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天天天藍—菜根譚的智慧(2) 聖印法師著

天天天藍—菜根譚的智慧(2) 聖印法師著

前言:一日一則,一期一會

[日期:2010-12-13]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聖印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前言:一日一則,一期一會 

《菜根譚》一般人看作是聖典,但一提到「聖典」兩個字,就以為是二千年前的釋迦牟尼、耶穌、孔子、老子或莊子等的經典,或是其他一宗一派的祖師寫成的宗派聖典,其實《菜根譚》並不是那樣古老的書籍,而是大約三百年前的著作,作者並非大宗一派的祖師,而是一個涉獵過道教、儒教,尤其是對佛教特別通達的人,所以他能引用各教的教義詞句,可說是一部徹研三教真理的結晶。

作者不但把三教的思想化為己有,更把三教的道理,平易地闡述出來,使人讀了咀嚼玩味,體會其中困苦艱辛的經驗、清冷淡泊的趣味,對於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力量。它是一部萬古不易、教人化世的聖典。作者的一言一語都含義深遠,字句雖是片斷的,卻很能警世感人,真正是一本有益於世道人心的書籍。

《菜根譚》共分前、後三集,前集有二百二十五則,後集有一百三十五則,共計三百六十則;正適合一日一則,天天直見生命。體裁是隨筆,也有人視作「語錄」,其根本思想是中國的思想、儒教的現實主義、老莊的玄旨,以及佛教的道法,所謂三教合一,集結儒、釋、道各派的精華,冶於一爐,誠為曠古稀世之奇箴寶訓。

作者隱君子「洪自誠」,明代人,號「還初道人」。關於他的事蹟,沒有正史可稽,所以很難斷定他是一個怎樣的人。當時社會局勢十分混亂,他對於功名吉田貴看得很淡泊,專心埋首於著述。他的著述很多,如《聯瑾》、《樵談》、《筆疇》、《傳家寶》等書,都是當時的警世教言,雖然後世無傳,但這本《菜根譚》卻散放不朽的光明,歡喜讀它的人不少。從《菜根譚》中可看出作者的思想、文辭、性格等,絕不是一般學者如膠柱鼓瑟或侈言清談者流所可比擬。

書名為何叫《菜根譚》?宋儒汪民曾說:「得常咬菜根,即做百事成。」胡康侯聽了這話,擊節嘆賞。菜根者,即青菜的根,如蘿蔔、番薯、芋頭等粗食,咬得菜根,即表示能夠受艱難困苦,才會做成偉大事業。洪先生取斯語以為書名,其寓意是在淡淡乏味的菜根中有著無限真味存在,故本書是修身處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

如果把東方與西洋的文章作一比較,西洋的文章是較為客觀寫實的,描寫生動而有力,但蘊藉的意味並不深遠。東方的文章用字雖然不多,含義卻特別雋永豐富。因此,西洋的文章如油畫一樣,東方的文章則如文人的墨寶,不著華麗而韻致無窮。東方文章解釋方面不大注重,要讀者自己去省悟、去自覺,這可說是民族性的自然趨向。因此,《菜根譚》充分代表了東方文藝的特色,這大概沒有人能夠否認吧!

推究「菜根」的意義,「菜」就是所謂青菜的菜葉,「菜根」如蘿蔔、大根、牛蒡等,是一種粗俗淡泊的食品,在《鶴林玉露》一書中說:「士大夫不可一日離菜根,百姓不可一日無色水。」這是當時貼在寺廟的門框上,教人去咬菜根味的警語,其意義是老百姓如無菜可吃,徒嗅菜根以療饑渴,那麼就是政治家的不是了。故看一般老百姓的面色即知當時執政者的成績如何。因此「菜根」二字,當時十分流行。用此二字警告世人,以堅忍、清苦磨練身心,栽培灌溉,充實自我。這是作者洪自誠親身體驗孕育出來的結晶。故本書頗通人情世態,裡面包蘊甜、酸、苦、澀等人間味道。

