?

佛又問,云何為實際?文殊菩薩答言,身見等是實際。所謂身見等,是五種邪見,即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取見,今略說身見以例其餘,故曰身見等。身見者即是我我所見,眾生以此身見落入生死。大寶積經舍利弗問文殊師利曰「若一切法皆法界體性,眾生何處有污染淨。法界體性無污淨故。文殊言,是諸眾生見身顛倒,安住我勝我所勝。是凡夫人發起我想,是眾生等執著我想,及著他想,起心心數法。是心心數法,造作諸業,若業不善,是諸眾生,行業因故,獲得果報。」

佛又問,云何身見是實際?文殊答言,身見如相,非實非不實,不來不去,亦身非身,是名實際。

本來五陰皆空,於此空相中,無六根六塵六識。而眾生迷惑,虛妄執著色為身,受想行識為心。以如是虛妄分別,墮入迷倒受生死苦。

然而眾生之身見虛妄不實,以五陰皆空故。而此空相即是無際,故與實際不二不異。所以身見如相,即身見與實際不二不異相,亦即與空不二不異相。是以非實非不實,不來亦不去,亦身亦非身。何以說亦身亦非身呢?因為五陰幻有故曰亦身。幻有即是性空故曰非身。因為這種原因,所以身見等即是實際。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於斯義諦了決定。是名菩薩摩訶薩。何以故。得聞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相。心不驚不怖不沒不悔。】

舍利弗亦稱讚說若於這種道理確實了解決無疑惑,便是大菩薩了。因為唯有大菩薩,才能聞這種甚深般若波羅蜜相,不驚不怖不沒不悔。不沒是不迷,不悔是不疑。

【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得聞如是般若波羅蜜具足法相。是即近於佛坐。何以故。如來現覺此法相故。】

彌勒菩薩白佛言,假使有聞此般若波羅蜜具足法相,是即近於佛坐。聞此具足圓滿法相,即有不驚不怖不沒不悔意。何謂具足法相?即是圓滿空相無相也。

如來現覺此法相故,是說如來成等正覺,便是覺此空相無相也。所以若有如此覺者,便是近於佛坐。意即不久亦當坐道場也。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得聞甚深般若波羅蜜。能不驚不怖不沒不悔。當知此人即是見佛。】

文殊總結文義,若人聞此般若不驚怖沒悔,此人便是見佛。

【爾時復有無相優婆夷白佛言。世尊。凡夫法聲聞法辟支佛法佛法。是諸法皆無相。是故於所從聞般若波羅蜜。皆不驚不怖不沒不悔。何以故。一切諸法本無相故。】

在家受五戒的女眾,稱為優婆夷。此優婆夷深達無相義,故稱其為無相優婆夷。

凡夫法,聲聞法,辟支佛法,佛法,乃至一切法皆是無相。既是無相,而名凡夫法聲聞法辟支佛法佛法者,皆是假名。既是假名,故知名此一切法者實際皆空。所以經云說一切法,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

既然這一切法皆是無相,皆是假名,皆是空,所以聞此般若波羅蜜,皆不驚不怖不沒不悔。

【佛告舍利弗。善男子善女人。若聞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心得決定不驚不怖不沒不悔。當知是人。即住不退轉地。若人聞是甚深般若波羅蜜。不驚不怖信樂聽受歡喜不厭。是即具足檀波羅蜜尸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亦能為他顯示。分別如說修行。】

佛告舍利弗,便是表示普告大眾,所以佛接著說善男子善女人。

心得決定,便是說聞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心生決定信淨信者。心得決定便是信而不疑的意思。乃至不驚不怖不沒不悔,當知此人即住不退轉地。

不退轉有三,一、位不退,二、行不退,三、念不退。

位不退者。入聖流不退凡夫,此約小乘說。若約菩薩,萬劫修行,入於住位為位不退。

行不退。有謂第八住至十向終為行不退。有謂入初地為行不退。依彌陀要解,恒度眾生不墮二乘曰行不退。其餘各家判教分際不一,故不詳述。

念不退。有謂登地菩薩是念不退。有謂八地以上入無功用道,任運而進為念不退。彌陀要解謂心心流入薩婆若海名念不退。在因名般若,在果名薩婆若。

若依觀無量壽佛經妙宗鈔曰,破見思名位不退,伏斷塵沙名行不退,破無明名念不退。

佛說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經說「不退轉菩薩畢竟不墮諸惡趣,不受女人之身……」

不墮惡趣,初果須陀洹人即已不墮。不受女人之身是初地菩薩。因為菩薩地持經有云,菩薩於初僧祇劫,已捨女身。初住至十迴向是初僧祇,初地至七地是第二僧祇,八地至十地是第三僧祇。所以初僧祇滿應是初地。

