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三藏精要 楊秀鶴居士編選

三藏精要 楊秀鶴居士編選

第三篇 因果 第二章 眾生

[日期:2010-12-10]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楊秀鶴居士編選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二章 眾生

第一節 無常

◎佛言:佛出世如優曇華,值佛生信者甚難,臨涅槃供養,具足檀度者倍難。偈曰:一切諸世間,生者皆歸死,壽命雖無量,要之必有盡。夫盛者必衰,合會者別離,壯年久不停,盛色病所長;眾苦輸無際,流轉無休息,三界皆無常,諸有無有樂。《涅槃經》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法華經》

◎三界皆苦也,國土有何賴!《仁王經》

◎有五王,國相近。互相往來親交,互不事攻伐,其最大之王,曰普安王。普安王行雖正,他之四王行邪。一時五王,七日間會合,作伎樂。日滿,各還本國。是時,普安王送四王在道中問曰,卿之所樂,何也?第一王曰,我於陽春三月,樹花開時,出原而遊。

第二王曰,我欲永為王,飾鞍服,住樓閣殿堂,官屬及人民,左右圍繞,晃晃昱昱嗚鐘出入矣。

第三王曰,我欲得端正無雙之婦與好兒,共娛樂也。

第四王曰,我欲父母永在,與多兄弟妻子羅列,衣好美食,共娛樂也。四王俱告普安王言,普安王!我等皆言所樂,卿亦語所樂矣!

普安王告四王曰,四王!卿等之所樂,非久樂也。我只樂者不生,不死,不苦,不惱,不寒,不熱也。四王乃問曰,普安王!教卿所樂之師在何處?普安王曰,住祇園精舍。即五王同詣祇園精舍拜佛。

佛告五王言:五王!世人鈍闇而無正智故,深著世樂,不知罪福者多。人世之苦有八種:曰生,老,病,死,恩愛別苦,所求不得苦,怨憎會苦,憂悲惱苦是也。

生苦者:人死精神不知趣向,在中陰三七目,父母交合時來胎,初七日如薄酪,二七日如酪稠,三七日如酪凝,四七日如肉臠,五七日漸成胞,如風入腹中,吹其體,則六情初開。母若食一杯熱物,如入鑊湯;若飲一杯冷水,如寒冰切體,迫母之身體痛甚。月滿,子頭向母之產門,如兩石挾山,母危父怖。生而墮下,身體細蝡,身觸草時,如履刀劍,忽失聲大呼。

次老苦者:受父母養育,年長大強健,然漸次老而白頭,齒落,目不辨,目不聽,盛去而衰,皮緩面皺,百節痛疼,行步極苦,座起呻吟,憂悲心惱,識神轉滅。

病苦者:人體由地水火風四大合成者,若一大不調,則百一病生,四大有四百四病。若地大不調,身體沉重;水大不調,身體膨腫;火大不調,身體蒸熱,風大不調,身體屈強。感覺百節苦病:故手足不任意,氣力虛竭,座起要人扶助,口燥筋斷,鼻折,目不見,耳不聞,流出不淨,身座其上,心苦惱,言悲哀,六親在側,晝夜看病而不休息,甘膳美昧,入口皆苦。

死苦者:人臨死時,四百四病一時起,四大分散,魂魄不安,如刀風吹來,痛苦無所不感,白汗流出,兩手摑空。風大去,氣息絕;火大去,身冷矣。

恩愛別苦者:家內及家外,兄弟、婦子,共相慕戀,一朝破亡,各自分離,父東子西,母南女北,為他人奴婢,相見不可期也。

所求不得苦者:財散再求,貴為大官,欲富勤苦而求之,縱令得之,民貪取,而多求不得也。

怨憎會苦者:居愛欲中,小事亦互爭,相殺害,遂為大怨,雖各相避,而無處隱藏,各各磨刀,錫箭,張弓,持杖,會逢於途,兩刀互向。

憂悲苦惱者:人之在世,命長者百歲,命短者胞胎中受傷墮落。其命長百歲之人,五十年送夜,五年醉酒,或疾病不知人事,十五年少年不知事,又年過八十,則老鈍無智慧,耳聾,目冥,無法則,減二十年,故所餘惟十年耳。其中多者,憂悲而已!天下亂則憂,天下旱則憂,大雨亦愁,大霜亦愁,穀物不熟者愁,內外疾病多者愁,又恐失財物者亦愁,家人入牢獄,不知出期亦愁,兄弟妻子遠行亦愁。如是,人間一生,愁悲老也。《五王經》

◎死王吞眾生,衰老飲少年,病至強健減,世間無知者。《正法念處經》

◎舍衛城有長者,財寶無數,然以家無子,恐死後其財被官所沒,歸依三寶,精進願得子。夫人懷孕,果生男子,長而早為娶妻。新夫婦相伴行林中,時林中有無憂樹花,鮮白而瓣毛緋色。妻請夫得此華,夫便上樹取此華;樹枝弱,即時折摧,夫墮落而死。父母聞之。奔赴,抱頭摩挲,然息永絕而不蘇矣。父母悲淚,五臟為傷,人見之,莫不哀痛。時佛與阿難入城,見此人墮死,告長者曰:人有生死,物有成敗,時至命盡,不能避焉。故憂念去,勿復慼!此子自天上來卿家,壽盡由卿家去天上,此非天之子,亦非卿之子,依子之因緣而生死,猶如旅客也。死者不可離,去者不可追。《長者子懊惱三處經》

◎昔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園,為諸弟子說法,時有梵志女,年十四五,端正聰明,父甚憐愛,卒得重病,即喪亡矣。猶如田中既熟之麥,為野火所燒。梵志得此憂惱,愁憒失意,恍惚若狂人,自不能解。聞人傳說,有佛大聖,為天人師,禮拜長跪,白佛言:素少子息,唯有一女,以愛忘憂,卒得重病,捨我喪亡,我悼愍此女,情自不勝,唯願世尊,神垂開化,釋我憂結!

◎佛告梵志,世有四事,不可久得,何謂四:一有常必無常,二富貴必貧賤,三合會必別離,四強健必當死。於是,世尊即說偈言:常者皆盡,高者必墮,合會有離,生者有死。梵志聞偈,心即開化,願作比丘,自剃鬚髮,即為比丘。重惟非常,得羅漢道。《法句譬喻經》

◎昔時有一老母,唯一子,得病命終,屍停塚間,哀戚莫極!吾以一子備老,今也離吾而死;常併命一處,不貪不飲,四五日矣。佛愍之,乃謂塚間,告老母,以何在塚間也?老母答曰,吾一子,捨我而死,愛之情重,欲共死一處。佛言,欲令子更活乎?母大喜曰,實然,世尊!佛言,宜矣。汝到不死之家,索好香火來,我令子更生!於是,老母往索香,見人先問曰,汝家前有死者乎?人答曰,祖先以來,皆死過去。斯經數十家,不能得香,更還佛所曰,遍行求香,無有不死之家,以是空歸。佛言,天地開闢以來,生者莫不死,又何迷哉!欲順子而死?老母便解悟無常之理而入道矣。《雜譬喻經》

