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八識規矩頌講記 于凌波居士講述

八識規矩頌講記 于凌波居士講述

第七講 三境三界

[日期:2010-12-09]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于凌波居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七講    三境三界

一    三境三量

<八識規矩頌> 中,有幾個以三為名數的名詞,如三境、三量、三性、三受、以至於三界等,這些都是唯識學上非常重要的名詞。如果不瞭解其內涵及意義,不但八識規矩頌讀不懂,其他的唯識書也讀不懂。我們先來探討這些名詞的意義,現在自三境說起。

三境的境,一般說來,是感官與心識所認識的物件,亦即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識,所緣慮了別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境。六境又稱六塵,這即是我人所認識的客觀世界。但在唯識學上,不以此客觀世界是識外之境,而是八識變現的相分。唯識家以八識變現塵境性質的不同,而分為三類境,即是性境、獨影境、帶質境。

原來一切有情,各有八識,而一切識,皆為能變。八識變現的方式有兩類,一是因緣變,一是分別變。所謂因緣變,是能緣的心,任運而起 (任由因緣,非由作意籌度,稱因緣變) ,其所變現的相分,是實種所生 (不與見分同種生起) 。分別變者,是隨著心識分別勢力而變現 (其變現的相分,不是實種所生,是隨著見分種子生起) 。其所變之境,也就是八識的相分。前五識、第八識的相分,都是因緣變; 第六識的獨散意識 (不包括五俱意識) 的相分,和第七識的相分,都是分別變。因緣變所變的相分,是性境; 分別變所變的相分,是帶質境或獨影境。茲分述三境如下:

一、性境之性,是「實」的意思,亦可說是現前的實境。性境是實種(色法種子)所生,是以因緣變而變現,不是隨第七識的「非量」認知,或第六識的分別心幻化假設,亦不是已落謝的六塵影子。所以在唯識學上,性境有三個條件:

1、是實種所生: 前五識的相分,第六識五俱意識的相分,第八識的相分,所緣的全是色法,都是實種所生。

2、有實體之用: 色法有質礙性,有其實用,

3、現量所證: 現量有三個條件,一者現前顯現,二者非構思所成,三者不是在錯          亂情形下所見。

玄奘大師有偈子曰 :「性境不隨心,獨影唯隨見,帶質通情本,性種等隨應。」不隨心者,是此境不隨著第六識的分別心而改變其本質。

二、獨影境,獨者簡別於本質; 影者影像,即是相分,合而言之,就是沒有本質的相分。這是能緣之心的虛妄分別而變起之境,它沒有本質,僅為影像。如第六意識虛妄分別、以想像力變起龜毛、兔角的幻影。獨影境不是色法實種所生,而是第六識見分的一部分,所以它是隨心(第六識見分)生起。此境有三種隨心: 一者性隨心,謂境與能緣之心同一性,二者種隨心,謂境 (相分) 與能緣之心 (見分) 由同一種子所生。三者係隨心,謂種與能緣之心同一界系。

三、帶質境: 帶質境即是此境兼帶本質。能緣之心緣所緣之境,其相分是實種所生,有其所依的本質,而不能如實的為見分所認知者。如第七識之見分,緣第八識的見分(以第八識的見分為其相分),為常、一、主宰的自我,第八識見分不是自我,而是一種錯誤的認知,此稱為「真帶質」,所謂「以心緣心真帶質,中間相分兩頭生」。又如第六識緣草繩誤為是蛇,草繩固有其本質,但並不是蛇,這也是一種錯誤的認知。此稱作 :「以心緣色似帶質,中間相分一頭生。]

其次再探討三量,三量,是現量、比量、非量。量是認識、知識,也是測量的準繩。如以鬥量米,以尺量布,以至於以秤量物。唯識學立有三量,是明心識所具的量度。在我人的心識活動中,能認識的作用是識,所認識的物件是境,在此能認識與所認識之間,心識是能量,所認識之境是所量,此能所之間,有識量的生起。如販布者不用尺量,則不知長度,吾人心識認識外境,如果沒有心識的計慮量度,則不知此境是黑是白,是圓是方,可見識量在認識作用上的重要性。以能量量所量,所得之果曰量果——知識。識之量度有三種,隨因的不同,其果亦有差別,即是,即現量、比量、非量。分述如下:

一、現量: 現量是能緣之心,量所緣之境,不起分別計度所獲之量果。但現量之境,要具備三個條件,即一者是現在,以簡別於過去或未來。二者心識認識的物件必須要顯現出來,亦即必須是現行位之法,在種子位不能成為現量。三者現有,在能所位上,即能量之心與所量之境,二者俱是明白現前,和合俱有。

二、比量: 心識所量度的物件,沒有呈現在前,但可藉著知識經驗,推測比度而獲致量果。如見山上有煙,推知該處必有火; 見牆外有雙角,推知牆外有牛。

三、非量: 此是一種錯誤的認知,即是於所緣之境,以錯覺之心錯為分別所獲致之量果,如見繩以為是蛇,見騾誤認為馬,都屬於非量。

八識緣境,前五識量度之境,是根塵相對的而生識的直接感覺,此時無分別心,不雜名言,所以是現量。例如眼識緣色,唯緣青黃赤白四實色,不緣長短方圓之假色、及取捨伸屈之形色。但當五俱意識生起,有了分別,就墮入比量或非量了。第六識通於三量,在五俱意識初起剎那,也是現量,第二念就有了分別,即是比量或非量。第七識唯緣第八識的見分執為自我,唯是非量。第八識緣根身、器界、種子,唯是現量。

二    三性三受

在唯識學上,三性有兩種,一者是稱為「三自性」的三性,即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一者是善、惡、無記的三性,我們此處所討論的,是善、惡、無記的三性。

三性,是以善、不善等的性質,分一切諸法為善、不善、無記等三性。茲分述如下

一、善: 善是能順益此世、他世之法,其定義是指能於現在世、未來世中,給與自他利益者。善與惡,都有理、事之分,理是分析善惡的性質,事是說明善惡的行為。先以善來說,在理的一面, <俱舍論> 十三,把善分為四種,一者勝義善,二者自性善, 三者相應善, 四者等起善。在事的一面來說,修唯識行,持五戒、行十善,是基本的行持。十善是:

1、不殺生,進而行放生、救生、護生。

2、不偷盜,進而行施捨,財施、法施、無畏施。

3、不邪淫,進而修梵(清淨)行,出家人則完全斷淫。

4、不妄言,進而說誠實語。

5、不綺語,進而說質直語。

6、不兩舌,進而說調解語。

7、不惡口,進而說柔軟語。

8、不貪,進而修不淨觀,以對治貪欲。

9、不嗔,進而修慈悲觀,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

10、不癡,進而修因緣觀。

二、不善: 不善又稱為惡,指其能違損此世他世之法。 <成唯識論> 中稱:「違損此世、他世為惡。]  <俱舍論> 十三,把惡也分為四種,即一者勝義不善,二者自性不善,三者相應不善,四者等起不善。在事相一面,與十善相對者即是十惡。十惡就是殺生、偷盜、邪淫、妄言、綺語、兩舌、惡口、貪婪、嗔恚、愚癡。

三、無記: 非善非不善,不能記為善,不能記為惡,故稱無記。

三受之受,即五蘊中色、受、想、行、識的受蘊,也是心所有法五遍行心所中的受心所。受者領納之義,也就是現代人所說的感受。 <成唯識論> 曰:「受謂領納順違境相為性,起愛為業,能起合離二非欲故。」這在 <大乘廣五蘊論> 說的更明白一點:「云何受蘊,受有二種,謂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樂受者,謂此滅時,有和合欲; 苦受者,謂此生時,有乖離欲; 不苦不樂受者,謂無二欲。無二欲者,謂無二和合及乖離欲,受謂識之領納。]

受也是「十二緣生」 中第七支「觸緣受、受緣愛」的受,所以 <緣起經> 中說,「受有三種,謂樂受、苦不苦不樂受。」受以領納為性,領納、就是感受外境。受所領納的外境,有順益境,有違損境,有順違俱非境。緣順益境,就是樂受; 緣違損境,就是苦受;緣順違俱非境,就是中容受、此亦稱捨受。對於樂受有「和合欲」,捨不得離開,對於苦受有「乖離欲」,避之唯恐不及。對於非苦非樂的中容受,既無和合欲,亦無乖離。