今觀本經經文,未說明是位不退行不退,或是念不退,故不敢遽下斷論。不過尋上文經義及觀下經文,應是初地以上,或是八地以上的菩薩。因為上文已說「即近佛坐」,和「即是見佛」。下文接著說「即是具足六波羅蜜」,可見不退轉地,是念不退的菩薩。

檀即布施波羅蜜,尸即持戒波羅蜜,羼提即忍辱波羅蜜,毘梨耶即精進波羅蜜,禪即禪定波羅蜜。此五皆因般若波羅蜜,得稱波羅蜜。故聞甚深般若波羅蜜,不驚不怖信樂聽受歡喜不厭,是即具足六波羅蜜。

前五波羅蜜修福莊嚴,般若波羅蜜修慧莊嚴。六波羅蜜具足,可以具足福慧二種莊嚴。所以本經於序分中便說「菩薩摩訶薩十千人俱,以大莊嚴而自莊嚴,皆悉已住不退轉地。」

亦能為他顯示分別如說修行,是明化他行也。

【佛告文殊師利。汝觀何義。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文殊師利言。我無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不住佛乘。云何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我所說即菩提相。佛讚文殊師利言。善哉善哉。汝能於是甚深法中巧說斯義。汝於先佛久種善根。以無相法淨修梵行。文殊師利言。若見有相則言無相。我今不見有相。亦不見無相。云何而言以無相法淨修梵行。】

此一段文是文殊師利說明無所得即是無上菩提,無所住即住無上菩提。佛言汝觀何義為得無上菩提,為住無上菩提?文殊答言無得無上菩提。空即菩提,空即無上,焉有得於空者?故文殊言我無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無得無住,卻正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不住佛乘,乘有運載義,可至無上佛果,可因而得無上菩提,故曰佛乘。菩薩乘何法而證無上菩提?一切諸菩薩摩訶薩皆乘甚深般若波羅蜜,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此甚深般若波羅蜜無生無滅無相無為,故無所住。所以不住一切法,即假名住般若波羅蜜。故文殊師利言,我不住佛乘,云何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我所說的無得無住,便是菩提之相。

佛讚歎文殊師利菩薩,汝能於甚深法中,善巧宣說此義。汝於過去佛所久種善根。以此無相法修此梵行。梵行照一般說來斷婬欲修清淨行便名梵行。修梵天之法即名梵行,因為梵天即斷婬欲法。修慈悲喜捨可生梵天,故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亦名四種梵行。但是佛讚文殊師利久修梵行者,非是言修梵天行也。菩薩為利他故,能為一切不善行之對治,而修離過清淨故名梵行。

文殊師利言下,明不見一切相即見般若波羅蜜。以甚深般若波羅蜜故,所以不見有相,不見無相。既然如此,怎能說以無相法淨修梵行呢?

【佛告文殊師利。汝見聲聞戒耶。答曰見。佛言汝云何見。文殊師利言。我不作凡夫見不作聖人見。不作學見不作無學見。不作大見不作小見。不作調伏見不作不調伏見。非見非不見。】

此一段文,明不見一切法即見般若波羅蜜,故於聲聞戒不作凡夫見,不作聖人見,不作學見無學見。因為聲聞乘人,即作凡見聖見學見無學見。甚至菩薩於聲聞戒不作大見不作小見,不作調伏見,不作不調伏見,乃至非見非不見。如此離一切見而見聲聞戒,是菩薩以般若智慧觀聲聞乘。

【舍利弗語文殊師利言。汝今如是觀聲聞乘。若觀佛乘當復云何。文殊師利言。不見菩提法。不見修行菩提及證菩提者。】

舍利弗是聲聞乘人,所以問曰,你既以般若智慧如此觀聲聞乘,那麼你觀佛乘又當如何?文殊答言,不見菩提法,不見修行菩提及證菩提者。六波羅蜜是菩提法,菩薩修六度萬行是修菩提行,佛是證菩提者。換句話說,若以般若波羅蜜觀佛乘,便不見菩薩法,不見菩提行,不見佛。

【舍利弗語文殊師利言。云何名佛。云何觀佛。文殊師利言。云何為我。舍利弗言。我者但有名字。名字相空。文殊師利言。如是如是。如我但有名字。佛亦但有名字。名字相空即是菩提。不以名字而求菩提。菩提之相無言無說。何以故。言說菩提二俱空故。復次舍利弗。汝問云何名佛。云何觀佛者。不生不滅不來不去。非名非相。是名為佛。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唯有智者乃能知耳。是名觀佛。】

舍利弗聞不見證菩提者,於是問文殊師利說,那麼怎樣名佛?你又怎樣觀佛呢?