◎世人薄俗,共諍不急之事,於此劇惡極苦之中,勤身營稱,以自給濟。無尊,無卑,無貧,無富,少長男女,共憂錢財,有無同然,憂思等適,屏營愁苦,累念積虛,心為走使,無時或安,有田憂田,有宅憂宅、牛、馬、六畜、奴婢、錢財、衣食、什物,復共憂之。重思累息,憂念愁怖,橫為非常之水、火、盜賊、怨家、債主,所焚漂劫奪消散矣。憂毒忪忪,無有解時,憤結心中,不離憂惱,心堅意固,適無縱捨。或座摧碎,身亡命終,捐之而去,無何隨者。尊貴豪富,亦有斯患,憂懼萬端,勤苦如此,結眾寒熱,與痛共居。貧窮下劣,困乏常無,無田者,亦憂欲有田,無宅者,亦憂欲有宅,無牛馬六畜奴婢、錢財、衣食、什物者,亦皆憂欲有之。適有一,復少一,有是少是,思齊等有,適欲具有,便復糜散,如是憂苦,當復求索,時不能得,思想無益,身心俱勞,座起不安,憂念相隨,勤苦如此,給眾寒熱,與痛共居,或時座之,終身夭命,不肯為善,行道進德,壽終身死,當獨遠去,其所趣向,善惡之道,無能知者。《無量壽經》

◎水流常不滿,火盛久不燃,日出須臾沒,月滿又復缺,尊榮豪賣者,無常復過是。《罪業報應經》

◎假令壽命滿一百歲,七寶具足,受諸快樂,閻魔使至,無常難免。《心地觀經》

◎昔時有四大梵志,聚一處共言:死之來也,豪族亦難避;然我等自今隱藏避死耶!即一人梵志欲免死,高登空中;次一人梵志欲免死,入大海中;次一人梵志欲免死,入須彌山中;次一人梵志欲免死,但猥鬧大市。然四人梵志,皆命終而死。一切無常也,一切苦也,一切空也,一切無我也。於是,思惟免斯生老病死之愁憂與苦惱,達到涅槃彼岸。《出曜經》

◎佛在舍衛國時,城中有婆羅門,年向八十,財富無數,為人難化。不知道德,不計無常,更作好舍,前廈後堂,涼臺溫室,東西兩廂廡,有數十棟,但後堂前之距陽未竣。時婆羅門,常自經營,指揮眾事。佛以道眼見此公命不終日,當就後世,自不能知,方忪忪勞作,精神無福,其可憐愍。佛將阿難到其門,慰問老公言:不勞倦也,今作此舍何為也?老公言,前廈待客,後堂自居,東西廂當安兒息,財物,僕使。夏上涼臺,冬入溫室。佛語老公:我久聞汝名,想相談講,佛有要偈,存亡有益,欲以相贈,願少廢事,共坐論說也,否也。老公答言:今大遽,不可坐談,後日更來善敘矣,所云要偈,斯時聞之。於是,世尊即說偈言:

有子有財,愚唯汲汲,我已非我,有何子財。

暑當此止,寒當此止,愚多豫慮,莫知來變。

愚蒙愚蔽,自謂我智,愚而稱智,是謂極愚。

婆羅門言,善說此偈,今實遑遽,後來更論之!於是世尊傷之而去。老公後自授屋椽,椽墜打頭破,即時命過。家室啼哭,驚動四鄰。佛去未遠,便有此變;裡頭諸梵志數十人,逢佛,問從何來?佛言,至老公舍說法,然不信佛語,不知無常,今已,忽然已就後世矣。俱為諸梵志,更說前偈之義,聞之欣然,皆得道跡。於是世尊為說偈曰:

愚暗近智,如瓢斟昧,雖久押習,猶不知法。

開達近智,如舌嘗昧,雖須臾習,即解道要。

愚人造行,為身招禍,快心作惡,自致重殃。

行為不善,退見悔□,致涕流面,報皆宿習。

時諸梵志聞此偈,益懷篤信,作禮歡喜奉行。《法句喻經》

◎人命無停,過於山下水;今日雖存,明日亦難保。云何縱心住惡法也。壯色不停,猶如奔馬,如何恃怙而生憍慢。猶如惡鬼,伺求人過;四大惡鬼,常伺求我過,云何當可起惡意也。譬如朽屋將崩,我命亦然。《涅槃經》

◎是日已過,命則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出曜經》

◎人命,譬如牽牛屠市,牛遷一步,則一步近死地;人得一日,猶如牛之一步,命流去矣。《六度集經》

◎如何駛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遊者不還。《出曜經》

◎昔有屠兒,養千頭牛,好使肥大,日殺一牛賣肉,已殺五百牛,餘有五百頭,方共跳騰喧戲,共相觝觸,世尊時入國,見牛如此,愍念顧後,語諸弟子:此牛愚癡,伴侶欲盡,方共戲喧。人亦如是,一日過去,人命轉減,度世之道,不可不思惟勤求焉。《阿育王譬喻經》

◎佛問沙門,人命在幾間?曰對曰,數日間。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飯食間。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呼吸間。佛言,善哉!子知道。《四十二章經》

◎一切眾生,貪著世樂,不慮無常。譬如:人在曠野,被狂象逐,怖而走,見一空井傍有樹根,依之潛井中,然其中有一大毒龍,張口向上,四邊亦有四毒蛇,怖不可言,此人雖一心捉樹根,更有黑白兩鼠,嚙其樹根,時井上有一大樹,日滴一滴密,入人口中,其間,此人但憶蜜,復不憶種種眾苦,便不欲出此井中矣。狂象,世之無常也;井,眾生之宅也;毒龍,地獄也;四毒蛇,四大也;樹根,人命也;兩鼠,晝夜也;人命日日損減,而不暫住,行者當觀無常,而離眾苦也。《警喻經》

◎昔有三道人,共相問曰,汝因何得道?一人曰:我於王國中,見葡萄大甚好,哺時人來採取之後,悉敗狼籍在地,我見之,覺無常,緣是得道。次一人曰:我於水邊,見婦人搖手澡器,臂環相叩,因緣合乃成聲,我緣是得道。又一人曰:我坐蓮華水邊,見華盛好,哺時有數十乘車來,浴人馬中,華悉散去,諸法無常乃爾,我覺是而得道也。《雜警喻經》

◎昔有國王,棄國作沙門,於山中精思,草茅為屋,蓬高為席,而自得志,大笑曰,快哉!邊有道人問曰,今山中獨座學道,將有何樂?沙門言:我為王時,多所憂念:或恐鄰王奪我國,或恐人劫取我財物,或恐為人所貪利,又恐常時臣下利我財寶,返逆時則無。今已,我作沙門,無人貪利我者,快不可言,是故言快。《雜譬喻經》

◎阿育王有弟,名善容,或時入山遊獵,見諸梵志,裸形苦行無所得,思惟:此等梵志,服風食氣,氣力羸弱,猶有淫欲,過患不除。釋子沙門,飲食甘美,在好床座,衣服隨時,香華自重,豈得無欲哉?!