受是主觀的感覺,苦樂是比較而來,沒有一定標準。譬如窮人在烈日下挖土作工,以能有樹蔭蔽日為樂,富人在大廈中吹風品茗,以未裝冷氣為苦,可見苦樂不能以客觀標準來衡量。不過苦樂之受,一般說是與前五識相應,這是生理上的感覺,憂喜之受,是與第六識相應的受,這是心理上相應的受。譬如兒子聯考題名,分發國立的名大學,當然喜在心頭; 若愛妻罹患重病,朝不保夕,難免憂心不已。三受加上憂喜二受,就稱為五受了。

三    三界九地

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這是六道眾生所依託生存的環境,是有情業力招感的依報。 <顯揚聖教論> 上稱:「界有二種,一、欲等三界。二、三千世界。欲等三界者,一、欲界,謂未離欲地雜染煩惱諸蘊差別; 二、色界,謂己離欲地雜染煩惱差別; 三、無色界,謂離色、欲地雜染煩惱差別。、、、、、、]

大致說來,欲界、是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等有情所居的世界。欲界的範圍,上自第六他化自在天,中包括人界之四大洲,下至無間地獄等二十處; 此界男女參居,多諸染欲,故稱欲界。色界,色是變礙或示現之義,這是遠離欲界淫、食二欲、而仍有清淨色質等有情所居的世界。此界在欲界上,無有欲染,亦無女形,此界眾生皆由化生。其所居宮室苑囿,壯麗高大,係由色之化生,一切均殊妙精好,以其尚有色質,故稱色界。無色界者,此界無有色身,無淫、食二欲,無宮殿、國土及一切物質,唯以心識住於深妙之禪定,故稱無色界,這只是一個精神存在的世界。

照佛經上說,三界有九地、二十八天,茲列表說明如下

    ┌——欲界——五趣雜居地

    │        ┌—離生喜樂地

    ├——色界┼—定生喜樂地

    │        ├—離喜妙樂地

三界┤        └—捨念清淨地

    │        ┌—空無邊處地

    └—無色界┼—識無邊處地

              ├—無所有處地

              └—非想非非想處地

三界二十八天,為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其名稱為

欲界六天: 四天王天、仞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色界天: 初禪天三天,為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

二禪天三天,為少天、無量光天、光音天。

三禪天三天,為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

四禪天九天,為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無想天。

附錄: 相關名相表解

一、三境: 八識緣境,能緣的是見分,所緣的是相分,此相分即是境。而此境就其性質、分為三種,即性境、獨影境、帶質境。

          ┌——性境: 性境就是實境,是實種所生,事實上就是色聲香味觸五種

          │          物質實境。

    三境—┼——獨影境: 這是沒有本質的影像,是第六識虛妄分別想像出來的影子。

          └——帶質境: 這是有本質的相分,而為見分所錯誤認知者。

二、三量: 量是測量的標準,引伸為認識、知識,唯識學上立為心識緣境的量度準則。      心識緣境,有三種量度,即現量、比量、非量。

          ┌——現量: 心識緣境,緣當下性境,沒有分別,不帶名言,此稱現量。

    三量—┼——比量: 心識緣境,以知識、經驗推測比度所獲的量果。

          └——非量: 心識緣境,對所緣境認知謬誤所獲的量果。

三、三性: 分為善、不善、無記三種。

          ┌——善性: 於現在世未來世、於自他順益者。

    三性—┼——不善性: 於現在世未來世、於自他違損者。

          └——無記性: 非善非不善,不能記為善、亦不能記為惡者。

四、三受: 受是領納作用,有苦、樂、捨三受,如加憂喜二受,就成為五受了。

          ┌——一苦受: 領納違損境之謂。

    三受—┼——樂受: 領納順益境之謂。

          └——捨受: 領納順違俱非境之謂。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講 解釋經題 第2頁:第二講 唯識大意
第3頁:第三講 八識心王 第4頁:第四講 六位心所
第5頁:第五講 種子、薰習、識體四分 第6頁:第六講 九緣生識
第7頁:第七講 三境三界 第8頁:第八講 修行五位
第9頁:第九講 前五識頌 第10頁:第十講 第六識頌
第11頁:第十一講 第七識頌 第12頁:第十二講 第八識頌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