文殊菩薩反問舍利弗說,我先問你,怎麼樣是我?舍利弗回答說,「我」者但有假名,而無實法,所以這個假名字相是空的。

於是文殊師利說,是的是的,和「我」一樣但是假名,佛亦但有假名。如此名字相空,即是菩提。如此說來一切皆空,所以無菩提法,無菩提行,亦無有佛。故無有證菩提者,如經云「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彼諸眾生是計著見。何以故?如來不二,菩提亦不二,不二者不能覺悟於不二。故一切法空即是菩提。」

故曰不以名字而求菩提,菩提之相無言無說,因為言說菩提二俱空故。

復次舍利弗下,是文殊師利回答舍利弗云何名佛,云何觀佛。不生不滅不來不去非名非相,是名為佛。此之名佛者,是名法身佛。由法身而有報身,由報身而起化身。所以報身即報法身,化身即化法身,既然法身不生不滅,故報化佛究竟,亦不生不滅不來不去非名非相。

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眾生五陰身相,皆幻有假相。若論究竟,則是五陰皆空。如是空相,即是五陰實相。如此實相,即是不生不滅,不來不去,非名非相,故曰觀佛亦然。像這種觀佛,唯有具甚深般若智慧者,乃能知耳。

【爾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如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非初學菩薩所能了知。文殊師利言。非但初學菩薩所不能知。及諸二乘所作已辦者亦未能了知。如是說法。無能知者。何以故。菩提之相。實無有法而可知故。無見無聞無得無念。無生無滅無說無聽。如是菩提。性相空寂。無證無知無形無相。云何當有得菩提者。】

舍利弗白佛言,如文殊師利說這麼深的般若波羅蜜,不是初學菩薩所能了解的。文殊師利言,不但初學菩薩不能了解,就算是二乘所作已辦的人,亦不能了知。

二乘人所作已辦,是證得五分法身的人。此時子縛已斷,果縛猶存名得有餘涅槃。如果灰身滅智,便名入無餘涅槃。五分法身者,是戒法身,定法身,慧法身,解脫法身,解脫知見法身。解脫知見法身便是自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為甚麼說所作已辦的人亦未能了知呢?因為如是說諸法皆空的菩提相,是無有能知者。何以故?如此菩提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實無有法而可知故。這種菩提之相,無見無聞,無得無念,無生無滅,無說無聽,何以故?因為菩提相空故。故曰如是菩提性相空寂無證無知無形無相,云何當有得菩提者?

【舍利弗語文殊師利言。佛於法界。不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文殊師利言。不也舍利弗。何以故。世尊即是法界。若以法界證法界者即是諍論。】

舍利弗問曰,佛於法界難道就不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嗎?如果那樣說不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佛,那麼一切眾生亦於法界,亦未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豈不眾生亦可稱為佛了嗎?

文殊師利回答說,不也舍利弗。因為世尊即是法界,佛與法界不二,焉有以法界證法界的道理?如果以法界證法界,便是諍論。

一切法空,於空中無有諍論,若起諍論即是有法。一切法無相,於無相中無有諍論,若起諍論即是名相。一切法不二,於不二中無有諍論,若起諍論便是二法。一切法不可得,不可得故無諍論,若起諍論即落有所得。

【舍利弗。法界之相即是菩提。何以故。是法界中無眾生相。一切法空故。一切法空即是菩提。無二無分別故。舍利弗。無分別中則無知者。若無知者即無言說。無言說相。即非有非無非知非不知。一切諸法亦復如是。何以故。一切諸法不見處所。決定性故。】

法界之相即是菩提,法界之相,緣起相也。而緣起相如幻非實,所以即是空相,而空相即是菩提,故曰法界之相即是菩提。以下是文殊菩薩自作解釋。何以故?是法界中無眾生相。因為眾生相者,緣起幻有皆是空相,故曰無眾生相。如此一切法空相,即是菩提,皆無二無分別。