時阿育王聞弟有此議論,即懷憂戚:吾唯有一弟,勿生邪見,恐永迷沒,我宜除其惡念。即還宮內,敕諸妓女,各自嚴粧,至善容所,共娛樂。且預敕大臣,吾有所圖,若我敕卿殺善容,卿等便諫云,須待七日殺之!諸妓女往娛樂,未經時頃,王躬自往,怒弟曰,汝何為,與我妓女妻妾共恣樂也?即召諸大臣.告曰:卿等知否,吾未老衰,亦無外寇強敵來侵境者,吾曾聞古諸賢之諺云,夫人有福,四海歸伏;其德盡薄;肘腋叛離。如我自察,未有此變,然我弟善容,誘吾妓女妻妾,縱情既如是,汝等將去諸市殺之!諸臣諫曰,唯願大王,容臣微言,聽七目矣!王默然聽臣所諫,復寬恩敕諸臣:王子著吾服飾,入吾宮裏,作唱妓樂,使得娛樂!更敕一臣曰:汝著鏡,拔好利劍,往語王子云,期七口而命終也,當勞力開豁五欲而自娛矣;今自不適,死後悔恨,無何益也,斯過一日,復令臣往,告以餘有六日,如是次第而過,乃至餘一日,臣往告之:王子!六日既過,唯有明日,當就死矣,努力縱情而自娛焉!逐至七日,王自出問曰,我弟!七日中,意志自由,快樂否?弟報曰,不見不聞,有何快樂!王更問曰,著吾服飾,入吾宮殿,與眾妓女自娛,且食以甘美,何以欺面,而言不見不聞不快樂也。弟答曰,應死之人,雖未絕命,與死何異,當有何情,可著五欲。王曰,愚之所啟,汝今一身之憂慮尚多苦,聞一身斷滅,在欲亦不樂,況沙門三世苦惱憂念也;一身死壞,復受一身,億百千世,身身受苦,有無量患惱,念此辛酸故,出家為道,求無為度世之要,設不精勤,當復歷劫數之苦。

 

◎是時王子得心意開解,前白王:今聞正教,乃得醒悟,生老病死,實可厭患;愁憂苦惱,流轉不息。唯願大王,聽為道謹慎修行;王曰:宜知是時。弟即辭王宮,出為沙門,奉持禁戒,晝夜精勤,遂得阿羅漢果。《求離牢獄經》

 

◎佛告弟子:過去諸佛說半偈  偈曰: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第二節 人身

◎佛告諸比丘,往著有五通比丘,名精進力,在山中樹下,閑寂求道,時有四禽獸,左右依附,鴿,鳥,毒蛇,鹿是也。一夜自相問曰,世間之苦,何者為重:鳥曰,飢渴最苦,飢渴之時,身羸目冥,意識不寧,身投羅網,鋒刃不顧,我等喪身,莫不由此。

鴿曰,淫欲最苦,色欲熾盛,無所顧念,危身滅命,莫不由之。

毒蛇曰,瞋恚最苦,瞋意一起,親疏不避,而能殺人,復亦自殺。

鹿曰,驚怖最苦,我在林中,心常怵惕,畏懼獵師及諸射狼,彷彿有聲,奔投坑壑,母子相捐,肝膽掉悸。

 

◎比丘聞之,答曰:汝等所論,是其末也,不究苦本。天下之苦,莫過有身。身為苦器,是故,我捨俗修道,滅意斷想,四大不貪,為斷苦源也。《法句經》

◎是身為苦本,餘苦為枝葉。《心地觀經》

◎是身災也,有百一病惱。《維摩經》

◎以故苦為苦,新苦為樂,如擔重易肩。《坐禪三昧經》

◎觀父母所生身,猶如:十方虛空中,吹一微塵,若存,若亡;亦如湛湛巨海,流一浮漚,起滅無從。《楞嚴經》

◎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幻,從顛倒起;是身如夢,從妄見生,是身如影,由業緣現。《維摩經》

◎昔長者有子,迎新婦,甚相敬愛,夫語婦曰,卿入廚中取酒來,共飲之!婦往開甕,見自身影,在此甕中,謂更有女人,大恚,還語夫曰,汝藏婦於甕中,復迎我?夫自入廚視之,又見自身影,逆恚其婦曰:卿藏男子,二人更相忿毒,各自呼實。須臾有比丘來,聞鬥之所由,往視之,知其影,喟然歎曰:世人愚惑,以空為實;今為汝等,出甕中人,取一大石,打破甕,酒盡人逐無矣。於是解其影,各懷慚愧。是時比丘為說法要,令其得道。佛以作譬晌:見影而鬥者,三界之人,為不知五陰四大之苦空,而生死不絕也。《雜警喻經》

◎昔有故屋,人傳此室常有惡鬼,皆悉怖畏,不敢寢息。時有一人,自稱大膽曰,我敢入此室寄臥,即入宿焉。後有一人,自謂膽勇勝前人。斯時復聞傍人云,此室恆有惡鬼,即將排門進入內時,先入者謂是鬼,推門而遮,不許前進;後來者復謂有鬼,二人鬥爭,遂至天明。相睹方知非鬼也,一切世人,亦復如是,因緣暫會,實非有我者。然諸眾生,橫執計我,強生諍訟。《百喻經》

◎彌蘭王問那先曰,沙門能自愛其身否?那先言,沙門不自愛其身。王言,沙門若不自愛其身,何故,臥得安溫,貪得善美,自欲護視也?那先言,王曾有入戰鬥中否?王言,然,曾有入戰鬥中。那先言,入戰鬥中時,曾為刀刃牟箭所瘡否?王言,我頗為刀刃牟箭所瘡。那先言,其瘡奈何?王言,我以善藥綿絮裹之。那先曰,為愛瘡故裹也?王曰,我非愛瘡。那先曰,既非愛瘡,何故裹而護之也?王言,我欲使瘡早癒也。那先曰,沙門亦如是。非愛其身,衣食非用美用好,僅為支身體,奉行佛經戒耳。經云,人有九孔,諸孔皆臭處不淨。王言,善哉!善哉!《那先比丘經》

◎佛告弟子,一切凡夫,著衣食臥具,為身樂心。菩薩若須衣時,不為身,但為法,故不憍慢,而常卑下;不為飾,不為恥,為障諸寒暑惡風等耳。於食亦然,心無貪著,不為憍慢,不為身力等,皆與衣同。《涅槃經》

◎佛告文殊,以眾生無慈悲力,懷殺害心,故斷食肉;若不懷害心,有大慈悲心,為教化一切眾生故,則無有罪過。《文殊師利問經》

◎佛告比丘,大地悉變為大海,斯時有一盲龜,其壽無量,百年一出其頭,又海有一唯有一孔之浮木,被海浪飄流,隨風而東而西;今如盲龜舉頭之時,得遇此木之孔否?阿難白佛言,世尊!彼不能遇,所以者何,盲龜若至海東,淫木隨風,或西,或南北,或繞四維,故必不得遇。佛告阿難,此盲龜與浮木,互往雖違,或復有相得;然至於愚癡凡夫,漂流五趣,復得人身,難過彼龜,是故汝等,今當精勤,方便起增上欲學教。《雜阿含經》

第三節 人心

◎心與心之所有者,本性空寂也,不可見,不可聞。心如幻,但眾生偏計度,故起想而受苦樂。心之用,如流水,念念生滅,而不暫住。心如大風,一剎那間,變方所。如燈焰,眾緣合時則發。如電光,須臾不住。如猿猴,遊五欲之樹。如畫師,畫種種色。如僮僕,諸煩惱之策役。如盜賊,竊諸功德。如群豬,樂諸雜穢。如蜜蜂,集有昧處。然本性非來非去,即不異無為,本性無大相,無小相,無苦,無樂,無上中之差別,常住不變,最勝也。《心地觀經》

◎心隨境界而流,如鐵之於磁石。《楞嚴經》

◎菩薩信諸法依因緣和合而生,信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作者,無受者。信無我,無我所。於世間不恐不驚,勤精進,只求心;心者何也?貪欲、瞋恚、愚癡乎,或現在、未來、過去乎;未來者未曾來,過去者已過去,現在又不住。是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無色,無形,故不可見,不可聞,只依顛倒妄想之因緣,生諸差別。