《菜根譚》也有同名異類者,如乾隆五十九年,以還初堂主人的識語為冠的洪應明之著作便是,這與本講話所用的底本,雖然有人說是同人異名,其實不管是內容、編纂等都有懸殊的差異。

洪自誠的《菜根譚》分為二集,洪應明的《菜根譚》不但分為修省、應酬、評議、閒適、概論五項,尤其裡面散見清朝石惺齊之《續菜根譚》的語句,故我們可以斷定洪應明的《菜根譚》是後人的合纂,唯洪自誠的著作才是正宗。

本書問世後。博得許多人的讚賞,學者間爭先恐後寫了很多續篇,或類似的書籍,其中只有清石惺齊的《續菜根譚》二卷、劉子載的《吾家菜根譚》二卷比較出色,而這更突顯原典的可貴價值。

【書籍目錄】
第1頁:前言:一日一則,一期一會 第2頁:對陰險者勿推心,遇高傲者勿多口
第3頁:震聾啟聵,臨深履薄 第4頁:君子之心,雨過天晴
第5頁:有識有力,魔鬼無蹤 第6頁:大量能容,不動聲色
第7頁:困苦窮乏,鍛鍊身心 第8頁:人乃天地之縮圖,天地乃人之父母
第9頁:戒疏於慮,警傷於察 第10頁:辨別是非,認識大體
第11頁:親近善人須知機杜讒,剷除惡人應人保密防禍 第12頁:節義來自暗室不欺,經綸繰出臨深履薄
第13頁:倫常本乎天性,不可任德懷恩 第14頁:不誇妍好潔,無醜污之辱
第15頁:富貴多炎涼,骨肉多妒忌 第16頁:功過不可少混,恩仇不可過明
第17頁:位盛危至,德高謗興 第18頁:陰惡禍深,陽善功小
第19頁:應以德御才,勿恃才敗德 第20頁:窮寇勿追,投鼠忌器
第21頁:過歸己任,功讓他人 第22頁:警世救人,功德無量
第23頁:趨炎附勢,人情之常 第24頁:須冷眼觀物,勿輕動剛腸
第25頁:量弘識高,功德日進 第26頁:人心唯危,道心唯微
第27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第28頁:功名一時,氣節千載
第29頁:自然造化之妙,智巧所不能及 第30頁:真誠為人,圓轉涉世
第31頁:雲去而本覺之月現,塵拂而真如之鏡明 第32頁:一念能動鬼神,一行克勤天地
第33頁:情急招損,嚴厲生恨 第34頁:不能養德,終歸末節
第35頁:急流勇退,與世無爭 第36頁:慎德於小事,施恩於無緣
第37頁:文華不如簡素,談今不如述古 第38頁:修身種德,事業之基
第39頁:心善而子孫盛,根固而枝葉榮 第40頁:勿妄自菲薄,勿自誇自傲
第41頁:道乃公正無私,學當隨事警惕 第42頁:信人示己之誠,疑人顯己之詐
第43頁:春風育物,朔雪殺生 第44頁:善根暗長,惡損潛消
第45頁:厚待故交,禮遇衰朽 第46頁:君子以勤儉立德,小人以勤儉圖利
第47頁:學貴有恆,道在悟真 第48頁:律己宜嚴,待人宜寬
第49頁:為奇不為異,求清不求激 第50頁:恩宜自薄而厚,威須先嚴後寬
第51頁:心虛意淨,明心見性 第52頁:人情冷暖,世態炎涼
第53頁:慈悲之心,生生之機 第54頁:勿為欲情所繫,使與本體相合
第55頁:無事寂寂以照惺惺,有事惺惺以主寂寂 第56頁:明利害之情,忘利害之慮
第57頁:操持嚴明,守正不阿 第58頁:渾然和氣,處世珍寶
第59頁:誠心和氣陶冶暴惡,名義氣節激礪邪曲 第60頁:行至中點,一省吾身
第61頁:行至中點,再省吾身 第62頁:行至中點,三省吾身
第63頁:和氣致祥瑞,潔白留清名 第64頁:庸德庸行,和平之基
第65頁:忍得住耐得過,則得自在之境 第66頁:心體瑩然,不失本真