既是無二無分別,所以無有知者。因為若有知者,必有能所,若有能所,即是有二有分別。今法界無二無分別,所以無有知者。

若無知者即無言無說,因知始有言說。今無知者,豈有言說?無言說故無諍論。

無言說相,即非有非無,非知非不知。說有說無,說知說不知,皆是言說,皆是諍論。今法界菩提俱空,故無言說無諍論。一切諸法皆是如此,所以說一切法悉空。

一切諸法不見處所決定相,是因為一切諸法幻有非實,體性皆空,故不見處所決定性。

【加逆罪相不可思議。何以故。諸法實相不可壞故。如是逆罪亦無本性。不生天上不墮地獄亦不入涅槃。何以故。一切業緣皆住實際。不來不去非因非果(大寶積經作非因果非不因果)。何以故。法界無邊無前無後故。是故舍利弗。若見犯重比丘不墮地獄清淨行者不入涅槃。如是比丘非應供非不應供。非盡漏非不盡漏。何以故。於諸法中住平等故。】

逆罪有五種,即殺父,殺母,殺阿羅漢,惡心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此五種逆罪又名五無間業。因為犯五逆人,定墮無間地獄。

逆罪相不可思議,何謂不可思議?空則不可思議,離名相則不可思議,無所得則不可思議。在心曰思,在口曰議,空無相不可得法,悉皆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曰不可思議。換句話說,逆罪相亦是空,無相,不可得的。

但是我們要知道,所謂逆罪不可思議,不是說造了五逆罪不受報,而是說法界畢竟空中,本無逆罪亦無地獄罪報,而是眾生妄造罪業妄受果報。雖然妄造罪業妄受果報,而法界依然湛寂。譬如大海水因風起浪,雖然波浪滔天,而水性不動。但是水性不動,并非大海不起波浪。故水隨波動,波原是水。眾生妄造罪業妄受苦報亦復如是,有妄因必有妄果,若不受虛妄果報,須是不造妄因。若造罪因,必受苦報,雖受苦報而法界湛然。所以一念妄心起,法身隨六道。輪轉六道,而法身未動,何以故?法身空寂故,諸法實相不可壞故。

如是逆罪亦無本性下,是約空相而論,亦即約實相而論。我們千萬不可執妄為真,以為無有罪因苦報。如果執妄為真,便是顛倒妄執了。

若以實相而論,則逆罪亦無本性,亦無生天上,亦無墮地獄,亦無入涅槃,因為一切皆空故。所以說一切業緣皆住實際,不來不去,非因果非不因果。實際即是空相,故不來不去,非因果非不因果。若說有因果,或者說無因果,皆是落入有法。

何以故?法界無邊無前無後故。有邊有前有後,皆是有際,而實際者無際。法界即是實際,所以法界無邊無前無後。

舍利弗下明一切法住於實際,故犯重比丘不墮地獄,清淨行者不入涅槃,如是比丘非應供非不應供,非盡漏非不盡漏。因為諸法住平等故。所謂平等,即是性空義,如幻義,不二義,無相義,不增不減義,無生無滅義,無分別義,無所有義。

【舍利弗言。云何名不退法忍。文殊師利言。不見少法有生滅相。名不退法忍。】

不見有少法生滅,即是無生法忍。所謂忍者,即是安住不動,不為外境所壞也。

小乘人證得分段無生,亦得謂證無生法忍,然分段無生有生滅相。大乘菩薩入中道義,證得變易無生,變易無生者無生滅相,故文殊菩薩回答舍利弗說不見少法有生滅相,名不退法忍。

【舍利弗言。云何復名不調比丘。文殊師利言。漏盡阿羅漢。是名不調。何以故。諸結已盡更無所調故名不調。若過心行名為凡夫。何以故。凡夫眾生不順法界。是故名過。】

不調之調字,是調伏義,調和身心伏諸煩惱是名調伏。舍利弗問何為不調比丘,文殊答言是漏盡阿羅漢。因為漏盡阿羅漢諸結已盡,更無所調故名不調比丘。

漏是煩惱異名,生於三界皆名為漏。漏盡即是煩惱斷盡再不生於三界。

阿羅漢有三義,一、應供,二、殺賊,三、無生。此三因人而有差別,有阿羅漢,大阿羅漢,佛,三者的不同。阿羅漢應供是應受人天供養。大阿羅漢應受人天及界外聖人供養。阿羅漢殺賊,是破見思煩惱。大阿羅漢則破見思塵沙漸及無明。阿羅漢無生,是證分段無生。大阿羅漢既無分段生死,同時漸了變易生死。