善男子!此妄心如幻,憶想分別,起種種業。此妄心如流水,生滅不暫滯。如燈火,有眾緣始現。如電,剎那不停,如虛空只在有客塵煩惱為障。如彌猴,一一境界遷移。如畫師,作話因緣而不定。如怨家,作一切苦惱。如狂象,壞一切善根。此妄心,如魚貪餌吞鉤,於苦中生樂想,如夢,於無我中生我想;如青蠅,於不淨中起淨想。《寶雨經》

◎如夢中,實無善事而有善,無瞋事而有瞋,無怖事而有恐。三界眾生亦如是;無明之眠故,不可瞋而瞋,不可悲而悲,故須知心外無別境,但事迷情,妄見染境。心外無地獄相,惡業成就時,則見受苦也。《智度論》

◎佛告大眾,非苦中生苦想,苦中生樂想,顛倒也;樂者如來也,不知此者,第一倒也。無常中生常想,常中生無常想;常者如來也,不知此者,第二倒也。我中生無我想,無我中生我想者,顛倒也;我者佛性也,是第三倒也。不淨中生淨想,淨中生不淨想,淨者佛性也,是第四倒也。《涅槃經》

◎方有迷人,以東為西,以西為東,以南為北,以北為南,世之迷人,亦同此。世有三人:一者狂,二者癡,三者風病,此等人,手執利劍;欲斫東斫西,欲斫南而斫北。謗法人亦如此:以正法為邪法,以邪法為正法;以常住法為無常法,以無常法為常住法;以樂法為苦法,以苦法為樂法;以不淨法想淨法,以淨法想不淨法。如此者,失性也。我以方便,於闇黑處,放大光明,為欲出者,開其門戶。為愚癡者,開智慧明。為失正路者,示正法。為欲度者,與橋船。使一切眾生,慈心相向,如父母、兄弟、姊妹。《十住經》

◎文殊菩薩問佛言:世尊!心地如何?為諸眾生演說,未離苦者令離,未發菩提心者令發,未證菩提者令證。佛告文殊:文殊!汝真母也,為導初發菩提心者問義,我為諸眾生說。善男子等!心地者,為十方如來最勝法處也,一切凡夫頓悟法也,受法樂之寶宮也,餽益有情之寶藏也,生諸佛功德之本源也。銷一切眾生之惡業,度生死險難,息苦海波浪,竭老病死海,照生死長夜之大智炬也。諸佛之無上法也。最勝幢也。猶如大聖國王,隨其治國,獲大安樂,違者誅之。

三界以心為王。能觀心者,得究竟涅槃。不能觀者,沉淪。心猶如大地,生諸五穀,生菩薩及佛位,故三界唯心也,故心名地。親近善友,聞心地法,如理觀察,如法修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得也。《心地觀經》

 

◎我觀一切眾生,眾生皆於貪欲、瞋恚、愚癡等之煩惱中,具是佛智、佛眼、佛身,儼然不動。善男子!一切眾生在煩惱中,有常不污如來藏,德相備足,與我無異。譬如真金,墮不淨中,隱沒不現,歷年真金之質不壞,而無知者,唯有天眼者,能知有真金。眾生原有佛性,非由他得。譬如有人,自己衣裏,有如意珠,而不覺知。又如倉藏竇,不自知之,馳走求食也。《首楞嚴經》

 

◎一切眾生,定當得大信心。是故,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涅槃經》

 

◎一切眾生,心性本淨,煩惱諸結,不能染著。猶如虛空,不可沾污。《大集經》

 

◎心性之淨,如水中月。《寶積經》

 

◎心則離濁亂,我說心為佛。《入楞伽經》

 

◎我淨施度亦淨,施度淨故願亦淨,願淨故菩提亦淨,菩提淨故一切法淨。《大集經》

 

◎菩薩不覺餘事,但覺自心,何以故,覺自心者,覺一切眾生心也。若自心清淨,一切眾生心清淨也。自心體性,即是一切眾生心體性也。自心離垢,一切眾生心離垢也。自心離貪,一切眾生心離貪也。自心離瞋,一切眾生心離瞋也。自心離癡,一切眾生心離癡也。如是名一切智覺者。《大莊嚴法門經》

 

寶積!菩薩饒益眾生故,說法淨;說法淨故,智慧淨;智慧淨故,其心淨;其心淨故,一切功德淨,一切功德淨故,住土亦淨也。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亦淨。時舍利弗疑曰:世尊!若菩薩心淨,佛土亦淨,佛在菩薩位時,意不淨也?如何此土如斯不淨?

 

◎佛告之曰:舍利弗!日月非不淨,而盲者不見。是時為日月之過也,為盲者之過也?舍利弗答言,非目月不與之見,盲者不能見之罪也。然,舍利弗!今土雖淨,汝者不能見之。何也,智慧眼未開也。《維摩經》

第四節 罪惡

◎心是惡源,形是罪藪。《八大人覺經》

◎心者輕躁動轉,難捉難調,馳騁奔逸,如大惡象。念念迅速如彼電光。躁擾不住,猶如猿猴。乃是一切諸惡根本也。《涅槃經》

◎一切罪,由說非真理之口,及非拒未來世之心生。《巴利文法句經》

◎智者,應如是觀:一切煩惱,是我大悲;何以故?是因煩惱,能破自他也。《優婆塞戒經》

◎眼耳鼻舌身及心,六者為賊媒,劫自家寶。《楞嚴經》

◎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所害。《觀無量壽經》

◎菩薩深觀煩惱猶如大海;深而難得底,故名為海;不可得邊,放名為大。《涅槃經》

◎煩惱大河,乃能漂沒三界人天。唯有菩薩,因六波羅蜜,乃能得度。《同上》

◎毒中之毒,不過三毒。《 同上》

◎水能現影,若入釜加以猛火,釜水踴躍,又更以布覆其上,眾生照臨,亦無睹其影者。心中本有三毒,湧沸在內,貪欲,瞋恚,睡眠,掉舉,疑等之五蓋覆於外,終不見道。《四十二章經》

◎女色,世間之枷鎖也,凡夫戀著,不能自拔。《日明菩薩經》

◎佛言,人隨情欲,求聲名,聲名顯著,身已故矣。貪世間名,而不學道,枉功勞形,譬如燒香,人聞香不至而香燼矣。危身之火,在其後也。《四十二章經》

◎眾生所有苦,皆以欲為本。《增一阿含經》

◎諸苦所因,貪欲為本,若滅貪欲,無所依止。《法華經》

◎譬如磨鏡,去垢令明,即自完形;斷欲守空,即見道真,而知宿命。《四十二章經》

◎瞋恚,失諸善法之本,墜諸惡道之因;法樂之怨家,善心之大賊也。《智度論》

◎身譬如地,善意如禾,惡意如草。草穢不去,禾實不成。人不去惡意,亦不得道。人有瞋恚,是為地生蔟藜。善意如電,來則明,去復冥。邪念如雲,覆日時不見。已起惡意,不見道矣。《三慧經》

◎瞋心巨於猛火,常當防護,不得令入。劫功德賊,莫過瞋恚。《遺教經》

◎為法之大過失者,瞋恚也。諸菩薩向餘菩薩,若起瞋恚心,即成就百萬障門。所謂:不見菩提之障,不聞正法之障,生不淨世界之障,生諸惡趣之障,多諸疾病之障,多被謗毀之障,懷失正念之障,智慧闕少之障,惡知識之障,樂習小乘之障,不得信大威德人之障,不樂與正見人同住之障,不得淨治諸業之障等。《華嚴經》