第67頁:忙裡偷閒,鬧中取靜 第68頁:為天地立心,為子孫造福
第69頁:為官公廉,居家恕儉 第70頁:處富知貧,居安思危
第71頁:清濁並包,善惡兼容 第72頁:勿仇小人,勿媚君子
第73頁:疾病易醫,魔障難除 第74頁:金須百煉,矢不輕發
第75頁:寧為小人所毀,毋為君子所容 第76頁:好利者害顯而淺,好名者害隱而深
第77頁:忘恩報怨,刻薄之尤 第78頁:讒言如雲蔽日,甘言如風侵肌
第79頁:戒高絕之行,忌褊急之衷 第80頁:虛圓立業,僨事失機
第81頁:處世要道,不即不離 第82頁:老當益壯,大器晚成
第83頁:藏才隱智,任重致遠 第84頁:過儉者吝薔,過讓者卑曲
第85頁:喜慶安危,勿介於心 第86頁:宴樂聲色名位,三者不可過貪
第87頁:樂極生悲,苦盡甘來 第88頁:過滿則溢,過剛則折
第89頁:冷靜觀人,理智處世 第90頁:量寬福厚,器小祿薄
第91頁:惡不可即就,善不可急親 第92頁:燥性僨事,和平徼福
第93頁:酷則失善人,濫則招惡友 第94頁:急處站穩高處看準,危險境地早日回頭
第95頁:和衷以濟節義,謙德以承功名 第96頁:居官有節度,鄉居敦舊交
第97頁:事上敬謹,待下寬仁 第98頁:處逆境時比於下,心怠荒時思於上
第99頁:不輕諾、不生瞋、不多事、不倦怠 第100頁:讀書讀到樂處,觀物觀入化境
第101頁:勿逞所長以形人之短,勿恃所有以凌人之貧 第102頁:上智下愚可與論學,中才之人難與下手
第103頁:守口須密,防意須嚴 第104頁:責人宜寬,責己宜苛
第105頁:幼不學,不成器 第106頁:不憂患難,不畏權豪
第107頁:濃夭淡久,大器晚成 第108頁:靜中見真境,淡中誠本然
第109頁:言多者多不顧行,談者未必真知 第110頁:無為無作,悠遊清逸
第111頁:春色為人間之妝飾,秋氣見天地之真吾 第112頁:世間之廣狹,皆由於自造
第113頁:樂貴自然真趣,景物不在多遠 第114頁:心靜而本體現,水清而月影明
第115頁:天地萬物,皆是實相 第116頁:觀形不如觀心,神用勝過跡用
第117頁:心無物欲乾坤靜,坐有琴書便是仙 第118頁:歡樂極兮哀情多,興味濃後感索然
第119頁:知機其神乎,會趣明道矣 第120頁:萬象皆空幻,達人須達觀
第121頁:泡沫人生,何爭名利 第122頁:極端空寂,過猶不及
第123頁:得好休時便好休,如不休時終無休 第124頁:冷靜觀世事,忙中去偷閒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4)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4 楼
匿名 发表于 2023-7-5 12:08:50
人呢,在心平氣和的寧靜中,才會體會自我的情愫。在無慾則剛的平實生活中,才能夠見識到人本的面目。-- 吳世興
第 3 楼
匿名 发表于 2022-11-3 20:41:13
第65集,一"吋"字極有意味,應該是"耐"字。
第 2 楼
匿名 发表于 2022-2-9 6:14:42
6月9日第41篇:...所以垃沒有彼此高下的差別的?
第 1 楼
觀無常 发表于 2011-1-6 8:40:44
謝謝您的分享
句句震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