佛是真正大阿羅漢,福被九道眾生是名應供。斷盡五住煩惱是名殺賊。於二邊無所著是名無生。

諸結已盡之結,即煩惱異名。

若過心行是名凡夫,所謂「過」,下文自作解釋,謂凡夫眾生不順法界是故名過。法界者空義,不順法界則落於有法,落於有法則起惑造業受苦,故名為過。

眾生落於有法,其心行便有十種過。於心則有貪,瞋,癡。於行則有殺,盜,邪婬,惡口,妄言,綺語,兩舌。阿羅漢諸結已盡,不復再生於三界,所以無此十種心行之過。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汝今為我善解漏盡阿羅漢義。文殊師利言。如是如是。我即漏盡真阿羅漢。何以故。斷求聲聞欲及辟支佛欲。以是因緣故名漏盡得阿羅漢。】

這一段文中,文殊菩薩寓有褒大貶小之意,故曰我即漏盡「真」阿羅漢。聲聞緣覺雖不漏於分段生死,卻漏於變易生死。雖不漏於三界,卻漏於偏真。文殊師利斷求聲聞欲及辟支佛欲,二死已盡,涅槃四德已圓,故是漏盡真阿羅漢。

文殊師利菩薩,原已成佛,號龍種上尊王如來。為輔佐世尊弘化,故來此娑婆世界示現菩薩身耳。

【佛告文殊師利。諸菩薩等坐道場時。覺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文殊師利言。菩薩坐於道場。無有覺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如菩提相。無有少法而可得者。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相菩提誰能坐者亦無起者。以是因緣不見菩薩坐於道場。亦不覺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問文殊師利諸菩薩等坐道場時,覺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文殊答言,菩薩坐於道場無有覺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為甚麼呢?因為菩提相空不可得,如菩提相,一切法亦空不可得,這種空不可得,假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空不可得即是無相,這種無相菩提,既無能坐,亦無起者。以是因緣,所以不見菩薩坐於道場,亦沒有覺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吾人應知,所謂菩薩坐道場證菩提者,皆是水月道場如幻佛事,於第一義中,無如是諸事。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菩提即五逆五逆即菩提。何以故。菩提五逆無二相故。無學無學者(大寶積經為無覺無覺者)。無見無見者。無知無知者。無分別無分別者。如是之相名為菩提。見五逆相亦復如是。若言見有菩提而取證者。當知此輩即是增上慢人。】

文殊菩薩言,菩提即五逆,五逆即菩提,為甚麼呢?因為一切法悉是空相,空相無有差別。故曰菩提五逆無二相故。我們平時分別逆相與菩提相者,皆是迷於因緣幻相,而非實相。

無覺無覺者下,是說無能覺與所覺,無能見與所見,無能知與所知,乃至無能分別與所分別。如果有能所之分別便是二相。如果不分別二相,便名菩提。見菩提相不二,見五逆相亦是不二。甚至見一切法相,皆悉不二,所以說菩提即五逆,五逆即菩提。

如是論說,是約實相言,非約世流布言。若約世流布言,即是不壞一切相,即是法性空。

若言見有菩提而取證者,當知此輩即是增上慢人。菩提相空,無能得見無能取證者。若言見有菩提而取證者,便是增上慢人。

增上慢人是未得言得,未證言證。如人未得禪定,謂得禪定,未證果位,謂證果位,此皆增上慢人。而此地所謂之增上慢人,是於無所得中,以我慢心妄見有所得也。菩提涅槃皆無所得,以其無所得故,名菩提涅槃。而二乘凡外,皆以有所得心求證菩提,是名增上慢人。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汝言我是如來。謂我為如來乎。文殊師利言。不也世尊。我謂不是如來為如來耶(此句文字大寶積經寫作「我不謂如來為如來耶」)。無有如相可名為如。亦無如來智能知於如。何以故。如來及智無二相故。空為如來但有名字。我當云何謂是如來。】

佛說你既稱我是如來,莫非你謂「我」釋迦牟尼就是諸法如義的如來嗎?

文殊師利答言,不也世尊,我所說的意思,不是如來(此如來二字,是稱謂釋迦牟尼)為如來耶,第二個如來,是諸法如義的如來。這句話的意思是「不也世尊,我稱你是如來,不是說你就是諸法如義的如來,因為你是假名,是空的。如來亦是假名,是空的。空與空原來不二,我怎能說你就是如來呢?若謂你就是如來,豈非承認有你,又承認有如來了嗎?」

文殊菩薩對佛未敢直呼為「你」,用「如來」代之,以至文句難明。

大寶積經文殊說般若會寫作「不也世尊,我不謂如來為如來耶」,文字便比較明白。意思是不也世尊,我不是說你就是如來也。

古德有謂「曼陀羅仙雖預譯席,然未能深諳梁語,致文句有不明之處。」可能便是指這些地方而言。

無有如相可名為如,所謂如相,便是空相。因為「如」便是不二不異,不二不異便是空。故曰無有「空相」,可名為空。如果有空相可名為空,那麼這個空,便是「有」了。故曰若人執空相,空相便為有。

亦無有如來智能知於如。如來智是能知,「如」是所知,既然二者俱空,所以無有能所。

何以故?如來及智無二相故。無二相便是空相,故曰空為如來,但有名字,我當云何謂是如來?我當何謂你釋迦牟尼,即是如來呢?