◎一念瞋恚火,能焚燒無量劫善根。《大日經》

◎寧起百千貪心,勿起一瞋恚;以違害大慈,莫過於此故也。《決定毗尼經》

◎凡夫人,被五欲所縛,身心被波旬魔自在將去;如彼獵師,擒彌猴擔負歸家也。《涅槃經》

◎貪五欲,自放逸之眾生,為示現不淨境界。何以故,彼眾生由愚癡迷惑,被諸女色,昏醉其心。猶如素衣之易受染色,為欲所溺也。如糞中蟲,樂著於糞;如犯罪人,受種種繫縛,如瞽者盲,俱墮深坑。損害善根,喪諸法寶;遠離戒香,夭傷慧命。如此眾生,愚癡故欲所盲,為欲所便,為欲所迷,為欲作僮僕也。《華嚴經》

◎昔有一蛇,頭尾互諍其勝,頭曰,我有耳能聞,有眼能視,有口能食,行時必我在前。是故我勝,汝總無此事,汝何勝我也。尾曰,以我使汝行,汝乃得行;我若不使汝行,云何。則身繞樹三匝,經三日猶不放,頭欲去求食而不得,饑將欲死,告尾曰,汝勝我也,故放身矣!尾則放之。頭復曰,汝既勝我,可前進矣!尾喜而先行,須臾墮火坑而死。

◎佛言,此譬眾生無智,人我爭執,互生瞋恚,共入三塗也。《雜譬喻經》

◎若欲於眾生起瞋,先當怨自己及煩惱。《大集經》

◎譬如獅子,打射時,而彼獅子,尋逐人來,譬如癡犬,有人打擲,便逐瓦石,不知尋本。獅子,喻智慧人也,解求其本,而滅煩惱。癡犬,譬外道五熱灸身,不知心本也。但諸凡愚,多迷真道,不知觀察身心無我,但學苦行以為道者,同於妄行,外道邪法,謬執乖真,唯成惡法耳。《大莊嚴經論》

◎不寖者夜長,疲倦者道長,愚者生死長也。《法句經》

◎彼愚癡人,虛度長夜,猶如木石彫刻所成,形雖似人,而無所識。《寶積經》

◎佛言:天下愚人,但現其惡,不知自惡,但見自善,不知人善。自稱智者,皆非有智;自居明者,真迷甚矣。《法律三昧經》

◎愚者終身間,事明智之人,亦不知真法;猶如食已,終日酌物,終於不知鹹酥。智者須臾間,事賢聖之人,直了真法;猶如口舌一端,觸物立知口辛。《出曜經》

◎夫愚癡者,但見人之亢高,不知自己亢高;其見自過者,可與說善事,其見自善者,不可與語議。《同上》

◎若有少聞,便自誇大,以憍人者,是猶盲人執燭,照彼而不自明也。《法句經》

◎智者,尋一句演出百種義;愚者誦千句,不解一句義。知自己愚之愚人,當得善事;自稱有智之愚人,愚人中之真愚也。《出曜經》

第五節 業報

◎若人不解業報之緣,無量世之間,流轉生死。假令雖生於得八種壽處,福盡墮三惡道。故佛告善男子,一切規畫,無過於意,意畫煩惱,畫業,業即畫身。《優婆塞戒經》

◎一切眾生,等依四大而成,以是無我,無我所也。然或間有受苦,有受樂,有好,有惡,有現報,有後難者何耶?方答如下:隨其所行之業,而生差別之果報,非有作者。如田之種子,種種出生。如幻師,現種種色相。如鳥類之殼,生出種種聲。《華嚴經》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此生空過,後悔難追。《涅槃經》

◎於剎那之苦果,猶厭難堪,於永劫之苦因,欣自恣作。《法句經》

◎譬如大海中之沙,不能計知;如人所作之善惡禍福,前後所作,復不可計。要在命盡,作惡逢惡處,作善逢善處,殃福皆有預處。《孛經》

◎彌蘭王問那先,世間之人,頭面目身體四支皆完俱,然有長命者,有短命者,有多病少病者,有貧者,有富者,有長者,有卑者,有端正者,有醜惡者,有為人所信者,有為人所疑者,有明者,有闇者。何以故,有斯不同也?那先言:譬如諸樹木之生果,有酢者,有苦者,有辛者,有酣者。那先問王,此等樹木,何故不同也?王言,其不同者,本栽各異也。那先言,人之所作,各異不同,故有長命,有短命,有多病少病者,有貧者,有富者,有長者,有卑者,有端正者,有醜惡者,有為人所信者,有為人所疑者,有明者,有闇者。佛說經云,豪富貧賤好醜,宿命之所作,善惡隨自形而得之。《那先比丘經》

◎妖孽見福,其惡未熟,至其惡熟,自受罪虐。貞祥見禍,其善未熟,至其善熟,必受其福。擊人得擊,行怨得怨,罵人得罵,施怒得怒。世人不聞,不知正法。此生壽少,何可為惡,莫輕少惡,以為禍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凡罪之充滿,由少積成也。莫輕少害,以為無福;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凡福之充滿者,由纖纖積成也。《法句經》

◎天地之間,五道分明,恢廓窈窕,浩浩茫茫。善惡報應,禍福相承,身自當之,無誰代者。《無量壽經》

◎閻魔羅,不是眾生;罪人見之,是眾生,謂手持焰焰鐵鉗。然,罪人之惡業既盡,復不見閻魔羅獄卒,是彼等非眾生之數故也。猶如油炷時火滅;眾生業盡時,閻魔羅獄卒,遂不可見。《正法念處經》

◎善男子!知由善因生善果,如由惡因生惡果;惡因遠離矣。《涅槃經》

◎人在世間愛欲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當行趣至苦樂地,身自當之,無代受者。《無量壽經》

◎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亦不受。有善自獲福,有惡自受殃。《泥洹經》

◎善人行善,由樂入樂,由明入明;惡人行惡,由苦入苦,由冥入冥。《無量壽經》

◎人所作之善惡,知之者有四:一天知之,二地知之,三傍人知之,四吾意知之。《罵意經》

◎若有善業,自然力故,受好業報,雖國王黨援力,不如業力。《大莊嚴經論》

◎摩訶男白佛言:我或值奔車,逸馬,狂象,鬥人,有失念佛心,是時我若死,是生何處?佛告之曰:汝勿怖畏,汝是時不生惡趣,必至善處。譬如,樹常向東曲者,若有所斫,必倒於東;善人亦如是,若身死時,以善意識,長夜信戒,聞施慧薰故,必得利益,生天上。《邪智論》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因果經》

◎佛告諸弟子,世有四人:一者初苦後樂人,二者初樂後苦人,三者初苦後苦人,四者初樂後樂人。其第一者,生於卑賤殺人種之家,受教修善法,懺悔而改往時所作罪業之人也。第二者,生於豪族剎帝利種家,不受教,不修善行而生惡趣之人也。第三者,生於貧賤家,不修善行而生惡趣之人也。第四者,生富貴家而修善行生天上之人也。《增一阿含經》

第六節 輪迴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告諸比丘言:今當說生死因緣法,善思念之,修習其法!比丘等白佛言,唯,世尊,謹欲受教!佛言,所謂因緣法者: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苦惱不可計。如是成就五陰身。