世尊為能知之智,如來為所知之理,然而於無二相中,能所俱空,故我怎能說你證得如來呢?

【佛告文殊師利。汝疑如來耶。文殊師利言。不也世尊。我觀如來無決定性。無生無滅故無所疑。】

疑是不信,佛問文殊,難道你不信有如來嗎?文殊答言,不也世尊,我不是不信,而是如所思惟觀如來無有決定性。皆是隨緣而現,既是隨緣幻現,所以究竟即是畢竟空,即是不二,即是無相,即是不可得,即是無決定。如是無有定法,即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名如來。若有定法,即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非如來。如此無有定法,即不生不滅,不來不去,故名如來。我如此信,所以無有疑。

【佛告文殊師利。汝今不謂如來出現於世耶。文殊師利言。若有如來出現世者。一切法界亦應出現。佛告文殊師利。汝謂恒沙諸佛入涅槃耶。文殊師利言。諸佛一相不可思議。佛語文殊師利。如是如是。佛是一相不思議相。】

前文已說「我觀如來無決定性,無生無滅」,所以佛問,你不謂如來出現於世嗎?法界一相,無生無滅,焉得謂如來出現於世?所以文殊菩薩回答說,如果如來出現於世,那麼法界如來無有二相,所以一切法界,亦應出現於世。

一切法是指十法界言,即佛法界,菩薩法界,緣覺法界,聲聞法界,天法界,人法界,阿修羅法界,鬼法界,畜生法界,地獄法界。此十法界隨業因緣幻現,無有決定。若有決定,眾生便永不成佛。何以故?決定中,無有因果輪轉故。

十法界無有決定,故構成因果輪轉,隨緣而成十法界。所以無有決定,即是十法界性空。以性空無決定故,於是能隨緣成事而現十種法界。一切法界既是隨緣而現,故知無有定性,無決定故,所以一切法界畢竟空寂,是故法界一相無有生滅。如是一相無有生滅,假名曰佛一真法界。既是一相無有生滅,怎麼會有如來出現於世?所以文殊師利言,如果有如來出現於世,一切法界亦應出現。

佛又問文殊曰,汝謂恒沙諸佛入涅槃嗎?文殊回答說,諸佛一相不可思議。一相無有生滅,既無生滅即是涅槃相,怎會以涅槃入於涅槃呢?故曰不可思議。

大般涅槃經云「當知如來亦不畢定入於涅槃,何以故,如來常住不變故。」

云何為常住之法?常住之法無有因緣。所謂無有因緣者,是說因緣無有自性,以無自性故,說無有因緣。而此無自性,即是不生不滅不可思議,常住不變之法,所以無性之性即是涅槃。即此無性,隨緣成事,而事隨緣成,即無自性,無有自性即是常住之法。故曰常住之法,無有因緣。

所以無性之性,即是不生不滅,不老不死,不可破,不可壞,無有入,無有出。以如是義故,假名如來入涅槃。而實在說來,如來是盡未來際常住不變的,這種盡未來際常住不變即是涅槃。而常住不變,即是一相不可思議。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佛今住世耶。佛語文殊師利。如是如是。文殊師利言。若佛住世。恒河諸佛亦應住世。何以故。一切諸佛皆同一相不思議相。不思議相無生無滅。若未來諸佛出興於世。一切諸佛亦皆出世。何以故。不思議中無過去未來現在相。但眾生取著。謂有出世謂佛滅度。佛語文殊師利。此是如來。阿羅漢。阿鞞跋致菩薩所解。何以故。是三種人。聞甚深法。能不誹謗。亦不讚歎。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如是不思議法。誰當誹謗誰當讚歎。】

文殊師利問佛言世尊,你現在住世嗎?佛故意答,如是如是,我現在住世。

其實佛住世者,是示現世間行如幻佛事,於第一義中,無佛住世亦無不住世。所以文殊師利言,若佛住世,恒沙諸佛亦應住世。為甚麼呢?因為法界一相,一切諸佛亦是一相不可思議。此是言諸佛法身,一切諸佛同一法身,所以若謂世尊住世,恒沙諸佛亦應住世。

佛以報化二身應世,報化二身者權也。故報化二身應世者,權現也,非實也。實則法身,而法身如法界,法身如世間,不二不異,故無出現世間不出現世間。

不思議相者無生無滅,不思議相即諸法幻相,諸法幻相即第一義空,故不生不滅。因為這種道理,亦無未來諸佛出興於世,以不生故。上文言不住,今文言不生。

若謂未來諸佛出興於世,一切諸佛亦應皆出現於世。為甚麼呢?因為一相不思議中,無過去未來現在相。若有過去未來現在相,便是二法,便是可思議相。

但是眾生迷惑,不知過去未來現在相皆是因緣幻現而非實有,於是取著過去現在未來為決定實有。因而謂佛滅度,謂佛出世。

何以說過去現在未來,皆因緣幻現而非實有呢?例如「過去」是現在未來因緣的幻現,而非有決定的過去。如果「過去」有決定法,則應沒有現在沒有未來即有過去。現在亦復如是,是過去與未來的因緣而幻現的。若無過去與未來的因緣,怎會有現在?故知現在非決定實有法。未來亦復如是,若決定有未來,應是無有過去,無有現在,應單獨的就有個未來。故曰不思議中,無過去未來現在相。

佛語文殊師利下,世尊讚歎此法甚深不可思議,以不可思議故,所以不能誹謗亦不能讚歎。唯有如來,阿羅漢,阿鞞跋致菩薩能解此不思議法。故曰是三種人聞甚深法,能不誹謗亦不讚歎。

若準經意,所謂阿羅漢者,應如文殊菩薩之漏盡真阿羅漢,非是愚法小乘。

阿鞞跋致譯為不退轉,是言菩薩念不退也。

文殊師利菩薩補充言,像這樣不可思議,誰能誹謗,誰能讚歎呢?

以上說明一切諸佛不出世亦不涅槃,因為一切諸佛一相故。由於一相,所以不可思議。由於不可思議,所以無能誹謗亦無能讚歎。

【佛告文殊師利。如來不思議。凡夫亦不思議。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凡夫亦不思議耶。佛言。亦不思議。何以故。一切心相皆不思議。】

前文所言不思議是言佛不思議,佛接著說凡夫亦不思議。

何以故?一切心相皆不思議。凡所有相,皆非是實,故一切諸相,悉皆空相。既是空相,何以吾人見有諸相呢?原來一切諸相皆是本識之相分,本識自己現相,而以自己的見分還取自心。大乘唯識論云「實無有外塵,似塵識所生。」既是本識自現自見,故曰一切心相皆不思議。

【文殊師利言。若如是說。如來不思議。凡夫亦不思議。今無數諸佛求於涅槃徒自疲勞。何以故。不思議法即是涅槃。等無異故。】

文殊師利菩薩言,如果如世尊所說,如來與凡夫俱不思議,那麼現在無數諸佛求於涅槃,都是空自疲勞了。為甚麼呢?因為不思議相即不生不滅,而不生不滅即是涅槃。如此說來,一切眾生本自涅槃,如果再求於涅槃,豈不是徒自疲勞嗎?

不過一切眾生本自涅槃,是約理性說,故稱理性涅槃。雖具理性,然為無明所覆,不能自見自覺,必假功德因緣除去無明,方能自見。此理性涅槃亦名第一義空,亦名菩提,亦名中道,亦名佛性。無始劫來常恒不變,無明覆故,令眾生不能自見。所以未成佛時本是佛,已成佛後還是佛也。非是妄外另有真,妄盡本空即是真,不增不減無得失,衣底之珠妄受貧。

【文殊師利言。如是凡夫不思議諸佛不思議。若善男子善女人。久習善根近善知識。乃能了知。】

文殊讚歎說,這種凡夫與佛俱不思議的道理,必須久習善根近善知識,乃能了知。善根便是不貪不瞋不癡,而貪瞋癡三毒便是煩惱的異名。因為被這些煩惱所覆,所以不見佛性。是故言善男子善女人,必須久習善根近善知識,才能了知這種甚深道理。

【佛告文殊師利。汝欲使如來於眾生中為最勝耶。文殊師利言。我欲使如來於諸眾生為最第一。但眾生相亦不可得。】

如來問文殊菩薩言,汝欲使如來於諸眾生為最勝嗎?文殊答言,是的,我欲使如來於諸眾生為最第一。因為眾生雖具佛性但不名為佛,何以故?以不具功德法也。如來過盡德圓,福慧兩足,所以於眾生中為最第一。