何者名為無明:不知苦、不知集、不知滅、不知道,是名無明。

何者名為行:身口意,三種行為,是名行。

何者名為識: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識,名為識。

何者名為名色:於思想分別名為名,如四大所附名者為色,名與色各異,故曰名色。

何者名為六處: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識之入處,故名六處。

何者名為觸:識依根而觸知境,此三和合,名觸。

何者名為受:對境感苦痛與悅樂,為之受。

何者名為愛:起欲愛,有愛,無愛之三,而愛著其身,名愛。

何者名為取:深愛著,堅取而不放,名取。

何者名為有:受欲界之生,色界之生,無色界之生,名有。

何者名為生:感業報,生五陰身,名生。

何者名為老:眾生身,齒落,髮白,氣力劣,壽命日衰,是名老。

何者名為死:一切眾生,變易無常,五親相分,五陰身命斷滅,是名死。

比丘當知,是名生死因緣法。《增一阿含經》

◎十二因緣者,煩惱與業與苦三法迭共因緣而言也。初「無明」與第八「愛」、第九「取」,是煩惱也。  第二「行」第十「有」,是業也。餘之「識」「名色」「六處」「觸」「受」及「生」「老」「死」七者,是苦也。由煩惱生業,因業生苦,困苦生煩惱。此煩惱與業與苦,三種互相生而不住,如輪之轉也。《十二因緣論》

◎行十不善業道因緣故,墮地獄餓鬼畜生之三惡道。行十善業道因緣故,則生天界及人界。《彌勒菩薩所問經論》

◎楞伽王問佛曰:世尊!眾生死,未生之間,識在何處?佛言:王!種子之生芽,種子先滅而後生芽也,芽生而後種子滅也,種子滅時芽生也?楞伽王曰:種子滅時芽生矣。佛言,生滅同時,無有前後,即前識滅時,後識生焉。《楞伽經》

◎親交婆羅門,聞無我說,疑曰:若無我,誰至後世?喬尸迦答曰:隨過去煩惱諸業,得現在身;於現在,造諸業,得未來身。譬如種子,眾緣和合則芽生。此種子生芽要緣,芽增長種子要滅;種子滅故無常,芽生故不斷。佛說受身亦如是。又雖無我,業報不失。《大全嚴經》

婆羅門又言:我聞無我之法,洗我心垢,然尚有小疑,若無我,先所作事,如何憶意而不忘也?答曰:以有念覺,與心相應,憶念三世之事而不忘失也。又問:若無我者,過去已滅,現在心生,生滅既異,云何持憶而不忘也?答曰:一切受生,識為種子。入母胎田,愛水潤漬,身樹得生。如桃子隨類而生。此身作業,能感後身;然非此前身生後身,依業之因緣,則受後身也。生滅雖異,相續不斷。

◎憍尸迦於茲說曰: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緣生老死,憂悲苦惱。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老死滅故,憂悲苦惱亦滅,以隨緣眾,無有主宰。《大莊嚴經》

◎彌蘭王問那先比丘曰:尊者那先!現在之名色與未來名色同乎?那先曰:不然!現在名色,作善惡業,為此業,生他名色也。王曰:然則新生之名色,非與惡業別離也?那先曰:若名色不生則止,然大王!名色必生故,惡業無離。譬如有人:持燈火至屋上,其火點篙,燒家逐至燒村。時村人捕此人責曰,汝何故燒我村也?其人答曰:我不燒村,我點火於篙。燈之火與燒村之火,言有別也。大王為確然之答也?王曰:不然。燒村之火,始從燈火出也。那先曰:然。今實如斯。先在之名色與次生之名色異物;然次生之名色,以現在業之結果,與其惡業不離也。《那先比丘經》

◎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種種顛倒,妄認四大為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如彼病眼見空中華與第二月。空中實無有華。病者妄執也。故輪轉生死,謂之無明。《四覺經》

◎摩訶陀國王問佛言:世尊!一切眾生,因何造業?佛告王言:王!一切眾生,依我見而顛倒分別。顛倒分別惑也,惑固造業,造業故不能解脫也。國王又問言:世尊!我見從何而起也?佛答曰:王!我見以無明為根本。王更問:世尊!無明以何為根本也?佛告之曰:王!無明者,違理之作意為根本。王更問:世尊!違理之作意,以何為根本?佛曰:王!違理之作意,不平等心為根本也。王更問:世尊!不平等心者何也?佛曰:王!從無始以來,實不「如」知者,謂不平等心也。王更問:世尊!無始以來,實不如知者何?佛答;王!從無始以來,實不如知者,無者計有者也。若於一切法離塵離見語者,真實語也。《法集經》

◎世間受生者,皆由著我;若離著我,則無世間受身之處。《地持經》

◎念是身我也,故起身業;念此語我也,故起口業;念此意我也,故起意業。便起慳貪、犯戒、起忿恚、起懈怠、起散亂、起惡心、破六波羅蜜多。如是之人,不名菩薩也。《般若經》

第七節 解脫

(一)行解脫 

◎善根有三種:一福分善根,二解脫分善根,三達分善根是也。福分者,能作人天之因業,生人則為豪貴族或王族;生天則帝釋梵王等。解脫分者,能作解脫因,決定不退,必至涅槃。達分者,作自煖法至世第一法階次之因也。《婆娑論》

◎人有施有搏食,能得種解脫分善根者;有五年一度作大施會,亦不能種解脫分善根者。或有一日持齋戒,能種解脫分善根者;有終身持齋戒,亦不能種解脫分善根者。或有誦一偈,能種解脫分善根者;有善通三藏文義,亦不能種解脫分善根者。其故如何,若以此事,勇猛迴向解脫涅槃,永離生死,若不如是迴同,終身持戒修學,亦不能解脫也。《婆娑論》

◎戒定慧,曰解脫之道,戒者威儀之義也,定者不亂之義也,慧者知覺之義也,解脫者,離束縛之義也。又戒除惡業垢,定除纏縛垢,慧除見使垢。又三種善別之:戒為初善,定為中善,慧為後善。何故戒為初善:於精進則持戒人不退,以不退故喜,以喜故樂,以樂故心定,謂之初善也。定為中善者,以定,一切如實知見故也。慧為後善者,既如實知見故不迷,以不迷故離欲,以離欲故解脫也。《解脫道論》

◎戒是一切善法之悌磴,亦是一切善法之根本也,如地,悉是一切樹木所生之本也。《涅槃經》

◎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解脫戒本。依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是故比丘,當持淨戒,勿缺!若人能持淨戒,則得善法;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故當知,戒為第一安穩功德之所在。《遺教經》

◎五戒者:一不殺生,二不與不取,三不淫他女,四不妄語,五不飲酒。人若常持五戒,得人天果。《中阿含經》

◎八戒者:一不殺生,二不與不取,三不淫他女,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食不過時,七不座高廣床,八不作妓樂及身不塗香華。是名比丘賢聖八關齋法。《增一阿含經》

◎十善法者:身不為殺盜邪淫,口不為妄語兩如惡口綺語,意不起貪欲瞋意邪見也。《海龍王經》

◎十重禁戒者:一勿殺生為快,二勿劫盜人物,三勿與婦女為淫行,四勿故妄語,五勿買賣酒,六勿自讚毀他,七勿為求法吝惜不說,反如毀之,八勿談他過失,九勿受諫卻瞋之,如不自悔,十勿誹謗三寶。比丘!犯此十戒者,受極重罪。《梵網經》

◎汝等比丘!若攝心者,則心有定。心有定故,能知萬象生滅之法。是故汝等,常當精勤,修習諸定;若得定者,心則不散。譬如惜水農家,善築提塘。汝等亦惜智慧水,修諸禪定,勿令漏失焉!《遺教經》

◎入定修行雖有多種,其入門有二,一者不淨觀,二者持息念也。修不淨觀,正為除貪,對治貪者,有二種觀法:一觀自尸,二觀他尸。利根者,於自尸由足至頂,周遍觀察,令心厭忌。若鈍根者,煩惱猛烈,難摧伏故,依外緣之力,方得制治也。觀他身者,先起慈心,往其屍處,以其相見自相,彼相既然,我相亦將然。

◎次依其尸,作八種觀想,以伏治四貪:治迷於人之容色者,觀青瘀之相與黑赤之相;為治迷於人之相貌,觀被禽獸食且五體分離相;為治迷於飢滑者,觀破壞相與骸骨相;為治迷於衣食美者,觀膨脹相與膿爛相;最後由全身骨鎖,修不淨。《中略》

◎持息念者,念出入息,正為對治思散。精修此念有六種:數息,隨息,止息,觀息,轉息及淨息也,數息者,數出入息,防心聚散於他。凡數息,先從入息始,人初生時入息為先,死時出息最後也。出息不入曰死。以如是覺察生死位,無常想,漸漸能得修習。隨息者,隨出入息,念其長短也。止息者,隨入息,念其所止者。止息時,心得於鼻端,或眉間,或足指,隨意安止。觀息者,觀息在身,如珠中之縷。轉息者,謂大種造色(地水火風)與心,與心所兼觀。淨息者,自世第一法昇進八見道,盡智等,名淨息也。修此二觀,心得定也。《俱舍論》

◎佛言:比丘!覺者,知如實苦,知如實苦集,知如實苦滅,知如實苦滅道也。

◎知如實苦者:謂知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五陰盛苦也。知如實苦集者,謂知現在之愛著心,受未來身與欲,為其身與欲更求種種苦果也。知如實苦滅者,謂知愛與欲種種苦果,令斷無餘,生死之本,斷滅止沒也。知如實苦滅道者,謂知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之八正道也。比丘!當如實知苦,當當斷苦集,當知苦滅作證,當修苦滅道之八正道也。《中阿含經》

◎八正道者:一正見,二正思惟,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精進,七正念,八正定也。正見者,謂如信作布施,禮沙門道人,供養佛及孝順父母之一切善法,後世得福。正思惟者,謂念道不瞋,守忍辱不相侵。正語者,謂不犯妄語,綺語,惡口,兩舌之口四過。正業者,謂不盜,不殺,不淫。正命者,於飲食,床臥等不食,離非法。正精進者,謂行精進。正念者,謂意念妄。正定者,謂守意護意而令不犯也。《八正道經》

◎佛告大惠,大惠!若欲了知能取所取之境,由自心現者,離憒鬧,昏滯,睡眠;通達自心分別相。《楞伽經》

◎以智慧觀察生死之所:由生有老死,生是老死之緣;生由有起,有是生緣;有由取起,取是有緣;取由愛起,愛是取緣;愛由受起,受是愛緣;受由觸起,觸是受緣;觸由六處起,六處是觸緣;六處由名色起,名色是六處緣;名色由識起,識是名色緣;識由行起,行是識緣;行由癡起,癡是行緣也。

是以緣癡有行,緣行有識,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六處,緣六慮有觸,緣觸有受,緣受有愛,緣愛有取,緣取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病死,憂悲苦惱也。

又以智慧觀察,無生則無老死,無有則無生,無取則無有,無愛則無取,無受則無愛,無觸則無受,無六處則無觸,無名色則無六處,無識則無名色,無行則無識,無癡則無行也。

◎是以,癡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處滅,六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也。菩薩如斯思惟時,生智,生眼,生覺,生明,生通,生慧,生證。菩薩觀逆順十二因緣,如知實,如實見已,即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長阿含經》

◎若人唯修止,則心洗沒,或起懈怠,不樂眾善,遠離大悲,是故修觀。修習觀者:當觀一切世間,有為之法,不得久停,須臾變壞,以一切心行,念念生滅,故苦也。應觀過去所念諸法,恍忽如夢。應觀現在所念諸法,猶如電光。應觀未來所念諸法,猶如雲,欻爾而起。應觀世間一切有身,悉皆不淨,無一可樂。如是當念,一切眾生,自無始以來,因無明薰習,故令心生滅。已一切身心受大苦,現在即有無量逼迫,未來所苦,亦無分齊。難捨難離,而不覺知。眾生如是,甚為可有可愍心。作是思惟,即應勇猛,立大誓願,願令我心,離分別故,遍於十方,修行一切諸善功德。盡其未來,以無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惱眾生,令得涅槃第一義樂。以起如是願故,於一切時,一切處,所有眾善,隨己堪能,不捨修學,心無懈怠。唯除坐時,專念於止;若餘一切,悉當觀察應作不應作。《大乘起信論》

◎若行、若住、若坐、若臥、若起,皆應止觀俱行。所謂,雖念諸法自性不生,而復即念因緣和合,善惡之業,苦樂等報,不失不壞。雖念因緣善惡業報,而亦即念性不可得。若修止者,對治凡夫住著世間,能捨二乘怯弱之見。若修觀者,對治二乘不起大悲,陋劣心過,遠離凡夫不治善根,以是義故,是止觀二門,共相助成,不相捨離,若止觀不具,則無能入菩提之道。《大乘起信論》

◎汝等比丘!有智慧者,則無貪著,故常自省,勿念失之。是則於我法中,得解脫之道也。若失智慧,既非道人,又非白衣,無所名也。實智慧者,即是渡病老死海之堅牢船也,亦是照顧無明暗之大明燈也,一切病者之良藥也,伐煩惱樹之利斧也。是故汝等,當以聞思修三慧而自利益,若人有智慧之照,雖無天眼,而是明見之人也。《遺教經》

◎聞思修慧者,何也?聞慧者:聞得之法,心常愛樂,不厭倦也。思慧者:一切有為法,如實相思念觀察,無常也,苦也,空也,無我也,知念念生滅,不久敗滅;厭離之,趣佛智慧也。修慧者:謂貪離欲不善法,漸次趣入證道也。《發菩提心論》

◎有四種法,為大涅槃近因:一者親近善友,二者專心聽法,三者繫念思惟,四者如法修行。以聞故,非得大涅槃;以修習故,得大涅槃也。譬如病人,雖聞醫教及藥之名字,病不能癒,以服藥故,病能得差。《涅槃經》

◎佛告大慧,大慧!菩薩當善觀二無我相:所謂,人無我相,法無我相也。大慧!人無我相者,謂蘊處界,離我我所。無知愛業生起之眼等識,取色等之相而計著。身與器皆是藏心顯現者,剎那相續,變壞不停,如河流,如種子,如燈燄,如浮雲;躁動不安如猿猴;樂不淨處如飛蠅;不知厭足如猛火;習氣為因,於諸有趣中,流轉不息,如汲水輪;種種色身之威儀進止,譬如死屍,依咒力而行;亦如木人,因機而動。若能知其相,是名無我智。大慧!法無我智者,謂如實知分別蘊處界,是妄計性也。大慧!菩薩知蘊處界等,無我我所,唯因業愛繩之積聚,迭相縳,互緣而起。因緣生故知無我,無能作者。大慧!蘊處界等,離同相異相。愚癡凡夫,妄分別,以為有;諸聖不以為有也。如是觀察一切諸法,名菩薩法無我智。得此智已,知無境界,修寂靜行,不久當得初歡喜地。心生歡喜,次第漸進,得證法雲地也。《楞伽經》