但是眾生相即是無相,若執無相為相,即非如來。如來既是過盡德圓福慧兩足,定不著於眾生相,所以說眾生相亦不可得。

【佛言。汝欲使如來得不思議法耶。文殊師利言。欲使如來得不思議法。而於諸法無成就者。】

這段文義與上段相同,佛已證得不思議法,但是一切法皆不思議。為甚麼呢?因為一切法緣成性空亦不可得故。既是緣成性空不可得,故曰於諸法無成就者。

【佛告文殊師利。汝欲使如來說法教化耶。文殊師利白佛言。欲使如來說法教化。而是說及聽者皆不可得。何以故。住法界故。法界眾生無差別相。】

佛問文殊師利,你認為如來說法教化眾生嗎?文殊師利回答,是的,不過說法和聽法的人,皆不可得。為甚麼呢?住法界故,法界一相無有分別,所以說及聽者皆不可得。佛即法界,而法界與眾生亦無差別,所以無說者亦無聽者。

【佛告文殊師利。汝欲使如來為無上福田耶。文殊師利言。如來是無盡福田是無盡相。無盡相即無上福田。非福田非不福田。是名福田。無有明闇生滅等相。是名福田。若能如是解福田相。深植善種亦無增減。佛告文殊師利。云何植種不增不減。文殊師利言。福田之相。不可思議。若人於中如法修善亦不可思議。如是植種名無增無減。亦是無上最勝福田。】

福田之田,以生長為義。言種德能受福報,所以名曰福田。佛為無上福田,若人供養,能得無量福。

約有二種福田,三種福田,四種福田,和八種福田。二種福田:一、悲田,布施貧病困苦之人。二、敬田,供養三寶。三種福田:一、報恩福田,父母師長。二、功德福田,三寶。三、貧窮福田,貧窮困苦之人。四種福田:一、趣田,施於畜生。二、苦田,貧窮困苦。三、恩田,父母師長。四、德田,三乘賢聖。八種福田:一、佛。二、聖人。三、和尚。四、阿闍黎。五、僧。六、父。七、母。八、病人。

諸福田中,佛為無上福田。所謂無盡福田,因為佛不生不滅,常住不變,盡未來際為眾生作良祐福田,故曰無盡福田。以佛盡未來際,為眾生作無盡福田故,能令眾生得無量福,所以是無上福田。無盡相者,即是一相,即是無相,即是空相,即是不思議。以如是相為眾生作福田,便不著一切相,能成一切功德,故曰非福田非不福田。若人能如是無住相修福,其福德亦不可思議。

無有明闇生滅等相,是名福田。同樣是說明福田者,是一相不思議相無盡相。

若能如是解福田相者,是能如是以無相智慧空相智慧一相智慧不思議智慧解福田相,則能深植善種,而亦無增無減。何故無增無減?因為不思議故,不受福德故。若人種福以思議心望報,便是大貪著,非是真修福者。若人深植善種而無取於相不受於福德,於是其福德不可稱,非所稱故;不可量,無有限量故;不可數,過諸數故;不可思議,滅諸籌量故;無等等,如虛空故。如是福德,焉有增減?而無增無減者,即是無盡義也。

所以文殊菩薩答佛所問曰,福田之相不可思議,若人於中如法修善,亦不可思議。所謂如法修善,是無住於相而修善,雖修善而無住於相,如是便可深植善種,而無增無減福德無盡矣。

若能無住於相修善,雖植善種而不受福德,像這種人亦不可思議。亦不可思議便是與佛同為一相,與佛同為一相當然亦是入法界了。故曰如是植種名無增無減,亦是無上最勝福田。

【爾時大地以佛神力。六種震動現無常相。一萬六千人皆得無生法忍。七百比丘。三千優婆塞。四萬優婆夷。六十億那由他六欲諸天。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淨。】

六種震動者,即動起涌震吼覺,亦曰動涌震擊吼爆。此六種各有動,遍動,等遍動。起,遍起,等遍起。涌,遍涌,等遍涌。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覺,遍覺,等遍覺。現無常相者,警醒六道眾生。

得無生法忍。即得無所得,得無所得者即是無增無減,是故言得無生法忍。若以位判,法華論謂無生法忍是初地。有依圓教判者,謂是十住位。總之破無明證法性者,是得無生法忍。若論大小,復有不同。小乘人證得分段無生,名得無生法忍。大乘人證得變易無生,名得無生法忍。

六欲諸天,是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等。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淨,是證得初果。

【書籍目錄】
第1頁: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釋要(卷上) 第2頁: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釋要(卷下)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