◎菩薩於諸佛所,聞法、受持、近善知識,承事不倦,常樂聞法,心無厭足,隨聽所得,如理思惟。《華嚴經》

◎道智來時,譬如日出,眾冥所在不可知。《阿闍世王經》

◎佛言:舍利弗!如來身心所獲功德,難修難證,亦難悟入。識智自在,而於外境,不妄計好醜而起愛憎。意緣諸法時,與勝智相應,了知所觀,得最上之寂靜等。如來之身心,依定智而造也。意緣一切法時,與身無異,離是非差別。如來之智印,非我獨證;有大心眾生,不厭倦希求,得最上定,以此勝定力,希求佛智印,達無所得體。凡夫臨死時,但睹現身,不見後事;能見後世之報者,非凡夫境界。《大莊嚴經論》

◎親交婆羅門,語憍尸迦言:佛說一切法中,悉無有我也?憍尸迦答言:我見佛法,生死無際。一切無我故,若人計我,遂不能得解脫道;若知無我,則無貪欲,使得解脫。時親交語憍尸迦曰:有縛則有解也,汝說無我則無縛,若無縛,誰得解脫。憍尸迦曰,雖無我,而無解縛。何則,煩惱故被束縛,煩惱斷則得解脫。《大莊嚴經》

(二)解脫之階次 

◎上品十善以智慧修行。然心狹劣而怖三界,闕大悲心,聞他說法之聲而得解,故曰聲聞乘。《華嚴經》

◎聲聞有有學人與無學人,有學人者,須陀洹,斯陀洹,阿那含之三果也;無學人者,曰阿羅漢果也。《婆娑論》

◎須陀洹果,經八萬劫;斯陀含果,經六萬劫;阿那含果,經四萬劫,阿羅漢果,經二萬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涅槃經》

◎淨修上品十善,不從他教,自覺悟,大悲方便不俱足,了解甚深因緣法。故曰緣覺乘。《華嚴經》

◎問:行者作十二因緣生滅觀,何為方便?

答:彼行者,春時見草木,青青如紺瑙璃;見河流,生浮沫而著岸;見此等外物觀生。又入聚落,見此等外物,作滅觀。又入聚落秋時見草木為風霜凋零,見河水枯涸不流;見諸男女歌舞戲笑,觀此等人皆已生。見男女死亡啼哭,觀此等復滅。行者如斯見相,觀自己身,思惟壯老無常,誰能免者也。《婆娑論》

◎緣覺乘者,經十千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涅槃經》

◎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有時說之,猶如優曇華,時一開耳。舍利弗!汝等當信,佛之所說,言不虛妄。舍利弗!諸佛隨機說法,意趣難解,我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詞,演說諸法。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也。唯佛與佛,乃能知耳。諸佛世尊!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開佛知見,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示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智見道故,出現於世。舍利弗!我亦為此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此世。舍利弗!諸佛如來,唯教化菩薩,故諸有所作,常為一事耳。舍利弗!如來唯以一佛乘,為眾生說法,無有二乘或三乘。十方三世,諸佛世尊,出世說法,皆同為一佛乘。是故,諸眾生,從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舍利弗!我知諸眾生,有種種欲與執著,隨其本性,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詞,方便說法,皆欲令得一佛乘,一切種智。舍利弗!五濁惡世,眾生垢重,成就慳貪嫉妒,諸不善根故,諸佛乃以方便,於一佛乘,分別說三。

◎舍利弗!我弟子,若有謂成阿羅漢,不知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者,此非佛弟子,非阿羅漢,非辟支佛。又舍利弗!諸比丘比丘尼,自謂得阿羅漢果,是最後身,究竟涅槃,而不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是增上慢人也。何則,若實得阿羅漢者,不可謂不信此法,是放,舍利弗!汝等當一心信解,受持佛法。《法華經》

 

◎大莊嚴菩薩又白佛言:世尊!世尊說法不可思議,眾生根性亦不可思議,法門解脫亦不可思議,我等於佛說諸法,雖無所疑,慮諸眾生,生迷惑心,重諮世尊。傳自得道以來,四十餘年,常為眾生,演說諸法:生,住,異,滅,苦,空,無常,無我,及諸法無大小生滅,一切無相,法性,法相,本來空寂,無去,無來,無出,無沒。聞之者,得煖,頂,忍,世第一法,須陀洹,斯陀洹,阿那含,阿羅漢果,辟支佛及次第至菩薩十地。往日所說,是等之法,似今所說,更無有異。然,今何獨說:甚深無上大乘無量義經,疾得成就無上菩提也?願世尊,哀愍一切,廣為現在及未來世眾生,分別之,令無疑網。

於是,佛告大莊嚴菩薩曰,善哉,善哉!汝善問如來如是甚深微妙義,汝能多利益眾生,拔眾生苦,而今安樂,是真大慈悲也。以是因緣,汝必疾得成就無上菩提也。

善男子!我先於菩提樹下,端坐六年,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時以佛眼觀一切諸法,不可直宣說真理,何也,諸眾生性欲不同也,故以方便力,說種種說。是故四十餘年來,未顯真實。善男子!譬如:水能洗垢,無井池江河溪渠大海之別;法水而能洗淨眾生煩惱之塵垢。善男子!水性是一,江河井池溪渠大海各異也;法性亦如是,洗淨塵垢,雖等無別,三法四果二道不一也。善男子!如水雖俱洗,而井非池,池非江河大海。如來世雄,於法自在故,所說之法,初中後三,俱法洗除眾生煩惱。而初非中,中非後,初中後說,文辭雖一,義各有異。

善男子!我起樹下,詣波羅奈,鹿野苑中,為阿若拘鄰等五人,轉四諦法輪時,曾說諸法本來空寂,代謝不住,念念生滅。法本來空寂,代謝不住,念念生滅。宣說十二因緣,六波羅蜜時,亦說諸中間於此處彼處,為諸比丘并菩薩,今亦於此,演說大乘無量義經,說諸法本來空寂,代謝不住,念念生滅,善男子!是故,初說,中說,後說,文辭是一,義別異也。義別異故,眾生解得異,解得異故,得果得道亦異也。是故,善男子!我自得道,初起說法,迄至今日演說無量義經,未曾無說苦也,空也,無常也,無我也,非真假,非大小,本來不生,今亦不滅,一相無法,法相法性,不來不去;而諸眾生,為生住異滅之變遷。是故,善男子!一切諸佛,無有二言,能以一音,普應諸聲,能以一身,現百千萬億那由他恆河沙身,化益眾生。是即,諸佛甚深境界,非二乘所知;又非十地菩薩之所及,唯佛與佛,能究竟知之耳。《無量義經》

◎淨修上品十善,心廣大無量,具足悲愍,以方便發大願,不捨眾生,求諸佛大智,經菩薩諸地,修一切諸波羅蜜者,成就菩薩廣大行也。《華嚴經》

【書籍目錄】
第1頁:序篇 第2頁:第一篇 歸依 第一章 信仰
第3頁:第一篇 歸依 第二章 念佛 第4頁:第一篇 歸依 第三章 懺悔
第5頁:第二篇 修善破惡 第一章 修善破惡 第6頁:第二篇 修善破惡 第二章 自利
第7頁:第二篇 修善破惡 第三章 利他 第8頁:第四章 三寶 第一節 佛寶
第9頁:第三篇 因果 第一章 宇宙萬有 第10頁:第三篇 因果 第二章 眾生
第11頁:第三篇 因果 第三章 佛陀 第12頁:附錄一 亞洲民族的精神遺產
第13頁:附錄二 我們急切需要一部彿教聖經—《三藏精要》 第14頁:佛教聖經—《三藏精要》起源及偉大的特點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